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頗為顯要。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名。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這是從道教借來的說法。
關于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這位漢文帝是大將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即位稱帝的,而那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并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不過,和這兩位漢室皇帝有關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無張燈、放火的記載,漢室的另一位皇帝——漢明帝則敕令元宵燃燈,從而形成了后世張燈、觀燈的習俗。
吃元宵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節!霸边@種食品名稱,據說出現于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元宵又叫“圓宵”、“圓子”,南方常叫“湯圓”、“水圓”,宋人因見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稱之為“浮團子”。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一年明月打頭圓”,天上一輪圓月朗照,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實在有極微妙的對應關系,“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表達了人們全家團圓幸福的心情。
再看元宵的品種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實心的,無餡,下在燒開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棗、桂花、桂圓等物。南宋時開始有了中間包糖的“乳糖圓子”,大概是較早的有餡元宵。其后,元宵餡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用白糖、紅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餡多為葷餡,單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盧氏雜說》里的“油炸追子”其實就是一種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豐富了,不少人甚至開始了中西結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為元宵餡之一。
鬧元宵
鰲山燈桿、火樹銀花,這是元宵節最突出的景觀,也最能概括此節的活動,即張燈、放火。張燈、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節俗活動,其余觀燈游賞以及社火百戲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此發展、引申而來的。最初的燈是單純、靜止的,它不能運動,也較少裝飾,并且多是單個獨立的。其后的發展變化過程中,裝飾最先邁出步伐,燈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飾。
元宵節是一個有著兩千余年傳統的節日,其節俗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現在,每屆元宵前后,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彩,觀燈游賞,煙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諸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海外華人居住區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元宵節離不開“鬧”,張燈觀燈賽燈叫“鬧花燈”,社火百戲叫“鬧社火”,整個的活動叫“鬧元宵”,仿佛不鬧就不成其元宵節。元宵之鬧,除了花燈煙火、百戲社火的裝飾、點染之外,最突出的怕是人多。從元宵節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記載中可知,當時元宵觀燈游玩的人們已經是忘記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說鬧,又不能不擺擺戲。大戲鬧,小戲也鬧。當臺子上載歌載舞、團花簇錦旋轉起來的時候,不能不鬧。
鬧又自有其價值在。中國人比較欣賞鬧中取靜的本領,所以對“大隱在城中”要比“小隱在山林”多幾分敬慕。其實春節之鬧、元宵之鬧、社火之鬧,也都有鬧中取靜的意義。
同時,人們認為這樣鬧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種生活的補充,是添加劑、染色劑,有了它,生活才充實,才祥和,才五彩繽紛。甚至可以說,這鬧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
salifelink.com/yixue/ketang/chunjzhongq/chunjie/yuanxiao1.htm
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當晚稱元宵,故也稱“元宵節”,俗稱“十五夜”。元宵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有舉行一些活動來慶賀。因一地的風俗是由一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決定的,故潮汕地區元宵節也就出現了一些有別于其他地方的有趣的習俗。
吊喜燈
燈火在祀神禮節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征。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侗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里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農歷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并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征著家中添了叮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里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莊嚴、熱鬧。
做丁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侗,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連結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后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在舊社會,潮人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桌,并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是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便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沉重的辦桌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細賣阿大”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后,由于時代的前進,思想在進步,潮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里進行,且單限于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神壇前所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后,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叮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擁擠之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擲喜童
元宵此日,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娶兒媳婦又急于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發財。
度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志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露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后生兄祈望日后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邦^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其兩側欄桿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女么”;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
此外,元宵此日,潮汕有些地方還要采榕樹枝、竹葉回家插在門楣、灶臺、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興旺;有些地方新婚夫妻要在鄉里老榕樹下蕩秋千,任鄉人往其身上潑糞便,說是被潑得越多,今年就能生男孩;有些地方的農戶還要到屋外或田地里抱回灰磚或土塊,放在豬欄內,稱“十五夜抱大豬”,以祈飼養大豬發大財;有些地方的少女偷偷到菜園里坐下一芥菜(大菜),說是“坐大菜,將來嫁個好夫婿”;而少男則偷偷推倒廁所墻,說是將來可以娶到“雅女么”,有些地方則舉行賽大豬、賽大鴨、賽大鵝、賽大雞等賽會活動及夜間抬神出游的游神活動。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蒙古族的風俗習慣02-09
少數民族01-21
少數民族過中秋02-05
描寫少數民族作文10-07
中國少數民族星圖07-02
關于少數民族的作文09-04
少數民族風味米飯09-03
寫風俗習慣的作文 -風俗習慣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