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讀《航班正常管理規定》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是我國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規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提供的解讀內容,快來隨小編一起閱讀了解。
解讀《航班正常管理規定》
2016年7月21日交通部發布《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該規定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行。《規定》出臺的目的就是有效減少航班延誤,提高航班正常率,提升民航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目的就是以“看的見的手”調整航空運輸市場,督促各航空運輸企業改變服務策略,帶動航空運輸行業的良性發展。眾所周知,《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涉及到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相關單位,關系到億萬旅客的切身利益,更關乎民航安全和社會穩定。民航局在2014年就發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到正式稿發布的二年多期間,反復多次征詢各方意見和建議,反映了民航局方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此前發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主要的爭議仍然是航班延誤的補償問題,這也是2004年以來困擾旅客和航空公司的最大痛點。
由于航空運輸的高度協同性,航空業務鏈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誤,換句話說,航班延誤是不可避免的,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表示,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旅客的餐食和住宿費用需要自理。同時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要求,航空公司應該制訂并對社會公布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方案。但是仍然失之于寬,在航班延誤責任認定和補償標準上仍然無法避免糾紛的發生。
兩年間民航局舉辦了大量的調研與研討,在廣大旅客呼聲最高的補償標準上進行過大量的詳細的調查與分析。相對于征求意見稿這次《規定》在對航空運輸企業違規的處罰上更具體更有操作性。
《規定》相對征求意見稿,首先對各類行業術語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有效規避歧義的產生。例如,規定中明確了“航班延誤”是指航班實際到港擋輪擋時間晚于計劃到港時間超過15分鐘的情況;“航班出港延誤”是指航班實際出港撤輪擋時間晚于計劃出港時間超過15分鐘的情況;同時對“航班取消”和“機上延誤”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有助于消除統計上的模糊地帶。
其次,明確了民航局負責對全國航班正常保障、延誤處置、旅客投訴等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對航班正常保障、延誤處置、旅客投訴等由民航地區管理局實施監督管理,同時取消了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對航班延誤的監督管理權。這有助于航班延誤的歸口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
第三,新規定中明確了國內承運人有權決定是否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給予承運人更多的自主權,有助于航空企業提供差異化航空服務,相對于征求建議稿是個巨大的政策調整。
總體上看,規定認真吸取了各相關利益群體的意見和建議,找到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航空運輸秩序的最大公約數。不足之處是在航班延誤投訴相應條款上責任不明確,另外規定中明確了,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相應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條款,有待航空旅客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需要時間來宣傳和接受,具體的執行效果有待觀察。
最新消息:
中國民航首部《航班正常管理規定》2017年實施
中國民航《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民航局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規章。
記者6日從民航局獲悉,該規定是中國民航保障航班運行正常、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也是中國民航業提高運行品質的具體舉措。
民航局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相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航空公司要根據規章要求,及時開展運輸總條件、公司手冊、銷售代理和地面代理相關協議的修訂工作,完善機上延誤應急預案和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預案,全面梳理航班延誤后各項旅客服務保障流程。機場要整合地面資源,提高地面運行效率,牽頭修改、完善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單位進行培訓和演練。空管部門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努力提升管制指揮效率,針對規章關于天氣狀況、流量控制和航班出港延誤后放行等信息通告要求,完善信息發布渠道,為航空公司、機場高效運行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
民航局表示,要緊密結合廣大旅客集中關切的航班延誤原因界定、延誤后的信息告知方案、投訴的及時反饋與回應以及服務保障流程等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航班正常性考核、信息通告、航班延誤與取消原因判定以及投訴反饋四個機制
【解讀《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文章:
航班正常考核指標和限制措施全文10-05
涉案卷煙價格管理規定解讀05-07
濟南社保新政策規定解讀07-24
廣東東莞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規定解讀08-16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規定解讀07-02
超市員工培訓服務管理規定10-28
保健食品標識管理規定06-18
攝影攝像器材使用管理規定08-30
辦公室規章管理規定09-03
乘坐國際航班的順序流程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