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地產中,“人性化”是很時髦的詞,各個樓盤都宣稱自己是絕對的人性化,的確目前的許多項目,特別是一些高檔住宅都越來越注重人性化設計,以營造出適宜的社區氛圍,可很多購房者仍然常常疑惑,為什么自己沒有體驗到所購買的住宅的人性化?是開發商臆造還是自己感覺愚鈍?
其實我們不可否認在我國目前的房地產開發、營銷中存在著許多“偽人性化”甚至沒有人性化思維的項目,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
人性化地產之路--房地產的人性化思考
。我們先剪裁幾個媒體的事例,其中陳女士和劉先生、趙先生的觀點最是可以讓那些口口聲聲高喊自己住宅設計是真正的人性化的發展商無言的。陳女士:我購房的小區建得很漂亮,園林規劃得也不錯,尤其是會所建得很漂亮,里面設施齊全。但我入住后,很少去會所,很多業主也和我一樣。一方面是會所費用較高,另一方面運動設施很少更新,缺乏有吸引力的項目。說實在的,我對會所沒什么感情,甚至覺得是個負擔,還不如改成綠地或其他什么景觀,更有親和力,也更人性化。
劉先生:我們社區環境很好,綠地和水景做得也漂亮,但就是水聲比較大,白天在家睡覺會受到干擾。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蟲也比較多。當初我買房時并沒注意到這個問題,認為難得有這么好的社區景觀,但現在住久了,也發現社區規劃中有一些不夠人性化的地方,開發商在設計時應多考慮細節問題,水聲比較大的景觀應建在離住戶比較遠高的地方,人性化往往就體現在這樣一些細微地方。
趙先生:現在居所越來越大,但住起來卻感到越來越不方便。我年齡比較大,社區里有很多設施都只能看看,用不了。平常出來活動,也只是在路上走走,找個地方坐坐。最讓我不滿意的就是樓梯扶手不太好使,獨自下樓比較困難,有時孩子不在家,就出不了門。
此外房地產開發建設、營銷策略中的不人性化和偽人性化還有許多,例如:一味地降低容積率而造成社區規劃的無序性,雖然每棟樓之間都有一定的綠地,降低了整個小區的容積率,但卻造成了人流密集;陽臺的晾曬空間是每戶家庭必不可少的,可很少有開發商在交房時為業主想著在陽臺上置備幾根晾衣竿;為了吸引購房者,大都只考慮臥室、客廳有陽光,衛生間很少有窗子,如不用空氣清新劑,一般整天都會有怪味;銷售樣板間的布置過于奢華或者過于簡單;樓書脫離實際的填滿綠色;價格過于脫離實際;等等……
看到這里也許開發商會為自己鳴冤,就那么個房子、照顧了客廳的采光自然照顧不到廁所;小區景觀少了說設計的不人性化、沒有綠色,設置多了又說蚊蟲多;樣板間的布置要么說太奢華要么說不夠;消費者是否有些吹毛求疵?而且我們不是消費者心里的蛔蟲,我們怎么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房子?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房地產的人性化呢?
其實想做到人性化不難,只是這些開發商忘記了一點,也是一句老話:將心比心,
管理資料
《人性化地產之路--房地產的人性化思考》(http://salifelink.com)。而將心比心說的文一些就是人性化。房地產其實不復雜,規律也非常簡單,如同吃飯。三年自然災害時,就那么點飯,你覺得難吃就要餓著,消費者要適應做飯的,你必須去搶著吃才可以活著,做飯的不愁賣不出去;但是現在飯菜可以多樣選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為了賺錢,做飯的需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掏盡心思去適應消費者的口味,價格公道合理,才可能賺到錢。目前我們國內的房地產已經經歷了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的階段,但是開發商仍然無法調整自己的思路,仍然按照以前的思維開發、銷售,這樣會在不自覺中被消費者所淘汰,所以必須改變思想去考慮消費者的愿望,為他們貼心打造,換句話說,順應人性、極力去滿足消費者的房地產項目未必成功,但反之一定不會成功。
其實很多房地產企業都意識到人性化的重要性,但他們更多的是去把人性化作為賣點、噱頭,當做一種銷售技巧運用,并沒有沒有升華成一種信念,一種根植于心靈底層,與自身的社會存在與價值取向息息相關的信念。在此狀態下的“人性化”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甚至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被貼上偽人性化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