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莊酒是中國葡萄酒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開創了中國葡萄酒的新高度,
酒莊酒--中國葡萄酒新高度
。不過,當前酒莊酒的亂相,是阻礙葡萄酒健康、持續發展的絆腳石。如何緩解、直至根除這一頑疾,是值得業內所有人士深思的重大課題。本文試圖通過梳理近十年以來葡萄酒的發展脈絡,談幾點關于酒莊酒未來發展的淺見。一、中國葡萄酒10年輝煌史
在我國,葡萄酒產銷量雖然遠不及白酒、啤酒,但自2000年開始,隨著新一輪消費升級大潮的洶涌來襲,葡萄酒行業再次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是近年以來,上層主流社會對葡萄酒的熱愛與追捧,帶動了普通居民的消費急劇上升,葡萄酒行業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中國葡萄酒儼然進入了鼎盛時期。
相關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的中國葡萄酒市場,無論投資、進口、生產、營銷,以及對葡萄酒的理解和消費上,都有著空前的不俗表現。2010年1—8月份葡萄酒產量為63.59萬千升,同比增長15%;同年1-9月份葡萄酒進口量為20.18萬千升,較09年同比增長了67%。
在葡萄酒發展的黃金時期,眾多葡萄酒企業也開始紛紛打造自己的品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以來的高速成長,目前我國的500多家葡萄酒企業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張裕、王朝、長城等為龍頭的一線葡萄酒品牌,幾大品牌儼然已經在國內葡萄酒市場形成寡頭競爭之態勢。目前,國內葡萄酒品牌張裕、長城、王朝的葡萄酒產量和銷量,均占到了全國葡萄酒總產量的50%左右,利潤更是占到全行業的67%,且市場集中度還在進一步提高。可以預計,未來三家獨大的局面還將延續一段時期。
如此堅挺且巨大的市場需求量,不只在中國,更激發了全世界葡萄酒業的股股狂躁和欣喜的情緒。以法國、澳洲、美國、意大利為代表的國外洋葡萄酒,也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蠶食和滲透力度。國外葡萄酒潮水般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既催化和成熟了中國葡萄酒市場,也催生了激烈的競爭。此外,眾多中國本土中小葡萄酒企業,也紛紛期望借著這股東風,攫取一杯羹。數量眾多的本土企業的加入,無疑更進一步加劇了競爭之白熱化態勢。
二、酒莊酒究竟是什么酒?
競爭的加劇,使得葡萄酒行業逐漸分化,逐步形成了國外高端奢侈酒、國內一線品牌、二線品牌(包括大量的國外雜牌),以及數量眾多的三線品牌共生共榮的局面,
管理資料
《酒莊酒--中國葡萄酒新高度》(http://salifelink.com)。同時,各酒企為了進一步獲取利潤,紛紛尋找行業新的增長點。于是,從2002年左右起,酒莊酒的概念開始在國內浮現,到近兩年來全國各地莊園計劃風生水起,不亦樂乎。有趣的是,國內眾多中小企業,亦運用種種手段進行包裝或偽裝,也相繼推出了“酒莊酒”。此時,酒莊酒的概念再次凸顯在國人面前。
那么,酒莊酒,到底是一種什么酒呢?
按照一般中國人的理解,“酒莊”顧名思義就是“賣酒的村莊”,其實,酒莊既不是村莊,亦非賣酒的店,而是一個將葡萄從栽培到釀造、灌裝、儲存、品鑒、銷售等過程集中在一處完成的場所。此外,人們還可以在酒莊中感受葡萄酒相關知識,進而可以休閑、娛樂、健身、度假。酒莊(Chateau)一詞源于法國波爾多,原意是城堡。酒莊多是建造在海邊或山谷里,不僅風光美,而且氣候好,陽光充足。如此夢幻、迷人之地,本身就應該是個旅游的好去處(即所謂“3C”概念:海邊——Sea;沙灘——Sand;陽光——Sun)。
葡萄酒莊貌似簡單,但想真正出產酒莊酒卻不容易。
生產真正意義上的酒莊酒,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所種植的葡萄必須是100%由自己種植和掌控;二是所種植的葡萄并不出售,而是全部用于自家葡萄酒釀造;三是釀造、灌裝全過程必須都是在自家酒莊進行,故酒莊也必須有自己的一流的釀酒師和高超的釀酒技術,以保證葡萄酒的高質量。為了保證自家酒的品質優良和口味純正,大多酒莊都采用傳統的手工釀造方式。這是酒莊酒與一般葡萄酒的較大差別之所在。
一般而言,世界最名貴的葡萄酒都產自酒莊。
如同白酒,貴州茅臺鎮的海拔、水質、溫度、濕度、土質等天然稟賦,造就了它作為中國白酒“波爾多”的美譽。酒莊酒對產地的嚴格要求,客觀上也就排除了許多地區生產和釀造酒莊酒的可能性。世界上一般公認為北緯30度,無論光照、氣溫、濕度等環境,是適合優質葡萄生產的絕佳產地。頂級白酒需要國家級大師親手精心勾調,酒莊酒同樣也需要葡萄酒企業擁有一流的釀酒師,掌握高超的釀酒技術。無疑,這是當前中國一般葡萄酒企業所不能做到的。另外,酒莊酒對于的儲存工具、儲存環境,也是要求苛刻。
欲建葡萄酒莊的廠家,選址至少需要提前十幾年,為建酒莊選擇適宜的土壤,并選擇、培育適于該土壤的優良釀酒品種,對葡萄種植專家和釀酒專家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科研項目,需要反復的試種改良,選擇合適的品種釀造、窖藏多年后,進行試驗對比。相對于酒莊的建設來講,酒莊前期的準備工作是長期而艱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