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讀后感
博友木棉狐讀了李扁的“性教育是怎樣的訓練”一文之后,寫了篇讀后感(見木棉狐博客4月9日《讀后感:性的教育》一文),簡短又精干,令人拍案!全文黑體轉貼如下: “性教育有兩方面:既破除對性的畏懼,又防止對性的盲崇。 前者是曾經的時代的任務,而后者的危險卻有愈演愈烈之勢。總在禁欲與縱欲的極端上停留。 性的本質是‘權利’?還是‘關系’?我說不出來。 我只能做出比方:性是河流,有水,亦有道。少為旱,多為澇。 和金錢一樣,沒有性是萬萬不能的,但性不是萬能的。” 本想用“友情轉發”的形式附帶評語上搏,可是寫完之后發現評語居然長過原文。分開單發,缺少連貫性;一起發,又喧賓奪主,只好以“我的博文”來評她的讀后感,成了“‘讀后感’的讀后感”: 性是“權利”,還是“關系”,博友木棉狐說“說不出來”,可是她的比喻卻又是說得如此淺顯明白:“性是河流,有水,亦有道。”河流的本質,就是水和河道的關系。這個關系處理不好,就會有旱和澇的災害。 性的本質,就是人和人的關系。這個關系本來的定義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關系,但因為柿油派的“權利說”,這個定義就衍生出諸如“一個男人和多個女人”之間的關系、“一個女人和多個男人”之間的關系、“多個男人和多個女人”之間的關系、“男人和男人”之間的關系、“女人和女人”之間的關系,甚至“女婿和丈母娘”之間的關系、“母親和兒子”之間的關系,“父親和女兒”之間的關系……但權利再多,由這些權利所產生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脫離不了“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是關系,就會有規則,除非,男人對著墻去獨自射,女人躺在中單上去獨自濕。 不管是“獨自射”還是“獨自濕”,看上去是規避了“關系”,可是,規避關系,不也是一種關系嗎? 性只是一種自然能力,它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會轉變成權利(如婚姻中的性),或不是權利(如亂倫),或被剝奪的權利(如對性犯罪的懲處)。 注: 中單:看過一枝獨秀“向蘭之的記憶禁區”和我的“向蘭之的記憶禁區解讀二(下)”的博友一定不會對“中單”一詞感到陌生。沒看過的,去看看吧。也算廣告。【“讀后感”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讀后感-讀后感02-29
讀后感方案 -讀后感作文03-13
魯迅吶喊讀后感_讀后感01-10
《草房子》讀后感-讀后感02-15
讀后感隨寫:讀后感04-27
《我的小學》讀后感 -讀后感05-15
《高老頭》讀后感_讀后感02-15
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2-01
論語讀后感作文 論語讀后感02-25
智慧故事讀后感感-讀后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