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的小故事(熱門)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
每個幸福的家庭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我的父母都是樸實厚道的農民,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他們用最樸實的方法——自己的言行,教育我們兄弟姐妹七個,從小就懂得如何尊老愛幼。由于受父母的影響,我們這一代對父母都很孝順,我們的下一代也同樣繼承了“孝”的家風。每當過年過節、生日什么的,我母親的電話就成了熱線電話,遠的打電話問候,問身體情況怎么樣?并叮囑要注意身體;近的則陪在母親的身邊,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其樂盈盈。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父母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記得有一次,哥哥帶從未出過遠門的父母去長沙玩,我也隨同一起前往,住在旅館時,我的一雙襪子有點爛了,就隨手扔進了房間的垃圾桶里。回到家后,我父親一聲不響地從褲袋兜里掏出一雙折疊整齊的襪子遞給我,我一看,這不是我在長沙扔掉的'襪子嗎?望著赤腳站在我面前的父親,我當時很是羞愧,感覺自己做了天大的錯事,心里難過極了。從此以后,我再也不亂倒食物、亂扔東西了,節儉過日子。我兒子也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質樸善良的父母用他們的勤勞影響著我們這個大家庭。出身農民的爸爸媽媽,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勞動。父親農活一忙完,就去幫別人做木工活,一年四季,天天奔波勞累。母親白天忙農活,晚上則做針線活,幫人縫衣服。記得我們小時候,過年都要穿新衣服,每到將近年關的日子,母親總是忙到深夜才睡。大年三十,是母親最忙的日子,幾乎通宵不睡,要在晚上十二點前把別家的新衣服做好送去,才忙著做我們幾兄妹的過年衣。勤勞一生的父母,把個“勤”字在她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激勵著我們努力工作,不斷向上。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2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校有校規,家有家規”下面我跟大家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規。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假如一個家庭里沒有好的家風家規,那么大家就會遠離不好的家風的家庭,漸漸這不好的家風的家庭就會很孤寂。所以每個家都應當有好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孝敬父母,敬重師長,懂禮貌,遵守諾言,講信義。父母始終告誡我:只有做到這幾點長大了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可以有好的風氣,這樣我才可以讓自己走的更遠、身邊就會有很好的摯友同學們。
記得有一次,我跟同學約好i明天去動物園。可沒想到其次天,卻刮起了大風,我不想去。媽媽很嚴厲的對我說:“答應人家的事就肯定要守約,不能因為天氣的突變你就變更辦法。假如自己本身有很不得已事而不能去,那也要提前跟同學說好。記住定好的事不要輕易變更,這是遵守諾言。”媽媽的一番話讓我明白:我的做個守時守約的好孩子。
“百事孝為先”爸爸的這句話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到。我從很小就知道見到年齡大的老太太喊“奶奶”年齡大的'喊“爺爺”。在家里吃飯的時候我都要幫助我的爺爺奶奶夾菜。飯后給爺爺奶奶端水。有好吃的也會放爺爺奶奶嘴里一些,跟他們共享我的喜悅。在家里我會幫著媽媽整理家務,給下班回來的爸爸拿拖鞋。我自己能做的決不麻煩父母。在家他們都夸我是個乖乖女,我想對我的家人說:“有了你們的嚴格要求,我會越做越好。”
家風家規讓我學到了怎么做個讓大家信任的人,讓我知道了愛惜老人孝敬父母人人有責。在學校里要勤奮學習老師教的學問、跟同學快樂學習。我想我會是父母的乖孩子,老師的好學生,同學的好摯友,我將來會是國家的一個有用的人。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3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也有著嚴格的家風家訓,你想知道嗎?現在就和你介紹小時候在我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吧!
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奶奶帶著我到鄰居家阿姨去玩,阿姨家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一到阿姨家就被那些可愛的玩具吸引住啦。一個非常精致的芭比娃就像真的小孩一樣:小巧玲瓏的小臉上,嵌著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睛,一頭金黃的.頭發卷曲,可愛極啦。我愛不釋手,一會兒轉轉她的頭,一會兒伸伸他的胳膊,玩得專心致志。奶奶幾次用大大的眼睛盯著我,我仿佛都沒有看見似的,繼續開心的玩著。奶奶終于忍不住啦,跑過來準備拉下芭比娃,我用力一奪,芭比娃的頭被我拉下來啦。這時阿姨家的小孩回來啦,看見他心愛的玩具頭都掉啦,就大聲地哭啦起來。他邊哭邊說:“還我芭比娃,還我芭比娃!”他氣勢洶洶的跑來,邊推邊打,我站在那里就像木頭人似的,忍不住也大哭起來。奶奶二話沒說,狠狠地抽啦我幾下,就去安慰阿姨家的小孩啦,并對她說,下次買個新的給他。
回到家里,奶奶罰我站啦一個多小時。然后嚴厲地對我說:“損壞別人的東西要照價賠償,這兩個星期不許再吃零食啦,把省下的錢給阿姨買個新的芭比娃去。”奶奶說話算話,那兩個星期里奶奶真的沒有給我一分錢。看著別的孩子吃好吃的零食,奶奶就要再教育一次。
“不經主人的允許,絕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損壞別人的東西要照價賠償!”這就是奶奶對我的教育,也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的一部分吧。我的家風家訓伴隨著我慢慢長大,讓我學會啦怎樣做人。我為我家有這樣的家風家訓而感到自豪。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4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同時,子女獨立后,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絕非義務”。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5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么什么是家規呢?
家規、家訓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也是所說的家風。體現著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
家風也是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
家訓家規也就是古時一個家族的家法。
先曬曬我家的家規:
1、百善孝為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
遵從父母教導,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語氣親切。
2、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或見而避之;
3、熱愛祖國,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具有更強大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4、儀表端莊,站如松、立如鐘、走如風,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5、在公共場合要保持舉止文雅,談吐得體,不可大聲喧嘩或嬉戲打鬧;
6、養成謙虛誠實的優良品格,要腳踏實地,不可弄虛作假,任何時間、任何理由,都不準說謊;
7、戒驕戒躁,不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8、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認真做事不可草率了事,今日事今日畢,不可無故拖延;
9、定時進餐,過時不許進食。不許吃零食及其它諸如漢堡包等垃圾食品;
10、家庭就餐應遵從“長者先,幼者后”的 原則,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而自己先行就坐進餐。吃多少盛多少,不可浪費糧食。
11、積極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理解父母的感受;
12、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有錯就改,學會自我批評;
13、要明辨是非、愛憎分明,積極向自己周圍的人宣揚正能量,為創建和諧社會加把勁;
14、團結同學,助人為樂,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15、每學期開學前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父母的監督下嚴格執行,及時完成計劃不可無故拖延。
16、堅持課前認真預習的好習慣,課堂上帶著問題認真聽講,
做好筆記,課后認真復習;
17、 學習上要知難而進,勇于探索、樂于探索疑難問題,不恥下問,把攻克難題當作一種樂趣。
18、不可玩物喪志。除周末、假期可以有條件有限制地看電視和使用電腦以外其它時間不得看電視、玩電腦。
19、嚴守社會公德,遵守社會秩序,愛護公物,不亂丟垃圾,做環保衛士;
20、要志存高遠,鍥而不舍,自強不息,永不言敗。
21、發現家庭成員中有違反家規的言行時要互相提醒,及時糾正錯誤。
本人出生于70年代初,小的時候家里就有一些不成
文的家規,比如:家中來客人了,吃飯時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為習慣所以覺得很自然。
現在的小孩如果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就因為來了客人而不允許其上桌用餐會覺得委屈的,甚至會憎恨起無辜的客人。
這不能怨孩子,父母應該自責,“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看你如何教育。
家規家訓最好從孩子小的時候抓起,從娃娃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待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后再去教育,讓他們改正就很有難度了。
記得當兒子還小的時候(大概四歲吧),一家三口回老家過春節。吃飯的時候,我將一塊魚籽用筷子夾給了父親,然后將另一塊夾給了母親,兒子端著碗在旁邊眼巴巴地等著,卻沒能如愿,滿臉的不解和失望,我只是裝作沒看見。
在自己家里吃飯的時候,無疑這些東東都是他的了,事后給兒子講了“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孩子聽后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第二年再次回家過年,因為開飯的時間有點晚,家中幾個一起玩的孩子都覺得餓了,看到飯桌上擺著做好的幾道菜就想大快朵頤,被兒子攔住了,“讓爺爺先吃”邊說邊跑到爺爺的身邊說:“爺爺你就先吃一口吧,我們都餓了,您先吃一口我們幾個就可以吃了”,大人們聽了都笑著稱贊說:“這孩子真懂事!”我就是這樣在生活中通過一件件小事將家規家訓無形地滲透給孩子,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理解并遵守家規,成為一個敬老孝親、愛國奮進的好學生、好青年。
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可能成為家規的載體。
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向前發展。相信在這些良好家規的影響和教育下,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一定是輝煌的、燦爛的。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6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規、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過年期間,我和媽媽一起去拜訪了我的曾祖父——龔發達,他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文化人,曾祖父說:“《龔氏家訓》有言:兄弟姊妹者,分形連氣之人也。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
我一臉疑惑,似懂非懂。認真地聽長輩們娓娓道來。世界上最親的人,除了父母,不過手足,當兩個妹妹出生后,我欣喜若狂,天天和她們生活在一起,現在,她們哭鬧的時候,只要我一出現,她們就會樂得手舞足蹈,讓我覺得自己在她們的生命中,是不可缺少的。想不到,我會給她們帶來安全感。
以前,我干家務事都不太愿意,但是現在,我很樂意為兩個妹妹服務,比如:幫她們洗衣服,她們餓了,我幫她們沖好奶、幫她們換口水巾……看到她們干干凈凈、快快樂樂的,我就覺得高興。
這次拜訪,讓我知道了長輩們之間都是團結互助愛家人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和妹妹們會是一生的伙伴,我們姐妹之間要學會團結,學會寬容,學會互相照應,彼此陪伴。讓好的家風在我們手中一代代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7
人們都說:“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每個家庭里都有家規、家風、家訓。現在我來跟你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阿姨家,阿姨的房間有一個很漂亮的布娃娃。我看看沒有人,就偷偷地跑進阿姨房間,把布娃娃藏到我的書包里,若無其事地走向媽媽那里,對媽媽說:“我先出去玩了。”過了一會,我又回到阿姨家,對媽媽說:“時間不早了,我還有作業沒有寫完,該回去了。”
回到家,媽媽正準備去廚房炒菜,看見我手里拿著一個布娃娃,就跑過來問我,“你這娃娃從哪來的。”我吱吱唔唔地說:“我……阿姨給我的。”媽媽盯著我的眼睛看,而我不敢看媽媽。“你撒謊。”媽媽生氣地說,“你是從阿姨家拿來的吧。”我的`臉紅紅的。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你知道什么意思嗎?”我羞澀的對媽媽說:“我知道,意思是小時候偷一根針,將來就會偷錢。”這時我才懂得其中真正的意思。我小聲地對媽媽說:“我以后再也不會了。”媽媽又語重心長地說:“倩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我們家的家規家訓,希望你要牢牢記住。”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想做大事,就要認認真真地把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好起。這句話我將永遠記在心里,永遠不會忘記。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8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人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后輩。在后輩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我爸爸先給我爺爺盛飯,爺爺動筷了,我們才敢吃飯,我爺爺就把好的給我吃,我也會再次夾往他的碗中,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母親從小教導我,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要懂禮貌,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要誠實守信,以一顆感恩的心去處事待人,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9
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規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可能成為家風家規的載體,從而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也從而帶動或影響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向前發展。
說起家風家規,可是有很多小故事。爸媽雖然文化不高,但樸實的言行讓我受用至今,我從小就在一個尊老愛幼、勤儉樸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了爸媽的言傳身教,養成了我肯勤奮努力、能和氣待人的積極生活態度。
記得在我還很小的時候,爸媽言傳身教就為我們定好了家規,主要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要勤儉節約;全家人要和睦相處;用實際行動幫助別人;嘴巴要扎緊,不饞不亂說話。我們就是按照這個生活著、傳承著。
也記得小時候,我因觸犯了一些家規,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因為奶奶年紀大了,衣服穿得太厚,不方便梳發,要我幫她一下。當時剛好有同學在,在同學的建議下,幫奶奶梳了個沖天小辮的奇怪發型,正當我倆在一旁瞧著樂時,被媽媽發現,將我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說要尊重老人長輩而不能嬉弄戲耍,并告誡我下不為例。爸媽平時不論工作再忙,回到家總會擠出時間跟奶奶說說話聊聊天,詢問身體狀況。一家人和諧享受著天倫之樂。
還記得當時左鄰右舍中只要有那家大人不在家,很熱心、愛助人的爸媽就會把他們小孩喊到家供吃住。并總是告訴我和哥兄妹倆對別人一定不要小家氣。逢到有人借東西,爸媽總是二話不說雙手奉出;有人遇到難處,爸媽定會鼎力相助。豪氣直爽的媽還特別樂于處理一些家長里短的事。遇到農忙和村上人家紅白事時,爸和哥因為是電工,都要抽空幫人家接電拉線,或修理機器啥的,從來不因自己忙而埋怨,也從來不拿人家給的辛苦費。這些不勝枚舉的小故事一直令我難忘,如今我也“量販”給兒子和家人,讓樸實的小故事詮釋做人的大道理。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小時候家里還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規,比如:家中來客人了,吃飯時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為習慣所以覺得很自然。現在的小孩如果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就因為來了客人而不允許其上桌用餐會覺得委屈的,甚至會憎恨起無辜的客人。這怨不得孩子,作為父母應該自責沒有立好規矩。好家風、好家規當從孩子小時候立起以致潛移默化。否則,“無規矩很難成方圓”。
如今,已過不惑的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單位的職工,還一直敬畏著爸媽的那些“框框條條”。我希望將它們繼續傳遞下去,永遠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們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懂得敬畏家風家規,都懂得為人做事處世的道理,努力爭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正能量的人。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0
家風是寫出來掛在墻上呢?是在父親母親的話語里呢?還是打小兒就藏在了心里呢?一個詞,一句話,一段家庭的回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風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家規是一種嚴格的祖訓,自古以來,家家家戶都有立家風家規的傳統和習慣。那么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呢? 不由得想起從小爺爺在我耳邊的吩咐:“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
那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下課了我從抽屜里拿出書包打算放學回家,卻意外地發覺抽屜里頭似乎有一樣東西,拿出一看,是一塊很精致的手表,手表的表盤中間還有很可愛的卡通形象,看著就讓人好喜愛,不由得有點動心了。我瞻前顧后了一下,同學們也都在忙著整理自己的東西,沒有人留意到我,我下意識將手表攥在了手心里,應當沒有人會看到吧,它是誰的.?為什么會在我的抽屜里?是下午活動課其他班級的同學落下的嗎?要是發覺丟了會很焦急吧……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可愛和精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我偷的,是它自己在我的抽屜里的,對,想到這里,我的心噗噗地跳地更快了,它歸我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很得意地向爺爺展示我的“戰利品”,我卻突然看到了爺爺凝重的表情,“這不是你的東西,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不屬于你的肯定要還回去。”爺爺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穿透我的心,看的我不由得低下了頭。
這一幕雖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是只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它又會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爺爺意味深長的話語和深邃穿透的眼神時刻烙印在我的心頭,“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這樣才能頂天立地!”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將牢記并始終秉承下去。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家有法律,家庭有家規,良好的家風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現在我們也做父母了,教育孩子對老人一定要有禮貌,我們家孩子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做大人的在各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則帶個好頭,我們有好吃的一定要給老人先吃,老人需要什么東西就算自己再艱苦也一定要達到老人的要求。我們從來不讓老人生氣,有什么事兒都要順著他們。四位老人都是80多歲的人了,行動也不方便,我們都是抽空去給老人理理發,洗洗頭什么的,每當見到我們,老人的臉上都露出一副喜悅的笑臉。我覺得我不用跟孩子多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孩子已經看到了,他一定會照著我們的樣子去做,俗話說,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教育出什么樣的孩子,我覺得孩子一定會做得更好。
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孩子們吃得好、穿的好、亂花錢買零食、人家有的自己就要有,甚至要比人家的.更好,這樣溺愛孩子不是一個好習慣。每當孩子說到這些,我們就講講以前我們的生活,我們上學的時候不舍得買一個本子來用,就用石板在上面寫字,寫完后擦掉再寫。后來就花4分錢買一張白紙,回家用剪刀剪開,用線縫起來當本子用,而且反正面都寫,這樣就覺得很高興了,很滿足了!孩子聽完后,大吃一驚,說:“哇,媽媽,原來你們這么艱苦啊,連一個本子都不舍得買,學習還那么刻苦,成績也那么優秀,我以后再不亂花錢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孩子聽完這些一定會很受啟發。
做人要誠實,凡事要實事求是。只要你做了,不管對還是錯,都要勇于擔當勇于承認,錯了不要緊,只要你認真地對待,及時改正錯誤,那就是一個好孩子!
所以說,良好的家風家訓非常重要。好的家風家訓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孩子在各方面不斷成長。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2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錢學森的成就,與父親錢均夫的教導不無關系。錢學森曾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一天,5歲的錢學森問父親:“《水滸傳》中的108個英雄,原來是天上的108顆星星下凡的。那人間的大人物、做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變的呀?”父親認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滸傳》是人們編寫的故事。其實,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們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們從小愛學習,有遠大的志向,而且又有決心和毅力,不懼怕困難,所以就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錢學森聽后大受鼓舞:“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赴美求學。臨別之際,父親錢均夫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鄭重塞到兒子手里,轉身離去。錢學森等到父親的背影消失后,急忙打開紙條,上面寫道:“人,生當有品:如哲、如仁、如義、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兒此次西行,非其夙志,當青春然而歸,燦爛然而返。”這一留言,對錢學森此后的人生影響深遠。
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家庭,作為一個人生命的起點,是每個人吸收養分的開始,也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家長在孩子出生伊始就在舉手投足間向他們傳遞著一種無言的教育。正如俗話說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姆斯基曾說過,孩子五歲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家規、家訓與家風則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3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廳里,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里總是有所感悟。姥爺說要把這句話銘記于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步入初中后,學習壓力像個巨大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到了初三以后這樣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初三的我們不再像小學時候那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呆在溫暖的被窩有更多的時間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們更怕冬天的來臨,寒風像個怨婦一樣在我們的耳旁嘶吼著、咆哮著,它告訴我們你只能前進,盡管這樣的學習很艱苦,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為明天鋪上一條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閉上眼睛,腦海里像電影一樣倒帶重放,記得前一段時間我的英語成績下降的很快,老師問我原因,我也答不上來,自己獨自去好好思考。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姥爺問了我情況,我便如實的回答了。姥爺聽完慈祥的笑了。姥爺說:"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沒有認真,對吧?"我看著姥爺點了點頭。"怎么回事,你能告訴姥爺么?"我低著頭說:"其實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課很晚。"姥爺聽完后,便指向大廳上那幾個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許久,姥爺說:"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把這幅毛筆字掛在這里么?"我搖了搖頭。姥爺說:"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聽姥爺講里面的含義。
姥爺說這個家風被傳承了幾十年,在他小的時候,老姥爺就告訴過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過蜂林,一味的退縮你就永遠達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積累經驗,去體會生活的'美好呢。聽姥爺講到他們過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頓時茅塞頓開,我開始拿起英語書,認真地拼寫單詞,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回味姥爺說的每一句話。學習的動力也就回來了,好像渾身充滿了力量。這次模擬考之后,英語成績也提升到以前的樣子了。
家風伴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苦是我們的美德,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報。家風牢記我心。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4
家是難舍的親情,是心靈的港灣,是充滿了愛與責任的驛站。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無時無刻不在體現家風的重要性。
在我們中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從我記事起,父親就叮囑要我做一個善良、真誠的人,那時候不太理解,只是能看到父親經常去幫助村里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不求回報。漸漸地我長大了,已成為人母,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已成為我做人的.原則,這或許就是人們經常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我也變成了父親那樣的人。如今,我把這種氛圍帶到了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兒子在這其中收益頗多。記得那是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兒子放學回家,看著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我有些納悶,于是問了他其中的原因,最后他很坦誠地和我說,他們班有一位同學學習成績很差,每次考試都給班級拉分,他特別想幫助他,但不知道該怎么做比較合適。聽了這話,我非常驚喜,當時就表揚了他。后來兒子找老師調換了座位,專門和那位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坐到了一起。從那以后,他每天就像一個小老師,給他講不會的題,督促他上課認真聽講、細心寫作業,為了給他補課,兒子每天放學很晚才回家。通過老師以及他們的共同努力,那位同學的成績終于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件事讓
兒子感到十分欣慰,因為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公共汽車上主動給別人讓座,大馬路上遇到乞討的,他總是會示意我給予幫助,因為他覺得那些人很可憐,雖然有時候我知道那些人中也有騙子,但是我不會當著兒子的面去揭穿他們,因為我不想給他純潔的心靈上留下污點。
與人為善,真誠待人是我們家的家風,伴隨著這個道德標準,我們會繼續前行!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5
媽媽常說:國有國法人心齊,家有家風規則立。很小的時候,我并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媽媽就指著墻上太爺爺留下來的“勤儉持家”的字對我說:“這就是咱們家世代相傳的家風:勤儉持家!”
媽媽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要求我們的。在我們家,爸爸媽媽的節儉,幾近苛刻。從我懂事開始,他們就很少添置新衣物。爸爸愛好運動,衣服、褲子經常脫線,這時候,不論多忙,媽媽總會拿出針線盒,一針一線地認真縫起來。有一次,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為什么不幫爸爸買幾條新褲子呢,爸爸這條褲子已經很舊了,你都幫他縫了很多次了。”這時候,媽媽突然停下了手頭的針線活,非常嚴肅地指著墻上的字對我說:“小熙,你忘了太爺爺留下的囑咐了嗎?不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鋪張浪費,爸爸的這條褲子,補一補還是可以穿的',等過幾年實在沒法穿了,再買也不遲。”從媽媽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她對勤儉持家的堅持。這種節儉的品格,似乎已經融入到了媽媽的骨髓里,在那一瞬間,我也似乎一下子領悟到了墻上那幅蒼勁有力的字的真正含義。
正是因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小小的我,也擁有了大大的力量。在學校,看到同學們各式各樣的鉛筆,雖然很喜歡,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在路上,看到琳瑯滿目的特色小吃,雖然很想吃,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在超市,看到品種繁多的零食,雖然很想買,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每次看到想買的東西,媽媽的話都會在耳邊縈繞:“小熙,我們是個節儉的家庭,你也要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不該買的東西,咱們絕不浪費。”是的,這些東西,我可能只是一時喜歡,并不會真正用到,那么,就不應該去做不必要的浪費。
我為有這樣的家風感到自豪,謝謝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我,也會謹記你們的教誨,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小故事06-12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08-26
家風家訓小故事集錦(14篇)06-14
家風家訓故事08-24
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05-12
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優秀]05-12
我的家風小故事01-24
(優)我的家風小故事01-30
我的家風小故事[熱]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