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的避雷針 -資料
現代意義上的避雷針是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整出來的,但是我國古代也有類似的避雷裝置,
古代的避雷針
。有本書叫《荊州記》,作者是南朝人盛弘之,他記載:“湖陽縣,春秋寥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為母玄石室,叫避之。悉以文石為階砌,至今猶存,資料
《古代的避雷針》(http://salifelink.com)。”這個類似于避雷的屋子,講的是一個孝子因為媽媽怕雷,就用某種石頭建了個絕緣的屋子。唐代《炙轂子》一書在記載了種初級簡陋版避雷針: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有人就建議,把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頂子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后來,中國古代很多建筑物都有了初級避雷裝置,就是屋脊兩頭,都有一個仰起的龍頭,龍口吐出曲折的金屬舌頭,伸向天空,舌根連接一根細的鐵絲,直通地下。
【古代的避雷針 -資料】相關文章: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
樹的故事 -資料06-01
梅花的品格資料11-14
成功語錄 -資料03-13
婚姻的天條 -資料06-01
黃河介紹資料10-07
襄樊旅游 -資料03-13
清西陵 -資料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