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的情感需要-溺愛與舉止
每個孩子不時需要溺愛與縱容,需要你在時間、愛和關注方面滿足他合理的需求。這些能使孩子感到愛和有安全感。但是當一個孩子得到的太多,有求必應,總是人們關注的中心,這樣的孩子很少或永遠不會受到約束。他的需要總是高于父母或別人的需要,他帶著這樣的期望長大,即以為世界是永遠圍繞著他轉的,他會變成一個非常苛求的孩子。
要在愛和過分縱容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有時是困難的,在有些情況下,很容易溺愛或縱容孩子,例如,孩子生病了,尤其是經常生病;母親要外出工作,由于不能跟孩子在一起而感到內疚;父親經常外出不在家,或者父母分居了;父母一方過于嚴厲,另一方希望彌補而縱容他,等等。
如果孩子是獨生子,或者是盼望已久才得到的,或者他是長孫或獨生孫子,那么孩子很容易受到溺愛。祖父母可能會放縱孩子,取父母而代之。
童年艱辛的父母可能會希望把自己不曾有過的給予孩子。如果孩子的朋友擁有許多東西,而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他們就有可能慣縱孩子。
對孩子懷著良好的愿望很不錯,但是嬌慣他會導致眼下的行為問題,而隨著他成長,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問題。一個嬌慣的、有求必應的、行為不受制約的孩子很可能是這樣的:
由于他總是我行我素,其他孩子不喜歡他。
由于他的行為沒有制約,會不安全。
由于他希望得到比別人多的東西,所以很貪心。
由于沒有人教給他分享的意識,所以他很自私。
由于他為所欲為,所以不服從。
無視他人的感情。
不可能滿足。
持續哭鬧抱怨。
粗魯,舉止不佳。
禮讓很重要。良好的舉止和禮讓的態度是社交技能,它不會在幼兒身上自動生成,必須學習而得。在一種場合下可以接受的行為,在另一種場合下卻是粗魯的,對此,孩子可能會很不理解。例如,如果渴了,在家里可以要水喝,為什么在別人家就不行呢?爸爸可以議論一位鄰居,但當他重復這些話時,為什么人們對他說這是無禮的呢?認識如何恰當地待人接物是孩子社交成長的重要部分。受到良好的舉止教育的孩子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伙伴時都會感到具備社交信心。其他人通常正面評價他們,容易喜歡他們。他們較少使父母尷尬,他們能夠顧及他人的情感,對他人比較尊重和體諒。
2.良好的舉止。如果你希望孩子帶著良好的舉止成長,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做個好榜樣。在孩子跟你講話時你打斷他,你忘記說“請”、“謝謝”,你排隊總是夾塞,你用粗魯的話來議論別人,那么你的孩子就會模仿你。但是,除了通過模仿來學習以外,你還可以用幾種方式幫助孩子學習良好的舉止。
在孩子早期就教他說“請”和“謝謝”。當他能夠明白道理時,給他解釋為什么顧及他人、輪候等待和分享東西是很重要的。雖然他不會即時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你已經為他將來的良好舉止打下了基礎。
預料在有些場合他會忘記說“你好”、“請”或“謝謝”,事前應提醒他。例如,“今天在約翰家吃過中飯以后,別忘了對約翰的媽媽說謝謝啊。”
當他表現出良好的舉止時,要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對他很滿意。同樣,當他有意地對某人不禮貌時,告訴他不能那么做。
3.糾正不良舉止。良好的舉止不是一夜之間養成的,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一年一年地養成。不要在太短的時間里對孩子施加過多壓力,要求他做到十全十美,以致他對于把每件事都做好感到束縛和焦慮。大多數孩子有時會粗魯或行為不佳,例如,當他們生氣時,或想出風頭時。在這種情況下,視不同的原因,你可以選擇不予理會,認同他的感受,或者告訴他有什么限度。在孩子懂得“分享”和“顧及他人”的概念之前,她會始終認為,得到她想要的東西的最好辦法就是搶過來。現時這好像是個有趣的游戲,但是必須使他懂得社會是不接受這種行為的。大約3歲時,孩子們已經懂得分享食物,把食物遞給別人了。他們還能夠吃得比較有順序,不搶吃。
有時候,不良舉止只是因為忘記了或者太興奮。倒如,公園里有一件新的器材,他很興奮急著嘗試,從而跑到隊伍的前面去了。這時,只需要溫和地提醒他別人都在前面等著。還應該注意到他過于害羞或尷尬,以致說不出“請”或“謝謝”,對此,不要跟他發生沖突。你代他說——聽到你說的話,他最終能夠學會自己說的。
【孩子的情感需要-溺愛與舉止】相關文章:
關于被溺愛的孩子的作文04-26
舉止04-30
溺愛孩子是一種軟暴力04-30
溺愛04-29
孩子的心靈需要呵護05-01
溺愛的作文09-30
溺愛作文04-30
給孩子喝牛奶需要定量09-28
孩子到底需要補課嗎?04-30
及時發現孩子的需要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