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拓展空間促進發展
摘 要:本文結合目前高職教育的現狀,從拓展空間的角度剖析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為高職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 空間拓展 意義 必要性 實施 英語在諸多學科中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門課,然而,對于高職及對口學生感興趣的往往不是教師講授的相關知識,而是一些課外知識諸如電影、歌曲以及英美常識之類的,這給授課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果教師能根據所學知識拓展空間,并精心設計出使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不但解決了學生上第一文庫網課注意力分散的問題,也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一、 拓展空間對學生發展的意義 1.“空間”、“發展”概念的界定。 “空間”特指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從教育、教學而言,廣義的空間概念應包括教育外部和教育心理空間。這里所指的“空間”是指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給每一個孩子發揮的空間。“發展”是教育、教學、學習的目的和結果,也是衡量其水平和質量的主要標志。本文所指的“發展”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2.拓展空間對學生發展的必要性。 教育最基本的作用是促進學生的潛能、個性以及情感等因素發展。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學生一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英語的主要任務是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情況,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選擇和自我設計,通過拓展性內容的學習,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形成與發展良好的語言素養有賴于為學生留有自由、廣闊的空間。 (1) 只有在自由的學習空間中,學生才能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英語學習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認識、主動發現的過程。他們是這一過程的操作者、反思者和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學習目標的達成,也只有在學生自我認識和發展的學習活動中體現出來,因此,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而封閉的空間只能幽禁學生的活動,更無法使學習的過程豐富而生動。只有在自由的學習空間中,學生的身心才能完全解禁,思緒才能盡情放飛,學習的欲望才能被激起,生命的活力才得以體現。而他們也正是在這樣的空間中自如地享受學習生活,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2) 只有在廣闊的學習空間中,學生才能成為學習活動的探索者。 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不僅與教師共同體驗學習過程,而且還主動地進行分析、內化,建構為他們所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新的知識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探索者和追求者。而狹隘的空間無法使他們施展手腳,無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也無法培養出積極的探索者。只有拓展探索空間,開拓探索途徑,豐富探索內容,使學生在相對開闊的學習空間中活躍思維,釋放情感,才能使他們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 3.影響學生發展空間的主要因素。 從教學現狀看,影響學生發展空間的主要因素為:教學內容“滿”;教學方法“灌”;學生情感“斂”;課堂氛圍“緊”。一直以來中國的老師秉承了“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教師的角色形象始終被鎖定為知識的傳授者,真理的擁有者,文化的代言人。老師們往往在嚴密、精細的課堂設計上下功夫,將教學過程設計得“密不透風”,將教學環節安排得細密瑣碎。而教學中錯位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占據了課堂的“制高點”,掌握著課堂的主動權,成為課堂的主人。特別是對于英語這門語言性學科,往往從教的角度考慮,采用單一、機械的教學方法灌輸知識。而學生則趨于被灌輸、被接受、被指揮、被忽視的從屬地位,他們鮮明的個性無法張揚,健康的情感無法傾瀉,學習的主動性受到壓抑。 要給學生參與、交流、表現的機會;給學生動嘴的機會;給學生觀察、思考、實踐的機會;給學生發揮想象、創造和表達的機會;給學生自主設定學習目標、自我評價的機會等。學生的知識不是“灌”的,而是通過思考“悟”出來的,通過活動“生產”出來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能體驗到通過自己“豁然頓悟”獲得知識的喜悅。 二、 拓展空間,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 拓展體驗、想象的空間。 想象,使人的生活充滿希望,也使許多“海市蜃樓”成為現實。如果沒有想象,科技將不會發展,人類也不會進步;學生所學知識將成為一潭死水,學生的能力也將不會有提高。在教學中,如何喚起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有實現的愿望,從而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便成為我們教師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適當“留白”。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匯總,需要有適當的停頓和等待。空白之中,往往能收到學習的奇效。我們應重視孩子的過程性體驗,而非具體的結果。 2.讓學生自己玩。學生潛力不能靠外力擠壓,而是要給他們留出自由想象的時空,尊重他們好奇愛問的特性,使之萌發探究的欲望。例如,在上課伊始,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此門課程所要學習的東西,這時,老師不應壓制學生的好奇心,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學生真正動手、動腦、動嘴參與實踐了,而不是老師一味地“灌輸”,學生才能萌發探究的欲望,才能在英語的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只注意結果的傳授,而要在過程中使學生學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應鼓勵學生嘗試從多角度、多渠道去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認識到完成任務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培養他們的多向思維、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有意識地培養、組織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二) 拓展“破壞”的空間。 目前大多數英語課本偏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其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功能,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其特點,認真做好啟發、引導,給學生更多思考、實踐的空間,盡量讓學生通過多動腦、動口、動手獨立完成任務,應盡量避免直接給予式的講解。本文所說的給學生“破壞”的空間有著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對課堂紀律的“破壞”空間,二是指真正的“破壞”空間。 1.給學生“破壞”課堂紀律的空間。 在和諧的環境里,學生的學習會很愉快,學習的效率也會很高。相反,如果教師過于威嚴,學生心情受到壓抑,課堂紀律再好,學習效率也不會很高。應當鼓勵學生提問,允許插嘴。學生主動提問、質疑,提出與教師相左的見解,并不是“不尊重教師”。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就是要突破某些不必要的約束,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如果老師禁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那么語言的特點就無法凸現出來,學生所學的知識將變成“一潭死水”,同時也將“扼殺”學生起初所具有的濃厚的學習興趣。 2.給學生真正的“破壞”空間。 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好動,愛搞“破壞”。學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呈現出來,這時,老師不應該批評學生,而是應該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真正放手讓學生去實踐了,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才能在不斷的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三) 拓展創新的空間 時下社會是提倡創新型社會,學習也應該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要創設各種機會,鼓勵學生去主動參與,把他們智慧的火花盡量激發出來。在課堂中,由于時間有限,傾向于基本知識的學習,而課外則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揮,教師要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把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延伸到課外,把課外這個第二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課外成為課內所學知識有益的鞏固、補充,從而促進課堂教與學,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評價英語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更加喜愛英語這門語言,是否促進了學生身心和諧的發展,是否為他們將來利用所學知識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奠定了基礎,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如果我們能給他們創設豐富的學習環境,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拓展空間,同時仔細觀察,耐心等待,在恰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孩子們必定能從英語課堂中體驗更大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夏紀梅.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外語界,2000,4. [2]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6. [3]梁悅.淺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
【拓展空間促進發展】相關文章:
拓展企業的生態發展空間04-27
發展帶動調整調整促進發展04-26
拓展空間做大平臺爭創綜合發展新優勢04-27
利用清潔發展機制促進可持續發展04-28
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04-28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05-02
墻飾: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04-30
發展庭園經濟 促進農民增收04-29
深化校務公開,促進高校發展04-28
發展蠶桑生產促進農業增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