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準備
孩子要上學了,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一個小孩子,從學前兒童變為小學生,他的生活方式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過度得好不好,對他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入學前家長必須悉心指導。一. 作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
入學意味著以游戲為主的幼兒時代結束了,以學習為主的兒童時代開始了。小學老師主要是對孩子進行知識教育,生活照顧相應減少了許多,老師與孩子的個別接觸也少了。與幼兒園老師相比,小學老師在說話語氣、教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適。專家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自信,經常向他灌輸上學后就是大孩子的思想。所以,老師將以對待大孩子的態度跟他說話,像成人與成人一樣。有了這樣的自信,孩子就不會太怕老師,敢與和老師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一入學,有的學校就會組織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準則》、《小學生守則》等,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紀律的約束,孩子很可能會產生緊張心理,生怕自己哪一點做錯了,變成“壞”孩子。為了避免發生此類情況,建議家長應事先了解這些行為規范和要求,并采用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傳達給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上課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幫助他了解課堂常規,也可以將各種要求融入故事中。切忌一股腦地給孩子提要求,容易形成一種心理壓力。當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應及時給予表揚,一時沒做到也別急著批評,而是示范給他看,并說:“你看,這么做是不是更好?”如此循序漸進地使孩子掌握行為規范,上學后就不會有突然被“管”的壓力。
在孩子入學前的幾個月,家長應該做到:1。保證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使孩子的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以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2。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小時侯讀書的故事,或者帶孩子到親戚或鄰居家有孩子讀小學的家中去,讓他們了解小學生學習的實例。3。幫助孩子逐步學會生活自理。因為小學不像幼兒園,有規定的到校時間,不能遲到,不能隨意請假。許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像吃飯、上廁所、整理書包,所以家長讓孩子早些進行生活自理,更有助孩子融入這個集體。
二. 作好物質上的準備
講到物質準備,家長或許認為,學習用品有什么要講究的,早就準備好了。其實不然,請家長聽完我的介紹后,回去對照一下,看看你準備的東西有多少是合格的。先說書包,大家現在都認同雙肩背書包,這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千萬不要為了一勞永逸就去買個很大的書包。書包的大小,應跟孩子的年齡一致。如果背包過大,孩子就會養成不管什么都往里面塞的壞習慣。書包過重,會影響人的姿勢,甚至引起脊柱畸形。至于書包的材質,可以選擇人造革的,但如果聞上去氣味很重的不要買。此外,孩子上學時手帕、水壺是必帶的,所以可以考慮書包外側有小袋的,這樣可以合理擺放這些物品。
其次的學習用品不管是鉛筆、橡皮、直尺和墊板,一般在開學前學校都會專門召開一年級新生的家長會,老師都會有詳細的要求。但不論哪一樣,家長都要牢記“簡潔”二字,千萬不要購買那些外形很花哨的東西,因為正是這些花花綠綠的外表,則是影響孩子上課的關鍵。東西購置時不要貪全,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孩子的服飾以校服為主,平時以輕便就可。孩子一天里會有多少時間在校呢?即使最小的孩子也不少于6小時。這樣,對鞋也就有了特殊要求。要給孩子選一雙優質的鞋。即要結實耐穿,又能讓孩子的腳自由呼吸。最重要的是鞋底不要完全是平的,孩子的腳后跟如果比鞋后跟稍稍抬起1。5——2公分,身體的重心就能平均分布在整個腳掌上,就能保證孩子脊柱骨處于一種正確的姿態,器官和韌帶能正常工作。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潛能
如果你認為入學前的準備只是早一點學習拼音、多認幾個字、多做會幾道數學題;或者認為孩子最好不做或著少做家務事,以免影響學習;用功就是坐在書桌前讀書做功課;生活教養與孩子的學習能力無關,那么,就請你聽聽我下面要說的。
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也是天經地義的。可是,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用包辦代替來表現自己的疼愛。現在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務,甚至連自己的個人雜務也由父母包辦。做家務只是家庭中的每一個分子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倒一次垃圾,收拾一下飯桌,洗幾只碗,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時間,也談不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問孩子,回答都是“爸爸媽媽只要我讀書好就可以了。”正是這種思想,使孩子把知識學習當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學習成績的好壞成了他快樂或者憂愁的主要根源。可是,這樣就是健康的人生嗎?事實上,一個對周圍的人事缺乏關心和溝通的孩子,一個因此而缺乏責任感的孩子,他一定難以發現,人的生命中蘊涵著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空間,他也無法享受到責任感給自己帶來的尊嚴和自信,更難體會到關心他人給自己帶來的愉悅和充實。他甚至會因此缺少學習的動力,成績就是上不去。一個孩子能否學習得好,關鍵在于他是否具有學習能力,即學習潛能。一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和人際交往中能表現出主動性和獨立性,遇事有積極想辦法的能力,那么他的這些個性和智力品質,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表現出來,化為一種學習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信心。對孩子來說,能獨立處理某件事情,會讓他們覺得十分高興和滿足。經常親身體驗這種感覺,則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終日無所事事的孩子容易變得頭腦呆板,缺乏表現力。無所事事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平淡無味的日子,會使人無精打采,孩子也一樣。對處于在心理和智力發育時期的孩子來說,長期處于這種狀態,日后就可能變得經常發呆,缺少喜怒哀樂,即不容易受到感動,也缺乏表現力。學習能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小學生寫作文,除了文字能力,關鍵還要有把生活中的體驗與感覺表達出來的表現能力,而這些能力是靠生活的豐富體驗慢慢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家里經常和大人聊天、溝通,自動處理自己的事情和幫助做家務,每天過著豐富多變、活力充沛、感覺良好的生活,大腦的功能自然會得到開發和提高。“潛在學力”能幫助孩子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有充分的自制能力和主動性,能較為自如地對付各種困難。缺乏“潛在學力”的死讀書,不但得不到學習的樂趣,而且最終也難以獲得真正的好成績。
不知家長是否知道孩子開始學習后,首先碰到的難題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寫錯的字。不把紙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對6——7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一項挑戰。但是,如果在家里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手會變得相當靈巧,橡皮的使用就不會成問題。
即使孩子做家務不夠能干、靈巧,只要養成遇事全力以赴的習慣,也能對孩子的性格產生積極影響,使他今后能夠 而不舍地克服各種困難。做一件家務并不難,難的是堅持。分配給孩子屬于他“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監督他切實完成,這是培養孩子進取心的好辦法。一個孩子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就會獲得毅力,在學習上也能努力不懈。分擔家務,擁有自己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完成,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還能培養他的耐心和毅力。做家務經常需要計劃,分段實施,這可以培養孩子的計劃能力。一個孩子若有了做事要按順序的觀念,懂得計劃,今后的學習效率自然能提高。
讓孩子學做家務,學著從自己身邊開始自立,培養他的責任感和愛心,懂得關心他人,這才是父母為孩子長大后獲得幸福人生而留下的最大本錢。被填滿了課堂知識的大腦,自私自利、缺少情趣的乏味生活,這不會是父母為孩子設計的“光明前程”吧?
【入學準備】相關文章:
學前培訓≠入學準備04-30
小學新生入學準備指南08-16
孩子入學前的“三準備”04-30
小學新生入學前的準備06-01
美國重視兒童入學讀寫準備04-30
兒童入學準備差異值得關注04-30
大班幼兒入學前的準備論文12-16
入學在即,父母快做準備04-27
提升農村幼兒入學準備素質04-30
入學在即,父母快做準備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