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故都的秋教案

時間:2024-10-10 17:09:47 優文網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教案18篇【優選】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教案18篇【優選】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聯系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系及文章的結構。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能力培養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領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鼓勵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2)通過閱讀學習故都的秋,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方法:

  (1)美讀法。反復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今天我們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寫景部分,看看作者寫了什么景,抒了怎樣的情。

  下面請同學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1934年8月,那時由于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著閑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三)整體感知

  聽完錄音,大家覺得作者對故都的秋是有著怎樣的一種情感呢?向往、眷念(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視讀,感知景物

  提問:今天我們也來感受下郁達夫筆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嘗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來到青島,再從青島趕到故都,目的只不過是要飽嘗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著重描寫了哪些景物呢?

  明確:(全班讀畢)從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靜、悲涼”(原句請學生讀一讀)。

  明確:悲涼:是作者的心境、寫作的風格、北國秋的壞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提問:那作者當時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為何會不遠千里,特意從江南到北平,來飽嘗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確: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訴我們:江南的秋天的特點是“慢、潤、淡”,作者對“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提問: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點和江南秋天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從中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

  明確:一種喜愛、向往之情

  2、細品味,體驗景物

  提問: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要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明確:秋花、秋樹、秋蟬、秋雨和秋果

  提問:北平有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筑物,讓人留流忘返的旅游勝地,有美麗動人的奇花異草,作者一概沒寫,同學生看作者筆下這些景物,卻是北平最常見的,最普通的事物,這也是作者獨到的地方。我們先來仔細品味作者筆下的“秋花”的特點,請讀這一段。(讀畢),牽牛花,同學生都見過,作者沒有寫其搖曳多恣的藤蘿,也沒有寫扶疏映襯的花葉,只寫它的顏色,而且只寫他喜歡的藍色,為什么?

  明確:作者喜歡藍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獨、憂郁心情的表現。

  明確:藍色屬于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里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提問:請你劃出本段的動詞,體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確:看、聽、數、對等,這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靜、憂閑,自得其樂,充滿北國情調的民俗畫面,同時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晨秋景圖。一種“清”的感覺

  提問:朗讀北國的秋樹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北國的槐樹的?

  明確:寫花蕊,通過觸覺來寫。

  提問: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無法言傳的觸覺,是一種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沒人寂清的環境,作者會有如此的細微的體驗嗎,如果作者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這一切能感受得到嗎,所以說,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幾筆就把這常人不屑一顧的落蕊較細膩地傳達了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槐落蕊圖。寫出了北國的秋的“靜”的特點。

  提問:那我們看看關于蟬作者又寫了什么呢?

  明確:是衰弱的殘聲,生命的盡頭,這嘶叫的秋蟬,說明了聲音的不洪亮,沙啞,這是從聽覺上來為我們描繪的秋蟬殘鳴圖。我們曾學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靜”呢?因為靜我們聽得到蟬聲。

  提問:那作者是怎樣寫秋雨的?

  明確: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閑人的對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雨話涼圖。一種凄涼的感覺。由凄涼到悲涼。

  提問:那下面作者寫了什么呢?

  明確:棗樹

  明確:棗樹的形狀、顏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果奇景圖。一種蒼涼的感覺。由蒼涼到悲涼。

  3、討論表達,領悟景物

  提問:其實,不僅郁達夫對故都的秋有特別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這是為什么呢?請朗讀文章倒數第三段。

  明確:(讀)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

  感受:這是文章議論部分,作者告訴我們秋天為何會引起許多人的傷感,提升作品的主題。

  4、倒數第二自然段寫南國的秋,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確:與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應。

  5、倒數第一自然段作者說的那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故都的秋的喜愛,眷戀,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哀愁和對祖國的愛。

  6、文章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繪秋

  第三部分(12)議秋

  第四部分(13—14)戀秋

  七、小結

  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鑒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并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能力目標:

  抓住“清、靜、悲涼”這個牛鼻子,理解情景關系;

  學會反復誦讀,品味語言,增強語言的感受力;

  學會知人論世,分析文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誦讀品味重點語段,通過意象比較明了作者感情特點;

  聯想想象,身臨其境,以體會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熱情;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秋蟬、秋花、秋雨、秋棗等意象中蘊涵的情感;掌握文章運用對比、比喻等多種手法摹寫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悵地歌唱:“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在《九辯》中悲傷地吟誦:“悲哉秋之為氣,蕭瑟兮草木搖落兮而變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無依時哀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達夫心中,又該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進他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分析文題,感受眷戀

  師:文題中“故都”指的就是當時的北平,那為何不以“北平的秋”為題呢?

  生討論,師相機點撥,達成共識:“故都”之“故”有落寞滄桑之意,無比眷戀之情;“故都”更有一種文化的厚重感、歷史的滄桑感。

  (三)層面閱讀,整體感知:

  1、師與二生合作朗讀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圍繞“秋”寫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幾個整齊的短語加以概括嗎?這些景物總的特點是什么?你能用課本上的一句話回答嗎?

  2、誦讀評價:

  3、生討論交流,師相機點撥,形成板書(見后)。

  (四)得意閱讀,領略意境:

  1、師: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綠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靜的,靜在馴鴿的飛聲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釣魚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著說下去嗎?

  生在低回哀怨的樂曲聲中自由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進行仿句練習。師根據情景關系進行點撥并及時總結。

  2、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確實令人回味,但文章還有一段,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方式都與這幾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來,并說說作者為何要旁逸斜出、節外生枝?

  生找到后個別朗讀第12段,余者思考:這段的關鍵句是什么?

  生討論交流,找出關鍵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

  師小結:這一段議論有關秋的詩文,創造了一種文化的氛圍,在自然氣息之外,再填一層文化的氣息,彰顯故都豐厚的文化底蘊,更顯示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同時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3、正如作者所說,秋能引起人們“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嗎?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印證你的觀點嗎?

  生分別在開頭和結尾找到相關語句,師生討論達成共識:作者用南國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對比,并用博喻寫出自己對故都的愛。作者在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悲涼來頌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深沉的愛給故都的秋。

  4、那作者為何此時心中有如此濃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這哀愁仍然揮之不去呢?你能聯系1934年的中國和作者談談嗎?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他從上海遷居到杭州,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寫下許多記游散文,1934年7月,中國大地連年混戰就,民不聊生,郁達夫本人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寫下了本文。因此文中這個“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是作者當時苦悶心靈的折光。

  (五)學法指導,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論世,是散文閱讀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閱讀還應做到如下幾點:反復誦讀,體會感情;展開想象就,領略意境;圈點批注,品味語言。

  (六)創造閱讀就,讀出自我:

  師:文藝作品的解讀是多元的,如果撇開寫作背景不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懷的?請你打開古詩文的記憶倉庫,拾取幾片金黃的秋葉,再思考上述問題。

  學生交流,師屏顯資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詩經。小雅。四月》)

  2、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屈原)

  3、秋風起兮云飛揚,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漢武帝)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5、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6、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上汝州郡樓》李益)

  師小結:秋本是個平常的季節,但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發游子、思婦、久戍不歸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發他們思歸、懷鄉、嘆逝、傷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葉、秋花、秋聲等自然景觀就作為一種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詩文中,悲秋作為一種文化的因子積淀在中華文化的河流之中。有著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涼起來。

  (七)布置作業,小結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嘆,哀愁不等于沉淪,和前人一樣,郁達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時暗示我們:只要人類還在,文化不死,傷春的淚就流不盡,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業:秋是美的: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橙黃橘綠,碩果飄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顆錦心,一雙慧眼,一支妙筆,你一定能描繪一幅折射你心靈之光的秋景圖。請已“我眼中的秋”為話題寫一篇隨筆,相信你能做到緣情寫景,景隨情遷。

  (八)教學反思:囿于比賽紀律,課前不得與學生接觸,學生也不曾預習,所以整堂課上,我像一個并不高明的導游,指點江山,帶領學生欣賞我眼中的美景,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明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突出,我平時教學中最愛、最容易出彩的質疑環節也不曾設置。所幸的是整堂課語文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多元解讀的理念得以確立。不過,由于時間關系,文化解讀過程中對本文、對我國古典文學中的悲涼美不曾涉及,從而坐失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良機,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是怎樣緊扣“清”“靜”“悲涼”來寫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樣通過聯想來把故都的秋與南國的秋進行對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脈絡結構。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情景俱到,既細且清”“真切靈活”的散文特色,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系。

  教學設想:

  通過閱讀體會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領會并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1: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展示幻燈)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板書課題、作者)

  導入新課2:“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一逢衰草,幾聲蛐蛐叫,伴隨他度過了那灰色的年華。吃一串冰糖葫蘆,就算過節,他一日三餐窩頭咸菜就著一口大碗茶……”這首歌名叫《前門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呢?對,北京。(歌曲可以放錄音替代)

  導入新課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導入新課4:春天到處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鮮花、充滿美麗,因而許多人都喜愛春天,不少人寫過贊美春天的文詞,如“春來江水綠如藍”、“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等,與春天相對的秋天,在人們的眼中往往充滿枯黃、充滿悲涼、充滿蕭瑟、充滿哀傷,我們今天就在郁達夫的筆下領略北國之秋的那份清靜,那份悲涼。

  二、釋題及作者簡介

  明確:“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特點,帶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的小說家、散文家。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宋詩詞和小說雜劇。1913年赴日本留學。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1932年12月發表《遲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寫了不少山水游記和詩詞,1935年發表《出奔》,抗戰爆發后,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戰。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

  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三、理清思路,劃分段落

  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提問1、作者主要通過哪些景物來寫故都的秋的?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

  提問2、這些景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清、靜、悲涼

  ①牽牛花:“靜著時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是在寫“靜”;“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著”、“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寫“靜”同時也寫“清”;“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了“悲涼”。

  ②槐樹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樹影下的一陣掃后”幾句,給人悠閑的感覺,突出了“清”。“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涼之感,正是緊扣“悲涼”。

  提問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點撥:由于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是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這就點名了“時椙闂景”三者的關系,感時生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寫自然之秋,抒內心之愁,便是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問4、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次?

  點撥:因為“紅”的暖色調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境。

  提問5、棗子熟了不也是紅的嗎?作者又為何喜歡呢?

  點撥:作者欣賞的是“全盛時期”的秋(“七、八月之交”),這時的棗是“淡綠微黃”,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問6、雨后話秋有一句,“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于什么目的?

  點撥:目的在于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著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回蕩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提問7、作者為何要寫故都之外的南國之秋?

  點撥:為了對比,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提問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議論有無必要?(試從議論的落腳點上考慮)

  點撥: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提問9、作者在文中展開聯想,體現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點撥:作者由故都的秋寫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樹、蟬聲、果樹寫到南國秋中的“二十四橋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由現實中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感受,寫到外國詩人、中國古代詩人對秋的描寫。

  作用:在對比、映襯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靜、悲涼”的特點,表達了在這一時期作者的苦悶、憂愁的思想感情。

  提問10、大家這堂課心情怎樣?

  學生答: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心里感到壓抑。

  點撥:就要這個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你才真的讀進去了,品嘗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須走出這種感覺,因為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是那個特定時代的寫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國早已進入改革振興時期,嶄新的時代,激發我們的當是壯志豪情。

  提問11、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分析: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

  提問12、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分析: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秋槐——形秋蟬——聲

  秋雨——味秋果——實

  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提問13、課文結構是怎樣的,文章怎樣前后呼應?

  1.教師點撥和學生討論相結合解決思考題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

  2.體會文章寫作特色(學生歸納分析)

  ①襯托的手法:寫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選取:能體現作者主觀情緒。

  ③語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結合,節奏感強。

  3.歸納鑒賞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誦讀,朗讀好,便于深入領悟語言和情感。

  ②聯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結構。

  ④鑒賞文章寫作上的特點。

  ⑤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紅、黃、藍、綠等帶有彩色的色彩。無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帶彩色的色彩。

  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

  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鑒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注意課文章的文眼。

  2、把握文章大意。

  一、導入

  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么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么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

  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投影):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課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么?找一找,找著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著故都的秋這個著眼點來寫。那么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明確:(投影)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五幅畫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么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明確:

  1、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2、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

  3、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

  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么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

  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秋味。

  為進一步了解,舉一個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有一個暑假,我曾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云崗石窟、九龍壁、嚴華寺、煤山。但我想是不是只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圍,那種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去逛當地的菜市場時,那羊肉、羊雜、大蔥、大蒜等土特產,馬路上行走的騾子、騾車,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四川人感到了山西的與眾不同。

  后來當我去農村時,大爺蹲在門口吃飯,房屋布局(有坑、掛簾子),坐著嗑瓜子,羊群,土房,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那個山西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名勝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為什么我來了之后和沒有來之前的感覺不一樣呢?

  因為我去過了,真實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

  明確:故宮、天安門、長城……這些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不是。我們在那小胡同里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郁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于骨髓里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明確: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明確:不吻合。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我們剛才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調是什么?

  明確:第一段: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明確:槐蕊偏重于“靜”。牽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涼”。秋蟬、秋棗偏重于悲涼。從哪兒看出了?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投影)。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于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么?

  明確:花色。郁達夫并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說的?“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明確: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紅色熱鬧,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太低沉、太壓抑、太過于冰涼了。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蘭色和白色屬于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投影)王安石罷相后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么?

  明確: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閑暇中透出了落寞。這牽牛花描寫的不僅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讀課文相關語段。)

  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么?

  明確: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溫、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么內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五、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詩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漾著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蘊豐厚的河流的兩岸,蕩漾著郁達夫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說,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明確: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說《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郁、孤僻的個性特征,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

  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敘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著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

  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于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鑒。

  我們說《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但我們對它要愛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靜、悲涼起來,“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我們說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斗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苦悶彷徨之后,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后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歌。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六、布置作業:

  課就上到這兒。布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鑒《故都的秋》的寫法,寫出你心目中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體會散文形神的辯證關系,掌握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作者熱愛、眷戀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2、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鑒賞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導學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 情景導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艷麗動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常給人以無窮的回味;秋天呢?“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xx讀到的是壯麗。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郁達夫呢?我們來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書)

  二、文本解讀

  1、作家作品。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藝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學等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戰爆發積極宣傳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

  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她是一個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達夫全集》《達夫游記》《郁達夫選集》等。

  2、寫作背景。郁達夫是個熱忱的愛國主義者,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3年4月,由于反動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本文。當時的中國,連年內戰,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留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

  三、整體感知

  1、學生瀏覽全文,思考:對于北京的秋天,郁達夫持什么樣的感情態度?

  明確:贊美、懷念。

  2、讀1、2兩段,思考這兩段寫什么?用什么手法來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3、從第3段11段,作者用記敘和描寫的手法寫了五幅畫面,請同學們一幅一幅來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現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蟬殘鳴 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議論段,可劃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兩段主要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無比眷戀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學們,我們先來看第一幅圖,清晨秋景圖,請 同學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發清、靜、悲涼之情的?

  地點:破屋

  時間:早晨

  方式:泡濃茶清閑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靜謐 清 靜

  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悠閑

  破壁腰 殘破

  靜對牽牛花的藍朵清冷 安閑 落寞

  秋草蕭索 悲涼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什么只選取文中的幾處景物來寫呢?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的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作者在文中選取的幾處景物,能夠表達出他當時的苦悶心情和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

  五、小結

  郁達夫在本文開頭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我們這節課在“清晨秋景圖”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我們需要學習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六、作業

  其他幾幅畫面怎么傳達清、靜、悲涼的特點的,同學們課后討論,我們下節課來分析。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教學創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劉勰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學作品載負著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雙重情感交流。連年內戰的中國,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留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遁世離群,浪跡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憂國憂民的苦悶,作者的主觀感情與故都的秋景有機地融為一體,“清、靜、悲涼”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絕好寫照。

  因此,本設計的意圖就在于,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故都的秋》激發學生探尋作者附著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體驗,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感悟,去發現、領悟散文的魅力同時讓學生掌握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格境界。

  教學目標

  1、培養朗誦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3、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思路

  本設計主要采取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由相關的三個環節組成:

  1、披文入情,沿波討源;

  2、感同身受,漸入佳境;

  3、縱觀全局,探索主題;通過學生討論、合作、爭辯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

  預習要求

  1、讀標題,讀課文,讀注釋。

  2、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層次,體會課文大意,體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今天,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么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2分鐘)

  一、披文入情,沿波討源(12分鐘左右)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云。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仿佛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凄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個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么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請大家看課文,聽老師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樂朗誦。)

  問題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確:“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于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有點不寧靜” 《綠》中的“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問題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蟬嘶叫閑話秋涼秋果奇景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致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么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凄清和孤獨。

  問題3、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致入微的展開描寫。

  問題4、為什么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入其境。

  問題5、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色:碧空藍朵黃中帶白青布淡綠微黃

  提問:

  A、秋色的特點是什么?(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里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凄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衰弱的蟬聲風雨聲人聲

  D、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么,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著寂靜與落寞。

  E、寫了秋聲,為什么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F、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仿佛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仿佛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的揮動著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G、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著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著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仿佛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二、感同身受,漸入佳境(20分鐘左右)

  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靜的秋聲秋色里會品味到一種什么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著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于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

  問題6、請全體同學聽課文錄音,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客觀的景是什么樣的呢?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著作者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學生小組討論)

  明確:

  《故都的秋》中的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據傳達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種向心力而相互呼應粘合形成的意象群體。解讀郁達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們可以從以下四組意象構成的整體畫面去賞析:

  第一組意象——縈繞著皇家氣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顯的是“氣息”。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蘊、氣息、味道還會是作者心中所思、所夢、所念的嗎?雖然全篇沒有著意進行酣暢淋漓、潑墨重彩的描繪,只是在不經意間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里行間無不彌漫著、縈繞著、暗含著這股故都的氣息、皇家的氣息、文化的氣息。

  畫面上的景——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景物透著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日光能細數嗎?(神態動作)清閑

  靜對著藍朵干嘛?(神態)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下作為參照:

  第二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這里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纖細柔弱與北方的秋的雄邁豪放、悲壯蒼涼作對比,凸現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氣、“雄”味、“雄”魂。“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氣來的潤,天空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所以作者“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三組意象——秋聲、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現的是“秋味”。

  ①號鏡頭——北國的秋槐。粗獷中見細膩,極盡其柔軟的感覺。

  ②號鏡頭——秋蟬的殘聲。是否是秋的殘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隱在“秋日勝春朝”當中的一絲哀怨呢?

  ③號鏡頭——秋雨。其實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層平平仄仄的韻律……

  ④號鏡頭——北方的果樹。使灰冷、肅殺、蒼涼、清寂的北國之秋擁有了金黃色的、絕好的時日,也使故都的秋籠罩了一層皇家氣派而更加顯得渾厚、深沉、磅礴、生機無限……

  第四組意象——以“天”作為大的背景。秋風秋雨,秋樹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可以盡情地在這個背景中描摹揮灑,也只有在這個背景中,才更能表現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對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鐘情、懷戀、寄寓。

  第五種意象,作者是以“秋味”為魂,以皇都“氣韻”為魄,以南北方秋色的對比為體,以“天空”為背景,勾勒、營造、組接成故都的秋的格調、秋的意蘊、秋的味道——深沉、幽遠、嚴厲、蕭索、深情。

  小結: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

  問題7。作者為什么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明確: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么,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為何不寫頤和園的游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三、縱觀全局,探索主題(6分鐘左右)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里;也在那故都閑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問題8、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著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間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問題9、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問題10、作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為什么呢?

  明確: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群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小結:

  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于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秋的姿態,都籠罩著一層濃厚的主觀色彩。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自己內心的“主觀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作為散文鑒賞的起始課,既要教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賞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2、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以及嚴謹呼應的結構。

  3、學習鑒賞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點。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和悲涼、傷感之音。

  2、引導學生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讀下列詩詞名句,找出共同點與不同點。(出示名句)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瑾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2、談話:以上詩句有的悲秋,有的頌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們就穿越時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顯示課題)

  二、欣賞視頻朗誦,感知課文內容

  1、欣賞視頻朗誦。(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體顯示)

  (1)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

  清、靜、悲涼

  提示:這是北國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

  (2)文中集中描繪秋景的幾幅畫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請用四字短語概括每一景觀的內容。

  破院賞秋、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棗奇景

  提示:作者所寫的景似乎是信手拈來,無序,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這些景雖散,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清、靜、悲涼。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體現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三、賞析景物描寫,把握文章的神

  1、欣賞第一幅畫

  (1)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畫面內容。

  學生交流后屏幕示例:

  碧綠的天底下,五顏六色的牽牛花薈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間,偶爾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舉頭望碧空,俯身擷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聲。

  提示:畫面有動有靜,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這藍天白花中。

  (2)畫面中是如何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冷色:青、藍、灰、白

  破敗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動襯靜:馴鴿的飛聲

  (3)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4)教師小結:

  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清閑淡泊的,作者的審美情趣是高雅恬淡的。通過對本段的賞析,我們也明確了寫景散文要通過文字展開聯想進入意境,把握景與情的內在聯系。

  2、自由賞析另外四幅畫,品味故都的秋。

  (1)小組討論

  提示:用“我從……的描寫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點”的形式表述。

  (2)交流匯報(結合幻燈片點撥)

  示例:我從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從秋蟬的殘鳴聲中品出了秋的寂靜;

  我從秋雨的忽來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涼;

  我從都市閑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閑;

  ……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不由詩興大發,我們一起來做詩: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濃濃的香茶里,

  在小院的每一朵牽牛花上,

  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

  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

  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

  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里,

  在都市閑人的互答聲中。

  (3)教師小結: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內外、胡同兩旁、槐樹前后,就在天上,枝頭,嘴邊……從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萬戶的秋姿秋態秋色秋聲秋實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地方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贊美,對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靜、悠閑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悶、憂思和落寞之情。

  3、合作探究:

  盡管作者對秋極盡贊美之情,可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的卻是作者的寂寞、孤獨、憂傷、悲涼,這是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個時代也不乏明艷之色,也有繁鬧景象,作者為什么不寫這些?請閱讀12自然段尋找答案。

  (1)特別的人生經歷和特別的個人氣質。

  (2)中國文人的悲秋情結。

  多媒體顯示相關資料:

  (1)郁達夫,三歲喪父,從17歲開始,在異國生活十年,飽受屈辱和歧視。在個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藝和審美觀方面,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文學”,再加上當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寫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體現了“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雖說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勝景,但游人云集,不夠清靜悲涼,不如民居家院,街頭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適合作者心境。這就是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技巧。由此可見,散文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情感,而對情感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和本人的氣質。

  (2)《詩經·蟋蟀》中,秋肇涼氣,蟋蟀鳴床;曹操《觀滄海》中,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駱賓王《在獄詠蟬》中,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蘇軾《赤壁賦》中,秋風徐來,水波不興;歐陽修《秋聲賦》中,其意蕭條,山川寂寥……秋與中國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結下了不解之緣,秋在中國是一種有深刻內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說明了自己賞秋、悲秋的文化淵源,曲折表達了內心的苦悶或對現實的不滿,也創造了一種文化氛圍,為文章人物增添了歷史人文的“厚重”感。

  4、自主探究

  作者寫《故都的秋》,為什么在開頭結尾都寫南國之秋?

  對比烘托、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四、總結全文

  讀完全文,你認為作者是在頌秋還是在悲秋?

  明確: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戀,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本文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五、本課小結

  (1)品味了郁達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

  (3)體會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和嚴謹的結構。

  (4)學習了鑒賞寫景散文的方法:

  ①展開想象進入意境,把握情與景的關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觀色彩。

  ②結合作者個人生活經歷和氣質,體驗作者情感。

  六、作業布置

  1、將本文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較閱讀。

  2、搜集整理關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詩文,并寫幾句話表達自己對秋的感悟。

  3、背誦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試著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連綴成詩,并表達作者的情感。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教學設計】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更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和廣泛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的重點】

  1、知識點:

  課文內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顯情的藝術風格。

  2、能力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時計劃】

  一課時

  【教學策略設計】

  1、方法策略: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的散文名篇,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之中,從美的角度進行賞析,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教學策略:

  認知感受。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導入

  1、課件展示春──夏──冬──秋四幅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圖片,并語言導入:

  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嫵媚,夏有夏的妖嬈,冬有冬的莊重,而秋,更是風情萬種,千姿百態。從古自今,無數文人墨客去寫秋,或頌秋,或悲秋,都是用自己的情去詮釋自己心中的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筆下獨特的“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

  郁達夫

  2、作者及背景介紹:

  請同學據教材中的注釋和自己收集的有關郁達夫的資料,介紹一下作者及寫作背景。

  參考:

  郁達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小說代表作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有《郁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故都的秋》寫于1934年7月,當時郁達夫已由上海移居杭州,思想苦悶,創作苦淡。

  郁達夫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每天吃點精致的菜,喝點芳醇的酒,睡睡午覺,看看閑書,不愿將平時和行動有所移易,總之懶得動。”此時的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多是“靜如此水的遁世文學”。

  3、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理解課文內容:

  偏正結構短語:

  故都的秋

  指明描寫地點點明描寫內容

  二、理解深入

  1、CAI配樂朗讀課文。

  2、師生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寫:

  ⑴作者寫故都的秋,肯定有許多勾起作者心緒的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呢?

  ⑵這些景物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呢?

  ⑶這些景物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呢──時間還是空間?

  ⑷由⑶引入散文的基本特點:形散而神聚。

  ⑸一生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提煉篩選出故都的秋的特點:清、靜、悲涼。

  ⑹“神”是什么?即故都的秋的特點:清、靜、悲涼。

  三、研究討論

  作者選取的景物是怎樣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

  1、生自由討論。

  2、生發言。

  參考:牽牛花是悲之花、槐樹是悲之樹,秋蟬的殘聲更給人一種悲涼之感;從美術學的角度看,藍色和白色都屬于冷色調。作者筆下的牽牛花不是五顏六色的,而只有藍色和白色,所以它給人一種“清、靜、悲涼”的感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可作者筆下的果實并非全都成熟,還有清澀,這也給人以悲涼之感;作者在文中并未寫收獲的喜悅,而寫了“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這自然就有了“悲涼”的感覺。

  四、拓展歸納

  展示北京“雄偉壯觀的長城”,“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及問題:作者為什么不選取這些代表性的景物而選取這“清、靜、悲涼”的景物?

  參考:作者當時處在一個黑暗的社會中,思想苦悶,逃避現實,反映此時的心境,當然要選取這“悲涼”的景物來表達;這時的作者提倡“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因此,此時的作者選這“清、靜”的景物也不足為怪了;這也許與作者的個性有關,從他的傳記知道,他是一個憂郁善感,抑郁質的`人。

  提問:作者熱愛些景物是不是作者為了表現主觀意識而臆造出來的景物呢?

  參考:不是,是故都的實實在在的秋景。作者并不是臆造出來的,而是通過對這些景物的.客觀逼真的描繪,流露出一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悲涼之情。這種用景來表情,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景交融”或“情景合一”。王國維曾說“一切景語即情語”便是這個意思。“景”即物,“情”即我之情,這便是散文的最高境界“物我合一”。

  五、鞏固提高

  1、選取1~2首關于秋的詩詞,讓生體會“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特點。

  顯示:郭小川的《團泊洼的秋天》、范仲淹的《蘇幕遮》

  2、作者對秋的態度:頌秋還是悲秋?

  參考:作者所選取的景物是清、靜、悲涼的,但作者是熱愛故都的秋,贊美故都的秋,歌頌故都的秋的。否則,他怎么會不遠千里特意從杭州經青島來到北平?作者是在頌秋,但全文的基調的確是有些悲涼。故都的秋像一首詩,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畫,美麗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憂傷而又蒼涼。郁達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總關情。

  3、課后作業:請同學以“春”或“雨”為題寫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為對象作一幅畫。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目的:

  1、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課時:

  一課時。

  重點:

  加強朗讀,品味語言。

  難點:

  課文朗讀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步驟: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劃分段落

  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三、品味語言,體會意境

  1、討論分析破屋秋色圖。(出示投影片2)

  (1)聽錄音,找出描寫對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動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1:找出關鍵詞語。

  2、討論分析街頭落蕊圖。(出示投影片3)

  (1)聽錄音,找出關鍵詞語。

  (2)品味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句。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3、討論分析橋頭秋雨圖。

  (1)學生朗讀、品味。

  (2)歸納品味語言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四、歸納總結,布置練習

  1、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品味語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語言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等等。

  2、歸納品味語言的四條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關鍵詞語;比較不同句式;體會深層含義;誦讀精彩文段。

  3、要求學生課后誦讀,繼續品味其他精妙語言,并總結出更多品味語言的方法。

  附板書:

  故都的秋

  理清思路品味語言

  思秋方法1:找出關鍵詞語

  繪秋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議秋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戀秋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2、讓學生領會文章以情馭作文吧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讓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不滿現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心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不滿現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心情。

  教法:

  講授法誦讀法

  學法:

  品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豪邁壯麗……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音;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顏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狀。共同走進《故都的秋》體會秋味。

  二、解題

  故都的秋:秋點出描寫的內容,故都表現表明描寫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題目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三、知人論世

  郁達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懷魯迅》等。

  郁達夫1922年和郭沫若、陳方武等人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且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來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在那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到處游山玩水,以排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導致的寂寞,并寫下了許多優秀的游記。1934年7月他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學習這篇文章我們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并且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當中的思想感情。

  四、鑒賞分析(聽錄音、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一)易錯字詞:馴鴿、落蕊、橢圓、平仄、頹廢、歧韻

  (二)學生分享自己家鄉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讀(用分組誦讀法)

  課文共14個自然段,分為總起、分寫、總括三個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別寫的什么內容?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過鮮明的對比,體現故都之秋怎樣的秋味?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最后一段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四)小組研討

  1、第一、二段分別寫的什么內容?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1)北國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靜、悲涼(文眼)

  “不遠千里”寫出了作者內心迫不及待地想飽嘗北國“秋味”,表達了作者對故都的秋無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向往

  (2)南國之秋的特征:慢、潤、淡

  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敘寫南國秋天的不足,反襯北國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寫: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對比,抒發對故都之秋的熱愛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過鮮明的對比,體現故都之秋怎樣的秋味?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比喻

  本體: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

  喻體:黃酒之與白干

  稀飯之與饃饃

  鱸魚之與大蟹

  黃犬之與駱駝

  體現故都之秋濃烈、敦實、深長、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體現了作者對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戀和無比的熱愛之情。

  小結

  《故都的秋》是現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顛沛流離的生活,讓詩人飽嘗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靜,悲涼也正是他心態憂郁,孤獨,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云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絲絲苦澀。

  作業

  1、搜集整理關于秋的名句和古詩詞;

  2、反復朗讀《故都的秋》,體會語言美;

  3、繼續學習文章的第二部分內容。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紛紛開始生成性課堂的教學探求。生成性的語文課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筆下的“麥田”:有一群孩子在課堂“麥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戲、狂奔、亂跑,新的活動不斷生成。教師就是站在那“麥田”懸崖邊的守望者,守望著這片麥田,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不讓一個孩子掉下“懸崖”,不讓學生迷失于“課堂生成”。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為起點,課堂上適度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和點撥,對于學生生成的單一的信息資源,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將他們帶到思維的邊緣,讓思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二篇。本單元所選的三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現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獨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用閱讀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我將本文分為兩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從內容和背景方面研讀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課時從語言和藝術手法方面,體察作者情感。這是第一課時的設計方案。

  三、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既要讓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四、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課時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由于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學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難度,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之下的景物描寫的妙處。所以體會本文情景交融,引導學生推敲本文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習難點。

  六、教法學法設想:

  1、采用教師與學生互動合作的教法。

  (解說: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2、朗讀感受,重視誦讀、美讀。

  (解說: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3、讓學生讀、說、品、評,合作探究

  (解說:閱讀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

  七、教學輔助手段: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設計:

  依據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的思考,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貼近生活,進入情感

  一開課,老師與學生共同回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等一系列的描寫秋天的詩詞……是的,不同的人對于秋有著不同的感受。毛澤東讀到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談身邊的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里,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里,各種果樹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會給人帶來破敗、凄涼之感:北雁南飛,枯葉飄零,收獲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風中夾雜著寒意,讓人心緒悲涼等等。

  “一個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世界”,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體味一下郁達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

  (解說:這一導入,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最佳狀態,也就進入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 誦讀感悟,辯論情感

  1、先聽課文朗讀錄音,配上一段憂郁抒情的音樂《秋思》,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文中勾畫出作者選用了哪些平常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2、聽完課文錄音,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分別用文中的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解說:這一設問意在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學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清、靜、悲涼”

  3、那么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

  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兩組。要求各組同學在回答時以文本為依據。

  學生有了爭論意識,就會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文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語句,在閱讀和爭論中提高運用文本的能力。

  “頌秋”組的同學就會從作者贊美、眷戀故都的感情角度來選讀文段證明自己觀點,而“悲秋”組的同學則會從蕭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寫中讀出“悲涼”。學生很容易讀到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那作者為什么不選故都的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郊是眾多優美的風光,而是選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幾幅畫面來作為故都的代表呢?為什么南國的秋就不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呢?

  學生經過一系列深入的辯論后發現: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這都跟作家的個人心境有關。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對故都秋的眷戀和向往,是積極贊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調又是憂傷的,悲涼的。可以說《故都的秋》是一曲悲涼的頌歌。

  (解說:有意讓教學重心下移,設置了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這是一種聯系文本進行分析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篩選、提取文中信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閱讀和爭論中,加深對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悟,加深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認識,突出了本堂課教學重點。這種放手讓學生討論的做法,能讓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有助于思維的互補,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發現能力的培養。在這里,課堂就是一條生生不息流動著的河流,師生成為課堂生活的創造者。)

  (三)研讀探究,發現情感

  繼而,教師拋出一個學習缺口,師生進行互動研討探究——郁達夫眼里的秋天為什么會是這樣呢?(下面是我上這堂課與學生互動的片斷)

  生:可能跟他的年齡有關吧。

  師:郁達夫寫此文時年齡只有38歲。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關吧。

  師:可惜我手頭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能幫你證明這一點。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時代有關?

  師:不錯,郁達夫生活在動亂年代,但是像他這一時代的其他作家也寫過反映季節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寫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許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

  生:還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懷有關。

  師:郁達夫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留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他愛國熱忱。

  生:由此看來,作者因眷戀故都才產生這樣的情感。

  生: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通過互動之后達成共識: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與作家的個人氣質、生活經歷、文藝觀和審美追求等有關。

  (解說:“因學定教”是一條不能違背的原則,無論預先考慮如何周密,在課堂上還是要尊重學生思維變化,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隨機應變,只要不妨礙教學的終極目標就可以。這一教學環節是“讓學生去探究發現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在這里,我沒有進行傳統式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介紹,只是讓學生既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而且是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

  接著,進入延伸拓展環節,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這樣一道練習: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可選取文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想我們家鄉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寫。看誰說得新!說得多!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簡陋的小屋里;它在濃濃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飄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系。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題解

  “故”字,飽藏著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云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感情。

  文旨: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后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向往。

  2、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秋蟬殘鳴而報秋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作者為什么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著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里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鑒賞要點

  1、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著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匯,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里,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瑯瑯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后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潛意識水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

  感受:清靜悲涼

  對北國之秋的

  1、總起向往:飽嘗、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對比、襯托)

  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繪秋:清、靜抒發了贊美、眷念

  記敘

  ③秋蟬的殘聲悲涼故都自然風物的真

  ④秋雨話秋涼情,流露出深遠的

  2、分寫⑤秋樹的奇景憂思和孤獨感

  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深

  議論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化

  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總括(呼應、對比)

  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應)

故都的秋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郁達夫及文章的創作背景,積累文學常識。

  2.概括并鑒賞文中的五幅秋景圖,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分析并鑒賞文章中的襯托和對比手法,學習并應用到寫作實踐中。

  4.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審美鑒賞與創造:通過文章的學習,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贊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章的藝術技巧。

  難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葉知秋”,秋天是文人筆下的“可人”,書寫情志,寄托思緒。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異。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

  二、寫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離杭州赴福州。在這段時間里,他的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同時花了許多時間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間內創作的主要收獲。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古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紹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據說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閱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四、題目解讀

  本篇寫于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五、層次結構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通過比較指出北國之秋的特點。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六、全文分析

  1.題目是文章的線索,“古都”就是當時的“北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來代替原題?

  明確:

  不可以。“故都”兩字指明了描寫的地點,因為即含有一種文化底蘊也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確定了描寫對象,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云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里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如果換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韻味。

  2.讀1、2自然段,結合自己的勾畫思考:這段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濕、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3.讀第3段,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

  “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凈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明確:

  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體會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明確:

  “秋槐落蕊”圖:“靜”:“鋪得滿地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感覺”;“清”:“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悲涼”:“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落寞”。

  “秋蟬嘶鳴”圖:靜:處處蟬鳴聲,以動寫靜;悲涼:秋蟬衰弱的蟬聲

  “閑話秋涼”圖: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橋影;靜:息列索落的雨聲,以動襯靜;悲涼:涼風、雨后話秋涼的“都市閑人”

  “秋果勝景”圖:清:果實成熟的八九月;悲涼:西北風、塵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議論語段,本文重在表達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懷念,這個議論語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

  作者在本段中先寫出不僅是中國人,就是外國人面對秋天也總是要抒發感慨的',“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接著又指出中國文人尤甚,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最后再強調,“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這一段采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舒朗不羈,揮灑自如。是從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開闊感。

  7.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

  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8.讀最后兩段,思考: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什么地方?作者在對比之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主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通過對比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個比喻,分別從味道的足與不足、質的實在與不實在、味道的濃與不濃、性情的厚重與不厚重來表現故都秋的特征。

  9.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后呼應的?

  明確: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后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并愿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回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緊緊圍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來描寫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作者憂郁、孤獨的心境。

  八、寫作特點?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揚北,映襯出故都之秋的濃度與特色。欲說北國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開半醉的”,是溫和的、漸進的,像一杯溫開水,平淡無味,因此南國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則具體地寫故都的秋的本色。無論是漫游景點,還是“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整個故都都被秋色裝點著,真是無一處無秋意。南國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國之秋的“清”與“靜”,可謂寫得“飽”且“透”且“十足”了。

  2、復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這個抽象的“感覺”,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寫鏡頭,使本來抽象的東西也成為可感觸的具體物象了。當然,本文最主要的復沓、跌宕還不在于具體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過“旋律”和“情味”反復,撥動讀者對于“秋”的宏觀和微觀的認識與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達上采取了敘述、描寫與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發情,將“物”、“我”,“主”、“客”完美地統一到“意境”這個極點上,通過讀者的美感經驗而完成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

  3、排比修辭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出神入化地運用了排比。看似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再細細琢磨,不禁讓人嘆服,實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說:“達夫《故都的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語意暢達,可以說是現代文中運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作者在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這樣的排比句,將“奇、有味、更像樣”三個中心詞的間距拉長,讓讀者在閱讀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時渲染了氣氛,感傷之情由此便散發開來。

故都的秋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理解、掌握、積累好詞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體特點。

  自主鑒賞文章的抒情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品析文章重點段落,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字詞,學習文章以景顯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自己賞析文中優美詞句,體會其中語言的韻味,提高自己語言鑒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文章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對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提高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體會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難點:

  把握文章寫景的主體,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反復朗讀法、指導法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老舍先生有過這樣的一段話“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生活經驗上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寫景物的句子,并給這些景圖擬小標題。以第三段為例分析文本,對文章中的景物進行賞析,讓學生體會到郁達夫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3、深入研讀,賞析文本: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的漏下來的日光”中的“數”字寫出了什么?體現了什么?

  通過老師與學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明確了使學生明確了“數”字寫出了作者悠閑、清閑、愜意,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

  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來賞析文中各幅景圖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的?同時注意作者的語言和用詞。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老師指導的方式,來明確作者在每一幅景圖中表達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寫了雨后尋常北京人的對話顯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4、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這句詩表達的孤獨寂寞之感與文中郁達夫所表達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結尾,為什么還要寫到南國的秋?

  通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來明確在結尾處寫到南國的秋是為了與文中北國的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的秋的悲涼和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

  一起賞析了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這北國的秋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畫中還帶著絲絲悲涼,是郁達夫對故都的思念和眷戀,畫中有情,情中有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畫一般的感覺。

  2、作業:

  描繪一幅你喜歡的景色或一個你喜歡的季節,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六、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靜

  悲涼

  葉落知秋圖

  秋蟬啼叫圖

  秋雨洗城圖

  佳日果樹圖

  庭院秋景圖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局部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4、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②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

  ②冷色調給人什么樣的感覺?(聯系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濃濃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范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么這么“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后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故都的秋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體會本文選擇不同景物渲染刻畫主題的方法。

  3、學習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品味鑒賞散文的能力。

  2、訓練學生散文寫作中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特點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方法

  1、 美讀法

  2、 討論法

  3、 比較賞析法

  4、 情境教學法

  教學設想

  導語 引入——整體感知——品位鑒賞——探究情緣——比較閱讀——遷移訓練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二、 出示教學目標 及教學重難點。

  三、 相關知識簡介

  1、 作者簡介

  2、 時代背景簡介

  四、 整體感知

  聽錄音范讀,思考下列問題

  1、聽了錄音后,你對故都的秋有什么感受?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五、 品味鑒賞

  1、 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中體現清、靜、悲涼的景物。

  2、 通過詩詞體會故都的秋味。

  3、 教師總結鑒賞散文的方法。

  六、 探究情緣

  1、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 教師總結:聯系時代背景,知人論世。

  七、 比較閱讀

  1、 讓學生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賦》中有關秋色的.文字進行對比閱讀,思考同樣是描寫秋天,為什么在不同的作者筆下會有不同的景色?

  2、 教師總結:作者的主觀情感不同,選擇的景物也不一樣。

  八、 遷移訓練

  課堂口頭訓練,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為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過雨景的描寫,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傷、喜悅、憤怒、悵惘等,你會選擇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九、 教師總結

  十、 布置作業

  將口頭訓練的作文,課下寫成書面作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7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征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導學方法: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蘊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并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凈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達夫的筆下,秋又具有什么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清楚學習散文的思路

  三、 整體感知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后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范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致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里可讓學生反復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四、 朗讀品味、鑒賞評價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板書在樹葉上)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么?(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著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著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并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向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郁達夫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4、第三組同學不服氣,直接站起來駁斥第一組: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么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致敏銳的作家,怎么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致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郁達夫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郁達夫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致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么還要說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得揮動著掃帚,聽著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著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么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生背誦。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閑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致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啟發:那么南國的秋有何特點?

  生:慢、潤、淡、多雨少風。

  師:最后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生:比喻、對比。作用:呼應前文;比喻新鮮妥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么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結:今天,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仿佛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簽,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五、 實踐創新

  仿照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凈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凈沙-秋思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

  衰草、藍朵、殘垣,槐蕊滿地,故都人在獨嘆。

  六、教后反思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細膩的悲涼美,而在郁達夫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鑒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郁達夫的悲涼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致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墻。這種衰敗,正是郁達夫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 篇18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致的語言。

  4、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了描寫地點,“秋”點明了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么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么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

  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于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后,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并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閑,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凄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么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以及“緩慢悠閑”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凄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里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后?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后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

  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

  2)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郁煩悶,把復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

  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2-20

故都的秋-教案05-01

故都的秋教案04-25

《故都的秋》教案204-25

故都的秋優秀教案05-26

故都的秋05-01

《故都的秋》的教案設計04-27

【經典】《故都的秋》教案15篇03-26

故都的秋作文08-11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例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