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6日,伊利正式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獨家乳品贊助商,
伊利PK蒙牛:得民心者得奧運
。從此刻起,伊利、蒙牛兩家在奧運舞臺上的“乳業大戰”進入了難解難分的狀態……2008年5月,根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發布的《2008奧運媒介行為與奧運營銷效果研究報告》,在中國消費者印象最深的奧運贊助商Top10中,非奧運贊助商的蒙牛乳業竟然以15.5%的認知比率排在第三,伊利以14.6%的認知率緊隨其后……
伊利和蒙牛的奧運對決,恰似江湖中少林和武當兩大高手的較量,一個威猛凌厲,一個柔中帶剛。為了搶奪乳業“武林盟主”的寶座,本是同城兄弟的兩家企業都不惜使出了看家本領。拳來腳去,好不熱鬧,讓我們好好過了一把眼癮。最終是伊利如愿勝出,還是蒙牛笑傲江湖?現在下定論似乎有些為時尚早。作為旁觀者,權且就兩家“比武”之事說說自己的一點觀戰感受。
在這場奧運比拼中,伊利先下手為強,硬生生搶得“奧運贊助商”的頭銜,然后在此光環下高舉高打,排出了“奧運贊助商+明星代言+重金央視廣告投放+新媒體概念活動”的強大陣法,引來國人不少眼球;而蒙牛呢,一看失了先機,也毫不示弱,迅速祭出了“全民健身”和“公益營銷”的法寶,從而收攬無數人心。從氣勢上看,伊利似乎略勝一籌;從耐力來衡量,蒙牛則更有后勁。
伊利一連串舉措不能說不漂亮,一拳接一拳的出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炒作,
管理資料
《伊利PK蒙牛:得民心者得奧運》(http://salifelink.com)。但高舉高打之下,如何落地的問題伊利一直沒有妥善解決。在廣告、公關與活動的整合聯動上,在奧運題材的發揮與挖掘上,在奧運產品的開發和炒作上,伊利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所以它花大錢買吆喝,熱鬧是熱鬧,大多數時候消費者認為事不關己,并沒怎么往心里去。后期伊利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與消費者的距離,于是推出“健康中國行”、“海選奧運健康大使”等浩大的活動來反擊蒙牛的“全民健身”概念與活動。從市場反應來看,伊利這些求變的舉動來得有點晚,而且不無跟風蒙牛之嫌,所以效果并不明顯。而當年曾借“超女”旋風席卷大江南北的蒙牛深諳消費者心理。從推廣“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公益活動,到贊助趣味十足、互動性較強的體育比賽《城市之間》,到成為NBA中國官方合作伙伴,到出版《蒙牛體育營銷內幕》一書……蒙牛這套“非奧運營銷”組合拳暗扣奧運主題,柔中帶剛、綿綿不絕,一次又一次擊中了消費者的心,往往于無聲處起驚雷。如此,在5月推出的奧運贊助商TOP10中,非奧運贊助商蒙牛的認知率排在伊利之前,也就不奇怪了。
奧運開幕在即,笑到最后者——伊利,還是蒙牛?正是那句老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王逸凡,北京百匯長流營銷顧問機構首席策劃師,多家管理、營銷類媒體專欄作者。電話:13651020200 MSN:china2008@mail.com E-mail:china5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