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下半年教資真題(精選3套)
親愛的考生們,2024 年下半年教資考試拉開帷幕。真題是檢驗實力的試金石,也是指引方向的燈塔。讓我們一同開啟這場知識的挑戰,在真題中磨礪自我,為成為優秀的教育者邁出堅實步伐。愿大家冷靜思考,認真作答,發揮出最佳水平。
2024年下半年教資真題 1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幼兒園)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根據題干要求選擇正確答案。(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中一班班級活動中,老師批評小明:“你怎么這么笨啊,看人家早就學會了!”該老師的行為( )。
A.違背了保教結合原則
B.忽視了教育的主體性
C.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
D.忽視了教育的生態性
1.【答案】D
)
D項:華生是在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的基礎上,將經典條件反射運用于學習領域。并非提出者。與題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幼兒不愛說話,不愛與人交往,性格內向,膽小,且積極行為和消極行為都很少,可能成為什么同伴類型()。
A.被拒絕型 B.受歡迎型 C.被忽略型 D.一般型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同伴交往的類型。被忽視型幼兒不喜歡交往,他們常常獨處或一人活動,在交往中表現得退縮或畏縮。他們很少對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為,也很少表現出不友好、侵犯性行為,因此既沒有多少同伴主動喜歡他們,也沒有多少同伴主動排斥他們。他們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數同伴忽視和冷落。題干中,幼兒“不愛說話”、“不愛與人交往”、“積極行為和消極行為也很少”,證明該兒童為被忽略型。C項正確。
A項:被拒絕型幼兒喜歡交往,在交往中活躍、主動,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強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動、搶奪玩具、大聲叫喊、推打小朋友等,攻擊性行為較多,友好行為較少,因而常常被多數幼兒所排斥、拒絕。與題干不符,故排除。
B項:受歡迎型幼兒喜歡與人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且常常表現出友好、積極的交往行為,因而受大多數同伴的接納和喜愛,在同伴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與題干不符,故排除。
D項:幼兒在同伴交往中行為表現一般,既不是特別主動、友好,也不是特別不主動、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歡他們,有的不喜歡他們,他們既非被同伴特別地喜愛、接納,也非特別地被忽視、拒絕,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3.幼兒最先掌握的是什么概念()。
A.數概念 B.實物概念 C.時間概念 D.空間概念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概念的發展。學前兒童掌握的各種概念中以實物概念為主,在實物概念中,又以掌握具體實物概念為主,即掌握基本概念為主。而數概念、時間概念、空間概念對于幼兒來說都屬于抽象概念,故發展較晚。B項正確。
A項:掌握數概念比實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數概念比實物概念要困難。掌握數概念的敏感期在5~5歲半。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兒童的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發展較早,而掌握空間概念和時間概念期比較晚。因為時間與空間概念均屬于抽象概念。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4.從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發展特點來看,下列哪個階段的兒童開始形成自我標簽并描述自己()。
A.2-3歲 B.4-5歲 C.6-7歲 D.8-9歲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的總體印象,對自己的特征、能力、態度、信念、價值觀的總的認識,而在自我概念的基礎上會產生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能力在3歲兒童中還不明顯,在幼兒初期,孩子還不存在自我評價,而在5歲兒童絕大多數已能進行自我評價。所以兒童開始形成自我標簽并描述自己的年齡為4~5歲。B項正確。
A項:2~3歲時嬰兒對性別和年齡有了一定的識別能力,這是自我概念的最初成分。他們能夠辨出自己的性別,并知道自己是孩子,父母是成年人,父母比自己年齡大。這時候自我概念主要在于“能感覺到”。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5.幼兒看到天上的白云,一會兒覺得它像馬,一會兒覺得它像火車頭,這種想象屬于()。
A.無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想象的種類。無意想象又稱不隨意想象,是指沒有預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響下,不由自主地進行的想象,是一種最簡單、初級形式的想象。題干中,幼兒觀察云,沒有任何的目的性,望著白云一會像馬,一會像火車頭,是在以云為刺激物的影響下,進行了無意想象。A項正確。
B項: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再造想象是指根據言語的描述或圖形符號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事物新形象的過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幻想是指向未來,并與個人愿望相聯系的想象,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體現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而是帶有向往的性質,是人們寄托的東西。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6.1903年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公立學前教育機構是()。
A.湖南蒙養院
B.湖北幼稚園
C.福建公立幼稚園
D.上海公立幼稚舍
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教育機構的產生與發展。1903年,端方創辦了第一所幼兒教育機構—湖北幼稚園,這是中國最早創辦的公立幼兒教育機構。1904年,清政府將其改名為武昌蒙養院。B項符合題意,當選。
A項:湖南蒙養院設立于1905年,是中國第二所幼稚園,湖南第一所幼稚園。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福建公立幼稚園與上海公立幼稚舍均在1907年創立,均為干擾項,與題干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7.幼兒園教育應以()。
A.日常生活為基本活動
B.游戲為基本活動
C.同伴交往為基本活動
D.教學為基本活動
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毒V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B項符合題意,當選。
A、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8.最適宜評估幼兒學習環境質量的是()。
A.問卷調查 B.訪談 C.班級觀察 D.文檔查閱
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評價的方法。幼兒發展的評價方法包括:(1)觀察評價法:①自然情境觀察②設計情境測查;(2)成長記錄袋評價法;(3)表現性評價法;(4)等級量表評價法。其中觀察是最基本的方法,能夠更好的看到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以此來對幼兒的發展進行評價。題干中“最適宜評估幼兒學習環境質量”選擇觀察最為合適。C項正確。
A項:問卷調查法是研究幼兒心理發展的一種方法,是將問題進行標準化,所問對象主要是與學前兒童有關的成人。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的成人進行交談。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干擾項,與題干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9.幼兒把雪人當作“寶寶”,跟它說話,給它喂飯,這類活動屬于()。
A.規則游戲 B.表演游戲 C.結構游戲 D.角色游戲
9.【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游戲的類型。根據游戲的教育作用可將游戲分為“創造性游戲和規則游戲!逼渲袆撛煨杂螒虬ǎ罕硌萦螒、結構游戲、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所以又稱主題角色游戲。題干中幼兒把堆的雪人當寶寶,喂它吃飯,跟它說話,屬于角色游戲。D項正確。
A項:規則游戲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包括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智力游戲等。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表演游戲是兒童按照童話或故事中的情節扮演某一角色,再現文學作品內容的一種游戲形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結構游戲又稱建構游戲,是指利用各種結構材料或玩具進行建構活動的游戲。題干中兒童堆雪人是為了“喂它吃飯,跟它講話”所以從游戲目的來看,不屬于建構游戲,與題干不符合,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0.不屬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數學認知目標的是?()
A.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有用和有效 B.感知和理解數、量以及數量關系
C.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D.獲得計算能力和思維技巧
10.【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吨改稀分锌茖W領域子領域二:數學認知包括三個學習與發展目標,分別是:目標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目標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目標3“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于數學的目標要求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D項“獲得計算能力和思維技巧”違反了幼兒園數學活動的教育目標,損害了幼兒的學習品質,表述錯誤,與題干相符,當選。
A、B、C三項:均屬于數學認知目標,與題干不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二、簡答題:請按題目要求,進行簡答。(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與同伴交往在幼兒發展中的意義。
11.【參考答案】(1)同伴關系給予安全感和歸屬感。
(2)同伴交往有利于兒童學習社交技能和策略,促進其社會性行為向友好、積極的方向發展。
。3)同伴交往中的同伴反饋有助于兒童的社會行為向積極、友好的方向發展。
(4)同伴交往有利于促進學前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
。5)同伴交往有助于兒童自我意識和人格的發展。
。6)同伴交往可以幫助兒童去自我中心。
12.一日生活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的習慣。
12.【參考答案】(1)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時進餐、吃好早餐等。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①合理安排餐點,幫助幼兒養成定點、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②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引導他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③吃飯時不過分催促,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要邊吃邊玩。
(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如:①早晚刷牙、飯后漱口。②勤為幼兒洗澡、換衣服、剪指甲。③提醒幼兒保護五官,如不亂挖耳朵、鼻孔,看電視時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等。
。4)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如:①為幼兒準備多種體育活動材料,鼓勵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展活動。②經常和幼兒一起在戶外運動和游戲,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開展體育活動。③和幼兒一起觀看體育比賽或有關體育賽事的電視節目,培養他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論述題:請按題目要求,進行論述。(本題共1小題,共20分)
13.什么是兒童觀?試述幼兒園教師應樹立怎樣的兒童觀?
13.【參考答案】(1)兒童觀是對兒童的認識、看法以及與此有關的一系列觀念的總和。
。2)教師擁有怎樣的兒童觀,決定了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和行為,同時也影響著教師對待教學工作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教師應樹立現代化的兒童觀:
、賰和侨,具有與成年人一樣的一切基本權利,具有獨立的人格。學習和發展是兒童不可剝奪的權利。成年人應為兒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發展和學習的條件與機會。兒童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不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兒,而且也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強加給幼兒,幼兒是責權的主體。
、趦和且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整體”的人,應尊重并滿足兒童各種發展的需要。所謂完整的兒童,是指全面發展、和諧平衡的兒童,其發展是身體、認知、情感、社會和人格的整合性的發展。在教育活動中,要把幼兒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還幼兒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給予幼兒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
、蹆和l展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兒童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要正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克服按照統一標準和尺度去衡量幼兒,應根據幼兒各個方面的情況因材施教。
④兒童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作為老師應該堅信每個幼兒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在適當環境和教育的條件下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的潛力。
、輧和哂兄饔^能動性,在其發展過程中,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
、弈信降。作為教師,要在教育活動中對幼兒持民主與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性別的兒童應享有均等的機會和相同的權益,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總之,教師應樹立科學的兒童觀來開展教育活動,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則,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四、材料分析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ㄒ唬
因父母工作變動,豆豆轉到了一所新的幼兒園上大班。入園前,園長和老師進行了家訪。他們帶去了幼兒園吉祥物、班級相冊、班級小朋友做的歡迎豆豆的卡片,并了解豆豆的喜好以及幼兒園里豆豆認識的小朋友。
入園第一天,園長親自到門口迎接,園長牽著豆豆的手,在媽媽的陪伴下,參觀了幼兒園的大型玩具區、種植區、樂高區等。每到一個地方,園長會蹲下來耐心詳細地介紹,陪他看其他小朋友的活動。對于豆豆感興趣喜歡的區域,園長就等他玩一會兒。對于豆豆的好奇和提問,園長會耐心地回應。最后還帶他參觀了園長辦公室和教師辦公室,找到幼兒園他認識的小朋友等。
豆豆熟悉幼兒園環境后,園長把豆豆送到班上,老師熱情地擁抱了豆豆,小朋友們熱烈鼓掌歡迎。這一天班級的主題活動是“歡迎新朋友——豆豆”。
14.(1)入園第一天,豆豆感受到了什么?
(2)幼兒園采取了哪些措施幫助豆豆適應新環境?
14.【參考答案】(1)入園第一天,豆豆在老師和小伙伴的幫助下,很好的適應了新的幼兒園,具體表現在:
①感受到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在園長引導下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初步適應新的園所環境,獲得了安全感和初步的歸屬感。
、诟惺艿搅岁P愛:在園長引導下熟悉了老師和同伴,在幼兒園新的人際環境中感受到了關愛。
、鄹惺艿搅送榈臒崆,初步建立同伴關系:進入新班級后,老師和小朋友的熱烈歡迎讓豆豆能夠感受到熱情,幫助豆豆對班級里的小朋友產生興趣,進一步融入新班級。
。2)幼兒園針對豆豆入園做了以下措施:
、偃雸@前,老師通過家訪,及時的熟悉和了解豆豆的喜好、習慣;并通過幼兒園吉祥物、班級相冊、歡迎卡片等幫助豆豆初步認識幼兒園,為豆豆入園做好了心理準備。
、诘谝惶烊雸@,通過參觀,初步熟悉幼兒園園所環境;耐心引導幼兒通過玩熟悉的區域和認識的小朋友玩耍等方式獲得安全感。
③在新班級中,為豆豆營造了一個溫馨、有愛的人際環境,讓豆豆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形成初步的安全感和信賴感。
④組織“歡迎新朋友”的主題活動,為幼兒進一步熟悉新班級、融入新班級提供了條件。
(二)
三名幼兒用彩色積塑玩建構游戲,各自搭建了一件作品,幼兒甲說不出自己搭的是什么,沒有命名(如圖1所示),幼兒乙說自己搭的是愛心(如圖2所示),幼兒丙說自己搭的是單峰駱駝(如圖3所示)。
15.請分析上述三件作品各自體現的幼兒建構游戲水平。
15.【參考答案】(1)幼兒甲:
、俨牧线x擇的盲目性和簡單性。幼兒甲在選擇活動材料時比較單一,沒有目的性,說不出自己拼搭的是什么。
、诮Y構技能簡單。幼兒甲在建構時使用的技能是鋪長和壘高。
③主題建構的無計劃性。幼兒甲建構游戲時,還不會預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的建構,他們往往對結構材料,結構動作感興趣。幼兒建構游戲形式更多的是自由和模擬構造,往往喜歡獨自或平行游戲。
。2)幼兒乙:
①建構技能主要以架空為主。疊高和架空是幼兒乙用到的兩種主要技能。
、谟變阂矣薪嬛黝},能說出自己拼搭的是愛心,能夠拼搭出簡單物品的基本造型。
。3)幼兒丙:
①有較強的建構目的性、計劃性和持續性。幼兒丙主題明確地拼搭了單峰駱駝。
、谀芫C合運用各種建構技能:平鋪、壘高、架空圍合、封頂、對稱、轉向、穿越等。幼兒丙創作的作品中運用了多種復雜的建構技能,有創意的拼搭出了一個復雜的物體。
五、活動設計題:請根據所提供的教學材料和相關情況,按要求完成活動設計。(本題共1小題,共30分)
16.請根據端午節的節日特點,為大班幼兒設計一個“端午節”的主題活動,幫助幼兒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要求:主題活動包含三個子活動。
1.寫出主題活動的總目標。
2.寫出一個子活動的具體活動方案,包括活動名稱、目標、準備和主題的主要環節。
3.寫出另外兩個子活動的名稱和目標。
16.【參考答案】
大班主題活動《端午節》
主題活動總目標:
1.體驗參加端午節主題活動的快樂,喜歡與端午節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
2.能夠主動提出與主題有關的問題,并且能夠在合作下共同解決。
3.掌握有關節日習俗、慶祝方式的知識,知道節日是非常重要的。
4.感受傳統文化的多種多樣,能夠表達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大班社會領域多元文化活動《端午節》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
2.技能目標:用較流暢的語言說出端午節的習俗、由來,會制作“粽子”。
3.認知目標: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知道端午節的來歷。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端午節的由來》故事掛圖4幅,節日習俗物料若干,包好的粽子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有一定的端午節節日經驗。
三、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搿獙嵨飳
教師出示實物粽子,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時候,我們會過端午節,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ǘ┗顒诱归_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1)幼兒交流對端午節的認識,在集體面前表達。
。2)教師講述《端午節的由來》故事,幼兒仔細聆聽。
小結: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被定為端午節。
2.掌握端午節習俗。
。1)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并談論端午節的節日習俗。
師: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以外,人們都有哪些其他活動呢?
。2)教師為幼兒豐富端午節節日慶祝經驗。
師: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戴香囊、掛彩繩、劃龍舟、掛艾葉等好玩的活動。
。3)“小小介紹員”活動,引導幼兒介紹端午節的習俗、由來。
3.組織幼兒觀視頻,制作“粽子”
。1)教師播放包粽子的教學視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分發包粽子材料,幼兒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大家也準備了很多包粽子的材料,我們一起來制作屬于自己的小粽子吧。
。ㄈ┗顒咏Y束——成果分享
教師引導幼兒將制作好粽子進行分享,交流包粽子的經驗。
四、延伸活動——家園共育
請幼兒回家自己搜集資料,查找還有哪些其他有趣的傳統節日。
大班藝術領域繪畫活動《端午飄香》
1.情感目標:體驗端午節的節日氣氛,喜歡和同伴一起慶祝節日。
2.技能目標:能夠掌握遮擋式構圖的技巧,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靈活運用。
3.認知目標:知道端午節的節日元素,了解端午節的節日由來。
大班科學活動《月亮的變化》
1.情感目標:激發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體驗與同伴分享生活經驗的快樂。
2.技能目標:能夠獨立給月亮的變化排序,并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變化。
3.認知目標: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并初步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2024年下半年教資真題 2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中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這個答案選出。(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在處理學生上課遲到時,甲老師要求學生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從前門進入,并說明遲到理由,經同意后方可入座;乙老師將學生關在教室外,待講完課才讓其進入教室;丙老師允許學生進入教室,但要罰站,對 于三位老師的做法,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甲老師做法正確,遲到應該說明理由
B.乙老師做法不正確,應該在教室外罰站
C.丙老師做法不正確,只能在教室外罰站
D.以上老師做法都不正確,不應該影響學生上課
1.【答案】D
D項:《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2.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把教育目標分為( )。
A.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具體目標 B.德育目標、智育目標、體育目標
C.國家目標、學校目標、個人目標 D.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D項正確。
A、B、C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3.在張老師的數學課上,有的學生認真聽講,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學生心不在焉,或關注窗外 悅耳的鳥鳴,或想著下課后的歡快活動,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這體現了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是( )。
A.主觀能動性 B.遺傳 C.學校教育 D.環境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教育、主觀能動性。其中,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題干中,有的學生專心聽講,有的學生心不在焉是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A項正確。
B項: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膚色、體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4.人的心理機能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如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這反映了人身心發展特征的( )。
A.互補性 B.順序性 C.差異性 D.不平衡性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題干表述符合順序性的規律。B項正確。
A項: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出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如身患重病或有殘缺的人,如果他有頑強的意志和戰勝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從群體的角度看,主要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從個體的角度看,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個體身心發展不平衡性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1)同一機能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2)不同系統的發展速度、起始時間、達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5.2020年教育部頒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文件規定中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 )。
A.1課時 B.2課時 C.3課時 D.4課時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高校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同時,要求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6.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如果學齡前兒童數量多,幼兒園的數量會被優先考慮,如果學齡人口的基數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學在內的基礎教育在整體教育體系中的比例就必然會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體系也會重視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等方面,這體現影響教育發展的因素是( )。
A.人口的年齡結構 B.人口數量 C.人口就業結構 D.人口質量
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人口與教育的關系。人口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表現在:(1)人口數量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2)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的質量;(3)人口結構影響著教育結構。題干中體現了不同年齡的人口比例影響著各級各類學校在學校教育系統中的比例。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人口對教育的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7.為了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求真中學積極組織高中地理教研組與生物教研組教師共同開發“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課程。這門課程屬于( )。
A.隱性課程 B.分科課程 C.地方課程 D.綜合課程
7.【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根據組織方式的不同,課程可以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其中,綜合課程強調學科整合,主張把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內容合并起來組成課程。題干中強調綜合了地理與生物共同形成課程,屬于綜合課程。D項正確。
A項:隱性課程也叫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指學生在學校情境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分科課程強調以單科形式,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的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地方課程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的指導下,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和文化發展等實際情況而設計的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8.教師有正當懲戒權和訓育權,但是教師對學生懲戒和訓育不能使用有違人道和人格尊嚴的`方式,更不能以傷害身體的方式來對待學生。這體現的教育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倫理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疏導性原則
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倫理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師生關系時,要遵循當代社會的倫理規范。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并通過以身垂范的言行贏得學生的尊重。題干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懲戒和訓育時不能有違人道和人格尊嚴,體現的是倫理性原則。B項正確。
A項: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疏導原則是指教育者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9.新學期開始,王老師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評價的分類。根據實施功能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其中,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教學開始或單元教學開始時,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的評價。題干中,在新學期開始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測試,屬于診斷性評價。A項正確。
B項: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程中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發展進行的比較經常而及時的測評與反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總結性評價,也叫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如一個學期或一門學科終結時,對學生學習的成果進行比較正規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試以及全面評定其成績。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相對性評價又稱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0.張老師在歷史課上通過講解平型關大捷中戰士們的英雄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這體現的教育途徑是( )。
A.課外活動 B.社會實踐 C.學科教學 D.心理咨詢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學德育的途徑。中學德育的途徑有:(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基本途徑;(2)社會實踐活動;(3)課外、校外活動;(4)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5)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6)班主任工作。題干中在歷史課上講解將士的英勇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體現的是學科教學的德育途徑。C項正確。
A、B兩項: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均屬于德育途徑。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1.近年來,培華中學堅持開展“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反映的德育方法屬于( )。
A.環境陶冶法 B.實踐鍛煉法 C.明理教育法 D.榜樣示范法
1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榜樣示范法是指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題干中,學校開展“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用榜樣的優秀表現影響學生,運用了榜樣示范法。D項正確。
A項:環境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實踐鍛煉法是指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行為實踐中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其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明理教育法又叫說服教育法,是指借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認識的方法。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2.在百米競賽中,如果預備信號與發令信號時間間隔長,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會受到明顯影響。這種現象屬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起伏 C.注意啟動 D.注意轉移
1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注意的品質。人的注意是不能長時間地保持固定不變的,會經常出現周期性的加強或減弱,這一現象稱為注意的起伏。題干中,預備信號與發令信號間隔時間太長,使注意力處于注意周期性減弱的時期,會影響運動員的反應時間,符合注意起伏的特點。B項正確。
A項: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注意的轉移是指主體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3.小紅通過“飛機在山脈飛行”這種方式記住了飛機、山脈這兩個無關聯的詞。這種教學策略屬于( )。
A.計劃策略 B.復述策略 C.監控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等。其中記憶術包括:(1)位置記憶法。(2)縮簡和編歌訣。(3)諧音聯想法。(4)關鍵詞法。(5)視覺想象等。其中,視覺聯想就是要通過心理想象來幫助人們對聯系的記憶。想象的形象越鮮明越具體越好,形象越夸張越奇特越好,形象之間的邏輯關系越緊密越好。題干中將“飛機”“山脈”想象為“飛機在山脈上飛行”運用的是視覺想象。屬于精加工策略。D項正確。
A項:計劃策略是根據認知活動的目標,在進行一項認知活動之前,進一步明確認知目標、確定認知過程和環節、預計認知結果、選擇認知策略并評估其有效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監控策略是一種常用的元認知策略,是指在認知活動中,根據認知目標不斷反省和監控自己的認知活動是否在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監控策略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4.崔老師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說出盡可能多的紅色物品,孫強同學列舉出很多例證,但主要都跟食物有關,這表明孫強的發散思維( )。
A.流暢性差,獨特性好
B.流暢性好,變通性差
C.流暢性好,獨特性好
D.獨特性差,變通性好
1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發散思維的特征。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研究者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個:(1)流暢性;(2)變通性;(3)獨創性。其中,流暢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該特征代表心智靈活,思路通達。對同一問題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暢性越高。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題干中孫強同學,列舉了很多的例證,但都在食物這一個范圍之內,并無創新。這屬于流暢性好,但變通性差。B項正確。
A、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5.潘老師講解熊貓習性的內容之前,先介紹了哺乳動物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體現的教學原理是( )。
A.強化學習 B.支架式教學 C.先行組織者 D.學習準備律
1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先行組織者策略。先行組織者策略是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具體應用的技術。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并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也就是通過呈現“組織者”,在學習者已有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題干中,潘老師在講熊貓習性之前,先介紹與之相關的哺乳動物的知識,“哺乳動物”是概括程度高于“熊貓”的引導性材料,這體現的是先行組織者策略。C項正確。
A項:強化學習是指通過采用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贊揚、評分、競賽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其相應的學習行為的一種學習。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支架式教學是指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外部支持,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任務,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讓學生獨立探索學習。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桑代克的試誤說主要包括三大規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其中準備律是指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6.曉晶每次讀到:“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這首詩時,他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幅恬靜、清新的春日美景,這個過程屬于( )。
A.再造想象 B.創造想象 C.無意想象 D.隨意想象
1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想象的分類。按照想象活動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文字描述和圖樣示意而進行的想象,題干中,曉晶讀一首古詩,頭腦中出現相應的春日美景的畫面,是根據文字描述示意而進行的想象,是再造想象的體現。A項正確。
B項:創造想象是在創造活動中,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人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在創造新產品、新技術新作品時,人腦所構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是創造想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無意想象也稱不隨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目的、不自覺地產生的想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有意想象也稱隨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根據想象的內容和新穎程度及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孟胧莿撛煜胂蟮奶厥庑问健Ec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7.美術老師在創作時會在頭腦中對各種圖像進行重組,這種思維模式是( )。
A.動作思維 B.形象思維 C.抽象思維 D.邏輯思維
1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思維的類型。根據思維的憑借物(思維的發展水平)不同,可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其中,具體形象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借助于表象而進行的思維。題干中,美術教師在創作時會在頭腦中對各種圖像進行重組,正是借助表象進行的思維。B項正確。
A項:直觀動作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以具體、實際動作作為支柱而進行的思維。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抽象邏輯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的思維。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8.王莉認為大家應該尊重同伴之間共同約定的規則,且這種規則是可以改變的,根據皮亞杰的觀點,王莉的道德認知處于( )。
A.前道德階段 B.他律道德階段
C.自律道德階段 D.公正道德階段
1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皮亞杰采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總結出兒童道德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皮亞杰提出了兒童道德發展的四個年齡階段。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公正階段。其中,自律道德階段又稱可逆性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遵守規則,而是要求平等,根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對錯。題干中,王莉認為規則是可以改變的,是自律道德階段的表現。C項正確。
A項:前道德階段又稱自我中心階段。該時期的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他律道德階段又稱權威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制定的規范,把人們規定的準則看作固定的、不可變更的,而且只根據行為后果來判斷對錯。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公正階段時期的兒童開始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公正的獎懲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9.趙軍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全面,并且符合道德規范。他的自我意識發展階段處于( )。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1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自我意識的發展。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其中,心理自我是從青春期開始形成和發展的。這時,青少年開始形成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他們的自我評價越來越客觀、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會道德性,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目標。在心理上逐漸將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兩部分,會關注自己的個性成長,自我評價基本成熟,有較強的自尊心,道德水平也顯著提高。題干中,趙軍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全面,說明他的自我發展階段處于心理自我階段。C項正確。
A項: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的原始形態。它始于兒童1周歲,到3周歲左右基本成熟。1~3歲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社會自我,兒童在3歲之后,自我意識發展到社會自我階段,一直到少年期基本成熟。這時候兒童能夠從原來相信別人的評價而轉向自我評價,對行為的判斷能力也逐步發展,對具體行為的評價水平也發展到一種概括程度的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0.班主任田老師通過全班討論協商的形式,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規范學生行為,田老師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A.專制式 B.放任式 C.民主式 D.競爭式
2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班級管理方式。班級管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比較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不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級,而是以間接的方式引導學生。題干中,班主任田老師采用全班學生討論協商的形式來制定班級學生行為準則,體現了班主任傾聽學生意見,屬于民主型的管理方式。C項正確。
A項:權威型也叫專制型、專斷型。在權威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側重于在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上實施影響,由教師自身對班級實行無條件的管理,嚴格監督學生執行教師所提出要求的過程與結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在放任型的管理方式下,班主任主張對班級管理不做過多干預,以容忍的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沖突,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1.高三學生李麗,參加考前心理輔導,輔導老師給她佩戴了監測身體狀態的智能手表,每當她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時,智能手表就會實時反饋當前她的身體狀態,并提示她做出相應調整,輔導老師采取的做法是( )。
A.放松反應 B.行為調節 C.生物反饋 D.預先應對
2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心理輔導的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又稱內臟學習療法,是采用現代電子儀器將生物機體內生理過程變動的信息,予以描記并轉換為聲、光等反饋信號,使病人通過反饋信號立即知道自己生理功能變動情況與趨勢,以便學習調節自己體內不隨意的內臟功能及其它軀體功能。題干中,心理輔導老師通過智能手表反饋學生李麗的身體狀態,并及時作出相應調整,是生物反饋法的體現。C項正確。
A項:放松反應是放松身體肌肉,讓心情保持平靜,會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吸氧量減少等。與個體受到壓力時出現的生理變化相對立,可消減壓力的負面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行為調節是調節和控制學生行為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預先應對是指通過提前應對,為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減少不良后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2.素質教育是我國在反思和批判應試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等弊端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概念。對此,李老師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在課外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特長教育。請對李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2.【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素質教育的內涵包括: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課外活動的特長教育僅僅表現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的教育,但忽略素質教育的其他內涵。
故表述錯誤。
23.在一次教研活動中,老師們圍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角色定位展開激烈討論。劉老師認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會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請對劉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3.【參考答案】表述錯誤。
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去學,學生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中的學習主體,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指導作用。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學中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指明方向,保證學生學習的方向性。因此,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會削弱教師的主導地位。
故表述錯誤。
24.王老師是一名剛入職的中學教師,他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生指導上,因為他認為,教師的唯一角色就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請對王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4.【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新課程改革的教師觀倡導的教師角色具有多樣性: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發展的促進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社區型開放的教師。因此,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故表述錯誤。
25.楊老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發現,中學生非常在意自己的性別角色和形象。因此她認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發展就是獲得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同。請對楊老師的觀點進行辨析。
25.【參考答案】此說法錯誤。
埃里克森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認為,青年期(12~18歲)的主要沖突是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更多地考慮“我是誰”的問題,體驗著角色同一與角色混亂的沖突。如果個體把自己各個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別角色,未來的職業選擇等很好地整合起來,個體便會獲得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則出現角色混亂。發展順利者表現為在職業、性別角色等方面獲得同一性,方向明確。因此,青少年同一性發展并不僅僅就是獲得自我性別的認同。
故表述錯誤。
三、簡答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一切工作必須圍繞教學開展。王老師作為一名新入職老師,就“教學的作用”這一主題與同事們展開了深入討論,請簡述教學的作用。
26.【參考答案】(1)教學是傳播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會經驗再生產、適應并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3)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
27.張老師是一名中學新任班主任,不熟悉班級管理工作。班級管理效果一團糟,對此,學校德育主任告訴他,班級管理是有規律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請簡述班級管理的原則。
27.【參考答案】(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7)情通理達原則。
。8)協同管理原則。
28.康老師是一名資深的中學教師,她與新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時,提醒新教師要依據中學生情緒的矛盾性開展針對性教學。請簡述中學生情緒矛盾性的主要表現。
28.【參考答案】情緒的矛盾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1)強烈、狂暴性與溫和、細膩性共存。
(2)情緒的可變性與固執性共存。
。3)情緒的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
29.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們的交往方式與小學階段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同學們越來越重視同伴關系。請簡述中學生同伴關系的特點。
29.【參考答案】(1)逐漸改變了團伙式的交往方式。
。2)朋友關系日益重要,擇友標準高。
(3)出現了異性友誼。
四、案例分析題: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ㄒ唬
初中化學課上老師講解《燃燒和滅火》孫老師拋出問題,碳+氧氣燃燒成二氧化碳,硫+氧氣燃成二氧化硫,鐵+氧氣燃燒成四氧化鐵,問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討論發言,師生共同總結概念,燃燒是指氧氣和可燃物進行發光發熱產生劇烈的氧化反應。
孫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燒杯里邊有高溫熱水,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紅磷、石頭和白磷的試管進行實驗,從而知道燃燒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有氧氣,第二個要有可燃物,第三個達到溫度的最低溫度,三者缺一不可。
講完燃燒之后,緊接著講滅火,孫老師播放幻燈片展示案例,并提問學生,如何通過燃燒條件得知滅火。從而得出滅火有三個條件,第一個要隔離隔絕氧氣,第二個要隔絕可燃物,第三個要降低最低溫度,孫老師邊問邊講,最后拿出工具、沙子、水、毛巾,找出幾個同學跟同學一一示范,讓學生自己講解滅火的原理。
最后孫老師進行舉一反三聯系生活實際提問,比如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怎么辦?電線老化短路,引發火災怎么辦?堆放的紙箱著火常用何種滅火方法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學生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30.請結合材料講一講孫老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請進行具體分析。
30.【參考答案】孫老師運用了討論法、演示法、談話法、講授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
(1)孫老師運用了討論法。討論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學生討論發言,師生共同總結概念,體現了討論法。
。2)孫老師運用了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的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燒杯在學生面前做實驗,播放幻燈片展示案例等方式體現了演示法。
。3)孫老師運用了談話法。談話法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拋出問題,學生隨后回答體現了談話法。
。4)孫老師運用了實驗法。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并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通過燃燒條件得知滅火條件后,找出幾個同學跟同學一一示范,讓學生自己講解滅火的原理。體現了實驗法。
。5)孫老師運用了講授法。講授法是指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材料中,孫老師講解《燃燒和滅火》體現了講授法。
綜上所述,孫老師在教學中正確運用了以上教學方法,是值得借鑒的。
(二)
王老師在講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發現,直接告訴學生三角形的面積=底x高x1/2太抽象,所以他讓學生用紙做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的矩形,老師問:“矩形的面積如何計?”學生回答:“長x寬。”王老師接著問:“那具體面積是多少?”學生回答:“60平方厘米!苯又,王老師讓學生把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半,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問:“現在手上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很快回答出是30平方厘米。接著讓學生再畫一個長方形,并要求他們在長邊任意一個點,以另外一個長邊為底,畫一個非直角三角形。王老師問:“這個非直角三角形面積是多少?”一些學生說矩形的一半,另一些學生說不知道。
31.綜上所述,結合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同化和順應的主要內容。(10分)
。2)結合上述原理,分析王老師的教學活動。(8分)31.【參考答案】(1)皮亞杰認為,心理結構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四個概念。
同化是指有機體在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境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即把環境因素納入已有的圖式中,使之成為自身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從而加強和豐富原有圖式。
順應是指當有機體不能利用原有圖式接受和解釋新刺激時,其認知結構發生改變來適應新刺激的影響,即改變原有圖式,以適應環境。
。2)材料中,王老師在講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通過長方形的計算方式,去講解新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學生能夠利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并未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王老師采用的是同化。
材料中,王老師后續再次提到,在長方形的長邊任意選擇一個點,以另外一個長邊為底,畫一個非直角三角形。部分學生無法回答出非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因為學生無法使用矩形面積除以二的方式獲得,需要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獲得答案,故需要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王老師想要采用的方式是順應,但多數學生暫不了解。
2024年下半年教資真題 3
2024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小學)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這個答案選出。(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王老師經常課后問自己“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亮點在哪兒?不足在哪兒?”這表明王老師具有()。
A.教學管理意識 B.教學調控能力 C.教學創造能力 D.教學反思意識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一般的教育教學規律或者特殊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學經驗進行回顧、審視與重新認識,以至產生新的更趨合理的教學方案與教學行為的過程。題干中,王老師經常課后問自己“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亮點在哪兒?不足在哪兒?”這表明王老師有較強的教學反思意識。D項正確。
A、B、C三項:教學管理意識、教學調控能力與教學創造能力均屬于教師的專業能力,但與題干表述無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2.下列我國古代教育家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張教育目的為“明人倫”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萌芽階段的教育思想。孟子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1)人性論:性善論。孟子提出“仁有四心”,這四心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認為這四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也是孟子性善論的基礎。(2)教育作用:擴充“善性”。(3)教育目的:“明人倫”。所謂“明人倫”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稱為“五倫”。(4)教學思想:盈科后進、教亦多術。題干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張教育目的為“明人倫”的教育家是孟子。B項正確。
A項: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其教育理念包括:(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和弟子的言行集錄《論語》中;(2)道德德育(居于首要位置):以“禮”為道德規范,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3)教育功能:教育的社會功能:庶、富、教;教育的個體功能:性相近,習相遠;(4)教育對象(辦學方針):有教無類——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5)教育目的:學而優則仕——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6)教育內容: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7)教學方法:學思結合、啟發誘導、因材施教。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荀子為儒家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1)人性論:性惡論;(2)教育作用:化性起偽;(3)教育目的:培養大儒;(4)學習過程:聞—見—知—行。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墨子為墨家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1)人性論:人性素絲說;(2)教育作用:兼愛、非攻;(3)教育內容:科學技術和思維;(4)教育方法:主動、創造、實踐、量力;親知、聞知、說知。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3.學校教育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S小學成立了十幾個學生社團,開設了三十多門興趣活動課。這一做法依據的是( )。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其中,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從群體的角度看,差異性主要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從個體的角度看,差異性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因此,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題干中,小學成立了十幾個學生社團,開設了三十多門興趣活動課,說明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體現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C項正確。
A項: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表現在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表現在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具體表現為:(1)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4.學校教育作為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個體成長起( )。
A.主導作用 B.保障作用 C.決定作用 D.基礎作用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主觀能動性。其中,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題干中,學校教育對個體成長起主導作用。A項正確。
B、D兩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5.“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陶行知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踐鍛煉法
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榜樣示范法是指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題干中,陶行知這句話“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闭f明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每一個細小的行為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體現的是榜樣示范法。B項正確。
A項:說服教育法是指借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自身思想認識的方法。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等。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實際鍛煉法是指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其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6.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反應離散趨勢的統計量是( )。
A.中數 B.標準差 C.平均數 D.加權平均數
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定量研究。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用以反映數據的離散趨勢的量數包括標準差和方差。標準差和方差是衡量數據集離散程度的重要指標,它們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數據的分布情況,即數據圍繞平均數的波動大小。標準差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能夠反映一個數據集的離散程度,平均數相同的兩組數據,標準差未必相同。例如,如果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相同,但其中一組數據的數值更加集中,那么這組數據的標準差會較小,反之則會較大。因此,標準差和方差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數據的分布和變化情況。B項正確。
A項:中數又稱中位數,中數是按順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組數據中居于中間位置的數,即在這組數據中,有一半的數據比它大,有一半的數據比它小。對一組數進行排序后,正中間的一個數:或者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這個數可能是數據中的某一個,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數。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加權平均數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后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量值)的大小,而且取決于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于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7.早餐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小學生沒吃早餐,出現了頭暈、反應遲緩等癥狀,這是因為血液里缺少了( )。
A.葡萄糖 B.維生素 C.脂肪 D.微量元素
7.【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小學生的營養飲食衛生的理解。葡萄糖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特別是在早晨,經過一夜的休息和代謝,身體需要補充能量以支持日;顒雍蛯W習。當小學生不吃早餐時,身體沒有足夠的葡萄糖來提供能量,這可能導致頭暈、反應遲緩等低血糖癥狀。A項正確。
B項:維生素在人體內起著多種重要作用,如參與酶的催化、促進生長發育等。然而,維生素并不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因此不吃早餐導致的低血糖癥狀與維生素缺乏無直接關系。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脂肪是人體的重要儲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但它并不是身體直接用于供能的主要物質,特別是在低血糖的情況下。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含量很少,但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它們同樣不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與不吃早餐導致的低血糖癥狀無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8.將某一學習語言的任務、快樂的事情聯系起來,以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進而泛化到其他學習任務中,增強學習的效果。這一主張所依據的學習理論主要是( )。
A.人本主義 B.行為主義 C.認知學派 D.精神分析
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行為主義的理解。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系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題干中,學習努力屬于反應,快樂的事情屬于愉快的刺激,建立了刺激和反應的聯結。將這種體驗泛化到其他領域符合行為主義巴甫洛夫的觀點。B項正確。
A項: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歷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與經驗,肯定自我,進而實現自我。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地形成S—R(刺激—反應)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于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引導,而不受習慣支配。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精神分析理論主要關注人的潛意識、欲望和沖突等心理因素,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雖有聯系,但并非其主要關注點。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9.根據記憶規律的特點,學習了一篇作文之后,記憶效果最好的是( )。
A.開頭與結尾部分 B.開頭與中間部分 C.結尾與中間部分 D.所有部分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記憶的規律。首因效應:人們往往對最初接觸到的信息(如文章的開頭)記憶深刻,這是因為這些信息在記憶中形成了強烈的“第一印象”。近因效應:最近接觸到的信息(如文章的結尾)也容易被記住,因為它們在記憶中留下了較新的印象,且較少受到后續信息的干擾。開頭與結尾部分:這兩個部分分別對應了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記憶中最容易被記住的部分。在學習作文時,開頭和結尾往往包含了文章的主旨、論點或總結,因此更容易被學習者記住。A項正確。
B、C、D三項:中間部分受到了先前學習的材料和后來學習的材料的雙重干涉,即受到了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效果不好。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0.在人格結構中,理性自我具有調節作用,通過這種調節作用,個體可能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危機,進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提出這種說法的心理學家是( )。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霍爾 D.班杜拉
10.【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埃里克森強調人格結構中理性自我的調節作用,他認為通過這種調節作用,個體可以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危機,從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將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都由敵對沖突或兩級對立的矛盾所構成,并形成一種危機。解決這些危機可以增強自我的力量,形成某種良好的自我品格,有利于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埃里克森的理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B項正確。
A項: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霍爾是內發論的代表人物,提出“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班杜拉是行為主義的代表人,提出觀察學習理論。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是指通過對他人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作為觀察者并沒有外顯的操作。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11.數學課上,楊老師給小學生講授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即建立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方程與檢驗。這種關于“怎么做”的知識是( )。
A.隱性知識 B.緘默知識 C.陳述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1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的類型。根據知識功能的不同,可以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其中,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無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具有動態的性質。題干中,解應用題的步驟屬于“怎么做”的知識,即程序性知識。D項正確。
A、B兩項:隱性知識又稱緘默知識,是指儲存在個體頭腦中的記憶、經驗、技術、感受等,屬于未被言明或者難以言傳的知識。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有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征和狀態,用于區別和辨別事物。這類知識主要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具有靜態的性質。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2.一年級小學生甜甜寫字的時候,既能注意坐姿,又能注意握筆姿勢,還能注意把字寫得端正。這種現象屬于( )。
A.注意轉移 B.注意穩定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1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注意的品質。注意的品質包括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其中,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現象,即將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動中。題干中,甜甜能同時關注坐姿、握筆姿勢、寫字內容幾種不同的活動,是將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動中的表現,屬于注意的分配。C項正確。
A項:注意的轉移是指主體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的時間內相對穩定地保持在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上。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當前應當完成的任務而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又稱分心,是與注意穩定性相反的狀態。是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3.基礎教育課程可分為校本課程、地方課程、國家課程。這一分類的依據標準是( )。
A.課程實施的要求
B.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
C.課程影響學生的方式
D.課程開發與管理的主體
1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依據課程開發與管理的主體,可將課程分為:①國家課程,即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②地方課程,即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及各地發展需要而開發的課程;③校本課程,即由學校的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D項正確。
A項:依據課程實施的要求,可將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依據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可將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依據課程影響學生的方式,可將課程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14.主張“以廣泛的社會問題為中心”來選擇和組織內容的課程理論流派是( )。
A.改造主義 B.結構主義 C.人本主義 D.要素主義
1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理論流派。常見的課程理論流派包括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活動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其中,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又稱為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其代表人物為布拉梅爾德,該理論流派觀點主要包括:①以社會問題為中心;②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民主意識;③教會學生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和社會文化。題干中,“以廣泛的社會問題為中心來選擇和組織內容”屬于改造主義課程理論。A項正確。
B項,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代表人物為布魯納,該流派強調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認為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人本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為馬斯洛、羅杰斯,該流派認為課程目的在于培育“自我實現”的人或“完整的人”。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要素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為巴格萊,該流派基本觀點包括:①課程的內容應該是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學科課程是向學生提供經驗的最佳方法;③重視系統知識的傳授,以學科課程為中心。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5.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關于除法的學習,一年級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四年級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安排遵循的教學原則是(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知識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靶颉卑ń滩膬热莸倪壿嬳樞、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題干中,先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再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按照知識由易到難的順序組織教學,正體現了循序漸進原則。C項正確。
A項:鞏固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其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啟發性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6.2022年版各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這是為了強化課程( )。
A.育人導向 B.創新導向 C.問題導向 D.實踐導向
1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了關于課程標準的改變。其中第一條為: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A項正確。
B項:堅持創新導向是指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堅持問題導向是指全面梳理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明確修訂重點和任務,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回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加強一體化設置,促進學段銜接,提升課程科學性和系統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為干擾選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7.小學勞動實踐活動的評價要將學生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重視和加強( )。
A.總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過程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1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評價的類型。根據評價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其中,形成性評價也叫過程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題干中,將學生參與勞動教育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檔案屬于對學生在日常勞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屬于過程性評價。C項正確。
A項: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又稱終結性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前,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相對性評價又稱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它主要依據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或常模中所處的位置來評價和決定他的成績的優劣。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18.教學過程的“三要素說”認為,教學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 B.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
C.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 D.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
1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的基本要素。教學的三要素通常指的是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或稱為教材)。這三者在教學活動中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教學的基本框架。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干擾選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19.充分體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是( )。
A.情境—陶冶 B.傳遞—接受 C.示范—模仿 D.翻轉課堂
19.【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翻轉課堂的特點是學生先在家自學,之后上課教師再進行指導,符合題干的理念。D項正確。
A項:情境—陶冶式教學模式是使學生處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傳遞—接受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口授、板書、演示,學生則主要通過耳聽、眼看、手記來完成知識與技能傳授,從而達到教學目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示范—模仿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進行參與性的練習而獲得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20.王老師在教學“年、月、日”時,一開始就說:“同學們,你們已經九歲了,大多數已經過了九個生日,但是有一位小朋友,也是9歲,卻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學了今天的內容,你們就知道答案了。”這種導課方式屬于( )。
A.復習導入 B.游戲導入 C.釋題導入 D.設疑導入
20.【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課堂導入的類型。設疑導入,又稱懸念導入,是指在教學中創設帶有懸念性的問題,給學生造成一種神秘感,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種導入方法。題干中,王老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運用的是設疑導入的方式。D項正確。
A項:復習導入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從而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游戲導入是指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一些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并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游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釋題導入是指教師從課題入手,通過對課題的關注、辨析、質疑,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內容的大致概況,為學生進入新課鋪墊心理基礎的導入方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二、簡答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21.【參考答案】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2.簡述家庭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22.【參考答案】
家庭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情感和情緒的支持:家庭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穩定和安全的環境,父母通過積極的情感交流和關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情感表達能力。這種情感支持是孩子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
、诮逃椭笇В杭彝ナ呛⒆咏邮茉缙诮逃闹匾獔鏊,父母的教育方法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技能和人格發展。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養方式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方向。
、奂彝ソY構和關系:不同的家庭結構如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此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如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等,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芙洕鷹l件和生活環境: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影響。貧困或不穩定的經濟狀況可能限制孩子的教育資源和機會,而良好的經濟條件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菁彝シ諊杭彝サ姆諊鷷䦟⒆拥男睦、情感和社會發展產生影響。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的心態和行為習慣,而緊張或冷漠的氛圍可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藜彝コ蓡T的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他們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社交方式等都會影響孩子。孩子會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和發展自己的行為習慣。
、呒彝W校教育的補充: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可以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的交流、提供額外的學習資源等方式,幫助孩子鞏固學校所學知識,促進其全面發展。
23.簡述小學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3.【參考答案】
(1)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①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
、诮o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
、鄹母锟荚囍贫扰c考試內容。
。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俦Wo好奇心。
、诮獬齻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③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
④重視非邏輯思維。
、萁o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3)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
①發散思維訓練。
、谕茰y與假設訓練。
、圩晕以O計訓練。
、茴^腦風暴訓練。
三、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回答對應的問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
(一)
早上,班主任張老師剛進辦公室,其他任課老師就說:“昨天上課時,你們班紀律差,彬彬還與同學吵架”。當天張老師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同學們討論昨天課上發生的事。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都是彬彬的錯!庇械恼f:“班主任不在的時候,我們班就比較亂!贝蠹叶颊J為一個班應該有班規,每個人還應有遵守班規的自覺性。張老師認真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對大家達成的共識給予了肯定,最后張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制定了本班班規,并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放學后,彬彬主動找到張老師承認錯誤,張老師說:“你能主動認錯非常好,希望你和其他同學一起努力、遵守班規,相信你會表現得很好。”彬彬認真地點點頭,驕傲地說:“老師,您看我的行動吧!”
24.(1)結合材料,評價張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的做法。(10分)
。2)試述班主任應如何促進學生的品德發展。(10分)
24.【參考答案】
。1)材料中,張老師的做法遵循了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和班級管理的原則,值得借鑒。
、購埨蠋煹淖龇ǚ闲抡n改下的學生觀。新課改下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發展潛能。材料中張老師面對其他任課老師的評價,并沒有責罵學生,而是相信學生可以變好,與學生一起制定班規,符合學生觀的要求。
、趶埨蠋煹男袨轶w現了新課改下的教師觀。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材料中,張老師認真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對大家達成的共識給予了肯定,并勉勵主動承認錯誤的彬彬,張老師的行為符合教師觀的要求。
③張老師的做法體現了班級管理的自主參與原則。該原則強調在班級管理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班級群體和每個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建設和班級教育。材料中,張老師面對班級秩序混亂的問題組織同學們展開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一起通過討論達成共識并制定班規,體現了該原則。
、軓埨蠋煹淖龇w現了教管結合原則。該原則是指把班級教育和班級管理辯證地統一起來,做到教中有管,管中有教。材料中,張老師面對班級學生吵架并沒有簡單的批評指責,而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的形式,為班級制定班規,也間接地讓彬彬認識到班集體紀律的重要性。做到了教中有管,管中有教。
綜上所述,張老師的做法符合班級管理的原則,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值得學習。
班主任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方法具體包括:
①有效的說服:教師經常應用言語來說服學生改變態度,在說服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某些證據或信息,以支持或改變學生的態度。②樹立良好榜樣:榜樣行為的示范有多種方式:既可以通過直接的行為表現來示范,也可以通過言語講解來描述某種行為方式;既可以是身邊的真人真事的現身說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于各種傳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③利用同伴(群體)約定: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后做出的集體約定來改變學生的態度。群體成員共同討論規定、原則。④價值辨析:價值辨析是指引導個體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努力去發現自身的價值觀并指導自己的道德行動。⑤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獎勵和懲罰作為外部的調控手段,不僅影響著認知、技能或策略的學習,而且對個體的態度與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⑥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使個人暫時置身于他人的社會位置,并按照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態度行事,以增進個人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從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⑦小組道德討論:小組道德討論即讓學生在小組中就某個有關道德的典型事件進行討論,以提高他們的道德判斷水平。
(二)
一天,徐老師帶領五(2)班學生參觀農業種植示范園,要求學生們認真觀察種植園里的農作物。出發前,他把全班學生分成A、B兩組,要求A組學生仔細觀察至少一種蔬菜,能描述它的莖、葉、花、果,而對B組學生未作具體要求。
參觀結束后,A組大部分學生都能較為具體、準確描述出一種蔬菜的莖、葉、花、果,有的學生甚至還能逼真地畫出來。而B組的大部分學生的描述都比較含混、模糊,有的學生甚至連看了哪些植物都說不清。
這個教育實驗說明,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
25.(1)結合材料,分析該教學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與無關變量。
。2)試述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的功能。
25.【參考答案】
。1)①該實驗中自變量:教學目標的明確程度。自變量是研究者掌握并主動操作,能夠促使研究對象變化的變量。材料中,研究者把全班同學分成A、B兩組。要求A組學生仔細觀察至少一種蔬菜,對B組學生未作具體要求。就是改變對教學目標的明確程度來研究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谠搶嶒炛幸蜃兞浚航虒W活動的效果。因變量是指因自變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有關行為、因素或特征,它是研究的結果。材料中,老師想研究教學目標的明確程度對教學活動效果的影響。
、墼搶嶒炛袩o關變量:A、B兩組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教師在參觀過程中的指導;觀察的時間;農業種植示范園的環境等等。無關變量,即干擾變量,是自變量與因變量之外,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對實驗可能起干擾作用的因素,又稱非實驗因子或無關因子。材料中除了教學目標以外,還有可能因為A、B組學生的知識經驗、教師是否有偏差的指導,以及外在環境等因素影響教學效果。
(2)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的功能有:
、賹蚬δ埽好鞔_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指明了方向。教學目標為教學的內容選擇、實施等提供標準和依據。此外,教師和學生都能清晰地了解學習的目的和預期成果,從而確保教學活動始終圍繞這些目標進行,避免偏離主題或浪費時間和精力。
、诩罟δ埽寒攲W生知道學習的具體目標和達成這些目標后可能帶來的成就感時,他們會受到激勵,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明確的目標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③調控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進度,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節奏。當發現學生難以達到某個目標時,教師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如降低難度、增加輔導等,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④評價功能: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是否完成來評估教學活動的成效,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教學目標越明確,越有助于教師科學客觀評價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充分重視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教學活動能夠順利、有效地進行。
四、教學設計題:請根據所提供的教學材料和相關情況,按要求完成教學設計。(本大題共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題計分,共40分?忌砂此鶎W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
。ㄒ唬
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6.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里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10分)
。2)根據寫字要求,請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教學目標,對寫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說明理由。(20分)
26.【參考答案】
。1)第一學段寫字要求:
、儆兄鲃訉懽值脑竿。
、谡莆諠h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③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①會認“沿、答、渴”等字,會寫“井、觀、沿”等字,掌握獨立識字的能力,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谀芨鶕宰R記“渴、喝”等字,感受漢字的魅力,提升審美鑒賞能力。
③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渴、喝”等字,初步感受漢字形體美。
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姿勢,能書寫規范整潔。
。3)環節一:會讀生字
教師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漢字“渴、井”等字并示范朗讀,學生跟讀。
環節二:會認生字
教師板書生字“渴、井”等字,利用替換偏旁部首法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如“渴”,首先把漢字的“氵”去掉,在剩余部分的基礎上添加其他部首,如“口字旁”等,請學生將渴與喝進行辨認歸類識字,借此積累漢字。
環節三:會寫生字
教師對“渴、井”等字進行書寫示范,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點;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進行模仿書寫,并予以糾正和鼓勵。
環節四:理解字義
教師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含義;指導學生進行組詞、造句練習,借此掌握詞語含義。
設計理由:《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措并舉落實“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此教學設計通過不同形式的認讀漢字,旨在反復呈現漢字。同時以相同部分為橋梁,在漢字的基礎上加上或減去一部分,幫助學生快速、巧妙地識記生字、會寫生字。
。ǘ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7.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什么是圓的周長?至少寫出兩種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10分)
(2)如指導高年級學生學習材料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新授環節并說明設計理由。(20分)
27.【參考答案】
。1)圓的周長: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可以有以下三種:
方法1:在圍成圓的曲線上先標出一點A,讓A點與直尺上的“0”刻度點重合,接著把圓沿著直尺向右滾動一周直到圓上的點A再次與直尺上的某一個點重合,讀出這個點的刻度就是圓的周長。
方法2:用線繞圓片一周,量出線的長度。
方法3:拿卷尺或皮尺直接繞一圈量。
。2)教學目標:
、倭私鈭A的周長的概念,理解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周長公式。
②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提高空間觀念,體會轉化思想。
、奂ぐl學習數學的信心,體會到生活和數學的實際聯系。
。3)新授環節及設計理由:
環節一:初步感知。
教師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測量車輪的周長呢?用圓片試試看。請學生拿出學具袋中的圓片以及繩子、卷尺、直尺等工具,想辦法量一量。教師組織學生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教師進行巡視指導,交流討論結束后,找學生代表回答討論的結果,教師評價。
學生活動:根據問題動手操作。
預設1:把圓片沿著直尺向右滾一圈,量出長度;
預設2:用線繞圓片一周,量出線的長度;
預設3:拿卷尺或皮尺直接繞一圈量。
環節二:深入探究。
教師活動:教師肯定學生們的回答,并順勢提出問題: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與直徑也有倍數關系嗎?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再回答,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結果作相應評價。
學生活動:通過自主探究,學生回答出: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或半徑有關,可能也存在倍數關系。
教師活動:教師組織學生同桌交流并完成實驗:找3個大小不同的圓片,分別量出它們的周長和直徑,并算出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填寫表格。教師提示學生測量中會有誤差,可以多測量幾次求平均數。
學生活動:根據問題動手操作、填表、計算,①光盤:光盤的周長31.5厘米,直徑10厘米,它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3.15厘米;②硬幣:硬幣的周長6.27厘米,直徑2厘米,它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3.135厘米。
教師活動:教師提問:觀察上表,你能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給予學生一定時間思考并搶答,學生評價。
學生活動:學生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教師活動:教師講授圓周率的相關知識: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稱作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
環節三:總結歸納。
教師活動:教師順勢追問:你能嘗試總結圓的周長公式嗎?給予學生一定時間思考并搶答,學生評價。
學生活動:圓的周長=πd=2πr。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層層提問,利用提問法和引導法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并進一步討論,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采用小組討論和自主探究等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問題的探究,能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語言表達能力,體現學生主體性。
。ㄈ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8.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5~6年級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分項特征是什么?(8分)
。2)如指導5~6年級小學生學習,請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并說明理由。(22分)
28.【參考答案】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從“綜合特征”和“分項特征”兩方面分學段描述核心素養,綜合特征體現核心素養的成長性、綜合性和整體性,分項特征是從不同維度描述各學段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從思維品質維度來說,小學5-6年級學生的分項特征如下:
、倌茉诮處熞龑Ш蛦l下,主動觀察所學語篇中語言和文化的各種現象;
、谕ㄟ^比較,識別各種信息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發現并推斷因果關系;
、勰芨鶕@取的信息,歸納、概括共同特征,具有問題意識,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條理地表達觀點;
、軐W會換位思考,嘗試多角度認識世界,辯證地看待事物并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初步進行獨立思考,避免盲目接受或否定。
。2)【中文版】教學目標
、僬Z言能力。
學生能夠理解新單詞“an astronaut,a dancer,a football player,a pianist”的含義和用法,并掌握新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a/ an ...”。
通過課堂活動,學生能夠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能準確運用新單詞和新句型就新話題“未來想從事的職業”進行簡單交流。
②文化意識。學生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情感態度。
③思維品質。學生可以運用英語進行獨立和創造性的思考。
、軐W習能力。學生有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英文版】Teaching aims
、 Language competenc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 astronaut,a dancer,a football player,a pianist”, and master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a/ an ...”.
Students can improve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discuss the new topic of jobs in the future using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exactly.
、 Cultural awareness. Students can develop correct values and positive emotional attitudes.
、 Thinking quality. Students can use English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eatively.
④ Learning ability. Students will have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3)【中文版】教學過程
環節一:熱身及導入
課堂一開始,師生互相問好后,教師會帶領全班學生共同演唱《You Are My Sunshine》這首英文歌曲,活躍課堂氣氛。接下來,教師會向學生們展示關于職業的圖片,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并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答案。學生們的答案可能各有不同,對此教師都會給予相應的反饋。通過師生互動,順勢引出本節課的核心話題。
【設計意圖】圖片的內容形象、生動,能夠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該活動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核心話題,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環節二:任務前
。1)新知識教學。
帶領學生學習重點單詞an astronaut,a dancer,a football player,a pianist和句型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a/ an ...。
。2)預測。
請學生根據課文標題、圖片和關鍵詞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新的單詞和句型以及對文本內容的預測,為接下來的閱讀環節做鋪墊。
環節三:任務中
(1)泛讀。
、僬垖W生速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谡垖W生回顧重點單詞和句型,并進行相應的練習。
(2)精讀。
請學生再仔細讀一遍課文,完成判斷對錯任務。
Q1: Liu Tao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because he wants to play in the World Cup some day.
Q2: Su Hai wants to be a dancer because she wants to write stories for children.
。3)跟讀。
請學生跟隨錄音進行朗讀,注意正確的語音、語調等。
【設計意圖】通過泛讀和精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材料文本的細節內容。
環節四:任務后
。1)復述。
請學生根據多媒體上的提示復述課文。
(2)角色扮演。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中的重點句型,并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教師對學生的表演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復述和角色扮演,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環節五:小結作業
。1)總結。一名學生將擔任“小老師”,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
。2)家庭作業。聽音頻并朗讀教材中的新單詞。和家人討論未來想從事的職業。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印象。同時將課內延伸到課外,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3)【英文版】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Warm up and lead 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 whole class will sing a song named You Are My Sunshine to activate the class atmosphere, and then the teacher will show the picture of jobs and ask a question: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ome volunteers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answers. After that, the teacher will give corresponding comments on students’ answers and show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Justification】The picture is vivid and interesting, which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Meanwhile, it can also introduce the topic today naturally.
Step 2. Pre-task
(1) New knowledge teaching.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e key words “an astronaut,a dancer,a football player,a pianist” and sentence patterns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a/ an ...”.
(2) Prediction.
Let students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title, picture and keywords.
【Justification】Students can learn the new expressions and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conversation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next part of the reading.
Step 3. While-task
(1) Extensive reading.
、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conclude the main idea.
、 Review the key to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nd do the exercises.
(2) Intensive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carefully and do the following task: True or false.
Q1: Liu Tao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because he wants to play in the World Cup some day.
Q2: Su Hai wants to be a dancer because she wants to write stories for children.
(3) Repetition.
Ask students to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Justification】Through this part, students will comprehend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ir reading ability to get specific information will be improved.
Step 4. Post-task
(1) Retelling.
Ask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n the PPT.
(2) Role-play.
Students will act out the content in different groups. The teacher will encourage them to use the key sentence patterns and give a show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n the teacher will give his or her opinions about the performance.
【Justification】These activities can train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and als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cooperation.
S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1) Summary.
One student will act as an assistant teacher to conclud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2) Homework.
First, listen to the audio and read the new words in the textbook.
Second, talk about jobs in the future.
【Justification】Students can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and deepen their impression of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lass learning extends beyond the classroom, which helps students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real life.
。ㄋ模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9.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歌曲的節拍、調式、曲式結構、音樂風格、情緒情感。(4分)
。2)如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這首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9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學唱歌曲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27分)
29.【參考答案】
。1)《草原上》歌曲特點如下:
①節拍、調式:4/4拍,B羽五聲調式。
、谇浇Y構:一段體。
、垡魳凤L格:從節奏上看,歌曲多使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音樂較為規整、律動性強,從旋律上看,歌曲以三度以內的音程進行為主,同時出現了四度和五度的音程跳躍,塑造了活潑、陽光的音樂形象。
、芮榫w情感:歌曲的音樂情緒為甜美地,表達了蒙古族人民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
(2)《草原上》教學目標如下:
、俑惺苊晒抛迕窀璧拿,通過視聽結合、創設情境等方式,體會蒙古族人民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弘揚民族音樂,增強民族自信。
、趯W唱《草原上》,積極參與演唱、模仿、創編、師生互動等實踐活動,對蒙古族民歌產生興趣和學習熱情。
、劾斫、掌握四度、五度音程的演唱,在感受蒙古族人民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的同時進行音樂編創和賞析,進一步提升音樂表現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3)《草原上》設計“學唱歌曲”的教學環節如下:
環節一、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請學生思考:“聽完這段音樂,你內心有著怎樣的感受呢?音樂速度又如何?”
學生回答:甜美地;中速稍慢。
2.復聽歌曲,請學生閉目思考:“聽完這段音樂,你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呢?”
學生自由想象。
3.三聽歌曲,請學生跟隨音樂自由律動。
環節二、探究音樂
1.教師引導學生用la哼唱歌曲旋律,請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學生自由回答,引出四度、五度音程的問題。
2.針對該問題,設置如下練習,并在練習中解決問題。
、僬垖W生通過多媒體課件觀察四度、五度音程的特點,教師為學生編寫一條4小節、有針對性的旋律練習。具體如下:
②請學生跟隨教師琴聲,由慢漸快模仿演唱,鞏固旋律意識,教師予以鼓勵性評價。
3.加歌詞演唱歌曲,提示學生充分呼吸,咽腔打開,笑肌抬起,氣息平穩,唱出輕快活潑的感覺,同時解決歌曲處理問題。
①教師通過彈唱歌曲,引導學生視唱歌曲樂譜,并提問學生:“歌曲的音樂情緒該如何表現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整理,引出如下問題并解決。
A.全音符,理解全音符的作用,進行節奏模仿。
B.配樂朗誦歌詞,理解歌詞的作用,創設情境進行模仿練習。
、谡垖W生運用所學的歌詞知識,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恰當的舞蹈動作上臺展示歌曲,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
4.教師追問:“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蒙古族人民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
設計意圖: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音樂教學中應以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及文化理解四方面的核心素養為導向展開課程設置。以上教學環節寓教于樂,積極融入了上述核心素養,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循序漸進地掌握學唱歌曲的教學環節。
(五)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動作方法: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走成一個或幾個圓形隊,面向圓心蹲下或坐下。選一名學生做丟手絹的人,手拿手絹站在圈外。丟手絹的人圍著圓圈走或跑,乘人不注意,把手絹悄悄地丟在任意一個人的身后,然后繼 續向前走或跑。圓圈上的人發現了自己身后有手絹,立刻拾起來去追拍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在跑到拾手絹的人位置之前如被追(拍)上,則繼續做丟手絹的人;如未被追(拍)上,則拾手絹的人換做丟手絹的人。如此輪流做下去。
30.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述體育游戲“丟手絹”的功能。(8分)
。2)如指導1~2年級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并簡要說明理由。(22分)
30.【參考答案】
。1)功能或作用:發展學生快速反應和協調、靈敏、速度等身體素質,培養遵守游戲規則的好習慣。
。2)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了解游戲項目的規則、相關注意事項及丟手絹的具體玩法,發展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提升體能,能夠掌握丟手絹并嘗試完整游戲。(2)通過對丟手絹這一游戲的學習,加深對游戲項目的認識,養成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提升情緒控制能力,學會團結協作。(3)在游戲和競賽中強化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能夠自尊自強,主動克服困難,樹立勇敢頑強、積極進取、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
。3)本節課的教學環節:
環節1:開始部分
課堂常規:
a.體育委員整理隊伍,檢查人數,向教師報告。
b.師生問好。
c.宣布本次課教學內容和要求。
提問導入:同學們,老師想問一問大家:你們都知道有哪些體育方面的游戲呢?(跳格子、跳山羊,手推車)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玩游戲,那大家想不想多掌握一些游戲呢?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學習一個新的游戲—丟手絹。
d.安排見習生。
【設計理由】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收心凝神,明確課的內容及要求。運用提問導入方式,符合小學高學段學生的學情,更能激發學生興趣。
第二環節:準備部分
①熱身—慢跑
熱身跑:學生圍400m操場慢跑一圈。
組織方法:四路縱隊。
要求:聽從指揮,充分熱身。
②徒手操
。4節,每節一個8拍,兩拍一動)
第一節(4×8拍):頭部運動1-2-3-4-5-6-7-停。
第二節(4×8拍):擴胸運動1-2-3-4-5-6-7-停。
第三節(4×8拍):腰部運動1-2-3-4-5-6-7-停。
第四節(4×8拍):膝關節運動1-2-3-4-5-6-7-停。
第五節(4×8拍):踝腕關節運動1-2-3-換-5-6-7停
組織: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動作標準,節奏準確。
【設計理由】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充分熱身,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避免受傷。
環節三:基本部分
、偈痉吨v解
教師第一列同學做完整動作示范并提問,如何才能做到丟手絹時不被發現。
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走成一個或幾個圓形隊,面向圓心蹲下或坐下。選一名學生做丟手絹的人,手拿手絹站在圈外。丟手絹的人圍著圓圈走或跑,趁人不注意,把手絹悄悄地丟在任意一個人的身后,然后繼續向前走或跑。圓圈上的人發現了自己身后有手絹,立刻拾起來去追(拍)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在跑到拾手絹的人位置之前如被追(拍)上,則繼續做丟手絹的人;如未被追(拍)上,則拾手絹的人換做丟手絹的人。如此輪流做下去。
【設計理由】幫助學生建立動作表象,明確游戲基本要求及關鍵環節,為接下來的練習做好準備。
、诰毩
1.“8”字跑練習
組織教學:以列為單位將隊伍分成四組。
要求:每組同學,呈一路縱隊,在老師所畫“8”字上進行慢跑。
2.起跑練習
組織教學:以列為單位將隊伍分成四組。
要求:每組同學,在老師口令下進行蹲姿起跑。
3.完整練習
組織教學:全班同學呈一路縱隊,手牽手成圓,原地坐下,進行丟手絹游戲。
要求:不許交頭接耳,注意安全,遵守規則。
4.分組練習
組織教學:以列為單位將隊伍分成四組。
要求:每組同學,自己組織丟手絹游戲,教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安全。
【設計理由】通過設置循序漸進的練習,能夠讓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游戲方法,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
、蹤z驗—“丟手絹小王者”
方法:全班同學,以排為單位將隊伍分成4組,每組同學手牽手成圈,自己進行丟手絹游戲,每組選出一位,最終選出沒有被抓到次數最多的同學,稱為小王者。
規則:根據規則進行游戲,注意安全。
組織教學:根據學生的表現,教師和學生做出互評、師評。
【設計理由】學以致用,鞏固所學,讓學生體會游戲的樂趣,保證本課的適宜運動量。
環節四:結束部分
、倥錁贩潘刹佟腋E氖植佟
預備式:原地踏步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抖抖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跳一跳。
組織: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找準節奏,動作標準。
、谡n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鼓勵全體同學的表現,激勵全體學生。
、坌枷抡n、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教學組織:四列橫隊。
【設計理由】整理放松,有助于學生運動后的迅速恢復,平復心境。通過總結及下課,幫助學生認識到本節課的收獲,獲得情感上的提升,養成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
(六)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31.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列舉四個中國傳統民間玩具。(8分)
。2)如指導第一學段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22分)
31.【參考答案】
。1)民間玩具是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民間玩具有布老虎、風箏、泥塑、皮影戲、撥浪鼓等。
。2)如指導第二學段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
、倭私獠纪媾嫉牟牧希莆罩谱鞑纪媾嫉姆椒,并制作立體布玩偶作品。
②通過觀察、分析的學習過程,提高造型表現能力,形成藝術表現的核心素養。
、垠w驗針織品制作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產生對手工制作的持久興趣。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
環節一:初步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針織品,請學生分享感受。學生回答后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總結:手套、襪子、帽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針織品。
設計理由:本環節進行初步感知,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的新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
環節二:深入探究
通過提問、討論分析教材中的立體動物造型,思考:這些小動物用哪些工具材料制作的?運用的怎樣的方法?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些立體動物作品,是將原有的手套、襪子等軟性針織材料,添加紙團使得造型立體,再運用卡紙、繩子、畫筆等進行裝飾。
設計理由:本環節教師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討論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將其帶入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布玩偶有更深入的認識。
環節三:教師示范
教師進行布玩偶制作步驟的示范講解:首先選擇針織材料;其次用紙團將內部填充;再次用繩子區分頭部和身體;最后添加裝飾完成。
設計理由:教師的示范能帶動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清晰地看見創作的過程,為學生自己動手創作打下基礎。
【2024年下半年教資真題】相關文章:
2024下半年教資筆試真題及參考答案10-15
小學教資考試歷年真題試卷(精選9套)11-11
教資真題歷年電子版(精選11套)11-11
往年教資筆試真題含答案(精選12套)11-11
教資筆試歷年考試真題及解析(精選10卷)10-12
資教半年自我總結范文05-03
教資考試承諾書09-27
教資承諾書范文05-07
教資面試自我介紹04-01
2024年自考《英語》真題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