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小銜接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時間:2023-05-06 13:45:58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小銜接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在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幼升小銜接的問題上,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郭良菁副教授用過來人和專家的雙重身份,細數了幼小銜接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聊天、看圖畫書與拼音學習

  小學各科的學業都有一個序,拿語文來說,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開篇都是拼音加識字。認識漢字是閱讀的基礎,而“識漢字”意味著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字音,并與自己已會的口頭語言相聯系,推知漢字符號的意思。漢字音形分離,要想不問別人而獨立了解字音,就得學習拼音。

  學習拼音也需要幾方面的鋪墊:一是有口頭語言積累,才能把發音與有意義的詞句聯系起來,推知出詞句意思;二是有“畫出的符號或圖形可以表達意思、或者有某種功能”的意識,才能有興趣探索拼音這套注音符號。失去這兩方面的鋪墊,即使讓孩子反復背誦拼音符號對應的發音,也達不到幫助孩子運用拼音去獨立閱讀、理解書面文本意思的目的。

  而幼兒園里為孩子學習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見的準備”:在游戲和教學中鼓勵孩子互相交流,積累了大量的口語理解和表達經驗,在豐富他們見聞的同時也豐富著他們的詞句理解和讀音區別的感知;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圖文并茂的故事書和其他書籍,組織看圖書、講圖書的活動,幫助孩子積累了大量“圖片與符號連貫起來表達意思”的體驗。

  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表音符號”這一用途,才能減輕孩子“糊里糊涂背符號發音”的迷茫感,讓拼音學習真正為孩子閱讀課文和其他文字材料服務。

  拼圖、搭積木與幾何學習

  一談到數學,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加減乘除計算,其實,幾何圖形也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學習內容。無論哪一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課本,都有比較長短、大小、高矮、粗細和認識事物形狀的內容,還有描述和確定物體的位置。一年級下學期還會有下面這樣的任務:

  這些都需要孩子的“形狀與空間感知”經驗作為基礎,而幼兒園的游戲和運動給孩子提供了大量“看不見的前數學經驗”,只是沒有像小學那樣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而已。

  聽講、參與課堂活動和做作業

  “坐不住”、“不認真聽講”、“不把作業放在心上”是令一年級老師憂心、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提到的“學習習慣問題”,因為它們極有可能影響孩子對學習內容的掌握。一些小學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孩子進小學之初,就專門進行“入學教育”,讓孩子明白學校學習的要求: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傾聽別人發言,參與課堂活動,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也正因為小學在教學方式、班級人數及組織(桌椅擺放)、教室中的環境、面對的老師人數等方面都與幼兒園有差異,特別是每天都增加了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作業,很多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會為孩子“捏把汗”,甚至會把入小學形容為“收骨頭”。

  事實上,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再到小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過程,每個環境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員、常規活動、物質環境和規則,孩子自出生起,就開始了與不同人打交道、減少沖突、讓自己在一個環境中從容做事的學習過程。只要孩子不懼怕離開舊環境、接觸“新人新事”,樂意參與新環境中的活動,就一定能逐漸習得新環境的要求而形成新的行為習慣。

  所以,家庭和幼兒園如果已經幫助孩子與成人和同伴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孩子對與成年人和同伴交往有信心、不至于懼怕,就已經為孩子適應小學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小銜接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教學中該為孩子做那些準備04-29

“幼小銜接”心理準備最不易04-30

媽媽談幼小銜接之準備篇04-29

看得見與看不見07-25

看得見與看不見04-29

幼小銜接工作中的誤區04-29

“幼小銜接”中易遇到的問題04-30

看得見與看不見作文09-09

幼小銜接孩子準備好了嗎?04-30

(推薦)看得見與看不見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