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現實人生看品格教育
孩子的道德修養,可以看成建立個人品牌的投資。這別人搶不走的隨身資產,將會讓孩子終身受用。很多人似乎認定,待人處世,如果一天到晚摸著良心,一板一眼地遵循道德原則,必然要吃虧。就算不吃虧,太過講究道德,對功成名就,也沒有什么幫助。
"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在童年時,長輩時不時會在我們這些孩子面前,有意無意地說這一類政治不甚正確的話。看來是怕我們將來要吃虧,是一種無奈的提示。
持有這樣看法的人相當普遍,甚至可說是深入民心。但是,敢于坦然承認的,為數不多。大多數人自覺意識不足,看不到自己,他們不但會極力否認,還會指責你侮辱了他們。但是只要仔細"觀其行",就可以看到,這些深植其潛意識中的功利信念,才是他們現實生活真正的運作原則,而不是他們厲聲疾呼的那一套。這種言行不一的情況,往往是在意識層之下操作的,連當事人本身都不太清楚,或者是渾渾噩噩的,不愿面對。
最近教育部長王瑞杰宣布,教育部將推出新的品格與公民教育課程。這項宣布在工學院一個論壇引起激烈的討論。有學生問部長,該如何避免這個新課程變成又一個徒有其表,不受重視的科目。另一位學生則指出,品格教育要成功,除了學校,周圍的成人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家長所作所為和學校灌輸的價值觀完全相反,那么學校再努力也徒然。童言無忌,穿上新衣的國王,原形畢露。
在這個功利社會,道德教育如果要不成為另一個成效曖昧的教課項目,民眾必須打從心底,清楚地認識到道德對個人的利益與價值。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道德行為,是一種自我犧牲的利他行為。一個人遵循道德,是因為上帝要他這么做、是社會的要求、先賢的教誨、長輩的期待,有點像一種終身的國民服役。他們沒有看到的是,其實,修養道德的最大受益者,不是他人,正是自己。因為,道德涵養不但是一項個人的資產,同時也是一條通往幸福人生的途徑。
資產有很多形式,歸根究底,就是錢財。如果說道德有"價",很多人也許不相信。這也難怪,因為從無色無臭的精神價值,轉變成為花花綠綠的鈔票,需要一段過程與時間。不過,其實也不難說明,因為其中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關鍵字眼--信譽。道德涵養的現實價值
說到品牌信譽,其商業價值不辯自明。例如,買日用電器時,我們常常愿意多付一點錢,去買價格較高但聲譽良好的牌子。在買藥材時,我們寧可多花一點時間金錢,也要到可靠的老字號藥材店去買。看醫生更不必說了,我們往往愿意付多達幾倍的費用去延請名醫。
道理雖然這么簡單,可是還有不少人相信,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兩手奸詐伎倆,就很難在現實社會成功致富。仿佛個人的商場價值和其他商品不一樣,不會受到其社會信譽的影響。其實,只要有點社會經驗,就可以看到個人的信譽對其商場價值的影響,比起一般商品,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論在雇傭市場或與他人交易,個人的信譽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大多數雇主都不會重用一個不可靠的雇員,更少有人愿意和奸商做生意。
斯蒂芬·科維(Stephen Covey)是西方最有影響力的"個人成功學"專家之一,連克林頓都曾向他討教過。他的整個實踐理論,就是圍繞在"信"這個主題--如何鍛煉修身,取信于人。
其實,我們也不必等到西方學者來提醒,"誠信"本來就是我們老一輩生意人馳騁商場的首要信條。豐隆集團創業人郭芳楓年輕時,每年為老板賺錢在百萬以上。他潔身自愛,誠實守信,深得老板的信任,廣受同業的尊敬。后來,當他自己出來做生意時,身上僅有區區7000元。不過,他早年在新馬商場上建立的信譽,其啇業價值絕對遠遠超過那7000元。得道多助,他的生意興旺,不到50年,已名列亞洲10大首富。我們的先輩,深明誠信的重要。以前的生意人,為了保持"牙齒當金使"的聲譽,忍痛承受巨額虧損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孩子的道德修養,可以看成建立個人品牌的投資。這別人搶不走的隨身資產,將會讓孩子終身受用。至于那些"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奸奸狡狡,日煲夜炒"之類的話,就不要再說了,因為在新加坡,那些搞到要乞食的,一般是因為他們沒有求生的技能,而不是因為品格高尚。
道德修養對個人的助益,不僅如此而己。更重要的,它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不二途徑。
研究數據顯示,金錢確實能買到快樂。個人的幸福感往往與收入水平有關。不過,財富的作用有限,當收入達到某個水平時,它對快樂的影響就會開始遞減。至于那轉折點在哪里,則因國家而不同(美國是每年7萬5000美元)。有趣的是,收入水平不高的印度人,其快樂水平遠高于收入居世界前列的日本人。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值得三思的是,東西方的智慧傳統,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真正的幸褔,建基于美德與完善的品格。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阿里斯多德認為,只有通過美德的培養,才能實現真正的人生幸福。當釋迦牟尼被問及為什么要修煉道德時,他說是為了悟道。換言之,前往極樂境界的途徑,是道德品格。
現代的科學研究也印證了這個道理。馬斯洛(Maslow)晩年著專書,說明人格修養與快樂的關系。他觀察到,日常"頂峯體驗"(Peak Experience)的出現,是成熟人格的指數。這些道理,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體驗印證。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教授建議,我們可以試驗"做好事":到養老院幫忙、幫朋友的孩子補習、或代年老的鄰居采購日用品等等。只要一星期做五件,就可以看到可測量出的快樂效果。
道德修養,對個人的助益當然不止以上說的這些。椐說,一過了40歲,人就必須為自己的相貌負責。這點實在值得留意,因為一不小心,等到內心的奸詐惡毒都深深刻在臉上時,不管怎么昂貴的化妝品,都掩蓋不了。
【從現實人生看品格教育】相關文章:
品格教育的心得體會05-16
現實人生最現實的說說06-09
品格的作文08-07
人生很現實的說說02-26
人生現實的經典說說03-19
人生現實的句子01-09
梅花的品格資料11-14
集體的品格作文07-27
王安石的品格作文07-07
關于品格的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