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摘要:合作是指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兩人或多人、兩個集體或多個集體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務的行為。學會合作是幼兒進入社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基本途徑。
近日發生在我們班級的一件事情,讓我的內心很不平靜。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早上幼兒入園后,我拿出班級里的積木玩具發給幼兒玩。孩子一下子興奮起來了,這可是他們很喜歡的。孩子們有的坐著,有的站著,玩起了積木,插、接、擺……真是不亦樂乎。可是當我巡視了一圈之后,發現了問題:班里小朋友多,不可能每人一套積木的,一個孩子只能領到幾塊,雖然可以插一插、擺一擺,但是要想做成哪怕是很簡單的一些造型,積木還是不夠的。盡管這樣,卻沒有一個孩子去找小伙伴兒商量,將他們的積木放在一起,共同合作,來創造出喜歡的造型。我動員幾個平時看起來開朗一些的孩子,去找一找其他的孩子商量一下,把大家的積木放在一起,大家在一起玩,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沒有幾個愿意去這樣做。于是,孩子們就這樣,自己擺了拆,拆了再擺,各玩各的……
后來,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好多次。其實仔細想想,這種現象的存在并不奇怪。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為中心,想怎樣就怎樣。每個孩子都有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的玩具,如遙控車、變形金剛、布娃娃等。只要他們樂意,可以隨心所欲地玩,玩夠了玩具,他們會看電視,看動畫片,再不行就上網。總之,孩子與別人的交流越來越少,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合作技能的鍛煉嚴重匱乏,合作能力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幼兒教師,怎樣才能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來幫助孩子們提高合作能力呢?我思索著這個問題,尋找著看上去可行的方法,并嘗試著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不少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對促進孩子合作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合作的欲望
作為幼兒教師,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首先要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欲望,使他們有合作的需要。而設計一些幼兒都喜愛的、必須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動,有利于幫助孩子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鍛煉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帕頓自1932年首先從合作程度探討了兒童游戲的發展,她的兒童游戲理論揭示了兒童游戲行為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她根據兒童在活動中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參與程度,把游戲行為分為六種水平:無所用心的行為,獨自游戲,旁觀行為,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協同游戲。根據帕頓的研究,4、5歲時聯合游戲和協同游戲占主導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游戲對于培養4、5歲左右兒童的合作能力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平時的活動中我們為孩子準備了不少孩子們既很喜歡而且又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如坐傳球 (準備:將椅子擺成一列,大球一個。玩法:幼兒縱排坐在椅子上,由第一名幼兒開始,雙手抱球從頭頂向后傳。傳給最后一名幼兒后,再由后向前傳回來。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抬花轎(準備:小轎子,小擔架,十把椅子兩兩相對、間距相等擺好。玩法:幼兒兩人一組抬著轎子從椅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注意保持轎子的平衡,轎子用擔架代替),大力士(準備:袋中裝適量重物,幼兒可搬、可扛,兩兩或者幾個人合作,將重物運到指定的地方),太陽傘(準備:幼兒每人抓住布邊,同時將布從上往下拉,圓布拱起變成太陽傘。師生同時說:“大花布變一變,一、二、三,嘩!變成美麗的太陽傘”)等。這樣的游戲數不勝數,只要我們用心,就能夠設計出更多的游戲。
其次是充分發揮教室環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師生合作布置和美化教室,共同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不僅讓孩子知道勞動能創造美,更能從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因此,我常帶著孩子們圍繞著不同的主題更換教室內的一些布置,如把墻面布置成 “大花園”,幼兒通過畫畫、貼貼、剪剪,共同創作完成了一個大花園,而每個孩子都是其中的一朵花;在教室后黑板,開設一個合作角,定期由不同的小組進行設計、布置。
二、教會幼兒學會交流、溝通與合作
既然是合作,那就需要雙方或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很多時候,因為幼兒之間的興趣愛好不同或觀點不一致等產生矛盾沖突,導致合作不能順利進行。所以首先要幫助幼兒學會交流、溝通。
1.學會使用禮貌用語,促進幼兒間的交流和溝。如“請你和我們一起玩,好嗎?”“我們一起來商量商量吧!”“讓大家一起替你想個好辦法!”“你愿意參加我們的游戲嗎?” “謝謝大家的幫助!”一次次的交流與溝通,孩子們漸漸掌握了交流溝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
2.引導幼兒學會合作的簡單方式。既然是合作,那就自然會有交流、有分工、有配合等,分工和配合是最關鍵的地方。怎么進行交流、分工、配合?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語言交際能力低。在這個階段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并親自融入兒童中間,作為其中的一名成員,蹲下來邊教邊參與孩子們的活動。一步一步,教師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學會進行合理有效地交流、分工和配合,這樣孩子們慢慢也就學會了合作。
三、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幼兒。因此,為教育幼兒,教師之間在組織幼兒進行活動時,教師之間要主動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帶領幼兒訓練,為幼兒做合作的良好的示范。我與搭班老師之間就相互配合進行教學活動,常常一人講課,其他人幫忙準備教具,配合表演等。教師之間的語言我們也注意有示范性,如“請你幫我一下,好嗎?”“這件事我們一起商量商量吧?”“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這件事做成功!”孩子們無意識中就會模仿運用老師的言行,久而久之,教師的合作行為就會變成他們的合作行為。
與教師的示范作用相比,兒童身邊小伙伴的榜樣力量或許更大。所以,我每天每節課都很細心地發現幼兒中間優良的合作行為,有合作意識、行為的幼兒進行積極的評價、表揚、鼓勵,如“某某小朋友和某某小朋友幾個人在一起互相幫助,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任務,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喝彩!他們被評為‘合作星’、‘互助星’。”同伴的示范作用在教師的支持鼓勵下,會對幼兒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熱情,使他們更容易模仿。
四、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視。為此,我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后,常會用多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布置任務,請幼兒回到家中和家長一起合作完成,既促進了家人親情,更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如“我們家來客人了”“小鬼當家”等。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還鼓勵孩子和附近的同學朋友一起完成活動。在孩子返園的時候,向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介紹總結,每次我也總是及時進行以表揚為主的評價,促進孩子合作的積極性。
五、讓孩子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對于幼兒在園內或在家中進行的合作活動,不僅是我自己,我還請家長朋友也要給予積極向上的表揚和鼓勵,并且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在學校一些獎項的設置是很必要的,我會用用小獎品或者榮譽稱號,來肯定那些合作成功或合作未能成功但勇于嘗試的小朋友的行為,如“互幫互助小星星”“優秀小軍師”“優秀合作小組”等。我還在教室前面黑板邊上一個醒目的地方,開辟了“合作成果的展示區”,有文有圖,還可以展示實物,來見證孩子合作的歷程,時刻提醒他們合作是可見的,是光榮的。孩子們在表揚和鼓勵中,再次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并將這種快樂銘記于心。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合作漸漸會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與生存能力,這一定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的。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07-12
如何培養寶寶的分類能力04-02
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09-21
如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作文03-29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04-02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精選[11篇]04-02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11-24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11篇【熱】04-02
幼兒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的培養12-09
如何培養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看圖寫話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