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的理解,所謂“世故”,就是在保證己方利益的前提下,對周圍人們情感和物質的補償或調劑,
性情中人如何去世故
。當然,這是一種中性或褒義的“世故”,是人生意義上的所謂成熟。世故的徹底,便能左右逢源八面靈光,又羚羊掛角,不露聲色。那么“性情”呢?性情的本質是“反世故”的,如同水與火,清溪與污流。性情是一種品質上的高潔與性格上的張揚。真性情的人都有點藝術氣質,有點桀驁不馴,看到老氣橫秋的世故者,忍不住要去揪掉他們道貌岸然的胡須。無論多么隱蔽的世故,性情者總能敏銳的感覺到,從而眉骨一挑,嘴角一撇,表示不屑。
那么我們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性情之人能否世故?
第二,世故了的性情者還有性情嗎?
回答第一個問題。
真性情的人無法世故。這部分人大都成了偉大的藝術家。他們被同時代的世故圍剿多次后總能露出尖尖荷角,歷經百年,又成為今之人們時時瞻仰的精神豐碑。此類人我們打住不論。我們討論那些有點性情,喜歡被稱作性情,但在世俗的重壓下又不得不與世故交手和解的人。
這類人有的要陷入世故的泥潭。不能突圍,無法脫穎。世故給人一張壓力無限的嬉皮笑臉。個人反抗幾下,可能連這張臉上的一絲表情都破壞不了;撲騰幾下,可能連個回響也聽不見。其實個人一開始所堅持的也不過是精神上的一點清高而已,真正從既得或將得利益上考慮,向世故投降也許是最佳的選擇。“世故” 給人的是一種“順我者昌,逆我這亡”的高邁姿態,
管理資料
《性情中人如何去世故》(http://salifelink.com)。個體樸實精神的喪失和委瑣成為社會意義上的成熟,先前的反抗成為笑柄。性情被抽離了,世故被注入了,一切和諧了,通順了,就像一句廢話般的真理一樣。
還有一種性情者創造了有“個人特色”的“世故”。他們看透了世故原則,摸準了世故血脈,一出手便能拿住世故的“七寸”。他們將自己性格中的活潑因子注入世故,并以一種“反世故者”的姿態出現,他們是世故的“改良主義者”。在某個特定時期或圈子里,這類人往往能剝去“世故”身上層層的老繭,現出較為簡潔或“本真”的世故脈絡。但請注意,他們的作為從不觸及世故的底線。對于世故本身,他們是俯瞰者和清洗者,但更是虔誠的供奉者。說他們是“世故改良主義者”,不如說是“世故”改良了他們。這種人也往往能夠修煉到“性情其中,干練其外”的境界。有性情便是有魄力,有前行的鋒銳;能干練便是能“世故”;性情為內核,世故為甲胄,也為長矛。
性情者面對世故,大體有這樣三種結局吧。
第二個問題怎么來回答呢?
其實性情也好,世故也罷,都有活的很累的人,有活的“鮮活”的人。作為世俗中人,世故與性情怕永遠不能涇渭分明吧;蛟S我們年輕的時候性情,年老的時候就世故起來;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我們就性情起來,見了同事老板我們就不得不世故呆板起來。
涉世之初,總會有此類的問題,有的時候,會伴隨一些或輕或重的心理掙扎。種種事情,需要我們的認真思考。姑且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