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女兒體驗情感
不少家長都抱怨,現在的獨生子女不關心他人,不善于處理同伴關系,攻擊性強。我覺得,這是因為不少孩子缺少最基本的情感交流與情感體驗。要改變這種狀況,做家長的要創設環境,讓孩子體驗情感,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我從女兒呀呀學語開始,便有意引導她認識、體驗情感。
我先教孩子學一些有關情感的詞匯,如“高興”、“傷心”、“討厭”、“快樂”、“生氣”等。為了讓孩子理解、識別這些情感,我會隨手在木勺或蘋果上勾勒不同表情的臉譜,讓女兒來辨別,然后進一步引導她:“曼曼,你覺得哪個表情最像今天的你呀?”另外,我還經常跟女兒一起玩“變臉”游戲,編一個情節,讓她做出特定的表情,比如“小朋友把你的玩具弄壞了,你生氣了”;“我們要去兒童樂園,你很開心”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情感游戲”也在升級,比如玩“猜測感”的游戲,把某一句話錄幾遍,每遍的語氣都不一樣,表達的情感也不一樣。像“我把東西忘在樓下了”這句,可以表達擔心、焦急、害怕、不開心等多種情感,讓孩子根據語氣來判斷,猜中有獎。這一類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對情感的洞察和辨別能力。
當然,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只是淺層次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情感的體驗來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就是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情感,樂別人之樂,憂別人之憂,富有愛心和同情心,有合作、分享、助人等親社會行為。
孩子3歲以后,具備了基本的辨別和理解情感的能力,我就開始注意引導她換位思考,去體味別人的感受。她曾有過“獨占”的毛病,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總不原意讓人。有一次,妹妹來我家,帶了不少女兒喜歡吃的糕點,女兒很開心。我靈機一動,想借機教育她,便故意趁她看“動漫”的工夫,把糕點分吃了,等她發現時大家都快吃完了。這還了得!她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潑大哭起來。待她平靜下來,我跟她說,好吃的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喜歡吃的東西根本不讓別人碰,別人也會生氣難過的,就像你今天傷心委屈的感覺一樣。這種體驗給女兒的印象很深,加上我們經常提醒,慢慢地她就大方多了,不僅很少吃“獨食”,還學會了禮讓。
后來,我還常帶女兒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她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愛心和同情心。單位組織到兒童福利院、養老院或外來工比較集中的社區搞義診,只要方便,我就會帶她去,讓她幫忙給小朋友發禮物、擺凳子、扶老人看病或給他們拿礦泉水,給大伙表演節目……
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學會了關愛他人。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帶著女兒過天橋,前面有位老人腳下一滑,踉蹌了一下,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女兒已經搶到前面,拉住了老人的手。老人很感動,直夸她:“這孩子真懂事!”
這一幕讓我欣慰。我想,沒有什么能比體驗愛的付出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了。
【教女兒體驗情感】相關文章:
論道德情感體驗04-30
情感體驗活動:爸爸、媽媽下崗了04-30
體驗式商業:從體感到情感04-29
激發作文情感,體驗創作喜悅05-01
從喜悅是物體的體驗基礎看情感隱喻的共性04-30
豐富音樂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走進音樂04-29
體驗與體驗教學05-01
如何通過情感體驗提升中職學生的道德品格04-28
審美體驗與科學體驗04-27
體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