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精選(1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傅雷家書》。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候,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罷了。”這是傅雷先生對我們人格上的鼓勵,字里行間流露出他高尚的人格,就好比批判八股文,認為八股文是使人思想懶惰,感覺麻痹,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物。
而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僅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于藝術和人生。他曾經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后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了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每件事都要一步步做起,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做好人。
也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人格,甚至是著重于人格。這種教育方式我很欣賞,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這讓我了解成績并不是出于第一位的,人格才是。只有擁有良好的人格,才會讓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提升,才能使一個人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才會去懂得什么是感思以及怎樣去感思……
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懂這個,我希望他們不會再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好成績,拿他們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而忽視他們人格的培養,我希望那些因一些瑣碎小事而應發的弒親事件不會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希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干凈。
有的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有傅雷的那種身傳于言教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真是無話可說。
我希望每個家庭教育會愈來愈明媚,社會也會更加的陽光,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從我開始,為后代做好榜樣。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我突然想起初中讀過的《傅雷家書》。文中主要寫了傅雷和他兒子的書信。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晨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的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讀完后我感受到傅雷的愛子情深,給遠在出國留學的兒子寫信。讀完《傅雷家書》后,傅雷和他兒子傅聰的信如同朋友對話。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感到高興,也為之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內之情,作為子女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爸爸、媽媽看到他們想要看到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幸福美滿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還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是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術上的打擊。”這句話好像是傅雷寫信給他兒子傅聰的一句,鼓勵兒子的一句話。
第一次看《傅雷家書》時,就看到了傅雷的簡介。傅雷是位有名的翻譯家,他翻譯了許多的外國著名的書籍。他還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兩個兒子都很優秀,大兒子傅聰是一位比較有名的音樂藝術家,他學習刻苦認真。
最后送各位一句話“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歷磨難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傅雷家書》,滿滿浸透著傅雷對傅聰成長的關懷和教育的苦心孤詣。
這份巨大的心力投入,從傅聰的音樂天賦在童年顯現時便已開始。傅雷在《傅雷讀書與做人》一書中給朋友成家和的信中寫道,“拿事實來說,他(傅聰)今天的路,沒有一條不是我替他開辟的,但畢竟是他自己走下去而走得不無成績的”。
作為父母,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得足夠好,且多是唯恐自己付出不夠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孩子究竟應受到什么樣的教育?傅雷 在“傅聰的成長”一文中有關教育理念的論述值得參考:
“第一,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作次要。
第二,把藝術教育只當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即以音樂教育而論,也絕不能僅僅培養音樂一門,……需要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為基礎。 ”
對成年后傅聰的教育,傅雷說,“有一個基本原則,我始終覺得并不錯誤,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后才是做鋼琴家。”
這是傅雷的教育觀。
從這本家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以他深厚的學養和廣博的視野,經年累月地,如春雨潤物般滋養和開化著傅聰的內心,使他完成了人格和世界觀的建立,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艱難的攀登,攀登的高度,便決定了視野的所及。這也是本書給讀者的啟示。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4
“我常問到你經濟情景,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為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堅持獨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并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異常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后,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境。”
羨慕傅聰有一個好父親。
翻譯家傅雷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后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由這些信件匯集而成了《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如何做人的書。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我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著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著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里傳承著!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父親。父親是個嚴肅而又幽默的.人,小時候,記憶中的他總是喜歡輕輕撫著我的小腦袋,給我講歷史故事、唐詩宋詞。而此刻,隨著我的開銷越來越大,父親也外出賺錢,許久才回來一次。而他卻沒有像傅雷一樣,不知疲倦地給我寫信。可是我明白,父親仍是很愛我的。
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候在我們身旁。他們的愛,一向很安靜。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5
讀1955年3月20日,傅雷給傅聰回信后,讓我懂得了努力才會有回報。
“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了你今日的成功!可見為了獲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時也得期待別的迂回,別的挫折。”這是傅聰在國際樂壇的競賽中名列第三后,傅雷給他寫的回信,而傅聰在這之前又經歷了什么?他一天要練八小時琴,經受著神經的高度緊張。是什么讓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功?是努力練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練習著,對我們學生而言,學習就是必不可少的練習,在學習中遇到不會的題、理解不了的知識便是最大的考驗;考試中,免不了經歷挫折,但這時的.我們不能灰心喪氣,我們要更有勇氣去面對他,一次次刷到類似的題,久而久之,便不再困難了,會取得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而一次的的成功算不了什么,傅雷也對兒子寫到:“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很長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生活,學習,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正如“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為開辟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新教育道路,艱苦探索,大膽實踐,幾十年如一日,做出巨大貢獻。他從小就有愛國之情,救國之志,他鞠躬盡瘁,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于上海,他值得被世人歌頌。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6
在讀《傅雷家書》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傅雷反復強調了一種人生精神,人生態度。它不僅指引了傅聰,也啟發了我。
如果沒數錯的話,他提到了四次。其中一段原文是這樣寫的:“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動,包管你有好成績。緊張對什么事都有弊無利。只要憑愚公移山的意志,存著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馬上就叫自己寬弛,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你的手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松。”
我認為這種隨時調整自身精神的習慣不單適用于傅聰比賽前,也適用于學生考試前,適用于我。像我現在的學習生活,時常會有大考小考如果精神一直處于長時間緊繃的狀態,不利于心理健康,也不會對學習有太多幫助,反而會適得其反,陷入疲勞而耽誤課業。在考試前,也應做到不緊張。但是這并不是能輕易做到的。
這時回顧傅雷說這話的背景——傅聰每小時練習鋼琴八小時以上。他的充分練習是他放松精神的前提。這也告訴我,并不是你什么都不做,還一昧放松,考試也能出好成果的。在你有一定的`付出,一定的努力后,達到了放松的前提,再是調整的時間。而這個標準對我來說就是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基礎,徹徹底底地掌握老師講的知識。
這時再有一顆“得失置之度外”、“勝敗兵家之常”那樣無掛無礙的心,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效果反而好,才能希望有好成績。這就是傅雷要求傅聰做到的,也是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7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和傅敏的家書摘編,文章記錄了從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的一些家書。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教子書,在這些簡短的家書中寄托了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希望,這些家書也正是指引他們倆走向成功的信標。傅雷夫婦代表了許多中國父母,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嘔心瀝血的去培養他們,恨不得用自己一生的經驗來培養兩個孩子來超越自己:傅聰——著名鋼琴藝術家,傅敏——特級英語教師,這正應了那句話“在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少不了一對優秀的父母。”先是教他們做“人”,再教他們勤儉持家,在書中傅雷給傅聰說:“我想時時刻刻,在你身邊做一個警鐘,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看了傅雷對孩子的教導,不得不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既是一位嚴厲的師傅,又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他在生活中大部分時候都對我十分嚴厲,我明白這是父親恨鐵不成鋼的表現,這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我在失去斗志的`時候,打起精神繼續走下去。
《傅雷家書》讓我體會到了父愛的偉大,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8
合上書,細細回味那封封深情的家書。“人愛其子,勝于一切”。傅雷對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一封封家書之中,教導他們立身行事,愛國成才,家書中更是傅雷的淳淳教導。其聲音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隱約,我仿佛走進那位叫傅雷的父親,聆聽他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愛如山,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此,高尚,純潔,無私!因在外留學,傅聰的'中文越發生疏,作為父親,傅雷與兒子的書信交往,絕大是中文,在冬日短短幾星期更是抄出了幾萬字的中文譯作,可見愛子情深吶。
在書中,傅雷教導兒子的關鍵在做人,努力讓兒子成為堅強的、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某某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傅雷希望兒子做一個愛國之人,正直之人,真誠之人,堅強之人,希望兒子淡泊名利,也望子成龍。
于是,這一封封家書有對人生對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親的其大半生的心血歷程來給愛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傅雷以去,家書仍留……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9
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有些方式則需要用心體會才可以感受到,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傅雷則是用信來表達對兒子的愛。
在這封信中傅雷這樣寫道,“相信兒子一切都很客觀,冷靜,對別人的批評并非意氣用事”,這是父親對兒子的了解。“一個有些成就的人,即使事實上不驕傲,也容易被人認為驕傲。在外千萬謹慎,說話要保留。”這是父親在教導兒子。乍一看,好像并沒有什么,但是琢磨一下,父親對兒子的了解讓他百分百的給予兒子信任,這算是愛。父親將自己領悟過的'道理告訴了兒子,為的就是讓兒子在自己面對外面的世界時可以避免犯錯,這也是父親對兒子的愛。所以愛不能只看表面,它就藏在字里行間,只有細細體會才能感受到。
這讓我想起了去貴州游學時的情景。在去之前,我的父母就再三叮囑“到機場給我們打一個電話,到地方一次,到酒店一次”“這幾天照顧好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類似這樣的話說了不下十遍,當時聽著這一但打開就無法閉合的話匣子,實屬有些厭煩。在貴州的這幾天里,絕對是我離父母最遠的時候。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我的父母總會給我打電話,問問我玩兒得怎樣,告訴我,由于貴州總下雨,讓我小心腳下,始終未間斷。回到北京,下飛機后,是我爸爸開著車來接我回家,怕我晚上在飛機上沒吃飽,為我買來了我愛吃的面包。
叮囑雖然有些厭煩,電話雖然有些無聊,面包雖然有些普通,但細細回想,那時的語氣和眼神,無不是對我的愛。所以說,在表達的過程中,愛會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請仔細體會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0
翻開頁頁泛黃的書信,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眼前仿佛是父親殷切的期盼,母親欣慰的笑容。正所謂“潤物細無聲”,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在波蘭留學兒子的教誨,更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無聲的愛。
一封封家書寄托了傅雷對兒子藝術上的告誡,精神上的'勉勵。《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從一紙紙泛黃的家書中,我看出傅雷與傅聰已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在散發縷縷墨香的家書中,不僅是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讀罷,我深受啟發。
我從小就有一個學醫的夢想。由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看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家國情懷,醫者仁心,這使我更加堅定這一夢想,夢想終歸是停留在腦子里的幻想,如若不付諸行動,永遠不會變成現實,學醫的第一步是學好生物,但偏偏這門學科,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我想努力,但每次都被借口打敗。當讀到“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時,我憣然醒悟,一味地責備自己,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唯有用行動才能證明你心之所向,我決定用行動證明一切,不讓夢想成為空談,不被借口打敗,而是打敗借口。
從這本書中,我讀出了父子之情,讀出藝術修養,更讀出了人生哲理。這對于傅聰,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感謝在這個假期遇到“傅雷家書”,我還想再次走入那張張泛黃家書的背后,去探尋更多的人生哲理。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1
在以前,人們不像此刻一樣有電話能夠方便人們來與遠方的家人交流,所以書信,便成為了一種很好的方式。談起家書,《傅雷家書》這本名著肯定會浮此刻腦海間......
書的第一章說了不少作為父親對自我孩子虐待的道歉話語,從中能夠看出來父親對孩子的濃濃愛意。在孩子走后,父母也表達出了自我的不舍之情,是啊,那畢竟是自我的骨肉啊,誰能舍得呢!在除夕夜,也僅有深深的思念。大人總是比孩子要有經歷的,于是自我便能夠告訴孩子各種關于學習的方法,幫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當在深夜,也不能擋住一個父親對兒子訴說的心境,為孩子成熟而開心,與孩子討論自我的工作......這些不都是一個父母對孩子愛的表現嗎在這些家書中,每一封都有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這足以體現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關愛。每每當孩子來信,父母總是會上揚嘴角,熱淚盈眶的讀完那封期盼已久的.家書。天下父母心。
想想自我在家里的表現,對父母的話語有多少厭煩與氣惱,總覺得自我長大了,不用他們管了,可他們卻還是喋喋不休地嘮叨。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愛,只是我們此刻還小,不能明白透徹。如果我們像傅聰一樣離開家里,或許就會懂得父母了。我們平常對家人總是不滿,總是挑剔,卻從不曾注意他們漸漸白去的兩鬢,那是為我們操勞的結果。家書的資料并沒有局限在關心兒子身上,更多的是與孩子討論自我的生活、工作、詩人和音樂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那些經驗及教育道理。請記住,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
請從此刻開始,對父母好點,理解他們的所有苦心。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2
《傅雷家書》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作為父親,傅雷給他的兒女寫下了一封封信,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人以及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這個假期讀完《傅雷家書》,頗有感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會永遠掩埋,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敢于解剖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驗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我的父母。
“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于你們的,我們就盡量的給。”這句話你是否覺得很熟悉?我的父母也常說:“只要是有關學習的,能給的我們盡量給。”從中發現在《傅雷家書》中可以找到我父母的影子,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不比傅雷給傅聰的少。他們事事為我著想,為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傅雷家書》讓我們了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的為我們保存了哪個時代的記憶。它將中華民族的一些優秀的道德清楚闡述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3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他們的兒子: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等的一封封書信,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父愛母愛。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傅雷,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重要締造者之一,還是一位嚴格慈愛,挑剔啰嗦的父親,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他用自己當年的經驗,親自教導兒子做人謙卑,待人待事嚴謹認真,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與困難,獲得成就時不驕傲,不炫耀,禮儀要得體………不但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而且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成為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從不溺愛孩子,尤其在生活細節這方面。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傅雷先生對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兒子的生活中付諸了行動。例如:他教育兒子,食不言寢不語,尊敬師長,態度謙卑,不驕不躁,不氣不餒,不亂動別人東西,用完物品要有規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里,這樣比插在褲兜顯得更無理;從小就要學會理財,懂得節約,未雨綢繆,養成存錢記賬的習慣……哪怕是吃飯這樣的小事也一絲不茍。
吃飯時,傅雷的孩子們必須坐如鐘,手肘的姿勢必須端莊,雅正是否妨礙了同席之人,不得發出令人厭煩的咀嚼聲,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響聲。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聰沒有遵守父親的規章,傅雷就罰他只準吃白飯。倒是卓有成效,傅聰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相比于父親,他更像是一個“朋友”,一個“傾聽者”,為他的兒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鑄就了燦爛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心得03-22
《傅雷家書》心得05-26
傅雷家書教案01-02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4-20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4-15
傅雷家書感悟心得02-10
閱讀傅雷家書心得09-13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9-01
傅雷家書閱讀感悟09-16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