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
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使幼兒學會適應集體生活并具備初步的獨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獨生子女在幼兒園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規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筆者經過對幼兒園的常規教育方法的具體研究,認為以下幾種方法較好。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指對幼兒的良好品行和行為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鞏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兒的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但他們對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對正確的行為而獲得的正面強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來,而逐漸養成行為習慣。如:為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解決有些幼兒不愿洗手的壞毛病,老師對已經養成洗手習慣的幼兒用照相機拍照下來,然后在班級的小紅花園地里展覽。同時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向幼兒出示兩張圖片,一張圖為臟的小手,一張圖為干凈的小手,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那只小手?為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說出臟手上有細菌,吃到肚子里會生病的道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干凈手后,教師及時在班級進行表揚,從而使孩子們逐漸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二、故事引導法
故事引導法實際上也是一種榜樣教育,但這種教育方法主要是運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向幼兒介紹遵守常規的典型,啟發幼兒向文藝作品中的榜樣學習,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幼兒喜歡聽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師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載體,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如為培養幼兒愛惜糧食,教師向幼兒講述了《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組織幼兒討論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啟發幼兒愛惜糧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進餐中,扔飯菜的行為明顯減少了。為了強化教育效果,教師有時還組織幼兒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進行表演,使幼兒在游戲的模仿實踐中學習和養成良好的社會性行為品質。
三、生活體驗欣賞法
生活體驗欣賞法是指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務活動,在活動達到目的之后,組織幼兒觀賞和評價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從中欣賞規范生活的美感和進行良好的情緒體驗。當幼兒能夠正確欣賞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時,不僅會對生活常規教育要求產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夠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從而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如在“小棉被疊整齊”的自我服務教育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參觀其他班級整齊有序的床鋪,使其產生“要學習”的心理氛圍。然后要求幼兒在每天的午休起床之后自己學會整理床鋪。當幼兒通過自己的小手把棉被疊整齊,使休息室變得整潔時,教師再組織其他班級的幼兒來參觀,使幼兒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產生自豪感。這種良好的生活體驗欣賞教育對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行為鞏固法
行為鞏固法是指定期對幼兒的行為常規進行檢查和評比,使其能夠在生活常規的制約下自覺養成良好生活常規和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
在行為鞏固教育時,教師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激勵手段來促進幼兒堅持良好行為。
行為鞏固法有定期檢查、評比、值日生活動等等。定期檢查有每日的晨檢、午檢、晚檢和每周一次的周檢,在檢查中對常規行為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對常規行為較差的孩子個別幫助。評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對評比中行為表現突出的兒童在墻報上掛上小紅花,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激勵其他幼兒學習。由于幼兒年齡小,每天評比一次效果較好。如為了養成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常規要求,在值日生活動中開展了“小小檢查員”的活動,每天安排一組幼兒擔任班級的“檢查員”,讓他們檢查和評價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規表現,對幼兒的良好行為的養成作用很大。讓幼兒成為常規教育的檢查者和評價者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之,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這些方法是從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煉出來的,并經過許多幼教工作者的實驗,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和較大的推廣價值。
【如何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相關文章:
如何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05-02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11-24
怎樣對孩子進行常規教育04-29
如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05-02
如何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論文04-27
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04-27
如何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05-02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05-02
如何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04-30
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