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讀后感(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良知》讀后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良知》讀后感1
學習圣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歡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說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倘若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說古人會說:「不怕妨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才會被奪取,倘若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么就應該早點去深思、反省為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夢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么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致良知》讀后感2
閑暇之余繼續拜讀《致良知》,越發感覺到溫暖的、積極的、健康的、樂觀的、催人向上的情感,這是正能量的意識折射。尤其適宜領導者修身養性,以感染團隊,凝心聚力。
凡舉大事,必須其情而使之,因其勢而導之,乘其機而動之,及其時而興之;是以為之但見其易,而成之不見其難,此天下之民所以陰受其庇,而莫知其功之所自也。正如《道德經》所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也就是說,最好的領導者,下面的人們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親近、贊美他;再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畏懼他;最差的領導者,人們輕視、侮辱他。孔子將是否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看成是否能成為君子的.重要標準之一,這在公司經營和團隊建設中,也可以成為衡量職業管理者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
管理者對自己的部下不只擁有管理權,更對他們負有責任感。要管理好團隊,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時時處處身先士卒做好表率,這就是“修己以敬”。我們不難想象,一個管理者自己素質低下,辦事不認真,怎么可能讓部下素質提高,辦事認真。一個原本素質較高的部下,一旦長期處于素質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會變成素質低下,因為一個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難,而要想墮落,卻是很快、很容易的。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領導尊重員工,員工才有可能尊重領導,領導的威信是自己樹立的,不是別人贈予的,也就是要“修己以安部下”。
遠通集團的經營理念提倡以服務求信譽,以信譽求發展,以人為本,建設學習型團隊,規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務,不斷改善,讓客戶更滿意。我們每每提出要求提高客戶滿意度,首先要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使其自然而然的成為企業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能,激發其干事創業的激情,從而創造應有的價值。
尚客優集團總裁馬英堯先生說過:在一個平庸的管理體系里,總經理好比是發動機,中層干部和員工幾乎都是齒輪,都屬于被動運轉,消耗掉大量的功率。如何打造一個偉大的公司,為更多的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為員工提供更公平的薪酬做制度,讓每位員工都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讓每一個成員的才華都能得到施展,從而煥發工作激情,使得各層的骨干員工都能成為發動機,而不是齒輪,從而實現全員經營。
或許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而領導的態度和行為,就是團隊前進的風向標。因此,領導要主動放棄特權,杜絕“特例”,自覺執行規章,帶頭遵守制度,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都被一種溫暖、快樂、積極的情緒包圍著,都有著一種陽光心態,這個組織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正能量,也一定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致良知》讀后感3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說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學便須知有著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許多人以追名逐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負、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為自己而學,為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于而過,而歸于改過。”在工作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后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醒,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心愛護。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凈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潔凈,照亮他人。
《致良知》讀后感4
我是一個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會鉆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吃不下睡不著。讀了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對我有很大的觸動。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圣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講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陽明心學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么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為了這個控制的度。
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欲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王陽明先生還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么學,怎么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后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往往會不知不覺被功名利祿所困擾,很少能靜下心來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與圣人之道漸行漸遠。因此,我們要培養一種擺脫世事紛擾、潛心做學問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煩囂,濾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誘惑,保持一顆淡定之心,聚精會神做有意義的事情。
《致良知》讀后感5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個字,卻是進入心學的不二法門,是心學的總綱,是心學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指導自己應對社會實踐的強大理論武器。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賢黃梨洲先生曾說:“大凡學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處,亦即學者之入門處。天下之義理無窮,茍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約之使其在我?”(《明儒學案發凡》)。而“致良知”就是學者入門的得力處,就是約束心學的總綱、
“致良知”學問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并重新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確實有用,也能夠應用,而且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諦畢竟經歷過許多歲月而覆蓋了種種塵埃,使人不能認清其真相。使得墻內開花墻外香,殊為可惜。也就是說,在沒有“致良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仍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也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為的是讓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隨波逐流。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不認識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或放著好的東西不用,卻在苦苦追求殘次的東西,可謂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將其實際應用于工作和學習之中,無疑就多了一項強大的心理支撐,保持自尊無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于,人之所以能生存于世,在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種聯系,從世間獲得生存的資源,并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饋給世間。也就是說,人類與自然,以及人類與社會之間不斷地給予和不斷地反饋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類社會的全部內涵。
人若缺乏智慧,將不能與世間萬事萬物建立起某種聯系。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須切實找到一個理性的源頭,才能滿足初始條件。
水有源,樹有根。如無源頭,那么水就不會奔流不息;如無根,那么樹就不會生長繁育。這就是說,水源或樹根就是原點,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樹木得以成長的初始條件。
縱觀世間,萬事萬物都從一個初始條件開端,逐步成長起來。因此,初始條件顯得相當重要。這好比,一個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決定一個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外觀,是同一個道理。而篩選一個健康的、無缺陷的初始條件,就會減少今后故障、病害產生的機率。智慧的創立也是如此,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個經過優選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圣人們之所以有別于常人,在于他們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層面,深入事物的源頭,深入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話描述就是圣人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常常能夠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總是先于常人一步獲得真理。而常人總是慢一拍,只有細細體會圣人的教誨才會真正懂得這些道理,才能沿著圣人所開啟的道路找到真理。這就是為什么從古到今,圣人的`數量總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圣人們對待人和事物,總是以“道”作為標桿,作為尺度、作為容器來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問題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過于微妙,令普通人難以洞察其中的奧秘。圣人教導普通百姓,必須根據大多數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過變換概念,以鋪設便于理解和溝通的路徑。
所以,我們在看待具體事物時,不僅要弄清事物的真實狀態,也要分清事物發展的原點、發展軌跡、發展條件,從中抽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指導其它的社會實踐過程,或為其它的社人實踐過程積累一些經驗。這就是學與思的關系問題。《論語·為政》說:“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謂的“學”就是弄清整體狀況和關鍵細節,而“思”就是將所學的內容與“道”進行比較,從中開展抽象性思維,從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說,學思合一才能得出結果。而結果才是最重要,學與思只是一個過程,當有了結果,學與思就成了過去式,也就沒有用了。王守仁將其形象地描述為“得魚忘簽”。而許多俗儒只糾纏于前代圣賢如何教誨,而不顧當時的歷史條件,只重視過程而無視于結果,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事實上,“"黑貓白貓,能捕鼠的就是好貓。中國學問,外國學問,能換飯的是好學問"(民國老宣《瘋話》),凡是看結果而不看過程,就是實踐檢驗真理的價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價值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一旦有了結果,一個過程就暫告段落。
【《致良知》讀后感】相關文章:
致良知作文700字11-28
致良知讀后感01-19
《致良知》讀后感06-23
致良知的讀后感01-06
致良知讀后感03-11
《致良知》讀后感04-25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11-25
《致良知》讀后感(熱門)06-27
讀《致良知》有感04-29
致良知讀后感2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