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課堂實錄經典(2篇)
《圓的認識》課堂實錄1
一、導入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
生:圓形。
師:生活中的圓比比皆是,你熟悉的有哪些?
生:鐘面;輪胎上;有些鈕扣也是圓的;球。
師:同學們,你們注意過這些自然現象嗎?(放課件)你見過這樣的工藝品和建筑物嗎?你觀察過這樣的運動現象嗎?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是離不開圓形呢!
師:同學們,這些圓形漂亮嗎?
生:漂亮!
師:正如希臘的一位數學家說得那樣:“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平面圖形有呢?
生: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都是有棱有角的,而圓沒有棱,邊是彎曲的。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四邊形都是平面上的直線圖形,它們都是由線段圍成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認識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板書:圓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師:打開書看85頁、86頁,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畫,并把相應的知識填寫在表格中,有哪一組愿意上黑板上來學習,把知識填在黑板上?(師下去巡視)
2、檢查自學
師:你學會了圓的什么知識?請大膽說一說。
生:我學會了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生:我學會了圓心是圓中心的一點。
3、學習定義。
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真強,了解了圓的這么多知識,同學們通過自學知道了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你們誰有辦法讓我們感受到平面和曲線的含義?
師:老師有一個辦法,看!這是什么?
生:一條線段。
師:現在它怎么樣了?
生:彎曲了。
師:現在它又怎么樣了?
生:現在它變成了一個圓。
師:因此說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
師:剛才有一位同學說球是圓形,同學們比較一下,(出示課件),球是立體的,而圓是平面的,球的剖面是圓,理解嗎?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請同學們一起說一下圓的定義。
師過渡:同學們除了知道圓的定義,還知道了圓的各部分名稱,下面我們再來一起學習圓心。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形學具,你能找到圓心嗎?按書上的方法折一折,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生:我把圓對折,我發現許多折痕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就是圓心。
生:我也發現......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誰愿意再把書上有關圓心的知識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生:圓中心的這一點就是圓心,
在圖上標出圓心O,問學生:能不能再找出一個圓心。
生:不能,圓心只有一個。
出示課件,
師:鞏固學習了圓心,下面我們該檢查學習什么?
生:檢查半徑。
師:誰愿意把書上有關半徑的知識讀給同學們聽一聽?(師找生讀,再找生讀。)
師:“半徑”這個概念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連接圓心,從圓心到圓上的線段。
師:齊讀。用字母怎樣表示?(R)齊讀R。
師:你會畫半徑嗎?
生:會
師:現在我們進行一個畫半徑比賽,我數十個數,看誰畫的.半徑多,準備好了嗎?開始!10、9、8、7、6、、4、3、2、1,停。匯報一下,你畫了多少條?你!你!你們真棒,如果老師再給你時間你還能畫嗎?
生:能。
師,那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半徑有無數條。
師:說得真好。板書:無數條。
師:現在拿出尺子量一量你畫的半徑,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半徑都相等。
師:同桌交換一下意見,看看你還能發現什么?
生:同一個圓內所有半徑都相等。
師:說得好極了,在同一個圓內所有半徑都相等。板書:且相等。
師:研究了半徑的概念,特點,下面我們該研究什么?
生:直徑。
師:誰來讀概念?
生: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用字母D表示。
師:直徑這個概念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
師板書: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用字母D表示。
師:會畫直徑嗎?
生:會
師:請同學們把剛才的學具翻過來,小組學習,畫一畫,量一量,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開始吧。
生匯報:我們小組發現在同一個圓內直徑也有無數條,且相等。
生:老師,我還發現了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二分 之一。
師:他說的對嗎?現在你們量一量,看看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
生:d=2r r=d/2
三、練習
師:同學們認識了圓,掌握了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會填表格嗎?
判斷圓的直徑和半徑對不對?說明原因。
學習畫圓。
師:我們認識了圓,那同學們能畫一個圓嗎?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圓規,小組合作畫一個圓,并標好各部分名稱。可到書上找方法。
師展示學生畫的圓。
師:老師也畫了一個圓,認真觀察,看老師是怎樣畫圓的。
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1、定出半徑;2、固定圓心;3旋轉一周。
師:如果我們把圓心定在墻上,這個圓畫在了哪里,如果我們把圓定在操場上,這個圓畫在了哪里?如果我們把圓心固定在本子上,這個圓畫在哪里?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師:(拿圓規)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直徑還是半徑?
生:是半徑。
師:兩腳間的距離越大,圓越大,是的距離越小圓越小。
這說明什么?
生: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2、練習。畫半徑為3厘米的一個圓,并用字母o ,r d 分別標出它的圓心、半徑、直徑。
師:能獨立完成嗎?
生:能。
師:現在同學們打開書,看看還有沒有知識是你沒有掌握的?
四、綜合練習。
1、判斷
2、學校操場要建一個圓形大花壇,我們還能不能用圓規畫了?
3、請用今天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形的?車軸應做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五、總結
師:同學們,人們最早在通過太陽和陰歷十五的月亮認識了圓,早在2000多年年,我國著名的學者墨子就提出了關于圓的概念"一中同長也",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在許多的詩人的詩中也充滿了對圓的熱愛。賈島的絕句是這樣的:海底有明月,圓于天上輪,得之一寸光,可買千里春。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真好,舉起右手,我們一起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圓的認識》課堂實錄2
“圓的認識”一課選自小學數學教材第11冊,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后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系,再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圓規”等多種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并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同時掌握圓的基本特征。這樣的編排,學生對于圓的相關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師的明確指引和調控之下,學生相對獨立的探索空間不夠,而與此同時,學生對于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也無從感受、體驗,對于圓在歷史、文化、數學發展過程中與人類結下的不解之緣感受不深。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試圖對本課的教學思路進行重新調整:一方面,通過拓展空間,將學生進一步置身于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認識完圓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開對于圓的特征的發現,并在交流對話中完善相應的認知結構;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體,將自然、社會、歷史、數學等各個領域中的“圓”有效整合進本課教學,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圖形背后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想起美國學者澤布羅夫斯基,曾因為“在凝望波濤的時候”而產生了寫作《圓的歷史》這一迷人著作的沖動,而我――一個普通的年輕教師,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課堂里打破常規、沖破樊籬,演繹“走進圓的世界”這一多少有些另類的教學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來,是平靜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漣漪?是陽光下朵朵綻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輪永恒的明月?是“長河落日圓”中夕陽下落日的余輝?是偉大思想家墨子筆下“圓,一中同長也”和數學巨著《周髀算經》中“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喚?是古老的陰陽太極圖所給予的神秘誘惑?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古訓背后的力量?還是西方數學哲學中“圓是最美的圖形”所帶來的無限誘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種莫明的沖動,一直縈繞心頭,那就是:怎樣讓數學課堂再厚重些、開闊些、深邃些、美麗些……藉此,想到了圓,繼而,便有了“走進圓的世界”這一大膽嘗試。
●過程描述
[一]
師:對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到過圓形?
生:鐘面上有圓。
生:輪胎上有圓。
生:有些鈕扣也是圓的。
……
師:今天,張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些。見過平靜的水面嗎,(見過。)如果我們從上面往下丟進一顆小石子(播放動態的水紋,并配以石子入水的聲音),你發現了什么?
生:(激動地)水紋、水紋、圓……(聲音此起彼伏)
師: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伴隨著優美的音樂,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花叢中五顏六色的鮮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環、用特殊儀器拍攝到的電磁波、雷達波、月球上的環形山等畫面一一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見圖①)從這些現象中,你同樣找到圓了嗎?
生:(驚異地,慨嘆地)找到了。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
生:(激動地)好!
[二]
師: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圓規,是――
生:――畫不出圓的。
師:同學們都準備了一把圓規,你能試著用它在白紙上畫出一個圓嗎?
生:能。
(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交流,明確圓規畫圓的基本方法。)
師:可要是真沒有了圓規,比如在圓規發明之前,我們就真畫不出一個圓了嗎?
生:不可能。
師:今天,每個小組還準備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這些材料,試著畫出一個圓嗎?
生:能。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畫圓。)
師:張老師發現,每個小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創造。讓我們一起來分享。
生:我們組將圓形的瓶蓋按在白紙上,沿著瓶蓋的外框畫了一個圓。
師:那叫“拷貝不走樣”。(生笑)
生:我們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個圓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畫出了一個圓。
師:真可謂就地取材,挺好!(笑)
生:我們組在繩子的一端系一支鉛筆,另一端固定在白紙上,繩子繃緊,將鉛筆繞一圈,也畫出了一個圓。
師:看得出,你們組的創作已經初步具備了圓規的雛形。
生:我們組在繩子的一端系上一塊橡皮,抓住繩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樣出現了一個圓。
師:盡管這一方法沒有能在白紙上最終“畫”出一個圓,但他們的創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嗎?(生熱烈鼓掌)
師:可是,既然不用圓規,我們依然創造出了這么多畫圓的方法,那么俗語中為什么還會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說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時候的人們沒想到這些方法吧?(生笑)
【《圓的認識》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圓的認識》課堂實錄12-18
《圓的認識》課堂實錄(熱門)12-18
《圓的認識》教學實錄03-08
畫不圓的“圓”作文02-23
《項鏈》課堂實錄12-08
《白鯨》課堂實錄03-08
《背影》課堂實錄03-03
《秋天》課堂實錄02-29
趙州橋課堂實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