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為幼兒提供創造的環境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科技競爭的實質歸根結底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中國要想在世界高科技的挑戰中崛起,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領先,就必須把人才的培養放在首位,特別是人的創造力的培養。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要培養出有創造能力的人才并非朝夕之事。因此,我們的學前教育就承擔著啟蒙的作用,是人才培養基礎的基礎。
很多人都認為3~6歲的孩子會做什么,和創造怎么掛上鉤?其實,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據科學研究結果表明,2歲幼兒的腦體積為成人的四分之三,到4歲時,已與成人的腦接近了。可見,這些孩子并不像大人想象得那么簡單,也有一些人也承認幼兒很棒,可一提到創造就望而生畏,連眾多成年人都不敢過問的事,孩子能行嗎?“行。”創造學專家奧斯本說“人人都有創造力”。請看下面幾個例子:有人把鉛筆和橡皮粘在一起,發明了帶橡皮的鉛筆;有人把打火機和驗鈔機連在一起,發明了帶驗鈔功能的打火機;有人在鞋子底安裝上輪子,發明了旱冰鞋,等等。故發明創造并非那么神秘、高不可攀,事實證明:我們身邊時時有發明、時時有創造。那么,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創造的環境。而創設這樣的環境,我認為可以這樣做:
一、讓孩子敢想
幼兒教育屬于特殊教育,由于幼兒年齡偏小,過大的壓力往往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給幼兒想象的空間。古人云“多思多思,多多思,思中智來。”所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幼兒是天生的創造者,作為父母,你是否已注意到,孩子頑皮、貪玩,他似乎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一個小洞,一塊石頭,一盞燈,一把勺子,他們都可能看上很長時間。而你可能會去阻止他,可是,有時正因為這樣,你會失去培養幼兒創造意識的良機。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經常自嘆不如這些孩子。有一次,吃過中午飯,我牽著兩歲的兒子去上街,當走到公園門口時,兒子突然問我:“媽媽,哪里來的白孔雀?”我看了半天也沒看見,對他說:“哪里有?沒有,快走,天要下雨了!”我一直不知兒子說的孔雀指何物。事隔不久,晚飯后,我和丈夫帶著兒子去逛街,兒子又問同一問題,我和丈夫找了好久,才發現原來兒子指的'孔雀是彎脖子的街燈。我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了,因為孩子在看和想的過程中,往往會編故事、兒歌等等,而我差點剝奪了孩子創造的權力。
另有一次是下雪天,我背著孩子從外婆家回去,走到秀山旁,突然聽見兒子說:“媽媽,‘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就是在這里了!”我吃驚不已,因為我們從未給兒子講過這些,他看見這里為春節而設的景致竟有感而發,而且準確之至。
由此可見,讓孩子大膽去想,這對于訓練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都大有益處。
二、讓孩子敢做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太多的禁令會扼殺幼兒的創造力,特別是在玩的時候,幼兒一般比較愉快,此時他的思維也會特別敏捷。可我們有些教師往往會按常規玩法去左右孩子的行動,我認為這樣做不僅限制了孩子的活動,也限制了他的思維,換個玩法,讓他們自己玩,效果會大不一樣。
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一次,我帶孩子去大型玩具室玩,玩了一會,我聽到大聲的爭吵聲,很生氣,便過去問是怎么回事,一個孩子理直氣壯地對我說:“老師,剛才我給她(李艷)洗頭時不小心洗發水流進她眼睛了,她就把我的盆踢翻,水全沒了。”我聽了弄不懂是怎么回事,這玩具室里根本沒有盆,哪里來的水。但她告訴我:“老師,你看看,我的皮鞋全濕了。”我忙拿紙去幫她擦,這下孩子全笑了。原來鞋子根本沒濕,孩子是在大膽創設一個理發室,所有的情節都是他們想象出來的。我“受騙了”,罰他們幫我理發,這下我才明白,他們把搖馬當椅子,保齡球為梳子,小船為吹風機等等。幾個理發師開始工作,一切是那么井井有條。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由幼兒自由組合,其中有了角色分配、結構游戲等,這種創造性游戲的開展不僅使幼兒的雙手靈活起來,而且觀察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訓練。
有一個與之相反的例子:有一位上美術的老師,她讓孩子自由作畫,她說這是她具有創造性的設計,要求只有一個,畫中必須有太陽。有位孩子畫了一幅春游圖,可當一切畫好后,孩子發現,什么都畫了,就是少了太陽,于是他在畫的左上角畫了一個黑色的太陽。當老師來收作業時,批評了這個孩子:“太陽的光哪里有黑色?太離譜了!”還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說他是個“白癡”。當這位老師給我們講了這件事,我很好奇,私下去看了那個孩子的畫,我問他:“你為什么要用黑顏色?”孩子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他以為又要挨教訓了,他小聲說:“因為那天我戴著墨鏡。”天哪,當我看畫時,上面的孩子并沒戴眼鏡,可孩子告訴我:“畫上的孩子是別的小朋友,不是我。”我驚嘆不已,三、四歲的小孩竟有如此的想象力。試想,我們哪一位成年人會在油畫上畫黑色的太陽?可正因他與眾不同,有不尋常的想象力、敢為常人所不為,竟被視為“白癡”。由此我想到很多發明創造不正是這樣的“白癡”所為嗎?
三、讓孩子敢說
孩子的嘴是閑不住的。當今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引導孩子去尋找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獲取知識。首先要啟發學生會問,然后才是啟發他們去找答案。正如外國一個哲學家所言: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有價值。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
我們的孩子總喜歡不停地問這問那,甚至問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我帶小班時,有一次一位幼兒跑來問我:“Miss Bao(我教他們英語,孩子們這樣叫我),我可以和你結婚嗎?”我非常吃驚,我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我問他:“你為什么要和老師結婚呢?”他告訴我說:“我媽媽說的,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結了婚,就可以天天在一起,小宏想和Miss Bao天天在一起,小宏要和Miss Bao結婚!”這下我明白了,我說:“小宏,我們是好朋友,不結婚也可以天天在一起,你愿意天天和我做朋友嗎?”“愿意。”
新《綱要》第三部分第九條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但現實中,有部分教師卻常常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反對者、禁止者。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在重重禁令下,孩子漸漸養成不敢開口的習慣,這對其語言和思維的發展都極其不利。有經驗的老師可不是這樣。有一位老師上自然課時,她抬了一盆花給幼兒欣賞,忽然有個幼兒問:“老師,花為什么會開?”老師沒正面回答,而是把問題反饋給幼兒,這下課堂活了起來,有的說:“花兒的衣服很漂亮,它要讓小朋友們看見。”有的說:“花兒和我是朋友,我來了,花開了。”有的說:“花兒想媽媽了,她出來看看媽媽回來了沒有。”還有的說:“花兒睡醒了。”由此一來,孩子們活躍了起來,各種具有象征性的答案從他們的小嘴里說了出來。在這樣自由自在的討論中,幼兒大膽想象,開動腦筋,無疑對創造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四、讓孩子敢動
呆板的、一成不變的空間,或是危險的空間,無疑是對幼兒創造力的扼殺,教師應該給幼兒一個敢動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沒有不安全因素,它可以讓家長放心,讓孩子開心。這樣的空間可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室內環境
教室的空間是很難改變,大小是變不了的,什么形狀也變不了,可室內環境卻又不能不變。我們幼兒園里每年換一次教室,小班進入中班,就搬到中班教室,中班進入大班就搬到大班教室,如此循環。另外,每個學期開學前的預備周,教師就要重新裝飾教室,這樣一來,一年幼兒至少會有兩次全新的感覺,當然這還不夠,我們的教師還得利用生物角、識字角、英語角等使教室內環境變化無窮。不這樣做也行,教師還可以利用桌子的擺放,例如:方形變圓形,或讓幼兒動起來,即動靜結合等方式使有限的空間變化無窮,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智力。
我上英語課時,剛上課時孩子是坐著,上了一會兒,孩子都站了起來,再過一會,孩子全都離開了座位,在那里手舞足蹈。有一次,被值周老師看見就問:“你們班沒上課嗎?怎么亂成這樣?”但當他停足觀看片刻后就笑著走開了。我想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環境里度過幸福的幼年時代。
(二)室外環境
相對教室環境而言,室外環境可算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室外環境指的是教室以外的一切空間。正因為室內環境極其有限,所以室外環境就顯得極其可貴。幼兒應該擁有一個自由的充滿生命力的室外環境。一片草地,幾朵白云,一片樹林,幾只小鳥,無一不充滿生命的靈動,孩子需要它們。
有一次體育課上,我帶孩子到后園的草地上去玩游戲,一個玩了幾代人的極其普通的游戲──老鷹抓小雞,竟也讓孩子臉上時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玩了片刻孩子們都累了,我讓他們自由活動,大多孩子都靜了下來,有的坐在草地上,有的干脆躺下。“老師快跑,大恐龍來了!”一個孩子突然叫了起來,大家都齊刷刷地把頭轉向這個孩子,接著又將視線拉向了天空,什么也沒出現。原來這個小朋友躺著休息時,發現天上有一團云,樣子像恐龍,于是發生了剛才的一幕。接著孩子們開始了關于云的辯論,無一不顯示出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試想,如果孩子一天面對的只是老師和四塊墻壁、一塊天花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何而來?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園內飼養角、菜地等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有一次,我帶我班孩子去菜地,大家興致很高,孩子提出多種多樣的問題,菜從哪里長出來?為什么會生蟲?吃菜有什么好處?有的小朋友談到家里的人是種田的,接著談到糧食問題上。從活動中,孩子們學到了知識,知道了糧食從何而來,繼而明白勞動的光榮和珍惜糧食等,有位哲人說過,所有的教育都是糧食教育,所有的知識都和糧食有關。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正如陳鶴琴先生所指出的:“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主要源泉。”在保護想象力、創造力的基礎上,教師和家長還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以及廣闊的空間,鼓勵他們利用自己已有經驗去探索,培養幼兒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從而讓創造從日常生活中來,讓“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幼兒園任重而道遠,我們的幼兒園教師擔負著給幼兒提供一個創造的環境的重任。讓我們結合《綱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原則,培養出一代充滿創造力的新人吧!
【為何為幼兒提供創造的環境】相關文章:
關于中考考前如何為考生提高營養02-21
能有效為心理減壓的方式02-21
父母怎樣為孩子找到朋友02-21
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方法02-21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02-21
幼兒園春季的溫馨提示02-21
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02-19
要如何對待幼兒的錯誤行為02-21
為你亮起一盞燈作文02-21
怎樣給孩子選幼兒園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