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夏山學校》讀后感

時間:2024-10-09 11:30:37 夏杰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夏山學校》讀后感(精選2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夏山學校》讀后感(精選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山學校》讀后感(精選20篇)

  《夏山學校》讀后感 1

  《夏山學校》是一本非常震撼的書,因為讀過這本書后,我們心中那些關于自由的想法好象更明確也更堅定了。不得不說,本書中體現的自由、平等、尊重,真的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用心去感受的。單看書中的小標題,就能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于學校的書籍,這根本就是一部育兒經典書,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呢,在本文的最后,我會附上書中的小標題。

  在最一開始,AS尼爾就說:“當我和妻子創辦這所學校時,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我認為,孩子生來是聰明的、現實的,假如成年人不給他約束,他就會盡可能地發展他的潛能。”在這里,AS尼爾直接指出孩子們是現實的,不需要大人們的指點,孩子們就可以現實的按照自己的需要做出選擇,而不是像現在絕大多數孩子一樣,需要有父母指點、保護、指導才能夠成長。“從理論上說,在夏山,凡有做學者的天分和志向的人,都會成為學者,而只適合做清潔工的則會發展成為清潔工,但至今我們尚未教出一個清潔工來。我說這話并無勢利之意,因為我情愿看到學校教出個快樂的清潔工,也不愿看到它培養出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學者。”現在,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是:成為一個自己想做的人,干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夏山學校的理念恰是如此。

  在夏山學校,從表面看起來,孩子們最多的就是玩、玩、玩!哪怕是十幾歲的孩子,也可能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玩、玩、玩。可以不上課,可以閑逛,新來的孩子們在閑逛中適應了以后,就會找到自己喜歡玩的事情,開始去玩。P53“現代文明的罪惡,可以說是不給孩子足夠的游戲時間。換句話說,在未變成大人以前,每個小孩都已被訓練成大人了。成人對游戲的態度是很專橫的。我們成年人給孩子定的時間表示,上午九點到十二點上課,午飯一小時,然后再上課到三點。假如由一個自由兒童自己定時間表,他一定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游戲上。恐懼時成人反對孩子游戲的根本原因。我不知多少次聽到這樣焦慮的問題:‘要是我的孩子整天玩,他能學到什么呢?’很少有人相信我的答案:‘假如你的孩子玩夠了,他會在兩年內用功讀書,通過大學考試,而在一般的情形下他也許要花上六七年的工夫。’但我還要加一句,那就是:‘假如他真的想通過考試的話。’也許他更想做個芭蕾舞演員,或者無線電工程是;而她則想做個服裝設計師或兒童護士。因為擔心孩子的前途,成年人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利。當然在不許游戲的背后,還有隱約的道德觀念在作祟,暗示做小孩子不怎么好,也在警告年輕人:‘不要做小孩。’那些已經忘掉童年希望的父母,忘掉怎樣游戲或幻想的父母,是很差勁的父母。當一個小孩子沒有游戲能力時,他的心已死去,對于任何接近他的孩子,他都是危險的。不讓小孩玩個夠,對于他們的傷害是很難估量的。那些自由發展和玩夠了的小孩,好像不大會變成熱心群眾的一份子。”孩子們玩其實就是學習,就是在探索這個世界,孩子們的游戲需要充足的貫穿整個童年時期。反倒是從小被父母訓練著學習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在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把沒有玩的壓抑全都爆發出來,讓大人們看起來的現象就是: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心思都在玩而不是學習上。通過《夏山學校》一本書中的例子,我自己就有足夠的信心不讓孩子陷入當前這種唯成績論英雄的比賽中。

  “差不多每個成年人都相信孩子的天性一定要改進,因此每一個家長從孩子一生下來便開始教他怎樣生活。孩子很快就遇到一大套禁忌,這個討厭,那個坑臟,這樣太自私。孩子內在原有的自然生命力受到了外界的控制。”“也許對成年人來說,道德教訓有它的道理,但對小孩來說是毫無理由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則是錯誤的。叫一個小孩不要自私是不對的,因為每個小孩都以為世界是屬于他的。當他有個蘋果,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吃掉那個蘋果。母親慫恿他和弟弟平分,結果是讓他恨他的弟弟。假如孩子沒有受到不自私的教育,利他主義后來便會自然發展起來;假如孩子是被逼不自私的,他也許會永遠自私,如果母親壓抑孩子的自私,她便會把自私永遠種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在中國,由于獨生子女政策,很多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成人化了,孩子們一起玩,如果表現出不愿意讓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者不讓騎自己的車,就會被大人以“講禮貌”為出發點指責成自私、小氣、不會分享,從小就被培養思想成人化。可是,從一個人的自然成長規律來說,人都會經過一個認為所有的東西都屬于自己的階段,認為自己的東西別人不能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發現,如果是一個沒有太多成人干涉的純孩子環境,孩子們自己就會分辨出哪些東西是別人的不能動,如果想玩別人的玩具,就要用自己的東西換或者去和小朋友商量,很自然的.就培養出了社交方式。往大了說,從小就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私自拿走,想要的東西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去換,這不是很自然的從幼兒時期就減少了偷盜搶的概率嗎。很多孩子現在都被大人說不會和同齡小朋友交往,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由于家長的過多干涉才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

  “怎樣獲得幸福?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

  “只有受到抑制的權力才會帶來罪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想做好事,想被愛,也想愛人。仇恨與反叛只不過是被移植的愛和被抑制的權力而已。”尼爾強調的自由是建立在家長、老師不展示權威的基礎上的。家長及老師展示權威,表面看是為了指導孩子一條看似正確的路,其實是打斷了孩子去自己學習、尋找內心中正確路的機會。真正能做到不展示自己的權威,就能夠讓孩子感覺到尊重、平等了,當孩子感覺到被尊重、感覺好時,就可以自如的發揮自己思想、去探尋自己內心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向往的尋找自我了。尼爾真的是一個把自己完全放低到與孩子們一樣平等的地位。P261“孩子從一個多少有些嚴格和焦慮的家庭來到夏山之后,他可以隨心所欲,沒有一個人批評他,沒有一個人要他注意禮貌,沒有一個人要他別出聲。這學校自然成了孩子的天堂,因為孩子的天堂就是他可以表現自我的地方,孩子會獎自由表現的快樂和我連在一起。我是給予他們自由的人,我是一個理想的父親。孩子并非真的愛我,一個小孩不會去愛,他只希望被愛。他內心的念頭是:我在這里很快樂,老尼爾是個很好的人,他從來不打擾我,他一定很喜歡我,要不然他會叫我出去。”這應該就是尼爾最得意的時候吧,被孩子們像小伙伴一樣喜歡,孩子們不需要躲躲藏藏,不需要隱瞞自己的細節,每個人都能夠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事情。消除了權威,當孩子們面對自己的錯誤時,想的不是擔心因此會受到什么樣的批評、打壓,而能夠正面、積極的看待自己的失誤并勇敢地從中恢復,這是不是也是我們每個家長最期待的呢?

  《夏山學校》這本書中的每一頁都讓我有很多感觸,值得一讀再讀。時時刻刻讓自己警醒:孩子需要自由的,給他自由,他才能向大樹一樣蒼天。

  《夏山學校》讀后感 2

  世界上,哪一個角落沒有孩子?孩子生出來就是天真又可愛的,可是嚴格的管教已經讓孩子們沒有孩子性了,孩子的心也已經老了。孩子們的心中全部都是幻想,他們希望學校不是那么嚴格,“殘忍”。他們希望老師、家長能懂他們的心,現在基本世界上沒有幾個孩子有孩子味兒了,雖然孩子們知道嚴格管教是對他們的一種愛,但是他們不希望被壓迫在一個角落里。

  “校有校規,班有班規”。哪一個學校沒有校規呢?那就是夏山學校。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在那里上學,那里的老師都是和藹可親的,他們陪著孩子一起長大,一起玩耍,最后,這個學校的所有孩子都像愛因斯坦那么聰明了,都成了舉世聞名的人。在他們學校里,有人沒有穿校服,沒關系,遲到了,沒關系,老師只會跟他們說:以后,早一點來呀!要不然就會落下功課了。后來這幾個遲到的孩子,都成了勤奮好學的好學生,都是因為老師的那句話。在那里,沒有規定的`班級所定的地方,他們坐在一個南瓜車里,這個南瓜車會將好多東西呈現在他們眼前。在上歷史課時,南瓜車的窗戶就會出現好多幻像,讓孩子們自己去發掘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難道現在的孩子都沒有孩子味了嗎?不對,不對,在乞丐群里的孩子,還有孩子味兒,有的孩子迷性不改,那還有孩子味兒。總之,家長、老師有幾個理解孩子的心,他們是多么盼望自由啊!每天他們都是懷著快樂的心去上學,每次放學都是愁眉苦臉的背著一大袋作業回家,他們只會在晚上拼命寫作業,有時熬到12點半還做不完,第二天早晨都成“熊貓眼”了,還不能晚點去上學,孩子們的心就一點點老下去了。

  我想告訴所有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快沒有孩子有孩子味兒了,難道你們就這樣看下去嗎?

  《夏山學校》讀后感 3

  本文由沙龍實驗班甜辰媽媽寫于《夏山學校》讀書會之后,字里行間深刻的閱讀感悟以及與日常實踐和正面管教的密切結合,讓人很受啟發,非常享受這種閱讀、分享、感受的過程。

  初讀A.S.尼爾的《夏山學校》,覺得與早年讀的《窗邊的小豆豆》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夏山有著濃濃的西方文化色彩,而小豆豆所在的巴學園是日本人創辦的,更適用于東方文化。

  說起夏山,每讀一個章節就認同感倍增,感觸最深的就是養育孩子和家長的問題這兩個章節。盡管有些地方可能并不適用于國內,但是這樣的剖析卻是一語中的,讓我默默自省。

  書中一直強調自由這個詞,這個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是如此的匱乏。現在我們都知道不自由的人往往都很焦慮自卑,心理上都有這樣那樣的障礙,無法獲得真正坦然的快樂。然而,盡管我們正是在這樣不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在為人父母后,卻在一邊糾結著教育方法,一邊又不自覺地用我們曾經承受過的不自由的方式來強權壓迫我們自己的孩子。這讓我想到了“以愛的名義行傷害之實”這句話,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因為不自由的成長而帶來的各種恐懼,使我們心中晦澀漸漸生出恨意,只是這種恨意也因為不自由而壓抑著,不會時時冒頭,只在累積到無法承受之時才爆發出來。每每爆發的宣泄途徑可能各有不同,然而對孩子發脾氣似乎是很多家長都會使用的途徑之一。

  好吧,在讀完夏山后,我也不得不很艱難地承認,我的不自由禁錮了我自己,還試圖禁錮我的孩子,我也將我因不自由的種種憤恨和恐懼,在情緒不能自我控制的時候,尋到了由頭而發泄到了孩子的身上。這讓我羞愧不已。盡管接觸和學習正面管教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來路自省,不自由的父母,因為沒有體會過自由,往往也無法很好地分辨自由與縱容的區別,也許在創造自由的環境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在教育的路途上探索和犯錯。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披荊斬棘也是可以做到的。

  回過頭來說夏山這本書,自己讀,有自己的感悟,讀書會上大家熱烈討論后,又有了新的視角和更深入的領悟。

  上學VS不上學

  這個話題讓我想到甜辰即將幼兒園畢業,進入學前班,繼而進入小學的事情。沙龍的媽媽們也都心有戚戚焉。

  國內的教育環境、求學制度等等,讓我無比焦慮。雖然無法改變環境和制度,但是怎么積極應對不如意是每個人一生都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于是原本就對學前班搖擺不定的我,產生了一個念頭,是不是應該放棄學前班?選擇高壓的學前班,會不會成為我為甜辰擅自決定人生的第二個錯誤選擇?回想起第一個錯誤選擇,真是讓我愧疚不已,也可能真的會讓我懊悔終生。甜辰年齡不夠算提前入學,所以小班升中班的時候,學校給出了選擇――繼續小班或者升班。我因為小班老師對甜辰的評價,產生了虛榮和貪念,選擇了升班。然而這個錯誤給甜辰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每一天每一天,都讓我自責不已。現在想來,那些所謂擇校、入學的各種壓力其實都是為了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而找的最堂皇的借口。這些只是我們因著關于名利關于虛榮關于所謂自尊心的種種雜念而產生的不安和恐懼炮制的枷鎖,我們被這種枷鎖禁錮了半輩子,現在我們自己又去炮制一個,自以為是地把所謂的最好的條件(諸如名校)強加給孩子,要他們“上進”要他們用分數一爭高下,最終成為一個不會讀書的讀書匠。

  讀書會上也有媽媽表示,盡管大家都想給孩子尋找一個如夏山和巴學園這樣自由的學校,可是作為父母,她還沒有準備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泥瓦匠而不是醫生律師這些職業這件事。捫心自問,我也沒有準備好,如果有一天,甜辰告訴我,她只愿讀到初中畢業就不升學了,準備做一個快樂的店主,我想我可能也會輾轉反側患得患失吧。其實仔細想想,這個社會的教育變成這般面目全非,我們能說不是我們這些做父母長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得失心扭曲導致的么,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負責任。因為我們種下了一個把自己夢想和期望強加給孩子去完成的因,結出了如今以失去自由為代價只拿成績說話只注重所謂名校表象的果。

  讀書獲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術業有專攻,且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所以與其把孩子們切割成我們要的形狀,不如再好好考慮一下學習的真諦究竟是為了什么,再來決定我們有沒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吧。

  自由VS不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看到尼爾說的自由,腦海里突然就跳出那么兩句,可見自由之于人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可究竟什么是自由呢?到底怎么做才是給了孩子自由呢?讀書會上,媽媽們熱烈討論的時候,都很遺憾的表示,首先就我們自己而言都是在不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從不自由的孩子變成了現在不自由的成年人,從本質上說,我們根本沒有體會過真正的自由,所以我們也無法在教育中很好地界定自由。

  不自由的父母要怎么給孩子創造自由的環境呢?結合自己的讀后感和大家的暢所欲言,我覺得給孩子自由,首先就是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礎上,用正面管教的最基本工具――和善而堅定,不干涉,該放手就放手,不用成人世界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去約束孩子,避免以愛的名義來行傷害之實。

  因為沒自由,所以不懂自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兒,這可真的是件麻煩事兒。尤其現在自己教育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如果找不準界線,一不留神把自由變成縱容和溺愛,就適得其反了。學習了正面管教,有了理論也要實踐,實踐的時候也常常因為界線問題拿捏不準,苦惱彷徨甚至是恐懼,頗有畫地自限的不自由。想想原來我在尋求給孩子自由的同時,卻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牢籠。這也是我在讀了夏山之后很有感觸的地方,我們總是不自覺的畫地自限,一邊標榜一邊又繼續坐牢,所以不可避免的矛盾掙扎。說到底雖然學到了方法,卻因自己內心隱蔽的恐懼,讓自己對自己要求過高,高的有點好高騖遠了。關于這種恐懼,稍后細說。

  現在再說自由,讀書會后,我在反思每個家庭成員的言行及互動。對于甜辰的各種限制每天都在進行,從日常生活點滴開始。

  案例:

  家里老人經常因為甜辰爬上爬下,對著她緊張萬分地大叫,諸如“不許去那里”“不要爬那么高”“不要動這個”,然后給她貼上“調皮”的標簽,以至于現在甜辰在自己做了更危險或讓人頭痛的事情時,都會以“我就是調皮呀”為理由為自己開脫。盡管早早地意識到老人的方法不妥當,沒有收效就是最好的說明,也不止一次就此溝通,不過老人家的固執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這樣的固執也是源于他們的恐懼:子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理念,而他們的部分生活理念隨著時代變遷,或被質疑或被否定,這不僅僅是他們對權威受到挑戰的恐懼,更是他們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暴露在自己一直俯視的子女面前的恐懼),所以作為父母給孩子的身傳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我試著做過實驗,同樣的場景,我和甜辰獨處,給她自由活動的權利,放手讓她自己玩鬧,雖然我只是靜靜地坐在一邊看書,她時不時和我互動一下,然后又各種跑來跑去爬上爬下,但是我沒有出聲喝止,只是偶爾提醒她注意安全。很明顯,當我沒有那么緊張地關注她一舉一動的時候,她反而很有節制,任何危險的行為,她自己都會斟酌放慢放輕,并沒有讓自己真正身處險境并受傷。可見,放手和不放手只在我們一念之間,效果卻有天壤之別。不放手的后果,就是孩子在有恃無恐的狀態下,反而認識不到危險,把危險當成一種求關注的把戲。但是學會放手,孩子們反倒更清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

  成年人對各種所知和未知危險的恐懼,讓我們變得膽小,進而沒有了探索精神。可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探索世界。其實孩子探索世界的危險,有時候并不在于孩子,而是在于大人。好比,我們把滾燙的茶壺放在孩子經常路過的地方,把尖銳的物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把藥片或其他危險的食品放在孩子隨時能吃到的地方,等等。通常這種時候,我們不是去正視和糾正自己的疏忽(其實這也是一種恐懼心理作祟,對承擔責任和后果的恐懼。成年人有趨勢利弊的習慣,害怕承擔那些自己可能意想不到的后果和責任,所以即便是自己的疏忽,也不愿意首先從自身反省開始,也要先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替罪羔羊來擺脫自責),反而是限制好奇的孩子,禁止她這樣那樣,美其名曰是為了她的安全考慮,實際上是給她畫地自限,消磨了他們探索的欲望,扼殺了他們的求知欲。孩子一旦突破禁錮,我們就開始說教,然后給孩子貼標簽。這一刻,孩子的自由,被徹底忽視了。

  幸好,正面管教告訴我,任何時間,只要有心,找到適合的教育方法并努力改善,都不會太晚。

  游戲、幻想、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夏山這本書中提到了孩童時代的幻想對人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讀了這個章節,我不禁懷疑,幻想被扼殺的人,成年后反而會變得更不切實際;而幻想被滿足的人,過了幻想的年齡段,就能坦然面對社會和壓力。就如同,嬰兒時期吮吸的欲望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容易產生戀物癖,通過某個物品來獲取安全感。而在本該充分幻想的年齡不能得到滿足,變成一道創傷留下來,幻想便成為了阻斷成人世界壓力的最好緩解劑,由此來獲取安全感。

  在大人看來,孩子的幻想就像演戲。當甜辰愛演的時候,我們也都配合她。她剛入幼兒園的時候,對群體生活的渴望,讓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回家后作為獨生子女的巨大寂寞感。于是她開始不是單一角色的幻想,把自己分裂成同班的龍鳳胎,自發性地左右手互博,扮演不同的角色,小劇場的情節很完整,有故事內容,有人物對話,并時不時邀請我們進入角色。我一度很擔心,總怕她因為孤單而人格分裂了。顯然我這種擔心很多余也很無知,我對這個年齡段孩子表現的無知,導致了我的焦慮。所以我經常在她角色扮演的時候,言語暗示她結束這個扮演,或者誘導她只扮演單一的角色。不過我現在很慶幸一點,我當時只是說了一些暗示性的話,并沒有強勢的制止或粗暴的干涉,所以甜辰還是繼續歡快地沉靜在她的幻想中。有時候是溫馴的小動物,有時候是殘暴的恐龍,有時候是某部動畫的公主,有時候是她渴望擁有的兄弟姐妹。只要需要,我們也都會很樂意地應邀參與其中,幫助甜辰把她的幻想構筑得更飽滿。

  于是,在紀錄頻道重播恐龍星球的某天,我變成食草龍,無辜地坐在上發上,接受那只變身為竊蛋龍的小家伙的襲擊,還要在她“兇殘”地咬我的時候,嗷嗷叫兩聲。然后這只自得的小竊蛋龍,去招惹那個在陽臺上和各類報告奮斗著的巨盜龍,結果被巨盜龍滿屋子追捕后,一邊假意求饒一邊伺機而動。

  孩子的恐懼系來自父母的恐懼

  這個章節對我無比重要,我發現我的那些恐懼,產生的很多負面的情緒深深地投射到甜辰身上。我們的父輩、祖輩乃至祖祖輩輩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遭受到的各種恐懼,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傳承下來。這些恐懼因為沒有被我們所正視,所以一直存在于內心深處,有些就如同與生俱來的恐懼一樣根深蒂固。我們自己因父母的恐懼而帶來的恐懼,表現出的負面情緒,在我們自己內心也無比矛盾、激烈反抗的同時,又本能地轉嫁給了孩子。

  恐懼的課題讓我有太多太多感觸,寫也寫不完的案例,有自己的,有甜辰的,決定把它單獨留在4月讀書會后慢慢寫。

  對孩子的認可與否定

  對孩子的認可或否定,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自己認可或否定的一個映射。

  剛開始,甜辰總是很喜歡做家務,其實小朋友承擔家務,一方面是好玩,通過玩家務作為探索的途徑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確立和能力被認可的過程。但是很多外力因素導致這種探索和確立過程不能順其自然的進行,諸如家里老人過度的保護欲,家長的干涉等,都導致了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內心深處感受到不自由和不被認可。

  案例:

  甜辰5歲了,我允許她使用廚房刀具。實際上,孩子就是在放手中才能學會規避危險,只有當她真正被認可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分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那段時間,外公外婆回上海,沒有了這個過度保護的干涉,甜辰變得很有自信。周末我做飯或準備水果的時候,她總喜歡搬了小板凳來觀摩,然后提出――幫忙洗菜,幫忙削皮,幫忙摘菜,幫忙撒鹽,幫忙切菜。這些我都允許了,我做了示范,然后告訴她需要小心注意的要點。遇到動刀的時候,我也會以平常心態去指導她。甚至有一次,我給了她一塊案板,一把鋒利的刨刀,放任她一個人去客廳幫我削皮。對于我這樣的信任,她感覺到了我正用實際行動表達我對她的認可,我完全相信她能獨立完成這項略有危險的廚房工作。而她確實完成得很好,皮削的很薄,速度也很快,我很愉快地向她表達感激,因為她的幫忙,我的做飯時間大大縮短。

  記得之前正面管教說過:很多父母覺得糾正行為之前,要先讓孩子感覺更壞更難受才行,可是事實上,那樣的做法只是讓孩子在被否定的嚴重打擊下,關上聯結的心門。只有用肯定認可的方式,用行動表達出來,孩子才能獲得更多的正能量。

  以上林林總總寫了好多,雜亂無章的節奏,還有更多更多的感受,也許沒有時間一一寫下來,但是卻可以一一去實踐。期待下次讀書會,《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夏山學校》讀后感 4

  夏山學校是現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學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滿了無窮的活力,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尼爾用60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這個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理想。《夏山學校》一書主要是講述了:夏山學校的辦學理念——自由、愛與生命,這種教育理念成為當時進步主義的精神標志。

  夏山學校的孩子是自由的、平等。他們擁有自我管理權,他們擁有尊重,他們擁有獨自思考和醒悟的時間和空間。夏山是以民主方式自治的學校,一切有關集體和生活的事情,包括對違規者的懲罰都是由星期六晚上的學校大會投票處理,不論年齡長幼,每位教職員和孩子都只有一票之權,一個七歲孩子的一票和校長的一票有同樣的效力。自由并非放縱,它的前提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適的紀律不是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為了讓每個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讓整個環境更和諧。想到我們“官本位”日益膨脹的時代,就連人們心目中的凈土——校園也無一幸免,教師總是高高在上,大小事老師說了算,哪怕是侵犯了學生的自尊或是權利的事,談起來也總是冠冕堂皇。使我不由得想起從《教師博覽》了看到的一則文章:現象一(下課鈴聲響了。因為種種原因,老師對鈴聲置若罔聞,繼續講下去,盡管學生因為尿急而局促不安,老師仍然口若懸河,直到自己認為已經把該完成的任務完成了,這才下令:“下課!”)現象二(上課鈴聲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講課一分鐘后,有學生在外面喊報告。老師似乎沒聽見,繼續講下去。等課程告一段落,學生開始聯系,老師才打開門,說:“你知道嗎?這是對你遲到的懲罰,要集注這個教訓,下次……直到“遲到”的學生認識了錯誤,才放學生走進教室)。師生的平等何在呀!同樣是違反了教育規則,但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就因為我們教師具有完全的權威。想想作為一校之長與一個七歲的孩子有同樣的一票,同樣的效力,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平等和自由的后面,將會獲取怎樣的教育效果;而專制和跋扈的后面,又會是怎樣的育人后果呢?事實上,我們看到更多的現象是:為了讓學生每次考試都考得好一點兒,我們恨不得采著每個孩子的耳朵,讓他們聽進我們的每一句話。為了加強班級紀律,我們無端地扼殺了孩子們的天性。我們恨不得他們都變成機器人一切行動聽指揮。

  夏山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尼爾先生本著這種愛的理念,鼓舞學生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熱愛別人的生命;他對小孩深具愛心與信心,“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的愛和贊許而定。小孩對愛和贊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夏山學校主張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跟孩子們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并不是一種占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一切行為的愛。看到這兒,我的耳際不由自主地響起我一個朋友的兒子的話語:“還是讀幼兒園好,天天可以與老師同學玩游戲,睡午覺,讀一年級真辛苦,天天不是語文就是數學,無聊死了,真煩。”人人都說童言無忌,此話中的'“辛苦、無聊、煩”不正道出了我們身邊教育的本質“高負擔、低效率”嗎?一個個厭學的,沒有創意的中國未來的接班人,就是這樣一步步開始的。

  手捧這本書,感受著夏山學校博大的愛與自由,感受著教育內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合上書本才覺得理想和現實差距有多大。有一種“此曲只應天上有的感覺”,但我又想到了一句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們應該立足現實,積極地借鑒它山之石,在教育地比較中不斷完善自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自由和愛,讓校園充滿和諧,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我還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夏山學校式的教育也會遍地開花。

  《夏山學校》讀后感 5

  夏山學校里說到他只能是一座孤島,我也覺得他只能是一座孤島,現在社會已經形成了家、校、社會一體的教育系統,這種分數至上的教育模式很讓人容易缺乏自信,容易缺乏創造的能力,也容易讓自己偏離自己的興趣和使命,去做一些與自己相違抗的東西。

  現代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缺少關懷,導致很多學生心理不健康,迷茫、焦慮、恐懼、沒安全感等等心理時常發生在學生身上,導致現如今學生產生抑郁。

  現在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心理定向,就是人到什么年紀就要做什么事,就應該達到什么境界。如果你成長太慢,就責罵你不夠努力,不夠努力提升自己,常用一種別人家孩子怎樣怎樣來批評你,教育你,其實這是對你的摧殘,你會覺得你自己一事無成,你會看不到自己已經通過努力在慢慢地進步了,慢慢的你會發現不了自己的閃光點,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需要慢慢地成長,有的人可能會在那一個階段比別人成長快很多。

  很多人對成功的定義都差不多,就是要賺很多的錢,擁有很高的地位,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好像就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而在《夏山學校》中說到:“我個人對成功的定義是:能快樂地工作、積極地生活。”

  《夏山學校》讀后感 6

  《夏山學校》講的是英國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學校,這本書的作者即是夏山學校的創辦人“AS尼爾”,尼爾先生所創辦的這所學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夏山,孩子們是被高度尊重的,在這里的孩子夢都是個性的、幸福的。創辦者尼爾和他的妻子共同的辦學理念是“創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

  尼爾校長說:“夏山學校寧可培養一位快快樂樂的清道夫,也不愿造就一位神經兮兮的首相。”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為學習之母”。其實,快樂是一生的財富,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輕松的心情迎接挑戰,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理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快樂的孩子比較容易成功,失敗不能令他沮喪,煩惱也不會阻礙他繼續追求成功。教育應該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關注到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尼爾先生本著愛的理念,鼓舞學生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熱愛別人的生命;他對小孩深具愛心與信心,“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的愛和贊許而定。小孩對愛和贊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夏山學校主張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跟孩子們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并不是一種占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們一些成人們看不懂的行為的愛。

  尼爾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給兒童自由,就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成長的規律,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要孩子做一個自由的人,一個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感樂趣、對愛情感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一個痛苦的、沖突的、恨自己和恨社會的人,這大權操在家長和老師手里。幸福是怎樣獲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采用我的答案,你應該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摘自《夏山學校》

  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引導者和促進者的.教師應該給與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改正生活、學習中的壞習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并且不斷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全面、和諧發展,應該讓學校適應學生,讓人自由發展。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識、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無比重要,好像不這樣的話,孩子將來就會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卻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發展。就尼爾的觀點,良好的人格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孩子生來就已經具備的。只要在他成長過程中不受到壓抑扭曲干涉束縛,他自然就能成長為真誠自然獨立利的人。現在很多父母既不認為孩子性本善,也不認為孩子性本惡,而是認為性本空。他們一味將自己的那一套東西灌輸給孩子,認為如果不將自己的“好”東西灌輸給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東西填滿。他們不認為孩子本身就已經具備所有良好的品質,父母要做的只是贊賞他,給他自由伸展的空間。現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種他想要的形狀以適應社會的模子,卻忽略了孩子順應其本性生長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剝奪了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體會去享受的權利,更培養出一個個沒有個性沒有自我的木偶人。這些木偶人的心靈沒有經過自然伸展,是扭曲的,發育不全的,他們失去了快樂自然的天性,他們永遠在那個的真實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兩者中間做各種沖突和斗爭。他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命質量,并會帶給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迎合社會,而是讓他們自由地按其本性去發展和生長,要他能真誠的面對生命的本質,快樂地享受生命的樂趣,積極實現他自我的價值!每個人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我想被父母和學校的模型塑造出來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學歷受人尊敬就是所謂的成功。但我想對那些順應其生命發展規律自然生長起來的孩子來說,快樂真誠心中充滿愛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誰說一個快樂的清潔工比一個精神壓抑的學者狀況更糟糕呢?

  夏山學校也有自己的紀律,這些紀律都是在學校大會上經過所有師生投票制定和通過的。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適的紀律不是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為了讓每個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讓整個環境更和諧。

  感受著夏山學校博大的愛與自由,感受著教育內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我們應該立足現實,積極地借鑒它山之石,在教育中不斷完善自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自由和愛,讓校園充滿和諧,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夏山學校式的教育也會遍地開花。

  《夏山學校》讀后感 7

  靜靜地半躺在床上,讀完尼爾先生著的《夏山學校》后,確實感到一陣又一陣的熱潮怦怦激蕩自己的胸膛,我的腦子里浮想起了一幅又一幅教育的場面……

  在我們的心中,夏山學校是一所神話般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我們現實教育中難以實現的教育理念一一變為現實,讓我們這些教育者向往不已。細讀《夏山學校》,尼爾的思想緩緩的滲入我們的血液,讓我們在心中建起一座夏山學校。

  雖然我們不能像尼爾那樣,去建立一所真正的“夏山學校”,但是夏山學校的某些教學理念我們卻是可以借鑒、學習的。比如說對學生的表揚與懲罰。尼爾認為,“獎勵帶來的危險不如處罰的危險大,但是獎品對孩子的破壞性影響卻更有陷蔽性。獎勵是多余的,而且是消極性的。為了獎品做一件事,就等于說這件事本身不值得做。”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事:我們常常獎勵或者表揚為班級做出貢獻的學生,比如建植物角時拿了花來,開展小創作比賽時,拿了像樣的作品,久而久之,沒有獎勵,孩子們便懶得為班級做任何事,一個個變得自私而無班級榮譽感,我想這和我們的獎勵也是不無關系的,其實也就是尼爾說的獎勵帶來的危險性,所以我們要避免不必要的獎勵,讓孩子對事情本身產生興趣,自覺的去做。

  對于懲罰,尼爾認為,只有和道德及對錯觀念連在一起的體罰,才會給孩子帶來恐懼。”尼爾舉了一個例子,很值得我們深思,他說:“假如一個頑童在街上用爛泥打掉我的帽子,而我回敬他一記耳光,他會認為這是我的正常反應,那孩子的心靈不會受到傷害。但是如果我去見他的校長,同時要求校長懲罰他,那懲罰帶來的恐懼便對他產生很壞的影響。這件事馬上變成一件和道德有關的事,小孩便會覺得自己犯了罪。結果不難想像,我會拿著被爛泥弄臟的帽子站在一邊,校長坐在那里,嚴厲的盯著孩子,他則低頭站在另一邊,他被我的威嚴嚇壞了。”這樣的場景,我們時常能見到,孩子們因為上課說話、打架而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我們常常問孩子:“做什么了?錯在哪了?以后再這樣怎么辦?”很多孩子把自己本能或者未加思索的'行為,進行深入的思考,給自己的行為按上一條罪名,并以更加嚴重的懲罰來保證下次不再犯錯。我們不知道處罰一個人,在許多年后會有什么害處,但是我們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說:“我打也打了,說也說了,他就是一點也不聽!”

  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懲罰產生良好的效果,但也使很多孩子失去了活力,像我們班,以前做操時,總有幾個男孩子邊做操邊打打鬧鬧的,經過幾次罰站,他們幾個現在做起操來安安靜靜的了,但是,看到他們幾個呆呆站立,不動不鬧的背影,我卻有點失望了。如果我們能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又不傷害他們的心靈,這樣有多好啊!

  讀著《夏山學校》,我的思想也隨著不斷翻騰著,很多教育中的問題讓我們思索和反思,它像一個新生兒一樣,慢慢的在我們體內生長,長成一個新的“夏山學校”。

  《夏山學校》讀后感 8

  夏山學校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學校的創始人尼爾認為:“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他用60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快樂教育的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并讓每個孩子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來夏山之前,這些孩子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后,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發自覺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充滿自信,也懂得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多年后,他們成為了杰出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在全書中舉出很多問題孩子的案例如:13歲的溫妮弗萊德討厭所有的科目,成天逃學,父母束手無策。來到夏山僅僅幾個星期,她就主動回到了課堂,為考上理想的學校而發奮讀書。11歲的喬治有強烈的恐懼心理,他不敢離開父母,不敢單獨一人做任何事。來夏山一年半以后,他變得自信獨立,敢于一個人長途旅行,從容應對人與事。16歲的湯姆屢次留級,老師認為他無可救藥。在夏山學習一年后,他確定了人生目標,考上了醫學院,為了當一個好醫生而用功讀書。

  整本書的主題就是愛與自由。

  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們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可以一年到頭不上課。學校確實有課程表,但那只是給老師的。”這是本書開頭的第一句話。給兒童自由,就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成長的規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識、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無比重要,好像不這樣的話,孩子將來就會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卻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發展。就尼爾的觀點,良好的人格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孩子生來就已經具備的。只要在他成長過程中不受到壓抑扭曲干涉束縛,他自然就能成長為真誠自然獨立利他的'人。

  太多的不可思議和不可想象,都在夏山真實而又生動活潑地展現,它讓我們真正認識到教育如何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發展。在夏山學校,沒有任何的說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長、老師和學生們脈搏一起跳動的聲音,一起成長的快樂。校長跟學生,已經是平等的關系,沒有了教師的威嚴,有的只是極好的朋友關系。書中沒有過多提到“愛”這個詞,但我卻從每句話中到感受到尼爾對孩子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愛。沒有這樣愛的驅動是不可能給孩子那種自由的。教育的本質不是向孩子傳遞落后的恐懼、生存焦慮以逼迫他們去爭搶那轉瞬即逝的“第一名”,今天的“第一名”并不能保證孩子從容面對未來的激烈競爭。教育的本質在于尊重孩子、關愛孩子、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皮革馬利翁效應說,當把一個孩子當作一個好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他就越來越好;而當你心里認定他是一個壞孩子時,你再怎么努力也都無濟于事。我們在教育中一定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用心去包容和接納每一位孩子,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孩子,鼓勵孩子,去挖掘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讓我們的學生在欣賞、寬容、鼓勵聲中快樂起飛。

  《夏山學校》讀后感 9

  本學期讀了《夏山學校》一書,這是一本對于學生、老師、家長都不可不讀的教育經典。

  學生的學習主要不再是以往的傳授式,而是以學生內在動力為主,不強迫學生學習,而是要讓學生幸福的成長,快樂的'學習。

  對于一名體育教師,讀了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力新的感悟與想法。讓我發啟了深醒,頓悟了體育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從教授體育運動技能到讓學生享受體育,享受運動快樂的轉變。

  首先,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他們愛好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設計,設計創設情境,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在熟讀,理解課標,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條件,安排教學。讓學生多體驗,多參與,教師以輔導為主。

  再次,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將游戲運用到教學中去,不單是玩,而是把體育基本技術、技能編到游戲當中。

  不但由老師帶領,高年級水平三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自己來帶同學游戲,創編游戲。在創編游戲中,既掌握了技術,又增加動手動腦能力,提高興趣。

  最后把體育教學與社會實踐、生活相結合。把終身體育的理念貫穿整個體育課。

  《夏山學校》讀后感 10

  《夏山學校》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經典之一,被美國600多所大學指定為教育必讀書”,“僅在美國,10年就銷售超過200萬冊”,并且“《床邊的小豆豆》中的巴學園就是以夏山學校為原型創辦的”。

  夏山學校以“自由,民主,愛”為教育目標,提出“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的辦學理念。這與“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教師是服務者,真心真意地看待每一個孩子,給與每個孩子都滿意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家長和學生真正感受到溫暖,才能真正讓我們的教育受歡迎。

  尼爾校長說:“夏山學校寧可培養一位快快樂樂的清道夫,也不愿造就一位神經兮兮的首相。”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為學習之母”。其實,快樂是一生的財富,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輕松的心情迎接挑戰,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理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快樂的孩子比較容易成功,失敗不能令他沮喪,煩惱也不會阻礙他繼續追求成功。教育應該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夏山學校的自由發展教育方式將學生看成是完全自由發展的,不受任何約束,學校是學生的自由天地,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憑自己的個性去發展。但自由并非放縱。書上提到學校中的.孩子不愿學習可以整日游蕩,整日泡在工具房,有個女孩甚至游蕩了三年,直到她恢復學習的欲望。有吃手指或說臟話的孩子老師會放任。有去偷東西的孩子老師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潔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飯前不想洗手就隨他去,用手吃飯也是他的自由。這種自由是放縱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引導者和促進者的教師應該給與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改正生活、學習中的壞習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并且不斷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全面、和諧發展,應該讓學校適應學生,讓人自由發展。

  《夏山學校》讀后感 11

  有人把小林宗作的巴學園與夏山學校對比,巴學園的原型就是夏山學校,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讓人讀來不忍放手,而《夏山學校》內容更加豐富,雖然讀得有點費勁。在書中,A。S。尼爾全面闡述了他的教育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

  經過六十的經營最終讓夏山學校成為聞名的“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

  尼爾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尋找興趣。”尼爾絕對厭惡應試教育,如果他活在現在的中國,看到中國教育的現狀,一定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反教育而震驚。

  “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會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只有書呆子才會認為從書本上的學習也算教育”。

  “書本是學校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需要的只是讀、寫、算,其余的是工具、泥巴、運動戲劇、圖畫和自由。對大多數青少年而言,學校課程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它剝奪了孩子們最重要的玩耍的權利,造就的不過是一批小老頭而已。”

  在尼爾眼中,孩子需要自主發展,需要自由,杜絕成人對兒童的壓制。

  夏山學校以民主的方式進行自治,一切有關集體和生活的事情,通過自治機構——學校大會處理,每位教職員和孩子都只有一票之權,人人平等,教師沒有高高在上的地位,這樣孩子們學會了平等尊重,學會了行使自身的權利,“自治在教育上實在有無窮的價值。”

  尼爾認為實行了自治的學校才是進步的,只有當小孩能完全自由地管理他們的集體生活時,他們才有真正的自由。

  《夏山學校》讀后感 12

  最近讀完了尼爾的《夏山學校》,感觸頗深。

  也許我和尼爾都是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也許我們都更多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十分贊賞尼爾夏山學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的愿望。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學校?這就是因為學習內容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學校里有嚴格的紀律,束縛了孩子的天性。

  我很奇怪,我國的考試制度,60分是及格,為什么很多孩子還會因為及格而挨打挨罵?為什么我們總是去追求100分。要知道我們不能事事做到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大腦的發展區也是不同的,數學不及格也不能影響一個人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我們干嘛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和孩子過不去?

  我一直是個好學生,考試經常拿全班第一。師范時還能考到100分。那又如何?我現在還不是平平凡凡一個人?我依然記不得中學拿手的物理定式、化學分子式。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最寶貴的時候,去學那些我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干嘛?

  我覺得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一種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說就是一技之長。就像田忌賽馬的故事一樣,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較,只要你有一項技能遠遠高于別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對于你的生活來說,是影響不大的。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中國教育,簡直就是造神工具。按這個要求整出來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為沒有缺點。不過可惜這個神,充其量就是在腦袋里裝了臺計算機,卻沒有自己的靈魂,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豐富的感情。

  對于我所從事的聾教育,那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能相信聾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標準來衡量這些聾孩子,我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說,這些孩子學那么難干嘛?學了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長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門不那么想,許多老師不那么想。他們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業績。

  所以,看完了夏山學校之后,我認為真正合適聾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樣的教育。因為他們由于自身殘疾,本來對于社會就有仇視心理,在家庭、學校里越是受到嚴厲的教育,那么他們的仇視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會。聾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業難,所謂的“好吃懶做”有關之外,我認為報復社會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愛,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造就很多問題兒童。而在特殊學校,這樣的情況就更容易走極端。我認為忽略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一味重成績是本末倒置的體現。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當然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校長,也沒本事建個學校,純屬烏托邦:

  關于課程設置,我認為閱讀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畢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讀懂書,才能稱得上學會學習,才能自由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聾生雖然語言能力比較差,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會、自然、數學、溝通與交往等。這些課程應該是作為了解的內容,不要過高要求。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自學。當然,溝通與交往,應該多做指導,那是他們和健全世界溝通的橋梁。

  應該大量進行的是技能教育:分類可以十分詳細,手工、機械、繪畫、計算機、烹飪、縫紉、木工、陶藝……讓學生從小就培養動手的能力。殘疾學生憑什么在正常人的社會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靈巧的手和細致的觀察能力。應該讓他們從小就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方面。勤能補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過。

  關于考試,我認為直接取消。現在的考試是形式主義,不是考學生,是在考老師,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如果擔心學生沒有考試壓力會過于放縱自己,可以用考級制度來代試,不強制參加,每門課都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級,達到相應的級別后可以升級,達到一定的級別要求后才可以畢業。

  關于上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來讀,不受班級限制,畢業時,只要有幾門功課達到相應的級別就可以。例如,某個學生可以只學美工、計算機、烹飪而不學語文、數學。只要拿到3個10級的考核成績就可以畢業。

  關于班級,取消教學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齡分班,班主任只負責教育和組織。上課時不按照固定的班級編制。如果能力達到了,8歲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級的課。

  對于學校管理,我完全贊成尼爾的民主方式,讓學生通過大會的形式,來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無邊無際的自由幻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咱們大家共同來建立一個特殊教育烏托邦。

  《夏山學校》讀后感 13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可他們的教育事業卻往往令世人所擔憂。一直以來,教育都至關重要,但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無窮的關愛,你能想象在這樣一個學校里的學生是怎樣的嗎?

  教育,兩個普通的字眼,卻是永遠做不完的事業。自由與關愛,又能有怎樣強大的力量,來做好這一輩子的事業?《夏山學校》給了我們答案。在這個無拘無束又充滿愛的樂園,孩子們的成長究竟是怎樣的呢……輕松的?放任的?無法無天的?

  放飛自由的樂園

  夏山學校是放飛自由的樂園,所有的一切都隨孩子們決定。他們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穿自己喜歡穿的衣物等等,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夏山學校的創辦者是AS尼爾,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實行了絕對的“自由發展”,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辦學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我認為這種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的思想真的非常難得,創辦沒有管訓、指導、約束的學校,這是得有多大的勇氣啊!教育家尼爾經得住旁人的不理解與家長的埋怨,堅持自己的目標,最終果然取得了成功。也用事實證明了“自由發展”是可行的,孩子們需要的就是自由,就是沒有約束,這樣才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支持夏山的人很多,不同意的也不在少數。也許他們覺得這與放任孩子沒有什么區別,覺得這樣下去,在這種自由的環境里,孩子們非但不能好好地健康成長,還會由小時候所謂的“自由”發展成長大后的為所欲為。我是支持夏山的,自由與放任雖意思相近,本質卻是不同的。夏山的自由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與敢于發現的創新精神。

  充滿關愛的天堂

  夏山學校是充滿關愛的天堂,老師學生人人平等。在普通的學校中,老師似乎被冠上了“永遠正確”的代名詞,夏山就不同,學生能任意指出老師的缺點,師生之間沒有對錯之分。

  不僅僅是老師與學生,校長與孩子們的愛也感人至深。哪個孩子打碎了玻璃,校長會怎么做?打他?罵他?都不是,而是讓他繼續打;那結果就出人意料了:那孩子愿意賠,校長卻不需要,還是一位陌生人聽了此事后給了校長一英鎊呢!我對校長對孩子們的關愛深有體會,孩子們可以損壞公務,可以采摘花木,校長從來不責罵,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這樣做的對錯,也讓他們擁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憶《窗邊的小豆豆》

  通過《夏山學校》,我回憶起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中的巴學園不就是夏山學校的翻版嗎?其實,“夏山學校”就是小豆豆的學校“巴學園”的原型。這兩個學校都是自由的,是友愛的,在別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進了巴學園后不也變成里一個正常的小朋友嗎?這都是巴學園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小豆豆。小豆豆就如夏山里的許多問題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他們的潛能都被激發了出來,他們也都成為了優秀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業,關愛和自由是最好的教育。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無窮的關愛,也許他們的潛能更能發掘出來。可惜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這可能無法那么快的實現……

  《夏山學校》讀后感 14

  一直以為,小林校長創辦的巴學園是世界上最自由、最開放的學校;也一直以為,這樣的教育“烏托邦”只會存在黑柳徹子筆下的巴學園里。

  今夜,一口氣讀完英國尼爾先生的《夏山學校》一書,才知道原來巴學園并非夢想,它就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尼爾先生創辦的、被報刊稱為“放任學校”的夏山學校就是這樣一所夢中的巴學園。

  那么,夏山學校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尼爾先生是這樣描述的:

  我們決定辦一所可以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學校。在那里,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可以上課,可以不上課,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可以一年到頭不上課;在那里,爬樹和搭個小窩的重要性絕不亞于分數;在那里,如果想的話,你可以沖著老師大喊大叫;在那里,規范日常生活的各項規定是由大家一起民主協定的;在那里,如果孩子想的話,他們可以整天玩耍……

  讀到這里,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家長朋友都會和我一樣難以接受,學校如此沒有規矩,如此沒有約束,如此不成體統,培育出來的肯定都是一些沒有教養、不懂規則、不會愛人、缺乏責任心的放任子弟。

  然而,創辦于1921年的夏山學校,這所規模不大的私立寄宿制基礎教育學校,這所允許孩子們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放任學校,卻令每一個來到夏山的孩子——那些老師和家長眼中厭學的、自卑的、叛逆的“問題兒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發自覺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陽光自信地成長,更懂得了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后,他們中有的成為了杰出的藝術家、音樂家,有的成為了優秀的設計師、演員,更有的成為了卓越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夏山學校因此成為進步主義民主教育的實踐典范,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兒童民主校”。1999年12月31日,英國《泰晤士報》評選校長尼爾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

  是什么造就了夏山的傳奇,是什么成就了孩子們的幸福人生?我以為,“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大的寬容,給孩子無窮的關愛”是尼爾先生和他的教師團隊成功的關鍵密碼。

  充分的自由——孩子們不用為了學業的優異而放棄自己的游戲時間,也不用為了完成討厭的.作業而放棄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不用為了坐在課堂上聽老師無聊的講授而放棄了解大自然、走上社會乃至無所事事發呆的時間。讓孩子做他自己,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成就了夏山。

  最大的寬容——所有地方不上鎖,允許孩子們損壞工具;天熱的時候,允許孩子們吃飯時打赤膊,允許孩子們隨處扔衣服、扔褲子,允許孩子玩喧鬧的游戲;嘉獎少年犯的偷竊行為;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干預孩子成長,不給孩子們壓力,不審查孩子的讀物;把不重要的事就當成不重要的事,決不斤斤計較。消除權威,不訓導孩子,成就了夏山。

  無窮的關愛——永遠讓所有孩子(包括最小的孩子)全權選擇他們每日的飲食;讓每個孩子在星期天早上補足他們的睡眠,有時連午飯也不吃;真誠信任那些少年,有禮貌地對待他們;在學校里,我從來沒有特別寵愛的人。對孩子一視同仁,一樣的看待和重視,平等的愛成就了夏山。

  夏山的成功,絕不是一場獨角戲。開明的督學來校督察,報告是那樣公平、誠實與包容;教育部從不與夏山為難,并能友善接待學校的所有詢問和訪問。教育部對夏山的容忍,是尼爾對孩子容忍的堅強后盾。是他們共同的寬容與容忍,讓夏山的孩子們能依他們自然的興趣生活,讓夏山的孩子們能有機會在自由中長大!

  敢于突破傳統的尼爾是幸運的,夏山的孩子們更是幸福的。誠然,體制的不同,國情的不同,我們無法復制尼爾的做法,但我們可以借鑒尼爾的教育理念,在現行體制下盡最大可能給孩子們營造一方自由成長的天空。

  夏山學校,我夢中的巴學園。我愿用心朝向你!

  《夏山學校》讀后感 15

  這本書的主題就是愛與自由。其教育理念和觀點與蒙特梭利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要以無比卑微的姿態臣服在每一個獨立、尊貴的生命面前。

  想起念師范時,老師就對我們講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馬路、弄堂、鄉村、工廠、店鋪、監牢、戰場,凡是生活的場所,都是我們教育自己的場所。那么,我們所失掉的是鳥籠,而所得到的倒是偉大無比的森林了。為著要過有意義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力是必然的沖開校門,沖開村門,沖開城門,沖開國門……,整個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學校咧。”(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質》)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內容之大,幾乎無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懾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在夏山學校,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關學校和集體的事情,由學校自治機構――學校大會全體學生投票決定,校長也只有一票之權。

  在夏山學校,是否上課,由學生自己決定。曾經有個叫默文的學生從7 歲到17 歲在夏山待了10 年,一堂正式課也沒有上過,出校后同樣成了社會上的有用之才,擁有幸福的生活、溫馨的家庭。他用自己的手藝賺了很多的薪水。

  在夏山學校,要求老師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老師。正如尼爾校長所說:“我們決定辦一所可以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學校,為此,我們不得不放棄所有管訓、指導、約束,以及一切道德訓練和宗教教育。”尼爾用了60 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自己的信念,夏山學校

  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迎合社會,而是讓他們自由地按其本性去發展和生長,要他能真誠的面對生命的本質,快樂地享受生命的樂趣,積極實現他自我的價值!每個人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我想被父母和學校的模型塑造出來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學歷受人尊敬就是所謂的成功。但我想對那些順應其生命發展規律自然生長起來的孩子來說,快樂真誠心中充滿愛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誰說一個快樂的`清潔工比一個精神壓抑的學者狀況更糟糕呢?電影《天使愛米麗》中的那個餐廳服務員Amily 盡情的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自己喜歡的事,給他人帶來快樂,努力的尋找真愛,她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她自由快樂的心純潔得就象天使一樣在天空飛翔。

  夏山學校也有自己的紀律,這些紀律都是在學校大會上經過所有師生投票制定和通過的。這和蒙特梭里教室里通過團討制定共同的規則是一樣的。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適的紀律不是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為了讓每個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讓整個環境更和諧。

  但我感覺我們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學校那樣自由。比如他提到學校中的孩子不愿學習可以整日游蕩,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蕩了三年,直到他恢復學習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說臟話的孩子老師會放任。有去偷東西的孩子老師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潔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飯前不想洗手就隨他去,用手吃飯也是他的自由。在我們的教室還不能自由得如此徹底。因為我們畢竟要和社會接軌。

  我們的環境不是脫離社會的伊甸園,但我們給孩子的愛和自由以及他們由此建立的獨立健康良好的人格仍會使孩子們受益終身。

  《夏山學校》讀后感 16

  暑假里聽了蘇周子老師的心理講座,蘇老師著力推薦了一本《夏山學校》,于是我買來準備好好讀一讀。但是一直是幾頁幾頁的看,一是因為忙,二是因為里面的教育理念我有些不能認同。

  《夏山學校》講的是英國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學校,這本書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學校的創辦人“A。S。尼爾”,尼爾先生所創辦的這所學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且也不能夠多,畢竟這種學校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在夏山,孩子們是被高度尊重的。創辦者尼爾和他的妻子共同的辦學理念是“創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

  到學期結束,終于把這本書草草讀完。掩卷思考,我始終認為夏山學校的這種教育方式可望而不可及,至少在當今的社會是很難實現的。在夏山學校,快樂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標準,在于工作愉快與生活積極。因此,學校的任何做法都是使兒童學習如何生活,而不是知識的傳授。孩子們可以憑自己的意愿去上課,不論缺課多久也不會受到責罰,分班和選課依孩子的意愿,學生在教室里可以隨處走動。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充分發揚了孩子的個性,但是否真能讓孩子們“樹大自然直”呢?

  在夏山學校五至十五歲的孩子分三個班,總人數不超過50人,并來自世界各地。教學不限于室內,學習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學校之外。教師可以自行從事實驗工作,自行負責教學,并有權選擇課程和教材,無正式考試,只是以輕松談話的方式測試學生,這種無壓力的學習在當今中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太過于理想。尼爾校長和夏山學校的老師們如果在中國這樣辦學,早就會被家長和教育管理部門的領導“封殺”了。并且尼爾在書中一次又一次地滿腔憤怒地寫:那些不自由的孩子……那些受到壓抑的孩子……難道我們的學生真的那么痛苦嗎?中國從古至今,流傳著一句古話:“不打不成才”。很多名人都是受著傳統教育長大的`,不也在快樂地生活,同樣在推動著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對夏山學校中很多教學方式的可借鑒性是持懷疑態度的。

  所以我想,在中國,這種教育模式至少在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的,但是在整本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尼爾對孩子們的愛。

  尼爾在書中沒有過多提到“愛”這個詞,但從每句話中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于孩子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愛。這種愛不簡單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撫、關愛或充滿愛意的語言,他的愛是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真理的渴望、探尋。這種愛更高尚,更真誠,更徹底,更尊貴!沒有這樣愛的驅動是不可能給孩子那種自由的。一個孩子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像我們班里這學期轉來的小張同學,剛來班里時,做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嘗試新的工作,擔心會難,擔心做不好,看人的眼神總透著恐懼和防備。現在他雖然表面上看不再那么安靜和疏遠,經常會故意調皮搗蛋來試探,但我知道他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愛可以消除恐懼。但只有老師的愛,缺乏家長的愛還是不能徹底去除那些恐懼感。只有學校和家庭產生合力,才會對孩子有最大的幫助。

  但我感覺我們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學校那樣自由。比如他提到學校中的孩子不愿學習可以整日游蕩,整日泡在工具房,有的孩子甚至游蕩了三年,直到他恢復學習的欲望。夏山有吃手指或說臟話的孩子老師會放任。有去偷東西的孩子老師和他一起去偷。不愿意整潔的孩子可以不用洗澡,飯前不想洗手就隨他去,用手吃飯也是他的自由。在課程學習上,夏山學校的孩子只需挑選自己喜歡的課程上,雖然我們現在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們這么自由,但學習要建立在有興趣的基礎上,有興趣的課程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一點是肯定的。所以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點,并且要正視個性差異。尼爾主張孩子們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聰明實際,大人不需要讓孩子們依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發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為學者便去做學者,而適合當清道夫的也可以成為清道夫,尼爾認為與其培養不快樂的學者不如培養快樂的清道夫。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我的學生中,有的特別會學習,輕輕松松學得比別人好,有的孩子很認真,學習成績就是不理想,但每次校運會比賽中,他卻能成為冠軍,這樣的孩子有他的專長,如果讓他們在夏山學校,相信他們一個個都會是人生的成功者。

  《夏山學校》讀后感 17

  一年前拿到《夏山學校》這本書后,我隨手翻看了幾個章節,這本書對當時的我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內容有點不切實際。什么“人性化的快樂學校”“任由孩子的天性自由發展”等等。結合我國現在的國情來說,我似乎很難理解尼爾當時的想法,再結合我們現在的大班額教學這種尼爾式的教育方式是那么的空洞,缺乏說服力……于是乎,我去年基本上是漫無目的,應付差事似的略讀了此書。

  今年開學伊始,我又重溫了此書,我想既然學校這么安排,說明這本說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的。也許去年的我并沒有參透這本書所帶給世人的啟示。而且此時正逢我的蟲蟲寶貝降臨,于是在這段時間里,我以“媽媽與教師”的雙重身份,又結合《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重溫了此書。

  或許是因為角色的巨大轉變,再次閱讀此書時,我經常將書中的.各種案例與我即將出生的孩子聯系到一起。例如:如何養育孩子?作為媽媽的我應不應該干涉孩子的自由發展?如何將愛散播到孩子身上?如何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在《夏山學校》這本書中再次得到了答案,而此時的答案對于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尼爾想要通過“夏山學校”告訴我們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

  又或許是第一次做媽媽的喜悅,我恨不得將自己的所有精力都付諸在我的小蟲蟲身上,每天的胎教,每天吃什么可以讓我的寶貝更健康,每天和寶貝說說話,還有每段時間的寶寶日記……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順理成章。記得那天在給蟲蟲寫第一封信的時候,我這樣寫道:“蟲蟲寶貝你知道嗎?有幾次你可把媽媽嚇壞了,你真的太調皮了,這么輕易的給媽媽開了那么多次的玩笑,媽媽以為這輩子無緣和你共度余生,你可知道媽媽是強忍著淚水給你的大哥哥大姐姐上課啊,因為他們和你一樣都是我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心語,讓我的記憶瞬間回到了兩年前,記得剛接手這兩個班的時候,學生的習慣,學習態度,讓那時年少輕狂的我動不動就大發雷霆。而現在的我再也不會那樣了,可能正是因為角色的轉變,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如果我的小蟲蟲將來也出現這樣的狀況,我該怎么處理?是大發雷霆?還是用愛去感化他呢?閱讀了《夏山學校》之后,我發現我更能體會尼爾的用心良苦了。就像書中所說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要做的就是轉變角色,用愛與贊許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在他們犯錯時,學會容忍,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做事……

  《夏山學校》可能就是在這不經意間再次走進了我的世界。我想當大家為人母時再來讀一讀這本書可能會有比現在更深的感觸吧!總而言之,我所悟出來的就是“做學生的好媽媽”,時刻學會換位思考,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

  《夏山學校》讀后感 18

  靜靜地半躺在床上,讀完尼爾先生著的《夏山學校》后,確實感到一陣又一陣的熱潮怦怦激蕩自己的胸膛,我的腦子里浮想起了一幅又一幅教育的場面,我在不斷地問自己: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遠?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內容之大,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懾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當我讀完《夏山學校》之后,我對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種“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如果說我之前理解的教育還是有形的、可演繹的,夏山學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經達到了“潤物無聲”“大象無形”的境界了。它讓我真正認識到:教育,到底有多。教育,可以走多遠!

  在夏山學校,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關學校和集體的事情,由學校自治機構——學校大會全體學生投票決定,校長也只有一票之權。

  夏山學校中的孩子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之后,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發自覺地學習,獨立自主地學習,充滿自信,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后,他們成為了杰出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數學家……

  太多的不可思議和不可想象,都在這里真實而又生動活潑地展現,它讓我真正認識到教育如何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發展。

  在夏山學校,沒有任何的說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長、老師和學生們脈搏一起跳動的聲音,一起成長的快樂。這種教育,已經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內容的層面,沒有固定模式,沒有固定內容,它事實上已經超出了傳統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種精神的層面和哲學的境界。

  曾經有位哲人說過,比海洋還要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我把夏山學校的教育比之為心靈的教育,只有我們教師的心靈和學生的心靈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時候,才能達到這樣一種“潤物虛細無聲”“大象無形”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夏山學校的教育無疑超越了“愛的教育”,《夏山學校》一書無限地拓展了我們教育想象的空間。

  讓我們合上書,從心靈深處再次發出叩問: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遠?

  《夏山學校》讀后感 19

  “孩子,今天你快樂嗎?”曾幾何時,我已不再問孩子這樣的話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英語考試卷發了沒有?小數報競賽考了多少分?”幼兒園時的無知、懵懂、無憂無慮開始從孩子身上慢慢消失,作業、興趣班成了一日大事。作為家長與老師的雙重身份,我的內心是矛盾彷徨的,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快樂地、自由地成長,一方面又希望在每一次的考試、比賽中孩子能取得好成績。如何才能魚和熊掌兼得,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能讓孩子輕松地學,快樂地學。讓他真正從內心感受到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這是一件很難完成的工程,一個教育難題,是值得老師們終生研究與實踐的課題。也許讀《夏山學校》這本書會對你有所啟發,對改進我們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有所幫助。

  《夏山學校》提倡“愛”和“自由”。讀《夏山學校》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生活是快樂的、學習是快樂的、玩耍是快樂的,周圍的一切都是充滿陽光的。

  民主、自由、平等、信任、微笑、快樂彌漫于孩子的一身,書中的孩子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對某樣東西感興趣,會立刻去研究它,琢磨它,并想辦法弄明白,搞清楚。學生是那么好學、樂學,他們擅長動腦、動手。

  在夏山學校的工藝室里,孩子們可以做各種各樣自己需要的做的實驗,即使弄壞實驗器具也沒關系,因為他們在研究,成人們沒有理由責怪他們。再回顧我們的學生,有誰真正在實驗室里呆過,真正親手做過實驗,從實驗中獲得結果,所要的答案,老師們已經直接教給他們了,因此,絕大多數的學校沒有科學實驗室,沒有工藝室,沒有興趣活動室,這已是正常不過的事實了。我們的學生只需機械地學習公式,記住解題方法,背牢概念定義,考試時能用上就可以了。動手操作的能力幾乎沒有。正因如此,“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實際操作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好學”的,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快樂是最大的動力。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最基本的教育學原理。我們也一直都倡導著“樂學”的教育精神。但為什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卻渾身充滿了厭學畏學情緒,哪一天不布置作業,孩子們會高興地跳起來,教室里一片叫好聲。這一點,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與家長思考,因為事實的的確確是任何家長和老師都逃避不了的責任。

  我們在孩子長達12年的一生最關鍵的教育成長的時間里,不斷地,不遺余力地把厭學畏學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培養孩子的厭學畏學思想,從來不給他們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機會,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考試獲得好成績,為了所謂的名次,而在教學方法上,用最笨,最辛苦,最單調的方式來讓孩子們學習最簡單的內容,反復地背誦、記憶、默寫,一遍不行再來一遍,直到完全記住默上來為止。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最需要培養與發揮的童年時期就完全被扼殺掉了,他們的腦袋里只能裝得進標準答案,奇思妙想也許還會遭到諷刺與挖苦,倒數第一當然非他們莫屬。倒數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請成人們不要義正詞嚴地指責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傳統應試教育才是罪魁禍首。

  作為孩子的家長、老師,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摧殘純美的童年生活的劊子手。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離《夏山學校》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太過遙遠,這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是我們老師的力量所無法改變的,但我們有責任為我們的事業負責,為我們的學生負責,給孩子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天然的“教室”讓孩子去觀察與探索,為他們創造一切可創造的條件,讓他們在我們的課堂上成為樂學者,成為創造力、想象力的主人,那么他的一天將會是無比快樂的。

  “孩子,今天你快樂嗎?”愿我們的老師都能經常這樣問一問自己的學生。

  雖然,夏山學校只有一所,但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能像尼爾那樣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想,無論哪所學校的孩子都能擁有和生活在夏山一樣的幸福與快樂。

  《夏山學校》讀后感 20

  假期在當當網選書的時候,《夏山學校》無意間映入我的眼簾,我本來是個看書比較慢的人,所以一般不選太厚的書,看著這書的厚度我本想鼠標略過它,但是廣告上的一句話讓我停住了鼠標,原來這本書所寫得學校不單單是一所學校的簡介,而是我們熟悉的《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的原型,于是我沒有絲毫猶豫的購買的它。

  這本書中所寫的夏山學校創立于1921年,起初是一所實驗學校,但是現在可以說它是一所革新教育的學校,在這個學校里創造了無數個令我們驚嘆的奇跡,更是我們因材施教的典范。我一邊看一邊為之感慨,這樣的一個學校到底哪里吸引了我們的學生呢?使得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都在這樣的學校里有所成就,有所快樂呢?可能就是那所謂的“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風格吧。

  當我邊讀時我就邊思考,那句“不要讓我們的學生適應我們的學校,而是要讓學校適應我們的學生”始終在我大腦里反復,現在我們一直提倡以學生為本,而我們的學生是不是真的快樂學習著呢?是我們在適應不同的學生能力還是學生再跟著我們的教學方法改變而被動改變學習方式呢?讀完這本書后讓我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不是我們在不經意間已經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呢?我們覺得自主學習好就教給孩子們自主學習,我們認為素質教育重要就給孩子不斷的增加提高能力的`科目,基本上所有的時候都是停留在我們教師討論后的結果,覺得好就施加給孩子去做,我們似乎真的忽略了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喜歡,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適應我們的生本教育,而是實施之后一味的強調我們應該怎樣去教學,而孩子們的感受卻很少有了解,甚至于沒有在改變教學方式之后好好的做一次學生間的訪問調查,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渴望學到什么,或許這方面夏山學校做的比較好,他們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甚至于最壞的孩子到了夏山學校都會變的不一樣,令我特別驚訝的是,夏山學校使得考試這種讓學生壓力大的項目都變得如此輕松,考試卷子中竟然會給學生正確答案,而奇怪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會去直接填寫正確答案,而是在錯誤和正確的答案間自己去衡量出覺得正確的答案,這種游戲式的考試讓學生面對考試變得輕松,不在有壓力,而且通過讀書感覺到,夏山學校的學生更勝的是創新能力,而不是考試的成績,這也是學校老師更為驕傲的地方,他們覺得創新能力遠比考試獲得的分數更珍貴。

  相對于現在的很多學校來說,夏山學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們擁有自由管理的權利,他們擁有自尊,他們擁有獨立思考和醒悟的時間和空間,夏山學校的學生是永遠受到尊重的。老師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的成長規律,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其實在夏山學校的教學理念就是我們每天掛在嘴上的“一切為了孩子”。我們作為教師,現在需要的不單單是教育教學的能力,還需要教育的巧妙心思,那樣我們的孩子將會快樂的學習,快樂的長大。

【《夏山學校》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行的詩意09-18

描寫山的詞語03-23

夏洛的網梗概06-20

夏洛的網簡介04-18

獨坐敬亭山的詩意04-13

夏洛的網讀后感英文(精選10篇)02-24

岳飛踏破賀蘭山介紹12-16

夏洛的網讀后感200字(通用41篇)04-16

夏洛的網讀后感450字(通用18篇)04-15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精選11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