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為新生營造一個富有親和力的集體?
幼兒園工作千頭萬緒,對幼兒來說,上幼兒園是一個從“無序”走向“有序”的重要一步。而一個富有親和力的集體氛圍對幼兒的心理成長無疑是有重要作用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老師調動家長共同參與到教育幼兒的工作中來。
一、教師工作:愛心、誠心、細心、耐心:
1、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新入園幼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1)讓家長填調查表。
幼兒入園前,讓家長填一張調查表,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起居飲食習慣,自理生活的能力,以及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有利于老師日后有的放矢地幫助孩子;也有利于家長對照調查表有目的、有選擇地培養孩子的某種能力。
(2)上門家訪或電話訪問。
幼兒入園前,老師上門訪問住在幼兒園附近的孩子,跟孩子見面。用電話訪問住在較遠區域的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自理生活的程度、獨立自處的經驗等情況,以便日后有的放矢地幫助、教育該孩子。
(3)設“幼兒適應日”。
幼兒入園前,家長陪孩子來到所在的班級,參觀活動室、寢室、洗手間等,并和孩子一起選一種標記圖,貼在寫著孩子學號的書包柜、鞋柜、茶杯柜和毛巾架上,嘗試取杯喝水、取毛巾擦手,取玩具玩。使幼兒對幼兒園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消除幼兒對幼兒園、對老師的陌生感。與此同時,老師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性格特點,預料該孩子入園后可能出現的反應,以便準備相應的措施。
老師細心地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新入園幼兒,心里裝著每個孩子的情況,工作起來就有針對性、計劃性。
2、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幼兒了解幼兒園,了解集體。
開學第一周,老師要揮灑所有的熱情,竭盡全力組織有趣的活動吸引孩子,如帶孩子唱孩子熟悉的歌曲,聽節奏明快的音樂做律動,給孩子講他們熟悉的動物故事,領孩子玩滑梯、開汽車、分零食等,讓孩子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樂樂、吃吃喝喝中了解幼兒園。老師善于用大部分情緒較穩定的孩子來帶動哭鬧嚴重的孩子,分散孩子想親人的注意力,逐漸使孩子把對家長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來。對于特別難適應的孩子,允許他有較長的過渡期,與家長協商,訂出幫其過渡的方案。
老師對孩子熱情而有耐心,能幫助孩子較快融入群體,喜歡來幼兒園。
3、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以人格魅力打動幼兒。
老師每天用親切的態度、美好的笑容迎接孩子甚至擁抱孩子,會讓孩子感到親切、開心;每天用手撫摸一下孩子,會讓孩子感到溫馨、安全;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會讓孩子感到平等;用溫和的語言告訴孩子:“你是個可愛的孩子,老師喜歡你、愛你。”會讓孩子感到喜悅、幸福與陶醉......
當孩子身體不適或受傷時,老師要及時過問他、關心他、安撫他,必要時請醫生處理;當孩子想家時,老師要安慰他并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當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去批評他、指責他、甚至懲罰他,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措施,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愿意改,知道怎么改。老師把人和事分開,告訴孩子“我依舊愛你。”例如,當一個孩子因為太喜歡玩“小汽車”而去搶別人正在開著的小汽車,而且在拉扯中倆人都受傷。老師發現后立即上前分開他們,(他們當中可能有人哭泣)先檢查他們的傷處,如需涂藥則立即給他們上藥,然后待他們的情緒平靜下來時,再詢問事情的經過。問明情況后,老師擁抱被搶者,告訴他:“你維護自己的利益是對的。但當有人打你時,你要用手抓住他的手,或護著自己的臉,以免受傷。另外,如果你暫時不想給他,你就告訴他‘我再玩一會兒才給你玩。’”老師告訴搶車者:“你這樣做是錯的。以后不能這樣做。”接著引導他跟別人道歉,告訴他下次應該怎樣做。之后,告訴他:“你以后不做這樣的錯事還是好孩子,老師依舊喜歡你。”
老師以真誠的愛、實實在在的行動去打動孩子的心,肯定會換取孩子對自己的愛。師生之間有愛心靈就通,心靈通則好溝通、能互動。
二、家長工作:培養園外的幼兒管理隊伍。
1、通過一系列活動,樹立家長在家庭中教育幼兒的意識。
(1)召開家長會。
新生入園前,召開一次家長會。
先由園長向新生家長介紹幼兒園的硬件設備、軟件設施——包括師資水平、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分析幼兒入園后可能會出現的情況,說明家園配合的重要意義。再由班主任向本班家長介紹本班教師的情況;介紹小班幼兒的生活作息安排;與家長討論并確定幼兒過渡期的家園配合措施;對家長提出有關家園配和的要求,通過這次家長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概況,了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制度,思想上預知孩子將出現的狀況,知道給做哪些準備(包括思想上的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以及孩子能力上的培養)。
以后,可根據本班需要召開家長會。
(2)給家長寫信。
幼兒入園前,以老師的名譽,給家長發一封信。在信上,歡迎孩子即將入園,過一種新的生活;告訴家長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以便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家訪。
除幼兒入園前的家訪外,可根據需要再家訪。
(4)平時與家長交流。
在家長接孩子的時候,班里派一位老師站在班級門口,向來接孩子的家長匯報每個孩子在園的主要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進步和需要家長配合調教的地方。
(5)電話聯系。
當有需要時,老師、家長可以互相通電話,交流孩子的情況。達成教育共識。
(6)家長園地宣傳版。
設“周教育教學安排表”、“我真能干”等欄目。
張貼“周教育教學安排表”,可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學習內容,便于家長與孩子交流。在“我真能干”欄里張貼“幼兒行為能力評價表”、“幼兒情緒反應記錄表”等,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當天的情況,以便家長回家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或針對孩子某方面能力的弱點加以培養。
(7)幼兒口述日記。
這是一種特別有價值的聯系方式,也是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管理幼兒的手段。首先,對孩子有利:孩子在復述在園情況的過程是一個的回憶和整理思緒的過程,可逐步幫助孩子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其次,對家長有用:家長也可從中得知孩子在園的表現和老師對家長在配合教育上的具體要求,以便家長采取配合行動。同時,對老師有用:老師可以從孩子的日記中獲得教育效果的反饋,了解家長對老師的希望、意見和要求,以便老師改進工作。
(8)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包括觀看孩子半日活動的錄象和直接參與孩子的半日活動。
A家長看幼兒半日活動的錄象。
幼兒入園三周后,情緒已穩定。老師可攝下孩子進餐、上課、盥洗、戶外活動的幾組鏡頭,然后請家長觀看。家長看到孩子的在園表現,可以有針對性地在家庭中培育自己的孩子。
B直接參與孩子的半日活動。
當孩子的情緒很穩定,班級各項常規已建立,可邀請家長來幼兒園直接參與孩子的半日活動。家長親眼目睹孩子的在園表現,了解孩子在群體中優勢和劣勢,可幫助家長及時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
C做“義務教師”
家長把自己的特長奉獻給孩子們,做一次或幾次“義務教師”,可幫助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教師工作的艱辛,會更加配合幼兒園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在家長中樹立榜樣,激勵家長們做“家教專家”。
(1)教師在家長會上表揚有明顯進步的孩子及他們的家長。
在會上,教師在家長會上表揚有明顯進步的孩子及他們的家長,在家長中樹立“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榜樣。如有的孩子開始在幼兒園吃飯不會拿勺子、吃得很慢。后來,家長在家也按幼兒園的要求來要求孩子獨立吃飯。一段時間后,他的孩子在幼兒園吃飯時就很自信,吃得快,吃得多。有的家長堅持幫孩子寫“口述日記”,他的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不斷加強。——說明只要家長真正重視孩子,積極配合幼兒園工作,從細小事情做起,積極教育孩子,孩子的進步就大。只要家長肯用心,人人都可以成為“家教專家”。
(2)鼓勵家長撰寫家教經驗文章,張貼家教比較成功的家長的文章,激勵其他家長積極探討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3)召開家教經驗座談會。
先由老師推薦有經驗的家長介紹教育孩子的經驗,再讓家長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互相交流家教經驗,增強家長做“家教專家”的信心。
3、鼓勵家長自主交往,形成家長們由被動到主動協助幼兒園教育幼兒的氛圍。
老師在與家長接觸的過程中,鼓勵家長多與孩子同伴的家長建立聯系,多溝通,多交流經驗。
于是,產生了由家長組織,老師協助的“周末蓮花山親子聯宜活動”(被刊登在《深圳商報》上)、“周末筆架山親子聯宜活動”、“周末親子聯宜串門活動”和“親子生日聚會活動”等活動。家長在此類活動中,自然交流家教經驗,形成家長們由被動到主動協助幼兒園教育幼兒的氛圍。
教師對工作盡心,對孩子有“四心”,對家長用心,家園互動,終于營造了一個富有親和力的班集體;1999年的小三班,孩子人人愛上幼兒園、個個愛老師。家長活動時,老師一倡導,家長踴躍響應,人到齊,心貼近。由于班級充滿和諧,孩子們健康成長著。如原來又膽小又嬌氣的丁婧怡,現在變得落落大方、懂事、有禮、聰明、能干,頗有“將才”風度。
愛心、誠心、細心、耐心是開展工作的基礎。幼兒由“怕上”到“習慣上”再到“愛上”幼兒園,最根本的一點是在老師的組織管理下,為幼兒營造一個團結、和睦、有吸引力的集體,使幼兒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從而實現幼兒園工作的最終目標。
【如何為新生營造一個富有親和力的集體?】相關文章:
如何為干部干事業營造良好環境04-29
營造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班集體04-29
安靜如新生作文07-24
何為教育,何為學習04-27
何為意義系統?意義系統何為?04-26
打造教育的親和力05-02
網站親和力評估04-29
何為大眾?04-27
倫理何為04-26
哲學何為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