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
1.先讓學生回憶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想一想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求的,做到用“舊知”引“新知”,把“舊知”遷移到“新知”中,滲透了轉化的思想方法。
2.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設計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3.注重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節課始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學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關系,產生教與學之間的.共鳴。師生之間應該互有問答,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互有問答。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教學基本
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2—14頁例1、例2、例3,試一試,練一練及練習二。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正確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知道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正確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及手段
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比較,使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正確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學法指導
觀察,歸納,集體備課個性化修改
預習
1、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2、在這些圖形中,你會求哪些圖形的面積?
教學環節設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組圖
提問:下面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
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2)出示例1中的第2組圖要求:不用剛才的方法還能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嗎?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研究新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2、教學例2:
(1)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
你能想辦法把這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嗎?
第一種: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到斜邊重合。
第二種: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將其剪為兩個梯形。
②把左側的`梯形向右平移,到斜邊重合。
(2)用課件演示轉化過程并小結。
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通過平移,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3)組織小組討論:
a轉化后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b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c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4)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教學例3:
(1)提問:是不是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都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呢?請大家從教科書第127頁上任選一個平行四邊形剪下來,試一試。
轉化成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長寬面積底高面積
(2)用字母表示面積公式:S=ah(板書)
4、完成試一試,教師評議:明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要有兩個條件,底和高。
作業
1、完成練一練:強調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2、完成練習二的第1題。
3、完成練習二的第5題。引導學生操作,得到結論。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3
前三個單元我一直要求學生每課預習,這種做法使得課堂內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但今天的內容我同樣布置了預習,效果卻不太理想。分析原因可能是預習后學生的動手操作少了一份探索成功后的欣喜,少了一些不同剪拼法的交流,學生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現象,我準備采取兩種不同策略進行對比實驗。《三角形的面積》我不要求學生預習,上課時根據學生情況靈活調控。梯形的面積我仍舊請同學們預習,但在預習中我布置一項作業,請他們思考,除了教材中的轉化方法,你還能將梯形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其他平面圖形嗎?
其次,本課不太成功的原因是今天有近一半的學生沒有帶學具來,他們無法參與到操作過程之中,影響了教學效果。看來帶學具要反復強調,以確保教學活動落實。
內容調整:建議將練習十五第5題調整到今天教學。因為此題不僅可以鞏固面積公式,而且還能加深公式的'理解與掌握。此題教學完后,可請學生在釘子板上圍一個與指定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同樣大小的平行四邊形。
學情反饋:從學生做練習十五第2題看出許多學生不會作高,要及時查缺補漏。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4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校是一所比較偏僻的山村小學,本班有39名學生,全都是農民的子女。雖然現在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學到更多知識,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因此,學生由于在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的重視下,學習興趣濃厚,能夠認真學習,會主動學習,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 教學內容分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 教學目標
1、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互助合作、交流、評價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 教學難點分析
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順利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材提示通過剪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來研究如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而且提供了兩種提示性的方法:一種是數格子的方法,數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種是通過剪與拼的活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然后計算出面積。使學生在數、剪、拼的學習活動中,通過探索、合作、交流與指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做一做,說一說。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知識,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課前,老師要求自己動手,做兩個平行四邊形,現在拿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找出它的,劃出它的高,量一量,并表示出來。
學生做 — 教師巡視 — 同桌互相評價 — 個別臺前講說。
2、復習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我們學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誰能說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公式?
生:長方形面積=長×寬
師: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么計算?這一節,我們就一起來研討它。
(板書課題)
(二)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1、數方格法:
師:這兒有兩個圖形,請同學們比較它們的大小。
出示課件(圖1):
要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就是比較它們的面積。我們先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教學活動:
(1)數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各是多少?
(2)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4)通過數方格,你發現了什么?
(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
上面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實際的生活中,要求
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很大時,比如,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果園,用數方格的方法就難以解決了。因此,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的某一種圖形,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
2、割補法:
(1)學生用學具演示。
師:同學們拿出另一個平行四邊形,想一想,做一做,怎樣才能把它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
教學活動:
學生用學具做,同桌進行互相交流轉化過程,邊演示邊述說,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用教具演示。
同學們完成的真好,現在我們共同來演示怎樣將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呢?
出示課件(圖2)。
教學活動:
在演示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觀點,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推導、歸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形狀變了,面積沒有變。)
也就是說拼成后長方形的面積和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拼成后的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相等)
長方形的寬和原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相等)
在問答過程中,出示課件(圖3)。
師:拼成后的長方形的長與原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門的面積也相等。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誰能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請看課件(圖4):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該怎樣表示呢?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S=a×h
師:一般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用“·”表示,讀作a乘h,板書:
S=a·h
也可以把乘號省略不寫,板書:
S=ah
學習活動:
將上面公式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通過同學相互述說,既弄清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之間的關系,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要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是什么?
(兩個條件,底和高。)
七、課堂練習
1、運用公式,嘗試學習。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4頁,看“試一試”題目:
出示課件(圖5)。
(在學生獨立完成之后,與同學們說說各自的想法、做法,征求同學們的意見。)
2、鞏固練習,拓展學習。
(1)選擇正確的答案。
出示課件(圖6)。
師:在上面A、 B、 C三個平行四邊形中哪一個的面積是: 2×3=6(平方厘米),并說出理由。
(A:錯誤,因為3和2是兩條鄰邊,不是對應的底和高;
(B:錯誤,因為底3和高2不對應,也就是說高2不是底邊3上的高;
(C:正確。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僅要知道底和高兩個條件,而且底和高必須對應。)
3、操作觀察,探究學習。
出示課件(圖7)。
如上圖,分別計算圖中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單位:㎝)
(引導學生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等,發現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相等時面積也一
定相等。)
討論:
當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時,它們的底與高是否也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與高卻不一定相等。)
八、作業安排
課本24頁“練一練”,第3題、4題。
九、附錄(教學課件)
十、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教材設計的思路是:先通過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再通過對數據的觀察,提出大膽的猜想。通過操作驗證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利用所學的公式解決問題。我認為讓學生簡單記憶公式并不難,難的是讓學生理解公式。因此,必須讓每個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獨立思索的基礎上親自動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帶著自己的操作經歷進行小組內的討論和交流。
課堂是充滿未知的,盡管課前我精心設計了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但課堂上所呈現出的效果,還是不盡人意的。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5
一、導入(13:55)
1、呈現材料:
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印有一個平行四邊形的紙(如右圖)。
師:你能算出紙上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嘗試解決。
一開始有個別學生有異議:這個圖上沒有數據如何計算?一些學生馬上提示:可以測量出數據。
教師提醒學生:測量時請學生取整厘米數。
學生活動:獨立嘗試解決。(13:58)
教師巡視,看到許多學生已經完成,便要求:做好的同學能否檢驗一下,我做出來的答數對嗎?
二、展開
1、反饋學生嘗試計算的結果。(14:04)
教師請學生說出結果,出現了四種不同的結果:35cm2,28cm2,40cm2,32cm2。教師先把人數少的幾個結果先討論掉。40cm2的學生方法是正確的,只是計算錯誤(他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三個部分來計算,即中間一個長方形,兩邊兩個三角形。32cm2是量錯了,他的思路與等于28的相同。
結果只剩下兩種不同的方法。
2、反饋解題思路。
師:現在只剩下兩種不同的結果了。請大家討論給這兩種方法說明理由。要讓人心服口服。
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再次反饋對與錯。(14:18)
師:認為35cm2對的舉1,認為28cm2對的舉2,認為兩種都對的舉1和2。
出現了三種結果。
師:這三種結果中,哪一種結果肯定是不對的?
生:認為兩種都對的是錯的。
師:為什么?
生:一個圖形不可能有兩個答案。
師:你真聰明。是啊,一個圖形怎么會有兩種答案呢。
學生說明等于35的結果: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長×寬就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所以是7×5=35cm2
教師結合學生的說理,用教具演示。
師:認為是35對的,想法不一樣的請說說看。
生: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老師說過,長方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反饋對28cm2的思路。
生:我是用底×高來算的,底是7cm,高是4cm,7×4=28cm2
師:為什么7×4就可以了呢?
學生用教師手中的教具演示說明。
生1:生2:
師:這種方法中兩個圖形一樣大嗎?
生:一樣。因為面積沒有變。
生:35cm2為什么是錯誤的呢?
3、深入研究原理。
師:是啊,這種方法錯在哪里呢?
學生討論(14:33)
反饋:(14:37)
生1:拉成長方形后,高變長了。
師:說明長是已經不同了。
生2: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90度。
師:老師也選擇28是正確的,那么35為什么是錯誤的呢?請大家來看老師是怎樣解釋的。
教師用電腦演示拉伸過程,平行四邊形的變化過程清晰明了。并問:拉會影響面積嗎?
生:面積不一樣了。
4、小結整理
師:那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什么有關系?
生:面積與高有關。
師:僅僅與高有關嗎?
生:底
師: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該怎么算呢?
生:底×高。
師:是不是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是底×高呢?
學生有不同意見,最后一位學生說: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長就是底,寬就是高。所以長方形的面積也是底×高。
生2補充:任何平行四邊形都能變成長方形。
師:任何一個長方形都可能轉化成長方形。
5、練習:
(1)基本練習1道
(2)拓展練習出示,而沒有練。
三、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的知識是老師講給你們聽的嗎?
生:不是,是自己學會的。
師:你們是不是一學就會的呢?
生:不是。
師:那么你們是怎樣學會的呢?
生:老師提醒,加上我們的思考。
生:老師給了我們啟示,我們自己努力。
生:是用老師的長方形拉學會的。
師:今天同學們學得很好。好在哪里呢?同學們不是等待,而是動腦筋,想辦法。敢于把新問題轉化成已有的知識的想法是好的。
結課。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6
本節課是學生在已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和平行四邊形各部分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學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具體概括為以下幾點:
1、親身經歷,感知公式推導過程。全體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動手剪、拼的過程中,得到長方形。
2、利用課件,直觀演示。
3、語言抽象。
以上面兩個環節為基礎,讓學生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學生把自己的所做、所看、所想,用自己的語言充分地表達出來,并進行利用。
4、把數學知識的教學融于現實情境中,學生在情境中學得高興,學得扎實。我通過四小校門口這一個情境,將新知的學習置于這一現實情景中,進一步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5、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
6、有效地滲透了數學的一些思考和學習方法。“轉化”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學本節課時采用了“轉化”的思想,現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誰有關,該怎樣計算,接著引出你能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的.什么圖形來推導它的面積。
7、充分利用小組合作這一課題的有效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加強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7
我說課的內容是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的內容。幾何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呈現的。平行四邊行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行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扎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
二、學生分析
新課程沐浴下成長的五年級學生,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學生們善于獨立思考,樂于合作交流,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十分愿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本課學生對數格子法、剪割拼補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發展空間觀念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以“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為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個維度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新課程對圖形與空間的教學要突出探究性活動的要求,體現《數學課程》的“過程性”目標,同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立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難點:使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本節課教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把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把抽象數學知識變為具體可操作的規律性知識。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開展多次討論,使他們自主、快樂地解決問題。在本節課中,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法的體現:
(1)在導入部分我采用了創設生活情境,設疑引入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2)在探究過程中,我很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熟悉的具體情境中,通過探究和體驗,感受新知;聯系生活經驗,構建新知;小組合作交流,擴展新知;創新活動設計,超越新知。
(二)說學法
堅持“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并在時間和空間諸方面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學習數學的終結所在。讓學生感到數學的有趣和可學,我們還應注重將數學知識提升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
六、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平行四邊形課件 長方形
學具 學生每人一個任意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 剪刀
七、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如下環節。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以校園風景圖為引入,綠色文明指示牌為的圖形為疑問,說說他們的`面積,猜想,設疑。引發興趣。這樣設計,由生活中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環節,使學生完成了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成為一名探索者,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二)操作探索,推導公式
一、探索新知:
1、數方格法求面積(課件出示) 數完后,問問學生結果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這樣設計,讓學生掌握用數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二、活動驗證
2、轉換法
教師啟發談話,如果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經常用數方格這種方法方便嗎?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我們已學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不能根據已掌握的知識來解決新知,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然后讓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拿出剪好的平行四邊形,每四人一組,想一想,動一動,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一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呢?
學生動手若干分種,教師要注意巡視,可選擇做得對的小組派一名學生給全班演示,說說你們的想法。然后教師再重點的演示和完善的敘述平移(可能學生說得不準確)。
3、歸納:
提問:這個平行四邊形轉換成了什么圖形?它們的面積有變化沒有?拼成的這個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用字母怎樣表示?S=ab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采用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做完全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鞏固練習,深化知識:
對于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內化效果。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如下幾道練習題:
1 基礎練習 出示填空題,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計算過程。
2提升練習 出示計算題,使學生熟練應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3 判斷練習 對學到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鞏固。 4 選擇練習 用題型多樣化對本課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5 發散練習 此題需要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邏輯推理,使學生明白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充滿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質疑問難。
問學生: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全盤的認識,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八、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即 S=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8
xxxx年12月17日上午在保亭思源小學。聽海南洋浦第一小學李曉麗老師和詹州市新英一小麥維高老師同課異構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后。再回顧自己上課后反思,有以下體會:
一、每一節教材內容都有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中,第86頁87頁的內容。從表面上看,可以借助主題圖引入實際問題:兩個花壇哪個大?以此激發學習興趣,引入新課。并利用格子圖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及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通過這部分教材讓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據,以此溝通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系,為學生進一步動手操作探尋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做準備。在備課時你會發現,其實這部分教材已經初步滲透了割補法和轉化思想。備課時如果教師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那么在教學設計中會有所體現。或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會關注,并抓住且利用生成的資源引導大部分學生體會割補法和轉化思想。為進一步動手做實驗起到鋪墊、導引及分散難點的作用。如果在備課時沒有體會到教材的這個作用,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在進行實驗時學生是被動的。表面上看確實學生都在忙碌的做數學活動。但實際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在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被激發。并沒有真正經歷建模的過程。
二、經歷才能很好的建立數學模型。
在這節課中是讓學生通過數、剪、拼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個模型。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個數學模型。只有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或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通過觀察、對比、發現轉化前后圖形之間的'等量關系,以此溝通兩個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有效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化形象為抽象,真正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層面。為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與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聯系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1、多媒體計算機及課件;2、投影儀;3、硬紙板做成的可拉動的長方形框架;4、每個學生5張平行四邊形硬紙片及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認識的平面幾何圖形有哪些呢?(微機出示,圖形略)
2、在這幾個圖形中你們會求哪幾個的面積呢?(微機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3、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他幾個圖形的面積怎么求呢?我們這個單元就來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質疑引新:
1、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很喜歡流氓兔,今天流氓兔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們一起來幫它解決好不好?
2、微機顯示動畫故事:有一天,流氓兔在跑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長方形框架,它不小心踹了一腳,把長方形變成了平行四邊形,流氓兔很奇怪:形狀改變了,面積改變了嗎?
3、演示教具:將硬紙板做成的長方形框架,拉動其一角,變為平行四邊形。
4、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求出來進行比較,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求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要怎么求呢?這節可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三、引導探求:
(一)、復習鋪墊:
1、什么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
2、拿出一個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找找它的底和高,并把高畫下來,比比看誰畫得多。
3、微機顯示并小結:平行四邊形可以作無數條高,以不同的邊為底對應的高是不同的。
(二)、推導公式:
1、小小魔術師:我們現在來做一個變一變的小游戲(微機顯示一個不規則圖形),我們可以直接用所學過的求面積公式來求它的面積嗎?
2、能不能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用割補法轉化為長方形)
3、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多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及剪刀,自己動手,運用所學過的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
4、學生實驗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交流實驗情況:
⑴、誰愿意把你的轉化方法說給大家聽呢?請上臺來交流!(用投影儀演示剪拼過程)
⑵、有沒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繼續請同學演示)。
⑶、微機演示各種轉化方法。
6、歸納總結規律:
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都可以通過平移把平行四邊形拼合成一個長方形。并引導學生形成以下概念:
⑴、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⑵、剪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⑶、剪樣成的圖形面積怎樣計算?得出: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底×高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過程)
7、文字公式不方便,我們一起來學習用字母公式表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S=a×h(板書)。同時強調: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還可以記作S=a.h或S=ah(板書)。
8、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輕柔的音樂中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
四、鞏固練習:
1、剛才我們已經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那么,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強調高是底邊上的高)
2、練習:
(1)、(微機顯示例一)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判斷題(微機顯示,強調高是底邊上的高)
(3)、比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用求面積的公式計算、比較,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4)、思考題:用求面積的公式解決流氓兔的難題(微機演示,得出結論:原長方形與改變后的平行四邊形比較,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二者的面積不相等)。
五、問答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3、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得出的?
六、課后作業:P67 1、2、3、5 《指導叢書》練習十六 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0
【教學內容】:
青島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以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為基礎,以平行四邊于長方形的關系為基礎,引導學生經歷“聯想猜測、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學會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相關問題。
2、讓學生在實驗操作、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這一過程中,認識體會“轉化”的思想,和“等積變形”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在學生合作研究、交流,解決問題過程中,懂的合理的表述與認真傾聽,同時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邊形面積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信封(方格圖、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紙片、直尺、剪刀、三角板)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年搞水產養殖的王大伯,投資新建了兩個蝦池,想看看嗎?
請看(出示課件):
師:這兩個蝦池是什么形狀的?
生:一個是長方形的,一個是平行四邊形的。
師:王大伯還告訴我們每平方米放養蝦苗30尾,你們想幫助王大伯算一筆什么賬?
生1:平行四邊形的蝦池能放養多少尾蝦苗?
生2:長方形的蝦池能放養多少尾蝦苗?
師:要想解決你們的這些問題,必須先算什么呀?
生:它們的面積。
師:說到面積我們并不陌生,長方形的面積怎么算?大家一齊說。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可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呢?
師:這節課我們就先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猜測。
師: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算呢?但是猜測是要有根據的。(學生獨立思考。)
師:誰來說?
生:如果有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框的話,一拉就變成長方形了,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鄰邊”。
師:拿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框一拉就變成了長方形(師邊說邊演示),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算,并且這么一拉,邊的長短沒有變化,好像有道理。誰還有不同想法?
生:把平行四邊這邊多著的三角形移到缺口處,平行四邊形也能變成長方形,我覺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鄰邊”。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鄰邊
2、驗證“底×鄰邊”。
師:這只是個猜測,接下來我們應該干什么?
生:實驗來驗證。
師:請同位合作,借助含有面積單位的方格紙,數一數、算一算,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是對還是錯?
生小組活動
師:哪個組先來匯報?
師:在他們匯報的時候,我們干什么?
生:認真聽。
師:對,認真聽可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一、聽他的方法是否和你一樣;二、聽你還需要不需要做補充。
生:我們通過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平行四邊形卡片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而底乘鄰邊,6×4.5=27平方厘米。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不等于“底×鄰邊”。
師:拉出來的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不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就是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等于底×鄰邊。但這個猜想仍然很有價值,通過實驗使我們對“底×鄰邊”為什么不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師擦掉:底×鄰邊)
3、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
師:用什么方法既能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又能保證面積不變呢?
生:把這邊多著的三角形剪下來,移到缺口處。
師:怎么剪?
生: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來一個三角形,把三角形移到缺口處,拼成長方形。
師:為什么沿著高剪?
生:沿著高剪,才能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移到缺口處,平行四邊形才能變成長方形。
師:前后四人一組,請組長拿出信封,用里邊的材料和工具,剪、拼一下,看有沒有新發現?
師:活動要求:小組各成員,團結合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進行的快。開始吧!
學生活動。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匯報時,各組選兩名組員匯報,其他組員要積極的做補充。
學生匯報:(提示學生說明白,是沿著什么剪的?為什么沿著高剪?面積變沒變?剪拼得到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還有什么聯系?)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一說?
師:看大屏幕,(師邊演示邊說明)平行四邊形沿著高這么一剪,一拼,就把不能計算面積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它們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高。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剪法方法呢?
生:我們組沿著高剪下一個梯形,移過去,平行四邊形也能轉化成三角形。
師:這樣做,有什么發現?
生:平行四邊形也轉化成了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高。
師:(播放課件)整理回顧我們的研究過程。你們的形狀,大小不一的平行四邊形可以沿著一條高這樣剪,也可以沿著另外一條高這樣剪,但是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1)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2)它們的面積相等,(3)長方形的長就等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寬就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
師: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們能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介紹轉化的思想方法:
師:我們把不知道怎么計算面積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剪、拼轉化成了長方形。“轉化”可是數學上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把我們把未知問題的轉成已知的知識,把復雜的事情轉化成簡單的事情。在以后的學習中注意運用這種方法。
5、學習字母公式: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你能說出它的字母公式嗎?
生:平行四邊的面積的字母公式是:S=a×h
生: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點,也可以省略不寫。
師:平行四邊面積的字母公式就可以寫成:S=ah
6、解決問題:
師:現在能解決我們的問題了么?
生:能。
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
師: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做嗎?
生:先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出平行四邊行蝦池的面積。因為每平方米放養30尾蝦苗,再用蝦池的面積乘30.
三、應用公式,鞏固訓練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了你們的問題。真得很棒!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還敢接受新的挑戰嗎?(出示課件)勇闖第一關:
1、誰來讀題?搶答開始。
生匯報,說為什么這樣做?
2、自己讀題,說答案。
注意讓學生說理由,有爭議,讓學生去說。明確對錯。
3、找對應底和高,再算面積。讓學生比較看結果是否一樣。
師:真棒!闖過了第一關你想對同學們說什么?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計算時一定要注意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4、師:還敢接受更高難度的挑戰嗎?智闖第二關,比一比是最會思考,誰最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比較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覺得哪個大?為什么?小組討論。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獲取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還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問題。大家真了不起,劉老師很佩服你們。
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師:現在你能靜下心來,梳理一下這節課研究問題的過程,想想你們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
生:我們學會了平行四邊的面積=底×高。
生:我們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移、拼轉化成長方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梳理我們研究過程的先是猜測—然后實驗—驗證---最后得出了面積計算公式。在實驗的過程中,還用到了數學上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方法——轉化法。這是數學上常用的探究方法,。想一想,你能用這節課學到的方法研究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課下可以試試。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小節,主要內容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之后進行學習的;并且本節課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利用的轉化法為后面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奠定了基礎。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所以我先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此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這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還具備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所以我將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正確解決簡單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三維目標的把握,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難點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本節課將采用講授法、問答法、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來進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結論。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會結合教材將情境圖轉化為學生身邊的實例,呈現學校兩個花壇,一個長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并提出問題:現在學校想要裝飾這兩個花壇,那么哪個花壇的面積更大呢?但是學生之前僅學過求長方形面積,對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會求,從而引出課題。
這樣的導入不僅回歸了教材,同時也將情境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講解新知
接下來是講解新知環節,也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因為學生有長方形面積的學習經驗,因此我會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學生能夠想到數方格。這時我會發放帶有方格的學具,讓學生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得到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片的面積。在這我會規定:1個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足一格的按半格計算,并要求學生填表記錄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
接下來我會引導學生觀察剛剛數方格得到的數據。由于學具紙片的.特殊設置,表格中記錄的數據是對應相等的。在數據的提示下,可能有學生會想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長寬分別與其底高對應相等的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數方格中平行四邊形存在不滿一格按照半格的近似計算,這里我會指出數方格得到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不嚴謹。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試著將平行四邊形進行轉化,看其能否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嘗試動手操作。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小組合作交流能力,并且能夠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其間我會進行巡視,提示學生操作過程中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對于操作中有困難的學生我也會給予適當的幫助。在學生操作結束后,我會找多個小組代表分享展示他們的操作結果。
前面數方格的活動初步建立了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系,這里學生容易想到將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再平移轉化為長方形,不同點可能僅在于沿著剪開的高線不同。完成后我會提示學生對比轉化前后的圖形,思考二者有什么聯系。根據前面數方格時的數據及實際圖形的對比,學生不難得到平行四邊形的底與轉化后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轉化后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再由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就可以對應寫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改或刪除。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會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在參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體會轉化給學習所帶來的方便。
3、通過猜測,操作,實踐,歸納等環節,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轉化過程。
【教學關鍵】
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對比。
【教學方法】
猜想,動手操作,轉化。
【知識基礎】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長方形的面積。
【教具準備】
活動的長方形邊框
【輔助手段】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中最有趣的知識,你都知道哪些平面圖形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圖形,課件出示學生說的圖形,并依次說)
(課件出示)紅星小學門口有兩個花壇,請同學們看是什么圖形?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我們需要知道他們的什么?(面積)
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誰知道它的面積公式是什么?(長乘寬)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用數方格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操作實踐
(一)激發思維,尋求探究策略
1、要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你都有哪些方法呢?(學生同桌討論1分鐘),誰想把自己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方法一:數方格
方法二: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
2、學生數方格。(出示課本80頁圖,提示不滿一格的按單元格計算),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分別是多少個面積單位?(24個)
測量圖形面積我們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那計算學校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我們還以用數方格的方法嗎?數方格的方法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來計算,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方法呢?能不能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圖形的面積?
3、學生動手操作(課件出示提示語:要注意前后的變化,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四人一小組研究研究。
學生匯報后,讓我們共同來看看怎樣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教師課件演示兩種方法。
方法一: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作一條高,剪開,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
方法二:如果學生未說出第二種,師說明:實際上還有一種剪拼方法,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平移后拼成一個長方形。
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4、比較歸納,推導公式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
提問:比較這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么?(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學生匯報: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學生匯報公式,教師板書。同學們在心里默默的記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表示?
S=ah(學生說字母公式,師板書)
(二)解決問題
1、剛才我們動手操作推導出了求平行四邊形的一般公式,現在我們看看怎樣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用公式驗證前面數方格的平等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
它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說,師板書
(三)實際應用
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是100m,高是30m。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公頃?平均每公頃收小麥7噸,這塊地共收小麥多少噸?
學生自己解答。
三、智力闖關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了沒有,下面我們就進行智力闖關。
(一)有空就填
1、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剪開,然后通過(),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2、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圖形的()沒變。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這個圖形的面積是()。
(二)明辨是非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2、平行四邊形的底邊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3、沿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
3、6cm
5cm
4、5cm
4cm
4、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
(三)魚目混珠
如圖,你能計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四、課堂反思。
1、學生談收獲。
2、師生共同總結。
五、拓展延伸。
用木條做成一個長方形框,長8cm,寬6cm,它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有變化嗎?說說你的想法。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3
一、說教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是在學習了幾何初步知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的基礎上安排的,有助于學生利用“轉化”的思想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或正方形,進而推導出面積的計算方法。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又是后面學習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的依據。因此這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于是我在教學時,將充分運用轉化遷移思想,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與實踐,引導學生用已學的舊知去獲取新知,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通過課件演示和實踐操作,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等積轉化,通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系,把握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等積轉化成長方形面積。
三、說學生
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和經驗,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四、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按照三個維度的要求,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三個: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相關的計算。
2、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推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通過轉化的方法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和一把剪刀。
五、說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長方形面積公式,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會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推理的過程,通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系,把握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轉化成長方形面積,并通過運用面積公式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六、說教學環節
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劃分為四步:
1、復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再現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溫故知新,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作好鋪墊。
2、用數格子的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誤差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激發尋找另一種方法。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讓學生帶著這個思考題進入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思維之中。
本環節教師呈現帶有方格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憑借獨特思考,同桌交流互評的漸進過程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再親歷和體驗中初步感悟計算平行四邊形的方法。這樣設計,使得做到本節課的重點突破,為后面進一步學習面積公式做好鋪墊。
3、動手操作,驗證猜想: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為了驗證前面的猜測是否正確。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悟,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等積轉化的思想滲透開來。通過轉化,在舊知基礎上生長,而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與生成,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僅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實踐運用,深化認識
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在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之后,為了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檢驗他們能否學以致用,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與應用達到熟練靈活掌握的目的,實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下面的分層隨堂練習:
(1)基本練習,檢測學生直接運用公式進行計算的情況,并適時進行品德教育。
(2)深化練習,深化對推導原理的理解,加深學生對公式特征的認識。
(3)開放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4
一、說教材
小學數學關于幾何知識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的。本冊教材承擔著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的任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初步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長方形,并分析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再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知道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扎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
(一)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要求及教材特點,充分考慮五年級學生思維水平,確立如下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探究知識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探究并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轉化,發現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關鍵點:通過實踐——理論——實踐來突破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重點。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關鍵是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等積轉化問題的理解,通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系,及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等積轉化成長方形。
(三)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剪刀、4種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彩筆。為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充分發揮現代技術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三、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小學生個性與特長發展實驗研究》這一課題旨在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張揚學生的個性,形成愛好,使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并最終能夠發展特長。因此,整節課我始終堅持構建和諧的課堂,注重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真想法,關注學生真實的思維世界,整個 教學過程師生在平等、民主、和諧中進行真誠的“對話”和“互動”,形成了思想與情感的真正交流,做到了“以人為本”,這樣師生彼此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了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另外,《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自主探索”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是先讓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么與底和高有關系,再讓學生明確到底有什么關系,這樣,是在學生自己思維指向性基礎上的探索,也就是讓學生明確了“我要探索什么,我為什么探索”,避免了人為地提供探索的方向,真正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索既有利于教學的合理進展,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獲得,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做到了有效的探索。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1、發展遷移原則:運用遷移規律,注意從舊到新、引導學生在整理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體現“溫故知新”的教學思想。
2、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課件演示和實踐操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實驗得出結論,體現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3、反饋教學法: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性,在教學中,采用反饋教學法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參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形成和運用的機會,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學法: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更重要的是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本節課我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培養學生初步感知和運用轉化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等行為來解決新問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尋”數學,在實踐操作中“做”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用”數學。
五、說教學程序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課堂教學環節:整個教學過程大致是這樣一個教學流程:
1)通過“你發了哪些圖形?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問題,鞏固和加深了對已學過的圖形的認識。再由解決“兩個花壇哪個大?”這個實際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2)初步感知用數一數的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局限性,從而激起學生進一步尋求簡單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由此你猜想到了什么?讓學生大膽猜想。通過細心地觀察、交流明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然后再探索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學生經歷著比較、分析、動手操作、觀察、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體驗著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理解和經歷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4)進行綜合性的練習,使學生體會“學以致用”。
5)最后讓學生談談在本節課對自己最滿意的地方,學生暢所欲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猜一猜。
2、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
3、長方形的面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算。揭示課題。
(二)動手實踐,探究歸納
1、嘗試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
2、學生展示、交流
3、對比、總結、提煉
(三)分層訓練,理解內化: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四個層次的練習題。
(四)總結評價,升華提高
師生共談本節課的收獲,引導孩子用轉化的方法嘗試解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5
各位評委,你們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準備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三個部分完成說課。
一、說教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以及認識了平行四邊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能為以后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打下基礎。為了更好地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學習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與內容的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中掌握4~6學段空間與圖形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理解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為:
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定為: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并能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1、教學中,我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
2、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3、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通過創設情境:小兔樂樂想從三快草地中,找一塊面積最大的草地去吃草,卻不知道怎么計算哪塊土地的面積最大,請同學們幫助解決。學生利用以前的知識能夠計算出其中正方形和長方形草地的面積,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復習了舊知識,還體現出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環節: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根據這些方法,展開其中的割補法,通過轉化—找關系—推導這一過程,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交流,自己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第三環節: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課后練習和一些變式的習題。
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多種形式的數學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第四環節:聯系生活,深化應用。
讓學生做應用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用學到的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
作業:
自編一道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富有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結:
總結內容主要讓學生清楚: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推導反思03-09
二胎大寶的心理陰影面積05-02
圓柱體表面積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