-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1
學習目的:
1、熟讀成誦,把握字詞。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聯(lián)系生活,理解提升。
學習時間:
一課時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教學設計:
一、理想社會,交流引讀。
同學們,我們看了桃花源記中的安樂生活,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熟讀成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①教師范讀古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②學生仿讀并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nèi)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tǒng)領(lǐng)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tǒng)領(lǐng)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tǒng)領(lǐng)以下四句,其后均當作一頓。最后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后亦當作一頓。
c“不必為己”后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
e末句是全文結(jié)論,要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學生朗讀并試著背誦。
2、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yǎng) d故人不獨親其親: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yǎng):供養(yǎng)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yè) h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fā)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3、理一理:全文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總領(lǐng)全文。
第二層: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第三層:.總結(jié)全文
4、議一議: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執(zhí)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天下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這幾個概念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關(guān)鍵)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么特點?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怎樣實施“大道”,實現(xiàn)“大同”?
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如何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聞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聯(lián)系伊拉克目前硝煙四起的局勢,今天你又是如何認識“大同”社會的?你覺得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早日實現(xiàn)大同?
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五、總結(jié)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jié)存儲: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2、課外延伸:
①背誦默寫課文。
②“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附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賦予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物被拋棄在地上的現(xiàn)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詞語。
2、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背誦全文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學習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敢于沖破現(xiàn)實,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理解文意,當堂成誦
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1、本文與《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有無相似處?
2、這個社會理想能實現(xiàn)嗎?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即多讀。
2、自學與點撥相結(jié)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復習《桃花源記》,它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社會?
生答: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與人和諧相處、人人各盡所能參加勞動
很好。今天我們的新課《大道之行也》與此相似
二、朗讀課文;了解文意
1、大家把課下注音標在文中后,教師請一學生試讀課文,強調(diào)糾正字音
2、學生大聲自讀課文兩到三遍,直到讀熟
3、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翻譯全文,教師提示重點詞語
與ju通“舉”,選拔矜guan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
男有分fen職業(yè)、職守貨惡wu厭惡、憎恨
親以……為親;撫養(yǎng)閉杜絕
三、理清文章思路,背誦課文
1、文章可分三層。
第一層:“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概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第二層:“故……不必為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第三層:“是故……是謂大同”總結(jié)全文。
2、學生一邊齊讀課文,一邊思考層意。然后試著背誦。
3、多媒體播放原文,不帶標點,讓學生讀出句逗
四、探究思考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相似的地方在哪里?
2、這個大同社會能實現(xiàn)嗎?今天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五、小結(jié)
遠古的人們描繪的美好社會到今天都沒能實現(xiàn),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這宏偉的藍圖終會成為現(xiàn)實。讓我們?yōu)橹^斗吧。
古人都有理想,我想: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每天進步一點點?考一個好成績?好大學?在這里,我祝大家美夢成真。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先賢圣哲關(guān)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gòu)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背誦并默寫全文。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xiàn)了嗎?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jié)合。
3、探究創(chuàng)新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美好的生活誰都想過,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guān)于人類美好社會的構(gòu)想,并給它定名為“大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就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理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板書文題)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參照課本178頁。
三、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不獨親其親(用作動詞,以……為親)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yè)、職守)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厭惡、憎恨)
是故謀 閉而不興(奸邪之心。 閉:閉塞,這里作杜絕)
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3、通假字: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guān)”,指老而無妻的人。)
4、教師具體指導朗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翻譯課文
1、根據(jù)課下注解翻譯課文。
2、劃出自己不能解釋的字詞。
3、小組討論解決。
4、課堂交流翻譯的情況。
5、同位交流檢查翻譯的情況
五、合作探究、討論下列問題
1、總領(lǐng)全文的.語句是什么?照應此句的哪句話?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2、提問:怎樣實施“大道”,實現(xiàn)“大同”(“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請找出相關(guān)語句,并作講解。
明確:“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
“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用一個成語是“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
3、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理想的?
⑴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guān)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⑵ 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⑶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著并快樂著,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4、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六、探究性思維訓練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要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xiàn)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理想實現(xiàn)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聯(lián)系歷史知識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為主。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重在激發(fā)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lián)想和想像,營造一種暢游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七、課堂小結(jié)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系著古圣先賢,牽系著時人,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xiàn)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完成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根本特征: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大道之行也 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總括全文,折射現(xiàn)實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知識:
1、熟讀成誦,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
2.領(lǐng)會本文豐富內(nèi)涵,理解“天下為公”。
方法:
反復誦讀、合作探究
情感:
聯(lián)系生活,理解大同社會的意義
學習重點:
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及意義。
學習難點及突破策略:
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探究討論,適度引導。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點燃激情
欣賞美好生活的畫面,結(jié)合《桃花源記》中的安樂生活,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美好的生活人人向往,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走進古人的理想境界,學習《大道之行也》。(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閱讀質(zhì)疑 自主探究
1、出示目標:
知識:
1、熟讀成誦,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
2.領(lǐng)會本文豐富內(nèi)涵,理解“天下為公”。
方法:
反復誦讀、合作探究
情感:
聯(lián)系生活,理解大同社會的意義
2、教師范讀課文,注意字音及停頓。
3、指導朗讀,熟悉內(nèi)容
(出示朗讀提示)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nèi)涵; “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b.“故人不獨親………”“使老有所終……”中的“人”“使”各統(tǒng)領(lǐng)其下兩句和四句,其后一頓;
c.“貨”“力”兩字后一頓,表明觀點;
d.“不必為己”后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e. “是故”承上作結(jié)一頓;
f.“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
g.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4、疏通文意:
(1).自讀課文,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同桌交流疑難,結(jié)合注釋,解決問題。
關(guān)鍵字詞:
親:以……為親,動詞。
歸:女子出嫁。
謀:奸詐之心。
外戶:從外面把門扇合上。
亂:造反。
賊:害人
(3)小組共同疏通文意。
5、學生自讀課文,圍繞學習目標提出疑問。
①什么是大同社會?什么是大道?
②大同社會和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之處?
③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④如何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同桌討論不懂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提交小組。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3、每個小組向老師提供不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參考答案:
1、大同即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境界,大道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2、安定和平幸福等
3、人人受到社會關(guān)愛,人人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4、言之有理即可。
四、訓練檢測 目標探究
1、以小組為單位,搶答奪冠。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yǎng)
d故人不獨親其親: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yǎng):供養(yǎng)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yè)
h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fā)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2、小組展示課文翻譯,集體評議
五、遷移應用 拓展探究
暢所欲言:你渴望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樣的?在那樣一個生活環(huán)境中你會怎么做?
課堂總結(jié):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他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直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為深遠。
本課知識體系
1.字詞
親 矜 分 歸 謀 外戶 亂 賊
2.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課文,掌握文章內(nèi)容。
2、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誦課文掌握文章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意義,熟練背誦文章。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流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教師組織學生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相機引入。
二、初步感知
檢查預習。指名讀課文,教師相機指正。
教師范讀。學生聆聽,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加上拼音。
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留心容易讀錯的地方,作上標記。
學生齊讀。一起讀課文,準確明白節(jié)奏重音等。
教師自瀆。小聲跟讀,鞏固讀法。
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內(nèi)涵。
(2)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要有停頓變化,不能連的太緊。
(3)不必為己:后停頓稍長,收一層意思。
(4)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
(5)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讀。
主要形式有:
1、男生齊讀。
2、女生齊讀。
3、左邊齊讀。
4、右邊齊讀。
5、同桌齊讀。
6、學生自瀆。
指名朗讀課文,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三、深入探究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學。
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注釋,自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互相說一說,聽一聽,指出其中的不足,記錄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爭議的地方。
學生代表提出問題,教師相機組織解釋疑惑或指正引導,形成共識。
教師提出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目標設計:
1、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文中的'綱領(lǐng)性句子是什么?
3、“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大同”社會的社會局面怎么樣?
教師給學生5分鐘的探究時間,學生自主開展。
指名發(fā)言,教師相機講解強調(diào)。
教師補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
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加深理解領(lǐng)悟。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出示老子《道德經(jīng)》片段,組織閱讀,比較理解,加深認識。
2、組織學生談談“大同”社會的理想是否能夠?qū)崿F(xiàn)。
五、作業(yè)設計
你認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會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的地方?舉例說明。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6
一、導入新課
【精品課件】展示“天下為公”的相關(guān)圖片。
人們到南京旅游,大多會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門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生前題寫的四個大字——“天下為公”。它包含著孫先生為之奮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會構(gòu)想。其實,這一句話最早出自于我國一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禮記》。
“天下為公”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被孫中山先生奉為一生理想?我們走進這部兩千多年前的典籍,共同尋找答案。
二、整體感知
(一)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熟文章。
1.學生朗讀課文,同桌相互聽讀,注意斷句和節(jié)拍;指正錯誤讀音(各1遍)。
參考【精品課件】展示
(1)選賢與(jǔ)能(通“舉”,推舉)
(2)講信和睦(mù)(和睦)
(3)幼有所長(zhǎng)(成長)
(4)矜(guān)、寡、孤、獨、廢棄者(通“鰥”,老而無妻)
(5)男有分(fèn)(職分,職守)
(6)貨惡(wù)其棄于地也(憎恨)
2.教師范讀,做朗讀指導。
提示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中,“故”,它是表示停頓的,“所以”的意思,這里有一個小的停頓。“人”是使動者,統(tǒng)領(lǐng)以下兩句,也有一個小的停頓。所以這一句應這樣讀:“故/人/不獨親其親”
(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個“者”也是表示提頓,也要停頓一下。讀成“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3)“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貨”和“力”也是應該強調(diào)的,所以“貨”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頓。
(4)“是故”表示承上總結(jié)的,也要停頓,“是故/謀/閉而不興”;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樣,“故/外戶而不閉”。
3.播放【音頻課文】,學生聽讀、體會。
4.指名朗讀課文,師生點評(2—3人)。
(二)譯讀課文,準確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釋,自主讀譯課文。
2.指名1—2名同學完成翻譯,其他同學指正,最后教師補充明確。
3.展示參考譯文,學生再次通譯課文。
參考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xiàn)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說明:①“大道”“大同”都屬于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②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yǎng)”義,后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③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可參考【知識總匯】
三、局部探究
活動一:梳理文言知識。
按照類型梳理、歸納本課的重點字、詞;如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重點實詞。同時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標示下來。
1.先由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其他同學幫助解答,教師點撥。
2.師生共同按類型梳理出重點字詞,由學生完成解釋,教師補充明確。
【精品課件】
參考
(1)通假字
選賢與能“與”通“舉”,推舉。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矜”通“鰥”,老而無妻
(2)重點詞語
實詞:
貨惡其棄于地也惡(wù):憎恨。
男有分分(fèn):職分,職守。
虛詞:
大道之行也之:語氣助詞,相當于“的”。
是故謀閉而不興是故:因此,所以。
故外戶而不閉而: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
(3)詞類活用
故人不獨親其親親:名詞作動詞,以……為親。
不獨子其子子:名詞作動詞,以……為子。
選賢與能能:形容詞作名詞,能干的人。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老:形容詞作名詞,老人。壯:形容詞作名詞,壯年人。幼:形容詞作名詞,幼童。
可參考【微課堂】《意動用法》
(4)一詞多義
①道
大道之行也名詞,道,理想。
道路以目名詞,道,路。
②親
故人不獨親其親動詞,親,以……為親。
故人不獨親其親名詞,親,指父母。
(5)古今異義
不獨子其子子,古義:子女今義:兒子
女有歸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回來
貨惡其棄于地也貨,古義:財貨今義:貨物
盜竊亂賊而不作賊,古義:害人的事今義:偷東西的人
可參考【知識總匯】
活動二:理解文章內(nèi)容。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師生點評,補充。
【精品課件】
1.作者認為如何建構(gòu)理想的社會?
2.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的?先用自己的話概括,再說出原文。
3.怎樣的社會情景才能稱為大同社會?
思考,交流。
參考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三個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所長,矜、寡、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男有分,女有歸);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3.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活動三:探究寫作特點。
本文寫作上有何特點?
思考,交流。
參考
(1)結(jié)構(gòu)嚴謹分明、說理透徹。文章開篇由總到分,把“大同”社會的政治綱領(lǐng)闡述得清清楚楚。接著具體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最后一句話概要描述大同社會的景象。
(2)表達美好理想。文章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政治綱領(lǐng)、基本特征的闡述,展示出一個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與追求,反映了當時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暗含對現(xiàn)實生活中黑暗現(xiàn)象的厭惡。
(3)語言鏗鏘有力,氣勢磅礴。文章多用對偶、排比句。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等,句式整齊,語氣強烈,增強了表達效果。
活動四:質(zhì)疑問難。
學生就本節(jié)課中產(chǎn)生的'疑問及未能解答的問題,向全班提出,師生回答,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四、總結(jié)拓展
1.總結(jié)。
師生朗讀全文,梳理總結(jié)。
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由于孔子生活在戰(zhàn)亂不斷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義極為深遠。
2.拓展。
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大同社會”呼吁、奮斗過?
參考
陶淵明:世外桃源。
馬克思:“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共產(chǎn)主義的社會制度的基本概念。
洪秀全:“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
孫中山:民族、民生、民權(quán)——天下為公。
……
思考:你理想的社會是什么樣子的?為此,你打算如何行動?
師生各抒己見。
小結(jié):理想的社會不會自天而降,需要你我他共同奮斗!
播放【影視課文】,品味賞析,朗讀背誦。
可參考【背誦指導】
五、作業(yè)設計
1.總結(jié)重要的文言知識,背誦、默寫課文。
2.根據(jù)你對“大同社會”的理解,寫一篇文章,闡明自己的觀點。
可參考【知識總匯】、【背誦指導】、【寫作訓練】、【試題中心】
六、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總領(lǐng):“大道”——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提出論點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論證論點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一、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guān)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gòu)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二、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2、能夠聯(lián)系實際,探求未知,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感受古人敢干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四、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的“大同”社會的相似點。
3、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導學案。
導學案內(nèi)容如下:
▲課文導讀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兩千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
▲課前預習
1、給下列括號前的字注音。
選賢與( )能講信修睦( )矜( )
貨惡( )其棄于地也幼有所長( )男有分( )
謀閉而不興( )
2、用“∕”標出下列各句的朗讀節(jié)奏。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2)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解釋下列句中括號前的字。
(1)選賢與( )能。
(2)男有分( ),女有歸( )。
(3)矜( )、寡( )、孤( )、獨( )
(4)竊亂賊而不作( )。
(5)獨親( )其親,不獨子( )其子。
4、解釋下列句子括號前的詞。
(1)天下為( )公不必為( )己
(2)是故謀閉而( )不興盜竊亂賊而( )不作
(3)故人不獨親其( )親貨惡其( )棄于地也
(4)是故謀閉( )而不興故外戶而不閉( )
(5)貨惡其棄于( )地也力惡其不出于( )身也
(6)故( )人不獨親其親故( )人具雞黍
5、填空。
⑴《禮記》是中國_______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是由______(朝代)的_______(人名)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全書共有______篇。
⑵“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jīng)典,它不是一本書,而是《_______》《_______》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這兩篇文章的統(tǒng)稱。其中《大學》《中庸》是《_______》中的兩個篇章。
6、誦讀試背全文,疏通文意,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也”指什么?
▲當堂演練
各小組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這篇課文描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愿望?在修辭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2、“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guān)語句,并作說明。
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4、“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點?
5、怎樣評價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6、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請描給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課后拓展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釋下列句中括號前的字。
(1)樹( )之以桑。
(2)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3)勿奪( )其時。
(4)然( )而不王者。
2、翻譯句子。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上文與《大道之行也》都是儒家圣賢為我們描繪的美好而理想的社會藍圖,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有什么不同?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孫中山的介紹及名言。
他們都是一些進步的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他們都曾經(jīng)受到過兩千多年前一部書中關(guān)于理想社會的啟發(fā),從而高舉起革舊除弊的大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影響眾多歷史人物的文章《大道之行也》,它是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的財富。首先我們來說示范朗讀。
二、講解“導學案”中課前預習部分
抽簽選擇各小組代表講解各題,老師訂正。
三、講解“導學案”中當堂演練部分
1、各學習小組討論交流10分鐘,教師巡回指導。為讓小組內(nèi)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小組長可分配組內(nèi)6名成員各自需重點思考解決的題目,先思考后交流質(zhì)疑。
2、逐一解決各題,抽簽由各小組上臺展示,老師點評并評分。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有夢就有理想,為了我們心中的這個美好理想,讓我們共同努力,去規(guī)劃那個“大同”藍圖。
五、作業(yè)布置
見“導學案”中課后拓展。
[教學反思]
1、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加強對小組學習的指導,突出小組合作的力量,讓學生朗讀,自主的學習和理解,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讓課堂成為了學生思考展示的舞臺。
2、對導學案的巧妙設計。
3、設置的“描述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敢于異想天開,大膽創(chuàng)新,并為自己豐富的想象喝彩。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
2、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
2、方法:誦讀、討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體把握
1、范讀課文。
2、學生仿讀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guān)鍵。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zhí)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
三、研讀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⑴ 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 選賢與能:通“舉”
⑶ 講信修睦:培養(yǎng)
⑷ 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⑸ 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⑹ 皆有所養(yǎng):供養(yǎng)
⑺ 男有分:fèn 職分,指職業(yè)
⑻ 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⑼ 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 謀閉而不興:發(fā)生
⑾ 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⑿ 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⑴ 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⑵ 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⑶ 全班交流。
3、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⑴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 “天下為公” 政權(quán)和社會財富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不屬于任何個人。社會的管理者都應由社會成員選舉出來的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擔當。社會成員之間相處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② 社會關(guān)愛它的所有成員。全社會親如一家,各年齡段的人都有合適的`安排,特別對“矜、寡、孤、獨、殘疾”這五種身心受損的人實行有效的保障措施,對他們多一份關(guān)愛。
③ 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男子要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并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男耕女織自食其力,豐衣足食。
④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所有社會成員都珍惜勞動成果和社會財富,無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在共同勞動中不出力、少出力為恥,為社會盡心盡力地工作,沒有多得多占的念頭。
⑵ 如何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指導誦讀
1、理清文章脈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nèi)容。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lǐng)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共有三個方面:⑴故人不獨親其親;⑵男有分,女有養(yǎng);⑶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為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jié)。
2、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⑴ 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nèi)涵 。
⑵ “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
⑶ “不必為己”后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
⑷ “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 。
⑸ 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
3、朗讀課文三遍,試著背誦。
4、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五、教師總結(jié)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六、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并默寫全文。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2.理清層次;背誦課文。
3.感受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背《桃花源記》)對美好社會的不懈追求,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其實由陶淵明再上溯千年,我國就有了名字為“大同”(板書)的美好社會構(gòu)想。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會?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學習《大道之行也》。先請學生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音正確、停頓正確。好,讀起來——(板書:大道之行也 《禮記》)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師生點評。
(1)關(guān)注生字讀音。與(jǔ) 矜(guān) 分(fèn) 惡(wù)
(2)關(guān)注句子停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是故/謀/閉而不興
三、理解文意
1.默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
2.屏顯如下練習。
(1)解釋加點的字。
①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②男有分,女有歸——職分,指職業(yè)、職守。女子出嫁。
③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④是故謀閉而不興 是謂大同——這。
(2)翻譯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
②天下為公。
——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③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
(3)給文章加標點。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指導朗讀。對誦讀作具體指導,在誦讀中理清文章層次。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nèi)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你認為哪一個是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
明確:天下為公:一個“公”字點出了其他所有做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第二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后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tǒng)領(lǐng)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tǒng)領(lǐng)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tǒng)領(lǐng)以下四句,其后均當作一頓。最后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后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為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這兩句話是怎樣體現(xiàn)大同社會“天下為公”的特征的?
明確: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全社會的關(guān)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zhì)生活說的。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jié)的語氣讀。“謀閉而不興”中“閉”讀降調(diào)。“而不閉”一語后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jié)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4.指名朗讀。要求讀出理解、讀出層次,直至背誦。
四、合作探究
1.《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本文“大同”社會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
2.聯(lián)系實際思考,你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哪些地方達到了“大同”社會的要求?我們還應該作哪些努力?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fā)言。然后推選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第一題,要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xiàn)象來認識這個社會,加深對本文的理解,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再如,從“往來種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那是一個“男有分,女有歸”的理想社會。第二題從正面設問,引導學生挖掘當前社會的積極健康因素,要求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題重在激發(fā)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lián)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游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理清課文層次。
2、領(lǐng)會本文的豐富,理解“天下為公”。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全文大意,積累詞語。
2、難點:抓住“天下為公”,領(lǐng)會全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4分鐘)
首先,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在我們的唐代,有一個商人,路過一個叫武陽的地方,丟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喪,很生氣。他把這件事跟當?shù)氐娜酥v,一個當?shù)厝司秃退f:“老兄,不要著急,你丟的包袱在我們武陽一定能找到。”他就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沿路返回,果然,發(fā)現(xiàn)那件衣服還在那里,而且沒有動過的痕跡。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歸納了一個成語,哪位同學知道這個成語?(路不拾遺)
路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很好。還有一個成語和這個成語的含義很接近,說呀,晚上不用關(guān)大門,也不用擔心小偷會偷你家的東西。這個成語是什么?(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可以說使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夢想。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種社會模式,他稱之為大同社會。大同社會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怎樣一種社會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選自《禮記》的《大道之行也》(板書:大道之行也《禮記》)
二、課文分析
(一)作品介紹。
《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二)教師示范朗讀課文。(2分鐘)
同學們看課文,老師先給同學們讀一遍,在老師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一下讀音和停頓,用筆勾畫一下。
課文有一些字的讀音需要大家注意的:
選賢與(jǔ)能(通“舉”,選拔)
講信和睦(mù)(和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以……為親,奉養(yǎng))
幼有所長(zhang)(成長)
矜(guān)、寡、孤、獨、廢棄者
男有分(fèn)
貨惡(wù)其棄于地也
盜竊(qiè)亂賊而不作
(三)全體學生朗讀課文(1分鐘)
請大家記住以上讀音,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順,注意停頓和語氣。
(四)指導朗讀(3分鐘)
大家看課文,剛剛有一些同學停頓不對的,我們看第二行,“故人不獨親其親”中,“故”,它是表示提頓的,所以的意思,這里有一個小的.停頓。“人”是使動者,統(tǒng)領(lǐng)以下兩句,也有一個小的停頓。所以這一句應這樣讀:“故/人/不獨親其親”跟老師讀。好,下面一句,“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個“者”也是表示提頓,也要停頓一下。讀成“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接下來“男有分,女有歸”這里的“男”和“女”都有強調(diào)作用,所以在“男”和“女”后面都要停頓,“男/有分,女/有歸”,大家讀。下面“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貨”和“力”也是應該強調(diào)的,所以“貨”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頓。“是故”表示承上總結(jié)的,也要停頓,“是故/謀/閉而不興”讀。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樣,“故/外戶而不閉”讀。
好,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的強調(diào)的停頓和要注意的注意,把全文再讀一遍。首先請男同學朗讀全文,女同學認真聽,聽聽男同學有沒有讀的不準確的地方。(PPT演示)沒有做好筆記的同學可以看大屏幕。
老師評價(讀得不錯,剛剛老師強調(diào)的停頓,大部分都能讀準了。)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下面有請女同學朗讀全文,這回到男同學認真聽,找找看有沒有都不到位的地方。我們女同學可不能輸給男同學哦。
老師評價。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播放PPT,顯示劃分停頓的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五)學生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注解自主翻譯課文。(10分鐘)
按照我們學文言文的經(jīng)驗,大家覺得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翻譯)沒錯,就是翻譯。現(xiàn)在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根據(jù)課文注解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好,開始默讀。
相信大家已經(jīng)翻譯完了,現(xiàn)在我請四位同學翻譯全文,每人翻譯一句。
1、第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理想,在這里可以直譯。“為公”的意思是為人們所共有,“天下為公”可反以為“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注解有翻譯。注意“與”(jǔ)通“舉”,選拔的意思。“睦”(mù)和睦的意思。那么這一句可翻譯為: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第二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大家注意兩個“親”和兩個“子”,“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用作動詞,以……為親,引申為“奉養(yǎng)”,后一個“親”是名詞,“父母”,第一個“子”是用作動詞,以……為子,引申為“撫育”,后一個子是“子女”的意思。“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要注意,“分”是“職分”指職業(yè)、職守。歸,女子出嫁。連起來就可以翻譯為: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忠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孩子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
3、第三句,“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一句書本有翻譯,這里要注意惡(wù)是憎惡的意思,不讀è。
第四句,“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一句要注意“興”(xīng)是“發(fā)生”的意思,不讀xìng,“亂”是指造反,“賊”是指害人。作,興起。外戶,泛指大門。閉,用門閂插門。大同,指理想社會。所以,這一句可以翻譯為: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六)精讀課文。(15分鐘)
1、通過翻譯全文,我們大概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孔子為我們描繪了理想的社會南圖,他在這篇短文里邊用了兩個名詞,同學們找一找,一個是大道,另一個是什么?(大同)。同學們考慮看看,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文中是不是有兩句話分別概括了這兩個詞?
現(xiàn)在,有請全班男同學朗讀一遍課文。(學生讀完)“大道”指什么?哪位同學找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準則)我們讀一遍這一句。
“大同”呢?(“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可以理解為人類的理想社會。)我們把這一句讀一遍。
2、可以說,大道是一種社會理想,大同是一種理想社會,大道和大同課文分別用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開始的大道是總領(lǐng)全文,最后的大同總領(lǐng)全文,那么就剩下中間部分了,中間的部分可以說是對大同社會的描摹。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中間部分,中間部分分寫了大同社會那幾個特點?把這種社會風貌想象出來。
3、好,現(xiàn)在我們來這樣安排,中間部分以句號為準,有多少句?(兩句)那我們女同學讀第一句,男同學讀第二句,好不好?
(女同學讀完第一句)大家展開想象,歸納這樣的社會風貌特點。首先我們看前六分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樣的社會社會風貌特點是什么呢?(人人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板書)再看下面的“男有分,女有歸”,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是什么呀?(安居樂業(yè))(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板書)
(男同學讀完第二句)誰來歸納一下?“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說的是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說貨物是誰的?(公家的)對,是公家的,人們不會浪費,不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貨盡其用”。(板書)那另一方面,人們怎么做呢?“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說的是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不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卻沒有“多得”的念頭,也就是說,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事,人盡其力。(板書)
相信大家對全文的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PPT演示全文結(jié)構(gòu))
(七)全班再次朗讀課文(1分鐘)
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分析,我們對大同社會已經(jīng)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現(xiàn)在再一次朗讀全文,帶著對美好社會的向往之情來讀,好,開始讀。
(八)拓展延伸(3分鐘)
“大同”是一個儒家的理想的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古今中外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向往這一目標。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此而呼吁過、奮斗過?(1、洪秀全,2、孫中山)
大家學過近代史就知道,洪秀全領(lǐng)導了近代的農(nóng)民起義,他為和諧社會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說過:““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那么,孫中山呢?他說過一句很出名的話,大家記得嗎?是“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然,歷有許多愛國者提出過建立和諧社會的口號和設想,大家在學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留意一下,或者課下查閱資料,了解一下。
(八)課堂小結(jié)(1分鐘)
好了,同學們,《大道之行也》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我們是新時代的x人,就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實現(xiàn)這個美好的夢而加倍努力吧!
(九)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全文。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大道之行也12-08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通用8篇)05-25
《大道之行也》教案02-02
大道之行也教案01-05
大道之行也412-08
大道之行也612-08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09-30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11-15
《大道之行也》教案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