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巨人的工具:凱文·凱利》讀后感
《巨人的工具:凱文·凱利》讀后感
本文作者:姜澍
凱文·凱利的思考術非常簡明,我非常認同,而且深有感觸:
一、100%專注
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各種即時性的微事務在不斷地切割著大家的時間。人們的工作被頻繁地打斷:不斷地消息驅動、事件驅動、定時驅動,進而無法獲得專注力。很多時間管理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都在協助人們管理高度專注的過程(至少在有限時間內)。
人們如何能真正找到那個讓自己100%專注的事情?
就是需要找到那個讓具體個人真正喜歡、魂牽夢繞、廢寢忘食、全身投入的事情,這個事情可能是一個理想和志向,也可能是一份工作和愛好。
這個“立志”的過程引導我們找到關注焦點、找到那個最重要的那件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在高度專注、心無旁騖的情形下,人們的理解能力、創新能力、靈感、情感,都將被極大的激發,進入巔峰心流狀態。正是在這樣的場景下,人們才可能獲得更好的行為結果和行為體驗。
二、死亡倒計時
我們的平均壽命從一九四零年代的三十六歲提升到當前的七十多歲,人生仍然短得可憐。此時回看歷史上的偉人,能在那么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建立功業、創造知識、教育傳承”,他們的人生是多么的光明璀璨,是多么的不可思議,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正是由于死的必然,才賦予了生的意義。如何渡過有意義的一生,渡過幸福、充實、有價值、完成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的一生,是每個人必然面對、長期追求、而且可以把握的人生命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實現自己的心智成長、價值訴求、個人夢想,就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擔當。
我想,有三個要素,才能進行有效的倒計時:一是要有理想,知道自己要什么;二是要有職業生涯規劃,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三是要有知行合一的方法,敢想敢行動。
三、寫作即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
寫作是一個很好的梳理思想的方法。麥肯錫有一個一萬頁紙的理論,說一個咨詢師,經過每天10頁,3年一共1萬頁的,不斷寫寫畫畫、不斷梳理沉淀這樣的練習,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咨詢師了。
關于“寫”,一個最容易的誤讀就是想“寫”出什么作品,而忽略了“寫”更大的作用,就是梳理、不斷推翻、解構、發酵、創新、建構、沉淀,寫作變成大腦活動的有效外化工具——這種過程是寫作最大的意義。雖然最終可能只是一條結論、一張圖表、一段描述,但是過程中的成百上千張紙片上的分析演練,則給了我們洞察事物本身的機會:這就是那個由薄到厚再到薄的過程。
寫作可以作為內容分享的載體,帶給身邊的人穩定的傳播、有效的傳承。不用在意有瑕疵的思想,只要其他人能受到啟發,能在此基礎上激發靈感,繼續創造,就會有不斷的新的思想演化出來。通過寫作進行的固化,能成為后繼者穩定的工作基石,就完成了寫作的終極意義:文以載道。
【《巨人的工具:凱文·凱利》讀后感】相關文章:
凱利的個人結構心理學與心理診斷04-29
麥凱凱講述-披著羊皮的狼(上)04-26
海倫·凱勒作文08-23
《海倫·凱勒》教案03-07
3 海倫.凱勒04-30
讀《海倫·凱勒》05-30
詩經·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04-26
倔小子姚凱04-26
國慶見聞--丁凱04-28
救救哭泣的凱江河作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