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與自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責任與自由7篇(優秀)
責任與自由1
爸爸常對我說:“一個人,要有責任心,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我很疑惑,責任真的那么重要嗎?
有一次,我們玩扔石頭的游戲,看誰扔得遠。我們在一處平坦的'地方,準備好石頭,往遠處扔去。小曼先扔,她扔了過去。該我了,我用力一扔,比小曼扔得遠。正在我慶幸的時候,“嘩嚓”一聲,鄰居家的瓦碎了。原來,我把石頭扔到人家的房頂上了。
“那戶人很少在家里居住,打碎他家的瓦,他應該不會介意吧!”我心想。可是,萬一他的家具被雨水淋濕了、壞了怎么辦?爸爸不是讓我要有責任心嗎?
我回家后,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咱家還有多余的瓦可以賠給人家,但你不能白拿,得用錢來買!”
“我怎么會有錢?”我想。爸爸又說:“我知道你沒錢,可你可以在家做家務掙錢啊!”
于是,我開始了做家務歷程。
我做了一個月,才做夠50元。誰叫我不勤快,做一個月才湊夠數!
后來,爸爸幫那戶人家補好了房頂。我也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流浪的老奶奶。她跪在地上,雙手支撐著身體,面色蒼白,頭發凌亂,衣服上補丁很多。面前擺著一個破罐子。破罐子里顯然沒有幾塊錢,我走上前去,放下了幾元錢。她急忙道謝。這一刻,我想到了責任,老人的兒女沒有盡到贍養老人的責任和孝心。
只要每個人多一點責任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和諧與溫馨!
責任與自由2
“責任”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它卻關系著一個人的一生,它是人生中一個不可缺失的部分。人們如果缺失了它,生命將變得不再完整。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所以,我也有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星期三下午,夏老師請班中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把自己的作文抄好上交,要張貼在班級展覽窗上。班干部黃溫茹拿來了一本嶄新的信紙,從里面抽了三張遞給了我,請我抄作文。但是,我想:一篇作文最少也有400個字,那樣抄不得累死人,誰受得了啊,反正全班那么多人,缺我一個也沒什么關系。于是,我把紙還給了黃溫茹,盡管她再三請求,但我還是維持著原來的想法。黃溫茹立刻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夏老師。頓時,夏老師的臉色馬上由晴轉多云了,板著一張臉生氣地說:“班級的事情哪有不做的呢?給我把第一單元課文抄一遍!”我愣住了,久久地呆在了那里……
當我看到其它同學在抄作文,而我卻在抄課文時,我的'心比針扎、火燒、刀割還難過,一顆顆豆大的眼淚從臉上齊刷刷地掉了下來,陷入了沉思之中:這是一個完整的班集體,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其他的人都在為班級的榮譽而努力奮斗,惟獨我在這里偷懶,作為班級的一員,不為班級做事情,這是哪個班級都不允許發生的事,連一個班級成員應盡義務都沒做到,我還算有責任感嗎?……
我終于在淚水的陪伴下抄寫完了課文,經歷了這件事情,讓我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責任,讓我知道了怎么做一個有責任意識的人。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因為不想抄作文而被老師罰的經歷,作者能夠從一件小事感悟到“人需要有責任意識”的道理。文章敘事語言過于平淡,在講述自己不想抄作文時,缺少必要的細節描寫,使得文章缺乏吸引力。
責任與自由3
最近看了這么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看了前幾集后,就去找小說了,其中大結局有這么一句話“以前的我很快樂。就因為太快樂了,所以當悲傷降臨,如此輕易的就被完全摧毀。可是人不能借口逃避悲傷,就忽略那些自己應該做的事。”看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復,是啊快樂總是那么容易被打敗,可我們卻不能逃避,只能面對,面對悲傷的生活,面對絕望的自己,只能承擔,承擔上蒼給予我們的責任,承擔自己該承擔的一切。生活總在我們最快樂是打擊我們,放棄了,就是后悔很久的.事,堅持了當下痛苦的也是我們,但是人生就是如此:此時痛苦了,以后做事就會考慮的更多,不會讓自己再受傷害。
例如考試前玩了,開心過了,快樂過了,那悲傷也該來了,考試時的緊張,考試后的成績自然不好,即使現在不在乎,那以后呢,不后悔嗎?如果靠前學了呢,考后則應該是很愜意了。這是相對的,不管什么時候,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而我們只要現在堅守,現在承受,快樂的就是以后,有這么句話“活在當下的生活,知足常樂”,但是當下的生活就沒有痛苦嗎?知足常樂,其實也是借口,若是現在悲傷了,圖一時的感覺,放棄了,不努力了,以后就不會后悔嗎?一定會后悔。現在擔負的是責任,以后享受的是快樂,反之以后承擔的則是無盡的悲傷。
我們要學會不被悲傷打敗,成功的人是會面對悲傷的人,而不是以悲傷為借口逃避的人,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去面對傷心的事,承擔上蒼給予我們的責任,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正是這部書給我的啟示,也是我明白的道理。
責任與自由4
小時候,常常聽爺爺說,人生路漫漫,每一個人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究竟責任是什么呢?責任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三年前,我親眼目睹了一幕,這一幕讓我徹底明白了責任的含義。三年前的一個酷熱的下午,知了在樹上大開演唱會,“吱吱吱”地吵個不停。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我頂著烈陽,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前方有一個小攤子,圍得水泄不通。好奇心促使我擠了進去,一瞧,原來是一個賣茶的小攤。我正想走,一位衣衫破舊,白發蒼蒼的老人走了過來,望著賣茶阿姨手中的`一碗碗茶,久久不肯轉移視線,顯然,他的舉動引起了阿姨的注意,阿姨放下手上的工作,走到老人身邊說:“老先生,要碗茶嗎?”老伯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卻推說:“我沒錢,算了吧。”估計這位阿姨應該是一位善心人,她同情老人,端起一碗茶,說:“不要緊,老先生,這碗茶我請您喝。”老人望著阿姨手中的一碗茶,遲疑著。阿姨再把碗遞到老人手中,老人才用顫抖的雙手接住了茶,當老人緩緩喝完茶后,他紅著臉不好意思地對阿姨說:“姑娘,這碗能送給我嗎?”阿姨詫異極了,他不解地望著老人。“老實和你說,我得了肺結核。”老人說,“對于別人,我的責任就是為了不讓這病傳染給他人,而對于你呢,我的責任就是讓這碗在你的攤子里消失,不毀壞你的名聲。”隨即,老人就轉身默默離開了……
望著老人漸漸消失的身影,阿姨的眼眶里蕩著淚花,站在那兒許久,許久……
一位老人與一碗茶的故事教會了我做人就要負責任。
責任與自由5
自由就是沒有太多的學習班,自由就是沒有太多的家庭作業,自由就是責任。
我在班級里不算一個成績太好的學生,但是對于自由這兩個字而言,我算挺幸福的了。我們班級里的作業并不太多,但是到了家里,家庭作業總是讓很多人壓得踹不過氣來。
他們,也就是好學生,有非常多的家庭作業。什么同步練習啦練習卷啦。在家長的眼里,也許,也許作業少、不報學習班,在一些家長眼里,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吧!讓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實現,是不是作為一個家長的愿望呢?鋼琴班、奧數班、英語班學習班占滿了一個好學生的周末,當周末不再擁有自由兩個字,周末還有什么意義呢?
“你看看人家XX!學習多好!你有他一半,我就很開心了!”“你怎么就不會細心點,這道題你本該得分的。”家長讓我們趕上別人——當我們達到了目標,也許新的一場“追逐賽”已經開始——“你怎么沒有進全班前十?”面對家長的問話,我們只能低頭說:“下次改正。”
鼓勵去哪里了,自由去哪里了。
把我們約束在題海里,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值得開心呢?如果,上學就是為了100分,就是為了讓家長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上學的意義是什么,上學本該是讓我們從只是中得到快樂,快樂中得到知識啊!
當曾經的童年逝去,當曾經的童真離開。自由就只是“奢望”,可以少一些學習班嗎,這就是一個小小的愿望。可以讓我玩一會兒電腦嗎?同樣的簡單、但是否又有些遙不可及呢?可以讓我看一會兒電視嗎,如果看一會兒電視都要跟家長說,我們似乎就成了籠中鳥,不再是在天空展翅高飛、把快樂歌唱出來的自由鳥了。
自由就是一份責任,只要你將責任認真對待。在我們的角度上看看,你就發現自由其實并不是隨處可見。
請讓我擁有自由,自由就是一個小小的要求。
責任與自由6
①微博是一個新事物。它類似于博客與論壇的綜合,用不超過140個字的話,發布信息,即時互動。相對于傳統媒介,它的信息傳播更為快捷和簡單。一條信息可以在幾秒鐘內傳播開去,讓人們感到身處信息現場,可以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在這個空間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發布言論,從而形成了一個容量巨大的公共話語空間。
②微博門檻低,發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過一把做記者的癮,如同每個人都可以采訪與發言。它不需要淵博的學識和技術的修煉。似乎不費時,不費力,就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發出去,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討論他人的所見所聞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從對各種交通肇事事件的關注,到對地動儀的爭論,再到警察“微博緝兇”,冷不防,我們這個時代,已經由論壇時代、博客時代升級到微博時代了。
③事實上,微博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字數少信息量大,消息發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點擊一個“轉發”鍵。操作的便捷,簡化了思考,也容易引發人們的跟隨效應。在“生產”信息的過程中,也會制造出懶于識別、快速再轉發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興奮點”,博取人們眼球,引起更多關注,實現商業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變得豐富了,也更加雜亂、泡沫化了,甚至是嘩眾取寵!無論是金庸“被去世”的假新聞,還是名人“罵戰”此起彼伏的喧嘩,在良莠不齊的蕪雜背后,不乏泄憤謾罵的胡言亂語。在“微博”這個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渾濁不清的臟水……
④中國的現實社會發展變化快,網絡世界也遠未成熟。微博讓現實與網絡有了更加親密而閃電式的接觸,有了表達的自由,它同時也需要建構道德與責任。當我們希望自由而豐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時,也需要維護和堅守社會的道德和責任。現代的中國已經走出了傳統的中庸與中和,而趨于偏激與對立,做事與想問題常執于一端,這需要我們重新檢討和反思。表達的自由也同時需要承擔表達的責任。微博世界并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一個更加隱形而復雜的虛擬社會。人們總希望微博能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能盡快地從虛擬世界進入現實社會。一方面,洶涌的網絡民意,通過虛擬的力量,沖擊著種種現實弊端,促使當事人不得不出來面對公眾承擔責任,另一方面,表達者也應該堅守和維護社會的責任。表面上,微博是“微”,是你個人的“麥克風”,但眾多粉絲和聽眾卻是社會人,你說的話雖不一定是人命關天、財產萬千,卻應有是非曲直、善惡正邪。
(王本朝《光明日報》20xx年02月28日02版)
15.為什么說“微博是一把‘雙刃劍’”?(6分)
16.“在‘微博’這個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渾濁不清的臟水”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句話有什么含義?(6分)
17.微博時代說話的“責任”有哪些具體內容?(6分)
參考答案
15.微博有利有弊。利:①信息傳播更為快捷和簡單(發布信息快);②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發布言論,形成一個巨大的公共話語空間(微博門檻低),③民意民智得以發揮(3分)弊:①人們簡化思考,盲目跟隨;②易造成捏造信息,實現商業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目的的現象③消息雜亂。(3分)
16.比喻(1分),在微博這個巨大的公共話語空間里(1分),信息良莠不齊(2分),不乏虛假信息(1分)和泄憤謾罵的胡言亂語,(1分)。
17.應當維護和堅守社會的道德與責任(2分);通過微博的力量,沖擊現實的弊端,促使當事人面對公眾承擔責任(2分)。檢討和反思自己的意見或感受,有應有的是非曲直和善惡邪正,不偏激、不對立(2分)。
責任與自由7
摘 要:學術自由是學術領域里一直追求的理念,同時學術自由在理論上是無限制的思想自由,但在實際中卻是一種有限的自由。學術責任需要學者在學術自由的限度以內承擔學術的責任和學術限度以外的公民責任,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學術權利與學術義務這兩個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都是一個問題的兩個面。大學在享有學術自由時必定要對學術負責,即外界賦予了學者行使學術自由的權利,相應的學術也應該承擔一定的義務。過去只是過多的強調學術自由,忽視了學術責任的表述,以至于學術責任很難落實。只有承擔責任的學術自由才能把大學變得更加積極、有效率。學者在學術自由限度中應該自覺的承擔相應的責任,從而促進學術的良性發展。學術自由需要以更多的視角去研究學術自由,以確保學者在承擔學術責任的前提下享有學術自由。
關鍵詞:學術自由;學術限度;學術責任
大學以其獨特的方式服務于社會,以科學去發現人類和自然的奧秘,以知識開啟學子的智慧,以價值引領社會風尚。它雖然受現行法律制度的約束,但只接受真、善、美、自由的最終評判。大學的學術自由提供給師生的是學習知識、研究思考、追求真理、全面發展的自由的大環境。
學術自由作為追求真理的先決條件,美國學者約翰·S·布魯貝克在《高等教育哲學》一書中,從學術的認識論(學者探索高深學問的性質)、政治論(學者作為公民應該享有的言論自由)、道德論(大學為公眾服務的必要條件)出發討論了學術自由存在的必要。
一、學術自由的的概念
對于學術自由這一概念,有幾種比較有權威(公認)的界定。(1)耶魯大學教師手冊中對學術自由的規定:一所大學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研究和教學手段來發現和傳播知識。為了實現這一功能,思想的自由交流不僅在校內、國內而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必要的。因此,大學必須盡一切可能確保最大程度上的知識自由。在知識增長和發現的歷史長河中清楚地指明全體教職工對不受限制的自由表達的需要,他們有權利思考覺得不可思議的、討論難于啟齒的、挑戰不容挑戰的事。(2)杜威指出,學術自由就是在高等學術機構中講授真知、證明真理或直接研究真理的自由,這種自由是不應受政治、官僚、宗教權威干涉的,是一種個人權利和義務的統一[1]。(3)美國學者約翰·S·布魯貝克在《高等教育哲學》一書中從學術自由的合理性和學術自由的限度出發指出,學術自由是學者為了保證知識的準確和正確,學者的活動必須只服從真理的標準,而不受任何外界壓力,如教會、國家或經濟利益的影響。(4)美國哲學家胡克認為學術自由就是指在專業上夠資格的人享有自由的去探討、發辮、出版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內所看到的真理,這種自由并不受任何限制,也不聽任何權威指揮,除非這種限制及權威來自于運用理性的方法在那些專業學科中建立的獲得的真理或理論。
從上述對學術自由的界定中不難發現:學術的目的是求真求善,而學術自由的本質是表達自由、思想自由,同時也是大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為言論、出版和科學研究自由。具體要求學術自由不容侵犯,“學術自由作為以發現真理為天職的學者們應享有的自由探究權和表達權,沒有理由受到限制,否則,它將是對民主的根本犯,同時對整個社會集體理智的發展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害,它會使整個社會群體都被剝奪了可資利用的潛在資源,因為學術自由所要促進的結果是整個社會的精神進步。”[1]學術自由是維持大學活力的源泉。因此,沒有學術自由作為保障,大學追求真理的使命就將難以完成;沒有大學的學術自由就很難保證大學的健康運行;沒有學術自由大學就會失去靈魂,失去大學精神。
二、學術自由的限度
布魯貝克認為:“迎接未知真理的挑戰,需要鼓足勇氣,擺脫理智障礙和理智保留,不這樣做就不可能發現真理,即使發現也可能是局部的,因此,按照邏輯推理,忠實于高深學問看來需要盡可能廣泛的學術自由。”“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如果沒有限制的學術自由是否會像沒有限制的經濟上的不干涉主義一樣成為災難。”[2]那么學術自由就有一定的限度。
學術自由的限度是在教學、科研和學習等學術活動中,學者(包括大學教師和學生)、學術機構等意志自由活動的范圍和程度。學術自由是一種相對的有限的自由。
學術自由是不意味著著學者可以把研究的視野擴散到不該去研究的領域?比如戰爭領域,是否意味著學者可以自由的研究和發表與戰爭有關的成果?如果一個國家允許公布于戰爭有關的資料,也許就會把本國的“密級”資料拱手送給敵人,這可能使國家陷于危難之中。大部分學者表示寧愿放棄這類研究,即使政府允許研究(胡克,1969)。
學術自由的最大限度也并不意味著學者(主要是教授)可以自行決定待遇的多少或者是工作時間的'長短,甚至不能隨便取消教學計劃規定的任務,他們的行為和工作必須對學生負責。
確立學術自由的限度,需要一定的原則和標準,合理地把握好這些原則和標準,有利于學術自由的實現。學術自由的限度的確立原則必須符合“三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國家、社會、人類的發展,弘揚真善美;二是有利于學術事業的繁榮發展;三是有利于抑制假丑惡,不損害國家、社會、他人的利益。弘揚真善美,促進國家、社會、人類的發展是學術自由的目標,是理想狀態;抑制假惡丑,不得損害國家、社會、他人的利益是起碼要求,是學術自由的最低限度。[3]學者的研究領域必須在國家政治、法律、社會道德允許為前提下進行追求真善美研究。同時學術自由的限度也受到政治、經濟、法律、道德和學者自身的學術能力和研究內容、層次等制約。
三、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
大學是教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組織,也就是說大學承擔社會所賦予的教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責任,那么學術研究本身屬于學術責任,同時也是其他學術責任的前提和基礎。學術自由的理念是履行學術責任的基礎,學術責任可以讓學術自由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學者們所享有的學術自由與承擔學術責任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又必須無條件地遵循作為學術機構成員的基本道德規范。學術自由是在承擔學術責任中進行的,即他們追求學術自由的必要條件是承擔學術責任。學者有享受言論、出版、科研的自由,這并不意味著學者可以不承擔學術責任而進行言論、出版、科研及表達的自由。具體包括要負責從事教學和研究,從中有派生出很多責任,包括正確的方式對待學生、同事、管理者以及其他學術機構的同僚。學術責任,簡而言之則是要對自己學術領域內的一切行為和言論負責。因此學者們并不能假借學術自由的名義推卸應負的教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責任。
1。學者的公民責任。學者首先作為公民,享有政治自由,這就意味著學者可以針對任何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以及
有權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即使是這樣,作為一個一般公民所享受的自由,學者也應該對自己所堅持的、所發表的、所言論的負有法律的、道德的責任。學者對自己研究領域發表任何言論和文章都需要負有法律責任。
2。學者在進行研究和教學中的責任。在研究型大學里,研究基本成為學術責任的核心,大學作為社會的一種組織形式,以探究高深學問和追求真善美為己任,大學承擔著研究的任務。大學以獨特的方式為學者提供研究的自由,但同時也要求學者承擔研究的責任。學者在研究過程中,需對研究的對象、過程及結果負責,確保研究的真實性。學者對于他的研究成果還要承擔起把學者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公布于眾的責任,可供其他同行內的學者檢驗和參考、引用。但是對不熟悉該領域研究的人除外,以防他們誤解或者錯誤引用,甚至學者有責任對其研究領域中對世人可能有危害的研究提出警告。同時大學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和追求真善美。大學既然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自然也應該承擔著培養好人才的責任。學術自由賦予了學者教學的自由,即學者享受自由的選擇所教的內容,并針對教學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內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把他們的觀點強加于他的學生去接受。學者對自己所在教學過程中所發表的意見也需負責,以確保不誤導學生。
3。學術自由的權利與義務。學術自由的核心是學者或大學教師研究和傳播真理的權利,這種權利是高等教育機構所獨有的,而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領域都有的。學者所享有的學術自由的權利和公民的權利不是同一回事,學術自由的范圍比公民的自由狹窄的多,學術自由的權利只對學者適用,而公民的權利則是對每個公民包括學者適用。所有的人無論學術成績如何,都享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權利。但是并不能根據這些平等的民主政治權利在學術界而要求平等的學術地位,因為學術界不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政體,而是受過訓練的有才智的人的一統天下。學者在學術范圍內享有平等的學術權而非平等的學術地位。
4。學者的道德責任。學者享受教學、研究、言論和發表研究成果的自由,但這并不意味著學術自由可以只對學術負責,而不必考慮學術道德,即學術共同體從事學術研究時遵循的倫理道德。學術責任也包含學術道德,要求學者恪守學術道德,也就是在學術道德范圍內進行自由的學術研究才能被社會所認可與支持。同時學者也有義務為他們借以得出結論的思想過程提出充分的證明,以便由其他學者評價這些結論的準確度和效度。
5。學者的社會服務責任。學者的學術研究是在學術自由中追求真善美,而真善美的評判是社會,學術最終還是要服務于社會以此體現其學術價值,以此促進社會朝真善美的方向發展。學術研究的主要場所是大學,而大學以它獨有的方式服務社會,大學承擔著為社會培養人才、傳播和發展知識、追求真理等責任,那么大學怎樣為社會承擔責任呢?美國學者唐納德·肯尼迪指出:“大學對社會承擔學術責任的核心途徑是教師的工作。大學教師做許多關于機構運作的重要決定,因而他們當然要對大學的日常工作承擔相當的責任,這包括以種種方式教授本科生、為研究生的專業生涯鋪路、從事研究和出版研究成果,以及為大學以外的社區服務。大學教師通過承擔他們的學術責任,來履行他們所在的機構對社會的責任。”大學于培養合格的人才和傳播發現知識來服務于社會、取信于社會。
學術自由有一定的限度,但是追求真善美是無限制的,學者就是在一定的學術自由限度內追求最大的學術自由。
大學以追求真善美為理念,就必須最大限度地給學者創造良好的學術自由氛圍,使之致力與追求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既然作為學術理念,那么在追求他們的同時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以確保真善美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從而促進學術的健康發展。
總之,學術自由是在承擔學術責任的前提下運行的。
學術自由的原則就是要保證學者能夠不受外界干擾的來選擇研究方向,研究真理,自主地得出結論,并向同僚和師生們公布他們的發現,同時在所享受學術自由的權利中承擔相應(起對社會、公眾、國家)的責任,確保學術為追求真理和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斌賢,劉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152—153。157。
[2][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徐,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49。50。
[3]蔣洪池。論學術自由的限度及其實現[J]。現代大學教育,20xx,(4)。
【責任與自由】相關文章:
責任與自由03-04
我渴望得到自由02-29
湛江自由行游玩攻略05-29
我渴望得到自由(精)03-01
西溪濕地的自由行攻略05-02
有關責任的作文03-16
擔當責任初中12-06
”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課堂教學05-07
我的責任說課槁08-30