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調查方法
二、寫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三、寫結論
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姓和氏的區別:
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志,用以區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時候寫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后來,總數據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后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
2、以國名為姓氏。
3、以邑名為姓氏。
4、以鄉、亭名為氏。
5、以居住地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
7、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8、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后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后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關于姓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