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浐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浐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后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1957年建成博物館。
目錄 總體概述 其他信息 遺跡 遺物 收縮展開 總體概述1953年春,西安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發現彩陶,中央考古訓練班又在浐河東岸半坡村附近發現一處類似遺址的遺跡。在河岸臺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層、紅燒土層、紅燒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夾雜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錛、刀、笄、針等各種工具、用具。又在一口雙桶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積層中挖出一個完整的小型陶罐與一個完整的骨笄。隨即把遺址的這一發現報告中央文物局和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同年9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省調查發掘團對半坡遺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發掘,采用大面積揭露與分層研究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發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遺跡,發現石斧、石錛、石鋤、石鏟、石刀、陶刀、石磨盤、石杵、石鑿等735件,發現存有粟粒并儲藏東西的窯穴及大量墓葬。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圍為不規則圓形。居住區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布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有濠溝環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并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具,鏃、矛、網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現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現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發現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 2個男子和4個女子 ,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多采用甕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致豐富,有木板葬具,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遺址占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致形狀為南北稍長、東西略短的不規則橢圓形,分為大圍溝圍繞的居住區、圍溝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東的制陶區三部分。在發掘的大約100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和出土了豐富的遺跡和大量的遺物。
其他信息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在陜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1953年發現,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5次發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文化遺存包含有老官臺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等。以半坡類型豐富而典型,是遺址的主要堆積,據碳14測定并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還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大廳。 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館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8000多萬人次。
發展歷史
1952年,半坡遺址被發現。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掘5次。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半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半坡博物館被確定為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將半坡博物館評定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遺址為國務院頒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3月,半坡遺址進行回填保護。 2006年,半坡遺址重新開放。
特征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具有原始村落風格的大門裝飾,魚池中聳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遺址大廳正面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半坡遺趾”四個遒勁雋美的大字,都為半坡博物館的文化氛圍平添了一種情趣,使人們產生一種回歸自然、回歸歷史、回歸藝術的真情實感,此情此景,常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 半坡遺址分為居住、制陶、墓葬三個區,居住區是村落的主體。半坡人屬于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婦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產力,制陶、紡織、飼養家畜都由她們承擔,男人則多從事漁獵。該館現有陳列室三個,遺址大廳一個。在這里,您既能看到人類童年時代的純樸,也能尋覓到中華先祖艱辛的足跡。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館陳列的有機延伸。它以積極保護遺址為前提,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將珍貴的遺產從地下搬到地上,立體地再現人類母系氏族社會。它豐富博物館的內涵,弘揚華夏悠久文化歷史,薈萃了黃河流域史前藝術、風俗人情、民居田園的生活。它發揮了文物的優勢,集科研、考古、教學、旅游、娛樂于一體,被中外游客譽為“華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
遺址大致分為3個區,即居住區、墓葬區和制陶作坊區。居住區在聚落的中心,周圍有一條人工挖掘的寬6~8米,深5~6米的大壕溝圍繞,中間又有一條寬2米、深1.5米的小溝將居住區分為兩片,形成兩個既有聯系,又相區分的兩組布局。大壕溝外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制陶作坊窯址群。 半坡類型的房子發現46座,有圓形、方形和長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門道和居室之間都有泥土堆砌的門坎,房子中心有圓形或瓢形灶坑,周圍有1~6個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墻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經火烤以使堅固和防潮。圓形房子直徑一般在4~6米,墻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編籬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長方形房子面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達160平方米。儲藏東西的窯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間,形狀多為口小底大圓袋狀。家畜飼養圈欄兩個均作長方形。
燒制陶器的窯址
發現6座,分布集中,可分為豎穴式和橫穴式,窯室較小,直徑只有 1米左右。 其中人面魚紋彩陶盆,彩陶工藝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原始工藝藝術的主體之一。 墓葬的類型
特點
發現250座。埋葬小孩的甕棺葬73座,均在居住區內房子周圍,以缽、盆與甕或兩甕相對扣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蓋的底部有意識鑿一小孔,似為靈魂出入口。 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較豐富而精致的隨葬品。這是半坡遺址中發現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為淺豎穴墓坑,多為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向西北,也有少數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
隨葬品
隨葬品多為日常生活實用器及裝飾品等,到了晚期已有專門為死者做的明器隨葬。
遺跡房屋
半坡人的住房,從發掘的房屋遺跡來看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構筑方法,其建筑風格:門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雛形,再向屋內發展,形成了后進的“明間”;隔墻左右形成兩個“次間”,正是“一明兩暗”的形式,如若橫向觀察,又將隔室與室內分為前后兩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約160平方米的大房子,進門后,前面是活動空間,后面則分為3個小間。前面的空間是供氏族成員聚會、議事的場所;后面3個小間,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領的住所。同時,也是老人和兒童的“集體宿舍”。 《墨子·辭過》中記載:“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圣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室高足以辟濕潤,邊足以圍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古代社會中的“前朝后寢”的宮室正是源于半坡這種“前堂后室”的大房子,以大房為中心,四周圍繞眾多小房屋。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從早期的“半地穴式”發展而來的。這種靂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個房子用12根木樁支撐,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規整的柱網,初具“間”的雛形,它是我國以間架木為單位的“墻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構框架式建筑。 半坡遺址居住區占地約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為中心,中小型房屋窯穴等散布周圍,其外圍環繞一條大型壕溝。遺址發掘出房屋46座,可分為圓形和方形兩種,每種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兩類。與房子相關的遺跡還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遺址發現柱洞200余個,都屬于泥圈柱洞。灶坑共發現89個,其中42個保存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飲食用的細陶缽。
窯穴
主要用來儲藏食物和用具的窯穴,共發現200多個,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區內,和房屋交錯在一起。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較小,有多種形 狀;晚期的較大,一般為口小底大的圓形袋狀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同一時期的窯穴,一般密集成群。窯穴中往往發現有吃剩的食物或各種工具用具,有一個堆積著18厘米厚的腐朽谷殼,有的則發現有人骨架。
溝道
發掘資料表明: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防衛設施,而且規模宏大,半坡遺址居住區周圍環繞有一條全長300米、寬6~8米、深5~6米的大圍溝;溝的底部寬4米,并發現有木柱痕跡,在圍溝底部和兩旁曾設有防御之類的障礙物。類似的大圍溝在其他同時期遺址中也有發現,除防水和排水作用外,它還起著避免野獸侵擾,防止各部潔之間氏族成員因血親復仇而發生沖突的作用。 計算結果表明:半坡遺址大圍溝的總出土量為1.1萬立方米,如用三噸位的卡車,可裝載3666輛,如此艱巨的工程,卻是半坡先民6000年前用簡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的。 在居住地區的外圍,環繞一條大型防御性壕溝,平面呈南北向不規則圓形。壕溝現存長度約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寬下窄,北部一段口寬6—8米,深5—6米,靠居住區的一邊溝壁坡度較大,并且溝口比另一壁高出約l米。在溝底發現3根炭化木柱,間隔各有4米,用造不明。可能是用于汲水平臺支撐立柱?
陶窯
半坡人有了專門的制陶區,說明陶器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成為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制陶工藝也發展到一個較高水平。
墓葬
半坡氏族的墓葬共發現250座,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墓,共174座,一種是小孩墓,共76座。成人墓多位于大圍溝外北部的氏族公共墓地中,一小部分在溝外的東南部和西南部,還有兩具屈肢人骨架埋在居住區的窯 穴中。小孩墓有73座是甕棺葬,兩座無葬具,另一座是按成人葬法埋葬的,小孩和成人基本上是異地埋葬的,小孩埋在居住區房屋近旁,成人則埋在部落居址之外。
遺物出土的生產工具分別用石、骨、角、蚌、陶制成。有斧、鏟、錛、刀、石磨盤和磨棒、箭頭、魚鉤、魚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以紅色陶為主,還有紅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質有夾砂、泥質和細泥 3種。陶器器形以夾砂陶罐、泥質或細泥陶缽、盆和小口雙耳尖底瓶為主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陶器表面多飾以繩紋、錐刺紋、弦紋、指甲紋和附加堆紋等,在細泥陶器上多飾以黑色彩畫,圖案主要有人面魚、鹿、寬帶、三角以及植物紋飾,有的還把人面和魚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生動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魚紋。在缽口沿的寬帶紋上發現有22種刻劃符號,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文字的淵源之一。在許多陶器的底部發現有布紋席紋和其他編織印紋,另外還有:精美多樣的裝飾品,芥菜或白菜的碳化種子,粟的遺跡,人工飼養的豬、狗骨骼,以及各種動物骨骼、魚骨和果食等,說明半坡人過著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生活,狩獵和采集也占有一定地位。
生產工具
半坡遺址共出土石、骨、角、陶、蚌、牙等質料的各種生產工具5275件,另有陶制半成品2638件。按照工具的主要功用,可區分為三大類:家業生產工具;漁獵工具;手工業工具。此外,還有其他一類,包括因功用不明或可兼用于不同工作部門的各種工具。
生活用具
陶器: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遺址中收集的陶片在50萬片以上,超過全部出土物總數的80%,完整的和能夠復原的器皿近1000多件。從其形狀、質地和生活需要來看,可以分為飲食用器、水器、飯炊器和儲藏器等不同類別。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劃符號,計22種,100余個,可能為記事或記數用的。郭沫若則認為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其他人工制品
樂器,有陶制的口哨(或稱作陶塤)兩只,保存完整,皆為細泥捏制而成,表面光滑但不平整,灰黑色。 裝飾品發現很多,計有9類1900多件。以形狀分,有環飾、磺飾、珠飾、墜飾、方形飾、片狀飾和管狀飾等:以功用分,有發飾、耳飾、頸飾、手飾和腰飾;以材料分,則有陶、石、骨牙、蚌、玉、階殼等,其中以陶制的最多,石制、蚌制的次之,骨、牙制的較少。
動物骨骼
半坡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屬于哺乳動物的有偶蹄類:豬、牛、羊、斑鹿、麝等;食肉類:狗、狐、獾貉和貍;奇蹄類:馬;嚙齒類:竹鼠、田鼠;兔形類:兔及短尾兔。另外還有少數魚類及鳥類骨骼。 出土的骨路,無論是屬于家畜還是野生動物,都非常破碎,看來都是經人工打碎的。除了鹿角和部妥碎骨可能是作骨器使用外,其他骨似乎都是為了吃肉和吃骨髓而打碎的。
【半坡遺址】相關文章:
半坡遺址導游詞03-17
半坡遺址作文(精選13篇)12-14
陜西半坡遺址導游詞04-20
新樂遺址04-19
參觀半坡博物館05-01
參觀河姆渡遺址作文12-07
馬橋遺址簡介04-29
吉林東炮臺遺址01-09
遺址作文400字01-22
內蒙古古城遺址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