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 (參看教材第112-113頁,新115-116頁)
答: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從質的規定性說,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的規定性說,指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的決定性力量。這是因為: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生產勞動的主體,是生產力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創造了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一方面,勞動人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設施。另一方面,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活動又是一切精神財富、精神產品形成和發展的源泉。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
3.矛盾規律的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正確。矛盾規律也即對立統一規律,之所以說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這是因為: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永恒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么會發展的問題;矛盾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范疇的“鑰匙”:矛盾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剩余價值的產生既不是流通領域也離不開流通領域:
正確。剩余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他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剩余價值不能在流通領域中產生,因為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等價交換只是對既定的總價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產生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的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只有在流通領域中商品生產者之間才能發生關系,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資本家不把貨幣投入流通,購買勞動力商品,剩余價值無法產生:凝結了勞動者剩余勞動的商品不在市場上銷售出去,剩余價值也不可能實現。
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歷史。
錯誤。因為這里的`“創造”是指推動歷史前進的行為。與破壞和阻礙相對應。如果英雄即歷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應包含在人民群眾的范圍之內,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創造活動具有統一性。所以,沒有必要說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歷史。如果歷史人物是反動人物。他與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的,因此堅持唯物主義一元論,只能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
1)商品的二因素與勞動的二重性原理:使用價值--------具體勞動 價值----------------抽象勞動
2)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關系: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貨幣的產生與發展: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完結階段。
4)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
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中的邏輯線索和基礎地位:(1)與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派比較,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最大貢獻是證明了“勞動的二重性”;(2)在勞動二重性的基礎上,馬克思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3)在剩余價值學說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4)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概括地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揭示資本主義從產生到滅亡的歷史規律的基礎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個理論基石,是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為工人階級爭取經濟和政治主體地位的學說。馬克思從“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入手,無情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的異化和資本家榨取剩余價值的罪惡,并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結論。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相關文章:
考研政治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07-18
理解歷史理論推動歷史教改01-20
如何理解投資理財?02-10
如何理解翻譯等值08-10
如何正確引導人民群眾參與警務公開工作11-24
中醫中的同身寸如何理解01-15
如何理解個人投資理財02-10
如何理解「職場需要熬」?01-17
如何理解企業文化?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