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四上《說勤奮》教學實錄
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請讀課題。
學生:讀課題。
老師:上一節課我們進知道這篇文章與我們以往的文章不同,它是——(學生)議論文。對,再讀課題,我說:是的,這課題中帶了一個說字,像這樣,課題中帶有說字,談字,以及論字的大多是議論文。比如我們下學期要學的《談禮貌》,再比如老師手里的《林語堂作品精選》里面就有以論什么的文章幾十篇,這些都是議論文。我又板書記敘文三字,說:“過去我們學過的文章主要是記敘文,記敘文的特點就是——板書記一件事情、一個人物等。那么,議論文的特點是什么呢?請同學們不要說,先默讀課文,看看這篇文章到底在說什么?”孩子們很安靜地默讀課文。我在教室里隨機問問,了解情況。
教室里安靜下來了。我請孩子們舉手發言。
學生1:這篇課文說的是勤奮。
老師:哪里讓你看出來的?
學生1:課題中就看出來了。
老師:能從課題中感受,不錯。那么課文在說勤奮的什么呢?
孩子們思考,冥思苦想不得其果,只有幾個孩子舉手發言。
學生2:說勤奮能實現理想。
學生3:每一個成功者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老師:成功者是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學生4:不是,是成功者手里的鮮花,這是一個比喻。說明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換來的。
老師:是的,換來這個詞語用的真恰當,這叫做勤奮換來成功。還說了勤奮的什么?剛剛這些其實就是在說勤奮的——
學生5:收獲。
老師:換一種說法,就是在說勤奮的作用,F在我們讀一讀課文,看看勤奮的作用有哪些?可以找出來,大聲地朗讀。
孩子們一會兒就舉手了,少數幾個在“喊”,我準備傾聽。
老師:會說的舉手(孩子們的手放下了很多),會讀了以后說的舉手(學生又舉起手來),那我們先讀再說作用。
學生6:(讀后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于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學生物學界產學生了很大的影響。)
讀完不會說,停在那里。
老師:剛剛我聽出來你讀的時候突出了“很大”,原因能告訴我們嗎?
學生6:因為他的勤奮得到了榮譽。
老師:哦,體會得真是好,這說明勤奮有得到榮譽的作用。還有人來讀讀這句話嗎?
學生7:讀的時候突出了歐洲學生物學界。我覺得他勤奮換來的這個榮譽很大,說明勤奮的作用很大。
老師:請其他同學繼續讀。
學生8:(讀——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后,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老師:這段話說了勤奮的什么呢?
學生8:說了司馬光的勤奮。
老師:是呀,說了他怎么勤奮的,小時候——導讀,長大以后——導讀。他就是這樣勤奮的。那么這樣勤奮給他帶來的什么?
學生9:讀——他用了19年時間,終于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勤奮的作用就是完成了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
老師:什么叫巨著?
學生10:我知道了,這部作品不僅著名,而且是巨大的。
師;怎么說?
學生11:就是說這部作品非常厚。
學生12:還有,勤奮使得司馬光成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老師:是的,都讓他成為專家了。他許多年的勤奮換取的是他的名譽和巨著,他的巨著將永遠留傳下去。
老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他用了19年時間,終于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老師:為什么你們要將終于讀得那么艱難?
學生13:因為他勤奮了很多年,獲得這樣的成果很不容易。
老師:是的,不是輕而易舉的。這一般人無法做到的勤奮為司馬光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的幫助。
學生14:讀——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這樣勤奮的結果是他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
學生15:不是,這樣勤奮的作用是——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學生16:青蛙卵剝離手術是他在留學期間勤奮的結果。
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可以將兩個階段的勤奮與作用連起來說,中學期間由于他的勤奮,他本來很差,后來名列前茅。留學期間,他的勤奮讓他完成了一個高難度手術,成名于歐洲學生物學界。可見勤奮的作用真是很大。
學生17:還有我從華羅庚成為了數學家,可以看出是因為他勤奮的成果。
老師:哦?
學生17:因為他成了數學家,而且他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我覺得他這樣說,肯定是因為他也非常勤奮。
老師:說的是。(講述)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學生于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為學生。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于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他進入金壇縣立初中后,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并盡心盡力予以培養。初中畢業后,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此后,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
可見他的確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也正因為他是一個勤奮的人,才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才能說出這樣的名言——
學生: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老師:同學們,我們學到這里,我們明白了勤奮的對于成長成才的巨大作用。課文里面還有說道勤奮的作用的地方嗎?
學生18:讀——只有一學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生19:不是,這一句是讓我們記住勤奮的,我認為是這里。(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老師:好,我們先將這句話用橫線劃下來,然后靜靜地讀,將你的體會寫下來。
學生默讀寫體會。
學生20:我體會到勤奮能讓我們得到成功。
學生21:我體會到只要想取得成功,不管你是誰,都要非常勤奮才行,要付出汗水和心血。
學生22:我覺得成功真的不容易,但是要成功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勤奮勤奮再勤奮。
老師:你們的體會真好。讓我們再次記住這句話——
學生:齊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老師:現在請你們思考一下,記敘問主要是寫一個人,一件事情,而這篇議論文主要是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或者兩件事情嗎?那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學生23:這篇文章說的是勤奮。告訴我們要勤奮。
老師:勤奮很重要嗎?
學生23:當然了,因為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老師: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讀!像這樣的文章就叫做議論文。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蛘哒f一個觀點。(板書一個道理、一個觀點。)如果文章就提了這么一個道理,你相信嗎?
學生24:不太相信。
老師:那么怎么辦呢?
學生25:我覺得要證據。
老師:證據是什么呢?
學生26: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
老師:你覺得就這兩個證據就能證明這個道理了嗎?
學生27:還有華羅庚的名言。
老師:好,全部算,這些證據夠了嗎?
學生有的說夠,有的說不夠,更多的沉默。
老師:我們來看看到底證據充分嗎?司馬光哪個證明什么了?童第周的勤奮證明了什么?華羅庚的名言又證明什么?請同學們想想看。
學生28:司馬光的勤奮讓他成了專家,編成了巨著。這說明只要不斷勤奮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學生29:童第周的勤奮讓他原來基礎差后來變得名列前茅,而且做了一個手術轟動了歐洲。
老師:是的,那么華羅庚的名言能不能放在第二自然段后面呢?為什么?
學生思考片刻。
學生30:不能,因為司馬光原來的基礎不差。用在這里不好。
學生31:不能,因為只有童第周原來基礎很差,勤奮使得他名列前茅。
老師:對,這才能叫做勤能——補拙。
老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勤奮,其實不只寫兩個人,而是寫兩類人,同學們想想是哪兩類人?
學生32:一類人是原來基礎就不差的。
學生33:還有一類是原來基礎差的,后來通過勤奮成才的。
老師:現在你們覺得這樣的證據足夠證明勤奮的作用了嗎?
學生:夠了!
老師:像這樣,先提出一個道理或者說是觀點,然后想辦法證明,這樣的文章就叫做——議論文。
老師:下課。
【四上《說勤奮》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蘇教版四上《珍珠鳥》名師教學實錄03-06
人教版四上:《給予是快樂的》課堂實錄03-06
《荷花》教學實錄03-02
《坐井觀天》教學實錄03-02
《趙州橋》教學實錄03-03
《窮人》教學實錄03-02
《翠鳥》教學實錄03-02
《社戲》教學實錄12-18
《臺階》教學實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