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推薦文檔列表

家園攜手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時間:2021-10-05 19:38:11 園長之友 我要投稿

家園攜手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新《綱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獨立性發展的第一步,是保證孩子全面發展的基礎素質之一,幼兒園和家庭都應 該重視培養。

家園攜手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有研究表明:2~4歲是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家長應當攜手,來抓住這個時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培養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養勞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下面根據我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粗淺看法。

  一、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現在的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獨生子女已比比皆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現象已屢見不鮮,因此那些被稱為“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事事都在家長的呵護之中。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料,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些看似“愛”的種種行為,實際上有意無意的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久而久之,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而動手能力的低下也會影響大腦的思維能力,導致智力的退化。在幼兒園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老師我不會”的聲音。

  二、形成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1、過分溺愛是形成幼兒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

  現在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溺愛”變成為家庭中較為普遍的現象。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小,不忍心讓孩子干這干那,如果累壞了怎么辦?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家長把孩子表現的機會都給剝奪了,使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就不知所措。如:中班的幼兒已經四歲多了,由于家長的溺愛所致還不會自己穿襪子,更別說是穿鞋子、系鞋帶了,每次起床后,總有小朋友追著老師幫其穿鞋子、系鞋帶。

  2、家長的包辦代替使孩子缺乏鍛煉的機會并產生了依賴感

  對于孩子的包辦代替在現在的家庭中屢見不鮮。孩子在家庭中被視為父母的掌上明珠,祖父母的心肝寶貝。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或怕麻煩而代替孩子做他們應該做的事 ,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和鍛煉的機會,錯過了在家中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機,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另外,有些家長缺 少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沒有意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認為這些瑣事,大人隨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讓孩子勞神;還有的認為孩子還太小,缺乏應用的能力,一切代勞也是理所當然。即便孩子表現出積極主動性,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長輩還是怕做不好而代做。如:冰冰想自己吃飯,可是媽媽嫌她吃的很慢而且把衣服弄得很臟,就連忙接過碗筷堅持要喂冰冰吃。又如,起床時,一鳴說:“我自己會穿衣。”奶奶卻說:“看你慢悠悠的,又不知道怎樣系扣,還是奶奶給你穿吧”等等。這些現象枚不勝舉,這樣在家長包辦代替下長大的孩子,何時生活才能獨立呢?

  正因為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和事事包辦代替,才使得本應該孩子自己做的而不能自己動手去做,家長在孩子面前猶如任勞任怨的“老黃!,一切事情都愿為孩子全力效勞,使孩子從小就失去了自我服務的鍛煉機會。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事事想讓別人幫助、不愿也不能獨立完成。

  3、“樹大自然直”的思想影響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不用著急,等長大了自然就會了。對孩子的成長不關心,特別是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感覺到現在教不教,學不學是無所謂的了。因此,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持消極等待的態度,不去有意識的幫助和引導,使孩子順其自然,產生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低下。

  分析了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家園配合教育的措施。具體要有以下幾點:

  一、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方面的知識,轉變家長的錯誤觀念,不要剝奪幼兒自己動手的權利。

  1 、使家長明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指導家長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從哪里起步?著眼點在什么地方?這是至關重要的,常言道:知其然必須知其所以然。在指導家長培養的方法前作為指導者,我們應該把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即培養的重要性向家長闡述清楚,鑒于這樣,首先我們請來了知名的教育專家,向家長開設了講座《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告訴家長孩子在精神上是否開始獨立,只要看他自理生活的情況就可明白,生活自理是一個人自立于社會的基礎,一個不會自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是不能獨立于社會的。其次向家長開放幼兒園的圖書室,允許家長借閱圖書,讓家長能學習到更多的育兒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舉措的實行,使家長真正明白了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提醒家長應不失時機地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和條件。 孩子勞動的機會時時處處都有,關鍵是家長是否愿意放手。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圍著一個“太陽”轉,不等孩子張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俱備,孩子失去了很多學習、鍛煉的機會。因此,家長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理,承擔一些家務勞動,為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感和責任感,并由此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在家中讓孩子做媽媽的小幫手,當家長洗衣服的時候,可讓孩子參加一些勞動,如洗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 子,刷刷自己的小鞋等。衣服晾干了,讓孩子幫著收放整齊。家長還可利用早晚睡覺、起床的時間,用激勵的話語和競賽的形式,調動幼兒主 動練習穿脫衣服的積極性。開始時,家長可故意放慢一些速度,或給孩子適當的幫助,讓孩子有成功感。當孩子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后,家長可提高要求,如衣服穿疊時間長短,是否整齊等。

  二、幼兒園要與家長加強聯系,達成一致目標,共同要求幼兒,及時肯定幼兒的進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1、與家長攜手,通過一日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還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不要叫孩子干他們力所難及的事。充分利用幼兒的一日活動,教育、培養幼兒自立生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小、中班主要以自我服務勞動為中心,如:學會進餐、穿脫衣服、洗手、整理床鋪等。在大班讓幼兒知道主動洗手、洗臉、入廁、主動喝水、主動幫老師收拾玩具,在很多方面都應給中小班幼兒起榜樣作用。

  首先,通過講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幫媽媽做事情”,與孩子一起唱“勞動最光榮”,念詩歌“別說我小”以及觀看有關的電視節目等,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自己做,激發孩子參與做的欲望。

  為了讓幼兒較快地掌握正確的穿衣、系鞋帶方法,教師編寫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幼兒邊念兒歌,邊隨著 兒歌所說的步驟穿脫衣服、系鞋帶,既容易掌握,又輕松有趣。 教師還可利用活動區為幼兒開設服裝店、娃娃家、扣子游戲區等區域,讓幼兒在玩中練習,鞏固穿脫衣服、 系鞋帶的方法。 

  再次, 通過游戲進行練習。游戲是幼兒最喜歡、最愉快、最積極開展的活動,教師可以將生活技能的學習內容與操作練習融入游戲,使幼兒在輕松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如,大班在玩角色游戲“娃娃家”的游戲中,通過給娃娃穿脫衣服、扣扣子、系圍裙、系鞋帶等,來鞏固這方面的技能。在游戲“小飯店”中,通過發碗筷、打掃餐廳,培養幼兒愛勞動和有序做事的好習慣;通過當客人,鍛煉有禮貌和使用筷子的技能;通過收拾碗筷,培養孩子有條理的整理物品的能力。再如,小班幼兒可以通過簡單的游戲,如“小手變白了”、“給小扣子找家”等游戲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己洗手、自己扣鈕扣的能力等。然后,再幫助孩子遷移到他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種方法,符合幼兒心理特點,自然親切,生動活潑,收效較明顯。只要教師留心觀察,開動腦筋,孩子的許多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再游戲中得以練習和培養。

  2、一貫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不少孩子在園能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可回到家里卻什么都不干,擺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態。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統一思想認識,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還要有一貫性,良好的習慣需要長期保持,家長不能有時因工作疲勞或趕時間,就對孩子說:“今天就讓我來喂你”。“今天不用洗了,明天再說吧!钡鹊龋@樣做的后果只會使孩子為他以后不認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經提出,就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 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