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
一、研究背景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近年來,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已有一定的基礎,但目前大多是沿襲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學或消極心理學模式,把重點放在預防和矯正學生的各類心理問題上,其結果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各種問題的出現,也不能發展心理的積極層面,促進職高學生真正成人成才。要改變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必須打破消極心理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引入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為職業學校,我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學習的“弱勢群體”。他們入校后,心理壓力大,自卑感較重,消極情緒相當突出。我校在辦學過程中深切感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對學生的學業成績乃至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為人類的積極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核心要素。我們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與教育的終極目標考慮,把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當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實踐中,培養學生收獲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與素養。這不僅是積極心理學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個新要求,也是時代賦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新的歷史使命。 (二)主要研究概念的界定 1、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當前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以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的2000年1月《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涉足此領域的研究,現已逐漸形成了一場積極心理學運動。它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潛能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處于健康狀態的普通人,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本課題就是嘗試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去研究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是關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學,也是關于人的幸福、發展、快樂、滿意的科學。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次的積極的主觀體驗的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滿足、希望和樂觀主義、快樂和充盈,重點是對人的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強調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和樂觀地面對未來;二是個人層次的積極的個人特質的研究,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洞察力、才能與智慧等;三是群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致力于研究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系統,以培養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有職業道德。 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消極心理學的“揚棄”,在對消極心理學進行批判的同時,吸收了消極心理學的絕大多數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研究人的優點與價值,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潛力與創造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幫助人們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貓生活的方法與途徑。 由上述對積極心理學的介紹可以看出,積極心理學展示了一種新的理念,即積極心理理念。這種理念將心理學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積極品質和挖掘人的潛力上,無疑是心理學史上的一項重要突破,勢必會對心理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即,使我們的心理教育也轉向積極方面,進行積極心理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體現某種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標定向、促進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發揮的操作思路。它的確立,要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育對象的特點而定,是基于培養目標的要求而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模式的確立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校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依據,以積極的心理機能為培養目標,以積極的心理品質為研究內容,以積極的心理體驗為主要方法,以積極的解釋為關鍵所在,以學生的幸福感為奮斗方向,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的、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研究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的出現,必然對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產生影響。積極心理學對人性有著更科學的理解與認識,它關注人們幸福的獲得、潛能的發揮,致力于建構一個積極的組織與社會,體現出了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思考,流露出了濃厚的人文關懷,散發出了強烈的時代氣息。這種思想必將拓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視野,促使他們把積極心理學的思想、理論與自己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努力建構更加科學的、人性的、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一,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2002年,教育部下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筆者認為,在傳統消極心理學取向背景下,《綱要》中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而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要激發青少年內在的激情,幫助他們發展綜合的技能,承擔起生活的責任,成為有社會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不難看出,這一目標與《綱要》中的目標是一致的。 第二,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積極心理學強調從積極的層面來研究與探討心理健康問題,認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更注重培養人們的積極心理品質,而不僅僅是消極的心理疾病的預防矯正。從這個意義上說,積極心理學的這種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也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體關系 積極心理學認為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成長中的、發展中的個體,而不是教育與被教育的對立關系。教師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理,也要以積極的心理看待發展中的學生,重視學生個體自我成長的經驗,多使用平等的、積極的詞匯,鼓勵學生發展信任、分享和提出發揮人類潛能建議的積極健康品質。 第四,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強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廣泛干預的作用,尤其是幫助教師發展和運用自己的積極心理學,使教師在課堂中鼓勵和利用積極心理學,幫助發展學生之間的積極心理。這樣就形成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種互動多維的交叉網絡,也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融合到各學科教育中。教師在課堂中實施積極心理學,可以提供預防問題行為發生的有效的課堂環境,運用更適合的行為原則,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快樂、興趣、挑戰性,干預的關注點在學生體驗主觀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建構積極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滿意度,而且通過學校的氣氛和組織,課堂結構、目標和練習以及同伴和家長的支持等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成果 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校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依據,以積極的心理機能為培養目標,以積極的心理品質為研究內容,以積極的心理體驗為主要方法,以積極的解釋為關鍵所在,以學生的幸福感為奮斗方向,構建以學校分管領導為統領,以專業心理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以學科教師為生力軍,以家長為后援,以正向校園文化、社會環境和媒體宣傳為積極氛圍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立體式的、系統網絡。 (一)多元化、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復雜,來源于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學生的學校環境、班級環境也包括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因此,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應首先樹立一種整體的教育觀念,逐步形成由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為此,我們提出了構建“四全三多”的多元化、立體式的、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四全”是指全方位、全過程、全面滲透、全員參與;“三多”是指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 1、全方位,即借助學校、家庭、社區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于開放式的大教育環境中,通過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以及指導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學校教育在學生發展中占有關鍵地位,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具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借助學校、家庭、社會力量全方位的推進,使各個教育要素得到有機結合,尊重學生人格發展的整體性。 2、全面,即促進學生的心理全面發展。 “全面”包含二層意思: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應面向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掌握身心健康基本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完善人格,能夠積極開發自我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因此,我們將“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發展性和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并嘗試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工作。 另一方面,全面性還強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全面性。為了全面促進師生的心理發展,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將學習輔導、生活輔導、行為輔導、成長性輔導、生涯發展輔導這五個方面的輔導確定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 3、全員,即包括全體教師、學生和家長。它是以專業心理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以學科教師為生力軍,以家長為后援,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靠一個人或是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良好的學校環境和氛圍。在這其中,既包括校長的重視和支持,更需要全體教師和員工的積極參與。為了實現全員參與,我們以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師的C證培訓為切入點,以組建隊伍為突破口,逐漸形成一個有機運作的系統:由主管校長負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小組,逐步形成以專業心理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以學科教師為生力軍,以家長為后援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共同創設適合學生成長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4、多渠道,即面向學生、教師、家長等群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通過測試、訪談等方法發現更多的學生心理問題來源于教師和家長。如果簡單地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歸結為面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在學校教育的某一途徑、某一時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又會出現片面化傾向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難以顯著,也難以持久。 另一方面,積極心理學認為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成長中的、發展中的個體,而不是教育與被教育的對立關系。教師也需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理,也要學習以積極的心理看待發展中的學生,重視學生個體自我成長的經驗,多使用平等的、積極的詞匯,鼓勵學生發展信任、分享和提出發揮人類潛能建議的積極健康品質。 因此,我們在研究中從三個不同渠道,將學生、教師、家長等群體共同作為工作研究的對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5、多層次,即面對不同需求,確立不同目標,選擇不同內容,解決不同問題,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實踐中,我們的“多層次”體現不同的教育對象上,面對不同年齡、不同問題、不同特點的學生,確立不同層次的研究目標,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活動;面對不同層次的教師和家長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以達到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的目標。 6、多形式,即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發展。因此,我們嘗試面對全體和個別學生開展班級心理輔導、學科滲透、個別輔導等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多元化、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實施 1、以學校分管領導為統領 課題實施中我們發現,構建多元、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就要以學校分管領導為統領,實現管理的立體化。我校在課題研究的推動下,逐步完善組織機構,進行分層管理,以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立體模式的構建。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多元化 在課題實施中,為保證更好地構建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立體模式,我校不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保證工作全面、順利進行。 (1) 以班級為核心 由于學校的工作及學生的學習都是圍繞班級開展的,班級是學生心理教育最好的場所,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直接管理者,不僅要承擔本班的教學任務,還要負責班級管理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每天都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最了解,理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學生的心理輔導員的角色。因此,我們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班級管理相結合,形成以“班級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使每位班主任老師學會用心理輔導的方法與學生溝通交流,解決學生的一般心理困惑;學會用團體輔導的策略和方法在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有關學習、生活、行為、成長性和生涯發展等方面的心理輔導。 (2) 以正向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陣地 營造正向校園文化氛圍,是培養中職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可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為學生提供求知、社會交往、認識社會、服務社會、娛樂和健身的機會,使學生的業余生活過得充實、豐富、有意義。在健康、積極、優美的校園文化生活中滿足需求,增長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培養他們的積極心理品質。 第一,“陽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自信 自信是促使人實現個性和才能全面發展的前提,是成功的起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標志。自信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由此可使人進入良性發展循環:自信→開發潛能、促進成功→更自信→更成功。學生擁有自信是成長的關鍵。學校把學生自信心培育作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我校引導學生自發組建了學生社團24個,內容從文化學習、專業技能培養,到禮儀訓練、體育鍛煉、布藝禮品制作、創業實踐等,涉及學生校園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團委專門成立了學生會社團部,還為各社團聘請了指導老師,并在活動時間、活動場地、活動器材、活動經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學生通過這些活動飛揚他們的青春,展示他們的才華,促進了個性發展,實現了精神成長,使心理健康教育于“無聲”之中。其中“陽光心靈”社團,以“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消除心理隱患”為目標,以“助人自助,快樂成長”為宗旨,創辦“陽光心理”小報,招募和培訓“陽光天使”給同學提供朋輩輔導,舉辦心理講座,團體輔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成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 繽紛多彩實踐活動。學校每年五月以“文化”、“青春”、“才藝”為主題開展“我型我秀”才藝展示活動,每年舉辦的技能文化節、讀書節、藝術節、陽光體育節等,富有個性、充滿文化氣息,使心理健康教育猶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也使學生在實踐中找到了自信,提高了能力。 第二,“感恩”系列活動,建立良好支持 感恩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和人格特質,有助于構建個體持續的幸福感資源,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有益于社會的穩定和諧。研究表明,處于感恩心境的人,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水平、樂觀水平,較多的利他行為,對他人的幫助的感激和社會支持,即感恩有助于在人際關系中建立信任感,可以建立并維持個體的社會支持資源。 “愛他,就把他感動到哭”,感恩教師系列活動。提升師生的幸福感從改變師生對彼此的態度入手,讓學生體會教師工作的辛勞和教師無私的奉獻精神,使得學生懂得感恩;讓教師看到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體會學生對他們的尊重、理解和感謝,使教師更理解學生。我們的具體做法是:(1)制作心意卡;(2)開展以“感恩教師”為主題的班會;(3)給教師送一份祝福。通過這些活動,尤其是主題班會的開展,學生更深一步地了解到教師工作的辛苦以及教師的奉獻精神,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同時通過班會,同學們以感恩老師的真摯情感,以自己創作的詩歌、散文、美好祝詞、賀卡和VCD光盤等多種方式,充分表達感激老師的育人之恩,給予教師情感性支持,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減輕教師情緒上的疲倦感。這個活動也增加師生交流的時間和機會,提高師生溝通的質量,使學生和教師都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提升師生的成就感。這個活動被市教育工會評選為2007年“感動校園十件實事”,并在2007年慶祝第二十三個教師節暨先進表彰會上,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示了這次活動,得到教育局領導和專家的肯定。 “愛要大聲說出來”,感恩父母系列活動。干預親子溝通,是改善親子關系的好方法。通過感恩父母系列活動,學生真正體會了家庭的親情和溫情,在學生中樹立感恩父母的思想意識,弘揚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讓家長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體會孩子對他們的尊重、理解和感謝,使家長更理解孩子;同時也是搭建學生與家長、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我們通過“五個一,溫暖你”系列活動進行: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深深的擁抱、一個放飛的心愿、一份暖暖的祝福、一張開心的照片。通過這些活動增加了親子交流的時間和機會,提高親子溝通的質量,使家長和孩子都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 第三,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動,體驗成長快樂 游戲是青少年生命的需要,游戲伴隨著他們的成長,更重要的是游戲方式適合21世紀的學習方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成長是要有生理需要和歸屬感的需要,而學生團體心理游戲恰巧能滿足這些需要,它為青少年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們在其中自發地合作,獲得健康的自我發展。實踐也表明,學生團體心理游戲有著很多積極的教育功能,如愉悅身心、鍛煉身體、加深人際溝通、加深相互認識、培養團隊合作、培養創造力、自我展示與肯定、發展各種技能等。 我校自2006年開始每年都開展一些學生團體心理游戲,并由此發展出學校的心理健康活動周系列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時間心理健康活動周主題心理游戲主題和內容2006年認識自我,體驗快樂;發展自我,開創幸福1、展示班徽、班旗、班歌和口號; 2、“蠶寶寶”游戲比賽。 2007年 關愛自我,快樂成長 主題:讓心跟愛一起走內容:第一環節:“喊響校訓”(校訓展示)第二環節:“感恩的心”(手語歌)第三環節:“舞動蛟龍”(心理游戲)第四環節:青春節拍(校園集體舞) 2008年 和諧校園,陽光心靈 主題:我們是一家人內容:第一環節:校訓指引(校訓展示)第二環節:我和你,心連心(手語歌)第三環節:同心協力(心理游戲)第四環節:歡樂校園(校園集體舞) 2009年愛自己,愛他人 內容:一、熱身游戲:“雨點變奏曲”二、游戲:快樂大轉盤三、游戲:舞動蛟龍四、游戲:同舟共濟2010年 關愛心靈,閃亮自我主題:我體驗、我成長、我快樂一、熱身游戲:你喜歡我嗎二、游戲:快樂大轉盤三、游戲:快樂隨心變 四、游戲:快樂校園 (3)多種渠道推動 第一,師資培訓。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內容、不同目的的教師培訓,加強師資力量、提高教師水平、培養教師能力、建設教師隊伍。我校組織有面向全體班主任的浙江省心理教師C證普及培訓,有面向年青教師的“希望杯”校本培訓,有面向不同年級班主任的心理工作坊培訓,通過這些培訓,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很大提升。 第二, 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們工作系統中的重中之重。近三年來,我校心理方面先后有市職教立項課題《中職教師支持系統的研究》、市級課題《高中問題學生聯合會診和綜合干預研究》以及作為市職教立項的本課題。通過幾年的課題研究,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迅速。 第三,普及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離不開理論、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從教師、學生、家長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心理健康理論與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如,面向不同年齡層次女教工的系列心理保健活動,面向學生的《陽光心靈》小報,面向家長的《陽光心語》短信服務等。 第四,活動推進。學校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在普及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理論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學生、家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正向校園文化和積極心理氛圍。如我校已連續5年進行的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動,“我行我秀”學生才藝展示活動,陽光體育活動等。在活動中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途徑,全方位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 心理輔導。心理輔導的主要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家長進行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心理輔導;面向個別教師、學生、家長的進行心理咨詢,通過建立心理檔案、個別咨詢、小團體輔導等形式進行系統、規范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正確面對自我,從而樂觀、進取地面對生活。 通過本課題研究,這五大途徑不斷地豐富、延伸、拓展,帶來了廣大師生、家長對積極心理觀念上的更新和學校心理工作的長足進步,有力地推進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思考與展望 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來關注,教師、學生、家長的心理問題有很多綜合因素,僅僅靠課題研究還不能解決問題,需要行政部門、人事部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2、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系統性、規劃性、針對性還有待提高。學校各方面協調統一、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的意識還需要加強。 學校的各方面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仍是我們研究和關注的重點與焦點,我們將繼續、深入地進行研究。 教師的心理健康值得關注,我們雖然嘗試做了一些維護、干預研究,但還有很多途徑有待于我們去研究。 構建一個多元、立體的、科學、規范、有效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多種途徑面向教師、學生、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的研究還存在著許多限制和不足,我們會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05-06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04-29
構建小學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04-27
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構建04-28
積極心理學下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05-02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幸福教育心得04-26
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及成效報告04-29
文化視野下的物理教育理念04-30
構建和諧校園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