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

時間:2022-11-20 00:27:04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1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1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16篇)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

  今年的夏天特別熱,但還是熱不過蘇炳添,亞洲飛人、中國短跑男神……這些稱號讓蘇炳添成為微博、微信上的熱詞,成為頻頻刷爆朋友圈的當下紅人。這位僅僅有著1米72身高的大男孩,讓國人刮目相看的同時,更讓世界側目———黃種人的“極限速度”是怎么突破的?全球短跑專家紛紛驚嘆小個子跑出的“中國速度”。

  當蘇炳添正被世界矚目時,他回到了家鄉——中山,見到久別的'父母,他說,很想念家里人,想好好陪一下父母,安安靜靜休息一下。沒有榮歸故里的張揚,沒有載譽歸來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家人的牽掛,對未來體育事業的思索。這就是中山人,敢想敢思敢為天下先,這是中山先賢留下來的精神特質,它被中山人很好地繼承,而蘇炳添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百米賽場上將這一精神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蘇炳添一次次創造奇跡。

  蘇炳添說,一開始,他的短跑事業并不順利,而自己的進步源于起跑技術和前半程跑法的改變,即從以前先出右腳改為先出左腳,并且重點訓練了30米至50米,以及50米至70米兩段途中跑技術,兩項技術的改變讓他進步飛速……看起來,這里面似乎沒有太多秘密,更多的是一種善于發現問題,不斷嘗試改變,甚至不斷創新的過程。我們看到的是9秒99,而我們看不到的是9秒99背后的汗水與淚水、煎熬與奮斗,蘇炳添用成績證明亞洲人同樣能站在百米決賽的跑道上,用成績展示出“敢為人先、不斷超越、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蘇炳添精神”。

  “添仔回來了!”家鄉人在朋友圈里歡呼、祝福,平靜下來,作為蘇炳添的家鄉——中山需要這種“蘇炳添精神”,它帶給家鄉人驕傲的同時,帶來希望,激勵著中山各行各業砥礪前行。

  中山,曾創造出可喜的成績,但成績代表著過去,如今的中山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有機遇同時面臨挑戰和壓力。如何破局,是否能從蘇炳添的身上看到些什么,是否能像全球短跑專家研究蘇炳添一樣來研究學習些什么,“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像蘇炳添那樣發現問題的同時敢于改變,敢于嘗試,敢于創新,從而推動中山新一輪大發展。

  我們相信,香山先賢們留下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特質,不僅僅在蘇炳添身上傳承,同時會在每一個中山人的身上傳承,成功沒有秘密,成功靠的就是這種在蘇炳添身上完美呈現的“敢為人先、不斷超越、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精神。

  我們希望這種精神不僅是帶來9秒99的快感,朋友圈里的雀躍,而是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凝心聚智,將中山推向最美的巔峰,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每一天都感受到9秒99被不斷刷新的愉悅!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2

  紅色閃電——記東京奧運會“百米飛人”決賽。

  燈光盡數熄滅。短暫的黑暗中,賽場里充斥著緊張與汗水。驟然間絢麗的燈光灑滿在賽道上——這是東京奧運會“百米飛人”男子一百米決賽現場。前方是一百米的賽道。一百米,只有一百米,區區一百米,我們卻渴望著在這條道路上看到奇跡。

  燈光秀結束,白色追光重新打在選手身上——毫無疑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穿紅衣的蘇炳添:他漆黑而豎立著的頭發,汗水流淌在樸素的黃皮膚上,閃耀著自信光芒的黑眼睛和胸前閃閃發光的“China”都在吶喊著他是一名中國人。場上八位選手,他是唯一的黃種人;實際上,蘇炳添是亞洲第一個步入百米飛人決賽的選手——并且是以9’83”(個人最佳成績)以小組賽第一名的成績突圍決賽。

  眾選手紛紛進入狀態并做好起跑姿勢。蘇炳添低下頭,眼睛緊鎖著紅色的賽道,肌肉繃緊,宛如一只做好捕獵準備、蓄勢待發的獵豹。他復又抬起頭,眼睛閃爍著凌厲的'光,與之前的溫和自信截然不同。喉結滾動,汗水滑落,他一遍遍地目測著賽道,而數以億計的觀眾也同時緊盯著他——這名已三十一歲的老將,是否能再次創造奇跡,戰勝黃種人天生“短小”的四肢、矮小的體型,證明先天劣勢是可以被戰勝的呢?

  槍聲伴隨著厚重的心跳聲打響。蘇炳添手指猛然立起,青筋凸起;身后大腿肌肉繃緊,露出健碩的肌肉,腳尖發力,完美的姿勢似乎一下要沖到最前方,像要捕捉什么獵物似的——但最好的時機卻被一名搶跑選手所破壞。隨著選手被取消比賽資格,場上的人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剩下的選手重又回歸賽道。蘇炳添的汗水使他的額頭反光,他似乎在忌憚著同樣的命運。他抿抿唇,原本熱血沸騰的心臟被無形束縛。但奧運會賽場不容許選手多加思考,槍聲再次響起——蘇炳添同之前一樣使力暴起,雙臂高高揮舞至胸前向上,后腿猛然向后蹬,可惜有著細微的落后。他幾乎是全身都在發力,因用力過猛而咧開的嘴和擰在一起的眉毛,黑色的眼睛里拼了命的堅決似乎要噴涌而出。他的動作快得幾乎有了殘影,讓人捕捉不清。他的胸膛挺起,紅衣帶給他力量。其他選手卻也似餓狼撲食,手長腿長的差距漸漸拉開,蘇炳添拼盡全力,邁動著頻率極快的步伐。導播吶喊著,聲嘶力竭地吶喊著:“蘇炳添!加速!加速!”盡管如此,一百米的賽道還是稍縱即逝。他在終點前用力甩動雙臂,似乎要將自己甩出去。毫厘之差。最終,蘇炳添以決賽第六的成績完成比賽。

  比賽結束,蘇炳添內疚地用白毛巾擦著汗,一個人落寞地走著。汗水浸透衣背。

  但在我看來,也許會有遺憾,但絕不應該沮喪。蘇炳添是賽場上最為特殊的紅色閃電。他跑出了中國速度與中國精神。他是意義重大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六,是亞洲短跑當之無愧的第一!他能站在百米飛人的賽道上,這本身就是奇跡!蘇炳添是中國的代表,他向全世界展示著奮斗和努力、不懈與堅持。創新及開拓。他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乃至亞洲、全世界的驕傲!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3

  2021年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著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著的面孔,緊盯著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嘆,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獲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于結果,雖然喊了那么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沖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斗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后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于結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說:“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果和成績不重要。”可是,來到真正接受現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么說,心里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么說了,就要這么做。蘇炳添的經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桿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帶著兒子看了蘇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家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知道我要說什么,對我笑了起來。我說,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里,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跡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生!一直以來,因為體質和肌肉構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為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而科學的訓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并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的培養,也可以佐證,基礎性、系統性的體育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件還有軟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現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和培訓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臺,為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4

  相同的筆,相同的畫,相同教室,相同的人,不同的心態。這就是奧運精神帶給我的啟示與改變。

  八月,暑氣蒸騰,蟬聲煩躁。畫室內,畫板上,稿紙已被橡皮擦得幾乎破掉,我癱坐畫前,熱情殆盡,心下黯然,“為什么?為什么總畫不好?”無心再試,屢試屢敗,試了何益?倒不如,收筆,回家。尚在門口,解說人激情講解的聲音早已破門而出,是爸媽在回看男子100米半決賽!我忙不迭脫了鞋,扔了畫板,搶到爸媽跟前,占據沙發最好的位置。前兩組很快比完了,來到第三組。我驚喜地看到蘇炳添站到了四號跑道上。他目光中透露的自信,讓我不禁感到:這或許就是一個中國人進決賽的希望!我不由得開始期待這場比賽。“砰”,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如箭一般射了出去,我驚喜地看見四號跑道上的蘇炳添,竟沖在最前方!“加油!你一定要贏!”他自是聽不見。此刻,蘇炳添正拼盡全力地加速,因為旁邊幾位運動員已經追上來了,蘇炳添不敢有絲毫地松懈。終點離他們越來越近,最后還是蘇炳添最先跨過終點,9秒83!進入了決賽,創造了亞洲的紀錄!

  看完比賽,我既欣喜,又好奇:蘇炳添,到底是誰?我馬不停蹄跑回房間,上網一搜,鋪天蓋地而來的是“蘇炳添:亞洲飛人”“蘇炳添,沒有亞洲人的極限之說”,一篇又一篇,一一點進去,蘇炳添的田徑道路上,坎坷曲折,令人心酸。最初,身材不夠高大,不被理解,甚或遭遇嘲諷與挑釁,然而他堅定選擇,百折不撓,終于成就了今日中國田徑的奇跡——他實現了中國奧運男子百米決賽零的突破。縱然他不在短跑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縱然他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他依然在努力超越自我,超越極限!原來,所謂的厲害,只不過是“從一而終”。所謂的無極限,只不過是“堅持不懈”。想到這兒,我似心有所悟。

  突然,媽媽冷不丁敲門進來,揶揄道:“看個奧運,連這都不要啦?”她手上拎著的,正是被我棄在家門口的畫板。心頭悸動,“怎么會呢,媽媽!”我笑道。接過畫板,放下,沉思。對啊,跑步如此,繪畫不亦如此嗎?

  八月,太陽火紅奔放。背畫板,攜熱情,我重新走進了畫室。擺上畫板,拿起炭筆,筆尖輕劃,棱角分明、方臉闊口的蘇炳添躍然紙上。這一次,我重拾繪畫初心,心中一片光明。畫中的蘇炳添,陽剛帥氣;畫外的我,堅定不移。謝謝你,蘇炳添,是你讓我明白,雖然可能屢試屢敗,但我們也要屢敗屢試,試到成功,試到突破!而這,也正是奧運精神!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5

  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上,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記錄,順利晉級決賽,成為首個進入百米決賽的亞洲人、中國人!他不僅超額實現了他個人賽前的愿望,更是讓全中國為他沸騰。隨后的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在世界范圍內,奧運會所有賽事里面關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徑,田徑運動也被稱為“體育運動之母”;而在田徑賽事里,關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賽跑,榮譽最高的.,當屬百米冠軍。蘇炳添能夠同清一色的黑人運動員站到決賽的跑道上,他已經創造了歷史。他以自己絕對的速度,證明了黃種人體能不輸任何種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僅僅是體育界的希望,更是中華民族挺起的脊梁。他值得我們為他歡呼,更贏得所有人對他的尊重。“中國飛人”蘇炳添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歷史,創造了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速度。

  而他成功的背后,有著太多心酸與不易。改起跑腳,一切從零開始,艱難的訓練他成功度過,他的起跑能讓世界飛人博爾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說男子百米賽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決賽跑道上的十秒之內,是賽道下數十年的苦練。我們為他歡呼,更為他心疼。

  誠然今日,強大的祖國已經不需要幾枚金牌去界定成功與否,國人對于體育賽事是否得金有了更為平和的態度。在國乒“盺雯組合”混雙失利、惜敗日本隊的時候,國人能夠安慰道歉的二人“金牌不是唯一”“站到奧運會賽場,你們就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冠軍。”這是祖國愈發強大給予國人的信心。

  同時,越發寬松的輿論環境對于運動員也是莫大的幸事。但是運動員們并沒有因為國人的寬松,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為自己,為國家掙得更多的榮譽,是他們矢志不渝的信念。蘇炳添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詮釋中國速度。

  蘇炳添是體育之星,也是我們國人應該追的星。我們要學習他追求極致的精神,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堅持與不放棄。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行業做到極致,那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復興。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6

  楊振寧在世界歷史上絕對可以說得上是一位傳奇的人物,他在現如今的科學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在34歲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被譽為科學最高獎項的諾貝爾獎項。現在普通人對于他的印象主要是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時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條守恒定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有的人認為這會是世界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個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愛情故事,這件事情在當年可以說是引起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轟動。甚至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長時間的新聞頭條。在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普通大眾對于他的關注竟然要遠遠超出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事情。但是我認為更多的人應該將目光投向楊振寧先生獲得的榮耀身上。楊振寧先生之所以獲得這么高的榮耀,而且還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離不開關系,他的父親是一位留學歸來的著名學者并且還曾經擔任過清華大學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在清華大學度過了八年的時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聯大學過一段時間,最后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毅然選擇了出國留學。在剛開始的階段他處處碰壁,始終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導師。

  經過前輩的指點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學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師。這開啟了他真正的求學道路也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比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實驗的時候歷經20多個月的時間,但是實驗確實失敗的。雖然說實驗失敗了,可是卻讓他堅定了實驗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也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礎。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7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厘米”的手勢。賽后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說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說,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后,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峰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說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著練著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么多年,怎么堅持啊……”但他也說,“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刷新了亞洲紀錄。這背后是他鍥而不舍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要減肥,然后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說要閱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后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8

  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節目中,有四位老人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到現場參與錄制,這其中就包括剛剛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顧誦芬院士,他也是我國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曾主持研制殲-8、殲-8Ⅱ等戰斗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制戰斗機的先河。

  我們先來通過一個短片回顧一下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

  敬一丹:顧老今天沒有來到感動中國的現場,通過視頻的方式他和我們面對面。

  顧誦芬:大家好,我就是顧誦芬,今年92歲。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授予我,我感到很慚愧,我沒有做出什么,黨和國家給了我太多了。感謝感動中國組委會,感謝全國人民,特別感謝一代代為祖國航空事業接續奮斗的全體航空人。

  當時因為身體原因,顧老沒能來《感動中國》節目錄制現場。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前幾天,感動中國主持人敬一丹與記者崔霞一起登門拜訪了顧誦芬院士,給顧老送上了《感動中國》的獎杯。

  在離開顧老家前,顧老為中國航空事業寫下了寄語,希望年輕人再接再厲,為祖國的空天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顧誦芬:相信你們對空天事業的精彩報道,能激發更多的年輕人為祖國的空天事業做出更多創造。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9

  “在離天最近的高原,為一件事傾盡全力。在生命健康這樣天大的事情上,他一心一意!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斗的足跡。”

  剛剛!我省吳天一院士榮獲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榮譽,這是頒獎典禮上的一段話。

  作為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學專家,吳天一院士從事高原醫學研究50多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

  2021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領獎臺,戴上了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勛章”。

  吳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黨。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21歲的吳天一從中國醫科大學畢業后響應黨中央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來到了青海。

  在青海的親身經歷,讓吳天一深深地意識到在高原環境進行經濟建設、軍事建設首先要解決缺氧的問題,要解決人在高原環境的適應問題。因此,當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醫生,吳天一就這樣踏上了高原醫學研究之路。

  1978年,吳天一創建了全國第一家高原醫學研究所。1980年,為了全面掌握各種急慢性高原病,由吳天一帶隊,開始在高海拔牧區,調查牧民體質特征。從1980年到1990年,整整10年的時間,吳天一和他的團隊騎著馬、牦牛,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在藏族居住的高海拔地區進行研究,被稱為“馬背上的院士”。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世界屋脊上,這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帶領醫學團隊,常年跋涉在離藍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來,他推動我國高原醫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漫長艱辛的奮斗歷程,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群眾心中。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實驗,讓吳天一遭遇了很多困難,曾多次死里逃生,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得了白內障。即使是這樣,六十多年的時間里,吳天一始終在青藏高原生活、科研、戰斗,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在低氧生理和高原醫學領域填補了世界空白,構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學體系。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為高原醫學的研究,吳天一院士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半個世紀來,他始終堅守在青藏高原上,守護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吳天一是我國著名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學專家、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工作,曾讓他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患白內障……

  扎根高原六十載,他常年奔走為牧民群眾送健康,每到一個地方就問“哪里海拔最高?”被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21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領獎臺,戴上了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勛章”。

  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斗的足跡。抗美援朝期間,年僅13歲的吳天一申請入伍,之后被分派到中國醫科大學學習。1958年,經歷了朝鮮戰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防到青海,在這里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軍的戰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

  吳天一和醫療團隊的目標是“不死一個人”,他們按照最高標準,制定了縝密周全的醫療救助體系,而最終5年14萬筑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被國際醫學界稱為高原醫學的奇跡。

  守護高原人民和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而六十多年來,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進了廣袤的青藏高原。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0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您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跡。

  作為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的高原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據。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借著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學研究60余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1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線學習看榜樣,黨的干部看彥夫!朱彥夫同志是時代英雄,當代楷模。朱彥夫同志18歲時作戰受傷,在戰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他就成為了英雄,成為了可以躺在軍功簿上享受以后光榮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沒有這樣想,更沒有這樣做。在他24歲時任村支書,領導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將其本來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長到極限與無限。盡管他的身軀是殘缺的,但他卻成為了完美的靈魂播火者,雖然他的四肢并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靈引導者。 朱彥夫同志是我們黨員干部的一個精神坐標,也是我們基層普通黨員的一面旗幟,更是村中父老鄉親的貼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進道路的明燈,是我們每一個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堅守者。我們所有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或村長干部,學習朱彥夫與民心貼心、為民辦實事的精神更有指導意義與實踐價值。我們每一名教師,都可以從身邊去找到含有朱彥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樣,我們每一個教研員,都可以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可以從身邊小事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具體事情。

  聽著他的事跡,我被深深地感動著;看著他那殘廢的身體,我被極大地震撼著;想著他的精神境界,我充滿了感慨與慚愧;想象著他給別人帶來的人格鼓舞與幫助,我暗自檢討著自己的工作,思考著自己的差距。

  1.他本是個普通人,如何成為了鋼鐵戰士?

  為什么傷痛和殘疾并沒有磨滅他鋼鐵般的意志,反而激發了他挑戰生命極限的無窮力量?因為它有堅定的人生信念與戰勝困難的韌性。孟子曾經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看來,朱彥夫同志是經歷了人生巨大的風雨與磨難,才在其人生的天空中顯現了美麗的彩虹與云霞!與其腐爛,不如燃燒!自己則缺乏堅定的意志,稍微有一點困苦就容易灰心喪氣,自然界的凄風苦雨往往就令我感冒難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難以有鮮明的成效。

  2.他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神,如何接近普通的民眾?

  朱彥夫同志領導群眾們脫貧致富,功績卓著。以堅韌的創造生命奇跡的英雄主義精神樹立了一座豐碑;作為一名殘疾人,卻能有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自然是我們普通群眾、普通黨員心目中的'神。可為什么能夠不脫離群眾呢?為什么沒有出現“離親叛眾”的現象,也沒有“眾叛親離”呢?因為他俯下身子當群眾,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鄉親們!我們為什么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名普通教師,為何卻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樣式?為何不能接近一線教師與學生?我們要爭取更多的時間到學校去,深入課堂,接觸學生,才能將學習落實到實處。

  3.傳承精神因子,成就精彩人生。

  近期的群眾路線系列學習,是本人入黨以來的一次重要學習活動,使我對黨的認識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體的認識洗禮,是本人提高認識,提高政治覺悟與政治素養的一個重要載體。這攸關本人的專業發展提升,是另一種形式的專業技能鋳煉。反思“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更是無比的汗顏與羞愧!只有勇于傳承朱彥夫等人的偉大精神因子,在我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精彩的人生。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2

  最初,其實沒人看好蘇炳添。他的身體條件并不優越。小時候在體校,甚至曾因身材矮小,而遭遇教練勸他離開田徑隊。從10秒59到9秒99,蘇炳添用了整整9年。

  我們總以為天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天才。殊不知,那個在舞臺上閃著光的人,他在灰暗的角落遭受過多少寂寞,付出了多少無人問津的努力,又耐受了多少回脫胎換骨的自我蛻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因為從父母眼中看到了光,孩子未來的模樣才被被慢慢點亮。就拿運動健兒來說,如果您也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終身鍛煉,終身成長,在家庭中也不能忽視體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要有體育鍛煉的愛好,定時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只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父母要有良好的'體育習慣,以自己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帶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體魄與身體素質。

  其次,體育鍛煉是提升孩子意志力、自制力的重要方式,當然,這需要家長充分引導,以身作則!孩子由于還處于未成年階段,對待困難容易氣餒,容易放棄。父母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

  此外,家長還可以及時關注一些體育方面的話題,讓孩子接受到一些體育知識,提升體育的興趣。在飯桌上,茶余飯后之時,不再只一味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多給孩子講講體育新聞或者趣聞,對提高孩子對體育的興趣頗有助益。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3

  8月8日,備受關注的奧運會圓滿落幕,正當大家為中國取得的成績紛紛喝彩時,我想起了魯迅曾經寫下的令人深省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爭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這一次東京奧運會,有兩個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是00后射手楊倩,沉著冷靜射下東京奧運第一塊金牌,第二個就是32歲飛人蘇炳添,雖然沒有站上領獎臺,但他卻憑借9.83的成績打破了亞洲100米紀錄,在一眾二十幾歲的對手中再次起飛。蘇炳添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為我國代表團閉幕式的旗手也實至名歸。

  競技體育成績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奧運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蘇炳添的奧運精神是純粹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同時,中華人民的奧運精神也是純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們亦能“輸得起”、“放的下”,真誠的為其他國家優秀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極限,這是我們參加奧運比賽的初衷。

  生活學習,亦是如此。當我們面臨失敗時,要抱著堅強的斗志和毅力,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正如鞏立姣那樣,盡管連續四屆奧運會失利,但最終還是拿到我國田賽的第一枚金牌,最終成功“上岸”,實現自我突破。

  很多時候,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屬于我們的奧運精神。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4

  蘇炳添,這可能是中國百年奧運夢以來,最讓我們振奮的選手,亞洲人可以做到和歐美人一樣的成績,可以做到博爾特,賈斯汀加特林,泰森蓋伊,尤塞恩布雷克,這些名將一樣能做到的事情9.83,記住這個數字吧,這是中國短跑,田徑的脊梁,記住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論決賽會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短,不能恢復的影響,我們依然相信,這就是中國的速度,亞洲速度,黃種人的奇跡,改變的是多少年的中國田徑甚至中國體育的`歷史。亞洲記錄,真真正正的黃種人的記錄,沒有歸化隊員,沒有任何的一點點的問題。起跑很順,而且這一槍他肯定是當決賽發揮了全力去打的,到最后也真的能頂住旁邊美國隊的新星貝克的壓力,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讓我們非常驚喜。

  幾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事例論證了我的觀點,奧運精神真偉大啊!他讓人充滿斗志,充滿活力。

  不過,雖然不是運動員,但卻有著同樣的奧運精神的,那么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們要通過宣傳奧運精神,激勵億萬人民發奮圖強,建設好我們的國家;通過宣傳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鼓舞廣大青少年樹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志向,努力營造有利于成功舉辦奧運的輿論氛圍。參與奧林匹克事務、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愿望和長期的追求。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奧運會,將使奧林匹克運動更加深入和普及,將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個十分寬闊的舞臺,也將是中國人民在新的世紀里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的新貢獻。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5

  蘇炳添,這可能是中國百年奧運夢以來,最讓我們振奮的選手,亞洲人可以做到和歐美人一樣的成績,可以做到博爾特,賈斯汀加特林,泰森蓋伊,尤塞恩布雷克,這些名將一樣能做到的事情9.83,記住這個數字吧,這是中國短跑,田徑的脊梁,記住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論決賽會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短,不能恢復的影響,我們依然相信,這就是中國的'速度,亞洲速度,黃種人的奇跡,改變的是多少年的中國田徑甚至中國體育的歷史。亞洲記錄,真真正正的黃種人的記錄,沒有歸化隊員,沒有任何的一點點的問題。起跑很順,而且這一槍他肯定是當決賽發揮了全力去打的,到最后也真的能頂住旁邊美國隊的新星貝克的壓力,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讓我們非常驚喜。

  幾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事例論證了我的觀點,奧運精神真偉大啊!他讓人充滿斗志,充滿活力。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6

  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時候,當家長覺得孩子總是不盡如意的時候,可曾想過,除了一味指責,是不是更應該為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陪他尋找更多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沒有人會生來成功,如果孩子們在學習過程遇到了問題,我們也不能急于指責孩子,而是應該耐心地找出問題,分析解決辦法。譬如,試著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建立錯題集,改進寫字速度……總之,請相信,這世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成功,不過是找準方向,然后不斷努力罷了!

  頂級運動員如此,我們的孩子更如此。

  蘇炳添父母對兒子的評價很低調,只說努力了就好,結果怎么樣現在誰都不能下定論;兒子能有多點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他們倒是高興,一年見不上一兩次面,挺想念兒子的;當然,不能影響比賽和學習,兒子既要好好比賽,也要好好讀書,將來年紀大了跑不動了,能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好。

  也正是蘇炳添父母對孩子不驕不躁的教養態度,蘇炳添對待比賽時才能永遠保持一顆冷靜踏實的平常心。

  自律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蘇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護自己的身體。他作息非常規律,晚上23點睡覺,早上7點多起床,不抽煙不喝酒,也不追求大運動量訓練。他曾提過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訓練到骨裂的一段“小插曲”。

  “2020年在封閉備戰的時候,成績也不比今年的成績差很多的.,但是一直沒有比賽,然后在5月底的時候就訓練過度,就出現了一些骨裂,然后看到鉆石聯賽取消,國內所有的比賽都取消,我自己就請假回家了。”

  這就是蘇炳添之所以能夠在31歲依舊成為中國短跑領軍人物的重要原因——不管面對任何情況,他都極度自律地完成訓練計劃;不管年齡多大,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將技術推進到新的高度,他都愿意做出改變和嘗試。

  有時,那些努力和嘗試并不一定能幫助到他,就像他所說,有的帶來了傷病,讓人不得已選擇放棄,但有也有另一些帶來了積極的進步,激勵人繼續打磨到完美。

  正是蘇炳添對待短跑的極度自律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突破極限,做到更好。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要成為冠軍,但也應該有進取心,對待自己想要做好的事保持專注的態度,自覺自律地努力達到目標。

  “我們這一代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點(站上奧運決賽)了,我希望我們后面的年輕運動員,可以借鑒我的訓練手段,然后調整,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資源。”

  站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里,蘇炳添說到了劉翔,“劉翔就像是中國田徑的開路人”。而如今,蘇炳添成了下一座燈塔,把劉翔給他帶來的那束希望之光,照得更亮、照得更遠。

【 央視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相關文章:

2021央視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5篇)07-14

2021感動中國先進人物聶海勝事跡10-13

央視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06-01

《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8篇)05-12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2021觀后感(通用8篇)05-15

2021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通用5篇)04-07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11-09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后感12-02

關于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11篇)11-2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21頒獎典禮觀后感(精選24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