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大孝順兒女:8年幫媽媽運垃圾(圖)
內容提要:怕增家庭負擔聞仔偷偷放棄大學夢。爸爸去世后的日子最難熬,他一邊工作一邊自考幫媽媽減負。周日晚上7時30分,聞仔(化名)挑著兩只白色垃圾桶準時出現在德政北路一棟居民樓內。
——最辛苦:一晚連挑兩個多小時垃圾。一邊搖鈴鐺一邊到各家各戶收垃圾,晚上11時左右才能吃上晚餐。
“鐺鐺鐺鐺……”聞仔一邊搖著小鈴鐺,一邊從15樓開始往下走,沿路將居民放在各家門口的垃圾袋收拾到兩只大垃圾桶內。曲腿、躬腰、將垃圾桶放到地上而扁擔并不離開肩膀,幾秒鐘內,聞仔已經很利索地把一袋垃圾從地上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又飛快地直起身來趕往下一家門口,記者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子。
15層的居民樓內有70戶人家,用了大約40分鐘,往樓下挑了滿滿3擔垃圾,聞仔完成了當晚工作量的大約三分之一。他的母親黃姨一直等在樓下,聞仔挑下來的垃圾裝滿一推車,黃姨就趕緊把車推去附近的垃圾站。
經過大約兩個多小時的反復上樓下樓,黃姨負責片區內的居民垃圾全部清完,母子倆才能回到租來的老房子里,沖洗沖洗,抓緊時間做飯,在晚上11時左右,吃上了當天的晚餐。對于這樣的作息時間,聞仔表示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從我初中就開始了,已經這樣過了8年”。
——最遺憾:怕增家庭負擔聞仔偷偷放棄大學夢。爸爸去世后的日子最難熬,一邊工作一邊自考更能幫媽媽減負。
21歲的聞仔是廣州某高校的大二學生,記者第一眼見到他時,他剛挑了兩桶垃圾下樓,干凈清俊的臉龐、有點“沖天”的頭發、已經洗得有點發舊的T恤前印著抽象畫,無不透露著這個年輕人充滿青春活力的訊息。聽記者提出要采訪,聞仔連連擺手:“我只是挑挑垃圾罷了,我學習成績不突出,也沒什么特別,實在沒什么可以寫的。”接著又很乖地問黃姨,“媽媽,怎么辦?要不要說話?”
黃姨和丈夫在廣州做臨時保潔員,一做就是十幾年。2000年,丈夫被查出患有肝癌,1個月后便撒手人寰。從此,贍養老母親和撫養三個孩子的重擔就壓在了黃姨一個人的肩上。記者在和黃姨的接觸中,感到她是一位非常樂觀的女性:笑口常開,不怨天尤人,對周圍幫助她的居民和工友深懷感恩之心。“最難熬的就是孩子爸爸突然去世后的日子,可以依靠的人突然沒了,孩子們還小,經濟上很困難,日子很難熬。”讓黃姨感到欣慰的是,家中排行老二的聞仔非常孝順,不僅從未給自己添過麻煩,而且很體貼,帶自己看病,買菜、做飯、洗衣樣樣都干,早早地學會了幫媽媽“減負”。甚至,當初考取了大學本科的聞仔,因為不想給母親增加負擔,自己偷偷放棄了讀本科的機會,讓黃女士欣慰之余留下了難以釋懷的遺憾。對此,聞仔自己倒是很看得開,“當時就是想到媽媽太辛苦了。我現在參加自考,4個月可以考一次,又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考,能給家里減輕點負擔多好。”
——最難得:從拎幾袋垃圾到挑幾桶垃圾一干就是8年。靠雙手勞動不怕“丟面子”,保潔區居民成聞仔孝順見證人。
聞仔幫媽媽挑垃圾,從初中就開始了。那時候他還在鄉下念書,每年寒暑假,都會來到廣州跟母親團聚,幫媽媽干活。剛開始的時候聞仔力氣還不夠,挑不動垃圾,就每次用手拎幾袋,“反正年紀小跑得快,跑上跑下地拎垃圾也不覺得累。”說到這里他哈哈笑了起來,黃姨也在旁邊微笑,“孩子幫我運垃圾,一幫就是8年了。”但是在黃姨心里,她并不想聞仔幫這個忙,“怎么說呢,孩子到底還算是個讀書人,我也希望他比較體面一點。我一直都不要他來幫我挑垃圾,怕他同學看見笑話他。但是孩子說靠自己雙手勞動沒什么丟臉,所以現在我也不攔他了。”聞仔多年幫媽媽挑垃圾,也給保潔區的武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者能認識聞仔母子,就全靠她“報料”。武姨說,現在年輕人一般不愿跟父母呆在一起,更別說是幫母親干又臟又累的體力活了,她是聞仔常年幫母親挑垃圾的見證人,“挑一兩次垃圾可能沒什么,但聞仔一挑就是好多年,這一片的居民都認識他。這個大學生孝順懂事,值得年輕人學習”。
——最執著:挑完垃圾最遲凌晨1時趕回學校。自己少睡一點可以讓媽媽少干點活。
聞仔上大學后要住校,回家沒那么方便了,但每到周五,他一定會按時回來,幫媽媽挑垃圾。周日晚上,也要完成“使命”,才會放心趕回學校。遇到黃姨有交送保潔車的任務,母子倆就要等大垃圾車來運走垃圾,再將推車沖洗干凈還回去才能回家,吃晚飯的時間,可能就要推遲到晚上12時。最遲的時候,聞仔凌晨1時才趕到學校宿舍門口,“周一早上就有課,一定要周日晚上趕回去。我雖然睡得少一點,但媽媽可以少干點活。”
黃姨現在做保潔員的月收入大約有700多元,租房就要用去400多元,平時只能靠收廢品填補家用。聞仔說,自己一年7000元的學費給家里帶來了很重的負擔,所以自己平時一定要節儉。他每個月最大的支出是伙食費,大約400元。21歲正是長身體的年齡,400元夠不夠吃?聞仔的經驗是“米飯多吃點,菜就盡量節省,少買點。學校的伙食很貴,一點點雞肉就要3元一份,我舍不得吃”。
現在,即將走出校門的聞仔開始計劃找工作的事,準備“五一”過后就開始,“先去電腦城試一下,看有沒有合適我的工作”。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