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一封潘曉的讀者來信引發了《中國青年報》的一場大討論,題目是“人生的路,為什么越走越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國青年報》組織了一次大討論,題目是“就業的路,為什么越走越窄?”比較這兩次大討論,不難看出二十多年來中國青年素質,尤其是大學生的素質究竟下降了多少,
就業的路 為什么越走越窄?
。K
二十多年前的大討論是思考人生之路怎樣走,二十多年后的大討論是大學生怎樣找工作。從人生五種需求層次的角度來看,怎樣找工作的問題顯然屬于滿足生存需要的比較低層次的問題,而人生的道路是寬還是窄的問題,則屬于更高層次的思考。
兩次大討論時代的青年都有困惑,但困惑和困惑卻大不一樣。據說,當年的“潘曉”是兩位讀者的合稱,一位是在校大學生,一位是街道工廠的工人。他們是在“崇高和理想主義”的教育下長大的青年,因此他們本身都是一個具備崇高和理想境界的青年,只是當他們踏入社會之后,發現現實社會并不如他們在學校里所被教育的那么崇高和理想。所以他們的困惑是對崇高和理想社會環境期望破滅的困惑,是想自己繼續做一個崇高和理想的人而不得的困惑,換句話說,是為要不要放棄崇高和理想的困惑。今天的青年所困惑的是大學生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上次大討論是圍繞“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窄,還是越走越寬?”來討論,這次的大討論卻是“怎樣面對就業的路越走越窄?”也就是說,前次是以讀者來信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讓青年通過討論來辨別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這次卻是以報社評論員文章的方式,在肯定了大學生就業的路在中國越走越窄的現實后,圍繞怎樣面對這個現實來進行討論。
然而我卻覺得,在這個大討論開始之前,似乎應該首先搞清楚今日中國大學生的就業之路究竟是比較寬?還是比較窄?在今日中國勞動力市場上尋找職業者行列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人群,比如大學生、高中生、小學生、本地下崗職工、外地農民工等,
管理資料
《就業的路 為什么越走越窄?》(http://salifelink.com)。也就是說,今日中國的大學生在就業時面對的競爭者除了同學之外,還有其他四類人。那么,我想請問今日的中國大學生們:面對其他四類求職者,你真覺得你的就業之路比他們還要狹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謂今日中國大學生的就業之路狹窄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透過大學生找不到職業的表面現象,不難看到其本質不過是大學生的私欲太高而實際能力太低而已。成千上萬來自農村的十七八歲的初中畢業的女孩可以背井離鄉去千里之外的廣東特區找到一份自己的職業,如果任何一位大學生能夠放下身段去認真求職,會找不到同樣的職業嗎?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打工妹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并不滿足于有一個簡單職業,她們在工作之余繼續參加各種業余學習以提高和充實自己。更有許多打工妹,在工作了幾年之后,用自己打工積蓄起來的錢去讀各種脫產的職業技校,然后再返回職場尋找更加理想的職業。
在中國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量的職業空缺等待著高素質的求職者去競爭,中國的發展現狀,也還遠沒有發達到可以令大學生飽和而找不到職業的程度。那些以“大學生就業之路越走越窄”為遮羞布、坦然躲在父母的庇護下甘當“啃老族”、整天抱怨找不到職業的大學生、在這些從基層職業做起,向更好職業追求的十七八歲的打工妹面前應該感到羞愧。(陳中)
來源: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