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雅舍談吃讀后感(通用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雅舍談吃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1
猶記初讀梁實秋老先生的文章是在教科書里。課外閱讀里一小節。講迎新年團圓的吃食,一大屜一大屜的紅米、雜燴,滿漲的,是人們映著火光紅潤的臉。記得大鍋的燉肉燉雞,亂舞的粉絲,鋪著油布的木板桌。是北國冷冽的風,揚起的塵沙直刮面角。
去年看了一次北京,是在盛夏滿耳蟬鳴時去的,帶著雅舍這本書,走倦了看看讀讀,有日,趕了地鐵去故宮,累極渴極了也不消停,吃一大片一大片的鹽味蘇打餅,牛嚼牡丹一樣盡數咽了,也還渾身無力。看到一家小店,布置陳設已舊了,但一塵不染。老板娘一團和氣,裝了一碗酸梅湯給我,清香清香的,片了幾塊檸檬,甚是好吃。我便倚在門口,學著梁老先生的樣兒,半瞇眼,一手端碗,一手支頭,一小口一小口灌飲,那烈日灼陽照在身上,竟是十分愜意!我飲過好多酸梅湯,甘苦皆有,有十幾錢一瓶的,也有三錢一杯的,大酒館里,街邊小巷角的`,皆比不上故宮的酸梅湯,陽光雨露沉積起來的,冰甜沁口。
回到正題,《雅舍談吃》書寫舊年北平的各色吃食,皆有特色,染了北國的鄉鎮風情,使人回味無窮。書中寫了好幾個制美食的好地,如東興樓、致美齋、玉華臺等,最愛的還是那道燒鴨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京烤鴨,片得飛薄,有溫溫熱熱的面皮,一大卷蔥絲黃瓜之類的,一碗烏黑的醬,鴨子帶油,油皮肉,拈兩片放到面皮上,夾了蔥一大捆,包上,沾汁吃,尤其美味。那些舊年的吃坊或是在歷史中湮滅,或已舊貌換了新顏,縱使街巷是對的,也尋不到了。我是吃過全聚德,對此也是感同身受。
梁實秋的文筆,是像水一樣清淡的,每一道豐肥或爽口的菜食,皆在他的回憶里徐徐地闡述出來,我更喜歡的,是他將故鄉的思念情懷一同融進去了,讀著倍感親切,也朗朗上口。
我有些想回舊年的北京望望了。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2
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每集看完都覺得感動莫名,意猶未盡時就到書房翻出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溫故知新的同時不斷的借由先生美妙的文字來尋找慰藉。
我很喜歡梁實秋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平和溫文,優雅風趣。梁先生一生筆耕不輟,著述豐富,共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文字創作,用生命壘起的是一座了不起的文化豐碑,他譯成一百多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部劇作和三卷詩歌。著成一百萬字的《英國文學史》,選譯了一百二十萬字的《英國文學選》。譯出一百二十四冊《世界名人傳》。編成三十多種英漢字典和數十種英語教材。其中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等尤其今人稱道。梁先生的散文篇篇各呈異彩,令人愛不釋手。在《雅舍談吃》中,梁先生不單寫他嘗遍的各種珍饈美味,還能在街頭小吃上大做文章,于平凡中寫生活樂趣。他寫的"鍋巴"、"豆汁"都是平民食品,甚至一塊普通的蔥油餅,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我羨慕不已。文章表達不同,篇幅不同。梁先生的文章恰如一盤盤菜肴;有記大餐者,洋洋千字,蔚為大觀;有百十字小品,如醬瓜小菜,滋味悠長,如此等等,有好口福,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條舌,舌上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于藝術的趣味。"如此高見,真讓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讀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齒頰生香?
先生的文章中總是蘊含著剪不斷的鄉愁,"火腿、雞蛋、牛油面包作為標準的早點,當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這種異俗。我心里懷念的仍是燒餅油條。和我同嗜的人相當少,海外羈旅,對于家鄉土物率多念念不忘。"
"烤羊肉"、"豆汁"、"爆肚"寫的是吃的,可文中縈繞始終的是濃濃的解不開的鄉愁。他在書中寫道:"友人是山東人,喜食煎餅卷大蔥,然夫人是江浙人,家里生蔥生蒜是決對不會上桌的.,到先生家里做客只求大蔥一盤,家常餅數張,卷而食之暢快淋漓,言唯此餐最合心意。"
我的父親是陜西人,在河南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仍一口鄉音不改。又極喜吃面食。哨子面、漿水面、褲帶面、涼皮、饸饹、懶麻食。提起每一種都有濃濃的鄉情在里面,每每展示手藝,做各種面條時會告訴我:"你奶奶為我做過這個,很好吃"。只要回鄉,必定整日吃這些家常味道,老友鄉黨邀請宴席之類決計是不會去的,每每要求下碗面吃就好。小時候不懂事,問父親"為什么燴面也是面,你卻不喜歡吃?"父親回答"小時候沒吃過,思念記憶里的味道也是思鄉",是啊,人們思鄉,往往也思念記憶里熟悉的味道,以此來深化對家鄉的記憶,通過重復相同或相似的味道,慰藉自己的思鄉之情。
味至濃時即家鄉,此世間,唯美食與鄉愁,值得被原諒十萬次。在這些平實的語言后面,飽含著梁實秋先生對生活的點滴感悟;于尋常中洞察人生百態;于艱難中閃爍諧趣幽默;讓我循著先生的心跡;在淡淡的沉思中品苦品樂品人生。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3
《雅舍談吃》這本書是偶爾在公司的小圖書館瞥見的,因云姐上次談起梁先生講起這本書里的金華火腿,遂便借來準備得閑時讀讀。
最近在讀《傳習錄》《中國通史》,通篇的文言文,猶如吃七分熟的牛排一樣要細嚼慢咽,簡潔的古文字中蘊涵的哲理需要反復咀嚼方知其滋味,那天讀的實在是乏味厭倦的時候,便捧起了這本《雅舍談吃》,剛讀過兩篇便樂不釋手,遂感覺吃了很久牛排之后突然吃到新鮮爽脆可口的蔬菜一樣,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不到兩天便讀完這本書的第一輯《雅舍談吃》。
《雅舍談吃》收錄的是梁實秋先生的散文和雜文,分為上下兩輯:第一輯便是《雅舍談吃》,主要是收錄了梁先生關于各類中國傳統食物味道的記憶;第二輯是《雅舍散文》,收錄了梁先生關于民國時期的許多物件和韻事的記憶。
對于梁實秋先說句實話實在無太深的印象,應該只有在高中那會為解備考煩悶看《讀者》時不經意間讀過幾篇講人生哲理的散文,那是為激勵備考士氣而讀,所以至此已然印象不深,但捧起《雅舍談吃》這本書再讀的時候,留在腦海里的那些模糊的風趣幽默又富含哲理的文字仿佛被喚醒了,讀梁先生的文字仿佛像與久別的一位年長老友交談,如沐春風一般的感覺。
這才開始認真的去了解這位梁實秋先生,才知我們讀的許多英國文學譯品均出自梁先生之手,如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呼嘯山莊》等,說來慚愧,這些文學作品竟均未拜讀過,下次如有閑讀英國文學,必定是尋梁先生的譯本來讀。梁先生是民國許多大師的摯友,如胡適和徐志摩。他更是與"左翼作家"魯迅曾筆戰不斷,中學時多讀的是魯迅先生的作品,梁先生的文字卻是很少有機會讀到的,可幸的是在《讀者》上還是偶爾能讀到一些,不由可悲自己中學時課外書籍讀的太少,最適合讀書的時光卻白白浪費了。
先談談梁先生的文字,梁先生的文字極其簡潔干凈,絲毫不見當今"作家"文字里的那種繁贅,可見先生遣詞造句文字功底的深厚,舉書中一個小例子:在《筍》這一篇的末篇,梁先生特意加上一段友人陸國基先生的一段補正,梁先生原文為,"冬筍不生在地面,冬筍時藏在土里",陸先生建議更改為"冬筍是生在在土里"更為簡明,梁先生欣然接納并將此韻事附言與文章末篇并向讀者解釋冬筍的生長過程并特向陸中基先生鳴謝。從此則小故事可見梁先生對于語言簡潔的追求和造詣以及胸懷的豁達。
正是梁先生簡潔的語言,讓美味的食物的色和形躍然于紙上,讓我們這些"吃貨"讀者雖未見其物,卻早已默吞口水了。例如梁先生描述他在上海的大馬路上所見的金華火腿是"瘦肉鮮明如火,肥肉依稀通明",描寫北京錫拉胡同的水晶蝦餅"炸出來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如描寫酸梅湯"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里如品純醪,舍不得下咽。類似的描寫書中比比皆是,讀起來仿佛親臨其境,正在和梁先生一起在吃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
當然梁先生并不是一個饕餮之徒,只貪圖食物的美味,梁先生更注重的是食物背后的講究的精致的做法及其蘊含的各區域的飲食的差異性,所以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食譜",例如紅燒獅子頭的第一道工序講究:"首先取材要精。細嫩豬肉一大塊,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須筋絡糾結于期間。切割之際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訣是"多切少斬",挨著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為斬剁。"后續的炸和蒸的工藝也是需相當細致完成,這樣的獅子頭才是佳品。在先生看來已經有很多食物已喪失對食材,火候及烹飪工藝的追求,反而更多的便是粗制濫造,對于先生這種"知味"的人,每次嘗到這種食物時總是"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爛,令人敗興。對于大蔥,先生卻這樣寫到,"我的'同學張心一是一位奇人,他的夫人時江蘇人,家中禁食蔥蒜,而心一事甘肅人,極嗜蔥蒜。他有一次過青島,我邀他家中變化,他要求大蔥一盤,別無所欲。我也如他所請,特備大蔥一盤,家常餅數張。心一以蔥卷餅,頃刻而罄,對于其他菜肴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滿頭大汗。他說這是數年來第一次如意的飽餐!"讀到此處便忍俊不禁,區域的飲食差異性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例如在家鄉湖北炒菜口味偏重,偏好辣且咸的,而唯獨豆腐腦我們喜歡放糖,而且越甜越好,而在江南城市口味清淡或偏甜,但豆腐腦卻是放醬油和辣椒的,這樣的豆腐腦自從有次抱著好奇心嘗過之后再也不愿去試,這種又甜又咸的味道著實讓人敗興,所以在中國有句古話叫"眾口難調",區域飲食文化的差異性可見一斑。
飲食文化中另外的一個重要部分餐桌文化,梁先生也在書中略有提及。先生對吃八寶飯時"若是舍大匙而不用,用小匙直接取食,再把小匙直接放在口里舔,那一副吃相就令人不敢恭維了。"以及先生談及在小時在餐館等菜的時候,用筷子敲擊碗邊的時候,被父親制止:千萬不可敲碗盤作響,這是外鄉客粗魯的表現。我想諸如此類的餐桌文化,我們卻早已淪失,君不見在熙熙攘攘的餐廳,有人赤膊上陣,有人抽煙,有人攜帶寵物,服務員稍有怠慢,便是厲聲大罵,遂服務員與顧客發生沖突的這種丑事屢屢見于報端,而國人卻早已棄中國傳統的餐桌禮儀文化于不顧,當然更不顧梁先生所言的那些精致美味的食物了。
書中的食物大都是民國時期北平的街頭特色小吃,如豆汁兒,酸梅湯和冰糖葫蘆,顯然先生筆下的這些食物在北京再也找尋不到。梁文道先生四十年前從香港第一次到北京時,便去梁先生筆下的尋豆汁兒和酸梅湯,卻驚訝發現北京人甚至不知豆汁兒為何物,酸梅湯也再不是裝在桶里冰鎮的,梁實秋先生筆下所記錄的那些北京的老味道早都不復存在,味道連同記憶都已被鋼筋水泥埋入了土里。所以,梁文道先生說,北京早已不是北京,那個記憶中的北京。
梁先生這本《雅舍談吃》談的雖是食物,但是更多的是記載他記憶中故鄉的熟悉的味道,一位老人在海峽的另外一側,念想著老北平的各種味道,對味道的最深的記憶便是最濃的鄉愁。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4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飴。
《雅舍談吃》一書中收錄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過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風自然親切,仿佛都是信手拈來,毫無矯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點像是雜文了。他雖不是像美食家對于美食如數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對于生活的感悟。
他寫的大多數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窩頭、火腿、咖喱雞、醋溜魚、魚丸,也寫飲酒、喝茶、康乃馨牛奶,親切的就像是老一輩在對你嘮嗑。看著目錄就像看著一份份豐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動。
讀著“芙蓉雞片”你就會被飯館跑堂的剝蒜、剝蔥、剝蝦仁的麻溜勁給吸引住,讀到說山東腔的堂倌說:“二爺!甭起蝦夷兒了,蝦夷兒不信香”,堂倌與食客的畫面感給吸引住。然后開始挽起袖角也想試試放了掐菜、黃瓜絲、蘿卜纓、芹菜末四色面碼的絕味雜醬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會吃得滿面紅光,酣暢淋漓?
梁實秋先生說:“雖然飲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調而能達到藝術境界,則必須有充裕的經濟狀況。在饑不擇食的情況下,談不到什么食譜。只有在貧富懸殊而社會安定、生活閑適的狀態之下,烹飪術才能有特殊發展。”因此朱贏椿與梁先生不同之處在于,《肥肉》一書中更多的講述一代人,在那個滿是饑餓的時代里,吃都實屬不易,更不要說是肉。而通過一塊現代人大多舍棄的'油膩的食物,穿越歷史,當或悲或喜的記憶紛至沓來,該是何等矛盾的情感?聽如今文壇上的才子們講起那段與饑餓的共同記憶,不禁會有所觸動。兩本書雖然同是講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歷史版的沉痛,《雅舍談吃》更多的是對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過處盡管不精細,難得的是一位老人對故土的濃濃情意。
遠去的吆喝、飄香的美味、揮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經幻化成風,悄然入夢。書中寫道:“烹飪的技巧可以傳授,但真正獨得之秘也不是盡人而能的。當廚子從學徒做起,從剝蔥剝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廚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應該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蓋飲食雖為小道,也要有賴于才。名廚難得,猶之乎戲劇的名角,一旦凋謝,其作品便成《廣陵散》矣。”
精湛的絕活凸顯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軼事。老一輩人對于生活真實的態度,仿佛瞥見一位白胡子老爺爺立于身側,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與理想不可拋。”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點、風俗,雖然已經隨時代的變遷黯然不見了,但是再走過那些舊時的尋常巷陌,熟悉的記憶又會在怵然間奔涌而來,將你淹沒。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對于喜歡的吃的更是寫道:“每個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對于不喜的日本生魚片又嫌它軟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卻對西湖樓外樓的“魚生”贊不絕口。這樣一個真性情的老先生讓我們懷戀,懷戀他對喜愛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時欣喜,有時愛嘮叨,有時情到深處又感傷的文字傾倒。
個中緣由,我覺得用張愛玲的話,再合適不過。她說:“做成的蛋糕遠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華全在烘焙時期的焦香。不停地追憶,不停地烘焙,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
北京的前塵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猶有風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詩酒,文字飄逸灑脫莫不是詩性使然?
張愛玲懷戀的爐膛里冒起的青煙;朱贏椿所記錄的是饑餓時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實寫的不過是對于故土的深深眷戀。而《雅舍》文字的動人之處,正是對似水年華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5
作為一個喜歡研究美食,發現美味的人,流連于一方書架中,瞥見一本談吃的書,便忍不住伸出手拿下來一探究竟。翻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停不下來了。目錄里,西施舌、火腿、醋溜魚各色菜式,最后竟然連味精、麥當勞諸類也不避諱地寫,讓人不禁感慨真是實實在在的可愛。
梁先生作為現代中國文學巨匠之林的一位著名學者,學貫中西,見多識廣,于筆尖書寫他游歷四方所見所聞的美食珍饈,將自己的學識融入到一道道美味佳肴的描繪中,讀起來每一行文字都似乎帶了噴香的氣息,令人食指大動。
他筆下描繪的菜品,各色各樣,沒有貧賤之分,只要味道可人,便能成為他的筆下墨,得以在紙上留下一行名姓。他寫過粥,小時候生病時就只能吃稀飯,也寫過以前的慈善粥廠,施舍給饑寒交迫的人一種寒冬里的慰藉,甜漿粥、菜粥、以及舊俗中雍和宮的臘八粥,左鄰右舍之間相互送粥的情誼。他亦是寫過讓他幼時魂牽夢縈的炸丸子,是幼年時在母親膝下與弟妹一起吃小炸丸子的樂趣,不到十個丸子,他七十年來也未曾忘記。
除卻這些充滿著故土回憶的閑來之筆,他也記述了許多坊間關于美食的故事。北平吃螃蟹的唯一好去處是前門外肉市的正陽樓,于并不產蟹的北平能獨占鰲頭,是因為出了大價錢給蟹販,能夠在車站就開包選貨,取最上等的味道。講到天津的包子,便提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的一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湯汁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并未察覺,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三言兩語間,將湯汁鮮美的天津包子寫的活靈活現,讓人食指大動。實話說,這樣的.書,我是不建議晚上拿來當作睡前讀物的,繽紛的味覺視覺嗅覺多感官的刺激,是一場文字的盛宴,看完之后,多半會感覺饑腸轆轆,不自覺的想著這些美食,七上八下地難以入眠。
生活在北平多年,梁先生有著北平老道的“饞”,深諳北平的街頭巷尾五花八門的隱藏菜單。北平城里的零食小販走街串巷的腳印里,一聲聲熟悉的吆喝,“豆汁兒”“灌腸”“面筋”“老豆腐”“燒羊肉”……哪怕已經是像許多年前的零星回憶,也是讓他時時惦念。如他所說,“人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在他筆下的這些零食,或因戰火消亡,或因技法失傳,許多已經不再見于世間,于他言,“北平是在向新穎而庸俗的方面變”,不免令人長嘆唏噓。那樣的北平,或許只能在記憶中了。
時代變化,雖然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已經遠遠超越了當時那個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尋常人家也可以享受到各色瓜果蔬菜、肉蛋禽奶,但是屬于過去那種風味已經不復存在。大批量的生產,超越了土地產出的體量;大棚種植,忤逆了正常季節的變化。似乎一切,都能順從人類的心意,去無止盡地滿足口腹之欲。在談及友人送來的熊掌時,梁先生也曾寫道:“上天雖然待人不薄,口腹之欲究竟有個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過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外道的去搜求珍異。”真正的美味不是在于食材的華美,而是烹飪的技巧和烹飪的心意。超越自然或是帶了血腥暴力的口腹之欲,對于人來說,未必有福氣消受這一番山珍海味。不如吃著家常的味道,品味小街巷里塵世的幸福。
《雅舍談吃》,文字雅致,帶著幾分文人的戲謔和多情,談論盤中佳肴,多了幾分漂泊多年老饕的自信與思念。讀過這樣一本書,方有些領悟梁先生在晚年說過一生中有四個遺憾:一,有太多的書沒有讀;二,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三,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四,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死前也有同感。這些酸甜苦辣咸的菜肴里,不僅是一篇文壇老人的閑坐隨筆,更是一份遠離故土的游子情深。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6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雅舍談吃》,是多么新穎的書名啊!我讀過有關天文歷法的書,也讀過中外名著,都從未讀過有關寫”吃”這個話題的書。于是,帶著滿滿的激動,我開始捧書閱讀。
書還是嶄新的,紙頁雪白。一走進梁實秋的散文中,我便被”吃”文化所吸引了。”民以食為天”,不錯的,梁實秋先生卻把這種理念體現了出來。這也是文學大師梁實秋唯一的美食散文集,從生活中對平平淡淡的”吃”談起,談出一種新的境界,令人深感那滋味的美好。在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中,字里行間更是一種對故土濃濃的思念之情。
“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饞”,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于藝術的`趣味。沉浸在梁實秋的文筆下,更讓我看見美食,看見感情,看見生命。全書淺顯而雋永,并沒有很多華麗的文筆,但讀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種各地美食。
不禁的,我也回想起兒時所吃過的美食。從書中更回憶起那令我難忘的各地美食。似又鋪開在我面前,令我唇齒留香。書中雖大多只是普通的老北京美味,卻更是進入了高雅脫俗的境界。
睡前讀上一小段《雅舍談吃》,回憶的那美食的色、味、香入睡,心中不禁暖暖的,甜甜的。遠去的喊喝聲,十里飄香的美味,早已幻化成絲絲清風,悄然入夢。張愛玲曾說過,”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我覺得這也是《雅舍談吃》的字里行間的妙中之最。作者對似水年華的追溯,與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正是這本書的動人之處。
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那食之味。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7
最近讀了梁實秋的《雅舍談吃》,這世上有那么多愛吃的人,有數不清的館子,吃真的是一件值得說道說道的事。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了許多吃食。有西施舌、火腿、醋溜魚、烤羊肉、烤鴨、獅子頭、兩做魚、熗青蛤、生炒鱔魚絲、醬菜、水晶蝦餅、湯包、核桃酪、鐵鍋蛋、瓦塊魚、溜黃菜、酸梅湯與糖葫蘆、鍋燒雞、煎混沌、核桃腰、豆汁兒、芙蓉雞片、烏魚錢、韭菜簍、蟹、炸丸子、佛跳墻、栗子、海參、滿漢細點、菜包、糟蒸鴨肝、魚翅、茄子、蓮子、白肉、干貝、鮑魚、咖喱雞、烙餅、黃魚、筍、八寶飯、薄餅、爆雙脆、拌鴨掌、魚丸、臘肉、粥、餃子、鍋巴、豆腐、菠菜、龍須菜、鴿子、味精、粽子節、面條、酪、燒餅油條、窩頭、炸活魚、腌豬肉、喝茶、飲酒、大菜。作者吃的可謂廣泛,既有珍惜的鮑魚魚翅,也有平民的燒餅油條。作者吃的也十分考究,知道什么館子里哪道菜好吃,知道一道菜怎么做才好吃,知道菜的典故。
第二部分講了饞、吃、吃相、喜宴、蘿卜湯的啟示、北平的'零食小販、熊掌、廚房,都是些與吃有關的事物。
第三部分講了外國的吃食,吃在美國,麥當勞,日本的飲食店,啤酒,豆腐干,康乃馨牛奶,飯前祈禱。正是作者在國外生活的經歷給予了他這些寫作的素材。
第四部分是飲膳正要、媛珊食譜、讀中國吃、再談中國吃、讀烹調原理。主要是別人、古人對于飲食這方面的典籍。
我也想吃這些好吃的,可是正如作者所說,中國的好吃的,有的隨著大師傅的故去就消失了,何況即使它不消失,我也未必有機會吃到的,所以我就讀讀這書,權當畫餅充饑了。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8
《雅舍談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關飲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這本書中,梁先生就各種菜譜、飲食文化等進行了非常獨到的分析。讀來,一方面,閱讀這些介紹性的文章,梁先生對于誘人食物的描述,令人生津,饞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見梁先生的生活態度和人生體味,可見匠心。
也許,一國的吃,深刻地體現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但是,吃者,總是口腹之欲;欲者,幾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節制”之必要。所以,“格盡人欲”似乎讓對于美味的追求變得不那么上得了臺面。但是,也許,人欲本身就是人之為人的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內,上天生人,在舌頭上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對于嚴肅的人而言,這話可能漏洞頗多,玩兒的是小蚊子伎倆;但是,對于饕餮之徒而言,這話,儼然可以成為饕餮客的圣經了!
雖說梁先生的文章,確實將很多筆墨耗費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獅子頭之謂,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懷鄉,談美味以寄興”。對于出生于北平的梁先生,對于北平的小吃珍饈都如數家珍。小吃如豆汁兒、酸梅湯、糖葫蘆,且“實在想念”,而對于所謂“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對于鄙夷北京小吃的我輩而言,發現也找到了“權威論斷”。
說是“懷鄉”,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談到獅子頭,心中所思,是客死異鄉的蕭毅武先生;談及“冬筍炒肉絲”,那是“無上妙品”,但必須是“媽媽親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論及父母愛吃之物什,未及供養仍是梁先生之哀傷。
同時,梁先生也在緬懷一個時代。例如東興樓,日寇盤踞之后,一代名館,后“名存實亡,不復當年手藝”。致美樓、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經的手藝,“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僅是藝,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謂名坊名齋,手藝不再,卻也值得感傷。
食以寄興,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論及窩頭,梁先生有著士人之情懷,仍在追問“那些啃窩頭的人,是否還在啃窩頭,抑或窩頭都沒得啃”;論及炸活魚之野蠻行徑,梁先生直呼其未開化,“炸活魚者,小人哉”;論及吃大菜,梁先生對崇洋媚外之行進行了譏諷,“不管我們這一輩子吃多少回大菜,頭發不會變黃,眼珠兒也不會變綠”;以蘿卜湯啟示行文之道,“少說廢話,便是秘訣,湯里少加蘿卜少加水!”
或許,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無高下之分。講究者,山珍海味仍無處下箸;困苦者,鍋盔加上凍豆腐粉絲熬白菜,吃得稀哩呼嚕,也可見其快樂。終是講究充分享受,或細嚼慢咽,或風卷殘云,“怡然自得”,才是樂事!
想到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別人詫異,何必如此勞神?先生道:“畢竟是個人嘛!”可見,吃者,本是人生態度的一種重要體現!精者,可品飲食之藝術;粗者,也可得飲食之樂趣。閱讀梁先生的最后一本書居然是饞涎欲滴,不知對先生是敬還是不敬?但遺憾的是,居北京五年,先生所述幾乎都沒有嘗過,真是憾事!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9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抗拒美食的誘惑,歷代的文人墨客拜倒在美食的裙擺下,更是多的數不勝數。梁實秋先生大概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他雖不是像美食家對于美食如數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對于生活的感悟。
我是那種“唯美食和信仰不可辜負”的那一類人。我喜歡美食,喜歡親手制作美食和回味的過程。讀了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我仿佛找到了知己,找到了一個和我有著相同觀念的朋友。
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君子不一定要遠庖廚。這個觀點和我是相同的。因為烹飪不只是以填飽肚子為目的的.一種浪費時間的方式,而是非常讓人享受的一種過程。從小我就非常羨慕那些餐廳里的大廚,羨慕他們可以做出那么多好吃的。烹飪的技巧可以傳授,但真正獨得之秘也不是盡人而能的。當廚子從學徒做起,從剝蔥剝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廚房里耳濡目染若干年,若不是因為熱愛和一份傳承,如同戲劇的名角,一旦凋謝,其作品便成《廣陵散》矣。
書中不僅有平常人家餐桌上的家常菜式,也有茶樓酒肆的招牌美味,更多的是記憶中家鄉里走街串巷的小販叫賣的小吃。每一道菜肴都經過細致的描述,描述味道,也是在臨摹記憶。每道菜品都大不相同,相同的是滲透在字里行間對鄉味的懷念。
讀著“芙蓉雞片”,我就會被飯館跑堂的剝蒜、剝蔥、剝蝦仁的麻溜勁給吸引住,讀到說山東腔的堂倌說:“二爺!甭起蝦夷兒了,蝦夷兒不香”,堂倌與食客的畫面感給吸引住。然后開始挽起袖子也想試試炸得片片薄脆的芙蓉雞片。一口下去,是不是也會吃得滿面油光,酣暢淋漓。
讀著“核桃酪”,你我就會被作者那一副翹首以盼的樣子和心中的期盼之意所吸引,讀到母親在張羅著做核桃酪時,你我就會被母親眼花繚亂的動作所吸引。然后拿起勺子也想試試才出了鍋的,熱騰騰的核桃酪,是不是也會吃得興高采烈呢?
《雅舍談吃》更多的是對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過處盡管不精細,難得的是一位老人對故土的濃濃情意。寫的是味道,品的是人生。不停地追憶,不停地烘焙,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
北京的尋常巷陌,前塵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和茶酒的清冽中猶有風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詩酒,文字飄逸灑脫豈不是詩性使然?
是啊,正如所言,初心不改,便能在塵世煙火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閑適人生。
雅舍談吃讀后感 篇10
民以食為天,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說法。粗俗點,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見,飲食在我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實秋先生的這部《雅舍談吃》中介紹的各種食物或說菜式是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的,畢竟都是基于他的親身經歷,與他的生活,他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他用一種輕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帶我們走進他的那個時代,嘗到那個社會的味道。
翻開書,看到目錄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蝦餅、鍋燒雞、瓦塊魚、燒餅油條,真真把人的饞蟲都勾出來了。特別是在深夜,看著書,更覺胃里的空虛,真是體會到書里不斷強調的“饞”。人有口腹之欲,其實是一種生活幸福的表現,所以做一名吃貨,有著對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樣,于平淡生活中收獲點滴溫暖和美好,亦不樂哉?
每一小篇對美食的介紹描述,都讓讀者跟隨作者追憶到他的以前,那是一個個他與親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關于美食的回憶和故事。有母親在兒時給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東興樓吃飯時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會時一桌三十元的酒席,食物因為有了人的.聯系,而充滿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為一道菜而憶起一個人,食物已不僅僅是食物,是感情的紐帶,另一端系著的是回憶中的人,也許是不在人世的人,再無機會共食一道菜,共飲一盅酒。
這樣的食物是溫暖的,是別有滋味的,縱使再無機會一膏饞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終留香齒頰間。
【雅舍談吃讀后感】相關文章:
《雅舍談吃》讀書筆記(通用13篇)09-30
《雅舍談吃》讀后感(通用17篇)11-25
屋舍雅談作文07-31
《雅舍小品》讀書筆記(精選12篇)08-15
雅舍讀后感04-01
讀《雅舍》有感06-05
《雅舍小品》讀后感05-31
雅舍讀書心得范文05-10
《雅舍小品》讀后感(通用10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