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趣味故事(精選27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趣味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趣味故事 1
甲、乙—人進行如下的游戲:
取一塊大巧克力,上面有5條橫線,9條豎線。這些線將巧克力隔為60個小格。
甲先沿著一條線將巧克力掰成兩塊,吃掉l塊(兩塊不一定相等);乙再沿一條線將剩下的巧克力掰成兩塊,吃掉1塊。就這樣兩人輪流掰吃這塊巧克力,直到留下一小格巧克力。最后留下一小格的為得勝者。
問:甲、乙二人能有百戰百勝的'策略嗎?
答出這道題不容易,不過可以先考慮簡單的問題。如果巧克力是一長條,(如1×10格的)誰有百戰百勝的策略?
顯然,甲勝。因為他可以將。5克力掰掉9格,留下1格。
如果巧克力的分格是2×2的,那么先取的人就無法取勝了。因為無論他怎樣掰,只能留下1×2格的巧克力。
總結一下,如果巧克力是2×2格的,乙勝。
如果巧克力是2×C格的(C不是2),那么甲勝。
再仔細思考,就可以發現:如果巧克力是正方形A×A格的,后取者勝;如果巧克力不是正方形的,則先取者勝。
因此,6×10格的巧克力,甲可以永遠獲勝。他的策略是:每次將巧克力變為正方形的。
數學趣味故事 2
數學天才高斯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97+98+99+100=?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數學趣味故事 3
阿拉伯數字的來源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饑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并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于羅馬數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采用。
數學趣味故事 4
八戒開了一家副食小店。一天,猴侄小獼猴來為家里打一斤醋。小獼猴來到師叔的小店,喊道:“師叔,打醋!”
八戒問小獼猴打多少醋。小獼猴說:“不多,就打一兩。”
八戒吃驚地問道:“打一兩醋干啥?”小獼猴說:“當然是吃唄!”八戒又問:“一兩夠嗎?”小獼猴說:“不夠,再打一兩吧!”
八戒又問:“二兩也不多呀?”小獼猴說:“那再打一兩吧。”八戒又打了一兩。小獼猴說:“還打一兩,再打一兩……”這樣,小獼猴共計打了十兩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說:“共計一斤醋,8角4分錢。”小獼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錢給了師叔八戒。八戒接過錢,說:“不要耍賴,還差4分錢呢!”小獼猴問:“師叔,打一兩醋多少錢?”
八戒說:“一兩醋當然是8分4厘,4厘錢就舍去。收8分錢。”小獼猴說:“這么說來,一兩醋就是8分錢了。”八戒說:“那當然。”小獼猴又說:“十兩醋就是8角錢了!”
八戒說:“算得正確。”小獼猴說:“我給了你8角錢,你怎么說還差4分錢呢?”八戒無言以對,只好又虧了4分錢,望著小獼猴提著醋走了。
數學趣味故事 5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于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后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于農業生產。
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后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數學趣味故事 6
有數學思維的煎餅俠
咕嘰開了一家美味煎餅店。
這一天,店里來了三位買餅的顧客,他們急于趕火車,限定3份煎餅的制作時間不能超過16分鐘。
幾個廚師算了算之后都說無能為力,因為要烙熟一個餅至少需要10分鐘(兩面各需要五分鐘)。
而店里的.只有一口鍋,一次只可以放兩個餅,那么烙熟三個餅就得2O分鐘。
這時老板咕嘰說話啦,他說:
“有一種方法,烙熟3個餅只要15分鐘就行了。
如果誰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烙出3個餅,
那么誰就將獲得煎餅俠的美譽。”
咕嘰話音剛落,人群里站出一個小小少年,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
最后,廚師在他的指揮下真的只花了15分鐘就烙出了3個香噴噴的餅。
三位趕火車的顧客興高采烈的離開了咕嘰的煎餅店。
咕嘰為了獎勵這個小少年,不但封了他“煎餅俠”的稱號,并且給予他享受每日免費煎餅一個的特權。
數學趣味故事 7
有一天,唐僧等師徒四人一起去花果山摘桃子吃,沒有過了多久,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人就非常開心得回來了。
這個時候,唐僧問:“你們都每個人各自摘了幾個桃子呀”?
這個時候豬八戒非常憨厚地笑了笑說:“師傅,我今天就來考一考你吧,其實,我們今天摘的桃子是一樣多的,我筐子里的'沒有100個,假如每三個每三個地數一數,到最后會只剩下一個桃子,那你算一算,我們各自摘了幾個呀”?
這個時候沙僧非常神秘地說:“師傅,我今天也開考一考你,我自己的筐子里的桃子假若4個4個地數,最后也還是會剩下一個,你說,我們每個人摘了幾個桃子呀”!
最后,悟空笑嘻嘻地說:“師傅,既然兩位師弟都考你了,那么,我也考一考你,倘若我5個5個地數,最后剩下一個,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摘了幾個桃子呀”?
這個時候,唐僧非常準確且快速地就算出了答案,那小朋友們說,到底他們各自摘了幾個桃子呀?
數學趣味故事 8
話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來到郭家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把他們當作除魔降妖的大英雄,不僅與他們合影留念,還拉他們到家里作客。
面對村民的盛情款待,師徒們覺得過意不去,一有機會就幫助他們收割莊稼,耕田耙地。開始幾天豬八戒還挺賣力氣,可過不了幾天,好吃懶做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覺得這樣干活太辛苦了,師傅多舒服,只管坐著講經念佛就什么都有了。其實師傅也沒什么了不起的,要不是猴哥憑著他的火眼金睛和一身的本領,師傅恐怕連西天都去不了,更別說取經了。要是我也有這么一個徒弟,也能有一番作為,到那時,哈哈,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于是八戒就開始張落起這件事來,沒幾天就召收了9個徒弟,他給他們取名:小一戒、小二戒…小九戒。按理說,現在八戒應該潛心修煉,專心教導徒弟了。可是他仍然惡習不改,經常帶著徒弟出去蹭吃蹭喝,吃得老百姓叫苦不迭。老百姓想著他們曾經為大家做的好事,誰也不好意思到悟空那里告狀。就這樣,八戒們更是有恃無恐,大開吃戒,一頓要吃掉五、六百個饅頭,老百姓被他們吃得快揭不開鍋了。
鄰村有個叫靈芝的姑娘,她聰明伶俐,為人善良,經常用自己的智慧巧斗惡人。她聽了這件事后,決定懲治一下八戒們。她來到郭家村,開了一個飯鋪,八戒們聞訊趕來,靈芝姑娘假裝驚喜地說:“悟能師傅,你能到我的飯鋪,真是太榮幸了。以后你們就到我這兒來吃飯,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了。”她停了一下說:“這兒有張圓桌,專門為你們準備的,你們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你們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費提供你們飯菜。但在此之前,你們每吃一頓飯,都必須為村里的一戶村民做一件好事,你們看怎么樣?”八戒們一聽這誘人的.建議,興奮得不得了,連聲說好。于是他們每次都按約定的條件來吃飯,并記下入座次序。這樣過了幾年,新的次序仍然層出不窮,八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向悟空請教。悟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你這呆子,這么簡單的帳都算不過來,還想去沾便宜,你們是永遠也吃不到這頓免費飯菜的。”“難道我們吃二、三十年,還吃不到嗎?”悟空說:“那我就給你算算這筆帳吧。我們先從簡單的數算起。假設是三個人吃飯,我們先給他們編上1、2、3的序號,排列的次序就有6種,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個人吃鈑,第一個人坐著不動,其他三個人的座位就要變換六次,當四個人都輪流作為第一個人坐著不動時,總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種。按就樣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個人去吃飯,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種……10個人去吃鈑就會有3628800種不同的排列次序。因為每天要吃3頓鈑,用3628800÷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數:1209600天,也就是將近3320年。你們想想,你們能吃到這頓免費鈑菜嗎?”
經悟空這么一算,八戒頓時明白了靈芝姑娘的用意,不禁羞愧萬分。從此以后,八戒經常帶著徙弟們幫村民們干活。他們又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歡。
數學趣味故事 9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于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范例。
下面有一個兩人做的游戲:輪流報數,報出的數不能超過8(也不能是0),把兩面三刀個人報出的'數連加起來,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才能一定獲勝?
分析:因為每人每次至少報1,最多報8,所以當某人報數之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一個數,使此數與某所報的數之和為9。依照規則,誰報數后使和為88,誰就獲勝,于是可推知,誰報數后和為79(=88-9),誰就獲勝。88=9×9+7,依次類推,誰報數后使和為16,誰就獲勝。進一步,誰先報7,誰就獲勝。于是得出先報者的取勝對策為:先報7,以后若對方報K(1≤K≤8),你就報(9-K)。這樣,當你報第10個數的時候,就會取得勝利。
蝸牛何時爬上井?
數學趣味故事 10
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只癩(lai)蛤蟆爬過來,甕聲甕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
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它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堅強地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臺嗎?收起
數學趣味故事 11
一天,閑得無事,就在老家鄰近的院子逛逛,恰好碰到一位老木匠(這位老木匠是本村的,我們都認識)在給一人家做木貨。我們相互打了招呼。隨后,老木匠用卷尺量一個木桶的底,量得周長為4尺。老木匠說:“吳老師,你是一位老師,我出個問題給你算算,剛才這只木桶的半徑是多少寸?”我一時語塞,說:“老師傅,一時用口算算不出來。”
緊接著老木匠就一口報出底面半徑約等于6寸4。我聽到老木匠報出木桶的底面半徑,一時很吃驚。
我在心里用公式C=2πr檢驗老木工的計算結果,感到很困難,就用紙筆檢驗:r=(C/2π)≈(40寸/2×3.14)≈6.37寸≈6.4寸。
結果與老木匠的結果只相差那么一點點,而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多么的快,又是多么的準確。
這時,我興趣更濃,請老木匠說說他的計算方法。老木匠說:“就六個字:尺變寸,加六成。”原來老木匠的計算方法是這樣:四尺變四寸,四六得二寸四(即4寸×0.6=2.4寸),共4寸+2.4寸=6.4寸。
隨后,我又舉了一例:如果圓周長為3尺,用老木匠的算法是:三尺變三寸(尺變寸),三六一寸八,共得3+1.8=4.8(寸)。
用公式C=2πr檢驗:r=(C/2π)≈(30寸/2×3.14)≈4.78寸≈4.8寸。
結果相差無幾。這是為什么呢?
回到家里,我對“尺變寸,加六成”的算法進行了一番研究:
設圓周長為C,半徑為r,用代數式來表示這種算法是:
r=(C/10)+0.6×(C/10)=16C/100,π=C/2×(16C/100)=3.125。
原來,老木匠把圓周率π當作3.125,盡管有誤差,但算法簡便,在估計半徑時很實用。
數學趣味故事 12
小明是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有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了興趣:為什么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
于是他就去問他的.當數學老師的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么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媽媽對嗎?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經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可以寫成。后來,由于各國之間的接觸,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它們很簡單,于是在自己的國家開始廣泛使用并且把他傳到全歐洲。就這樣,它們慢慢地就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種數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們也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小明高興地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小明和媽媽都笑了。
數學趣味故事 13
白胡子老爺爺家的院子里,有一顆神奇的蘋果樹,每年秋天的時候,都會結出滿樹的紅蘋果,老爺爺把這些紅蘋果賣掉后,就可以在一年的時間里有錢花,這棵蘋果樹讓老爺爺的3個兒子很眼紅。
又是一年的秋天,到了蘋果收獲的季節,老爺爺病倒了,他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給要把蘋果樹給其中的一個兒子,但是真正要把樹歸誰呢,那就得完成一個計算。就是算出今年這棵蘋果樹可以賣多少錢。
老爺爺給的`題目是這樣的:這棵蘋果樹結的蘋果,優質的蘋果每斤5元,可以賣55斤,剩下的蘋果每斤4元,可以賣掉剩余的其中的一半,剩下的蘋果則需要每斤3元出售,可以賣出12斤,請問今年的蘋果可以賣多少錢?
老爺爺的這個問題難壞了他的兒子們,最終,還是沒有一個兒子可以計算出來,主要的原就是兒子們一心糾結在怎樣擁有這棵神奇的蘋果樹上,忘記了好好想想如何計算,最終,老爺爺用斧頭砍掉了這棵蘋果樹,他告訴自己的孩子“因為你們從來就沒有過問過我的生活,是這棵蘋果樹養活了我”。
解答如下:
5*55+4*12+3*12=359(元)其中4元每斤賣出的蘋果重量是12斤。
數學趣味故事 14
小1字被大風卷上了天。他在空中翻了無數個跟頭,頭昏眼花,完全推動了知覺,搖搖晃晃從空中直往下落,危險!眼看小1字要摔下地了,說時遲,那時快,遠處忽然飄來一朵白云,輕輕托住了小1字。
小1字躺在白云的懷抱里,慢慢蘇醒過來,他睜開眼睛向下看:“這是什么地方?”
白云邊往下落,邊輕聲地說:“這是一座美麗的數字城。”
“啊,數字城,真漂亮!”
放眼一看,只見:
“1”字大廈筆直的、高高插入云霄,那是數字城最高的大樓;
“2”字宮殿像一只小鴨子浮在水面上;
“3”字商場仿佛是只招風的大耳朵,傾聽著最美妙的音樂;
“4”字大樓一幢接一幢,好似五彩繽紛的旗幟迎風招展;
“5”字寫字樓住的都是商人,設計師把它巧妙地設計成“秤鉤”形狀;
住著體育裁判的“6”字體育館被設計成“哨子”的樣子;
那像把“鐮刀”的`建筑“7”是為搬進城市的家書伯伯們蓋的;
“8”字樓建筑得像個寶葫蘆,是為最有學問的老師和科學家們設計的;
那高高大大像個捉飛蛾大網兜的是“9”字建筑,是有名的五星級大飯店……
啊!數字城這么迷人,小1字簡直看呆了。
這時,從“1”字大廈里走出來許多“1”字,他們排成長隊,手拉手,唱著數字歌……
1字像個小棒頭,2像小鴨水中游;
3像一只大耳朵,4像小旗迎風飄;
5字像個小秤鉤,6字像只小口哨;
7像鐮刀握在手,8字像個寶葫蘆;
9像一只小網兜,數字城里學問多。
小1字聽著聽著,突然,猛的一下子站立起來。
不好!白云一不留神,讓小1字筆直地掉下來了。
數學趣味故事 15
每天,我們都會自覺地描字,因為這是我們和媽媽共同制定的寒假學習計劃,每天的進度很快,所以,至今我們還差3頁就描完了。
我覺得描字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它既能讓我學會寫所描的字,還能幫我練出一手好字。所以我才把它記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描字時,我會和妹妹來一場小小的'比拼。中間,她領先2頁,我發現后,就每天比她早起10分鐘,昨天中午,我把午飯拿到寫字臺上,吃一口,寫一行,告訴你吧:這招可是跟苑子文和苑子豪(媽媽注:這是一對考入北大的雙胞胎學霸)學的,結果我3天就追上來了,最終可以看出我已經贏了。
“姐姐,我來考考你吧!”我問:“考什么呀?”妹妹回答:“1頁到底有多少個字?我已經計算過了,答案已經在我心里了,如果答錯了,可要給我一塊花樣橡皮吆。”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這有什么難的!每行是9個字,每頁是10行,算式是:9x10=90(個)。”妹妹佩服地說:“答對了!我給你一塊心形蛋糕橡皮吧!”我激動地說:“謝謝!以后我出了問題,如果你答對了,我也會給你花樣橡皮。”
數學趣味故事 16
今天,我爸爸要從北京出差回來了,因為沒有從北京直達泰興的飛機,他只能乘到南京,于是我和媽媽便要到南京祿口機場去接他。我們只知道從北京到南京需要飛行1小時50分,我爸爸說:“他買了上午8點40分的飛機票,一早就趕到機場了,可不巧的'是今天由于天特將降大無霧飛機延誤了3小時,這可怎么辦呢?我們從泰興到南京也要2小時呢,我們究竟幾點從家里出發呢?我媽說:“要不然我們再打個電話給爸爸問他幾點到南京,我們幾點鐘出發最好最好?”我一聽,忙說:“媽媽不要浪費電話費了,算一算我們不就知道了。”于是我拿出筆和紙:
(1)8時40分+3時=11時40分
(2)飛行1小時50分
(3)到達時間11時40分+1時50分=13時30分
(4)從泰興到南京2小時
(5)從泰興出發的時間13時30分-2時=11時30分
“我知道了,我們必須在上午11時30分之前從泰興出發才能趕在爸爸前面到機場。”媽媽看我高興地說:“今天兒子替媽省錢了。”數學真有趣,可以幫我們解決非常多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趣味故事 17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明白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必須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一樣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十分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光,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明白了。
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十分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十分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并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之后“0”最后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數學趣味故事 18
計算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活動。人類初期的計算主要是計數。最早用來幫助計數的工具是人類的四肢(手、腳、手指、腳趾)或身邊的小石頭、貝殼、繩子等。中國有句古話叫屈指可數,說明人們常用手指來計算簡單的數。
在美國紐約的博物館里,珍藏著一件秘魯出土的古代文物,名叫基普,意即打了繩結的繩子。基普是古人用來計數和記事的。傳說公元前6世紀,波斯國王在一次征戰中曾命令一支部隊守橋,他把一條打了結的皮帶交給留守將士,要他們每守一天解開一 個結,一直守到皮帶上的'結全部解完才準撤退。
在沒有文字的我國古代,人們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來計數和記事。一件事打一個結,大事打個大結,小事打個小結,辦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個結。
古人不僅用繩結記數,而且還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來計數。例如,他們飼養的羊,早晨放牧到草地里,晚上必須圈到柵欄里。這樣,早晨從柵欄里放出來的時候,出來一頭就往罐子里扔一塊小石子,傍晚羊進柵欄時,進去一頭就從罐子里拿出一塊小石子。如果石子全部拿光了,就說明羊全部進圈子;如果罐子里還剩下石子,說明有羊丟失了,必須立刻去尋找。
數學趣味故事 19
從前,有三個農民伯伯一起住進了一家旅館,希望旅店的主人能夠煮一些土豆來吃,說完之后就去睡覺休息了。當旅館的主人煮熟了土豆,并沒有講他們叫醒,而是將土豆端在桌子上走了。農民伯伯和他的`土豆
一個農民伯伯醒來之后,就發現了桌子上的土豆,他數了個數之后,就拿走了三分之一,吃完就去睡覺了。不一會兒,另外的一個農民伯伯也醒過來了,但是,他并不曉得剛才已經有一個農民伯伯吃掉一些了。
于是,他也數了數,吃了三分之一去休息了。后來,第三個農民伯伯也醒過來了,他也以為自己是第一個醒過來的,于是也跟上面的幾個農民伯伯一樣,吃了當中的三分之一。
后來,他的同伴都醒過來了,看到桌子上還剩下8個土豆,于是就將剛才所發生的敘述了一遍,農民伯伯都笑了。那么,到底主人煮了幾個土豆呢?
第三個農民伯伯在吃過自己的土豆之后,最后還余下8個,所以,他醒來的時候,顯然是有12個土豆,而這12個土豆是剛才第二個伯伯留下來的,其實,這樣一推算就看出店主總共煮了多少個土豆咯。
數學趣味故事 20
有一個土耳其商人,想找一個助手。有兩個人前來報名,商人想測驗一下這兩人中誰更聰明。他把兩人帶進一間既沒有鏡子,也沒有窗戶,全靠燈來照明的房子里。然后商人打開一個盒子說:“這里面有五頂帽子,兩頂紅的,三頂黑的,現在我把燈熄掉,我們三人每人摸一頂戴在自己的頭上,然后我把盒子蓋上,點亮燈后,你們要盡快說出自己頭上戴的`什么顏色的帽子。”說畢,就照著做了。當燈亮之后,兩個人都看見商人戴著一頂紅帽子。過了一瞬間,其中一個人說:“我戴的是黑色的帽子!”這個人猜對了。想一想,他是怎么猜對的?
想:應首先排除不可能的情況,然后一步步推出必然出現的情況。
解:猜對的人是這樣推想的:一共兩頂紅帽子,商人頭上已經戴了一頂紅帽子,如果我戴的是紅帽子,對方馬上就能斷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
我們都不能馬上判斷,顯然對方和我戴的一樣,都是黑色的帽子。由于他搶先一步,就猜對了。
更多數學故事之土耳其商人和帽子和其他相關復習資料,盡在數學網!請大家及時關注!
數學趣味故事 21
浙江有兩個縣,一個是觀錢塘潮的勝地海寧,另一個則是距離它不遠的寧海。它們名稱中的兩個漢字正好互相顛倒!這種現象在外國地名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其實中國這種現象還不是個別的,比如西安-安西(甘肅西部),武寧(江西)-寧武(山西),子長(陜西)-長子(山西),豐南(河北)-南豐(江西,有特產南豐蜜桔)。在我國幾千個縣里,類似這樣的例子還不少。
不少書法愛好者知道漢字里有“顛倒十三太保”的說法。原來,有13個常用字,把它們上下顛倒過來看,仍然是一個漢字,有些甚至和原來的字一模一樣。這13個字就是:一,十,中,田,王,由,甲,口,日,士,干,非,車。它們的形狀是完全對稱的。當然如果你把“車”寫成簡體的“車”,一顛倒,就不是什么字了。
由此聯想到現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其中也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上下顛倒后保持原狀的,它們是:0,1,8。
第二類是上下顛倒后互相轉換的,例如:6和9。
第三類是顛倒后,面目全非的,例如2,3,4,5,7。
數學趣味故事 22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趣味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頭數,有35個頭;從下頭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明白《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所以,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數學趣味故事 23
從來都不喜歡做家務的小明,終于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之下,答應做一次家務,前提條件是做完這次家務,小明可以自己去商店買東西,并且買什么和媽媽無關,媽媽答應給小明10塊錢,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小明不可以一次把這些錢花完。
小明接受了這個工作,快速的結束了自己的工作,從媽媽那里拿了錢就出門了,但是沒想到遇到了一個麻煩的售貨員。
就在小明買糖的.時候,售貨員給小明講到,你買10個糖塊吧,每個0.5元,然后把這10塊糖分給我們三個人吃,吃完后,我會給你幾塊糖作為獎勵。小明一聽,果斷答應。可是就在小明分糖的時候,遇到了難題,10/3=3……1,這怎么分,在售貨員的提示下,小明和其中一個售貨員都吃了3塊糖,提示的售貨員發揚風格說,我就吃剩余的那1塊吧。吃完后,售貨員給小明3塊糖作為獎勵。
但是,走出商店的那一刻,小明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不僅沒有多拿到糖,還白白讓別人吃了4塊糖。
聰明的小朋友你看出問題了嗎?
其實這個題目是很簡單的一年級的趣味數學,小明只注意到10/3=3……1這個式子中剩余的1,沒想到是在3的基礎上剩余的1。
數學趣味故事 24
小偉在學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時,對數字、數位和位數區別不清,作業經常出錯,心里很著急。一天,鄰居小花姐姐到他家來,他趕緊問小花姐姐:“數字、數位和位數有什么不同啊?”
小花姐姐想了一會告訴小偉:“數字是用來記數的符號。中國數字‘一、二、三、…… ’是常見的數字之一。除中國數字外還有阿拉伯數字‘l、2、3、……’等。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的`是阿拉伯數字。”
“數位是指個位、十位、……,同一個數字由于它所在的數位不同,所表示的數值也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數時,同一個‘6’,放在十位上表示60,放在百位上表示600,等等。”
“位數,是指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比如,五位數含有個、十、百、千、萬五個數位。”
小偉說:“這回我明白了。可還有一個問題,讀數、寫數的時候有什么規律嗎?”
小花告訴他:“讀數可以按照這樣的口訣讀:四位分級記數位,每級按照個級讀,各級只讀級名稱,零在中間讀一個,末尾有0都不讀。寫數時,你可以記住下面的口訣。”
寫數應從高位起,
確定數位才動筆,
哪位是幾就寫幾,
空位補0要牢記。
數學趣味故事 25
此刻人買狗,有些是為了看家防盜,有些是為了上山打獵,有些是為了偵查破案,有些是為了觀賞消遣。古代人也會為了各種目的買狗。下方是中國古代數學書《九章算術》里一道關于買狗的應用題:
今有共買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適足。問人數、犬價各幾何?
題目的大意是說,此刻有幾個人合買一條狗,每人出5文,還差90文;每人出50文,剛好夠了。問有多少人,狗的價錢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錢數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剛好補足了原先短缺的錢數90文,所以人數是90÷45=2,
狗的價錢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兩個人,買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術》里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幾個人合買一件東西,拿出來的錢有時候多了(盈),有時候不夠(不足),有時候剛好(適足)。這種算術題型很常見,至今還叫做“盈虧問題”或“盈不足問題”,保留了《九章算術》的傳統。
數學趣味故事 26
有位漁夫,頭戴一頂大草帽,坐在劃艇上在一條河中釣魚。河水的流動速度是每小時3英里,他的劃艇以同樣的速度順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劃行幾英里,”他自言自語道,“這里的魚兒不愿上鉤!”
正當他開始向上游劃行的時候,一陣風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們這位漁夫并沒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丟了,仍然向上游劃行。直到他劃行到船與草帽相距5英里的時候,他才發覺這一點。于是他立即掉轉船頭,向下游劃去,終于追上了他那頂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小學數學故事漁夫和草帽:在靜水中,漁夫劃行的速度總是每小時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劃行時,一直保持這個速度不變。當然,這并不是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例如,當他以每小時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劃行時,河水將以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僅是每小時2英里;當他向下游劃行時,他的劃行速度與河水的流動速度將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為每小時8英里。
如果漁夫是在下午2時丟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時候?
數學趣味故事 27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非常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非常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數學趣味故事】相關文章:
趣味數學故事(精選)07-01
趣味數學故事03-11
數學趣味故事03-12
【優】數學趣味故事03-12
(通用)趣味數學故事07-01
趣味數學小故事03-12
數學趣味故事[推薦]03-12
趣味數學小故事【推薦】03-15
數學趣味故事[精選15篇]03-12
【精品】趣味數學故事1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