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三清山

時間:2023-04-29 17:42:52 全科知識 我要投稿

三清山

三清山

三清山(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位于歐亞板塊東南部的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結合帶的懷玉山構造快體單元內。地處懷玉山脈腹地,屬花崗巖構造侵蝕為主的中山地形。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緩。從山腳至山頂,水平距離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崗巖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崗巖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態最多樣的峰林;2373種高等植物、1728種野生動物,構成了東亞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1600余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

目錄 演化歷史 地質構造 地形地貌 水文氣候 收縮展開 演化歷史

三清山的第一次大海浸發生于14億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時三清山地區的地殼運動正處于“地槽”沉降階段,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復理式海相碎屑巖,并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物。在“晉寧運動”后,才結束了地槽式沉降歷史,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進入相對穩定的“地臺”階段。10億年前,三清山地區成為華南洋中的一個島弧,9-8.5億年前后,洋盆消失、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碰撞,三清山地區恰處于古板塊結合帶。中生代以來,陸內A型俯沖與陸內伸展奠定了地質構造和地理格架,為三清山花崗巖地質地貌的形成、生物的繁衍以及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地質環境。 約9億年前后,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碰撞對接,并成為Rodinia超大陸的組成部分,留下了珍貴的古洋殼殘跡即蛇綠混雜巖帶(9.68億年)和蘭閃石片巖(8.66±0.14億年),是古板塊對接和晉寧造山運動的重要見證。8.3~8億年前進入裂谷期,Rodinia超大陸裂解,三清山位于揚子大陸板塊與華南裂谷海盆之間的過渡帶,形成了海相磨拉石—復理石和雙峰式火山巖建造。南華紀早期,區內處于濱!懕砗5某练e環境中,以碎屑建造沉積為主;隨之“雪球事件”出現,留下了古冰川活動的遺跡—南沱組冰磧巖。 震旦紀,陸殼基本固結,氣候轉暖,冰雪消融,到了震旦紀末期,發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沒達1.6億年之久,一直延續到奧陶紀末期,沉積4000多米厚的淺海相砂頁巖和碳酸鹽巖類,并含有三葉蟲、筆石和海綿等海相古生物化石,沉積了一套淺海相泥硅質和碳酸鹽建造。經奧陶紀末期的“加里東第一幕”造山運動,三清山從此完全脫離海水環境,不再接受沉積。在距今4.4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雖發生第三次大海浸,但海水僅到達三清山東南角的邊緣部分。2億多年前,三清山結束了長期的海洋歷史,開始進入內陸發展的新階段。1.8億年前,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三清山區域內發生異常強烈的造山運動,即燕山期運動,并伴隨有大規模的酸性巖漿浸入活動,從而奠定三清山構景的地質基礎。中生代是三清山花崗巖成巖、成山的重要時期,也是花崗巖地質、花崗巖地貌、花崗巖生態的奠基時期。此后,又通過新生代的變化,才造就了現今的奇特的花崗巖景觀和獨特的生態系統。 三疊世印支運動之后,三清山及其相鄰地區為陸內地勢相對較低的復式向斜。此后,才逐漸形成今日所見的盆嶺地貌格局。 在中—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盆嶺雛形期,由于歐亞板塊與古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區內發生了強烈的燕山期陸內造山動動,隨著贛東北深斷裂的陸內俯沖作用,形成了北東向三清花崗巖基,懷玉山脈開始呈擠壓型“坳中隆”式低緩隆起,并逐漸發生弱剝蝕,兩側出現陸相盆地。當時,包括三清山在內的古歐亞大陸與古北美古大陸曾是相連的。 在晚白堊世盆嶺伸展成型期,進入喜馬拉雅期,地殼于造山后,強烈伸展,發生大規模斷塊作用。懷玉山脈急劇隆升,強烈剝蝕,花崗巖體暴露地表,估算剝蝕厚度約4000~5000m。山脈兩側作不均衡斷陷,形成紅色碎屑巖斷陷盆地,北側盆地規模較小,南側信江斷陷盆地規模大,堆積紅色碎屑巖厚度2000~3000m。山體與盆地存在巨大反差。是懷玉山脈主要的形成期。歐亞古大陸與北美古大陸開始分離。在古近紀至新近紀盆嶺緩變期,為地殼強烈伸展后的相對休眠期,山體剝蝕微弱,盆地萎縮,缺失沉積。 在第四紀盆嶺改造期,地殼作波浪狀緩慢抬升,在懷玉山脈上部和近山麓地帶的三清湖喀期特峰林都保留有3級夷平面,信江河谷形成3級階地。從懷玉山山脈、山麓至信江盆地,地殼隆升幅度依次降低。同時沿部分斷裂,發生差異升降作用。三清山受周邊所圍繞的3條正斷裂控制,再次緩慢抬升,在懷玉山脈隆起的背景下,形成“隆上隆”,成為懷玉山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三清山峰林景觀的造景時期。

地質構造

區域地層

三清山區域地層自元古宙至第四紀地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包括有中新元古界的張村群、河上鎮群、南華系、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等。 中新元古界的張村群,分布于三清山北部地帶,為洋盆島弧型蛇綠混雜巖,巖石組合有淺變質細碧巖、石英角斑巖、火山凝灰質-泥砂質濁流沉積,混雜大量蛇綠巖塊體。新元古界主要分別于三清山的北部地區,其下部為河上鎮群,以淺變質的砂巖、板巖為主夾裂谷型雙峰式火山巖(玄武巖、流紋巖),不整合于張村群之上;中部為南華系海相碎屑巖、冰磧泥礫巖夾灰巖;上部為震旦系硅質巖、碳酸鹽巖。 古生界主要分布于三清山山體周圍及周邊地區,寒武系以碳酸鹽巖為主夾泥、硅質頁巖,底部為黑色頁巖;奧陶系以頁巖為主夾瘤狀灰巖,產豐富的筆石動物化石;志留系為泥砂質碎屑巖;泥盆系為砂礫巖、石英砂巖、粉砂質頁巖,往往不整合于前泥盆系之上;石炭系與二疊系為碳酸鹽巖。中生界以侏羅系和白堊系為主。 三疊系局部分布,中下部為碳酸鹽巖與頁巖、上部為含煤碎屑巖且往往不整合于早期地層之上;侏羅系出露于三清山外圍的中生代盆地的邊緣地帶,下部為淺色砂巖、中部為雜色砂頁巖并產有硅化木化石、上部為陸相火山雜巖;白堊系分布于三清山外圍的中生代陸相盆地內,以紅色及雜色碎屑巖系為主,下部為陸相火山碎屑巖,上部產有恐龍蛋及恐龍骨骼化石。 新生界僅發育第四系,且分布局限,主要分布于溝谷凹地和平地,以沖洪積粘土、亞粘土、砂礫石層或碎石粘土層為主。

褶皺構造

分布于三清山的北西、北東部,為由南華系—志留系沉積蓋層組成的北東向侏羅山式褶皺。在區域上本期褶皺常被侏羅紀以來的地層不整合覆蓋,故推斷其應為印支期褶皺。主要有: (1)黃土嶺復式背斜:位于三清山北西部的黃土嶺一帶,屬于區域上的黃土嶺—開化復式背斜的`一部份,其軸線走向北東,褶皺向北東傾伏、向南西撒開,區內延長約15km。軸面近直立,兩翼產狀比較紊亂,北西翼產狀較陡,為300~350°∠30~75°,南東翼產狀較緩,為120~150°∠30~60°。核部地層為南華紀地層,翼部地層由震旦紀—奧陶紀地層組成。南翼出露較廣泛,常形成一些次級背向斜構造。 (2)華眉山向斜:分布于三清山的北東部,其軸線走向北東—南西向,其南西端起于懷玉山巖體旁側,北東端經源頭向區域上延伸,軸線走向67°,北西翼略陡,傾角40°~60°,南東翼較緩,傾角30°~50°。核部地層為早奧陶世印渚埠組,翼部由晚寒武世地層組成。

斷裂構造

區內斷裂構造非常發育,斷裂方向主要為北東向,其次為北北東向、北西向,從形成時間上來看,北東向斷裂最早形成,其次為北北東向,而北西向斷裂帶最晚形成。主要斷裂構造有正斷層、逆斷層等。主要斷層為楓林—紫湖鎮斷裂帶、小坑—芭蕉塢斷層、芭蕉塢—下西坑斷層,它們均以正斷層性質為,形成斷層谷并把三清山主體部分切割成了一個“三角形斷塊山”。 (1)楓林—紫湖鎮花崗巖斷層:位于三清山東南部,由數條呈北東50°~60°延伸斷層所組成,傾向南東,傾角60°。北西盤上升,南東盤下降。沿斷層見有早期剪切活動形成的劈理化帶、片理化帶和后期活動形成的斷層角礫巖帶,寬10~40m,為一多期活動斷裂,沿斷層為溝谷水系。如線狀沖溝、“膝”狀延伸的水系等。 (2)鵝公嶺—下西坑花崗巖斷層:位于三清山東—北東部,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65°~70°,其南西盤上升,北東盤下降。斷層面發育片理化花崗巖、構造角礫巖,巖石強烈硅化,礦物重結晶,見石英晶簇和瑪瑙。沿斷層形成斷層谷地貌,在其南東段還斷斷續續可見硅化帶形成的斷層崖。 (3)小坑—芭蕉塢花崗巖斷層:位于三清山北西部,走向北北東,傾向北西,傾角70°,切斷了北東向斷層,其南東東盤上升,北西西盤下降。順斷層發育構造角礫巖、硅化巖、碎裂巖。沿主斷層走向形成斷層谷地貌。

巖石構成

三清山地區巖漿巖活動較頻繁,巖漿巖分布較廣泛,其巖漿巖主要為超酸性侵入巖,即燕山晚期形成的三清山花崗巖體(屬懷玉山巖體的一部分),構成了三清山的主體。三清山花崗巖體位于三清山山體的中心部位,其平面形態呈不規則狀,在山體內出露面積約98km2。花崗巖侵入于黃土嶺復式背斜南翼的南華紀—奧陶紀地層中,呈巖基、巖株狀產出,侵入接觸界線不規則,呈波狀、港灣狀或枝叉狀,接觸面產狀傾向圍巖。內接觸帶見1~3cm寬的致密堅硬的細晶冷凝邊,巖體中殘留頂蓋常見,為淺剝蝕程度。外接觸帶具較強的熱接觸變質作用,形成寬500~2000余米的熱接觸變質暈。巖體內原生流動構造不發育,繼承性脈巖發育,主要有花崗細晶巖、偉晶巖、花崗斑巖、閃長玢巖及輝長輝綠巖脈等。巖體內常見較多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的暗色礦物相對富集閃長質包體。圍巖蝕變主要有矽卡巖化、硅化及綠泥石化等。巖體主要礦物成分為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等。 三清山花崗巖體內,常見有較多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的暗色礦物相對富集的閃長質包體。花崗雜巖體明顯受北東向斷裂構造控制,但巖體的侵入接觸界線不規則,巖體中殘留頂蓋發育,外接觸熱變質帶出露寬度較大,原生流動構造不明顯,巖石的氧化系數平均為0.47;◢弾r基中的主體侵入期巖體分為三個相帶,邊緣相為細粒似斑狀鉀長花崗巖,過渡相為中粒至中粗粒似斑狀鉀長花崗巖,中心相僅見于溝谷中為粗粒似斑鉀長花崗巖,且圍巖殘留頂蓋較多,說明巖體剝蝕程度淺。花崗巖的侵位深度估算為4000~4500m。 巖性巖相 三清山花崗巖的主期侵入體可劃分為三個相帶,即: 邊緣相:巖性為細粒(微細!撸┌郀詈谠贫L花崗巖; 過渡相:巖性為中細粒斑狀黑云鉀長花崗巖; 內部相:巖性為中粗粒斑狀黑云鉀長花崗巖。 三個相帶在平面上并未構成同心環狀形態,尤其是內部相成不規則狀分布,這是由于巖漿上侵過程中區內構造應力場變化較大、巖漿冷凝結晶的環境較動蕩,加上地殼上升后,地形切割程度和剝蝕程度的不均一性造成的。 花崗巖體內部構造 在三清山花崗巖體的內部,主要發育兩組方向的垂直節理,其一為北東—北北東走向、其二為北西走向,二者構成棋盤格式的組合方式。這些節理裂隙構造均具張—剪性特征,密度稀,強度大,延伸長,切割深,呈帶狀產出,是三清山花崗巖成景的主控改造。另外區內還發育一組近水平節理,它們共同組成的裂隙網絡,經沖刷剝蝕風化作用,形成各種造型獨特的景觀。節理的構造形跡在大多數的峰林景觀中均可見及。前者自南西往北東,整體走向具有由收斂至撒開的趨勢,在宏觀上形成似帚狀產出,發育規模較大,在空間上往往呈帶狀展布,是控制西部峰墻(西海重墻、九天長城等)和南部峽谷(福壽門、一線天等)的主要構造。后者總體走向北西向,往南東部略轉向近南北,其規模自北往南逐漸加大,且呈帶狀產出,是控制中部峰柱、南東部峰墻及部分峽谷的主要構造。另外花崗巖中還發育一組近水平節理,是造型石景的主控構造,即峰墻、峰柱等景觀經水平節理切割和風化剝蝕沖刷作用,形成各種造型獨特的景觀。

地形地貌

地貌類型

三清山的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平緩,地勢高差很大。從整體看,東坡從金沙至玉京峰,西坡從橫坦、汾水至玉京峰,恰為兩個相靠的凹球面,它們與南部的凸球面合成高聳入云、層巒疊峰的奇特地貌。東坡比西坡平緩,南坡又比東坡平緩。組成三清山主體的巖石為燕山晚期花崗巖,其中邊緣相和過渡相的花崗巖是構成三清山峰巒的主要巖石,近谷底則多為內部相的中粗粒斑狀、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因其極易風化剝蝕,故多形成稍緩地形。 地貌形態 三清山地貌基本形態可分為山地和丘陵兩種類型,其中的山地又可分為中山和低山兩個亞類,丘陵又可分為高丘和低丘兩個亞類。 成因類型 根據地貌發育的主營力,三清山地貌成因類型為構造侵蝕和流水侵蝕地貌,又可分為4種類型,即構造侵蝕中山地貌、構造侵蝕低山地貌、流水侵蝕剝蝕高丘地貌、流水侵蝕剝蝕低丘地貌。

單元區劃

地貌形態類型單元區劃 若以形態量計(比高和發布面積百分數)特征為劃分依據,可將三清山花崗巖地貌劃分為以下4種地貌區: (1)強烈中切割中山地貌區:以玉京峰為中心,從其南西的云蓋峰一直延伸至其北東的大塢頭一帶均屬此地貌區,海拔1000~1800m,1000m以上的山峰也占到山體總面積的1/3,切割深度數百米至千余米,切割程度>50%。 (2)強烈淺切割低山地貌區:鵝公嶺-王山、上橫坦—大源塢、酒盞地-上西坑等地均屬此地貌區,海拔500~1000m,切割深度100~500m,切割程度達50%。 (3)微弱淺切割高丘地貌區:分布于楓林、中坑、雙溪、汾水等地,海拔300~500m,只有少數山頭超過500m,切割深度100~200m左右,切割程度<20%。坡度較緩,溝谷短淺,呈V形,山脊東西走向,形態渾圓。 (4)微弱淺切割低丘地貌區:范圍較小,分布于地質公園南部楓林、中坑一帶,海拔200~300m,切割深度60~150m左右,切割程度<20%。溝谷短淺,丘頂形態渾圓。 地貌景觀類型單元區劃 以某一種或幾種地貌標志景觀為主體特征作為劃分依據,可將三清山劃分為4種地貌單元: (1)峰林為主體的地貌單元:包括南清園景區、玉京峰景區、萬壽園景區在內的三清山風景區中心地帶,面積約6km2,海拔一般>1000m,切割深度數百米至千余米,切割程度達50%以上。此區內以發育峰林地質遺跡為主,從玉京峰往東,其峰林地貌總體上呈階梯狀由高到低展布,峰林中的石峰形態,其石峰高度從幾十米至幾百米均有。 (2)峽谷、陡崖、(山峰)峰林組合地貌單元:主要分布于冬狗尖-馬北山-雞公石尖-揚清橋-風門-冰玉洞-上西坑一帶,海拔一般500~1000m,此區中峽谷、陡崖、峰林皆發育,以三者同時并存的面貌出現。區中峽谷走向各異,峽谷長一般1km至數公里,峽谷的平面形態有的呈直線型,有的呈彎曲狀,峽谷橫切剖面形態多呈深窄的V形,峽谷兩側巖壁一般較陡,且常見陡崖出現,陡崖高從百米至數百米均有,峰林地貌時?梢。 (3)峽谷為主的地貌單元:主要分布于下橫坦-大源塢-方塘-金沙一帶,海拔一般500~1000m以上,以發育各種走向的峽谷為主,峽谷長度從一公里1km至十幾公里均有,峽谷的平面形態有的呈直線型,有的呈彎曲狀,峽谷橫切剖面形態多呈深窄的V形,峽谷兩側巖壁一般較陡,峽谷高度從100m至數百米不等。 (4)卵礫石堆積為主的地貌單元:分布于坪溪、楓林、汾水、金沙等地,海拔低于450m,它們為典型的山間洼地,由于第四系洪沖積卵石堆積,在洼地處,屢見10~15m礫徑的大礫石,最大的礫徑達30m,磨圓度較好。如位于坪溪的“神仙趕石”就是典型的第四系卵石堆積地貌。另外,三清福地也是典型山間洼地,海拔1450m,洼地面積達百畝,其中也有第四系卵石堆積。

地貌景觀

花崗巖微地貌景觀 三清山花崗巖峰林微地貌景觀類型,主要有峰巒、峰墻、峰叢、石林、峰柱、石錐、巖壁、峽谷和造型石景等9種類型,是研究花崗巖微地貌形成演化的關鍵地區。在核心景區3780公頃的范圍內,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處,景物、景觀384余處,堪稱天下花崗巖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館。造型石景豐富奇絕,主要為構造侵蝕、沖蝕作用形成的造型石景,石蛋很少,其中“東方女神”、“巨蟒出山”兩處標志性造型景觀,為世界“絕景”。 三清山花崗巖的微地貌形態不僅千姿百態,而且其形成、演化過程中的主要階段都保存有標型特征典型、出露系統完整的遺跡。形態類型比較齊全。其中最珍稀的有6類:花崗巖峰巒、花崗巖峰墻、花崗巖峰叢、花崗巖石林、花崗巖峰柱、花崗巖石錐。 在峰巒、峰叢、峰墻、峰柱之上,由于風化剝蝕、沖蝕及不均勻崩塌和球狀風化作用,形成了一些奇巧秀美的具有一定像形意義的造型石,從成因上可進一步劃分為兩種。 一是由風化剝蝕作用形成的花崗巖造型石,數量較少,標型實例有球形石(葫蘆石)、龜形石(神龜探海)。 二是由淋蝕、沖蝕和不均勻崩塌作用形成的花崗巖造型石,如尖角石(仙人現指、仙姑曬鞋、犀牛石、鶴壽頂、蝸牛戲松)和一些具獨特形態的石景(狐貍啃雞、葛洪煉丹、貍貓待鼠、老莊論道)。 瀑布、碧潭、泉 三清山雨量豐沛,水量充足,逕流發育,瀑布極多。主要的瀑布有8條,海拔標高一般為500~1000m,主要分布于山體中下部,落差一般10~30m,寬數米至數十米。瀑布大都有“三層結構”特征,即上端有一個“石門”形的出水口,中段為懸巖瀑布主體,底部常有一個美麗的碧潭。瀑布的成因類型大體分為斷裂型和侵蝕型兩種,如八磜龍潭瀑布、玉簾瀑布、石澗瀑布、冰玉洞瀑布等。 三清山碧潭多與溪流、瀑布相連,澄清碧綠。碧潭面積多數十平方米,深達數米。碧潭的形成是內、外地質營力作用的結果,多出現在地質構造斷裂、節理的交匯部位,由地表流水作用不斷侵蝕沖刷而形成,如石鼓潭、玉女潭、五色碧玉潭等。 三清山花崗巖體由于發育有大量呈網格狀的裂隙,賦存大量的構造裂隙水。加之三清山雨水多,氣溫較低,水分蒸發慢,森林茂密,構造裂隙水的滲透作用,形成有許多季節性的下降泉。其水清質純,凜冽冰涼,味甘可口,如古丹井、瀘泉井、元泉、禹門泉等。

主要山峰

玉京峰 玉京峰位于三清山的中心,與玉虛、玉華兩峰鼎立,海拔1816.9米,為三清山第一高峰,峰頂有大巉巖突出,東側巉巖上刻有“玉京峰”三個楷書大字。頂端平坦約50平方米,中間有一刻有棋盤的方石,相傳太上老君常與眾仙在此下棋。兩側巉巖地勢空曠,上有升天臺。玉京峰東、南、西三巉巖如削。 玉虛峰 玉虛峰位于玉京峰西北,玉華峰以南,海拔1771.6米。南端狹長,地勢險要;北頭平坦,視野開闊,東南是飛仙谷,北面是黃楊谷。 玉華峰 玉華峰位于玉京峰西北,南與玉虛峰對峙,海拔1752.8米,巖壁上刻有“玉華峰”三字,峭拔秀麗。南頭巖石上有一圓井,水色棕紅,無源,長年不涸,井旁刻有“丹霞井”三字。西側隆起一方巨石,上刻“尚書悟仙臺”五字,臺下有數塊大石自然堆起一方天井。峰頂巖石壘壘,地勢險要,頂巖石上刻有“紅云”兩個楷書大字。 蓬萊三峰 蓬萊三峰位于玉京峰南面。蓬萊、方丈、瀛州三峰相聯。 錦屏峰 錦屏峰位于玉華峰西,四面懸巖平薄如墻。其頂狹長,怪石岑峨參差,遠觀如雕鏤的花邊,立面峻拔,石紋成線。錦屏峰與玉虛、玉華兩峰相對,兩峰高聳如門,錦屏峰遠居其中。錦屏巖縫上長有很多杜鵑、蒼松。 天柱峰 天柱峰位于玉虛峰西面,與錦屏峰隔壑相望。 玉筍亭立 玉筍亭立位于天柱峰南面。狀如破土而出的竹筍,兀然亭立。頂上有幾株虬松盤巖屹立。 雙劍峰 雙劍峰位于九天錦屏峰西北。兩峰相聯,合為一峰,峰頂露出兩尖,狀如兩抦寶劍之鋒。 老子峰 老子峰位于三清山西北部。峰狀如老道,無冠束發,身著寬袖道袍,俯首躬背,精神專注,看經悟道。 天門峰 天門峰位于玉京峰西北,與靈龜峰對峙,兩峰中間是少華福地三清宮的要隘天門。峰居三清宮北,海拔1568米,石壁上刻有“天梯”兩個大字。峰頂是一巨大花崗巖巖體,光潔平坦,面積有數百平方米。 靈龜峰 靈龜峰位于天門峰東面,海拔1557.8米。峰上一巖狀如靈龜而伏。東北飛崖斷壁怪石嶙嶙,西南平緩,綠樹成蔭。峰頂有潘公廟,廟座巖石上鐫有“靈龜峰”三個大字。 五門峰 五門峰與沖虛峰隔澗相望,南北對峙。巉巖迭立,險隘關口,古人在關口巖壁上分別刻有“東天門”、“南天門”、“西天門”、“北天門”、“中天門”等楷書大字,故稱五門峰。東北巖壁上有琵琶石、母子石。母子石下有眾妙千步門,是通往三清宮的第二要隘。穿過千步門,千步嶺沿峰直上,全長500余級石階。 女神峰 女神峰在三清山南側,面玉京峰,高80余米,近觀遠眺,皆形似女神,披發齊肩,雙手托著兩棵青翠古松,正襟端坐,凝神沉思。

水文氣候

氣候

三清山地處中亞熱帶,東距東海約340km,故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兼具山地氣候特征。具有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春秋漫長,冬季雪漫群峰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0.9℃,7~8月極端最高氣溫為33℃,7月平均氣溫為21.1℃,1月極端最低氣溫為-16℃,平均為-0.6℃。年平均降水量為1857.7mm,年平均蒸發量為1331.6mm,相對濕度為82%。

水文

三清山位處長江流域中游、鄱陽湖水系之一的信江源頭,地表水為溝谷溪流水系,東南面分數股順溝而下,匯入信江;西北側經樂安河流入鄱陽湖。山體上水源均來自雨水,降水順著發達的構造裂隙就近排泄于溝谷,雨季水源充足,旱季水源較貧乏,季節性變化明顯。地下水主要含于基巖裂隙中。

【三清山】相關文章:

三清山介紹11-26

三清山作文03-08

游三清山04-29

三清山游記02-20

三清山之旅05-01

游三清山05-01

三清山作文03-08

三清山作文12-25

游三清山作文12-21

三清山之旅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