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妨透過“萬花筒”欣賞孩子
“北大畢業該賺多少錢?”本身并不嚴謹的設問卻觸動了網絡的敏感神經。未名BBS上的匿名帖子給出了“月入八千”仍遭父親“惡語相向”的回答。無論個案的代表性有多大,社會上彌散著的父母“高期許”與現實“低待遇”的沖突卻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一項有目的性的人類實踐活動,教育從不會“遺世獨立”。每一個自愿選擇接受學校教育的家庭或個人,總會帶有這樣或那樣的動機。當知識無法改變弱者的命運,當畢生積蓄投入教育仍難避免被“啃老”,我們深深理解為人父母的酸楚,也深深知曉就業、薪酬之于受教育者的重要。然而,若能拂去眼前世俗的塵埃,從“萬花筒”中全方位地欣賞孩子,他們身上許多的“另一面”定會帶來鮮亮的驚喜。 在現代社會中,多元的教育評價標準,可以讓我們發現孩子們身上更多的美:或許我們的孩子沒有賺大錢,但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體魄;或許我們的孩子沒能做大官,但也在平凡的崗位上靜享一份幸福的恬淡。多元的評價標準才會帶動多元的教育動機,也才能形成更加客觀務實的教育理念。否則,從“分數”到“錢數”無休止的優劣比較將壘成孩子心頭難以承受之重。 “讀書不一定會賺大錢,上北大不見得就要做大官”的教育理念之所以難以普及,還因教育寄托了普通家庭對美好生活過多的期許。而有市場就有競爭,就有供需錯位的可能。再完善的高等教育專業設置,也不會給出薪酬回報的承諾。“萬花筒”的視角告訴我們,即便名校出身、北大畢業,孩子也可能只是在路邊鼓掌的人。 事實上,市場的評價并不止于收入報酬,社會的承認也不僅看身份地位。搞市場經濟,勞動力可以成為商品,但人才卻有其自身的社會價值。以新世紀以來的“大學生村官”群體為例,他們拋棄了城市的繁華與生活的舒適,雖然失去了高薪,卻收獲扎根基層的踏實,盡管沒有顯赫的寶馬雕車,但也在帶動鄉親們致富的共同奮斗中點燃了青春的希望。再比如支教路上獻身的女大學生趙小亭,因救人負重傷的`實習乘警李博亞,都在用年輕的血肉之軀詮釋出人生的價值。 用心良苦的父母們,不妨放下無謂的焦慮與喟嘆,以包容和鼓勵為孩子們卸下前進路上的負擔。“萬花筒”反射成像的原理并不復雜,不同角度的觀察會發現不同形態的美,而發現意識恰恰是“欣賞式教育”的前奏。欣賞而非苛責,才會更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才會更加注重人格的完善與道德的凈化,也才會更好地激發他們沉著踏實的向上潛力。【不妨透過“萬花筒”欣賞孩子】相關文章:
不妨讓孩子闖個禍05-02
不妨讓孩子“我行我素”02-11
不妨讓孩子當“小老師”05-02
孩子早餐不妨來個香蕉面包08-27
透過繪畫看待孩子們的世界05-02
跟孩子不妨聊聊你的工作 -資料01-01
孩子便秘不妨試試吃點紅薯08-27
學會欣賞孩子12-04
不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