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親必讀:為什么孩子不喜歡向你傾訴?
父親必讀:為什么孩子不喜歡向你傾訴?
父教,這個略顯陳舊的話題,最近隨著一份報告的出爐,重新引起人們的熱議。在一份由中日韓美四國青少年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中,中國的孩子比其他三國的孩子更缺乏與父母的溝通,而在選擇的傾訴對象排名中,中國的父親更是排到最后一位。
對于這一結果,有人見怪不怪,也有人陷入深思:中國的父親,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向你傾訴?在孩子成長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國的父親又了解多少?
中國父親遭遇尷尬
中日韓美四國的青少年研究機構聯合發布《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的調查對象是四個國家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1至3年級的學生,包括中國北京、黑龍江、陜西、湖北和浙江5省市的1506名高中生,共計4800多人。
調查結果顯示,94%的中國孩子覺得“父母關心我”,但只有54.8%的中國孩子“經常和父母聊天”。在選擇傾訴對象時,父親在中國孩子心目中排在第6位,是四個國家中排名最低的,甚至還低于“看不見影”的網友。
無獨有偶,東北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中心曾從日常生活、學習生活、學校生活、休閑以及其他等五個方面,隨機調查了長春市3歲到13歲兒童的父母,共360人。結果發現,在這五個方面,母親的參與程度明顯高于父親,在遇到問題時,大多數孩子喜歡把母親作為傾訴對象。
“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喜歡把父親當作傾訴對象,問題恐怕出在父親身上,這也反映出長期以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教的缺失”,對于中國父親遭遇的這個尷尬,長春市民李女士覺得“并不奇怪”。她說,丈夫也知道父教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太忙,很難擠出時間陪孩子,照顧孩子就由她一人“包干”。
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父教的議論一時間也成為網上的熱門話題。有人撰文《中國父子為何成不了“好哥們兒”》,認為父親與子女的關系亟須改善;網友“如水的月光”說,一定要讓丈夫認真讀一讀這個報告,因為他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我希望丈夫學會如何關愛孩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陪同孩子健康成長”。
為何父親難成孩子的傾訴對象?
“我也去開過幾次家長會,結果發現去的家長基本上都是女家長,后來就把這些事情都交給孩子他媽了。男人本來就沒有多少耐心管教孩子,再說我平時照顧生意也忙。教育孩子是他媽媽的事,我就管掙錢。”在長春市重慶路開服裝店的謝東國說。
像謝東國這樣忙于事業的家長不在少數。當越來越多的父親忙于職場打拼,父教也就漸漸遠離了被母愛包圍的孩子。
12歲的王詩芮在長春一所重點小學讀書,由于爸爸經常加班,所以上下學、做功課都由媽媽負責。談起自己的爸爸,她說:“雖然也喜歡和爸爸在一起,可每次都是看到他匆匆的背影,所以有什么事都喜歡和媽媽說。”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劉秀麗教授表示,中國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當前大多數男性仍然扮演著在外打拼、養家糊口的社會角色,教育孩子的具體工作也就落在母親的肩頭。此外,中國含蓄的文化傳統,對親子溝通特別是父子溝通也是一個障礙,彼此感情很深,卻都不善于直白地表達。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還有一些父親秉持了傳統的嚴父慈母觀點,對待孩子十分嚴厲,導致孩子只能仰視自己的父親,平等、貼心的交流也就變得不切實際。
“早就了解父教的重要性,自己平常陪孩子的時間也不少,但孩子還是喜歡找他媽媽傾訴,是不是女性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先天優勢啊?”,一名網友困惑地表示,對于教育孩子他經常感到“有心無力”。
劉秀麗表示,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受傳統觀念影響或工作繁忙,還是缺乏正確方法,一旦父親將教育孩子的陣地拱手相讓,由母親一人全盤接收,母親就會用高度的熱情去填補這個空缺。這種不平衡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父親既是一個承擔“養家糊口”重要職責的家庭成員,更是一個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愛在孩子的成長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勇敢等性格的塑造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新聞
家庭教育: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教師
哪些爸爸最受孩子尊重呢?
父親和我一起中考:什么話對考生更有說服力
【父親必讀:為什么孩子不喜歡向你傾訴?】相關文章:
傾訴的說說11-02
楓葉的傾訴10-10
傾訴的作文07-28
傾訴的作文03-12
父親給孩子的寄語11-04
父親對孩子的寄語01-08
父親與孩子(二)04-27
為什么給孩子開博客?04-27
小巷的傾訴作文07-11
關于傾訴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