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中醫哲學思想論文范文
中醫,是從觀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學與自然醫藥經驗相結合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中醫哲學思想論文范文 ,歡迎閱讀。
【摘 要】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受中醫哲學思想影響頗深,其中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病因學說等對其影響尤為明顯,這些哲學思想成為人們的擇食標準,也為后來的飲食養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由陰陽五行學說引出的調理陰陽、謹和五味、三因制宜等養生觀,由病因學說導出未病先防、調理脾胃的養生理論等為養生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關鍵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陰陽五行;飲食養生觀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民族文化積淀的成果,其中蘊含大量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中醫理論中的哲學思想,如“五行學說”中,“五味”對“五谷”膳食結構起決定性作用,成為人們的擇食關鍵!搬t食同源”巧妙地將飲食與用藥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飽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稱中國一絕。中醫哲學思想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就像一個挖不完的金庫,值得我們深究。
1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體現的中醫哲學思想
1.1 陰陽學說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而調之,以平為期”。可見調理陰陽是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醫認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機能都可以分為陰、陽兩種屬性, 陰是指具有滋養,濡潤、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陽是指具有溫煦、興奮、推動、氣化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1]在中醫陰陽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因人、因時、因地擇食的飲食觀。
1.1.1因人擇食
陰陽學說將人的體質分為偏陽質、偏陰質、陰陽平和質三種類型;將食物劃分為溫熱、寒涼和平性三種類型!耙暺浜疁厥⑺ザ{之” (《靈樞·經水》)告訴我們:飲食因先辨其體質再決定吃什么食物調理。偏陽者應少食溫熱性食物,而宜食寒涼和平性食物,否則將會導致陽亢及傷陰;偏陰者應少食寒涼食物,而食平性和溫熱性食物,否則就會導致陰盛陽衰。陽虛者宜多食溫補之品;陰虛者宜多食甘潤生津的食物。
1.1.2因時擇食
“朝食三片姜,勝過人參湯”、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體現了陰陽學說中“因時制宜”的觀點。日出、春夏屬陽,日落、秋冬屬陰,人體飲食需與外界環境相適應,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溫熱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涼、滋潤食物,如蘿卜。
1.1.3因地擇食
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呈現出復雜的地域差異,陰陽學說中“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我國南方屬陽,北方屬陰,南北的氣候差異決定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各地人們的口味也因氣候差異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帶濕氣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氣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潤燥食物。由此說明,飲食與地理位置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學說
中醫五行學說把自然界的事物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個方面,從而構成不同級別的系統結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自然就被納入到這一結構模式中,如把食物分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麥、菽、稷、麻、黍),五畜(羊、雞、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棗、李、杏、栗、桃)等。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的屬性在五味中分別是酸、苦、甘、辛、咸;在人體五臟中是肝、心、脾、肺、腎;在季節中則是春、夏、長夏、秋、冬。各五行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就食物五味與人體五臟來說,“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靈柩·五味》)同樣,五臟與五季之間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春季屬木屬肝,夏季屬火屬心,秋季屬金屬肺,冬季屬水屬腎。由五臟與五味,五臟與五季的關系可以得出五季與五味也有著密切聯系,這些關系對飲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響,飲食只有在不違背陰陽五行生克規律的前提下,才能維持著機體的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身體健康。
1.3 病因學說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帮嬍巢∫颉痹谥嗅t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為飲食失宜(飲食不潔、飲食不節、飲食偏嗜),飲食失宜直接影響脾胃消化、運輸功能,導致營養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飲食不衛生造成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意在告訴人們不宜食變質、腐敗、不潔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
《靈樞·小針解》:“飲食不節,而疾生于腸胃”,飲食不節包括“食量無節”和“飲食無時”。飲食過少或過多均不利于身體健康,過少使人饑餓,水谷精微不足而營養不良;過多則使飲食積滯于胃腸,引起消化不良。飲食無時是指沒有按時規律的飲食,飲食應按四季,早中晚規律進食。
飲食偏嗜即為嗜食偏寒、偏熱、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長期飲食偏嗜會導致機體臟腑陰陽失調。
2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飲食養生
2.1未病先防:調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過飲食養生來維持機體平衡,而飲食養生的關鍵在于調理脾胃,“人以水谷為生,故脾胃為養生之本”(清·徐文弼《壽世傳真》),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納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納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質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氣血精*輸至全身,營養臟腑經絡及維持其活動。脾胃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損,人體臟腑機能將會隨之受損。因此,飲食養生的關鍵在于調理脾胃。傳統中醫飲食養生觀強調必須以脾胃為本,[2]重視保護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并認為:“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中醫認為養脾胃的關鍵在于飲食,五味偏嗜、過硬、過燙、過多或不規律飲食均會影響脾胃健康。因此,飲食只有以溫、軟、素、淡、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飲食衛生,不偏嗜,寒溫適宜,陰陽五味調和,方能達到飲食養生的目的。
2.2 調理陰陽 寒溫適宜
飲食養生應以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為依據來調理人體陰陽,使人體維持和恢復陰陽相對平衡,達到“陰平陽秘”狀態。調理陰陽包括補益陰陽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氣,即損其有余、補其不足。[3]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按照陰陽學說劃分屬性:如食物、人類、四季、地勢的陰陽屬性。因此飲食宜三因制宜、寒溫適宜!讹嬌耪罚骸按簹鉁,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正是體現“損其有余”,“補其不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以調理陰陽的目的?傊{理陰陽、寒溫適宜是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重要飲食養生方法。
2.3謹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屬性在人體五臟中分別與肝、心、脾、肺、腎相對應,五臟之間相互資生又制約著,因此,五味對人體臟腑的生理,病理有著重要的影響!饵S帝內經》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五味調和,臟腑得益,人體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將導致臟腑陰陽失衡,臟氣功能紊亂,進而生成疾病。例如:過食酸,會使肝氣偏盛,從而傷害脾臟,使脾氣衰竭;過食咸,則使骨質受到損傷,引起心氣抑郁或者肌肉萎縮;過食甜,可引起心煩胸悶,面色發黑,或使腎氣失衡;過食苦,可使脾氣受損而不濡潤,胃氣損傷而脹滿;過食辛,會使筋脈損傷而松弛無力,精神消沉。因此,飲食應“謹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知,傳統飲食在中醫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以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整體觀和辨證進食方法,堅持“審因施食”,“三因制宜”,“辯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遵循“陰平陽秘”的健康觀,“健脾調胃,去除誘因,藥食同源,寓醫于食”的養生觀;使機體維持動態平衡,以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在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傳統飲食方法是最科學的飲食方法。
參考文獻:
[1][3] 張登本,中醫學基礎 [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2年(22)
[2] 周儉、白克江,《脾胃論》養生特點及其貢獻 [J]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年3月第二期 (77)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中醫哲學思想論文范文]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中醫哲學思想論文】相關文章:
美國飲食文化中的紐約小吃09-24
民間飲食文化在教育活動中的運用10-13
青島飲食文化08-04
中國的飲食文化11-20
河北飲食文化08-15
上海飲食文化10-07
說說中醫中的急救三寶09-03
中醫專業畢業論文范文(2)07-30
關于論文寫作中的選題10-28
淺析論文寫作中的選題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