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家園互動工作
幼兒教育是多層次、多元化的系統工程,是家庭、幼兒園社區密切結合的綜合整體,《綱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讓家園工作更好地互動起來?
一、從“布告欄”轉變成育兒經驗的交流地
以往,家長園地就是告訴家長本周教學活動的安排及需要家長配合的需求。如今,家長園地則成為育兒經驗的交流地,促進家庭與幼兒園、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為了保證家園互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從本園實際出發,寓教于樂,精心策劃和設計,讓家長園地具有教育性、適用性、娛樂性、針對性、發展性。因此,我們將家長園地的內容進行全方位改版,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欄目:學習園地、家長信箱、健康與營養、育兒信息交流、童言無忌等欄目,同時根據很多家庭是老人照顧孩子,我們還增加了“祖孫樂”欄目。通過這些欄目,豐富了原本枯燥的內容,讓家長加深了對幼兒園教育的了解,獲取育兒新知。
家長園地還可以讓教師充分利用家庭資源,如:在認識絲綢與陶瓷的活動中,光靠教師準備,收集材料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讓家長幫忙的同時,也讓幼兒親身實踐,體驗收集知識的樂趣,從而培養幼兒收集知識的好習慣,使幼兒在進一步學習中感到輕松、快樂,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利用家園聯系冊,促進家園互動
現在的幼兒家長,多是上班族,經常請他們到園里了解幼兒的情況不太可能,于是,我們就將孩子的近況以家園聯系冊的形式告訴家長,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同時,通過家長反饋幼兒在家中的行為表現,使我們更有利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新入園的孩子,在從環境到日常生活都是新的,家長擔心孩子在新環境里是否適應?教師對孩子是否細心?這時聯系冊就成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紐帶。教師在本子上記錄孩子的一日生活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讓家長放心。通過聯系冊的傳遞,不斷向家長反映孩子的發展情況及保教知識,有效地保證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三、開展多種的合作活動,促進家園互動
根據新的教育理念,將單一傳統的家長會,轉變為參與式家長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加強家園雙方的溝通,增加家園互相了解的透明度,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家長開放日、運動會、聯歡會、游園等各種親子活動,讓家長通過參觀、觀摩,直接具體的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了解幼兒在班里各種活動中的能力,使家長充分認識到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形成家園教育的互動。如:聯歡會通過幼兒的才藝展示及親子游戲等活動,使家長融入到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家長們毫無拘束的交談和溝通,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以便于家長從他人的經驗中獲益,從而充分調動每位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四、與家長交流要有一定的“度”
和孩子們打交道是一門學問,和家長打交道更是一門學問,每個家長從事的職業不同,文化修養、政治素質不同,因此在同家長交流時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教育性,如:教師在反映孩子情況時,直接說:“你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又犯了什么錯誤?氣死我了”等諸如此類的語言。后果將適得其反,導致家長沒面子,對教師產生反感,甚至發生爭執,因此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和采取有效的方式,多采用贊嘆、鼓勵、欣賞的語氣,既可以使幼兒自尊心獲保護,又可以爭取到家長的配合,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五、加強幼兒教師與家長的心理溝通
為了促進幼兒園與家庭的團結合作,必須加強幼兒教師與家長的心理溝通。首先,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孩子。由于幼兒教師與家長所處的位置不同,與孩子的相互關系不同,觀察孩子的時空條件不同,加上雙方的教育素養不一樣,因此,對孩子的評價往往會出現不同的看法。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很好地學習掌握幼兒發展的內容和評價指標,全面地、客觀地評價幼兒。克服從感情上、認知上,甚至于只從知識的掌握上去評價孩子的片面做法;其次要真誠地關心熱愛孩子,這是幼兒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幼兒教師與家長搞好心理溝通的根本,因此,教師必須要熱愛每一個幼兒,要善于去捕捉和發現每一個幼兒的優點,抓住孩子閃光的東西,積極地、熱情地去鼓勵他,充分地發揚孩子們的優點,而巧妙地抑制他們的缺點,讓孩子們有成就感,有自豪感,從而喜歡貼近你;最后,要互相體諒,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句話說的好:“理解與體諒比什么都重要。”幼兒教師與家長如果能夠互相站在對方的位置上來思考問題,那什么事情就好辦得多,就會容易達到心理溝通的目的。
良好的教育環境是促進幼兒各方面和諧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通過改變教育環境,改變教育策略,使家長與教師能夠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完成對孩子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