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是作家張愛玲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發(fā)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說集《傳奇》中。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cái)欲與情欲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于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張愛玲另辟蹊徑,講述了一個母親對自己親生兒女迫害摧殘的傳奇故事,從而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怎樣把一個原本有著溫情性格的正常女人變成一個陰鷙狠毒的“吃人者”。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金鎖記》的簡介、讀書筆記以及讀后感40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
內(nèi)容簡介
曹七巧家里本是開麻油店的,由于姜家二少爺是個殘廢,無法與做官人家結(jié)親,便娶了七巧做正房。丈夫的殘疾使曹七巧無法享受女性對愛情的渴求,并造成了她常年的性苦悶。于是她把姜季澤作為愛慕對象,但是傳統(tǒng)封建禮教迫使姜季澤拒絕了曹七巧。現(xiàn)實(shí)的無情和對金錢的渴望,激起了曹七巧對錢財(cái)?shù)臒o限占有欲,使她一步步陷入自己打造的黃金鎖,也一步步走向心靈的扭曲。
曹七巧由于心理的重度扭曲,在分家之后轉(zhuǎn)變?yōu)橐粋惡母和惡婆婆,做盡了極惡之事。
女兒長安是她手中的第一個犧牲品。七巧讓長安裹小腳,淪為親戚朋友的笑柄。當(dāng)長安在學(xué)堂呼吸道新鮮空氣時,卻又在七巧的無理取鬧后放棄上學(xué)。當(dāng)長安好不容易和童世舫有了愛情,七巧卻從中作梗,變著法讓長安吸上大煙,敗壞女兒名聲。把長安推向無底的深淵。
長白也在曹七巧的誘惑下吸食大煙。母子倆討論兒媳的秘密,使兒媳被逼絕望,悲慘地死去。而后扶正的娟姑娘,不到一年吞鴉片自殺了。曹七巧自身的不幸使她不能容忍別人的幸福,甚至是自己兒女的幸福。極度的內(nèi)心扭曲使她做出各種的惡事,毀掉了兒女、兒媳和童世舫的幸福,也造成了更多人的悲劇。
-------------------------------------------------------------------------------------------------
金鎖記讀書筆記
年少曾讀,體會不深,近日重讀,拍案叫絕,再三回味,越愛不釋手。我以為,和張愛玲其他的小說篇章比起來,這篇《金鎖記》可以說是張愛玲頂峰之作,無論從技巧上還是思想上,都能體現(xiàn)張愛玲的天賦所在,尋常人是無法企及的。
張愛玲善于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著勇敢剛強(qiáng)直爽的一面,突然進(jìn)入了死氣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著一個廢人,這個矛盾注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在姜家她處處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斷反抗,在別人眼中,她惡名昭著。后來丈夫和老爺相繼死后,姜家分了家產(chǎn),七巧終于得以脫離封建家族的桎梏——張愛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鎖——帶著兒女搬到外頭住。在七巧的下半生,雖然沒有了壓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經(jīng)濟(jì)基礎(chǔ),可是她的后半生過得并不如意。舊時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爺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猶豫揭穿了他的騙財(cái)?shù)陌褢颍炎约荷形ㄒ灰稽c(diǎn)的愛情葬送了;兒女長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兒媳過不去,終于氣死了兒媳;女兒三十歲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對象,七巧偏從中破壞……最后,這么一個不幸的女人終于在郁郁中死去,結(jié)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張愛玲的小說受到傳統(tǒng)小說影響很大,這篇《金鎖記》尤其明顯,單從技巧上來說,許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紅樓夢》的影子來。比如人物描寫方面。寫七巧,小說一開端并不直接就寫,而是通過兩個下人的床頭閑話點(diǎn)出,把這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和大致的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和《紅樓夢》借冷子興賈雨村之口道出榮寧二府的興衰故事一樣異曲同工。
在兩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閑語,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yàn)樗瞧矫癯錾恚抑毖灾闭Z,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鋪墊之后,七巧終于出場,一開始就寫她因?yàn)樘娑〗阍茲勺髅剑瑲獾枚〗憧蓿詢烧Z之下,完全通過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七巧的獨(dú)立個性,還把姜府的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交代得相當(dāng)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側(cè)面描寫,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關(guān)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圓滿清楚,張愛玲生花妙筆,讓我贊嘆。
其實(shí)這種側(cè)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說中應(yīng)用得很廣。最妙一筆是在后面,當(dāng)寫到七巧約準(zhǔn)女婿童世舫見面,要拆散他們,在童的眼中,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覺地感到那是個瘋子”,而小說在寫七巧老年的時候,一處都沒有正面去刻畫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點(diǎn)出,妙筆如斯,再次嘆服。
其外,小說跨度三十年,寫人物和事情的變遷,《金鎖記》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說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鐲子往手臂上推,那鐲子在年輕圓潤的時候是絲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盡燈枯,鐲子能一直推上腋窩,這金鐲子好比一把枷鎖,三十年的壓抑和蒼涼無奈,就在這一推之間,纖毫畢現(xiàn),實(shí)在是點(diǎn)睛之筆!
張愛玲在小說不斷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蒼涼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內(nèi)心變遷的見證,如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diǎn),低一點(diǎn),大一點(diǎn),象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yù)示著一個沒落的時代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象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綽綽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兒媳眼里的太陽。月圓月缺,正是人物命運(yùn)的象征。
七巧的悲劇命運(yùn)是通過一系列矛盾展開的,小說正是通過一系列的戲劇沖突牢牢抓住讀者的心。一開始,一個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運(yùn)的開始。然后再通過七巧和妯娌間的矛盾、七巧和三爺季澤的矛盾、七巧和兒女們的矛盾,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開展來。
七巧表面潑辣強(qiáng)悍,對人性極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還是向往著幸福,她在寂寞的時候時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罵俏的豬肉販,甚至,她大膽追求著三爺季澤。但是,想象終究是想象,而三爺也因著她的狼籍名聲而不敢沾染。在幸福喪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獨(dú)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斷的和自己兒女斗爭,其實(shí)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氣死兒媳,因?yàn)樵谒麄兩砩险业剿约呵啻旱挠白樱始伤麄兊男陨睿虼私谱儜B(tài)地加以報(bào)復(fù),這正是因?yàn)樗龥]有得過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兒的婚事,因?yàn)樗龑δ腥艘呀?jīng)是一律敵視的態(tài)度,因?yàn)樗褪潜蛔约核鶒鄣哪腥似垓_,這幾近心理變態(tài)了……整篇小說,從表入里,從正到側(cè),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張愛玲筆下,已然不是紙上人物了,而是寫得活了,這樣的功力,無論是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通篇讀完,也許大多讀者和我一樣,非但不會對七巧種種變態(tài)行經(jīng)感到厭惡,而是會感到一種直徹心骨的蒼涼的悲哀和同情。七巧其實(shí)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子,年輕的時候,她也會和街上的走販眉來眼去,享受著生活的快樂;同時她也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女子,你看她,盡管大哥把她帶到火坑了,她后來再見大哥,哭鬧過后,一樣塞了許多貴重禮物送給大哥帶回,這時她仍然有溫情的;她的情人季澤被她罵走后,她不也會躲在窗戶背后看著愛人倉皇而去的背影嗎?那時她心中還有愛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間也仍然懷念年輕時候的溫柔。這樣,這個人物也活了,我們也對她絲毫沒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愛的,也是不幸的。
張愛玲,確實(shí)是個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經(jīng)歷,還奇在她的文章。愿一讀再讀,細(xì)細(xì)把玩,趣味無窮。
-------------------------------------------------------------------------------------------------
金鎖記讀后感1
張愛玲的書,我讀得并不多。但對她文字的迷戀就像是與生俱來一般,即使不讀完全,也能在字里行間那呼吸的間隙,聽見自己的心輕輕地停了一拍,而就因?yàn)檫@樣幾不可察的停頓,在第一句,或者第一千句,你便知道,這文字,是刻了骨,入了心的。
有人說過,讀張愛玲的小說,一遍讀不得,心太躁讀不得,感情不溫不火讀不得,沒有過去讀不得……
就像這部《金鎖記》,一遍讀下來,還是云里霧里,甚至有些厭煩里面那些關(guān)于瑣碎的描寫。于是,潛心再讀,跟著張愛玲,回到舊上海,在那隔了三十年才流瀉下來的月光下,聽那個沒完也完不了的戴著金枷鎖的女人的故事。
“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打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云朵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
故事是早已知道的,但仍會看得心痛,尤其已不是初讀。這好處就是可以不再急切。就像在月上柳梢頭時漫步于來過幾次的河畔,不可太熟,否則就會對很多美好的事物熟視無睹,失去了賞玩的那份心情;但也不可全然無知,否則匆匆前行中,總會因?yàn)閷η懊媸挛锏暮闷娑e過了途中許多自然的小精致,也許就沒有了因?yàn)榕既话l(fā)現(xiàn)一朵彼岸花而產(chǎn)生的小驚喜,因?yàn)樵鹿夥涸谖⑽⑹幯臐i漪上而涌起的小感動。這壞處也不是全然沒有的,因?yàn)槟蔷徛男乃迹俏恼聨淼模楦械钠鸱簿拖衲鞘庨_的水波,因著慢,因著緩,卻反而蕩得更遠(yuǎn),動得更深,
因而那本來驟然而起的痛,也便不再有手起刀落那一針見血的刺激,卻似一把不鋒利的匕首,一點(diǎn)點(diǎn)地割著,時不時還得停下來欣賞一下自己的痛苦和抽泣,一如凌遲的折磨。
曹七巧,一個讓人又憐又恨的女子。一個被沉重的、封建的、傳統(tǒng)的枷鎖捆綁、壓抑而經(jīng)受內(nèi)心種種折磨而變得近乎變態(tài)的女人,傳統(tǒng)的中國女人,一個時代的犧牲品。
她原本是麻油鋪店老板的女兒,一個情竇初開、心花怒放、出閣在即的女子。長兄為父,長嫂為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禮為先。這是時代的悲哀——把即將走向敗落的所謂的書香門第的姜公館看待如進(jìn)宮當(dāng)妃般的高貴與榮幸。七巧雖不是大家閨秀,但也小家碧玉,下嫁于一位有癆病的姜家二少爺是綽綽有余。
偏偏在姜家人眼里,她只是一個姨太太,因?yàn)樗徽圆豁槪驗(yàn)樗錾淼唾v,她被人瞧不起。她的丈夫是個不中用的人,他們的婚姻沒有任何幸福可言,他們只是名義上的夫和妻,在他那里她找不到一絲美滿的愛情生活的影子,對于一個年輕的女子來說,這樣的摧殘是毀滅性的。
或許從邁進(jìn)姜家的門的那一天開始,她就像一朵鮮花,插在了浸滿毒汁的土壤中。可她并沒有枯萎,卻長成了一朵詭譎怪異的惡之花,她的綻放讓人心驚膽戰(zhàn),她的凋零又讓人心有余悸。她的根莖是罪惡的,她的枝條是罪惡的,她的花瓣是罪惡的,她的幽怨的香氣更是罪惡的。可是這樣的罪惡仿佛是不可阻擋的,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是一個時代自虐的見證,那個時代切割著自己的動脈,鮮血滴在這朵奇異的惡之花之上,她貪婪的忘情的吮吸著,茁壯的畸形的成長著,完全忽視身邊所有人顫栗的眼神和混亂的思緒。
她此生唯一一次關(guān)乎溫存的記憶,是當(dāng)初季澤半開玩笑的小動作。她跌跌撞撞地跑上閣樓,只為了最后看他一眼:“七巧扶著頭站著倏地掉轉(zhuǎn)身來上樓去,提著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蹌蹌,不住的撞到那綠粉墻上,佛青襖子上沾了大塊的淡色的灰……”。她要在樓上的窗戶里再看他一眼。無論如何,她從前愛過他。這一段不倫之戀給了她無盡的痛苦。“多少回了,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與牙根都酸楚了”。就這樣,她的愛一點(diǎn)點(diǎn)萌芽,但對季澤的半信半疑,使她有點(diǎn)迷茫,因而又被永遠(yuǎn)陳封。無法分辨真假的唯一溫存,讓她強(qiáng)悍外表下的脆弱的內(nèi)心更加抵觸外界一切事物,她變得審慎與機(jī)智,變得不可理喻和令人厭惡,而她瘋子般的作為,為的是發(fā)泄心中的苦,只是到了后來,成了習(xí)慣,成了生活,瘋,就似一個自知要死的人,拼死地將所能毀滅的一切拉下來與她陪葬。
她叫囂著埋怨著自己命運(yùn)的不公,她怎么會甘心呢?她沒有愛,所以她也要剝奪別人愛的權(quán)利;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yùn),于是她決心毀滅那唯一可控制的一點(diǎn)東西,比如兒媳的,女兒的,那可能有的微薄的不可預(yù)知的幸福。她用她那雙銷毀于他人的雙手,又無情地摧毀了自己孩子的一生。她瘋狂地聚斂財(cái)產(chǎn),她挑唆老太太把二小姐嫁出去,她疑心自己是哥嫂圖謀錢財(cái)?shù)钠遄樱芙^兒子過正常的婚姻生活,她無恥的狠毒至極的摧殘兒媳致死,她折磨長白的二房吞生片自殺,她給女兒裹腳,誘騙女兒抽煙而硬生生拆散女兒婚事。箍在她身上的那件黃金的枷鎖,變成了一件兇器。她用這件兇器用力地劈向她的親人和敵人,在他們的痛苦的呻吟中尋找自己曾經(jīng)失落的快樂。
但她不可能快樂,“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狠她”,“她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
七巧的悲哀,或者在于她的對自己的命運(yùn)并不是全然地茫然和麻木。如果可以全然地茫然和麻木,只是默默忍受,便也罷了。但像七巧那樣似有所感,欲有所訴,卻又終無所表達(dá),或者說找不到一個恰當(dāng)?shù)姆绞奖磉_(dá),這才是最大的不幸。
就這樣吧,暫且。
就像張愛玲說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三十年前的月光下,上演著現(xiàn)在的故事……
金鎖記讀后感2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贊譽(yù),傅雷先生譽(yù)之為“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張愛玲,她創(chuàng)造一個奇異的末世世界,里面有關(guān)于家族與民族太多的回憶,像重重疊疊復(fù)印的照片,是錯綜復(fù)雜不講理的過去。家傳的首飾,出嫁時的花襖,言說是滄海桑田,浮生若夢的歷史讖語;有陰陽交界的過緣上,感受著歷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涼,噓瞇著眼睛看陽光,卻走不進(jìn)這光芒里去。華麗而蒼涼的感覺,華麗而衰敗的布景,這是挽歌里的末世。
每一朵花都逃脫不了凋謝的命運(yùn),花開了,花落了,不過是一次又一次重復(fù)的輪回,不同的人邁著一樣的步子,一樣一樣的。許多人就這么站在幸福的門外,進(jìn)不來,或許根本就沒人進(jìn)去過。每個人都覺得別人走進(jìn)了幸福的城門,自己卻進(jìn)不去,費(fèi)盡心機(jī)后的絕望開始演變成嫉妒,排斥,破壞,干擾。然而這樣只能讓自己更遠(yuǎn)離快樂,遠(yuǎn)離幸福。其實(shí)每個人都可以快樂,快樂是打開幸福城門的鑰匙。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一把,可是太多得人都只盯住了別人拿到的,卻忘記的自己的鑰匙就在腳下,別人拿到的只是自己的。
忘記了,錯過了,然后就永遠(yuǎn)失去了。像七巧。可憐得沒人可憐。當(dāng)所有的人夾著尾巴指責(zé)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想幫她說句話。所有的人都攻擊一個人把所有的罪惡符號標(biāo)給一個人的時候,我看著聽著都不自在。我想說誰都不是當(dāng)事人,任何人都沒有抨擊指責(zé)別人的權(quán)利,許多難言的苦衷他人都不會真正的懂得,就像自己也經(jīng)常埋怨沒人理解自己一樣。
七巧,快樂的長大,扭曲的生活,痛苦的死去。她落著淚像枯枝一樣的折斷離去,不知道有沒有打動恨透她的人。然后女兒長安又嫁了個不愛的人。我想故事又可以像花一樣的輪回了,不知道循環(huán)多少次,循環(huán)多少次才可以結(jié)束。掙扎了一生,痛了一世,不也就這個樣子嗎?
如果說現(xiàn)實(shí)和虛幻有一條界限的話,那么人總是生活在現(xiàn)實(shí)的這一邊,而將自己的所有夢想寄托在虛幻的另一邊,當(dāng)現(xiàn)實(shí)的破碎帶走了虛幻,一個人的痛苦就開始了,像刺破的傷口,從傷口一直綿延到身體的每個角落。
張愛玲善于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著勇敢剛強(qiáng)直爽的一面,突然進(jìn)入了死氣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著一個廢人,這個矛盾注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
“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丟了半條命。”也許是因?yàn)槿寮宜枷朐跉v代文人思想中打下的那個烙印,在中國文學(xué)中,血緣親情成為了一種歌頌不盡的詠嘆調(diào),父慈母愛,手足情深也成了文字中長盛不衰的主題。很少有人懷疑過它的真實(shí)性。然而,文學(xué)長期以來所建構(gòu)的美好親情卻在張愛玲荒涼的筆下轟然倒塌。親子關(guān)系被還原為普通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仍然逃脫不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虛偽、冷酷———這是張愛玲對人性的近乎苛刻的獨(dú)特理解。
《金鎖記》中,正值青春年華的曹七巧被一心只想“錢”的哥哥賣給官宦家的殘廢公子,七巧嫁入姜家后,沒落的姜家已失去政權(quán)帶給他們的榮耀,惟一能記載他們輝煌的只剩下錢,七巧在姜家獨(dú)打天下,深深體會到金錢的至關(guān)重要,出身低微的自卑與“正室奶奶”的虛名又從兩個方面刺激了她的金錢欲,于是她的人格開始扭曲。
七巧一輩子想的是錢,念的是錢,為了錢,她忍受了在姜家的種種磨難。當(dāng)一切幻想都只能僅僅集中到“金錢”上時,金錢欲就成為吞食自己的可怕力量。她用一世的犧牲換來了一筆金錢,她要完全占有它們,容不得別人的窺視,包括自己的子女。為此,她從中作梗,毀掉了兒子和女兒的婚姻,也毀掉了她們的幸福。
在這篇荒涼的小說世界里,張愛玲向我們展示了令人心顫的金錢利劍斬?cái)嘌売H情的魔力。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于理解親情中不摻雜任何成分的純潔性,習(xí)慣于理解父母與子女間崇高的犧牲精神,從未想過這一觀念的認(rèn)定是來自于普遍的現(xiàn)實(shí)還是來自于人們追求的理想,或者它只存在于現(xiàn)實(shí)中的一部分人之中,進(jìn)而成為人們共同的理想。
總而言之,張愛玲是文藝園地里一棵枝繁順茂,搖曳多姿的樹,她把枝葉大大地?fù)伍_,盡力伸向不可知的遠(yuǎn)方。也許這是因?yàn)闀r代造就人吧,張愛玲和她筆下的人物都處于一個不平靜的時代與生活之中,舊時代在崩潰,舊家庭在瓦解,平靜而安定的生活已經(jīng)被打破,經(jīng)濟(jì)處于困頓中,至少沒有了先前的肆意,于是血緣親情才喪失了它應(yīng)有的純潔性。張愛玲的小說給我們很多人生意義上的深層次思考。
金鎖記讀后感3
在那個封建的時代,一切都顯得如此荒繆。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在姜家衰敗后,姜家分了家。七巧帶走兒子女兒另租了一棟屋子住下。長白的正房芝壽身體本不好,"芝壽直挺挺躺在床上,擱在肋骨的兩只手蜷曲著像宰了的雞的腳爪。帳子吊起了一半。外面?zhèn)鬟M(jìn)來說絹姑娘生了個小少爺。丫頭丟下熱氣騰騰的藥罐子跑出去湊熱鬧。……然而芝壽不再抗議了。"在那個封建時代,生兒子就奠定了一個女子在夫家的地位。這也反映了一個重男輕女現(xiàn)象嚴(yán)重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那個封建家庭,芝壽自認(rèn)為已沒有資本去抗議了。她的心也死了。絹兒為長白生了兒子,就證明了她的婚姻就也只剩下一張白紙。
那個時代,充斥著是一片死寂。人們在封建制度、封建的禮教壓抑下,如同被關(guān)進(jìn)了監(jiān)獄。被他人支配著自己的行為乃至意志。
而在整部作品中,塑造得最豐滿的人物莫過于七巧。七巧的哥哥為了攀上高宅大院的姜家,也為了省掉一筆嫁奩,將親妹妹曹七巧送進(jìn)了姜家癱瘓少爺?shù)男路坷铩R粋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要遇見姜家三少爺季澤,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澤相愛而嫁到姜家。然而在姜家,七巧受到壓抑,不僅在情欲上,而且在精神上。她,一個麻油店的小姐,從市井來到一個充滿繁文縟節(jié)的大家庭中。首先在行動上,七巧就失去了自由,她的行動受到了身邊的人及封建禮教的監(jiān)視限制。在市井的種種行為放在姜家,七巧則被身邊的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甚至連丫環(huán)都在心底認(rèn)為,二奶奶比自己都低等。
在姜家,折磨七巧的不僅是與地主大家庭的格格不入,而是情感的空虛與情欲的壓抑。七巧因?yàn)閻奂奕虢遥瑓s只能天天面對服侍著一個殘廢的丈夫。她對丈夫沒有感情,通過作品中描繪的種種現(xiàn)象,七巧甚至對丈夫嫉惡如仇。她恨自己的青春時光就注定伺候這樣一個丈夫。她愛季澤,卻只能在同一個屋檐下天天望著他而不能向他表露自己的情感。只能從季澤的玩笑話語中來獲取情感上的慰藉。作品正是通過故事研究了一個健康的生命在正常的情欲得不到滿足后的形態(tài)。這個情欲得不到滿足的少婦為了黃金,熬了半輩子,后分得了一大筆遺產(chǎn)。這黃金是以愛欲的禁錮換得的。
為黃金而鎖住愛欲,結(jié)果卻鎖住了自己,愛欲折磨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家。七巧畸形的愛欲最終導(dǎo)致了她的兒女長安、長白的蒼白生命與畸形情感。
七巧的女兒長安,有過幸福,有過一段能讓她從墮落生活中蘇醒的戀情,讓她能明白自己是一個女人,也有被愛的權(quán)利。但這段即將步入殿堂的戀情卻因?yàn)槠咔傻淖鞴6舱邸E畠杭藿o一位優(yōu)秀的留洋生,本是一件幸事,況且長安也已三十,在那時已是黃花大閨女。能遇到童世舫,作為母親本應(yīng)歡喜。而七巧卻不樂意。其實(shí)分析來,也不奇怪,七巧可能對女兒有種妒忌心理。七巧在年輕時代因?yàn)榧依锔F,為了錢財(cái)嫁到了姜家。她人生最美的時光中得不到向往的愛情,而女兒卻可以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她不需要考慮經(jīng)濟(jì)上的困難,這些都是七巧年輕時代所不曾擁有的。所以七巧嫉妒,她在心理上想讓女兒也去體會自己的苦。最終,她終于做到了。這時的七巧在心理上已經(jīng)是畸形了。她在心理上獲得的快樂是要以女兒幸福的失去為代價(jià)。
七巧為兒子取了兩房妻子。一個是正房芝壽,一個是姨太太絹兒。然而在長白與芝壽的新婚夜晚,七巧卻讓兒子為自己燒煙,而讓芝壽獨(dú)守空房。這也就直接導(dǎo)致了長白與芝壽婚姻的不和。芝壽死后,絹兒扶了正,但不上一年,絹兒吞了生呀片自殺了。長白不敢在娶了,只在妓院走走。長白在婚姻上的儈子手也是他的母親七巧。七巧畸形的婚姻也導(dǎo)致了她對兒子婚姻的心理不平衡。最終斷送了兒子的幸福。
七巧在整個作品中就是一個悲劇的形象。作品結(jié)尾更是將七巧的悲哀描繪得非常凄涼"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輕的時候有過滾圓的胳膊。就連出了嫁之后幾年,鐲子里也只塞得進(jìn)一條洋縐手帕。十八九歲做姑娘的時候,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有肉里的朝祿,她哥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喜歡她,也許只是喜歡跟她開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diǎn)真心。七巧挪了挪頭底下的荷葉邊小洋枕,湊上臉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淚她就懶怠去揩試,由它掛在腮上,漸漸自己干了。"七巧的一生在渴求愛情。然而現(xiàn)實(shí)的真實(shí)讓她的愛情變得虛假了。對愛情也逐漸死心了。轉(zhuǎn)而投向?qū)﹀X財(cái)?shù)淖分鹋c守護(hù),乃至用自己兒女的愛情作為她愛情悲劇的陪葬品。
《金鎖記》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了無生氣的封建時代與七巧這個悲劇的人物。是時代導(dǎo)致了她的悲劇,同時也是她自己扼殺了自己的幸福。
金鎖記讀后感4
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曹七巧作為那個時代的負(fù)荷者,深陷在本我與自我沖突的旋渦里,一步步地走近黃金的枷鎖,最終被套牢,進(jìn)而變態(tài),并用黃金的枷角劈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更進(jìn)一步的加劇了其人生的悲劇色彩。
傅雷稱《金鎖記》是現(xiàn)代文壇最美的收獲,曹七巧更是近代文學(xué)人物長廊中刺眼的形象。張愛鈴曾說“我的小說里,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全都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時代的負(fù)荷者。”曹七巧就是這樣一個徹底瘋狂、負(fù)荷著時代并逐步走向悲劇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時代的負(fù)荷者。”曹七巧就是這樣一個徹底瘋狂、負(fù)荷著時代并逐步走向悲劇的人物。
金宏達(dá)在《平視張愛鈴》中指出:“曹七巧的原型是李鴻章的第三代中的李國熊的安徽鄉(xiāng)下妻子—三媽媽(張愛鈴這樣稱呼她)”,把經(jīng)過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的“三媽媽”—曹七巧的人生分成三個階段來闡述其由天使變成惡魔的悲劇歷程,即做姑娘時期、嫁入姜家至分家時期、分家以后,揭示本來單純善良的曹七巧如何發(fā)展到被黃金的枷鎖鎖住,最后用枷角劈人的悲劇的過程。
傅雷在《論張愛鈴的小說》中也指出:“愛情在一個人身上得不到滿足,便需要三四個人的幸福與生命來抵償”。曹七巧做了情欲的俘虜,代情欲做了劊子手”。曹七巧自己沒有得到幸福,就變態(tài)地去毀兒女的幸福。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是一種啟示,可啟示對這個家有什么用呢?家本來是心靈的港灣,而在曹七巧做主的家里,沒有一絲的溫暖的氣息,不僅是給不了最親近的人心靈上的安慰,反而是一張恐怖的大黑網(wǎng),使在這個家里的人窒息,每一個家人都是她宣泄這么多年來在姜家受的委屈的對象。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不知道曹七巧的心里有沒有后悔的念頭,可她只能說我已經(jīng)回不去了,劈死的,劈的只剩半條命的也回不去了。
轉(zhuǎn)型中的洪流中,被吞沒的又何止是一個曹七巧,雖已成過去,可我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diǎn)曹七巧的影子,也許只是我們不再是以被黃金鎖住,用金鎖劈人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罷了。
金鎖記讀后感5
故事中的主角七巧,因丈夫是殘疾,夫家不得已選了她做媳婦,卻又認(rèn)為她的家世背景低下,不屑與其往來,對她冷朝熱諷,為了保護(hù)自己,七巧變得越來越尖酸刻薄,說話和刀子一樣鋒利,成天對人嫌?xùn)|嫌西,在別人的眼中,或許七巧是個愛惹事端,蠻橫無理的女人,但是,在我眼中,七巧卻是最令人感到可憐的人。
她不能決定生在哪個家,她也不能決定要不要嫁給一殘疾的人,父母也完全不考慮她的想法,就將她嫁給一個他不認(rèn)識陌生人,她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制度下典型的受害人,對于別人的冷朝熱諷,她只能默默的吞下,她一生都在追求金錢與利益,那看似能讓她擺脫命運(yùn)枷鎖的唯一解藥,他用尖酸刻薄的話語偽裝,偽裝她柔弱易碎的心,當(dāng)鎖越來越緊,偽裝越來越深,她用力掙扎,卻不小心砸到旁邊的人,她只把偽裝合理化,越陷越深,變得越來越讓人嫌棄。
然而,七巧也可以不用變成這樣的七巧,若是她能夠堅(jiān)強(qiáng)一些,拋開他人歧視的眼光,做好自己應(yīng)有的本分,或許,那個被兒女恨毒了的七巧、被婆家的人恨的七巧、被娘家的人恨的七巧、被大家棄嫌的七巧就不會出現(xiàn)了。
時代的更迭,觀念的改變,我慶幸自己活在這個時代,不需受身分地位的拘束,不需因金錢利益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如果我是七巧,我不會任命的嫁給我不愛的人,我不會因旁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我不會為自己的家世背景感到慚愧,但是,若真嫁給我不愛的人,我也會盡本分照顧好丈夫、兒女,分家后,盡心盡力撫養(yǎng)孩子,回歸正常生活,在當(dāng)了婆婆之后,以將心比心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媳婦,而不是成天埋怨,活在過去的陰影,這些都是無意義的,不能夠改變事實(shí)的。
七巧因身分地位而受人瞧不起,是那個時代的社會觀念,雖然結(jié)局是不好的,但是,作者如此貼切的反映當(dāng)時社會的面貌以及價(jià)值觀念,對于人性的觀察之細(xì)微,更讓我們看見人性丑陋的一面,并且用他們的價(jià)值觀提醒著我們,我們是否也矇蔽了自己的雙眼,犯了同樣的錯誤,是否也用一個人的家世背景來斷定一個人,是否為別人的眼光讓自己感到難過,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
金鎖記讀后感6
這是一個悲劇,一個女人的悲劇。她很可憐,因?yàn)樗鞘芎φ撸埠芸珊蓿驗(yàn)樗瑯右彩呛θ苏摺T谒念^上有兩把金鎖壓制著她,對她來說既是財(cái)富又是桎梏,一是金錢,二是權(quán)勢。
她本該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在那樣的年代中,想要把握自己的命運(yùn)談何容易?一條命不過多少錢財(cái)便可換去,人與人之間充滿的只是銅臭味的交易!
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只是這身份便可料到她的悲慘結(jié)局了,因?yàn)樗黄燃奕肓藳]落大族姜家,她的丈夫是個從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是“沒一點(diǎn)人氣”的,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她那個只知道攀附權(quán)貴的哥哥,七巧本出身平民,但突然地進(jìn)入了死氣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這注定就是一個悲劇!
嫁入姜家后,她處處遭到排擠和冷眼,在這個家族中,她的地位是很低劣的,大家都瞧不起她,都對她冷言閑語。其實(shí)七巧自己也知道很多人瞧不起她,因此和新來的人分外親熱些,“倚在蘭仙的椅背上問長問短,攜著她的手左看右看,夸贊了一會兒她的指甲”,最后也只鬧得自覺無趣。
哪怕這樣,在七巧的骨子里還是向往幸福的,因?yàn)樗?jīng)是那樣大膽地追求著她的小叔子季澤,但也因此弄得聲名狼藉,而季澤也因她這樣的不好的名聲而不敢沾染,她所期盼的幸福最終還是喪失了,徹底地喪失了。她現(xiàn)在唯一所求的便是獨(dú)立,真正的獨(dú)立!
后來老爺和丈夫相繼死后,她終于脫離了這個封建家族,沒有往日那樣的壓抑,也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jì)基礎(chǔ),然而她的后半生依舊是不如意的,當(dāng)時那個她曾托以愛情夢想的小叔子來找她,但她知道他只是為了她的錢,并不是她的愛情。表面上她是如此耀眼,可是誰又懂得她內(nèi)心的蒼涼?她實(shí)在是氣不過,于是便將心中的苦悶都發(fā)泄在了她的兒女的身上,因?yàn)榇藭r的她已經(jīng)不對愛情抱有任何幻想,有的只是妒忌,只是怨恨,于是便近似變態(tài)地加以報(bào)復(fù)以祭奠她已消逝的夢想。最終她逼死了自己的兒媳,拆散了自己的女兒與準(zhǔn)女婿,她讓她的子女們都成為了她病態(tài)心理的犧牲品。
《金鎖記》寫的是一個關(guān)注人性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人性受到壓抑甚至因此而扭曲的故事,這個故事沒有痛斥,沒有反抗,只是按照順序這樣寫了下來,卻滿滿地溢著蒼涼與悲哀。
對于七巧,我是又愛又恨,因?yàn)樗?jīng)也是一個敢愛敢恨,充滿夢想的女子,但是她也是一個乍富,虛榮,鞭笞情欲的魔婦,她不是別的,只是一個放在封建禮教和拜金主義供臺上血淋淋的祭品!她的悲劇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那種潛在的蒼涼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然而這種蒼涼卻是真真實(shí)實(shí)存在的,那樣的曹七巧,那樣的命運(yùn),回味無窮,讓人難以釋懷。
金鎖記讀后感7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贊譽(yù),傅雷先生譽(yù)之為“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年少曾讀,體會不深,近日重讀,拍案叫絕,再三回味,越愛不釋手。我以為,和張愛玲其他的小說篇章比起來,這篇《金鎖記》可以說是張愛玲頂峰之作,無論從技巧上還是思想上,都能體現(xiàn)張愛玲的天賦所在,尋常人是無法企及的。
張愛玲善于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著勇敢剛強(qiáng)直爽的一面,突然進(jìn)入了死氣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著一個廢人,這個矛盾注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在姜家她處處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斷反抗,在別人眼中,她惡名昭著。后來丈夫和老爺相繼死后,姜家分了家產(chǎn),七巧終于得以脫離封建家族的桎梏——張愛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鎖——帶著兒女搬到外頭住。在七巧的下半生,雖然沒有了壓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經(jīng)濟(jì)基礎(chǔ),可是她的后半生過得并不如意。舊時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爺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猶豫揭穿了他的騙財(cái)?shù)陌褢颍炎约荷形ㄒ灰稽c(diǎn)的愛情葬送了;兒女長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兒媳過不去,終于氣死了兒媳;女兒三十歲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對象,七巧偏從中破壞……最后,這么一個不幸的女人終于在郁郁中死去,結(jié)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張愛玲的小說受到傳統(tǒng)小說影響很大,這篇《金鎖記》尤其明顯,單從技巧上來說,許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紅樓夢》的影子來。比如人物描寫方面。寫七巧,小說一開端并不直接就寫,而是通過兩個下人的床頭閑話點(diǎn)出,把這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和大致的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和《紅樓夢》借冷子興賈雨村之口道出榮寧二府的興衰故事一樣異曲同工。
在兩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閑語,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yàn)樗瞧矫癯錾恚抑毖灾闭Z,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鋪墊之后,七巧終于出場,一開始就寫她因?yàn)樘娑〗阍茲勺髅剑瑲獾枚〗憧蓿詢烧Z之下,完全通過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七巧的獨(dú)立個性,還把姜府的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交代得相當(dāng)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側(cè)面描寫,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關(guān)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圓滿清楚,張愛玲生花妙筆,讓我贊嘆。
其實(shí)這種側(cè)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說中應(yīng)用得很廣。最妙一筆是在后面,當(dāng)寫到七巧約準(zhǔn)女婿童世舫見面,要拆散他們,在童的眼中,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覺地感到那是個瘋子”,而小說在寫七巧老年的時候,一處都沒有正面去刻畫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點(diǎn)出,妙筆如斯,再次嘆服。
其外,小說跨度三十年,寫人物和事情的變遷,《金鎖記》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說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鐲子往手臂上推,那鐲子在年輕圓潤的時候是絲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盡燈枯,鐲子能一直推上腋窩,這金鐲子好比一把枷鎖,三十年的壓抑和蒼涼無奈,就在這一推之間,纖毫畢現(xiàn),實(shí)在是點(diǎn)睛之筆!
張愛玲在小說不斷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蒼涼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內(nèi)心變遷的見證,如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diǎn),低一點(diǎn),大一點(diǎn),象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yù)示著一個沒落的時代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象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綽綽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兒媳眼里的太陽。月圓月缺,正是人物命運(yùn)的象征。
七巧的悲劇命運(yùn)是通過一系列矛盾展開的,小說正是通過一系列的戲劇沖突牢牢抓住讀者的心。一開始,一個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運(yùn)的開始。然后再通過七巧和妯娌間的矛盾、七巧和三爺季澤的矛盾、七巧和兒女們的矛盾,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開展來。
七巧表面潑辣強(qiáng)悍,對人性極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還是向往著幸福,她在寂寞的時候時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罵俏的豬肉販,甚至,她大膽追求著三爺季澤。但是,想象終究是想象,而三爺也因著她的狼籍名聲而不敢沾染。在幸福喪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獨(dú)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斷的和自己兒女斗爭,其實(shí)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氣死兒媳,因?yàn)樵谒麄兩砩险业剿约呵啻旱挠白樱始伤麄兊男陨睿虼私谱儜B(tài)地加以報(bào)復(fù),這正是因?yàn)樗龥]有得過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兒的婚事,因?yàn)樗龑δ腥艘呀?jīng)是一律敵視的態(tài)度,因?yàn)樗褪潜蛔约核鶒鄣哪腥似垓_,這幾近心理變態(tài)了……整篇小說,從表入里,從正到側(cè),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張愛玲筆下,已然不是紙上人物了,而是寫得活了,這樣的功力,無論是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通篇讀完,也許大多讀者和我一樣,非但不會對七巧種種變態(tài)行經(jīng)感到厭惡,而是會感到一種直徹心骨的蒼涼的悲哀和同情。七巧其實(shí)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子,年輕的時候,她也會和街上的走販眉來眼去,享受著生活的快樂;同時她也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女子,你看她,盡管大哥把她帶到火坑了,她后來再見大哥,哭鬧過后,一樣塞了許多貴重禮物送給大哥帶回,這時她仍然有溫情的;她的情人季澤被她罵走后,她不也會躲在窗戶背后看著愛人倉皇而去的背影嗎?那時她心中還有愛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間也仍然懷念年輕時候的溫柔。這樣,這個人物也活了,我們也對她絲毫沒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愛的,也是不幸的。
張愛玲,確實(shí)是個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經(jīng)歷,還奇在她的文章。愿一讀再讀,細(xì)細(xì)把玩,趣味無窮。
金鎖記讀后感8
張愛玲,她的本名叫張瑛,她是一代充滿傳奇色彩的才女,她的性格特立獨(dú)行、不受束縛,她對周圍的事物有著敏感、深刻、獨(dú)到的認(rèn)識,她的作品卻給人一種蒼涼之感,但卻充滿了人性的主題。她這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例如《半生緣》《赤地之戀》《小團(tuán)圓》等等。但在眾多的作品中我卻對《金鎖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愛玲的家世顯赫,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她的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而《金鎖記》這部作品就是以李鴻章次子李經(jīng)述的家庭為背景的。小說描寫了一個在封建大家族中只有名份但卻出身低微、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害人者。對于這個女人我真的是又愛又恨,她的變態(tài)思想讓我覺得可怕,但在讀到最后的時候,我卻對這個封建社會的女人產(chǎn)生了一絲憐惜。小說主人公的名字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兒,那個時候的她十分純真,有很多的追求者,但她卻選擇嫁到了姜公館,是因?yàn)榻页隽撕芏噱X,她的丈夫卻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但嫁到姜家之后,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以及丫環(huán)的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她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度日如年的生活下她卻對姜公館的另外一位少爺,也就是她的小叔子姜季澤產(chǎn)生了情愫,但姜季澤只是和她開開玩笑而已。所以到了后來分到家產(chǎn)成為寡婦的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hù)住錢財(cái)上,為自己帶上了一套沉重的枷鎖。后來她卻為了錢,甚至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由于自己愛情的失敗,她病態(tài)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制造矛盾。最初讀到這的時候,我覺得這樣的七巧讓我生厭。
張愛玲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yùn),她在她那創(chuàng)作年代并無任何前衛(wèi)的思想,然而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的面紗。作者筆下的七巧三十年來戴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鎖也給許多人造成了心理和生理的痛苦。表面上看,曹七巧是被金錢迷亂了心性,變成了一個狠毒、絕情、病態(tài)的人,但其實(shí)是她的人性被所處的環(huán)境逼迫、扭曲的結(jié)果,所以此時此刻的我對七巧也表示同情。像七巧這樣的女人在當(dāng)時社會中是具有普遍性的,而這種普遍性是與封建社會的根本相聯(lián)系的。在封建社會,女人沒有任何權(quán)利,她們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也注定了七巧的命運(yùn)最終會是一個悲劇。曹七巧為了報(bào)復(fù)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tài)的方式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欺凌。此時的七巧已經(jīng)徹底的被當(dāng)時的社會所害。我想作為一個女人,除了生存必需的物質(zhì)外,男女之愛是她們的基本需要。但身處沒落公侯之家的七巧卻連正常的夫妻之愛都得不到滿足。她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小叔子季澤、兒子長白。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在她看來是“沒有生命的肉體”,“要是能有點(diǎn)人氣就好了”,甚至連她自己也弄不明白怎么會有了兩個孩子。姜家只不過是讓她來侍奉他的,她也因此而分到了姜家的財(cái)產(chǎn)。姜季澤卻是她心中的最愛,喜歡到了身不由已的地步,但姜季澤也有自己的底線,他不可以也不能對自己的嫂嫂動情,我想這不僅是在封建社會不能,就是在當(dāng)今社會也是不可以的。后來,七巧的丈夫去世后,分到家產(chǎn)的季澤終于來找七巧,但現(xiàn)在的七巧卻認(rèn)為他是來騙錢的,對自己不是真情,所以把姜季澤攆走了。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主人公不僅僅是想擁有愛情,最重要的是她想擁有真愛,但因?yàn)槠咔蛇^多的猜疑,她放棄了這種得到真愛的機(jī)會。在此后,她也拋棄了許多,而所獲得的財(cái)產(chǎn),就成了她生命的唯一依托。她在丈夫、季澤那里得不到愛,忍受著情欲的煎熬,以至于后來產(chǎn)生了瘋狂般報(bào)復(fù)的病態(tài)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了自己的親身兒子長白、女兒長安的愛情。七巧的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讓已結(jié)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夫妻的生活,最后逼得兒媳婦自殺身亡。
這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因?yàn)榕c丈夫的結(jié)合使她獲得了家產(chǎn),也因?yàn)閻凵狭俗约旱男∈遄蛹緷啥鴤涫軔矍榈募灏尽K膬鹤娱L白也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個浪蕩子,連同女兒長安,都成了她病態(tài)心理的犧性品。在七巧的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但這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愛,作為女人,我覺得她的一生是可悲的。我為這個在封建社會有很多不可以的女人感到痛心。所以我更要說明的是,這個“黃金的枷”,不是她自己愿意戴的,是封建社會強(qiáng)加在她身上的,最后她被金鎖壓瘋了,想摘也摘不掉了。
我覺得這部小說沒有痛訴,沒有反抗,只給人留下一種蒼涼的感覺。張愛玲將現(xiàn)代中國心理分析小說推向了極致,細(xì)微地鏤刻著人物的心理,以及毒辣話語的述說,但卻產(chǎn)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效果。小說的語言簡練、凝重,比喻新奇,注重制造典型場景和人物心理刻畫,但它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某些地方主觀性太強(qiáng),比如主人公曹七巧主觀上為什么那么看重錢,交待得不夠透徹,沒有一個很深刻的過度,令讀者推斷起來就有些牽強(qiáng)。在刻畫人物時也有這種缺憾,做不到不露痕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和性格。我想,這也許就是現(xiàn)代小說的特點(diǎn)吧。
金鎖記讀后感9
我覺得讀某個人的文字,常常像一場戀愛,最初頗覺驚艷,一讀再讀,便生出些許別扭。這正如和戀人日日廝守,總歸會碰觸到對方一些頑固的個性。然而唯有天才方能張揚(yáng)出令我們不得不退避三舍的個性來。西川講到李白說:“這就是你,不斷誤解著生活,而別人比你誤解得更深。”這話用來形容張愛玲,亦是再合適不過。
初讀張愛玲,很難不為她的才華所震動,接踵而至的全是來不及的驚奇,唯有感嘆。但讀過之后,我總覺得少了點(diǎn)什么,仿佛在久旱的土地上忽然看到黑云壓城,大風(fēng)閃雷激動地喧騰了好一陣,結(jié)果淅淅瀝瀝掉了幾點(diǎn)雨,又安靜地收晴了。張愛玲的小說充滿荒涼景致,她的散文卻往往有戲謔和隨意的氣氛。她寫小說有些哀傷的快意,而散文卻是在笑中露出一絲冷蒼來。
一九二零年,正是瘋狂的年代。九月,張愛玲出生,帶著這個月份特有的冷靜和犀利。她無疑有巨大的天才,但可憫的是她的天才無論怎么飛跳,也跳不出她那種逼得人發(fā)狂的理智。她說自己“是天生的俗”,正透露出這無奈的意思。她在十二歲的時候正為當(dāng)畫家還是音樂家猶豫不決,最后看了一張貧困潦倒的畫家的影片,她哭了,于是選擇了后者。她的父母離異時她仔細(xì)分析過,父親雖然有錢,卻未必是歸她的,為了不耽誤學(xué)業(yè)這才跟了母親。她在香港淪陷的時候當(dāng)過臨時看護(hù),有病人得了蝕爛癥,整天哀嚎,她卻能視而不見,后來那人死了,她還和同學(xué)歡呼慶祝。胡蘭成也曾說她:“從來不悲天憫人,不同情誰”,“非常自私,臨事心狠手辣。”作為一個在浮華亂世中掙扎求生的女子,她是相當(dāng)理性的。對于在五四反叛傳統(tǒng)浪潮中的女性,魯迅曾尖銳地提出“娜拉走后”在中國的現(xiàn)實(shí)中只會有兩種結(jié)局:墮落,或者妥協(xié)。張愛玲寫到:“走!走到樓上去!——開飯的時候,一聲呼喚,她們就會下來的”。這確實(shí)道盡了當(dāng)時民族資產(chǎn)階級“新女性”矛盾尷尬的處境,她們既渴望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又無法獲得經(jīng)濟(jì)上的獨(dú)立。非常不幸的是,她把自己這類人看得如此透徹,以至于總不免有幾分自嘲自憐的情緒。我分不清是她的高傲使得她有些自卑,還是她的自卑令她有幾分高傲,這些個性她總十分用心地掩飾著。
然而張愛玲同樣是分外敏感和多情的女子。“臟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fā)現(xiàn)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她對身邊事物的感受細(xì)致到一絲一毫,對人性的觀察洞若觀火。她想到“文官執(zhí)筆安天下,武將馬上定乾坤”這樣的純潔和光整便要落淚;看到床頭疊得很齊整的藍(lán)青睡衣便會很高興。和張愛玲談文藝,總要令胡蘭成驚嘆,更令我們驚嘆。胡蘭成曾對張愛玲贊到:“這書里的句子像是街上的行人,只與你打招呼,我倒真像是鄉(xiāng)下人來上海,端得只有看的份了!”受過西方教育的張愛玲,其天才是詩意盎然的,無拘無束的,似乎經(jīng)由她隨手拾掇的事物就能煥發(fā)出令人驚詫的美來。可是這天才一旦碰到她鐵冰的理智,便被那種冷酷和哀戚滲透了,開始呈現(xiàn)出一抹青慘的色調(diào)。她的天才和理智似乎一直在斗爭。天才不斷地生出夢幻的花朵,這花旋而又被理智掐滅了,然而天才的夢卻總是不屈不撓地繼續(xù)盛開。所以她終究是個不徹底的人――既成不了徹底的天才,也做不到徹底的俗人。
這種斗爭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虛無色彩。理性洞徹了人生所能洞徹的部分,終于便觸碰到了余下的荒謬。一切人生的美好、繁華、燦爛。在刻薄的理性面前,都會成為煙花過后的沉寂。理智這條盤踞在心靈王位上的蛇時刻提醒我們,歡樂的代價(jià)是痛苦,繁華過后是沒落,人生的終點(diǎn)是死亡。越是想拋開一切痛飲生命的苦樂悲喜,越是要猛烈地撞上這面冰冷的墻。我覺得,正是這種碰撞產(chǎn)生了《金鎖記》這樣一部杰作。
二近代中國在政治上遭受列強(qiáng)侵略的同時,傳統(tǒng)文化也面臨西方思想的沖擊。舊有的倫理觀念不斷瓦解,而新的價(jià)值觀卻還來不及形成,這樣精神上便出現(xiàn)了一片茫然虛無的地帶,令人無所適從。一種價(jià)值觀念的瓦解對個人而言既意味著解放和自由,同時又預(yù)示著人必須面對虛無和幻滅。人不能再將選擇的責(zé)任交給某種倫理或思想。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說過,盡管大多數(shù)人向往自由,但是過度的自由卻是常人無法忍受的。若說存在主義認(rèn)為人在面對虛無的時候還可以靠自身來做出選擇,那么,對于連“自我”都失去的人來說,自由就意味著失去安全感、相與感,意味著虛無和死亡。這種焦慮感導(dǎo)致“個人希望與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結(jié)合起來,以便獲得他所缺乏的力量”,這種放棄獨(dú)立自由的傾向就是逃避自由。
通常逃避虛無感的心理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企圖服從和支配他人,也就是被虐待狂和虐待狂。虐待狂通過主宰他人,對人施加痛苦來感覺自己的重要性;被虐待狂則企圖完全放棄自己來與更強(qiáng)大的對象結(jié)合為一體。弗洛姆認(rèn)為每個人大都存有虐待與被虐待的個性,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全部為這方面所控制則必走極端。《金鎖記》中曹七巧和長安這對母女正是如此。
五四運(yùn)動之后,中國的地主階級經(jīng)歷了最后的掙扎,終于走向沒落,民族資產(chǎn)階級開始興起。傅雷分析說曹七巧的悲劇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門戶的錯配,第二是老太太讓她做了正室,令這個低賤女子有了被金錢刺激的環(huán)境和殘害別人的能力。“巧姐兒”是開麻油店的商人,她出身貧寒,是鎦銖必較的性格,總希望抓住些實(shí)實(shí)在在的東西;而她嫁入的姜家則是沒落中的地主家族,凡事可有可無,醉生夢死。她和婆家的矛盾也就是這兩個處于新舊交替之間的階層矛盾斗爭的體現(xiàn)。但斗爭的結(jié)果既不是舊的把新的扼殺,也不是新的將舊的征服,而是一片令人壓抑的荒涼。
金鎖記讀后感10
前幾日讀安意如的《看張~愛玲話語》,對那一篇《她和她的金鎖記》感觸頗深。那一段,她寫她和她的外公。。。
眼神在文字中愈見迷離,連接那些情感的脈絡(luò),不覺自己也深入其中。如今遠(yuǎn)離家鄉(xiāng),我亦想起了那些陪伴在姥爺身邊的日子。
歲月流轉(zhuǎn),不知要翻閱多少章節(jié),才回到那一溫情的頁碼。泛黃的燈盞懸掛在屋頂,古老的窗扉,變幻著一年四季的景象。我還記得院外的那一排楊樹,夏季紅綠相映的菜園。今年夏天又回那里,景物依然在,情感卻再也找不回曾經(jīng)的深意,和那一份寄存在年少的天真。
我讀到那一處,她寫,"這條馬路上會出現(xiàn)一個清瘦慈和的老人和一個走路趔趄的小女孩身影。。。"想起曾經(jīng)生活在姥姥家,每逢是集的日子,姥爺總會帶上我。尤其是寒冬臘月,近年的時候,家家忙著準(zhǔn)備年貨,飄香的年味,和姥爺那張慈祥,溫和的臉又一次顯現(xiàn)在眼前。
姥爺喜歡聽評書,至今還記得每天的傍晚時分要開收音機(jī),收聽評書。也是在那時,我知道了田連元,單田芳,并至今都不曾忘記!偶爾閑暇時會聽聽廣播,那聲響自然地會帶動耳部的神經(jīng),回到那時,去感受一下曾經(jīng)陪伴在姥爺身邊聽評書的場景。也于此,不免在多愁善感的自己心中,生出一些懷念的滋味,久久不曾遠(yuǎn)離。。。
姥爺是個向善,向佛之人,他聽佛經(jīng),喜看道學(xué),對諸多雅致,古典的東西頗為尊崇。我不知道,和他同輩的人,是不是同他一樣。不知為何,總想許是他那個年代的人,是不是灌輸孔子的思想很多,處處有著嚴(yán)謹(jǐn)?shù)淖黠L(fēng)和不可逾越的教化。如今與他在一起,更多的是喜歡隨他聽有關(guān)佛經(jīng)的靜音樂,聽他說那些古老的規(guī)矩講究和倫理道德。聽之入神,自然有一種超脫俗世的輕松,忘記了現(xiàn)實(shí)的那些心憂,也不覺感生一種清凈和致遠(yuǎn)。
近于他身邊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勤快人,又是急性子。眼中的活,身邊的事,等不得,也慢不下來。所以,這一家的院子總是最干凈的,每年地里的活,也是最先干完的。
寫到這,驀然想起那個小村莊的冬季。好幾年都未曾去感受,不知道如今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想是一定不似從前,卻也依舊是懷念的原生點(diǎn)。
讀著那篇文章,不由心生諸多的感慨,她和她的外公漫步在一座南方的小城里,我與我的姥爺也曾停留在一個北方的村莊。他讓他讀詩詞經(jīng)典,他教我背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
這一日,文字如水一樣流淌,記憶的堤岸被沖破,即便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也不會斷流。。。
身至于它地,太多不可逃避的現(xiàn)實(shí),卻于那些有他的地點(diǎn),有他疼愛的往事中,找到心靈的歸屬。。。
我無法想象他所受過的苦,他的累。輾轉(zhuǎn)于世七十載。
那一年,他花甲,我十歲;這一年,他古稀,我二十!我亦知不可用我的十年,去度量他的十載。我這一杯加了可可的水,怎能與他的茶相提并論?
心有千千結(jié),文蘊(yùn)深深情!
想起那篇《金鎖記》,讀它那背翻譯出的情深和感悟,只是,這時的我,不似安意如被金鎖牢牢地套住了,而是有一把鑰匙打開了那其中未曾表達(dá)的情感,讓我祝他七十歲的生日,快樂!
金鎖記讀后感11
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從一棟民國初年典型式樣的洋樓里傳出來微弱的嬰兒啼哭聲,當(dāng)然,也絕少人想到一個擁有“張愛玲”惡俗名字的女嬰日后會巧妙地將文字寫出花來,隨即在中國文壇上以一個“美麗而蒼涼”的姿態(tài),華麗轉(zhuǎn)身,留與后人無盡的論說、回味。
初讀張愛玲,很難不為她的才華所震動,接踵而至的全是來不及的驚奇,唯有感嘆。張愛玲的小說充滿荒涼景致。似乎經(jīng)由她隨手拾掇的事物就能煥發(fā)出令人驚詫的美來。可是這天才一旦碰到她鐵冰的理智,便被那種冷酷和哀戚滲透了,開始呈現(xiàn)出一抹青慘的色調(diào)。她越是想拋開一切痛飲生命的苦樂悲喜,越是要猛烈地撞上這面冰冷的墻。我覺得,正是這種碰撞產(chǎn)生了《金鎖記》這樣一部杰作。
張愛玲的小說里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七巧是一家麻油店的女兒,年輕的七巧是店里的“活招牌”。“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有肉店的朝祿,他哥哥的結(jié)拜弟兄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無疑,那時的七巧是美麗的,像所有的少女一樣,她也有過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想象。然而,舊時的女人,若想改變命運(yùn),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嫁人。再加上父兄的自私貪財(cái),于是就把她嫁給了有錢又有權(quán)的姜家二少爺。名為“嫁”,實(shí)為“賣”。那是一個得了“軟骨癥”的殘廢男人。姜家在當(dāng)?shù)匾菜闶怯蓄^有臉的人家,姜老太太想給兒子置一房姨太太,可有身份的人家不肯嫁,所以降格以求,萬般無耐下接受了七巧,為了能使七巧死心塌地服侍二少爺,索性就讓七巧做了正房奶奶。名為“少奶奶”,實(shí)為“高級丫頭”。七巧人生的悲劇序幕就從此拉開了。
自從嫁到了姜公館,七巧就像關(guān)進(jìn)了囚籠,守著一個殘廢的男人朝夕相處。這個大家庭給了她巨大的壓力。表面上是書香門第,內(nèi)里卻矛盾四伏。人與人之間沒有同情,沒有溫暖,沒有和睦,各自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互相利用,勾心斗角。七巧卑微的出身使她在姜家處于極其尷尬的地位,到處受到歧視和排擠。她原來也有著正常人的人性,她也渴望被人認(rèn)可、被人理解、被人尊重。七巧自己也知道這屋子里的人都瞧不起她,因此和新來的人分外親熱些,倚在蘭仙的椅背上問長問短,攜著蘭仙的手左看右手,夸贊了一回她的指甲。蘭仙早看穿了七巧的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微笑盡管微笑著,也不大答理她。七巧自覺無趣,轉(zhuǎn)身到陽臺上來,拎起云澤的辮梢來抖了一抖,云澤啪的一聲打掉她的手,恨道:“你今兒個真的發(fā)了瘋了!平日還不夠討人嫌的?”曹七巧身份的改變并沒有得到周圍人的承認(rèn),在他們的眼里她依然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兒,依然微不足道,沒有人瞧得起她,甚至連伺候她的丫頭小雙也看不起她。她忍受著人們的鄙夷,處處防范算計(jì),用一種潑辣、放肆的嘲罵來維護(hù)自身“二少奶奶”的地位。慢慢地,她變得更加敏感多疑,尖酸刻薄了。置身于這樣的大家庭,她感到孤獨(dú)、無望,她多希望自己的丈夫能給予她精神上的安撫。但是她守在身邊的這個男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不能給予她一絲一毫的撫慰,用她自己的話說“連我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越想越不明白!”丈夫的無能更讓她產(chǎn)生一種徹底的絕望和難以言傳的痛苦。生命的錯位,使她承擔(dān)起了自己無法承受的重負(fù),姜公館成了七巧青春的葬身之地,她的命運(yùn)就如“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標(biāo)本,鮮艷而凄悵”。
曹七巧無論多么潑辣、粗野,但她畢竟是個女人,是一個有著正常人性的女人。雖然曹七巧嫁了個殘廢的丈夫,但是年青身軀中對感情的欲望并沒有因之而變得殘缺,越是壓抑得厲害,越是要噴發(fā)出來。她等待著爆發(fā)的時機(jī),讓情欲證明她的健康、她的誘人的女性魅力。
她結(jié)婚五年了,有一對弱小的兒女,可是從未享受過婚姻的幸福。她的情欲受到壓制,以前有過的美好憧憬,編織過的愛的美夢,希望過的找一個自己心愛也愛自己的男人……這些都隨著她嫁到姜家而失去了美麗的光環(huán),變成了遙遠(yuǎn)的記憶。這些都無疑給七巧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于是她經(jīng)常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同時也透露出她對愛情的渴盼。某天姜季澤的出現(xiàn)給她帶來了一線希望的轉(zhuǎn)機(jī),她愛那個“有鮮紅的腮頰”、“水汪汪的眼睛”、生得“天圓地方”的結(jié)實(shí)小伙子,同時她也渴望得到三少爺?shù)膼郏惺聸]事就主動接近季澤。她先是“身不由己”地走近季澤,接著“斜瞅”著他,不冷不熱地說著話,漸漸地“試著在季澤身邊坐下來……將手貼在他的腿上……”她幾乎是主動地將自己交到了季澤手上,等待他的占有。季澤與七巧叔嫂間的調(diào)情,真實(shí)反映了七巧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愛情的渴望。可悲的是平日拈花惹草的三少爺雖然荒唐,卻對嫂子嚴(yán)守禮教,“看著她,心里動了一動。可是那不行,玩盡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的人,一時的興致過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開,成天在面前,是個累贅。……他可是年紀(jì)輕輕的,憑什么要冒這個險(xiǎn)?”風(fēng)流成性的季澤不肯招惹她,不理會她的誘惑。和她的調(diào)情只不過是季澤無數(shù)游戲中的一種而已,而一旦觸及到游戲的“規(guī)則”,他便怕了,他怕她的真情、深情,他不想“冒這個險(xiǎn)”。而七巧也只能自怨自艾“我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在這種長期的死一般的生活中,在長期的煎熬中,七巧的人性受到嚴(yán)重的壓抑和摧殘,她逐漸失去了正常女人的心理,最終使她一步步地走向變態(tài)。
人活著,必須有各種欲望的支撐,當(dāng)所有的欲望都遭到了破產(chǎn),只剩下黃金的枷鎖時,七巧就成了一出徹底的悲劇。這種徹底的悲劇終于讓七巧成了一個徹底瘋狂的人。當(dāng)歲月無情地從她可以直推到腋下的手鐲里徐徐地溜走了時她的生命已是一個徒具形式的空殼。她的性格被扭曲了,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七巧這個人物承載了張愛玲心中一切由幻滅所鑄就的痛苦和瘋狂,這昭示著她的激情不停地渴望著、幻想著,而理性則不斷將其扼殺。這是多么凄慘的人生,于是,《金鎖記》帶著這種殘酷復(fù)雜的痕跡修飾著歷史,成為了一個荒涼的傳奇。
金鎖記讀后感12
張愛玲的《金鎖記》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壓抑的,整篇小說讀下來,都很一種很沉很重的壓抑感和漆黑感。偶爾露出的一兩絲光,是黑夜中的螢光,冷冷冰冰的,斑駁離散,于無盡的黑暗中飄蕩。
“月光是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開始就渲染了一種昏暗陳舊冰冷的氣氛。
三十年過去了,月還是那個月,人過去了,事過不去。
七巧悲慘的一生從三十年前就注定了,嫁入姜家撥動了命運(yùn)的轉(zhuǎn)輪,流年輪轉(zhuǎn),轉(zhuǎn)了三十年,依然舍不得止。轉(zhuǎn)輪滾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深的血印,有七巧自己的,也有其他人的,當(dāng)然,也少不了長安的。長安那朦朧的愛,也是她唯一的愛,被無情地輾碎了,滿地的碎片叮當(dāng)?shù)仨懀呖憾嘟^。
當(dāng)“童先生”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那裝在水晶瓶里的愛就開始碎了。世舫消失了,只剩下童先生。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世舫的水晶瓶也碎了,在七巧沉重的枷角劈殺下,輕呼一聲“姜小姐”便跌散落地。
長安和世舫,一個是渴望愛情卻感情受挫漂泊多年的浪子,一個是深宅大院情竇初開不諳世事的千金小姐。他們的愛情是那么的真,絢美華麗,熠熠生光。又那么假,冰冷得如螢火蟲的光亮,縱使好看,卻黯然神傷。
幸好,一切都在七巧的離去而有所改變,長安終于鼓起勇氣,轉(zhuǎn)動了自己的轉(zhuǎn)輪。三十年前的轉(zhuǎn)輪停了,而新的轉(zhuǎn)輪是否會滾出鮮紅的印痕,這誰能說得清,誰能說得完。
七巧是那個時代中悲催的人,雖然有認(rèn)識到自己的悲哀,卻不想去改變也無力去改變。
長安是夾雜在新時代和舊時代的人,渴望新生活,也努力嘗試去過新生活,但卻不敢也無力去反抗舊時代,能做的,只有等時間的流逝,等時代的改變。也只有到了那一天,他們才有勇氣和能力去真正踏入新時代的門檻,迎接新的生活。
世舫也是夾雜在新舊時代的人,努力去學(xué)習(xí)新時代的知識,過新時代的生活。但在新時代中飽受挫折便想到了舊時代,幻想著舊時代的好,想重新去接納舊時代的價(jià)值觀,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只是幻想,舊時代的價(jià)值觀已經(jīng)不適合他們了。徘徊在新舊價(jià)值觀之間,舊時代土崩瓦解才重新邁向新時代。
金鎖記讀后感13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寫了一個大的封建家族中一個只有名份但卻出身低微、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害人者。主人公的名字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兒,之所以能夠嫁到姜公館這樣的公侯之家,是因?yàn)檎煞蚴莻天生的軟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錢。但嫁到姜家之后,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乃至自已的丫環(huán)的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她心里喜歡小叔子姜季澤,但季澤卻是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于是本來要強(qiáng)、潑辣的她就愈發(fā)口無遮攔,瘋瘋顛顛,別人也就愈瞧不起她。只有她的哥哥嫂子讓著她,是因?yàn)橄蛩獤|西。十年后成了寡婦的她分到了自已的公館,有了家產(chǎn),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hù)住錢財(cái)上,為自已帶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鎖。為了錢,她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病態(tài)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制造矛盾。“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表面上看,曹七巧是被金錢迷亂了心性,變成了一個有著“瘋子的審慎和機(jī)智”的狠毒、絕情、病態(tài)的人,但其實(shí)是她的人性被所處的環(huán)境逼迫、扭曲的結(jié)果,在當(dāng)時社會中具有普遍性,而這種普遍性是與封建社會的根本相聯(lián)系的。作為女人(不僅是女人),除了生存必需的物質(zhì)外,男女之愛是她們的基本需要。但身處沒落公侯之家的七巧卻連正常的生理和感情需要都得不到滿足。她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小叔子季澤、兒子長白。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在她看來是“沒有生命的肉體”,“要是能有點(diǎn)人氣就好了”,她無法得到愛欲的滿足,甚至連她自已也弄不明白怎么會有了兩個孩子。姜家只不過是讓她來侍奉他,她因此最終分到了姜家的財(cái)產(chǎn)。季澤是她心中愛著的人,喜歡到了身不由已的地步,但季澤雖然在外面尋花問柳,可在家里卻不敢太造次,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他有他的原則。分家后季澤來找她,向她做了表白,但她卻認(rèn)為他是來騙錢的,不是真情,所以把他攆走了。可以看出她的渴望除了性愛之外,還有情愛,但因?yàn)椴乱桑艞壛诉@種機(jī)會。我不認(rèn)為作者只想表現(xiàn)金錢的勝利。但此后,她拋棄了這么多所獲得、保護(hù)的財(cái)產(chǎn),就成了她生命的唯一依托。從丈夫、季澤得不到愛,她忍受著情欲的煎熬,產(chǎn)生了瘋狂般報(bào)復(fù)的病態(tài)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兒子長白、女兒長安。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讓已結(jié)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夫妻的性生活,最后逼得兒媳婦自殺身亡。與丈夫結(jié)合只是使她獲得了家產(chǎn),季澤只給了她愛的煎熬,長白則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個浪蕩子,連同女兒長安,都成了她病態(tài)心理的犧性品。她生命中的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愛,作為女人,她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更要說明的是,這個“黃金的枷”,不是她自已愿意戴的,是社會強(qiáng)加在她身上的。最后她被金鎖壓瘋了,想摘也摘不掉了。
張愛玲關(guān)注人性,表現(xiàn)人性,《金鎖記》寫的就是人性受到壓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說充滿了“人生味。小說沒有痛訴,沒有反抗,只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
金鎖記讀后感14
張愛玲是一代才女,她的人生早熟、奇特、充滿傳奇色彩,她的性格聰慧、執(zhí)著、特立獨(dú)行、不受束縛,她對周圍的事物有著敏感、深刻、獨(dú)到的認(rèn)識,她的作品凄幽、秾艷、蒼涼,充滿了人性的主題。《金鎖記》是她的早期作品,發(fā)表時她不過只有二十三歲,但作品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成熟,從取材的視角、思想的深度和表現(xiàn)技巧方面,都有突破,當(dāng)時及后世的評論家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jià)。
這篇小說題目叫《金鎖記》,為什么叫“金鎖”呢,我認(rèn)為是女主人公七巧被金錢套住,為自己帶上了黃金的枷鎖,別個愛她,她愛錢,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就連她的孩子的前程和幸福都葬送了,當(dāng)然這金鎖也可以理解為封建社會的。
從這篇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一些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過去結(jié)婚娶親,大戶人家講究門當(dāng)戶對,小戶貧窮人家想攀附權(quán)貴。七巧嫁到姜家,她大哥是高興的。盡管七巧嫁的只是一個殘疾人。姜家卻是打心底瞧不起她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人,連底下的丫鬟都敢對她議論紛紛。這樣勢力的思想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一個人當(dāng)了官,底下便有許多人吹捧他,一旦這個人沒落了,那些原先吹捧他的人便會煙消霧散。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yuǎn)鄰,窮在鬧市無近親”。
讀完全文,我七巧的感覺從先前的無理取鬧而厭惡,到后面更多的是同情與可憐。生活在那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是不幸的,七巧所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是她能逃避的,所以她只有選擇反抗——以自己的方式。
金鎖記讀后感15
說那曹七巧,一出場就是個悲劇身份,竟被個丫鬟看低了去。話說那個時候的階級劃分太過明顯,連丫頭片子都看人服侍,也讓人憤懣。心想著長白與長安的一生被個老媽子白白的給耽擱了,委實(shí)覺得憋屈。及可悲的幾個人物,張愛玲對人物心理的拿捏甚為到位,應(yīng)該是深受《紅樓夢》影響的文人,她的文字處處可以看到紅樓的身影,似處處有珠璣。
曹七巧三十年來帶著黃金的枷鎖,于我們,誰身上沒有背著各種各樣的枷呢?說好聽點(diǎn)那叫夢想,實(shí)現(xiàn)夢想的那叫扶搖直上,一輩子徒于空背著個夢過日子的,那夢漸漸的就成了枷,鎖的人太緊,逼得人太急,終是害人又害己。
曾經(jīng)被人問起,你的愿望是什么?我天真的回答道:很簡單的,我只想要個幸福的家庭。提問者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不簡單啊,你的愿望其實(shí)是所有人愿望的最終歸宿啊。不知從何時起,我就背著這個枷一直在人群中尋尋覓覓,總盼著能覓到一個可以給我幸福的人,我對幸福的定義并不高,開心才是硬道理,可是覓到了,卻踽踽不敢再往前邁出一步,大抵是因?yàn)榕拢拢逻@么容易就實(shí)現(xiàn)了它,到顯得我的夢真的就過于簡單了吧。這個枷它鎖不住我,我卻也不愿將它放下,有夢想才會有希望,希望都沒了,人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金鎖記讀后感16
有人警告我說,不要讀張愛玲的作品,心里會很別扭。其實(shí),不只是她的作品,是她那個時代,都是那樣的。新舊交替,舊的抱殘守缺,新的蠢蠢欲動,實(shí)力相當(dāng),所以撞擊出一種近似變態(tài)的不可理喻,最可悲的是這種狀態(tài)還可以自圓其說,美其名曰:歷史的印記。
曹七巧一輩子不容易,也不快樂。她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她受了一輩子苦,也讓她的親人跟著受了一輩子苦。我想罵她,用最毒的話咒她,可是,她該咒誰呢?
誰都有青春年少,她也有過幾天爛漫洋溢的日子。上街買菜,接受年輕小伙的愛慕。然后為了錢財(cái)去了姜公館,受著所有人的冷眼,還要守著死人一般的丈夫。她乖張暴戾,可是她不這樣,早就死了。
最不能讓人原諒的應(yīng)該是她毀了兒女的幸福吧。可是這更能說明她有多恨自己不堪的一生。她恨她的出身,她恨姜公館,她恨她受到的所有不公,只是,她若要報(bào)復(fù),能得心應(yīng)手的只有她的兒女了。
誰也不怨,都是時代進(jìn)步的犧牲品。
三十年前的月亮和三十年后的月亮有什么不同?三十年前的人或許走不到三十年后,就算走到了,心態(tài)也會變了,三十年后,還有不少新人看到的是一輪嶄新的新月,時間遠(yuǎn)去,留下的只能是回憶。
曹七巧死了,再怎么頑固的丑陋,也隨著舊時代一起遠(yuǎn)去了,未來路很長。一切都在慢慢康復(fù)。我相信結(jié)尾那個傳說是真的,也相信長安會幸福,不會像她娘一樣,我們總是在向前走的,不是嗎?
金鎖記讀后感17
在金鎖記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二奶奶七巧以及她的女兒長安。對于七巧我開始只覺得的她可恨可嘆但看到最后也覺得她可悲起來。對于她的遭遇也會產(chǎn)生同情。故事的結(jié)尾寫到七巧心想她當(dāng)時如果嫁給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或是沈裁縫是否他們會給她一點(diǎn)真心,眼睛落下了淚水。但七巧內(nèi)心的扭曲與自私劈殺了幾個人,七巧的精神枷鎖使長白的妻子絹姑娘和芝壽先后死去,并且都死的悲慘。讓自己的女兒失去幸福,最終走向墮落。七巧為了讓長安婚事流產(chǎn)。
我覺得七巧實(shí)在是太可悲。書中我最喜歡的女子是長安,長安是個善良溫柔的傳統(tǒng)中國女子,雖然她抽煙土,但不完全是她的原因。也因?yàn)樗硖幏饨彝ニ詫?dǎo)致了她接連的悲劇。從中一個細(xì)節(jié)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她七巧的母親對她一次一次威脅,她都沒有退縮這個婚事,當(dāng)她的母親以童世舫威脅她時,她退縮了。她知道她的母親不僅會告訴他抽煙土的事,還會想辦法對付他。但這一切童世舫都不知道。他們兩個解除了婚姻后兩人依然交往,只是從以前的地上轉(zhuǎn)入了地下,這時童世舫對長安的感覺產(chǎn)生了變化開始對長安喜愛,以前童世舫之所以想和長安結(jié)婚只是因?yàn)樗莻傳統(tǒng)女子有安全感,因?yàn)樗?jīng)被新派女子拋棄。深受打擊而已。因此想找個傳統(tǒng)女子。對于童世舫的愛情,張愛玲可能覺得男人的愛都是有附加條件的,完美的愛是不存在的。當(dāng)她聽到長安抽煙土后,便對長安再也沒什么想法了。有的只是沉默。當(dāng)他面對長安時不去問長安為何抽煙土?只用無聲來凝望他。童世舫對長安的愛也只停留在世俗大多數(shù)人的婚姻價(jià)值觀而已。長安要得到真正的愛又談何容易。當(dāng)七巧死后。她的孩子長安和長白也只能悲劇收場。
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在她看來是“沒有生命的肉體”,“要是能有點(diǎn)人氣就好了”,她無法得到愛欲的滿足,甚至連她自已也弄不明白怎么會有了兩個孩子。姜家只不過是讓她來侍奉他,她因此最終分到了姜家的財(cái)產(chǎn)。季澤是她心中愛著的人,喜歡到了身不由已的地步,但季澤雖然在外面尋花問柳,可在家里卻不敢太造次,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他有他的原則。分家后季澤來找她,向她做了表白,但她卻認(rèn)為他是來騙錢的,不是真情,所以把他攆走了。可以看出她的渴望除了性愛之外,還有情愛,但因?yàn)椴乱桑艞壛诉@種機(jī)會。我不認(rèn)為作者只想表現(xiàn)金錢的勝利。但此后,她拋棄了這么多所獲得、保護(hù)的財(cái)產(chǎn),就成了她生命的唯一依托。從丈夫、季澤得不到愛,她忍受著情欲的煎熬,產(chǎn)生了瘋狂般報(bào)復(fù)的病態(tài)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兒子長白、女兒長安。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讓已結(jié)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夫妻的性生活,最后逼得兒媳婦自殺身亡。與丈夫結(jié)合只是使她獲得了家產(chǎn),季澤只給了她愛的煎熬,長白則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個浪蕩子,連同女兒長安,都成了她病態(tài)心理的犧性品。她生命中的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愛,作為女人,她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更要說明的是,這個“黃金的枷”,不是她自已愿意戴的,是社會強(qiáng)加在她身上的。最后她被金鎖壓瘋了,想摘也摘不掉了。
張愛玲關(guān)注人性,表現(xiàn)人性,《金鎖記》寫的就是人性受到壓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說充滿了“人生味。小說沒有痛訴,沒有反抗,只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
金鎖記讀后感18
說到《金鎖記》,其實(shí)我已經(jīng)讀過好幾遍了,然而每一次的重讀,都會讓我有種像老牛反芻似的感覺能嚼出特別的滋味兒來,我想,這便是張愛玲作品風(fēng)格獨(dú)特的魅力——吸引著我。
出身貴族之家的大家閨秀張愛玲,看遍了三十年代大上海燈紅酒綠的繁華與頹靡,帶著一種悲涼腔調(diào)抒寫:“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金鎖記》里,一開頭作者便以一輪月亮這個意象來大力渲染了整個篇幅的一種氣氛,凄涼!
這篇小說里,一開始發(fā)生磁性作用吸引了我的便是這開篇與結(jié)尾對那輪月亮的描繪。人事早已灰飛煙滅,月亮卻是依舊的。“我們也許沒趕得上看見三十年前的上海的月亮”,作者把月亮寫的有時間上差異,有歷史,并且隨之展開在年輕人與老年人想象中與回憶里不同的兩幅月亮模樣的畫面,各自帶有不一樣的特點(diǎn),月亮因了人們的情感的不同便也有了不一樣的形象與象征。而結(jié)尾則以月亮的沉落來代替故事的尾聲,余韻未了,三十年前的故事依舊沒完——完不了。
作品中對曹七巧這位主人公名字的來由,作者對其是有特別涵義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又古人有云:“婦女對月穿針,謂之乞巧”。七月里有七夕節(jié),牛郎和織女要相會,當(dāng)然缺少不了月亮。而七巧,這個與月亮有關(guān)的有著美好象征意義名字的人,卻在故事的一開始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將是一出悲劇。——這一點(diǎn)開始沒想到,是參考的,但是確實(shí)覺得分析的非常深入,這不能不說是作者的獨(dú)具匠心。
作品中,作者對于主人公曹七巧的刻畫真可謂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從語言上,舉止上,神態(tài)上;從一位被聘了來做正頭媳婦的少奶奶,到成為母親,婆婆,老太太的過程中;各處都依著其個性特點(diǎn)進(jìn)行個性化的描寫,精心雕琢,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出了栩栩如生的一位尖酸刻薄、守財(cái)如命、獨(dú)斷專行、心胸狹窄又自以為是的舊時代婦女形象,她是舊時代的犧牲品,一開始在舊思想舊道德舊禮教中掙扎,但是,最終被其淹沒之后,自己也戴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鎖,“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生動地刻畫了封建禮教對人的無情的摧殘,正常人的意志被磨滅,扭曲,人生的方向被強(qiáng)行的拉進(jìn)封建的牢籠里,最后是自我摧殘,也摧殘著他人——社會就是這樣互相摧殘著。
在對曹七巧的描寫刻畫中,我覺得最形象的莫過于是對她的語言描寫了,那尖酸刻薄的話,一句句直啄到人的心尖上,叫人欲反駁卻只感到胸腔里都換不過氣來。聽她的罵,簡直是比坐在針尖上還難受,比如她對哥嫂說起自己丈夫時:“坐起來,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還沒有我那三歲的孩子高哪!”在對女兒長安婚事的態(tài)度上,七巧當(dāng)面怒罵道:“不害臊!你是肚子里有了擱不住的東西是怎么著?火燒眉毛,等不及的要過門!嫁妝也不要了——你情愿,人家倒許不情愿呢?你就拿準(zhǔn)了他是圖你人?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點(diǎn)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別自騙自了!姓童的還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門第!別瞧你們家轟轟烈烈,公侯將相的,其實(shí)全不是那回事!早就是外強(qiáng)中干,這兩年連空架子也撐不起了。……”等等,無不顯露出七巧的那種露骨和尖酸,更讓我感到對在七巧干涉阻撓怒罵中失去自我,失去幸福的女兒長安的同情,“她覺得她這犧牲是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無盡的悲涼流露其中!
還有一方面便是作者所用的描寫與比喻,深刻新穎而獨(dú)到,像“酸梅湯沿著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沒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對七巧說話聲音的刻畫是: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芝壽直挺挺躺在床上,擱在肋骨上的兩只手蜷曲著像死去的雞的腳爪”,在寫七巧給世舫的印象時是:世舫回過頭去,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臉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團(tuán)龍宮織緞袍,雙手捧著大紅熱水袋,身旁夾峙著兩個高大的女仆。門外日色昏黃,樓梯上鋪著湖綠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級一級上去,通入沒有光的所在。……還有便是其對不同場景中月亮的描繪,對舊時代里各種封建貴族家里的種種奢華裝飾、用品的描寫,都充滿著作者自己獨(dú)特的色彩。我想,也只有張愛玲寫得出這種有著自成一家風(fēng)格的東西。
三十年代過去了,然而三十年代后的紛繁故事,還在上演,不變的依舊是那輪月亮,升起,降落。
金鎖記讀后感19
張愛玲筆下那個的紙醉金迷的舊上海,奢靡華麗,有著當(dāng)時中國最時新的東西卻也還保留著舊社會腐朽僵化的渣滓。《金鎖記》為反映其中現(xiàn)象的典型。
曹七巧,一個麻油店主的女兒,嫁給一個身患“骨癆”殘疾的世家大戶姜家的二少爺,自身粗俗不堪,不得人緣,哥嫂又不爭氣,這一切使她時刻處于緊張和焦慮之中。文章圍繞著她對于“黃金”和“情欲”的追求,就如她對女兒長安說的:“你自己要曉得擔(dān)心,誰不想你的錢?”她將自己鎖在那黃金做的枷鎖中,也許這便是張愛玲“金鎖記”書名的由來吧。
如果不是為省下那筆嫁妝,當(dāng)她高高挽著大鑲大滾得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時,喜歡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祿,她哥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喜歡她,也許只是喜歡跟她開開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以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diǎn)真心。可因?yàn)榧依镓澵?cái),她嫁給了身患“骨癆”的癱瘓少爺,正常的生理情欲的不到滿足并為其所折磨。她試圖勾引姜家三少爺,忍不住地哭訴著“天哪,你沒挨著他的肉,你不知道沒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 順著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臉枕著袖子,聽不見她哭,只看見發(fā)髻上插的風(fēng)涼針,針頭上的一粒鉆石的光,閃閃掣動著。”“她的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了下去。她不像在哭,簡直像在翻腸倒胃地嘔吐。”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她的眼直勾勾的向前望著,耳朵上的實(shí)心小金墜子像兩只銅釘把她釘在門上——玻璃匣子里的蝴蝶標(biāo)本,鮮艷而凄愴。
終于,她戴了丈夫的孝,又戴了婆婆的孝,等到了分家的那一天,那是她一切幻想的集中點(diǎn)。這些年,她戴著黃金的枷鎖,卻連金子的邊都啃不到,這以后就不同了。但之后卻沒有什么改變,她仍然戴著那副黃金的枷鎖,她不允許女兒長安跟她表哥玩在一起,鄭重地告誡她:“表哥歲不是外人,天下的男子都是一樣混賬。你自己要曉得,誰不想你的錢?”當(dāng)她先前唯一存著些感情的三少爺上門并對她調(diào)情時,“七巧低著頭,沐浴在光輝里,細(xì)細(xì)的音樂,細(xì)細(xì)的喜悅……”她甚至覺得“當(dāng)初她為什么嫁到姜家來?為了錢么?不是的,為了要遇見季澤,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澤相愛”。可她一轉(zhuǎn)念“他想她的么——她賣掉她一生換來的幾個錢?”僅僅這一轉(zhuǎn)念便使她暴怒起來。隨后,精明的七巧用計(jì)謀試探著姜季澤,在她自以為得戳穿后,將他趕出門外,季澤走了,那打翻的酸梅汁沿著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得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長,這寂靜的一剎那。落魄的七巧站在窗前,“淌著眼淚”目送著向外走的情人,將她渴望愛情卻又怕失去黃金的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最特別值得一提的小說最前面月亮意向的運(yùn)用和描寫“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洪荒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凄涼”,就是這個詞,貫穿全文的基調(diào),也是詮釋書中感情的最好形容詞。
金鎖記讀后感20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
這是金鎖記的開頭,故事發(fā)生在有著每個人都道不完的傳奇的上海。
在人物的塑造上,張愛玲把七巧的特點(diǎn)描述得淋淋盡致。我對于七巧的印象首先來自于她的仆人小雙對三少奶的仆人鳳簫的聊天內(nèi)容。鳳簫問小雙“你也是她陪嫁過來的么?”小雙冷笑道“她也配!”連仆人也對她不尊重,可想而知她的為人是怎樣的差了。張愛玲借仆人的口,說出了七巧在姜家的低下地位,也為故事的開展墊下了厚重的背景。
在我看來,七巧是一個心理極度扭曲的一個悲慘的婦女。故事寫到七巧勾引姜季澤,但是姜季澤卻不和她亂來。七巧那樣做是因?yàn)樗吹饺棠烫m仙和姜季澤的甜蜜生活而心生妒忌,進(jìn)而上升為變態(tài)的痛恨。她自己一直抱怨沒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她也不能忍受別人得到幸福。到后來分家后,姜季澤竟利用她對他的曾經(jīng)的愛意想騙她賣掉她的田地。可悲啊。她對她的女兒的婚姻的態(tài)度上也是如此。長安和世舫已經(jīng)訂婚了,她還罵長安說“不害臊,你是肚子里有了擱不住的東西是怎么著?”試想作為女兒,聽到自己的母親這樣侮辱自己,你會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她親生的。然后悲劇又發(fā)生到她的兒子跟兒媳身上。七巧故意整夜叫長白幫她弄煙,好讓她的兒媳生氣。兒媳對她的痛恨反而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故事寫到這里,七巧的形象基本清晰了,封建主義社會里一個貪婪的魔婦,極度的拜金主義者。從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學(xué)角度來講,情欲的壓抑是曹七巧個體心理變異的動因,丈夫早逝,家人的冷漠,對她變態(tài)的性格有著很大影響。
故事中寫到“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七巧的拜金主義毀了她自己,也毀了她的兒女。從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拜金主義之風(fēng)是如此的猖狂。然而,現(xiàn)在的社會,拜金主義之風(fēng)絲毫沒減。或者我們說是現(xiàn)實(shí)主義。女孩子結(jié)婚要有車有房,也就是有錢。這可以說是社會的進(jìn)步還是停滯呢?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xiàn)實(shí)主義的出現(xiàn)凸顯了社會激烈競爭的日趨明顯。要是對方能使你衣食無憂,誰還愿意去拼個焦頭爛額的啊?我想很少有人愿意。是殘酷的現(xiàn)實(shí)讓我們現(xiàn)實(shí)。
金鎖記讀后感21
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個傳奇,她寫盡了大上海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最早是那一道白玫瑰與紅玫瑰的永遠(yuǎn)沒有答案的選擇題。再后來,便是戰(zhàn)火紛飛中流蘇和柳原的傾城之戀,芬芳卻沉重的第一爐沉香屑,以及苦卻不能忘懷的茉莉香片。每個故事都令我感慨萬千。而最愛的便是那讀了千百遍的《金鎖記》。
“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洪荒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
她是一個被罪惡欺騙的少女,被一個封建的舊家庭和一個殘廢的男人無辜的奪去了一個女人最寶貴的的青春,可她仍得不到甚至是一個丫鬟的正視。于是,活潑動人的天性在絕望中窒息成一種乖戾,演變成一種粗魯與潑辣。她在一個紙醉金迷奢靡華麗的舊家庭,亦是一個舊社會中的夾縫中艱難生存,憤怒到無力。分家是她最后的一點(diǎn)點(diǎn)希望,可命運(yùn)仍不罷手。
走出大家庭,她終于有機(jī)會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對于她早已動了情弦的季澤,她仍惴惴不安的擔(dān)心著他的意圖。人心的惡在她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自已亦是被命運(yùn)的黃金網(wǎng)絲纏的無從掙脫。她強(qiáng)悍的罵跑了季澤,內(nèi)心卻確是那般空虛無助;于是,她越發(fā)瘋癲了起來,可又有誰知道,她只是在掩飾內(nèi)心最無力的脆弱。“她捏著自己的腳,想起了想她錢的一個男人;卻又冷笑了起來……”
她自將墮落,卻把命運(yùn)的恐怖夢魘又帶給了她的女兒;她本是一個善良而又膽怯的女人,可在宏大的宗理構(gòu)架中儲存著惡,見習(xí)著惡,只等時間一到便向著更年輕一代的女孩潑灑。她的女兒便是悲劇的延續(xù)。面對心愛的世舫,長安是渴望幸福的,可她卻無力把握幸福,亦沒有勇氣去承受這份幸福;她向母親屈服了,向這個丑陋的社會屈服了,只是將自己的愛情與青春,又托付給了曹七巧式的命運(yùn)。在她的臆想中,也許七巧會因?yàn)樗淖晕覡奚@個“美麗蒼涼的手勢”而覺得感動、快樂,于是她便在這空虛的假想中獲得了一種凄楚的甜味。
人的心靈就像是一面鏡子,扭曲的心靈只會映照出一個扭曲的世界。
七巧的心靈就是一面被混亂的社會扭曲的鏡子,映照出當(dāng)時中國最時新的東西卻也是舊社會最腐朽僵化的渣滓。金錢所帶給她的抽象的、虛假的滿足從未讓她真正快樂,反而更深刻地讓她感覺到可怕的空虛。這時金錢唯一能暫時地緩解她內(nèi)心痛苦的作用,便是成為她奴役折磨別人亦是自己的工具。“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人性的旅程中,總有一份“惡”在心底悄然發(fā)芽,命運(yùn)不公的澆灌,人性便漸漸滋養(yǎng)成一種邪惡。每個人都覺得別人走進(jìn)了幸福的門,自己卻進(jìn)不去,費(fèi)盡心機(jī)后的絕望開始演變成嫉妒,排斥,破壞,干擾。可是總有人忘記了,錯過了,然后就永遠(yuǎn)失去了,沒有了。像七巧。可憐得人沒人可憐。而張愛玲,正是用這樣細(xì)膩精致的筆調(diào),揣摩珍藏了一顆在苦難中扭曲的靈魂,嫵媚猙獰了人性一種別樣動人卻可怖的悲涼,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七巧人性的扭曲與黑暗早已被時代風(fēng)云變幻的浪潮掩埋,可又是時代鑄就了這一切。時代在發(fā)展,然而人性這本善亦是惡的書還未讀完——完不了。
金鎖記讀后感22
對于張愛玲老師,我是久聞大名的,但一直沒有讀過她的東西。讀《金鎖記》也是因?yàn)榀偪竦膼凵狭穗娨晞 督疰i記》。
起初讀覺得有點(diǎn)空洞,應(yīng)該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而且,語言上有點(diǎn)《紅樓夢》的味道,顯的與當(dāng)時的背景格格不入。好在大致的情節(jié)還是和電視劇一樣的。
細(xì)讀下來才發(fā)現(xiàn),張愛玲老師的文筆是真的好。開場就用兩個丫頭的偷偷對話,把該交代的都交代了。不費(fèi)筆墨,不重濃彩,更懶得絮煩。而七巧的一出場就把她的性格和家庭的矛盾,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
大方向來說,《金鎖記》的電視劇和書,所表現(xiàn)的中心不同。雖然都是通過一個封建家庭的興衰寫了一個愛情故事,除了七巧的人物性格沒變,其它的人物都變了。
電視劇中,我看到的,是封建社會對愛情的摧殘,是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抹殺,是對封建社會的抨擊。而書中的《金鎖記》,我看到的,是人性最本來的面目,他們也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人性最原始的一面。那么,之所以要把它改成電視劇那樣,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個齷齪的姜季澤讓我覺得七巧可憐、可悲、可嘆;而一個癡情的姜季澤讓我覺得可惜、可感、可痛。書中的《金鎖記》,找不到一個正面角色,所有的人,都以反面的表現(xiàn)為主。連主人公七巧也是從弱點(diǎn)出發(fā)去描寫的。給全書增加了悲劇色彩。
從文學(xué)藝術(shù)的角度上來看,《金鎖記》書版有更高的藝術(shù)價(jià)值,有推陳出新的另類味道。從感情的角度上來看,《金鎖記》電視劇版有更高的論說性,反映了大方向的社會問題。各中滋味,就只有自己細(xì)細(xì)品味了。
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我個人比較偏愛電視劇版,不是說書版不好。只是我覺得,人性的優(yōu)點(diǎn)比人性的弱點(diǎn)更值得宣揚(yáng)。
正如易中天老師所說:“人文學(xué)科的東西,它沒有一個終極真理,也沒有什么標(biāo)準(zhǔn)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方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讀法,結(jié)論不重要。”
同樣都是很好的愛情故事,都樣都是很不幸的結(jié)局,給我?guī)淼恼鸷硡s截然不同。也許,這正是這本書的不同之處。“原來文學(xué)藝術(shù)也可以這樣的。”要看你怎么去塑造。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那句話:“冷靜的締結(jié)人生,客觀寫實(shí)的描寫著灰色卑瑣世界。”
我所能學(xué)到的,是張愛玲老師想表現(xiàn)的東西,和她的寫作手法。
金鎖記讀后感23
一直覺得,張愛玲筆下的文字是活的,人物、景象都是動的,一句話便是一段光影,一個故事便是一部影片。
讀《金鎖記》,腦海中不斷展現(xiàn)的,也是一幕幕文字生成的影像,或鬧或靜,或怒或歡,活動著的人,變化著的物,讓人恨意中帶了莫名的無奈,莫名的悲涼。
故事開始于舊上海一個平凡的月光下。這回憶中的月亮是感性的,再好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
作者用筆尖將月光穿過眼前,透過夜空的云霧,引向三十年前的姜公館,引向三十年前的那群人,那些物。于是畫面活動了。
隨著作者插著翅膀的筆,一場悲喜劇便悄然開演了。
深夜,公館丫鬟小雙, 鳳簫 道出了公館里是是非非的大概。這時的姜家正是鼎盛時期,家里有幾個兄妹,三位媳婦兒,還有一位老太太。
這天一大早,媳婦兒婆子便在老太太那里熱鬧開了,癱瘓?jiān)诖驳亩贍數(shù)姆蛉耍棠滩芷咔沙鰣隽耍c各人七嘴八舌,你來我往,她的話句句可氣又可笑,心態(tài)扭曲、貪婪粗魯?shù)男愿駹顟B(tài)盡顯。她諂媚長輩,擠兌兄嫂,排擠娘家人,處處計(jì)較,待人刻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過來也一樣,她也是個可悲的人物,讓人同情可憐。
短短幾幕,七巧表現(xiàn)出了她各種變態(tài)心理:首先在老太太面前給云澤胡亂說媒,得罪云澤,引得眾人討厭,自討沒趣兒。后來又與小叔調(diào)情,調(diào)情未果又百般訴苦,最終引誘不成。最后,面對自己的哥哥嫂嫂,盡情地發(fā)泄著自己的幽憤,那股潑辣,對金錢的貪欲勁兒更是展露無遺。
就這樣,忍受著丈夫“死去”肉體的氣味,曹七巧緊皺著眉,一天天過著日子。
畫面模糊恍惚。再次明晰時,已經(jīng)呈現(xiàn)另一番景象了。
窗外的翠竹簾子退色了,屋內(nèi)鏡子里的人已老了十年,還多了一副遺像,覽遍屋內(nèi)各處,便知世事變遷。鏡頭放大屋內(nèi)的人,便知曉物是人非。
如今的曹七巧成了寡婦,身邊只剩一對兒女。
不久后,所有人都到齊,等待著 九老太爺 來給他們分家。呼嘯的風(fēng)聲,肅靜的堂屋,為了金銀,一場鬧劇上演了,當(dāng)然主角還是曹七巧。
分家后,經(jīng)過曹七巧與小叔 季澤 的情愛糾結(jié)的對話,接著又是一場雙方為了金錢撕破臉的較量,此處語言、動作、情緒從文字里抽出,勾勒,浮現(xiàn),便成了絲絲入扣的畫面,有了活動明快的影像。
七巧的倆孩子長白和長安已長大成人,然而在這位母親的毒害下,倆人的命運(yùn)都是悲哀的。
最后一幕:昏暗的燈光下,“七巧似睡非睡的橫在煙鋪上”,彌留之際,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畫面轉(zhuǎn)換,一個年輕姑娘 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 去了。 七巧這樣回憶著,幻想著······這時,鏡頭定格在她蒼老的臉上,一邊臉頰流下的眼淚漸漸干了。
于是,三十年前的月亮隨著幕布緩緩落下了。
金鎖記讀后感24
一提起張愛玲,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我知道,她是個很有名的女作家。我也是這樣,不過我雖知道她的名聲很大,一味聽到身邊的人說張愛玲很有名,很少有人在我面前對她的作品做字或句的評價(jià),我也很少讀她的作品。
最近在圖書館看了關(guān)于她的書,其中有很多篇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茉莉香片》,》,《琉璃瓦》,《金鎖記》,《花凋》,《心經(jīng)》,《年青的時候》,這八篇小說都編寫在《傳奇》這本書中。
讀了一些,感覺她的文章都太過平淡,她對各種愛情,婚姻之間發(fā)生的新事物有著抵抗心理,她寫出來的都是她害怕的東西。還有一點(diǎn)就是她的文章開門見山,不僅僅是開門見山,而是開門見一切,以前看書書中多會有些鋪墊,然后自然而然引出人物、事件等,所謂開門見山,也不過是一筆帶過看似有關(guān)系又無關(guān)系的東西后引出故事發(fā)展,這樣看起來有根有據(jù),而張愛玲開頭就接著說主人翁怎樣怎樣,讓人不由得一愣,對于這個故事完全沒有一點(diǎn)構(gòu)想。所以對我來說看起來沒有什么興趣。
要說張愛玲的小說有點(diǎn)說明特點(diǎn)的話,應(yīng)該是那個《金鎖記》,這部被譽(yù)為文壇奇跡張愛玲的最圓滿之作,小說講的是一個嫁入有錢人家的不幸女子曹七巧——那副貪財(cái)、吝嗇的樣,活靈活現(xiàn),因?yàn)樽约夯橐龅牟幻罎M還導(dǎo)致了自己的兒女也不能得到美滿的婚姻,女兒好不容易大齡談戀愛,她卻從中攪和,我不禁驚嘆:哪會有這樣的母親。把自己鎖在黃金枷鎖里的人,不給自己快樂,不給身邊的人快樂,甚至不給所愛的人快樂的故事。
在我第一次看完《金鎖記》時,對曹七巧這個瘋狂變態(tài)的女人有著咬牙切齒的憎恨與厭惡。但是后來,我又看了一遍,覺得可以慢慢理解這個人物,領(lǐng)會作者對她的刻畫心理。對曹七巧的世界,我不再覺得陰森可怕,心中的憎恨與厭惡早已被更多的同情與憐憫替代。其實(shí),七巧也是個可憐的人,她也曾擁有過夢一般短暫而瑰麗的青春年華,而這一切都隨著嫁入姜家而成過眼云煙。一個年方二八的姑娘,一具沒有生命的空殼,毫無感情可言,卻注定要相守一生。這在今天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而在那個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那些所謂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從小接受的便是三從四德的教育。一個女子一旦嫁為人婦,便是恪守婦道,從一而終。丈夫可以在外征歌逐色,作為妻子的一旦又有什么想頭,便被看作傷風(fēng)敗節(jié),十惡不赦,為世道所不容。三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婦女們也逆來順受慣了,還時不時有上佳表現(xiàn),來個烈女守節(jié),弄出個貞節(jié)牌坊的名堂,為千古歌頌,卻不知其又害了多少女子!
作為一個舊時代女子,七巧不懂得什么人生觀、價(jià)值觀、愛情觀,她最初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美滿的歸宿,有人真心愛她。可她不能自己選擇,命運(yùn)把她帶進(jìn)了一個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更沒有愛情的世界,在那里,只有冷漠、欺騙、中傷,只有用綾羅綢緞、黃金珠寶堆砌起來的丑陋的世界。七巧只是一個舊式的女子,也許她能夠潑辣地對付姜家的人,可是她卻無法去抵抗她悲慘命運(yùn)的肇事者——那整個不平等的社會,她只能任由自己被一只黃金枷鎖牢牢地鎖起來,從此沒有愛,只有很,直至人性的完全淪喪。就這樣,一個出身不高的女子,盡管她自己不樂意,投身于上流社會的禮儀和罪惡之中,最后她卻成為上流社會最腐朽的典型。
而在當(dāng)今社會,甘愿嫁給一個比自己年長幾十歲或身體有缺陷而家財(cái)萬貫的人的妙齡女子大有人在,心甘情愿把自己鎖在黃金枷里,只不過是為了物質(zhì)上的虛榮,這樣說來,如果把她們放進(jìn)七巧的社會里,恐怕不會有什么七巧式的悲劇了吧——她們心甘情愿的。看來,社會在進(jìn)步,文明在進(jìn)步,而人性與道德卻有可能退化。
以上感受只是零星讀了幾篇,她的文字雖然趨于平淡,但是寫出來的文章卻被很多讀者喜歡。對像這樣好的文章的感悟能力可能還要通過不斷閱讀用心去感受其字里行間的文字魅力吧。
金鎖記讀后感25
“年輕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妹妹在深夜里看天上懸著的那一輪月亮?xí)r,我都會想張愛玲該是有點(diǎn)近視的,但她又不戴眼鏡,我也一樣,每每想起都覺得彌足珍貴。那樣一個如蒼涼手勢的傳奇女子又是怎樣訴說幾十年前那一輪月亮下的悲劇的?
我是不喜歡曹七巧的,最開始的時候。因著她,讀完金鎖記的時候,我覺得如此瘋狂,這個世界。是她把她身邊的人——她兒子、女兒都帶入悲涼的境地,我是不諒解她的,那樣的拖累人。再讀一遍,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她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底下的女子,因著喜愛三爺季澤,她在姜家做了一個殘疾人的妻子30年。最初,她是當(dāng)壚賣酒的女子,和一般的酒家女一樣有著如花的心事,卻在財(cái)欲與情欲的迫害下,性格扭曲,行為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
我最終諒解了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苦,她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入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她失去了愛情,親情。她只是沒有在受到封建家桎梏——那把金鎖時和其他人一樣沉淪而已,她有何錯。
只是我依舊不能喜愛她,她擁有著“一個瘋子的謹(jǐn)慎和機(jī)智”,為了報(bào)復(fù)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tài)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她終究把她的家變成了煉獄,里面的受盡折磨,外面的人看著逃之夭夭。又報(bào)復(fù)了誰?徒留下讀者的無奈罷了。
這樣的故事曾發(fā)生過,并且曾一直發(fā)生。“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有完——完不了。”的確封建制度的壓迫,只要封建思想還存在就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七巧存在,上演一個又一個的金鎖記。那應(yīng)該是張愛玲寫作所想傳達(dá)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人生在世上,從來是充滿磨難的。如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如斯嘉麗經(jīng)歷的家破人亡。但人活在這世上,不應(yīng)是沉淪在苦難中,與苦難一起成為苦難,而是向著一點(diǎn)希冀的光亮,勇敢而堅(jiān)定地前行。曹七巧沒有錯,不能說我一定做得比她好,但我覺得放下才是解脫,永遠(yuǎn)存著希望,生活才會在陽光底下熠熠發(fā)光。
金鎖記讀后感26
小說的開篇,是一段短小而意味深長的序,三十年前的月亮,在年輕人眼中是模糊而陳舊的,但在老年人眼中是帶著凄涼的歡愉的。或許月亮本身并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是對於年華逝去的人們來說,三十年前的月亮就代表了三十年前他們那青蔥的時光——無論如何是要強(qiáng)過如今的。
主人翁曹七巧并沒有急著出場,而是在下人和妯娌們的口中漸漸地顯出了輪廓。七巧的夫家姜家是個在戰(zhàn)亂中中落的名門望族,革命之后避兵到了上海,依舊行的是傳統(tǒng)的封建家法。在下人的口中,她是個家里開麻油店的下等人家的姑娘,嫁了一個身有殘疾的丈夫,談吐粗俗沒有忌諱,還因著自家舅爺手腳不乾凈落了話柄被人后詬病。可見在姜家,連下人們都瞧不起她。
就在兩個年輕丫頭聊得正興起時,趙嬤嬤厲聲制止了她們,并唉了一聲道:“你們懂得什麼!”此舉頗有弦外之音,似乎年紀(jì)已高的趙嬤嬤比起年幼的丫頭們,更加理解和同情七巧的不幸,甚至有為七巧辯解開脫之意。
天亮之后,妯娌們開始出場,在她們的口中,七巧成了更加不堪的一個人——年紀(jì)輕輕的婦道人家,卻抽起了鴉片。
至此為止的段落描寫,都讓我有種深深地熟悉之感,實(shí)在是像極了《紅樓夢》。張愛玲的筆法,充滿了古典小說的味道,以旁人的言語行動烘托主人公的形象的描寫,更是與《紅樓夢》中寶玉的出場有著七分的相似。
而在此之中,還含著許許多多隱晦的諷刺。首先是七巧的名字的由來,乃是因她出生七月而來,而七夕正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佳期,頂著如此美好的名字,七巧卻嫁了一個殘廢的丈夫,不光如此,她更是被家中上下不待見,連剛剛陪嫁過來的鳳簫也說:“怪道呢!我雖是初來,也瞧料了兩三分。”本應(yīng)是好姐妹的妯娌,也不體恤她的苦處,反而說:“年紀(jì)輕輕的婦道人家,有什麼了不得的心事,要抽這個解悶兒?”
作為文中重要意象的月亮,至此也出現(xiàn)了兩回,一為序,二為時間的轉(zhuǎn)換。在之后的文章中,月亮更是作為轉(zhuǎn)場過度以及人物境況的隱射出現(xiàn)過多回。張愛玲如此熱衷地描寫月亮,并且描寫得絲絲入扣細(xì)致入微,或許與她早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18歲時張由於與繼母不睦而被父親關(guān)入小黑屋受盡折磨,在小黑屋里,她常常透過窗戶眺望月亮。所以在張愛玲的眼里,月亮是一樣并不美好的象征,因此將月亮大量地運(yùn)用於小說之中,似乎也傳達(dá)了小說悲劇的結(jié)局。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大量的鋪陳之后,小說的主人公曹七巧終於出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瘦骨臉兒,朱口細(xì)牙,三角眼,小山眉”。看著也是一副清麗佳人的模樣,誰知一張口便是刻薄話,講起葷段子也口沒遮攔,本想和幾位妯娌套套近乎,卻也不受人待見,就連剛過門的蘭仙,都一早對這位二奶奶沒幾分好感。七巧自己也知道這屋裏的人都瞧不起她,但她還是費(fèi)心張羅著家裏的事,為二小姐蔣云澤操心婚事,可二小姐不但不領(lǐng)情反而恨透了她。
可是七巧并不是這屋子裏唯一不受人待見的人,姜家三少爺姜季澤是個十足的敗家子,他自己曾說:“這一家子從大哥大嫂起,齊了心管教我,無非是怕我花了公賬上的錢罷了。”可見他和七巧一樣都是不得人心的人。
姜季澤出場時,作者頗費(fèi)了些筆墨在他外形的描寫上——“生得天圓地方,鮮紅的腮頰,往下墜著一點(diǎn),青濕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里永遠(yuǎn)透著三分不耐煩”。嫣然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可是那“三分不耐煩”卻也透露出了他的玩世不恭和叛逆。
按理說,姜季澤本是七巧的小叔,但二人見面時的言談舉止,卻頗像情人,七巧“掀著簾子出來了,一眼看見了季澤,身不由主的就走了過來”,然后“把蘭仙揣著捏著,捶著打著,恨不得把她擠走了才好”。而季澤呢,則當(dāng)著媳婦兒的面與嫂子斗嘴調(diào)情,還說出了“三字并沒有留過我,怎見得留不住?”這種大膽的話。接下來兩人更是在行動上坐實(shí)了曖昧關(guān)系,先是七巧“將手貼在他腿上”,接著季澤又“俯下腰,伸手去捏她的腳”。在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中,腳對於女人來說是十分隱私的身體部分,從不輕易示人,何況給人捏上一捏,可見二人的關(guān)系實(shí)在非比尋常。
但是縱使兩人是這般的關(guān)系,季澤也并沒有為七巧悲慘的人生帶來一抹亮色。當(dāng)七巧疾聲控訴自己那沒有生氣爛肉一般的丈夫時,季澤的反映非但不是去憐惜她、安慰她,而是輕浮地捏了她的腳。當(dāng)七巧的真心換來的卻是對方這樣的輕佻的玩笑一般的反映時,她的內(nèi)心就如同發(fā)髻上插的風(fēng)涼針一般,在風(fēng)中涼得冰冷徹骨。
親人不親,情人不情,七巧就像是“玻璃匣子里的蝴蝶標(biāo)本”,而釘住她的,就是那黃金的枷鎖。對於蝴蝶,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我的朋友炎櫻說:‘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她自己。’”而七巧非但是個鬼魂,還是個被釘住了的鬼魂。
在七巧的夫家人出場完畢之后,她的娘家人便上了場。在此處作者又使用了大量的鋪陳來引起讀者的懸念,先是由小雙“鬼鬼祟祟”、“囁囁嚅嚅”仿佛不敢告人一般地和七巧匯報(bào)了舅爺?shù)膩碛崳又檎浜托‰p的談話又顯露出姜家人對曹家人的輕視,就連老太太,明知道親家登門拜訪了,卻裝作不知道。可見不光是七巧,整個曹家,都被人瞧不起。
然而曹大年夫婦作為七巧的兄嫂,是否為七巧帶來了心靈上的慰藉呢?初見時,似乎是有的,嫂子為她帶來了一籠字菜,兄妹二人更是淚目以對。但不多時,三人的一開口談話,整個氣氛就變了味道,兄嫂自北方來到上海來,本是不易,見了妹妹本想說幾句體己話,可是七巧似乎認(rèn)定了哥哥嫂嫂就是看中了她背后的錢,對哥哥冷嘲熱諷弄得好不尷尬。饒是如此,兄嫂臨走時七巧還是拿出了頂貴重的禮,看來在七巧心中,還是將親情看得十分珍重的。
只是七巧的這份珍重,卻并不能抵消兄嫂心中對她的不滿,她嫂子剛出姜家的門,便道:“如今瘋瘋傻傻,說話有一句沒一句,就沒一點(diǎn)得人心的地方。”至此作者第一次藉著人物的口中說出七巧“已瘋”這件事。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七巧心靈開始逐漸地扭曲,她成為了一朵妖冶詭譎滿身是刺的惡之花,她要把接近她的人全部污染然后摧毀,在自己最親近的兒女身上復(fù)刻自己的悲劇,如同不滅的月光一樣,故事在下一代的身上又重新延續(xù),完不了。
張愛玲在最后寫道“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金鎖記》之所以有著極高的評價(jià),不僅在于其拉開了兩性關(guān)系溫柔朦朧的面紗,以鋒利的角度直面殘酷陰冷的人性,更在于它深刻的社會性。七巧的悲劇不只是她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悲劇,她的悲劇是這個病態(tài)的扭曲的社會造就的,七巧是這個黑暗社會的代言人,她的丑惡其實(shí)就是這個社會的丑惡。
金鎖記讀后感27
不是悲劇,卻會讓讀者自內(nèi)心里產(chǎn)生恐懼之情。
初見“七巧”這個名字時,以為會是一個美麗自強(qiáng)的女子,受命運(yùn)的愚弄而生活不幸,就像張愛玲其他小說中的美麗女子一樣。民國時期大概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命運(yùn)是如何捉弄其中或是之外的人群的。我喜歡“七巧”這個名字,所以我不會去評價(jià)她的好壞。她不是一個可悲的女子,她比其他許多女子有更多的機(jī)會去選擇不一樣的生活,她也從沒有因?yàn)榍优扯ロ槒乃哪锛一蚴瞧偶一蚴瞧渌恕?傊\(yùn)施加在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所以,她不可悲。所以,她不虧欠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于是選擇以一種病態(tài)的方式去宣泄由于自己的怯懦而加之于身的憂傷的不滿。我想,所有這一切都不應(yīng)該歸結(jié)為一個時代或是一個群體的共性,而只是個人選擇的不同,這也是人性復(fù)雜的地方,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許多不為人知的精彩畫面都不過是一個平常普通的場景,只是因?yàn)橐粋人的存在才顯得與眾不同,而我們永遠(yuǎn)無法真正進(jìn)入那個人的世界。就像七巧,她在我心中依舊是一個有著美麗名字的神秘女子。
金鎖記讀后感28
張愛玲描寫男權(quán)制度社會里女人的惡,女人的力量,這本已是她藝術(shù)創(chuàng)造中非常大膽的成分,可是她還有奇特的一種方式,那就是描寫男權(quán)制的社會里男人的軟弱。在傳統(tǒng)的宗法父權(quán)社會中男性所占有的主體權(quán)威,在張愛玲的文本中卻干脆地被作家的文學(xué)書寫所暗中破壞、諷嘲與顛覆。張愛玲正是在感悟和思考女性命運(yùn)與生存境遇之后,以清醒的女性意識觀照這一特定條件下的父權(quán)變奏。在《金鎖記》里“父親”是缺席的,女性家長是作為說話主體出現(xiàn)的,男性家長的缺席和去勢父親的書寫,可以看成一種反串歷史、文化現(xiàn)象的女性書寫模式,女性角色被作為安置在主角位置而非從屬位置,這是個女人的世界。曹七巧的丈夫姜家二少爺是個骨癆,如同行尸走肉;她的小叔三少爺是一個風(fēng)流敗家子,靠祖上遺留的家業(yè)茍延殘喘。七巧則代替父親職責(zé)把兒子長白調(diào)教得懦弱無能。在這些去勢父親群體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因失去權(quán)勢而流露出來的閹割焦慮,他們不但被敘事主體推向絕望的處境之中,并被敘述者剝奪了他們作為象征男性宗法父權(quán)的主體身份。張愛玲在作品中不動聲色地消滅了這些男性的暴力與霸權(quán),顛覆了男權(quán)社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張揚(yáng)了女性的力量。
在男權(quán)中心意識的受述者(讀者)看來,七巧依然擺脫不了“惡婦”、“**”的指責(zé),如四十年代上海文壇對張愛玲作出最有分量評論的傅雷先生,在《論張愛玲的小說》一文中,將七巧定位于“一個出身低微的輕狂女子”,“從表面看,曹七巧不過是遺老家庭里一種犧牲品,沒落的宗法社會里微末不足道的渣滓。但命運(yùn)偏偏要教渣滓當(dāng)續(xù)命湯,不但要做兒女的母親,還要做她媳婦的婆婆,把旁人的命運(yùn)交在她手里”,“門戶的錯配已經(jīng)種下了悲劇的第一個原因”,“然而最基本的悲劇因素還不在此。她是擔(dān)當(dāng)不起情欲的人,情欲在她心中偏偏來得囂張”。然而,對男性中心意識有著清醒的反省與認(rèn)識的男性受述者卻依然聽出了女性立場鮮明的敘述聲音,并對傅雷的男權(quán)傾向做出了批評指正:“傅雷對七巧的評價(jià)充滿性別與階級歧視的話語霸暴力,他稱七巧為‘出身低微的輕狂女子’。將七巧的行為視為‘輕狂’,暴露了傅雷所執(zhí)的道德標(biāo)尺——不允許女性表達(dá)對情欲,尤其是對‘性’的要求。”傅雷的男權(quán)中心意識在文本充滿理解與同情的敘述聲音的干擾下,亦對七巧流露出有限度的同情,“就在一個出身低微的輕狂女子身上,愛情也不會減少圣潔”,“她戰(zhàn)敗了,她是弱者。但因?yàn)槭侨跽撸蜎]有被同情的資格了么?弱者做了情欲的俘虜,代情欲做了劊子手,我們便有理由恨她么!作者不這么想。”而對于具有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女性受述者,卻從七巧的“瘋狂”里感知到七巧做為一個健康自然的女人對生存、對情欲要求滿足的天然合理性,讀出了幾千年宗法父權(quán)的罪惡與腐朽。
張愛玲對《金鎖記》描繪的那個年代已離我們遠(yuǎn)去,可主人公曹七巧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索,這正影射了中國傳統(tǒng)家族制度下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中生存的實(shí)態(tài)。曹七巧有女權(quán)主義反抗壓迫的強(qiáng)烈意識,但她這種反抗的方式是畸形的,從而導(dǎo)致她遠(yuǎn)離人道而趨近獸道。曹七巧是一個戴著金錢枷鎖的女人,是一個戴著封建鐐銬掙扎的女人。在中國宗法體制中,在女性喪失主體中,在父權(quán)政治利益基礎(chǔ)上,在宗法體制的關(guān)系男女、君臣、父子、夫妻的主從身份的情況下,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大主軸中,無論七巧是循規(guī)蹈矩,甘于忍受自己被分配的角色,還是離經(jīng)叛道,反抗命運(yùn),都注定要陷入金錢與身體、身體與法、性與愛情兩相對立的艱難處境。
張愛玲對《金鎖記》描繪的那個年代已離我們遠(yuǎn)去,可主人公曹七巧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索,這正影射了中國傳統(tǒng)家族制度下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中生存的實(shí)態(tài)。曹七巧有女權(quán)主義反抗壓迫的強(qiáng)烈意識,但她這種反抗的方式是畸形的,從而導(dǎo)致她遠(yuǎn)離人道而趨近獸道。曹七巧是一個戴著金錢枷鎖的女人,是一個戴著封建鐐銬掙扎的女人。在中國宗法體制中,在女性喪失主體中,在父權(quán)政治利益基礎(chǔ)上,在宗法體制的關(guān)系男女、君臣、父子、夫妻的主從身份的情況下,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大主軸中,無論七巧是循規(guī)蹈矩,甘于忍受自己被分配的角色,還是離經(jīng)叛道,反抗命運(yùn),都注定要陷入金錢與身體、身體與法、性與愛情兩相對立的艱難處境。
金鎖記讀后感29
喜歡張愛玲嗎?或者,有沒有注意到她的一篇小說,《金鎖記》。
一個很偶然的機(jī)會,在西區(qū)那排整整齊齊的架子里找到它。封面是個凌厲的女人,看著很吸引人。可惜本子早已翻的破舊,厚厚地卷起邊。我向來不喜歡卷邊的本子,于是準(zhǔn)備把它借去拿大本子壓平整了,認(rèn)真開始看。
第一遍細(xì)細(xì)看,涌上一股憎惡、鄙夷、惡心。覺得她是我所知道的所有人中最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她深深懂得如何從精神上去摧毀一個人,周圍的人要是有任何的不幸,我甚至?xí)X得七巧要是在場定會高興地笑出聲來。瘋狂的忘我的聚斂財(cái)產(chǎn),挑唆老太太把二小姐嫁出去,疑心侄子是哥嫂圖謀她錢財(cái)?shù)钠遄樱钃蟽鹤舆^正常的婚姻生活,無恥狠毒至極地摧殘兒媳致死,折磨得長白的二房吞生鴉片自殺,給女兒裹腳,誘騙女兒抽大煙,硬生生拆散女兒婚事......
她瘋了,說瘋言瘋語,做瘋事瘋?cè)耍羁膳碌模怯兄粋瘋?cè)说膶徤髋c機(jī)智。
這種惡毒、自私的性格讓我想起《半生緣》中的曼璐,一樣的深宅大院,一樣的將自己的痛苦壓在自己最親近的人上。然而后者害的是她妹妹,前者卻讓周圍所有人恨毒了自己,也讓自己在萬種不幸中孤獨(dú)死去。
同樣是人,作為妻子得不到相應(yīng)的愛情而扭曲也就夠了,最不能忍的,是她作為母親對孩子們的戕害。一位經(jīng)受苦難的母親總希望能將最好的一切給孩子們,不論自己有多難,總希望兒女幸福,不再受到任何的不幸和傷害。但七巧,刷新了我的觀點(diǎn),從受虐、到自虐、再到虐別人,她總將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原本應(yīng)該愛他們的人痛苦上,讓大家都在這痛苦中沉淪,自私而惡毒。
她,簡直是個變態(tài)。
可是,我卻反反復(fù)復(fù)地看了她病態(tài)的人生很多遍,每回,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最近一次的閱讀,已然沒有之前那股深深的怨氣,不想說什么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只能是理解,理解七巧在扭曲的社會中產(chǎn)生的扭曲的人生。
三十年前的月亮,在七巧的心里該是極美的,正如她滾圓雪白的手臂,年輕又有活力。
那時候的她還沒有進(jìn)姜公館,還只是一個麻油店的女兒,十八九歲,高高挽起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襯袖,一副青春、麻利、潑辣的樣子;
那時候,對她傾心的人很多,有喊她“曹大姑娘”的豬肉店伙計(jì),哥哥的結(jié)拜兄弟,還有一位裁縫的兒子;
那時候,她一定不會想到,最終陪她的是那一塊沒有生命力的死肉,可以被擼到腋下的冰冷的翠玉鐲子,以及滲透著各種尖利狠毒的回憶。
歲月太沉,命運(yùn)太難,作為那時代的女人,想必有著許許多多的不愿意。她是甘心嫁給不中用的人么?沒有兄嫂的貪財(cái),也許最后的她是身著布衣安詳?shù)厮涝趦簩O圍繞的安樂椅上;她是向來都不信男人的嗎?若不是姜季澤處處設(shè)計(jì),以情為餌,對愛情,她也是有自己的幻想的吧;她是一直都尖酸刻薄么?啊!要是把你放在勢力的大戶人家,孤兒寡母,沒幾分刻薄潑辣怎么為孩子們掙得一份前程?
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年輕的女人,不幸的無愛的婚姻帶給她太多的不幸,慢慢地,一點(diǎn)一點(diǎn),在這罪惡的土壤中滋生出了人性的惡之花——但凡是七巧缺的,別人就不能有。所以,箍在她身上的那件黃金的枷鎖,變成了一件兇器。她用這件兇器用力地劈向她的親人和敵人,在他們的痛苦的呻吟中尋找自己曾經(jīng)失落的快樂。她甚至不憚以最陰險(xiǎn)的惡意揣測別人,平扁尖利的喉嚨割著人像磨鈍了的剃刀片,來去來去,又來去,直至血肉模糊讓沒死的也送上半條命來......而這個過程中,她,是最痛苦的一個。
我們總將眼淚和同情送給弱者,將所有能想到的壞話送給施暴者,但不是每件事都能用好壞對錯來直截了當(dāng)?shù)淖龀鲈u判。是非對錯,總要在相對的大環(huán)境里才能更客觀的做出評價(jià),可能在我們眼中的瘋言瘋語,于當(dāng)事者眼里,卻是句句在理的大實(shí)話。曹七巧的一生,她用了自認(rèn)為最正確的方式,別人或視為卑劣,或視為可笑,但終是七巧個人的歲月痕跡。我們對此的種種評價(jià)都是蒼白無力的。
當(dāng)然,這些終究是張愛玲清冷的、最刺骨文字塑造的,她只是把真相剝出來,不加修飾血淋淋地扔給人們看,這樣的悲劇可能還有,只是換了個形式,換了張皮,正如文中的這一句:
“三十年后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金鎖記讀后感30
昨晚臨睡前隨便翻看了一下這本書,或許是太過匆忙,并不曾去細(xì)細(xì)推敲張氏的語句,也沒有特意去把所有人物關(guān)系仔細(xì)梳理一番,只當(dāng)是讀了一個小故事。說實(shí)話,現(xiàn)在頭腦里也只是留了一個梗概而已:七巧原是麻油鋪老板的女兒,年輕時雖不人見人愛,但也被幾個人喜歡著。后來嫁給有錢人家患有先天軟骨病的二少爺做少奶奶,豪門的生活并不容易,丈夫殘疾無人撐腰讓她不得不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維持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她怨恨于自己的丈夫是殘疾想要委身于三少爺卻被拒絕,她將自己的不滿、委屈,甚至情欲轉(zhuǎn)化為尖酸、刻薄。后來她殘疾的丈夫終于死了,她與一兒一女相依為命,或許之前的悲劇只是她一個人,可是從此時開始,她開始創(chuàng)造新的悲劇,而這悲劇的主人公就是她親生兒子、女兒。她把兒媳逼死、破壞女兒的婚事,她是這樣可恨的一個人!
可是,我們真的能怪她嗎,她原本就是一個可憐的人呀,分家后的她再也無法通過對別人尖酸刻薄來獲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所以她只能夠?qū)⒛抗廪D(zhuǎn)向她的兒子女兒,作為一位母親,她希望自己的兒子過的好,可是作為一個可憐的女人,她不愿自己的兒媳會比當(dāng)初的自己更幸福;作為一個母親,她希望女兒能嫁出去,可是,她又害怕外人圖謀她的財(cái)產(chǎn)。人性或許本來就是這樣的,當(dāng)你是不幸的時候,你便希望別人也是不幸的;當(dāng)你千辛萬苦得來某一樣?xùn)|西時,你覺得人人都在覬覦它,所以你不會再相信任何人。七巧固然可恨,可是或許那只是最原始的人性在她身上的復(fù)蘇。
金鎖記讀后感31
我從高中就開始說自己瘋狂地喜歡張愛玲,一直喜歡到大學(xué)畢業(yè),也只是看過《傾城之戀》,甚至都沒看完。不過有聲小說我倒是都聽完了。
記得曾經(jīng)面試央視的某個外包節(jié)目,HR問我最愛誰,我說張愛玲,他問我讀過幾部張愛玲的小說?我就把有聲小說聽過的全說了出來,他問我最喜歡那部的時候,我說是《傾城之戀》。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當(dāng)時沒看其他小說的文字版吧~有聲小說畢竟不深刻。
正式開始閱讀張愛玲的小說,是從畢業(yè)之后工作開始的。北漂的工作之路太漫長,地鐵上打磨時光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電子書。那個時候我開始選擇讀《人性的弱點(diǎn)》,以此來緩解剛工作的我的心里不平衡。
之后,我開始看《金鎖記》和《傳奇》。
加上《傾城之戀》,我最愛的是《金鎖記》。
大概對于我來說,《傾城之戀》太過完美,《傳奇》卻又太過破碎。《金鎖記》正好處在平衡點(diǎn),那么深刻地揭露人生的悲劇,卻又用著及其調(diào)侃的故事情節(jié)。我所了解到的張愛玲,除了胡蘭成、賴雅、她的母親和她的姑姑,似乎其他的,都成了盲區(qū)。
張愛玲被文學(xué)化了。至少,在我所接觸到的所有資料中,她簡直就是文學(xué)的化身。但是我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感覺她是一個渴望文藝與虛榮的普通女生。只是有一些自閉。
《金鎖記》的原型我忘記了,大概又是她幼時讀過的某些故事吧~啊啊啊,跑題啦~~~
其實(shí)我不喜歡曹七巧這個人,她總是會讓我想起祥林嫂。我卻又那么深刻地喜歡這個故事。
我以為自己是出生在20世紀(jì)末端的90后,小時候夢想著自己是改變世界的新力量。但是工作之后,忽然發(fā)現(xiàn)一切并不是這樣。我的母親,我的領(lǐng)導(dǎo),我的一切一切,都有無形的綁架。
是的,生活中,原來這么多曹七巧。她們幸福也好,不幸福也好。她們都迫切渴望著自己身邊的人不要重蹈覆轍,但是她們的行為,卻導(dǎo)致悲哀繼續(xù)延續(xù)在了別人的身上。
我們都是這樣喜歡攥緊手中的東西,卻發(fā)覺手中是那樣細(xì)膩的沙粒。
我同情那個年代,就如同情現(xiàn)在。
自由是相對的,比起那個年代,我們的確自由太多。只是這份自由之后,我們又犧牲了什么?或許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媽媽那天說我拜金。
或許我也不是真的拜金,只是真正進(jìn)入了曹七巧的世界。我開始講她的想法告訴我媽。而我,其實(shí)并不是。
我看重愛情,哪怕讓我散盡自己的錢財(cái),我也愿意換一個真愛回來。
只是現(xiàn)實(shí)告訴我,真愛那么難尋。
曹七巧,到底是誰給了你金鎖?到底是誰綁架了你的思想?
而我們,90后,不知不覺間,又戴著怎樣的金鎖行走?幾十年后,會不會有人翻出《金鎖記》,然后笑著說,瞧瞧21世紀(jì),原來是這樣子……
金鎖記讀后感32
看完話劇版的金鎖記,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微博:你好,命運(yùn)的棋子。你好,絕望的塵埃。
這句話形容曹七巧,甚是貼切。
從這出悲劇里,有人看到了門不當(dāng)戶不對,有人看到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有人看到了偷偷摸摸的不倫戀,有人看到了為原生家庭所累而影響了婚姻幸福的廣大子女。
不管看到了什么,曹七巧代表的是某一類女性的命運(yùn),無論時代如何更迭變遷,在人情社會里,這樣的女性總是存在的。多少人為了達(dá)成自己的目的,白天謀殺自己的幸福,晚上放縱自己的情欲呢?這也是這出話劇的布景簡單的我原因,許鞍華導(dǎo)演并不想重現(xiàn)舊上海的家庭氛圍布局,只是用兩扇木柵欄隨著情節(jié)變換而不斷改變方位,柵欄代表牢籠,代表枷鎖,代表橫亙在七巧和命運(yùn)中的一堵隱形的墻,每個時代,都有曹七巧這樣的悲劇人物,換到現(xiàn)在,就是出身不好卻不腳踏實(shí)地,硬要靠著婚姻躋身上流家庭,要么委曲求全,一輩子都戴著鐐銬和面具舞蹈,要么離婚走人,看透之后做個明明白白的自由身。曹七巧是麻油鋪家的女兒,哥哥貪財(cái),為百兩聘禮把她嫁進(jìn)了官宦家庭的殘疾富二代當(dāng)老婆,由于出身不好,背后遭人歧視,她未低眉順眼,只用囂張跋扈來掩飾自卑自貶的內(nèi)心。為了得到愛,得到性,她和風(fēng)流敗家,善于玩弄女人的小叔子好上。最后她變得乖戾,扭曲,變態(tài)......她是舊時代的女性,不像現(xiàn)在的婚姻不幸的女性,可以轉(zhuǎn)移注意力,從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可以旅行,可以學(xué)習(xí),可以發(fā)展愛好,可以擁有其他的除了婚姻能給她的東西,她是命運(yùn)的一顆棋子,但勇于翻盤洗牌,選擇反抗,陷入了瘋狂的報(bào)復(fù)中,但時代和社會只會把她推向更深的懸崖。她的咄咄逼人,囂張乖戾把整個家族搞得雞犬不寧,眾叛親離,她逼迫女兒和自己抽大煙,拆散女兒的幸福。干涉兒子的婚姻生活,把媳婦兒折磨死......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甭想得到,拉著下一代的命運(yùn)作陪葬。等到周圍的人一個個消滅干凈了,最后消滅自己。
傅雷在《論張愛玲的小說》中提出“明知掙扎無益,便不掙扎了,執(zhí)著也是徒然,便舍棄了。這是道地的東方精神:明哲與解脫,可同時是卑怯、懦弱、懶惰、虛無。“,傅雷借此來批評某些過于沉溺”寂寂的死氣“的小說,從而突出《金鎖記》里表現(xiàn)地有位突出的那種因?yàn)閽暝a(chǎn)生的絕望的張力。曹七巧未能逃脫所謂的“徒勞”的命運(yùn),這樣的結(jié)局和張愛玲其他小說的主人公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唯一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曹七巧卑微的出生和市井底層的生活反而使她的身上帶有一種強(qiáng)烈的原始欲望,傅雷更明確了這欲望指的就是“情欲”,那種有些風(fēng)騷又有些潑辣的對愛與性的渴望。
150分鐘的演出,女主角是香港的“話劇女王”,以大膽細(xì)膩的演繹風(fēng)格著稱,床戲是真演,激吻是真吻,全程繃著神經(jīng),臺詞功底令人驚嘆,陰陽怪氣的強(qiáng)調(diào)拿捏精準(zhǔn),甚至還能好幾次變嗓。恰到好處配樂,大提琴一陣一陣撓著心肺,嚶嚶的女子的哭泣刺痛雙耳,上半場是嫵媚的、寂寞的、痛苦的但還心懷期待的姜家二奶奶,下半場就是裹著小腳的、乖戾的、墮落的、搖晃的、變態(tài)的扭曲的母親。下半場的悲劇是以她女兒長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展開,編劇王安憶對情節(jié)進(jìn)行了刪減,重點(diǎn)突出《金鎖記》里的女性戲份,更有利于凸顯人物命運(yùn)。
月亮升起來了,干涸的、枯竭的、破碎的、千瘡百孔的曹七巧不再喋喋不休,她沒有力氣了,點(diǎn)了火,顫巍地拿起煙斗,吸著鴉片煙,墮入榻中。悔恨嗎?心滿意足嗎?不得而知。
這個版本的《金鎖記》可以說是十分合格了,它呈現(xiàn)出在物質(zhì)重壓下仍能頑強(qiáng)掙扎的人物的強(qiáng)大力量,雖然這力量在小說中是以病態(tài)壓抑破壞摧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但也印證了人存在本身不可回避的悲劇性。
金鎖記讀后感33
《金鎖記》是張愛玲的名篇,可能也是張愛玲筆下最凄厲的一個故事。 一個名叫曹七巧的女人,浮浮的三十年時光,囚在黃金的枷鎖里,跌跌撞撞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劇。 小小麻油店家的女兒嫁入富甲大族的姜家,面對的卻是一個癱瘓?jiān)诖驳墓前A丈夫,她所觸及到的只是一個華麗外表下的陰暗角落,這個叫曹七巧的姑娘命運(yùn)從此被改寫。她在姜家過得是“面上的日子”,老太太、哥嫂、姊妹和下人們面上對她和睦,背地里哪個不是戳著脊梁骨譏諷調(diào)笑。就連貼身的女侍小雙也口不饒人,說曹七巧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慣了柜臺,見多識廣。而”見多識廣“頗識人心的曹七巧又怎會察覺不到姜家對她從里到外至上而下的”敵意“?她從一開始進(jìn)姜家的門大概就成了泄氣的皮球,相差懸殊的門第讓她心虛疑慮,氣就比姜家人短了一截,可是被捆綁在殘廢丈夫身上的這種犧牲又讓她達(dá)到一種奇妙的心理平衡,畸形的婚姻讓她無異于失去了正常女人愛與欲的權(quán)利,空缺的位置總需要東西來填補(bǔ)——金錢,終歸是要回到這最庸俗又最迷人的角色上來。
曹七巧的出身讓她不可避免的帶著市井氣,但在空殼似的婚姻和冰涼帶刺的姜家的雙重碾壓里,她漸漸朝著一個不可控的方向駛?cè)ィ锛疑┳觼硖接H,背地里說,“我們這位姑奶奶怎么換了個人?沒出嫁的時候不過要強(qiáng)些,嘴頭子上瑣碎些,就連后來我們?nèi)デ扑m是比前暴躁些,也還有個分寸,不似如今瘋瘋傻傻,說話有一句沒一句,就沒一點(diǎn)兒得人心的地方。”她刻薄多嘴,毫無教養(yǎng)可言,在矜貴的姜家姊妹像個可笑的小丑,眾人不多言又皆了熟于心。
故事開頭有個斥責(zé)小丫頭們嚼舌根子的趙嬤嬤,還記得有段敘寫“趙嬤嬤翻了了身,吱吱格格牽動了全身的骨節(jié),她唉了一聲道:’你們懂得什么!‘”其后又是“天是森冷的蟹殼青,天底下黑糶什么了不得的心事,要抽這個解悶兒?”初讀對這里不在意,再讀卻感覺趙嬤嬤是全書最有人情味的,起碼對曹七巧而言。趙嬤嬤的斥責(zé)慨嘆一部分是出于對主人家的尊重,但很大一部分也是同為女人又是更懂人情世故的長輩的憐憫,這一點(diǎn)點(diǎn)憐憫是書里人性的亮色。 熬過許多年,終于等到丈夫和老太太的死,三房瓜分了豐碩的家產(chǎn)。曹七巧在分財(cái)產(chǎn)上撒潑賣乖也終是無疾而終。
她帶著一雙兒女長白、長安在外面租下一幢屋子,這么一刻,該是她一生中最心滿意得的時候,多年折耗的青春終于有了回報(bào),一幢房子和大筆財(cái)產(chǎn)以及自此安定閑適的生活。 但沉寂的生活因?yàn)槿隣斀緷傻囊淮蝸碓L而轉(zhuǎn)變了軌道。這個姜季澤年輕時好玩揮霍了大筆家產(chǎn)以至于分家時所得寥寥,在外面養(yǎng)姨太太不干一件正事。輕佻風(fēng)流的三爺竟然向七巧表露長久以來掩埋的愛意,這對于一個心幾近干涸的女人猶如暴雨前的電閃雷鳴!“七巧低著頭,沐浴在光輝里,細(xì)細(xì)的音樂,細(xì)細(xì)的喜悅……當(dāng)初她為什么嫁到姜家來?為了錢么?不是的,為了要遇見季澤,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澤相愛。”然而這場”雨“并沒有落下來,精明的曹七巧時時刻刻提防著,生怕有誰搶走她的財(cái)產(chǎn),就連這一秒她都不曾忘。她憤怒地驅(qū)趕走他,可是還要上樓去看那個遠(yuǎn)去的被風(fēng)穿過的褂子,還要淌著淚······ 其實(shí),我也不相信姜季澤的情意,他曾經(jīng)有過的也只是一點(diǎn)新鮮感和思之不可得的遺憾,何況他當(dāng)初還有過一番要敬而遠(yuǎn)之的內(nèi)心獨(dú)白。可以想見這一事件對曹七巧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她自此深深認(rèn)定男人的虛偽狡詐,也成了斷送一雙兒女的姻緣的心理伏筆。兒子新婚,她卻像高音喇叭一樣宣講兒子兒媳的閨中私事,妒婦般命令兒子來為她燒鴉片,種種釀成兒媳早逝的悲劇。如果說這是她對于自己不幸婚姻的報(bào)復(fù)和發(fā)泄,那對長安親事的干涉阻撓是就是財(cái)欲和姜季澤事件雙重發(fā)酵。
長安是另一個七巧,面容漸漸長成了她母親的樣子,就連命運(yùn)的軌跡也漸漸印合著。長安思慕的童世舫被這個病態(tài)的家嚇得離開了,她與其道別,“長安覺得她是隔了相當(dāng)?shù)木嚯x看這太陽里的庭院,從高樓上望下來,明晰,親切,然而沒有能力干涉,天井,樹,曳著蕭條的影子的兩個人,沒有話——不多的一點(diǎn)回憶,將來是要裝在水晶瓶里雙手捧著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愛。”有沒有覺得驚人的相似?不正是曹七巧望姜季澤離開的重演。人失去愛和對愛絕望,就變成了殘缺的瓷器。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曹七巧的殘缺不僅割傷了她自己,還傷害著她周圍的人。對曹七巧,我的情緒是復(fù)雜的,她是個立體的多層面的角色,讓人憐讓人恨,讓人理解也讓人怨憤。她的虛弱和強(qiáng)橫交織,她畸形變態(tài)的人生又滿目瘡痍,膨脹的物欲填補(bǔ)著空洞的精神世界,她失去太多也扭曲太多。
曹七巧是悲劇的核心——她是靶子也是箭,三十年前的月亮尚好時,她便被眾人瞄準(zhǔn)著,這里面,有她娘家人,有姜家的老太太,還有那姜季澤和一眾小姐丫頭們,每個人似乎都高高在上,都把她當(dāng)作理所當(dāng)然的靶子,她是金錢買來的姨太太,是隨時可以擺弄的小丑。可知箭中帶毒,毒入靶身,最后也會化成更毒更厲的一把箭,瘋癲地射向四面八方。毒性在累積,傷害在擴(kuò)散,殘酷的游戲卻還在不知疲倦地上演。她滾圓的胳膊最終變成消瘦的能讓翠玉鐲子推到腋下的臂膀,被榨干的血肉和扭曲的人性正是曹七巧悲情的人生寫照。我不能將一切罪責(zé)都推給她身邊的人,但不能不說這些看客們的確起到了加速曹七巧瘋魔的作用。
《故鄉(xiāng)》里的楊二嫂年輕時是嬌俏動人的豆腐西施,而終變成了魯迅眼里一個”細(xì)腳伶仃的圓規(guī)“——一個愛占便宜的刻薄的農(nóng)村女人。曹七巧當(dāng)年若是嫁給一個普通男人,可能也是這番光景。她們同是舊時代里的女人,尖銳得讓人生疼,在命運(yùn)的擠兌下,撕下女性溫情的面紗,赤裸裸地直面這個荒唐又荒涼的時代。 金鎖,金鎖,鎖著一個女人的是金銀珠玉。被鎖著的是愛欲與情欲。這把鎖直至死亡也沒有卸下,曹七巧在墓碑下永遠(yuǎn)孤寂,被貼上某個標(biāo)簽淪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我不知道她的女兒姜長安又會有怎樣的人生,最后寫道,三十年前的月亮沉下去,可是三十年前的故事卻完不了。 讀到這里,你才真的懂張愛玲有多殘忍。
金鎖記讀后感34
更年輕些的時候,我是不大愿意讀張愛玲女士的小說的,太過悲涼,所以囫圇讀過幾次《半生緣》與《紅玫瑰與白玫瑰》之后,再沒讀過其它。但我心中是極敬重她的,論文字駕馭能力,現(xiàn)代作家?guī)缀鯚o人能出其右,還有她深刻入微的人性洞悉力,往往看得我一陣憤懣一陣寒涼。 隔了幾年,心境不同了,我看的是人性中潛伏的種種丑惡如何在她筆下無處遁形,便是《金鎖記》了。 《金鎖記》寫得頗有幾分《紅樓夢》的味道,開篇是已衰敗式微的書香世家,一派虛掩的浮華作態(tài)與藏不住的頹唐之象。可我還是會錯了意,畢竟不是"紅樓一夢",寫的不是夢中琳瑯滿目的奇女子。
"金鎖記",寫的只是現(xiàn)實(shí)中俗不可耐的刻薄女子。兩者之間,好比從仙境跌落俗世。而金鎖,那可不是什么攜刻良緣的金鎖,而是純金打造的沉重的枷鎖,上面沾染著的都是斑駁的血跡。 這是我頭一回看講述尖酸刻薄女子一生的傳記,看到開頭,我本應(yīng)該逃走的,卻好奇了,于是跌進(jìn)曹七巧這暗沉無日的人生—— 命運(yùn)待她不寬厚,麻油鋪?zhàn)拥呐畠海毁u去姜家嫁給身患重疾的二兒子做二奶奶,這輩子也就到頭了。她苦她怨,她詛咒毀了她的娘家,姜家,她生惡,造孽。她若性子軟弱,逆來順受,也就沒有這故事了,她若再厲害些,有學(xué)識有膽略,不要把終生景愿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也不失為另一種活路。可她不是,于是這些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自己掙脫不得,也用枷角劈死了幾個旁的人,沒死的,也送去了半條命。
看客茫然,恨她惡毒。可笑的是,到她臨死前,她想要的也不過是尋常人家的生活,有兒女承歡,有個男人待她尚有幾分真心而已。 在曹七巧嫁入姜家沒幾年的時候,她愛上了她的小叔子,姜季澤,一個并不好的男人,可是她是急需要愛一個人,在她看來,任何一個男人都好過她那患軟骨病終日臥床不起的丈夫。她對著那活死人般的一個人,別說愛了,守著他就仿佛自己也成了死人。
后來,那不好的男人圖著她的錢,拿仿佛情深意重的話哄她,她差點(diǎn)信了,卻還是戳穿了他,所以也是徹底失去了他。曹七巧愛著姜季澤的時候還曾是一個女人,而自那一日起,她就只是萎謝了。一年滑作一日的,她就成了那"瘋?cè)?quot;七巧了。 在她還年輕的時候,她還未完全泯滅人性,哥哥嫂嫂來探望她時,她盡管嘴上說著怨恨惡毒的話,把哥哥嫂嫂趕走的時候卻忍不住嗚咽,存著留戀之意。在丈夫老太太過世之后的分家之際,九老太爺去查考兒子長白的書,她說"他爸爸奶奶接連著出了事,他若還有心念書,也不是人養(yǎng)的!",心里怨恨著這兩位,卻也念著一點(diǎn)人之常情。更別說后來裝瘋?cè)鰸姞帄Z家產(chǎn),盡為一雙兒女籌劃,還送長安去女中念書,也是為母之心。
但一個人在黑暗里待久了,心境早已變了萬番,良知最后也消失殆盡了。 文中最妖異的一段,就是她對兒子生出的一抹病態(tài)的畸戀,"這些年來她的生命里只有這一個男人,可是,因?yàn)樗撬膬鹤樱@一個人還抵不了半個。"那一晚的月亮都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七巧像只妖精施展著媚術(shù)竭力引誘著長白,哄他說出新媳婦種種不是,第二日她再把這些話添油加醋抖落出去,她媳婦兒也就臊得只欲尋死而不得了。她再給長白一個丫鬟做小,又變著法兒哄長白吃煙,他上了癮也就不往外跑了,只在家守著七巧與新姨太太。不過這媳婦兒與姨太太最后也還是如她所愿被逼死了。
她兒子的一切都翻不出她的手掌心。 舊社會的女子命運(yùn)總是更悲些,同為子女,女兒長安就比兒子長白慘得多。 七巧親手?jǐn)嗨土碎L安本可以不同的命運(yùn),長安的一生從掙扎到不復(fù)掙扎反反復(fù)復(fù)來來去去終于成了七巧的影子。她從有自我到失去自我再到被愛情喚醒的自我到最后放棄自我,漠然接受一切淪為一個永遠(yuǎn)的影子。 我私心里覺得她是個更可憐些的女子,她性子比較軟弱乖覺,沒有強(qiáng)烈的反抗精神,比起她母親,更像是舊社會普遍活在水深火熱中逆來順受的女子。
她曾經(jīng)是有過自我的,中間生生地被扭轉(zhuǎn)成了"活脫脫的又一個七巧",而在我以為她將永遠(yuǎn)頂著她母親的嘴臉直至死去的時候,她遇見了她那"將來是要裝在水晶瓶里雙手捧著看的,不多的一點(diǎn)回憶——她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愛",童世舫。也不是言情話本里多么懂愛的男人,不過是一個愛意在遠(yuǎn)洋已滅,歸國尋求中式安慰的失意人,可長安卻隱去了她身上所有沿襲自母親的性情習(xí)慣,一心一意小心翼翼做她自己,含蓄地內(nèi)斂地,與之前判若兩人。
張愛玲女士這段寫得極美,也極悲。書中唯一寥寥描寫過太陽的情節(jié)安在了長安與未婚夫去約會的時候,太陽里搖著的梧桐葉像金的鈴鐺,太陽里的庭院明晰,親切......還有星光,"隔著半透明的藍(lán)綢傘,千萬粒雨珠閃著光,像一天的星。一天的星到處跟著他們,在水珠銀爛的車窗上,汽車駛過了紅燈,綠燈,窗子外營營飛著一窠紅的星,又是一窠綠的星。"不過是雨天里朦朧一點(diǎn)的尋常景色,竟也像一天的星,明明是純情的描寫,底下卻透著一股子哀傷。 有些人注定永遠(yuǎn)活在黑暗中,長安知道自己就是這種人,所以她有過兩次在我看來很決絕也很美的放手,她曾為了不讓母親去學(xué)校大鬧主動放棄了求學(xué),現(xiàn)在也為了不讓她珍惜的愛情被母親刻意抹黑而取消了婚約。
她覺得她這犧牲為"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我猜想,那只手一定伸在空中,想要徒勞地挽留什么,想抓卻住不住,該放卻舍不得放。長安心底一定有一片是極干凈的,她寧愿得不到也不要那點(diǎn)干凈的執(zhí)著被玷污。 然而,長安究竟還是被七巧毀了,她的放手在七巧看來還不夠,只是解除了婚約,她還能與她愛的男人朋友相處,怎么能夠,瘋子七巧三言兩語在那男人面前揭穿了她女兒不堪泥濘的過往,一切便徹底結(jié)束了。
長安這輩子也不會再嫁了。 故事的最后,七巧終于死了,長安也終身活在黑暗里了,可是張愛玲說——故事還沒有完,也完不了。 書中張愛玲反復(fù)用到的一個意象就是月亮,指代舊中國女子的處境。大約,那個時候的尋常女子操勞了一日待到月上樹梢才得閑理理自己的思緒,更別提小姐夫人們終日閑暇卻困在深宅大院中望的最多的也只是窗外那抹白月光了。圓滿的殘缺的,森冷的猙獰的,月亮即是心境,沒有一處是讓人快活的描寫。她們的命運(yùn)也就如此了。
長安是書中唯一正面描寫的看到太陽的女子了——唯一得到過一點(diǎn)稀薄的愛的女子。這大概也是她母親不能容忍她的緣故吧,所以究竟落不得好結(jié)局。 "三十年前的月亮已不同于三十年后的月亮。"可是半個多世紀(jì)后的中國大地上,依舊有多少戴著金紫青黃枷鎖的女子,終身望著月,卻不曾得到過一星半點(diǎn)溫暖她的日光。
金鎖記讀后感35
"金鎖”的“金”是明亮的金光燦燦的、“鎖”則是陰暗的內(nèi)心的象征;“金鎖”的意象為“黃金的枷鎖”。
曹七巧出身低微不受人待見,但她不肯吃虧,以言語、行動挑戰(zhàn)保守的上層階級——大家族中的其他比她出身好的大奶奶和三奶奶,也是對自己嫁于近乎殘廢的丈夫的抱怨;這一切都是為了金錢,雖然她被禁錮在封建、沒有生氣的遺老遺少家中,但等丈夫和婆婆死后能分得家產(chǎn),這時會想到金色的鎖,但是金鎖的負(fù)面效應(yīng)則是七巧沒有美滿的感情生活;七巧戴著黃金的枷鎖,看得到卻啃不到,等到她分到家產(chǎn)時,她的金鎖仍然在她的脖子上、緊緊地卡住她,七巧的金鎖并不會因?yàn)榭梢杂|摸、可以得到金鎖,而她自己把它解開,反而被金鎖卡得更緊,使她的靈魂、心靈完全地扭曲,甚至連最基礎(chǔ)的親子之情也完全地被犧牲。
三十年來七巧戴著黃金的枷鎖,不僅鎖住了她的身體,使她的心靈也變成了一個瘋子,同時又禍延至下一代,使他們變成心靈的殘廢;“鎖”,不僅僅是黃金的鎖,而且是會鎖住他們心靈的鎖。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
開頭就出現(xiàn)了月亮、月色,是對于時間、感情、永恒不變的東西的向往,但是七巧的生活并不幸福,而是像這月色帶著凄涼的感覺。
"她接不上氣來,歇了半晌,窗格子里,月亮從云里出來了。墨灰的天,幾點(diǎn)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圖畫,下面白云蒸騰,樹頂上透出街燈淡淡的圓光。"
長安得知七巧第二天要去學(xué)校興師問罪,知道自己沒臉再在學(xué)校待著了,于是看到的月亮都是殘缺的,就像她的母親七巧沒有給她健全的身心,使她心靈殘廢了。
“隔著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綽綽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一點(diǎn),一點(diǎn),月亮緩緩的從云里出來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線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無底洞的深青色。”
長白陪著七巧抽大煙,并閑聊著媳婦的事,使媳婦成為了一個笑柄;七巧就像是黑云底下透出的炯炯月光,將兒子牢牢罩住,將兒子作為私有財(cái)產(chǎn)留在自己身邊。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個白太陽。......窗外還是那使人汗毛凜凜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個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陽。......月光里,她的腳沒有一點(diǎn)血色——青,綠,紫,冷去的尸身的顏色。她想死,她想死。她怕這月亮光,又不敢開燈。"
七巧就像是陰森的月光,讓媳婦芝壽害怕,擔(dān)心在家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
結(jié)尾也出現(xiàn)了月亮,和開頭相呼應(yīng);被金鎖鎖了三十年的七巧雖然如月亮沉下去一般已經(jīng)死了,但被她已弄得心靈殘廢的兒女還要生活下去,所以故事還沒完。
金鎖記讀后感36
《金鎖記》,實(shí)在不負(fù)傅雷的盛贊,當(dāng)真是“文壇上最美麗的收獲之一”。
《金鎖記》寫于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刻畫了卑劣扭曲的人性。七巧嫁給姜家殘廢少爺,情欲被壓迫,因出身被姜家人欺辱。三十年的折磨扭曲了她的性格,使她的行為越發(fā)乖戾霸道,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作者是張愛玲,一個玲瓏剔透,極具才華的女子。我很少看她的書,因?yàn)槿淌懿涣俗髌返谋瘺觥K男氖抢涞模P是冷的,筆下的文字透著殘酷的理性。
她曾說,因?yàn)槎茫源缺R苍S正因?yàn)樗吹锰福约幢阍诿鑼懽钌谱兊娜诵模畛舐娜诵裕钆で挠墓P觸仍是冷的,美的,無悲無喜。她以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冷靜地揭露華美完滿下的黑暗。這也許是她的悲憫吧,不是如觀音般普度眾生的慈悲,而是一種包容,一份理解。
《金鎖記》也同樣看得人心里發(fā)涼,而這與作品中有關(guān)月亮這一蒼涼意象的描寫是分不開的。文人騷客筆下,朦朦朧朧的月色像一襲飄逸輕紗,牽起人一腔的柔情似水。對故鄉(xiāng)親友的思念,對戀人的眷戀,對美人的贊嘆思慕就在月色中發(fā)酵……
張愛玲則不同,她的筆下,月亮從來都美得蒼涼,冷得瘆人。在《金鎖記》中她寫月亮寫到了一種極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看到的月亮都是不一樣的,她不僅用月亮反映時間的流逝也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或心理變化,同時渲染氣氛。主人公七巧就像是一輪月亮,少女時明亮動人光芒四射;剛嫁進(jìn)姜家時處處被排斥侮辱,光芒開始黯淡下來,但到底還是帶著溫情的;到最后她一點(diǎn)點(diǎn)被染黑,被扭曲,變得陰冷瘆人。芝壽眼中“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個白太陽。”,月亮圓滿,她的心中卻是驚懼絕望的,強(qiáng)烈的對比反映了一種悲劇性。再寫“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diǎn),低一點(diǎn),大一點(diǎn),像赤金的臉盆,沉了下去。”似是在預(yù)示著姜家這一封建貴族的沒落腐朽又似是暗示七巧這一輪月亮命運(yùn)的悲劇,渲染了凄涼氣氛。
《金鎖記》中同樣讓人驚艷的是服飾及色彩描寫。在她筆下,服飾和色彩仿佛都有生命,有其隱喻性。她曾說,衣服是一種語言,表達(dá)人生的一種袖珍戲劇。所以《金鎖記》中就連服飾都能撐起一場戲,能夠告訴你人物的性格,暗示你人物內(nèi)心怎樣變化,環(huán)境氣氛如何。實(shí)在讓人驚嘆!
曹七巧剛出場時“一只手撐著門,一只手撐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條雪青洋縐手帕,身上穿著銀紅衫子,蔥白線香滾,雪青閃藍(lán)如意小腳褲子”,顯得與眾不同。強(qiáng)烈且突兀的色彩搭配生動又引人注目,一個熱烈且尖刻潑辣的曹七巧形象躍然紙上。分家產(chǎn)時,七巧穿著“白香云紗衫,黑裙子”,“臉上像抹了胭脂似的,從那揉紅了的眼圈兒到燒熱的顴骨”。白與黑的搭配,香云紗衫的飄逸,胭脂似的臉色,曹七巧內(nèi)心的快樂根本無法掩飾。“玄色花繡鞋與白絲襪停留在日色昏黃的樓梯上。停了一會,又上去了。一級一級,走進(jìn)沒有光的所在”這是長安聽到七巧在戀人面前挑撥生事時候的絕望悲哀。
除了描繪服飾,張愛玲在《金鎖記》中也極喜歡用繁復(fù)鮮明的色彩來刻畫人物及環(huán)境。明明是沒落腐朽的封建貴族,她卻偏偏用著艷麗的色彩來描繪。但也許正是因?yàn)樯术r艷繽紛到了極致,反越讓我覺得處處充滿了詭異、冰冷和蒼涼,畢竟盛極必衰啊。
從結(jié)構(gòu)來看,《金鎖記》極是巧妙。文章可分為兩段。上段詳細(xì)寫七巧在姜家一天受盡欺辱壓迫的生活,中間以“鏡子里反映著的翠竹簾子和一副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fēng)中來回蕩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睛看時,翠竹簾子已經(jīng)褪了色,金綠山水換了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這幾句過渡跳躍到十年后。可以想象七巧是怎樣“十年如一日”地過著被姜家排斥厭惡,情欲物欲被壓迫的日子啊!正是因?yàn)檫@樣巧妙的處理,所以文章下段中七巧分家后的轉(zhuǎn)變才顯得合情合理。
從文學(xué)作品的主題出發(fā),四十年代的文學(xué)大多以同仇敵愾,抗日救亡為主流。然而就像張愛玲的伯樂柯靈說的那樣,“偌大的文壇,哪個階段都放不下一個張愛玲”。相對于新文學(xué)的啟蒙話語與革命話語,張愛玲更喜歡寫住在里弄,石庫門中的新舊市民,即所謂小市民的話語。
讀《金鎖記》,我也確是沒讀出什么紅色愛國革命精神來,最多也只是新舊時代交替下的混亂對小市民的精神沖擊罷了。比如七巧執(zhí)意要為長安裹腳,惹人笑話;比如七巧約見童世舫時的混亂搭配:身上穿著舊式“青灰團(tuán)龍宮織緞袍”,雙手捧著現(xiàn)代產(chǎn)物“大紅熱水袋”;再說童世舫其人,接受了西方教育,卻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不安。感情受傷后,就想要找舊式溫順女子。他夾在新舊時代之間搖擺不定,左右為難。
除此之外,我認(rèn)為《金鎖記》的主題更多地表現(xiàn)了人性之惡和女性命運(yùn)的悲劇性。七巧是可悲的。她小家小戶出身,許配個普通人家,也許夫妻倆湊合著也能和順地過完這一生。可偏偏她被迫“飛上枝頭”,嫁給大家族殘廢的少爺。即便是這樣,姜家仍認(rèn)為是她高攀了。她的正常情欲被壓迫,封建禮教叫囂著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庸,逼她妥協(xié),退讓,服從……沒有背景,孤身一人在姜家的七巧知道,順從只能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她開始所謂的“反擊”,尖刻潑辣的話語下是她掙扎求生的卑微,是她厚厚的保護(hù)殼。金錢能帶給她安全感,能滿足她的物欲,是她付出青春,受盡三十年折磨才換來的。也因此,一旦抓住了她便再不能放手。是社會在逼迫她,我們又有什么理由過多地責(zé)怪她呢?
那個時代的女子都很可悲。出身大家族的女子,從小就被要求三從四德,被當(dāng)成“商品”,成年后“被估價(jià)”“賣“到婆家,接受所謂門當(dāng)戶對的家族聯(lián)姻。就像蘭仙,得不到季澤的寵愛要忍,面對季澤的風(fēng)流也要忍,她何嘗不是個悲劇呢?
新時代的我們是幸運(yùn)的,能夠接受教育,有更多選擇的機(jī)會。也許是被壓迫得太久,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jī)會。這樣我們也許就能夠理解七巧,理解她對金錢偏執(zhí)的掌控欲,因?yàn)樗龑?shí)在太害怕失去,害怕一切回到原點(diǎn)。
不得不說,《金鎖記》在現(xiàn)代社會仍具有社會意義。曹七巧被金鎖鎖了一生,毀了自己,毀了親生骨肉,現(xiàn)代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被鎖了呢?“寧愿坐在寶馬車上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不知快節(jié)奏高壓力下的城市又會出現(xiàn)多少個“曹七巧”?
金鎖記讀后感37
張愛玲所有的作品中,《金鎖記》是描寫人性扭曲、人格變態(tài)最出色的作品。張愛玲出色地展示了曹七巧從一個健康單純的姑娘變成一個喪失人性、為金錢所困的變態(tài)的瘋子的過程。
曹七巧原是麻油商的女兒,有幾分姿色,風(fēng)流潑辣,敢在街上與賣肉的朝祿調(diào)情。雖是個平民階層的女子,生活清苦,但也有自己的幸福。命運(yùn)之神卻把她推給了姜家,嫁給一個富家小姐不肯要的活死人一樣的殘廢公子。七巧不但失去了愛情,而且在門第森嚴(yán)的大家庭中受到歧視,連丫頭也鄙視她。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曹七巧可能會當(dāng)一個身份低賤的姨太太。如果是這樣的身份,她也不至于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她的正常欲望也不會壓抑得這樣厲害,或者她忍受不了寂寞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張愛玲不這樣安排曹七巧的命運(yùn),她抬高了曹七巧的身份地位,讓她做了堂堂正正的姜家二少奶奶,讓她有了一雙弱小的兒女,這使七巧壓抑已久的對幸福人生的渴望重新抬頭,在這種正常欲望長期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她的黃金欲開始變相膨脹,終至人性徹底迷失。
如果說地位的提高使曹七巧的黃金欲被激發(fā)出來的話,那么小叔子姜季澤的出現(xiàn)使她干涸、麻木的心靈開始復(fù)蘇,燃起了她內(nèi)心深處熄滅已久的熊熊之火。可是這種愛情是注定不會被人們接受的,姜季澤對她若即若離,嚴(yán)于叔嫂之防,玩起了捉迷藏式的愛情游戲。七巧亦不肯親自毀掉自己苦苦煎熬得到的一切,兩人在各自的堡壘中相互對峙著,誰也不肯先越出雷池半步。經(jīng)過十年漫長的痛苦歷程,婆婆和丈夫都死了,七巧的苦難終于熬到了頭,她分到了家產(chǎn),搬出姜府自立門戶。
“這些年,她戴著黃金的枷鎖,可是連金子的邊都啃不到,這以后就不同了。”可是悲劇并沒有就此結(jié)束,七巧也沒有如她所愿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曹七巧愛情逐漸麻木、熱情日漸消退時,當(dāng)年冷淡七巧的季澤上門來向她傾訴愛情了,七巧心中的喜悅和甜蜜自無法言喻。張愛玲極其敏銳、細(xì)膩地刻畫了這一微妙的心理活動。“七巧低著頭,沐浴在光輝里,細(xì)細(xì)的音樂,細(xì)細(xì)的喜悅……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來還有今天!”可是這種喜悅也僅僅維持了短短的一剎那。當(dāng)季澤向她提出借錢的要求時,她立刻轉(zhuǎn)而憤怒了。此時七巧心中直覺的念頭就是:“他想她的錢——她賣掉一生換來的幾個錢。”她的愛情夢瞬間化為灰燼,她認(rèn)為什么都是假的,包括愛情,只有錢才是真的。在七巧的現(xiàn)實(shí)中,什么都是抓不住的,只有錢可以讓她實(shí)實(shí)在在地抓在手里,為她所有。如果說對愛情的渴望是七巧正常人性的表現(xiàn),那么泯滅了那點(diǎn)愛,她便徹底套上了黃金的枷鎖,變成了地道的瘋子。更為不幸的是,她還是人母、是婆婆,她的瘋狂不僅使自己走向了毀滅,并且還將身邊的親人拉來做陪葬。“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在她的生命中,兒子是她唯一不設(shè)防的人,可是她要時時刻刻將他牢牢抓在手中。當(dāng)兒子娶上媳婦過上了一段幸福生活時,她立刻心理失衡了。新媳婦平凡的外表、軟弱的個性,甚至她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成了七巧攻擊她的把柄,她用最惡毒的言語一寸一寸地摧毀她的自尊,在七巧長期精神虐待中媳婦被凌遲了。與此同時,她還哄騙兒子、女兒吸上了鴉片,她又用類似的手段破壞了女兒純真的戀愛,摧毀了她的未來,使她年過三十還待字閨中。正是“黃金”這把無情的枷鎖使七巧從一個不幸的被害者慢慢變成了一個自我迫害的瘋子。
《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既是一個可惡可恨的害人者,更是一個可憐可悲的被害者。她對金錢有強(qiáng)烈占有欲,為了攫取財(cái)富,可以不惜犧牲美好的人性,甚至以黃金這一“金鎖”摧殘兒女的愛情和幸福,把金錢看得比兒女的婚姻更重要。這個被金錢榨干了青春和蝕空了靈魂的悲劇人物終于在臨死之前流出了干澀的眼淚。
張愛玲以她獨(dú)特的女性視角,將筆觸深入到曹七巧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去審視她的靈魂,因此曹七巧這一女性形象對于我們讀者具有特殊的認(rèn)識意義和審美價(jià)值。
曲黎敏說,在“活著”之外,還有愛和美。而且正是這愛和美賦予了活著無比絢麗的色彩和神秘的力量!每個人都曾有機(jī)會,去選擇改寫的方向和依據(jù):向黑或向光;順從外在的標(biāo)準(zhǔn),抑或?qū)ふ覂?nèi)心的方向。
然而,對曹七巧而言,生活的刺已然嵌進(jìn)了肉里,改寫是需要內(nèi)在的資源的。七巧原來生活的路徑不足以給她提供內(nèi)心成長所需的能量,讓她得以建構(gòu)自己的價(jià)值意義系統(tǒng);她也無法看到當(dāng)下生活的意義,不知道每一個“現(xiàn)在”,其實(shí)都在參與對“以后”的建構(gòu)。無法得到滋養(yǎng)的靈魂,更易被暗黑蓄養(yǎng),沒有內(nèi)心空間的人,很容易被環(huán)境裹挾而不自知。所以,她不會愛,因?yàn)樗欢異邸?
所幸,我們是處在新時代的女子,可以讀書,旅行,以各種喜歡的方式滋養(yǎng)內(nèi)心,在精神的世界修籬種菊,可以與情趣相投的好友共同成長學(xué)習(xí)。所以無論我們面對何種境遇,總會在因緣際會中,做一個內(nèi)心有光芒的人,照耀自己感染他人。用一顆感知美好的心,豐富對生活的想象力,擺脫無力感的糾纏,走出自己的“規(guī)定場景”,用自己的“性格”制造了另外一些場景,向暖而生……
一個真正懂愛的女子,首先會好好愛自己,悅納自己,并以一顆包容之心對待周遭。當(dāng)你具備強(qiáng)大的內(nèi)心,豐盈的精神,你便不會被外界所裹挾。真正的富有不是對物質(zhì)無休止的占有與攫取,讓其成為枷鎖,喪失對生命意義的感知,而是以積極的狀態(tài),努力過好每一個當(dāng)下。當(dāng)你具備精神獨(dú)立、經(jīng)濟(jì)獨(dú)立的能力,不依附于他人而活著,你的內(nèi)心必定會富足而安定。
金鎖記讀后感38
在金鎖記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二奶奶七巧以及她的女兒長安。對于七巧我開始只覺得的她可恨可嘆但看到最后也覺得她可悲起來。對于她的遭遇也會產(chǎn)生同情。故事的結(jié)尾寫到七巧心想她當(dāng)時如果嫁給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或是沈裁縫是否他們會給她一點(diǎn)真心,眼睛落下了淚水。但七巧內(nèi)心的扭曲與自私劈殺了幾個人,七巧的精神枷鎖使長白的妻子絹姑娘和芝壽先后死去,并且都死的悲慘。讓自己的女兒失去幸福,最終走向墮落。七巧為了讓長安婚事流產(chǎn)。對童世舫的神經(jīng)進(jìn)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激。最終讓他放棄了婚事。很想不通七巧自己已經(jīng)遭到了封建枷鎖的毒害失去了婚姻的幸福,丈夫?qū)λ淠疀]有一點(diǎn)關(guān)愛,家中人都低看她瞧不起她,她不僅沒有對自己的孩子更加關(guān)愛,反而是一種報(bào)復(fù)。只因?yàn)樽约旱暮⒆有战?
我覺得七巧實(shí)在是太可悲。書中我最喜歡的女子是長安,長安是個善良溫柔的傳統(tǒng)中國女子,雖然她抽鴉片,但不完全是她的原因。也因?yàn)樗硖幏饨彝ニ詫?dǎo)致了她接連的悲劇。從中一個細(xì)節(jié)可以看出她的善良當(dāng)七巧對她一次一次威脅,她都沒有退縮這個婚事,當(dāng)她的母親以童世舫威脅她時,她退縮了。她知道她的母親不僅會告訴他抽鴉片的事,還會想辦法對付他。但這一切童世舫都不知道。他們兩個解除了婚姻后兩人依然交往,只是從以前的地上轉(zhuǎn)入了地下,這時童世舫對長安的感覺產(chǎn)生了變化開始對長安喜愛,以前童世舫之所以想和長安結(jié)婚只是因?yàn)樗莻傳統(tǒng)女子有安全感,因?yàn)樗?jīng)被新派女子拋棄。深受打擊而已。因此想找個傳統(tǒng)女子。對于童世舫的愛情,張愛玲可能覺得男人的愛都是有附加條件的,完美的愛是不存在的。當(dāng)她聽到長安抽鴉片后,便對長安再也沒什么想法了。有的只是沉默。當(dāng)他面對長安時不去問長安為何抽鴉片?只用無聲來凝望他。童世舫對長安的愛也只停留在世俗大多數(shù)人的婚姻價(jià)值觀而已。長安要得到真正的愛又談何容易。當(dāng)七巧死后。她的孩子長安和長白也只能悲劇收場。
金鎖記讀后感39
張愛玲擅長描寫各種各樣的女性。《金鎖記》也不例外。這篇小說記錄了一個發(fā)生在19世紀(jì)初舊上海女子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地位低下的女子。她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給了當(dāng)?shù)氐囊粦舸髴羧思摇遥咔傻恼煞驈男【褪菤埣病F咔傻臑槿耸譂娎薄⒖瘫。偌由霞蘖藗廢人,便特別不招姜人待見。于是她便不停地反抗,這樣她在別人眼中可就算得上臭名昭著了。過了幾年,她的丈夫、婆婆相繼去世。姜家便分了家,七巧脫離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帶著兒女搬到外面住。然而她的生活并沒有好很多,相反她的下半生過得十分悲哀:三爺姜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騙錢的把戲,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兒子成家后,由于嫉妒兒媳,她把兒媳活活氣死了;女兒在30多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找了個人家,她偏從中攪和,斷送了女兒的一段好姻緣……最后,這個不幸的女人在郁郁中死去。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用了許多寫作技巧,其中我認(rèn)為最成功的要屬側(cè)面描寫。在文章的開始,作者并沒有正面介紹姜公館的情況,而是借兩個丫鬟的床頭夜話將整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和大致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倒和《紅樓夢》開頭借冷子興之口演說寧、榮二府的興衰頗有些相似。接下來,作者又在兩個下人的交談中將七巧的身世向讀者作了交代。再由大奶奶、三奶奶背后的閑言冷語說明了七巧的為人以及她在姜家低下的地位。
這一系列的側(cè)面描寫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看看這七巧究竟是怎樣的。別急,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后,七巧出場了——“瘦骨臉,朱口細(xì)牙,三角眼,小山眉”寥寥十幾個字便活脫脫地刻畫出了一個精明的婦女形象。接著作者便展現(xiàn)了七巧的語言及行為,她替二小姐說媒,氣得二小姐直哭。短短四五千字,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形象,人物關(guān)系交代地一清二楚。
張愛玲的一枝生花妙筆著實(shí)令人佩服。我認(rèn)為最妙的一個側(cè)面描寫在最后。七巧晚年的時候,作者并沒有花費(fèi)筆墨去正面描寫她。而是通過童世舫的眼看了出來——“門口背者光立著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在童世舫心中“這是一個瘋子”。
小說的題目叫《金鎖記》,為什么要叫“金鎖”呢?我認(rèn)為是故事的主人公七巧被金錢套住了。別人愛她,她說那人是看上了她的錢;自己的侄子和女兒玩,她說是侄子欺負(fù)女兒,想霸占她的家產(chǎn);女兒上學(xué)丟了東西,她便上學(xué)校找校長討公道……就這樣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害的自己沒得到幸福,也害的自己的孩子前程被斷送。當(dāng)然這金鎖也可以理解為封建社會的桎梏。
在這篇小說中曾多次提到了月亮。月亮是凄涼的象征。月亮的變化也折射出了人物內(nèi)心的變遷。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diǎn),低一點(diǎn),大一點(diǎn),像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yù)示著一個沒落時代的一個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像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彰影綽綽的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是七巧眼中的月;“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像是黑漆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七巧兒媳眼中的月。
從這篇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一些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過去結(jié)婚娶親,大戶人家講究門當(dāng)戶對,小戶貧窮人家想攀附權(quán)貴。七巧嫁到姜家,她大哥是高興的。盡管七巧嫁的只是一個殘疾人。姜家卻是打心底瞧不起她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人,連底下的丫鬟都敢對她議論紛紛。這樣勢力的思想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一個人當(dāng)了官,底下便有許多人吹捧他,一旦這個人沒落了,那些原先吹捧他的人便會做鳥獸散。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yuǎn)鄰,窮在鬧市無近親”。
讀完全文,我七巧的感覺不是厭惡,更多的是同情與可憐。生活在那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是不幸的,七巧所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是她能逃避的,所以她只有選擇反抗——以自己的方式。
金鎖記讀后感40
初讀張愛玲,很難不為她的才華所震動,接踵而至的全是來不及的驚奇,唯有感嘆。張愛玲的小說充滿荒涼景致。似乎經(jīng)由她隨手拾掇的事物就能煥發(fā)出令人驚詫的美來。可是這天才一旦碰到她鐵冰的理智,便被那種冷酷和哀戚滲透了,開始呈現(xiàn)出一抹青慘的色調(diào)。她越是想拋開一切痛飲生命的苦樂悲喜,越是要猛烈地撞上這面冰冷的墻。我覺得,正是這種碰撞產(chǎn)生了《金鎖記》這樣一部杰作。
張愛玲的小說里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七巧是一家麻油店的女兒,年輕的七巧是店里的“活招牌”。“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有肉店的朝祿,他哥哥的結(jié)拜弟兄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無疑,那時的七巧是美麗的,像所有的少女一樣,她也有過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想象。然而,舊時的女人,若想改變命運(yùn),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嫁人。再加上父兄的自私貪財(cái),于是就把她嫁給了有錢又有權(quán)的姜家二少爺。名為“嫁”,實(shí)為“賣”。那是一個得了“軟骨癥”的殘廢男人。姜家在當(dāng)?shù)匾菜闶怯蓄^有臉的人家,
姜老太太想給兒子置一房姨太太,可有身份的人家不肯嫁,所以降格以求,萬般無耐下接受了七巧,為了能使七巧死心塌地服侍二少爺,索性就讓七巧做了正房奶奶。名為“少奶奶”,實(shí)為“高級丫頭”。七巧人生的悲劇序幕就從此拉開了。
自從嫁到了姜公館,七巧就像關(guān)進(jìn)了囚籠,守著一個殘廢的男人朝夕相處。這個大家庭給了她巨大的壓力。表面上是書香門第,內(nèi)里卻矛盾四伏。人與人之間沒有同情,沒有溫暖,沒有和睦,各自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互相利用,勾心斗角。七巧卑微的出身使她在姜家處于極其尷尬的地位,到處受到歧視和排擠。她原來也有著正常人的人性,她也渴望被人認(rèn)可、被人理解、被人尊重。七巧自己也知道這屋子里的人都瞧不起她,因此和新來的人分外親熱些,倚在蘭仙的椅背上問長問短,攜著蘭仙的手左看右手,夸贊了一回她的指甲。蘭仙早看穿了七巧的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微笑盡管微笑著,也不大答理她。七巧自覺無趣,轉(zhuǎn)身到陽臺上來,拎起云澤的辮梢來抖了一抖,云澤啪的一聲打掉她的手,恨道:“你今兒個真的發(fā)了瘋了!平日還不夠討人嫌的?”曹七巧身份的改變并沒有得到周圍人的承認(rèn),在他們的眼里她依然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兒,依然微不足道,沒有人瞧得起她,甚至連伺候她的丫頭小雙也看不起她。她忍受著人們的鄙夷,處處防范算計(jì),用一種潑辣、放肆的嘲罵來維護(hù)自身“二少奶奶”的地位。慢慢地,她變得更加敏感多疑,尖酸刻薄了。置身于這樣的大家庭,她感到孤獨(dú)、無望,她多希望自己的丈夫能給予她精神上的安撫。但是她守在身邊的這個男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不能給予她一絲一毫的撫慰,用她自己的話說“連我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越想越不明白!”丈夫的無能更讓她產(chǎn)生一種徹底的絕望和難以言傳的痛苦。生命的錯位,使她承擔(dān)起了自己無法承受的重負(fù),姜公館成了七巧青春的葬身之地,她的命運(yùn)就如“玻璃匣子里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