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棗兒》讀后感(精選7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棗兒》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棗兒》讀后感 篇1
《棗兒》是一個話劇小品,它是新時期戲劇百花園中一朵盛開的小花。全劇運用象征手法,圍繞“棗兒”展開情節,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切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變遷。 《棗兒》一劇以情感人。全劇重在寫情,寫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親情,寫老人與男孩之間的感情,寫老人的故鄉之情和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之情。
劇本個性化的戲劇語言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即臺詞,以及舞臺提示。劇中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真實自然,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老人的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情味,具有長者之風而又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和很強的人生滄桑感。男孩的語言則顯得純真活潑,稚嫩可愛。從兩人的對話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心情感。劇中的舞臺提示雖然文字很少,但對表現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些舞臺提示大都是人物動作、表情的'簡要說明,例如,寫老人“威嚴地”“命令”“驀然溫和”“將棗兒擦干凈”“撣去男孩身上的灰塵”“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繼而激動不已”“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等等,都傳神地寫出老人對男孩的疼愛,以及他在與男孩交談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劇本中的情節,如老人向男孩講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小時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棗樹”下尿尿的情形;給男孩講“棗樹”的來歷、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鬧災荒時靠“棗兒”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棗兒”帶回家給父親吃;老人與男孩拉勾發誓,都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
《棗兒》讀后感 篇2
我五歲那年,有一天,幾個小伙伴約我上山摘棗兒,還有比我大十來歲的小紅姐。她帶著我們邊唱歌邊向山坡走去。忽然,一個小伙伴叫了一聲“你們看啊!好多好多棗兒!蔽覀兲ь^看去,啊!一顆顆棗兒真刺眼。我們三步并作兩步跑上山去,拿著自己的書包,一個勁的摘起來。我心里甜滋滋的,只顧摘棗兒,一不小心,腳踏空了,一骨碌往坡下滑,撞在一棵樹干上,我覺得我的腿好疼啊,就大哭起來。小紅姐飛似的從山上跑下來,扶我坐著,問我傷到哪兒了?我指了指左腿,小紅姐看著我的傷說:“沒事,休息兩天就好了。”說著,就拿出她的小手絹給我扎上。我看了自己包里的棗子,只剩幾顆了,我又大哭起來,小紅姐又把她包里的棗子一把一把的抓給我,然后拿了一顆放在我嘴里。小紅姐說:“來,我背你。”我撲在小紅姐的背上,吃著棗子,心里甜極了……
時光飛漸,轉眼間七、八年過去了。
現在,家鄉的山坡上似乎在也沒有了棗樹,小紅姐也于前年出外打工去了。每每給我寫信,總念念不忘兒時打棗的情景,叫我抽空去看一看曾給我們歡樂與痛苦的棗樹。
我沿著長滿野草的山坡往上爬,想尋覓我心中的棗兒,可失望的心緒越來越煩。在我將要轉身往回走的一剎那,忽然聽見一陣嘰嘰喳喳的說話聲,我尋聲而往,在坡的側面幾個小孩正揮舞長長的竹竿敲打一棵干瘦的.棗樹上唯剩的幾顆棗兒?匆娢遥麄兌笺躲兜亩⒅疾徽f話,我將目光投向樹上那幾顆紅紅的棗兒,他們也都仰著臉,有眨巴著眼睛看著我。我從他們中間拿過一根竹竿,輕輕地,一顆一顆地將棗兒敲下來,剛好一人一顆,孩子們歡呼雀躍,跳著笑著跑下山去了。 望著這一群調皮可愛的小弟妹,我在心里說:長大以后我一定要種好多好多的棗樹,讓喜歡棗兒的他們都能像我兒事那樣吃上甜甜、舒心的棗子。
《棗兒》讀后感 篇3
暑假我閱讀了大作家曹文軒的作品《紅棗兒》,里面七歲的香菱面對無賴叔叔的欺騙與威脅,可香菱絲毫不畏懼,這種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一個被大人叫做“自由市場”的地方,坐著一個眼睛看不見的老奶奶,她在自由市場最偏僻的地方賣著自己的紅棗兒,這時,一個瘦小的`叔叔走到了老奶奶的攤位上來,這位叔叔一看老奶奶的眼睛看不見,便把老奶奶一分錢一顆棗亂拿,他給了老奶奶五分錢,卻拿了十顆棗,他拿了五顆棗,卻給了兩份,香菱告訴老奶奶,但叔叔威脅香菱,并把香菱摔在了地上,周圍的人都數落起這位叔叔來,香菱去叫爸爸,香菱爸爸過來以后,掄起拳頭要打這位瘦小的叔叔,香菱卻制止了,叔叔很慚愧,把多拿的二十三顆棗還給了老奶奶。
香菱雖然只有七歲,卻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天天都陪伴靠賣棗為生孤獨地瞎眼老奶奶,為奶奶占攤位,為奶奶遮風雨,香菱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勇敢孩子,面對無賴叔叔的欺騙與恐嚇,她不害怕,連續幾次揭穿無賴叔叔的欺騙行為,堅持正義,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棗兒》讀后感 篇4
我讀了《甜橙樹》一書中《紅棗兒》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了:在一個熱鬧的自由市場內,有一個眼睛失明的老奶奶,家里只有老奶奶一個人?抠u紅棗維持生計。有一個叫香菱的小姑娘知道了老奶奶的事情,每天都幫老奶奶占地方,有一次下了雨,可老奶奶沒淋到一點,老奶奶伸手一摸,摸到了一個姑娘,她全身已經淋濕了,還仍打著一把傘幫老奶奶遮雨……有一次,來了一位叔叔,嘗嘗這個,嘗嘗那個。嘗著紅棗兒又脆又甜;又知道賣棗的是一位瞎老婆婆。便拿了十個說五個;拿出兩分錢說那是五分錢。被香菱知道了,告訴了老奶奶。那個人氣的欺負起了香菱,香菱立刻回到了家叫來爸爸,爸爸的拳頭狠狠的打在那個叔叔身上。那叔叔被打倒在地,拿出了二十三顆紅棗兒。放在老奶奶的棗堆里,然后低著頭,朝外面走去……
童心不可欺,因為童心代表著真誠、真實、真理;童心不可欺,因為通信代表著善良、純潔、美麗。
未來是年輕人、孩子們說了算的.。他們代表著權力和權威。但現在還不是這個樣子的,像這位叔叔,他可以欺騙賣棗的瞎老奶奶,還可以欺負小女孩香菱。像這樣的人,我們不難見到。我們應該鄙視。我們應該與之斗爭,斗爭還要像小香菱那樣,有點智慧,去喊自己的爸爸,或去喊警察叔叔。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句話:誠實需要勇敢來維護,而勇敢需要智慧來做后盾。
《棗兒》讀后感 篇5
高科技的二十一世紀,生活的智能化使人們在衣食住穿的質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一一實現了祖先寄托在神話中“遙不可及”的愿望。當人們都在感嘆科技帶來的便利時,民眾的仁義、道德受到了始料不及的挑戰。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告!一個民族的仁義、道德的淪喪將使它走向滅亡。正如一個國家沒有了法律的保護,暴行將無處不在,一切都會陷入混亂一樣。由此可見,仁義道德如一個人的血液那般重要,沒有了仁義和道德,人將失去活力,甚至失去靈魂。失去了道德,不論多么燦爛的文明終將銷聲匿跡。
今年暑假我讀了曹文軒的短篇小說——《紅棗兒》。它就是講述了這么一個關于仁義與道德的故事:在一個喧囂的自由市場,一個小女孩結識了一位“特殊”的攤主,說她特殊,是因為,她是一個年過花甲的盲老奶奶。得知老奶奶的情況后,小女孩甚為同情,便每天去和老奶奶聊天,若是下雨了,她便站在雨里為老奶奶撐傘……可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愛占小便宜,一個成年男子來到攤前,見老奶奶視力不好,心中暗喜,以三顆紅棗的錢“買”了十顆紅棗,小女孩次次拆穿男子的陰謀,男子見狀,掄起拳頭要向女孩砸去。這一行為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最后還是在女孩的求情下人們才放過男子。
暢讀文章,我感觸頗深。小女孩的行為著實令我感動,同時我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講仁義、有道德的人,做事要為他人考慮。
在生活中,也有仁義和道德的考驗。“倒地不起的老人該不該扶”的話題幾度登榜。所以,我也想問問大家,倒在你面前的老人你會扶嗎?因為社會上發生了幾件“訛人”事件,輕則墊付醫藥費,重則吃官司,甚至傾家蕩產,弄得民眾人心惶惶,平時看起來穩如泰山的.、道德現在卻不堪一擊。
前幾天,我在電視里看到一則消息:一個老奶奶在大雨中不慎跌倒在馬路旁。豆大的雨珠擊打在她身上,她疲憊、虛弱,希望有人伸出手來扶起她。慘白的雨幕中,多少人“路過”這兒,竟無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或許,有人在想:我到底該不該扶呢?她好像不行了,這又會不會是一個騙局呢?或許,有人在想:這兒沒有攝像頭,怎么會這么巧呢?一定又是個詭計!或許,有人在想:算了,我還有急事,這個“英雄”還是別人來當吧。或許……或許……一次又一次的猶豫見證了道德的淪喪與仁義的脆弱。就在那一刻,老奶奶的眼睛渾濁了,再也沒有醒來。
不過,也有溫暖人心的事例。這事就是我親眼目睹的,一個小伙子駕著電動車去上班的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個老爺爺,小伙子連忙下車扶起他,并要送他去醫院,誰料老爺爺卻說:“沒事,孩子我有醫保,你趕緊上班去吧!等會我自己坐出租車去!边@話語,雖不是那么鏗鏘有力,卻深深震撼了我的心,字里行間流露出老爺爺的仁義、道德,以及對下一代的關心、寬容。
如果人人都能講仁義和道德。那么,社會和和睦睦的便是最好的結果!都t棗兒》中的小女孩就是用仁義、道義化解了一場矛盾,她是我的榜樣。我不求爭先成為棟梁之才,只求先做好為人之本,將“德”記在心間,憑良心做事,延續仁義道德的“基根”。
《棗兒》讀后感 篇6
劇本學習應該與一般的文章閱讀有所區別,所以本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探討:
1、從文本的角度讀劇本。即本文的學習還是與一般的現代文閱讀一樣,從基本的人物、情節、主題入手,讓學生建立對本劇本的基本理解力。
2、表演的角度讀劇本。這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展開的,一個方面是朗讀,即分角色朗讀。讀是表演的基礎,讀也是理解人物與主題的主要手段。在讀中,學生能較為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形象與特點。另一個方面就是實在的表演,這種看似簡陋的表演形式對學生理解人物與主題,具有重要意義,這實際上也符合劇本的真正用意。
3、從戲劇的'角度讀劇本。劇本是文學的,也是戲劇的。戲劇的核心就是沖突,學習劇本時,一定讓學生在欣賞劇本中理解沖突的作用及意義,這就等于讓學生掌握了戲劇基本的欣賞方法與主要欣賞內容。
總之,劇本學習是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希望我們能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獲得更多更好的教學經驗。
《棗兒》讀后感 篇7
分角色朗讀雖然不能惟妙惟肖的展現人物個性,但這樣的形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使本課的教學課堂氣氛相當火爆,在娛樂中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和把握了人物形象和特點,也有助于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是不錯的教學形式。
不足之處是沒能很好的調控課堂,時間安排不太合理,沒能按時完成教學。
以童謠為切入點,圍繞“棗兒的味道是什么樣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服裝的思想感情,進而探究,領悟作品的象征意義,并作了拓展延伸聯系現實,關注身邊孤獨的人,教學效果不錯。
優秀的劇本,往往在精煉的.臺詞中寄予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正如老人所說的,“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細細品,才能品出其中意蘊之美,語言之美。本節課安排過于急躁,粗枝大葉,學生如走馬觀花,沒能品味劇本的語言和意蘊美,下節課要好好備備課,把這些補上。
【《棗兒》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讀后感07-07
童年讀后感悟06-19
水滸讀后感06-19
教育 讀后感12-31
《智能時代》讀后感10-17
幸福企業讀后感07-19
品格的力量讀后感06-19
數學的故事讀后感06-19
人文讀本讀后感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