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通用21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
窗外下起了蒙蒙細雨,有點微冷。
一抬頭,眼前的屏幕中就出現了一位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的老人,正帶著平和的微笑凝望著照片里一個個孩子的笑臉。這位老人正是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劉盛蘭。老人本不富裕,家境貧寒,但自從開始捐助貧困兒童以后,就從沒有斷過。他堅持從很少的工資中擠出一部分用來捐助學子。失業、失火讓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人只得返回家鄉,靠撿廢品勉強度日。老人吃撿來的罐頭,幾十年沒有換過一件衣服,節省出來的每一分錢都捐助給了孩子,但他從不告訴孩子他的家境。盡管生活異常艱辛,老人還是將一份份裝滿濃濃心意的信封寄向了五湖四海……
劉盛蘭老人的執著讓我深深地震撼了,他不論自己的貧富賤貴,不管別人的冷譏熱嘲,一直用自己最真摯的愛來溫暖孩子們純真的心。望著那位躺在床上微笑的.老人,溫暖蔓上了我的心扉,那些孩子永遠不會忘記,就是這樣一位老人讓他們獲得了希望與關愛。我的心被這種默默、無私的愛觸動了,那種微妙的感覺久久不能忘懷。感動竟如此簡單,沒有華麗的故事背景,就憑一顆充滿大愛的心。哈菲茲說過:“偉大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能夠像個最普通的人一樣露面、說話與行動。”劉盛蘭爺爺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在《三杯茶》這本書中,我同樣認識了像他這樣的人——摩頓森。摩頓森舍棄工作踏上了一段辛苦漫長的籌資旅程,經歷千辛萬苦后,他終于成功建立了六十多所學校,一個美麗的承諾,終于兌現。每當想到這些愛的使者,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感慨:“愛竟能舍棄一切,竟能重燃希望。”
雨,還在下,屏幕里的敘述聲格外深沉。我靜靜地聽,細細地想,正是無數個這樣的他們,懷揣著對國家的愛、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對戰友的愛、對研究的愛,甚至對陌生人的愛,如春風細雨般將感動傳進了每個人的心。感動源于愛,因為有愛,世界才會更加美好,才會充滿溫暖。每一份真摯的愛都使我感動,從生活中的“小”愛做起,美好的未來將向你展開懷抱。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2
鮮花和掌聲背后,是這些平凡人不懼風雨,勇往直前的身影。他們歷盡艱辛,踏破荊棘叢林,即使遍體鱗傷,也會咬牙堅持,絕不回頭。那些曾受過的傷,終會化為光,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勤天下無難事,所有的一鳴驚人其實都是厚積薄發。待春暖花開時,以夢為馬,百舸爭流博勁浪!
敢問他們何以博之?其必曰:斗志與定力齊飛,作風共時代一色。每個人都了不起,用血肉之軀構筑起生命的長城。
他們以“功成必須有我”的斗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逐夢滄海。他們有山一樣的崇高信仰,鐵一樣的責任擔當,火一樣的奮斗熱情。譬如,楊振寧先生篤志于行,傾盡全力,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為國家培育棟梁之材。顧誦芬憑借其“鋪石開大道”的氣度,雄壯于事。中國航天人以“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真抓實干態度,實現了一人升天到多人升天,桑田碧海須臾改,方興未艾展未來,航天精神必定照耀中華!
他們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作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逐夢滄海。十年磨一劍,風雨未曾阻擋。吳天一歷盡千帆舉重若輕的沉淀,方仰頭見春臺。亞洲飛人蘇炳添向前奔跑,最終抵達,成就了閃閃發光的自己。彭士祿立志科技報國,帶領團隊研制了核潛艇。“只要國家需要,我愿意貢獻一生”即是他的真實寫照。
他們以“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逐夢滄海。張順寧夫婦在心里種花,使人生不再荒蕪,征途漫漫,他們身殘志堅。抗美援朝老將朱秀夫戰士,樹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江夢南從“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闖勁,不輕言放棄,薄發創新未來。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作為承上啟下的新時代青年,我們也應向先進人物學習,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于創新發展中萌芽,汲取知識的養料,淬英雄之心,鑄青年精神。讓自己成長為百尺之高木,國家之棟梁。
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以此為契機,將努力拼搏當作最美姿態,視超越自我為最佳狀態。待到來年花開,借英雄之氣概,踏破艱難險阻,向夢想進軍。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3
有一種愛,一輩子一世的為你好,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愛,一輩子關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報,只要你能夠健康,幸福;有一個人需要你用盡一輩子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親;有一個人需要你用一輩子去銘記,那就是母親!
今天我看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也就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這個頒獎典禮讓我心潮澎湃。
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87歲;為了事業,為了中國的發展,他任勞任怨,連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學的“五保”老人劉盛蘭,92歲,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里,將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來的錢,毫不猶豫地捐獻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更有為了兒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親,姜春梅,84歲,有一年,有一個小孩溺水,方俊明見了,二話不說一頭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頸椎骨折并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勸導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還有許多許多讓人感動的人物,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只為了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幫助祖國!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方俊明的母親。
她任勞任怨地照顧她的兒子,也從不說苦,也從不說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后,方俊明媽媽就一直開導她的兒子,讓他兒子也不再傷心,但是這些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方俊明妻子的離開,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打擊。家里的重擔也都壓在了方俊明媽媽身上,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五點起來做早飯,晚上等到兒子,孫女都入睡了,才敢漸漸入睡。23年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都是靠母親來背,她為兒子洗衣、做飯、洗腳、擦身子,有時候腸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親及時的換洗。
在天氣好的時候,想讓方俊明下樓透透風,散散心,就從二樓,一步一步艱難的`背下來,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堅持。現在方俊明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負擔。但是方俊明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已經老了,也漸漸背不動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親并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兒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還是自己照顧的比較放心,只要還走的動,就要把兒子背下去,照顧下去!
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母愛是多么的無私,讓人催人淚下,看了這次頒獎典禮,我的感觸很深,覺得看的很有意義,也有很大的收獲!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4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恒------”這歌詞多么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溫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溫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著——中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二人,他們兄弟倆20年來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xx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愿,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后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賬目,給60余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還有“姐姐”劉麗,劉麗有五個兄弟姐妹,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就輟學了,她要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蘇等地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xx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xx——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然而,讓身邊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貧困學生,她自己卻仍然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
也許我們還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真正的感動,會然你堅強,會讓你敬仰,會讓你明白感動就在身邊,我相信每個人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值得我們去深深感動,但是他更多給我們的是叫我們感動就在身邊,讓我們也作出一些令人敬仰的事吧!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5
星期二的晚上我觀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我觀看的很認真,也很感動。
我覺得那些被評選出來的人物,個個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那個簡單的卻富有內涵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有的人一生都在為國家的科技而奮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的`人有著非同常人的愛心品質,自己死后無償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最需要的人;有的人默默守著祖國的邊疆,一守就是二十年……
這些人都是好樣的,這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為他們而自豪,同時也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
在《感動中國》的節目中,雖然那些人都令我感動,但是在這些人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陳斌強——他9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他的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xx年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媽媽,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是他讓我懂得要回報母親,談到母親,大家都會想到母愛。母愛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像和煦的春風,安撫著微妙的心靈;母愛又像一葉扁舟,載著我們越過一切困難,假如母愛是藍天,我們就是天空下自由鳥兒;假如母愛是森林,我們就是森林中快樂奔放的小鹿;假如母愛是大海,那我們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
伴隨著我們茁壯成長,給予我們快樂的人是誰?能為我們勞累奔波,任勞任怨的人是誰?會不顧自己生命危險,舍生忘死來救我們的是誰?她就是我們的母親啊!也許我們不曾發現,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的母親竟一點怨言也沒有。這就是母愛的偉大、無私之所在。沒錯,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是母親;最無私真摯的愛,就是“母愛”。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懂得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愛,現在,我們能做的事只有快點長大,快點懂事,少讓母親操心,應時刻等得為母親著想,讓母親歇一歇,讓他們知道我們長大了。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6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了英雄卻不知敬愛英雄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魯迅先生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凌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切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他們永遠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
中國的科學研究領域從不缺少默默奉獻,潛心鉆研的英雄。他們青絲換了白發,依舊只爭朝夕,他們從科研新兵到中堅力量,撐起中國的科技脊梁;他們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國。正是有了他們,中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是回國科學家第一人,他已是為年歲過百卻堅持歸根的中國物理學家,他叫楊振寧。
因核輻射早早離世的鄧稼先曾給楊振寧寫過一封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隔著幾十年的歲月與生死,年邁的他對同窗深情喊話:“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這五十年,符合你共同途的期望,我相信你會滿意的。”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這樣寫道: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絕。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逆風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這就是我們的英雄,心中有大愛,鐵肩擔道義,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既是祖國的花朵,又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先輩們披荊斬棘,用血肉為我們鋪就了一條明路,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奮斗的光榮使命,更應接過英雄先輩們的接力棒,沖鋒陷陣,浴血奮戰。我們應心中滿懷“少校誰有投比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的殷殷之情,胸中永葆“十年飲冰,赤誠肝膽”的熱血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讓英雄精神在新時代中大放光彩!胸中有丘壑,立馬鎮山河;鮮花正艷,吾輩正當時;勁松正翠,吾輩當自強!讓我們接過時代火炬,置身時代潮流,點亮時代底色,在時代之光的照耀下,登上彩虹之巔!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7
劉秀祥回到了家鄉貴州省望謨縣成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他言傳身教,以真誠善良的心靈,剛毅頑強的品格獲得了學生們擁護和愛戴。“祥哥來了,趕快奮斗!”這句話,表達孩子們對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壇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組組的數字串起了劉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碩果:
劉秀祥擔任了5個教學班的工作和3個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顧學校的德育、團委、教研組和年級部的工作。劉秀祥騎著摩托車幾乎跑遍了望謨縣的各個鄉鎮到學生家中家訪,摩托車騎壞了8輛,先后把40多個孩子從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園。
教學之余,劉秀祥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全國巡回勵志演講1000多場,聽眾上百萬人,牽線企業和愛心人士一對一資助貧困學生1700多人。劉秀祥曾經在一個差生班擔任班主任,畢業時全班47名學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學。
劉秀祥說:“在我教書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告訴自己,一個都不能放棄,一直都不能放棄,要讓大家相信奮斗的力量。”經過劉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來辛勤的勞動,終于使全縣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觀,教育水平直線上升,高考上線率翻倍提高。在望謨縣人民政府的官方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
“望謨教育成效顯著。把教育扶貧作為提高脫貧質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斬斷窮根的根本舉措……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本科錄取人數從20xx年以前的全州掛末提高到20xx年的全州第四位。
20xx年本科上線學生達946人,上線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線人數實現逐年大幅增長,較20xx年增長了477%。”
望謨縣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發展,可知道這個成績的背后凝聚了劉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勞的汗水和嘔心瀝血的付出啊!
劉秀祥20xx年被任命為望謨縣實驗高級中學副校長,同年被評為“中國好教師”,得到了社會對他工作成績的肯定和贊揚。
如今的劉秀祥也成立了美滿的家庭,他的賢內助幫他一起照顧母親,不但使母親過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劉秀祥分擔了后顧之憂,使他能夠拿出更多的精力從事教育事業,服務社會,回報大眾!
提到過去的艱難生活時,劉秀祥感到歷歷在目。當年在面對困境時,劉秀祥選擇了堅強面對和勇敢付出,他開玩笑地稱自己為打不死的“小強”,經過了種種磨礪終于苦盡甘來,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說:
“如果沒有和母親相依為命的生活,我可能沒有那么堅強,沒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標,因為我知道有一個人需要我。”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8
今天一段視頻在排球迷中得到廣泛的關注,在很短時間內就達到了過億的瀏覽量,視頻的內容是:在世界杯前夕,80歲高齡的老爺子宋世雄老師到女排探班慰問,并向女排的隊員鞠躬代表球迷表示對女排的感謝。老人家的這一躬讓許多網友感慨萬千,讓許多人的記憶回到了那個用聲音傳遞比賽的年代,許多網友表示了對老爺子的敬意之心,通過這一躬讓人們看到了老人家對于女排的感情有多深,敬意有多濃。他的這一躬體現的是老一輩媒體人對于排球的熱愛,對于女排精神的尊重,對于新一代女排的期望。
老爺子動作突然,讓女排姑娘驚呆了
在過去那個平面媒體的年代,宋世雄老師用自己慷慨激昂的聲音將女排比賽送到了千家萬戶,他用自己獨特的解說將女排比賽的畫面描繪得有聲有色,繪聲繪色的語言將收音機前面的聽眾帶到了激烈的賽場,將人們的心緊緊地拴在了賽場上,讓所有聽眾的觀眾的心跳和賽場上的每一個回合緊密結合在一起。
隨著賽場的起起伏伏而激動緊張,有歡笑也有淚水。一言一語的描述像一只彩筆將女排的拼搏精神畫成了參天大樹,一場場解說讓這棵大樹成長在全國球迷的.心里長盛不衰。正是宋世雄老師的解說讓女排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奇。而這個傳奇延續至今面向未來!
在一檔節目里宋世雄老師曾說過他和郎平指導有著39年的交情,其實這是他與中國女排39年的風雨同舟,老爺子的這一躬體現的不僅是他老人家的謙謙君子之風,更體現的是作為媒體人的職業素養,尊重的是女排的精神,敬畏的是自己的職業。讓人們看到了老一輩的媒體人有著怎樣的覺悟和領悟。,他們更尊重這些努力拼搏的人。有著一如既往的熱情和熱愛。
這些才是現在有些媒體人應該學習的東西。現如今許多媒體人腳底無根高高在上,總是用一直俯視的眼光看待他人,要不就是語言尖酸刻薄、大肆批評,要不就是卑躬屈膝、阿諛奉承。根本就沒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正如有些網友說的那樣:有些主持人媒體人才更應該看看這樣的視頻!與老爺子的這一躬讓人淚目不同,他們才是真的讓人辣眼睛!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9
不是所有的淚水都源自悲傷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為恐懼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淚水都來自感動!因 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為他們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跡,那一份感動重重的落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淚水控制不住的 溢了出來。
誰說人間沒有真愛,誰說社會缺乏信任,誰說物質高于一切,誰說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淪喪?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完美的詮釋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真諦!他們身上的美德讓我 感動和敬佩,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感悟。結合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其中黃旭華和姚厚芝這兩位的事跡, 更加讓我觸動。
首先說一說黃旭華老人: “自古忠孝難兩全”,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畢業后的黃旭華毅 然決然的選擇了忠——忠于自己的祖國,忠于自己的工作。舍棄小家為大家,隱姓埋名30年。錯過了為父母盡 孝,錯過了為父親送終,頂著被家人誤解、被族人唾罵的壓力,在一窮二白的年代里,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潛 艇的研發,為了壯大祖國的軍事力量,默默的、無悔的付出,終于成就了如今的中國核潛艇,他是當之無愧的中 國核潛艇之父,更是讓人敬佩的中華好兒女!
想想自己,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在年近不惑之年,遠離年邁的父母,遠離熟悉的朋友和環境,拖家帶口 奔赴一千多公里的`鹽城駐守。曾經,我內心也有諸多的不舍;曾經,我也認為這算是一種不平凡;曾經,我也覺 得我可以因此而驕傲。但看看黃旭華的事跡,我的內心除了慚愧,就是慚愧,自己現在做的,還太不夠好了,根 本就不值一提。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禮,對靈魂的洗禮,對思想的洗禮,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為工作和事業付出 和奮斗的決心。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數字化,而在走向數字化的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數字化的剛 強!
心情激動,平復一下,再來說一說姚厚芝同志: “慈母手中線,三年銹大愛”,一想到電視中那因病痛折 磨緊鎖著的眉頭,想到為兒女籌措學費銹巨幅十字繡而顫抖的雙手。姚厚芝,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親,您 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以及那一份對兒女的責任。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您就是那浩瀚 的大海,寬廣無疆。看完您的事跡,我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聽著她的囑托,想起她送別我時的淚眼婆娑,我的心 再一次潮濕了。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0
貧困山區要真正脫貧,除了"輸血",還要實現自我"造血"。
20xx年起,周秀芳以愛心支教為支點,嘗試在勞動力轉移、產業扶貧等領域進行幫扶,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子。她牽線搭橋,將寧波市象山縣的"紅美人"柑橘樹苗引到溆浦試種,開展生產幫扶。與此同時,周秀芳將溆浦的農民帶出大山,在城里找工作。截至目前,經周秀芳介紹到寧波企業打工的溆浦山區村民已有近百人。
在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中,周秀芳還在寧波市鄞州區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愛心工作室和愛心幫扶基金會,在吉林延邊設立周秀芳愛心驛站,通過項目對接,引導社會幫扶資源向那里集聚。
經周秀芳多方協調,今年7月,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落戶溆浦,并將研學、助教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剛剛過去的暑假,寧波有6批300多名學生到溆浦開展互動體驗式研學。這個研學基地預計明年可接待5000至10000名研學青少年(家庭)。
從"支教奶奶"到"愛心搬運工",再到"扶貧領路人",周秀芳的愛心之路一直在延續。年歲漸長,她步履越來越蹣跚,因積勞成疾患上了嚴重的中耳炎,但這些都沒能打倒這位老人。
"只要我的膝蓋允許我走路,我就會一直走下去。"周秀芳堅定地說。
周秀芳的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浙江日報》等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體報道,感動了很多人。她曾榮登中央文明辦發布的"中國好人榜"、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和"全國最美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在參加9月5日舉行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時,周秀芳認真聆聽了代表們的發言。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獲得這份榮譽,是黨和政府對我的認可,是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更堅定了我扶貧助學前行的信心……我不是一個人,我的身后有很多的同行者,榮譽是屬于所有人的。今后我們會繼續走下去,助學幫困、精準扶貧,把更多的愛心搬運到貧困山區去。"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1
生活處處都有感動,也許那感動與世長存,也許那感動只是一瞬間,或者那感動是平凡的小事。感動帶給人們一次次心靈的深觸。《感動中國》帶給我們一次感動的饕餮盛宴。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觸最深的是陶艷波母親。她那一抹感動深深觸及了每一個人的心靈……
陶艷波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母親,她本應該和丈夫兒子幸福安康的度過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她的兒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聰,這給還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艷波一次沉重的打擊。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的兒子,她堅信,她的兒子一定能開創輝煌。于是,她每天跟兒子一起上學,成了兒子一輩子的同桌。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陶艷波辭掉了工作,就這么,好像回到了那個時代。陶艷波每天做隨堂筆記,遇到聽不懂,不理解的題便追著老師,一直追到了辦公室,請求老師給她再次講解一遍。晚上,陶艷波便細心地翻開筆記,給兒子講題,有時甚至要講好幾次才能讓兒子聽懂。三十多歲的她,鬢發已經泛白,皺紋悄然爬上了她的臉頰。因為過度的操勞,導致陶艷波的秀發變得脆弱,最后一塊塊的'脫落,使得陶艷波不得不戴上假發。身體也未老先衰。現在,兒子在她的堅持之下,不負眾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學。
陶艷波,她只是一個母親,卻有如此強大的毅力,也是因為愛子心切。為了自己的兒子,她哪怕放棄一切,放棄了容顏,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這里,但是陶艷波認為是值得的。她不問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將她百般摧殘,她所顧慮的,所希望的,就是兒子將來的幸福與健康。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
我們的母親也許沒有這么讓人感動,我們自己也許也不會那么命運多舛。但是請不要忘記,感動不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許是生活中積累的一點點小事開始,那一抹感動,雖然清淡,但在紙上一點點積累起來,也是濃厚的。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2
從古至今,一直都不缺自強不息,與惡運拼死抵抗的人。他們在逆境面前從未放棄,而是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這一點,我在看完二零二一《感動中國》后,我真是深有感觸,更是有所感觸,受益匪淺。
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在身殘志堅的情況下,堅持去勞動,他們在面對生活的重重壓迫,沒有去怨天尤人,而是微笑面對,甚至在下地干活的時候還會哼唱兩句。兩位身殘的老人是風里來,雨里去,三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可是他們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去扶養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清華博士江夢南,小時候因肺炎誤食藥品,而導致聽力幾乎喪失。作為一個聾啞人,他沒有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而是和平常人一樣去上學,她在父母無數次的教導下學會了唇語和說話。可想而知,這對一個聾啞人來說有多艱難。她沒有因為自身的殘缺而放棄去學習的機會,甚至在自己自學的情況下還跳級讀書,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江夢南付出了別別人千百倍的努力,有著野火燒不盡的.頑強斗志,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香港傳媒人陳貝兒,跨越重重困難所拍攝的《無窮之路》,向西方媒體展示了我們中國脫貧后的面貌,打破了他們的質疑。在拍攝過程中,陳貝兒蹬了幾千級梯,爬了十幾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她更是以莫大的勇氣親身體驗索蹓,用自己的第一感受來感化觀眾,要知道,索蹓下邊是破濤洶涌的怒江,一掉下去便尸骨無存,可她卻毅然體驗,沒有絲毫猶豫,她用親身體驗向西方媒體證明了我們中國脫貧后的面貌,是真實且觸動人心的,而她的勇氣和毅力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樂觀豁達,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磨礪自己的意志,堅持不向挫折低頭。風雨過后便是彩虹,只要我們心換希翼,便能達到成功彼岸。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3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蕩漾在美德的春風里,當道德模范事跡震撼著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么清晰。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中我記憶猶新的是張順東夫婦。他們兩人都是殘疾人,加起來只有一只胳膊,一雙腿,但他們身殘志堅。他們為了養活自己的兒女,為了擔負起家庭的經濟支出,為了擔當起作父母的責任,他們必須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堅定樂觀地去生活。在片段中提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手抱大,而他們的孩子是用腳抱大。”這可以看出他們撫育孩子的艱辛和對孩子的疼愛。他們的女兒來到了現場,聽他們女兒的描述,她并沒有因為父母不能像別人父母那樣四肢健全而自卑,反而以父母那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那種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為榜樣,把父母作為自己成長路上的風向標,這中樂觀的心態也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由于身體的緣故,他們不得不比村里其他人更早起來干農活。在農田里,雖然他們干活非常的艱辛,但是他們夫婦二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對夫婦也好似命運共同體,心連心,一起下地干活,彼此依賴,互幫互助。由于不斷勞作,李順東的雙腿不得以做截肢手術,這對他們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在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他們家成了村里第一個全面脫貧的住戶,這都是他們堅持不懈的結果。
從李順東夫婦身上,我學會了擔當與堅持。當代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我們需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向世界各國展現出我們的團結力與凝聚力!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動容。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4
為了國力強大,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未曾見過自己的母親,父親直到去世,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這種定力,完全是信仰支撐的結果,體現出為了祖國既敢于一次流盡滿腔熱血,也甘愿一滴滴慢慢付出的精神。結果,中國成為世界上五個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而他有如深海中無聲的潛艇,以無窮的力量,讓沽名釣譽貪得無厭者相形見拙。又如百歲仁醫胡佩蘭,一生濟世不疲、風雨無阻,70歲退休之后,還連續坐診行醫20年,堅持每周出診6天。如果為了個人發財,她不會經常給病人墊付醫藥費,也不會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50多個“希望書屋”。她生命中迸發的醫者仁愛的光輝,本身就是濟世的良藥,是打開醫患矛盾的鑰匙。
此外,無論是拾荒助學的劉盛蘭,為戰友守墓的陳俊貴,還是為了救人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年華但卻無怨無悔的方俊明......這些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正是以他們融入日常生活的言行,拂去灰塵露出真金的本色;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一面自照的鏡子,能夠照見靈魂深處的污垢。同時,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社會的希望,堅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依然是社會主流的價值。
有人說,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看這些?似乎在物欲橫流、道德迷失、金錢拜物、唯利是圖的今天,感動成了多余的東西。但正是因為有了種種不如意現象的存在,才更加彰顯了道德價值。誠如網友所言:每一年的感動中國,總是讓我們內心又一次受到洗禮,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還是如此的有愛。雖然我們已被這世態炎涼所累,雖然我們的生活中人性的`流失處處可見,正是這一個個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就像一座座豐碑,點亮了我們的心靈。因此,我們向感動中國人物投去敬仰的目光,亦是對我們內心良知堅守的敬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讓我們的心靈被洗禮了,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感動中國的人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5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你用微笑迎接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新的一天開始了!
你看到了那微笑的孩子們,你又對生活希冀了起來。或許別人要說你傻,為什么要再給你粗糙的手、滄桑的臉、寬厚的背再增加負擔?可他們卻忽視了你那原本絕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或許別人要覺得你可憐,為什么要在被人拒絕無數次后甚至被轟出家門,卻依舊不死心?因為他們忽視了你灑下的那顆辛苦的種子,已被善良澆灌成了一棵參天的大樹。
你的心像泥土一樣質樸,你的`靈魂像君子蘭一樣高尚,你用那十幾年的堅持,換來了那一句真摯的問候:媽媽,早!我知道你的偉大,我也深知你的辛苦。你已五六十歲了,你原可以呆在家中樂享晚年,你卻為了那一張張充滿幸福微笑的臉,背上了袋子,去做生意。望著你在寒風凜冽的外面啃著干巴巴冷冰冰的干糧,我為你深感痛惜。可你卻說:“當你看著在暖如春日的教室中的孩子們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時,你會覺得這輩子就值了!”你立下的規矩:等別人家的孩子先吃完,再輪到自家人上桌吃飯。你似乎是忽略了你外孫的眼神和感受,他問你:“外婆,還有菜嗎?”那時的語氣充滿了對其他孩子的羨慕和對可口飯菜的欲望,可你還是堅持了你的原則。
在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背景下,你告訴了我:原來這世上還有好人,還有一個那樣犧牲自己和家人的人卻為了在一群受盡了別人歧視的目光的殘疾孩子內心里建立了一個希望,在孩子的內心中播撒了一顆美好的種子。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該用何種華麗的詞藻來形容你,因為任何華麗的語言與你的精神相比起來,都顯得黯淡無光!
十幾年的心血換回了孩子們天真的笑顏,平凡的歲月掩藏不住你偉大的內心!你用大愛溫暖了世間的冷漠,將人間的黑暗驅散!你的精神早已刻入我的內心,有你真好—高淑珍。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6
張桂梅覺得,貧困山區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女孩一一低素質母親——低素質下一代”惡性循環。張桂梅認為,只要母親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由此,她萌發了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2002年起,她就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病?”張桂梅的“宏偉藍圖”招來的是許多人的質疑和辱罵。但張桂梅并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想說完,該企業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還出來看笑話。”看著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著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憊、無助至極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08年1月7號,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說哥哥病危,一直喊著我的名字,盼著見我最后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號到中央電視臺錄制節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電視臺后,熱情的編導找了個企業家和她對話,爭取幫她解決點女子高中的'困難。一邊是山里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家承諾給女子高中50至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火化的消息。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籌建學校的日子,張桂梅異常艱難、身心疲憊,但她始終義無反顧,矢志不渝,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她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了。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4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7
自己的生命,對于自己自然是最重要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與之相比。但是,勇敢的消防隊員在執行滅火任務時卻隨時有生命危險,在他們的眼里,自己的職責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感動我的一位消防隊員的事跡發生在廣西玉林。當時正值凌晨,消防隊員楊科璋和他的戰友們來到了火災現場。他和隊友由于一樓火勢太大不便從一樓往上搜救人員,只能從最高層往下搜尋。在一層層搜索后,終于在五樓找到了受困的母子三人。楊科璋見兩歲小女孩已經有了中毒癥狀,便立刻抱起她往出口走去。火災被撲滅后,大家都松了口氣,卻發現楊科璋不見了。過了一陣人們發現楊科璋渾身是血躺在電梯井里,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楊科璋在救小女孩出去的時候,由于濃煙彌漫,失足掉進了電梯井里。掉進去后,他其實只要放掉小女孩就可以自己爬上去了,可是他沒有,他選擇了牢牢抱緊小女孩,讓她有更多活下去的機會。被楊科璋抱緊的小女孩得以生還,楊科璋卻壯烈犧牲……
我被楊科璋叔叔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震撼了,不禁聯想到了自己。記得去年暑假,我和爸爸散步回來,看到小區里一群人圍著一幢樓在看,于是我們好奇地圍了上去。原來是一戶人家的臥室發生了火災,當時濃煙滾滾,烈火熊熊,非常危險,我嚇得馬上躲到了爸爸身邊,恨不得立刻離開現場。第二天看到那戶人家墻上那黑色的一大片,我也嚇得戰戰兢兢,拔腿就跑了。現在想想,我感到慚愧,因為消防叔叔們看到危險可不是往后退,而是往前沖。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雖然不需要像楊科璋叔叔他們那樣穿上消防服執行有生命危險的任務,不需要像他們一樣為救人而赴湯蹈火,但我們卻可以學習他們的高尚精神,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去盡力幫助別人,給別人雪中送炭,而受到別人幫助后應該知恩圖報,有恩必報,這樣我們可以為社會添上自己的一份力,讓其他人感到一絲溫暖。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8
奉獻是“捧著一顆心來”的堅守,是“不帶半顆草去”的純粹,更是“你退后,讓我來”的果敢,也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更是給我們樹立起了標桿。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傳遞了作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歷史擔當與責任意識,他奮不顧身的保全了戰友的安全,也不負戎裝的完成個人的使命。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去奉獻,也沒有誰會注定成為英雄,跟我們的大多數人一樣,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在一次邊境掃雷作業中,面對雷場復雜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在千鈞一發之際,做出讓自己的身軀擋在戰友之前的行為,想必在那一瞬間,他的'從容不迫都來自于個人的信仰、用凡人之軀扛起軍人的使命感,他的事跡看得見、摸的著,而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只要向他看齊,像他一樣堅持、奮斗、奉獻,我們眾多的一人也可以成為基層社區的不平凡之人,用心做事、甘心為人、堅守初心,始終如一。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在醫院治療的那段時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才有可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地。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刻,能做到像他一樣敢于犧牲的人寥寥可數,但作為普通人在這個和諧安康的社會,我們可能不需要隨時成為壯烈犧牲的英雄,只要在日常的社區工作中,秉持為群眾帶來便利、為群眾提供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面對工作崗位上的艱難,不畏懼、不退縮、將微笑時常掛在心里、給需要我們幫助的群眾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也許你我的一舉一動還不足以改變整個環境,但卻留有芳香,溫暖他人,我們的形象會一直留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時代在變,感動不變,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永遠不會變的,杜富國舍己為人的事跡不是嘴上說過的漂亮話,而是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干出的貼心事,應該將這種堅持、奮斗、奉獻潛移默化的帶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生活中,把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為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19
他,是一名外交官,而她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后他們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9年來,他們一直持續他們的執教生涯,9年后,他們被評為最美鄉村教師。
他們就是朱敏才,孫麗娜。執教了一生,敬業了一生。
他們生活艱苦,但仍堅持教學,他們上課風趣,讓人一下就能學會。朱敏才說,把孩子們培養成很有用的,對國家很有用的人才,那我覺得就很了不起,他們愛國愛學生,為祖國效力是他們的心愿。他們長期吃青菜,有時都沒吃。一次一位叫楊華真的小女孩,家里貧窮,卻把白菜葉帶給朱敏才夫婦,感動至極。
在執教第五所小學時,朱敏才因勞累過度患腦溢血送進醫院搶救,脫離危險期,病倒后的他對學生仍是念念不忘,堅持抬起手,顫抖地寫下:我想回去上課。僅僅一句話,我就震撼了,對教學的渴望,支持他的是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個理想,他一直想當老師,畢業后義無返顧地和他的妻子一起為山區的貧困孩子教書。他們夫婦倆多么無私,多么可敬呀!
你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后在小山駐足,你們打開一扇窗,讓孩子們發現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血教育孩子,用自己所能為孩子們開辟前程。你們敬業你們無私,你們是我們的典范。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用自己后生光陰詮釋師德靈魂,孫麗娜說:執教十年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光。無論再艱苦也扛了下來,在他們心中雖苦但是幸福。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
《無手老師》這部影片不同于我們日常接觸到濃稠到甜膩的那種“心靈雞湯”,它的拍攝手法樸實,但卻最接近真實,非常值得一看。在離場時,我注意到許多觀眾在擦著眼角,我的內心也涌動著的難以言說的情緒。
影片是根據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小學回族教師馬復興的感人事跡拍攝的。馬復興是一位自幼失去雙手、身殘志堅的鄉村教師,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班里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為此,他一個個去找,將失學輟學的孩子一個個找回;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大部分收入捐贈學生,補貼學校;甚至供養,資助學生上學。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化每一個學生,感動每一個人。不禁讓我感慨,這是當今真正所謂的師之魂!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20
感覺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并沒有以往那樣的讓人感動,但是仍有很多讓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義薄云天的一位軍人劉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為班長在天山守墓不知道多少個三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并且泥濘不堪,下面就是懸崖的情況下,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癌癥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的`母愛,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
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來頭。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高官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夫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里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今天的整個評選讓我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學會堅持,學會愛人,懂得感恩,做一個有責任心,有上進心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21
頒獎詞: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涌現出無數平凡又偉大的身影。在這些平民英雄中,有一位格外令人敬佩——汪勇。
醫護人員下夜班要走幾個小時回家,他出車接送;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他自掏腰包買盒飯送到醫院里;修眼鏡、買拖鞋、訂生日蛋糕……只要醫護人員有需求,找他基本都能解決。35歲的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憑一己之力,搭建起醫護人員后勤保障線,汪勇的義舉感動眾人,被譽為“生命擺渡人”。
總有一些人即便生活不易,卻心存大義挺身而出!這就是我們團結一心的中國人!而我們青年人更應該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敢當善為。
大疫面前有大義,這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值得被銘記的英雄。我們要見賢思齊、對標先進,努力提高自己。
當汪勇從順豐小哥升職為部門經理時,你有沒有想過、你有沒有做好準備,有沒有心懷善良且條理清晰的在工作中堅持不懈、一往無前?疫情教會了我們許多,當春暖花開、戰勝疫情后,我們依然正直、善良,我們依然在工作中條理清晰、在生活中堅持不懈。
扛得住命運給予你的艱難困苦,才能夠成長。在工作生活中我們青年人要有汪勇的精神,不管經歷多少波折困苦,也要堅定自己目標和信念,堅定不移的完成任務。
德不孤必有鄰,大義與擔當讓汪勇“一呼百應”。工作中我們青年人應該有愛崗敬業的責任意識,干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態度,有了這種對工作的熱愛,才能夠更出色的`成長。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青年人面對艱難困險時,要像汪勇一樣有思想、有能力、有行動,像他一樣逆風前行,勇擔“組局者”。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英雄,當一個平凡人拼盡了全力之后,他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在疫情面前,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團隊一起默默奉獻、辛勤付出,成為了寒冬中一束光,照亮了醫護人員,也溫暖了所有人的心。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劉秀祥人物事跡10-1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07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3-02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2-17
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事跡心得05-31
2021感動中國先進人物聶海勝事跡10-13
感動中國人物聶海勝光榮事跡10-13
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事跡11-08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集合03-01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