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德育教育專項調研報告(2)
二、當前學生在思想道德發展上的新特點、新變化、存在的突出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當前學生在思想道德發展上的新特點、新變化
1.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意識,包括自主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民主平等意識顯著增強。
在自主意識方面,主要表現為“崇尚自我、發展個性”傾向,集體活動中強烈的參與欲和自我表現欲以及人際關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的要求等。從學生思想的顯著變化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時代精神的變遷。
2.思想發展存在明顯的不協調性。
思想發展的不協調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知水平與行為表現的不協調。我們日常所觀察到的學生的行為表現與問卷調查結果卻有著較大差距。二是良好的意愿與實踐不協調。大多數同學都有良好的意愿,但他們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不愿付出更多的勞動,缺乏毅力,忍不住寂寞,受不住誘惑,易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二)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突出問題
1.知行脫節嚴重
學生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上存在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許多學生能夠明辨道德是非,但往往不能付諸實踐,缺乏應有的道德責任感。調查問卷中學生表示堅決反對不文明的現象,但在實際中我們卻看到不少同學不能自覺做到這些。
2.自我為中心,責任感不強
學校老師普遍反應,相當多的學生往往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比較注重個人的感受和利益,人際相容性差,往往表現自私、任性、缺乏責任感。
3.學習動力不足,厭學情緒較為嚴重
調查發現,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怕吃苦。特別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
4.心理素質較差,心理自我調適能力不強
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感情脆弱、情緒低沉、生活感覺無聊。承受壓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
(三)突出問題的成因分析
1.社會因素。
一是當前部分中小學生“知行脫節”、“自我為中心”、自私、講實惠追求自我價值,以及集體觀念和社會責任感淡薄、紀律觀念淡化等與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是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無時不沖擊著校園,一些不良的風氣和不健康的思想,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2.學校教育因素。
一是應試教育的影響,“重智輕德”、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
二是學校德育工作內容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思想生活實際脫節。造成德育實效性差,使道德認知不能很好地轉化為道德行為。
3.家庭教育因素。
一是家庭教育中的德、智錯位。家長往往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孩子的道德。不少學生由于不能正確對待這 種壓力而產生了逆反心理、性格孤辟等心理問題。
二是當前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處于家長過分寵愛的包圍之中。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了懶惰習慣和自私的性格,人際相容性差,感情脆弱經不起挫折。
三是某些家長不良行為的負面影響。不良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難的。
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思路、對策
(一)提高認識,總體規劃 我校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思路:以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德育基地建設為依托,以科學合理的督導評價為手段,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養成教育為載體,以實施奧運德育為契機,以表彰獎勵為動力,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保障,切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二)加強德育干部、教師隊伍建設。
重點建立學習型和研究型德育隊伍,使德育隊伍向專業化邁進,培養和樹立骨干典型,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加強德育干部團隊干部與的培訓力度。建立健全德育干部、團隊干部學習、研討制度,建立評選、表彰德育管理優秀干部制度。加強對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檢查、評比力度,每學年評估、督導一次。樹立典型,培養骨干,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教學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隊伍。
(三)加強對德育管理的指導與評價。
我校堅持“低、小、細、實”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加強宏觀管理,鼓勵微觀搞活。根據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教育工作,使學校自主發展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上有所突破。定期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每學期進行一次主題教育活動評比。以教研組為單位,互檢互查,學習借鑒。召開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
(四)結合新課程改革,繼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切實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建設。課堂 教學(包括道德教學和學科教學)是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課程建設,加強學科滲透德育、思想教育的研究。我們要堅決把主渠道建設好,利用好,使知識和教育相得益彰。
(五)拓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途徑。
加強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設和使用,深入開展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提高未成年人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好廣播、板報、櫥窗、文化長廊等宣傳陣地,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六)抓住有利契機,實施奧運德育
以奧運德育目標為統領,建立協同德育保障機制,使常規教育、主題教育有機結合,突出道德實踐,扎實推進,注重實效,創出特色。
夯實基礎,注重禮儀。結合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深入學習奧運禮儀知識。強化禮儀行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立激勵機制,開展評優活動,培養先進典型,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深入開展
全校實施德育專項內容的達標創優活動。把教師的德育績效列為評先選優的重要內容。把學生的德育成果列為先進班級考核的重要內容。廣泛開展評選遵規守法、禮貌待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10個良好行為習慣的活動。
【學校德育教育專項調研報告(2)】相關文章:
小區調研報告(2)08-23
調研小學學校調研報告06-04
學校超市調研報告07-29
施工企業調研報告(2)06-21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2)05-02
珠寶市場調研報告(2)08-17
建筑工地實習調研報告(2)10-18
民政專項資金自查報告(2)06-13
校園欺凌專項治理自查報告(2)10-06
學校食堂調研報告(精選5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