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農村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

時間:2023-04-29 06:43:08 園長之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

  一、課題分析

農村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

  新《綱要》在社會教育領域從社會關系的緯度提出了幼兒與他人的關系是樂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幼兒與群體的關系是遵守規則、愛護公物與環境,幼兒與社會的關系是社會職業、家鄉、祖國、世界文化。提出的認識、情感態度和行為技能的問題,對幼兒進行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培養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使其逐步生成個性和社會性。

  幼兒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住房條件也得到了改善。農村的許多家庭都搬進了商品房和獨門獨戶的別墅。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畢竟桃源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鎮,人們的一些教育觀念和精神生活相對而言還比較滯后,各種教育的環境和文化氛圍沒有和經濟的發展同步。人們只注重知識的獲取、智力的開發,而忽視了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很少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和環境,一般獨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喜歡其他小朋友到家中來玩,也不帶孩子到別人家玩,只希望孩子在家安靜的看書和學習,自己則忙于家務和工作。孰不知,長期以往孩子會變得十分孤僻和不合群。甚至出現自戀的毛病,嚴重地阻礙了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是發展幼兒社會性的一個方面,就其重要性而言是為幼兒未來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認知水平的發展奠定最初的基礎。我們作為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幼兒交往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工作中也沒有把幼兒交往合作能力的培養很好地滲透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21世紀聯合國教育委員會提出四個學會: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其中的學會共處就是學會交往與合作。專家曾對北京市1000余名4-6歲幼兒的合作行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只有 30.1%的幼兒能經常與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兒合作行為較為缺乏;當同伴遇到困難時,只有24.2%的幼兒能表現出合作行為;當活動材料缺少時,只有10%的幼兒選擇與同伴合作。這種現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園決定根據農村幼兒的特點,進行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

  二、概念界定

  1.交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符號系統和非語言符號系統相互之間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過程。幼兒的交往是幼兒與周圍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過程。幼兒的交往包括幼兒與成人的交往,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兩種基本形式。

  2.合作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或集體之間為了同一目標,共同進行某一行為,是個體、集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人際交往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幼兒合作教育是培養幼兒合作觀念、合作能力、合作行為,使他們通過真誠、善意的合作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了解社會。

  三、研究原則

  主體性原則:真正落實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并喚起幼兒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幼兒主動、自覺、生動、活潑地學習和成長。

  全體性原則:(1)面向全體幼兒,把教育落實到每個幼兒身上給每個幼兒以最需要和最適合的教育;(2)面向全體教師,使教育也同時指向每個教師,要求每個教師都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活動性原則:為幼兒創設活動的機會和條件,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在各種主動活動中提高交往合作能力。

  發展性原則:(1)把促進每個幼兒的交往合作行為作為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2)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相信每個幼兒都有發展潛力的。

  實施本課題還需遵循的原則有:循序漸進原則、一致性原則、情感性原則等。

  四、研究目標

  1、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各年齡階段幼兒交往合作的現狀。

  2、促進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合作環境和建立家庭合作關系。

  3、積極探索培養幼兒良好合作行為的多種途徑和方法,促進幼兒良好交往合作行為的形成。

  五、研究方法

  為了使幼兒合作交往合作能力的研究順利開展,我們將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擬將采取以下方法。

  1、文獻資料法:借助有關合作教育理論和經驗指導實驗研究。

  2、個案研究法:課題組成員要對每個班級中合作交往行為偏常的幼兒的社會條件、教育與家庭的影響、活動情況及在這些因素影響下的合作交往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全面觀察了解,建立合作交往行為偏常幼兒的個人檔案,做好詳盡的記錄 ,以有利于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找出合作交往行為變化發展的規律。

  3、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的合作交往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分析。

  4、經驗總結法:在廣泛實踐積累的基礎下,運用相關的理論和科學研究方法,按階段進行課題研究回顧、整理分析,總結出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的課題成果。

  5、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幼兒目前的合作交往現狀及在研究的各研究階段出現的合作交往變化情況,為了解各階段研究超過,調整研究工作提供依據。

  七、研究策略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使每位教師意識到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行為是幼兒終身發展的需求。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合作環境,促進幼兒良好合作行為的形成,為幼兒奠定全面素質教育的基礎。

  2.建構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策略

  本課題分家庭中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研究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充分開發和利用家庭和社區資源。促進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形成。

  3.創設良好的交往合作環境

  教師與家長共同為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可感知的物質環境,提供幼兒交往活動的空間、時間、材料,還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氛圍。

  (1)游戲活動中合作環境的創設

a.有計劃地選擇需要幼兒合作交往的游戲。

b.改變戶外活動時同一游戲材料的數量,(提供的材料少于幼兒人數)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

c.給幼兒提供不同種類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協商交換,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交往。

d.教師注重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對幼兒的合作行為及時加以肯定,并樹立榜樣作用。

  (2)教學活動中合作環境創設

a.教師在指定教學目標中要有合作行為方面的情感培養。

b.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進行合作學習,如小組討論,集體合作,自愿結合等。

c.教師注意個別差異,因人而異地進行引導,鼓勵每位幼兒積極參與合作學習,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3、生活中合作環境的創設

  根據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強弱引導幼兒開展結對互助活動。

  設立玩具共享區。

  走進社區拓展交往合作范圍。

  4.家園同步教育

  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園聯系欄等形式,幫助家長樹立交往合作教育的意識,引導孩子形成與人交往合作的態度,有目的地拓展幼兒的交往范圍,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促進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發展。

  5.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定期開展探索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多種活動,除了班內的區域活動、教學活動、戶外活動,還可開展大帶小活動,親子游戲、帶孩子走進社區等活動。

  6.激勵措施

  (1)對教師工作中的集體協作行為每月考核一次,并與年度獎金掛鉤。

  (2)鼓勵教師積極撰寫科研論文,按照考核條例加以獎勵

  (3)對幼兒一日活動中的良好交往合作行為及時加以肯定表揚。

  (4)每周一次評選班級中交往合作有進步的幼兒,并通過紅花,小禮物等形式進行獎勵,提高幼兒交往合作的積極性。

  (5)設立“交往合作獎”,每學期評選一次。

  八、實施步驟:

  1、組織教師學習了解國內外兒童交往合作能力行為的研究現狀。

  2、通過調查了解本園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現狀。

  3、對教師和家長關于幼兒交往合作行為態度的調查。

  4、設立課題組,使每位課題組成員都能明確自己的研究課題,并帶動全體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小班組負責生活中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中班組負責游戲中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大班組負責教學活動中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

  5、各課題組成員制定具體計劃,定期開展活動,并及時作好記錄和總結。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和充實實施計劃。

  6、做好資料積累工作,并積極撰寫科研論文。

  九、課題組人員

  課題組人員:錢金蓮、戴秀華、沈菊霞、傅靜靜、高月英、沈銀珍等。

  十、研究的評估

  1.階段性評估。由各子課題組對各階段研究步驟及發現的問題進行書面總結,由總課題組匯總后,向立項部門提交階段性總結報告。

  2.自我評估。根據階段性成果,由課題總組撰寫出研究總結報告并上交立項部門驗收。

  3.專家評估。聘請專家、學者對課題成果進行綜合評估和鑒定。

 

【農村幼兒交往合作行為的研究】相關文章:

4~6歲兒童合作行為認知發展特點的研究04-29

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04-26

認知的行為研究與腦研究淺析05-02

幼兒從眾行為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04-30

交往行為理論:社會批判理論的范式轉變05-02

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禮儀的研究論文04-27

自我控制行為研究概述04-28

英漢禮貌行為的對比研究04-29

英漢稱贊言語行為研究04-26

柴油揮發行為的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